中国石油大学6,7章产出剖面测井解释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7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学学院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50)1. 离子的扩散达到动平衡后 D P8A.正离子停止扩散 B. 负离子停止扩散C.正负离子均停止扩散 D. 正负离子仍继续扩散2. 静自然电位的符号是A P11A.SSP B. UspC. SPD.E d3. 扩散吸附电位的符号是A P9A.E da B. EfC. SSPD.E d4、自然电位测井中,当Cw>Cmf时(淡水泥浆钻井),砂岩段出现自然电位A P10A、负异常;B、正异常;C、无异常;D、其它。
5.自然伽马测井的读数标准单位是。
C P100,106A、%B、ppmC、APID、CPS6. 当地层自然电位异常值减小时,可能是地层的B P12A.泥质含量增加 B. 泥质含量减少C. 含有放射性物质D.密度增大7. 当泥浆滤液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大致相等时,自然电位偏转幅度B P12A.很大 B. 很小C. 急剧增大D.不确定8. 下面几种岩石电阻率最低的是 C P15A.方解石B.火成岩C.沉积岩D.石英9. 与地层电阻率无关的是 D P14,15,16A.温度 B. 地层水中矿化物种类C. 矿化度D. 地层厚度10. 地层的电阻率随地层中流体电阻率增大而B P17A.减小 B. 增大C. 趋近无穷大D. 不变11. N0.5M1.5A是什么电极系C P39A.电位 B. 底部梯度C.顶部梯度 D. 理想梯度12. 电极距增大,探测深度将B P23A.减小 B. 增大C. 不变D. 没有关系13. 微梯度电极系的电极距B微电位电极系。
P29A.大于 B. 小于C. 等于D. 不小于14. 微梯度电极系的探测深度A微电位电极系。
P29A.小于 B. 大于C. 等于D. 不小于15. 微电位电极系主要探测的是A P29A.渗透层冲洗带 B. 渗透层泥饼C. 原状地层D. 过渡带16. 非渗透层微梯度与微电位一般为C P30A.微梯度大于微电位 B. 微梯度小于微电位C. 微梯度约等于微电位D. 二者没有关系17. 高侵剖面R xo与Rt的关系是B P39A.R xo< Rt B.R xo> RtC.Ri =Rt D.Ri>Rt18. 一般好的油气层具有典型的B P39A.高侵剖面 B. 低侵剖面C. 伽玛异常D. 自然电位异常19. 感应测井测量的是地层的B P42A.电阻率 B. 电导率C. 渗透率D. 电阻20. 油基泥浆采用什么测井方法最好C P42A.普通电阻率测井 B. 侧向测井C. 感应测井D. 标准测井21. 侧向测井适合于B P42A.盐水泥浆 B. 淡水泥浆C. 油基泥浆D. 空气钻井22.对于厚度较大的高阻地层,感应测井曲线应根据( )的位置来确定地层界面。
第六章产出剖面测井信息综合分析(production profile Logging Data Analysis) 学时: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验4学时)基本内容:①产出剖面测井仪器系列及资料处理解释一般程序②资料定性分析与定量解释步骤(解释图版、解释模型)③井下刻度与优化处理重点、难点:资料处理解释流程、解释模型和解释图版的应用教学思路:先介绍产出剖面测井仪器系列,然后重点讲解产出剖面测井资料处理解释一般程序,详细DDL型生产测井产出剖面解释图版、抽油机井油水两相流动集流解释图版的插值过程,最后对井下刻度与优化处理进行简要介绍。
理论教学后进行资料解释大作业实验。
主要参考书:①郭海敏.生产测井解释.江汉石油学院,1992②郭海敏等.抽油井三相流动优化解释处理方法.《石油学报》1996.1③Guo Haimin. An Interpretative Method for Prodction Logs in Three-Phase Flows, SPE22970, 1991④姜文达.油气田开发测井技术与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⑤汪仕忠.江汉油田典型测井解释图集.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复习思考题:①七参数测井系列产出剖面测井测量的项目有哪些,各项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②简述产出剖面测井资料一般解释程序。
③产出剖面资料定性分析的重点是什么?④产出剖面资料处理中如何划分解释层,它与完井资料处理的解释层划分有何不同?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产出剖面测井解释程序一、定性评价与读值(本节重点)二、油气水物性参数计算三、解释层总流量计算四、油气水持率的计算五、流型判断六、油气水各相流量的计算(本节重点)1.滑脱模型⎩⎨⎧-=--=sw m so s w w m w sw v v v v y y v y v )1(2.漂流模型⎩⎨⎧-=+=]]2.1[so m sw t m o so v v v v v y v七、产层各相产量计算第二节 DDL 型生产测井产出剖面解释一、单相流动二、气水两相流动(本节重点)气水流动速度校正模数选择气水流动速度剖面校正系数与持水率的关系气水流动表观速度与持水率的关系三、油气两相流动四、油水两相流动(本节重点)水的拟表观速度的选择持水率与m a v v /的关系图持水率与总表观速度的关系五、油气水三相流动第三节抽油机井油水两相流动JLS-φ25分测仪涡轮响应关系JLS-φ25分测仪持水率与含水率的关系第四节油水两相流动井下刻度解释方法一、流量计的井下刻度二、持水率响应的井下刻度(本节重点)三、解释模型的井下刻度校正第五节三相流动产出剖面测井资料解释第六节油气水三相流动最优化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