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资源的整理

旅游资源的整理

旅游资源的整理
旅游资源的整理

旅游资源的整理

旅游资源学

8个主类 31个亚类 155个基本类型

研究内容:研究旅游旅游资源形成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研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类

研究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

研究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对策

学科特点:综合性,边缘性

实践性,理论性

发展性,创新性

研究方法: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历史分析,资料统计,区域比较,利用地图,运用遥感技术

旅游资源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广域性,观赏性,区域性,组合性,永续利用与不可再生性,吸引力变化性

自然旅游资源特征:天然性,时限性,地带性

人文:人为性,时代性,地域文化性

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关系: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价值对旅游业发展有重要影响

旅游资源分类概念:是根据分类对象的同和异把事物集合成类并系统化的过程。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概念: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是指由地质地貌因素所造成的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构成旅游景区的基本骨架

地文景观是人类旅游活动的主要欣赏对象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对其他旅游资源有着深刻的影响

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特点:雄伟美,奇特美,险峻美,幽静美,旷远美功能:美学欣赏功能,科普教育功能,运动与探险功能,文化功能类型: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水域风光旅游资源是自然风光的重要的组景因素

水体景观与人文景观珠联璧合

可满足游客各种需求

水域风光对其他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有深刻影响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的特点:存在的广泛性,构景的灵活性,功能多样性

水域风光的旅游功能:审美功能,疗养功能,品茗功能,娱乐功能,文化功能生物景观概念:生物景观以其复杂的形态和由其自身生命节律所变现出的变化性构成了旅游景观的实体,是自然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的类型

生物景观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生物是自然景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使旅游活动项目更加丰富多彩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特点:生命性,观赏性,科学研究的价值性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审美功能,医疗保健功能,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功能,文化功能,美化、净化环境的功能

天象与气候资源与旅游的关系:天象与气候资源是一种存在形式多样的旅游资源,天象与气候资源塑造不同的地域旅游景观,天象与气候资源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旅游客流的空间分布,气候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旅游业淡季、平季和旺季更替的变化规律,天象与气候资源存在的优劣差异影响科旅游的观赏效果和舒适度

天象与气候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审美功能,疗养功能,体验功能

遗址遗迹景观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满足旅游者了解历史演变的需要,满足旅游者体验人类传统的需要,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需要,满足旅游者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特点:历史性和时代性,多样性和广泛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知识提高的功能,艺术审美的功能,科学研究的功能,社会发展的功能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概念: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是指我国的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曾经或现在仍在产生重大影响并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建筑与设施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特点:独特的空间艺术,灵活的群体组合艺术,精美的内外装饰艺术,高超的环境艺术

建筑与设施旅游功能:观赏功能,科普功能,文化旅游功能

旅游商品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旅游商品是旅游活动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商品丰富了地区旅游资源,旅游商品有利于增加地方旅游收入

旅游商品的特征:地域性和民族性,纪念性和艺术性,实用性和便携性,多样性和层次性

旅游商品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纪念功能,文化功能

人文活动与旅游的关系:人文活动是游客最容易参与的部分,人文活动丰富了旅游资源的内容,人文活动是旅游业开发最具变化的部分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需求,可参与性强,体现地方特色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文化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功能,参与功能,服务功能

旅游资源调查的意义:调查是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的基础工作,调查是去伪存真、保持旅游资源本真性的必要手段,为确定旅游开发和管理的措施提供翔实可靠的材料,调查结果是区域旅游发展、旅游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材料,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则:客观实际原则,综合调查原则,内外结合原则,选择性原则,创新原则

调查的步骤:准备阶段,田野调查和资料、数据采集阶段,文件资料编辑阶段调查方法:现代科技分析法,资料统计分析法,田野勘测法,询问调查法,区域比较法,资源图标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为合理开发利用和规划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旅游资源的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系统资料和判断对比的标准,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发挥整体效应提供经验

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系统综合的评价原则,客观实际的评价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动态发展的评价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

旅游资源开发概念: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核心,以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为着力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

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依据:根据系统论,制定最优的开发结构体系;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发展模式;根据地域分异规律,构建鲜明的旅游特色;根据区位论,确定最佳的区域旅游开发模式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独特性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综合开发原则;经济效益原则;环境保护原则与社会效益原则

旅游资源保护概念:

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就是保护人文环境

旅游资源破坏的因素:自然破坏,

人为破坏:建设性破坏;生产性破坏;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游客素质低下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减缓旅游资源的自然性破坏;恰当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建立健全旅游

资源保护法制体系;大力开展旅游资源保护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强化旅游资源保护管理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章北京市旅游环境 1、基本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2、自然环境: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8平方公里,占38%。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近郊区面积1282.8平方

公里,远郊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县的面积12239.9平方公里。市区规划范围: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河,面积750平方公里。市中心地区(即旧城区,东西以二环路中心线为界,南北以护城河中心线为界)面积62.5平方公里。 全市总计:16个市辖区 2个县(截至2002年12月31日) 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房山区崇文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门头沟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县:延庆县密云县 第二章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历史与现状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全国最大的陆空交通枢纽。 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民国十九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在这里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

旅游景区分类

旅游景区的分类 1.按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1)自然景观类景区: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观赏景区 (2)人文景观类景区: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 2.按自然资源细分。 (1)地文景观类景区: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景观。 (2)水域风光类景区:属于自然景观但重点突出江河、湖海、飞瀑流泉等水域景观。 (3)生物景观类景区:指各类由动植物为主体所组成的景观 (4)天象与气候类景区:主要指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天气现象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气候天象景观

3.按人文资源细分 (1)历史遗址景区:依托由古代流传,保存至今,具有历史意义的的资源而产生的景区。 (2)建筑物景区:通常指设计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具有纪念意义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3)博物馆景区 (4)民族民俗景区: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氛围以及能体现各个民族传统风尚、礼节、习性的景区 (5)关于宗教的景区 (6)关于节事节气的景区:由重要的节日庆典或特别的节日活动而独树一帜的景区。 4.以开发类型分类。 (1)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

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 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 5.按游客参与度划分旅游景区。 6.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旅游三七作业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践考核作业 一、举例说明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和建设的对象物,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性因素,有关研究表明,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行为是其对资源感应效用的函数,由此使得旅游景点与客源地之间的引力具有鲜明的资源指向性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以及“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的界定,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1、属性分类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自然旅游资源,一类是人文旅游资源,还有一类是社会旅游资源。 2、内容分类游览鉴赏型知识型体验型康乐型 3、性质分类观赏型旅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养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游资源和特殊型旅游资源 4、其他分类传统旅游资源观分类,中国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民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和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中国旅游资源包括观光型旅游资源、度假型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和滑雪、登山、探险、狩猎等特种旅游资源,及美食、修学、医疗保健等专项旅游资源。 三、试对你所熟悉的某一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三、试对你所熟悉的某

一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答:对玄武湖公园的评价 (1)玄武湖向以自然风景著称,五洲各具风姿,在玄武湖的衬托下,“环洲烟柳”、“樱洲花海”、“菱洲山岚”、“梁洲秋菊”、“翠洲云树”已成为其特色,但如今的玄武湖魅力渐减,各洲的娱乐活动已严重掩盖了各洲的特色风光. (2)人们开始追求多样化、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享受,玄武湖内虽增加了不少游乐设施,但大多追随潮流,并无新意,未突出玄武湖的特色且布局不甚合理. (3)玄武湖的游客有:一是南京市民,双休日举家到玄武湖度周末,或是小学生的郊游活动;二是外地游客,通过亲朋好友的推荐或旅行社组织去玄武湖游览,三是海外游客,一般只是乘车游览,所花时间短,对玄武湖的了解甚少.以上三类,第一类为主要客源,且是回头客;第二类游客在园内消费会多一点,对玄武湖期望高,一旦发现不过尔尔,就会失望;第三类游客由于时间所限,对玄武湖不会留下什么印象. 经以上分析,公园给游客的印象仅一“平”字可概括.三类游客都不能为公园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如果玄武湖公园仍以一些小型娱乐项目来冲击自然风景,其前景令人担忧.所以玄武湖公园必须转变观念、保护环境,寻求创新发展。 四、结合实际设计出某一旅游资源的具体开发步骤及保护措施 答:对云岗石窟的具体开发步骤及保护措施 ①改变游览方式,优化产品结构

旅游景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旅游景区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为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题审议我县旅游景区建设情况。根据工作安排,5—6月份,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调查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组听取了县旅游局、xx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部门有关情况的汇报,走访了xxxx等乡镇,并召开了旅行社负责人座谈会,了解情况,听取意见。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战略定位清晰,政策保障有力,坚持打造大景区、搭建大平台、促进大融合的工作思路,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旅游资源开发不断向深度拓展,重点景区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档次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绩。投资约xx亿元的xxx景区已投入试运行,“5a”景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投资近xx万、全长xx公里的xx休闲绿道建成开放,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xxx旅游度假区、温泉城、xx农业观光园等旅游项目相继签约或动工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推动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点建设初显成效,开展油菜花、杨梅、薰衣草等节庆活动,较好地实现了产业互动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引导、政策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景区建设

规划亟需完善。《xx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在项目建设、空间布局和配套服务等方面还不够科学、合理;一些景区建设规划的前瞻性有待提高。部分优质旅游资源被私人占据,xx等景点存在无规划先开发的现象。二是相关政策亟待完善。旅游发展基金的激励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农家乐发展等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宣传促销缺乏灵活的优惠政策,对旅行社的激励政策不够科学,导致一些旅行社存在消极心理。 (二)景区品牌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是核心景区建设有待加快推进。xxx景区由于刚投入试运行等原因,景区特色鲜明的主题宣传口号尚未提出,跟外地同类景区相比,缺乏金字招牌,知名度美誉度有待提高。景区内配套服务未及时跟进,路牌标识不全,景区范围内缺乏餐饮和商品服务网点,体现人文关怀不够。缆车容量偏小、运力不足,高峰期如采取限游措施容易引发矛盾。圳口至官坑道路狭窄,节假日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影响游客游览质量。二是其他景区层次较低。除大神仙居景区,其他景区普遍存在“小、散、低”现象,产品种类偏少,景区功能单一,特色不够突出。大部分景区存在亏损现象,响石山、高迁古民居、永安溪漂流等景区经营困难。三是景区产品结构较单一。现有景区多以观光类产品为主,开发还未从传统的观光型向休闲型转变,旅游经济附加值不够高。四是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现有景区人

旅游地理作业 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四川师范大学 作业题目: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课程名称:旅游地理 2010年11月22日

目录 一、四川省旅游资源概况 (3) 二、四川省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4) 三、四川省主要旅游资源评价 (6) 1.定量评价 (6) 2、定性评价 (8) 2.1峨眉山 (8) 2.11峨眉山的三大价值评估 (9) 2.12峨眉山的三大效益 (11) 2.13峨眉山的六大条件 (12) 2.2都江堰 (14) 2.2.1都江堰的三大价值 (14) 2.2.2都江堰的三大效益 (15) 2.2.3都江堰的六大条件 (16) 四、四川主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图 (17) 五、参考资料 (18)

一、四川省旅游资源概况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部,面积48.5万平方公,人口8700多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由于大熊猫数量占全国85%以上,又有“大熊猫故乡”之称。自蚕丛、鱼凫以来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厂、品位高,而且许多景现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有或罕见的。 四川省有许多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历来就行”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之说;全省有2处世界自然遗产:“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佛教圣地”峨眉山一乐山大佛;1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一青城山。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立64处,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0处.困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6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省级森林公园5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其中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桃坪羌寨,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甘孜州稻城亚丁均有申报世界遗产的实力。 四川旅游资源种类众多,无论是其知名度还是特色在全

《旅游资源与开发》平时作业(一)

《旅游资源与开发》平时作业(一) 学院:商学院 专业及班级:工商管理1108班 学号:11414100826 姓名:张林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特点。 答: 1、对旅游者的吸引向性: 旅游活动以旅游者在空间上的移动为前提,而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所具有的吸引力,是引发这一空间行为的重要原因。吸引向性,是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也是衡量一事物或现象是否为旅游资源的首要指标。无论是令人陶醉的自然风景、风格独特的古今建筑,还是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各具千秋的美味佳肴等,都因对旅游者有极强的吸引力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2、区域性: 旅游资源总是分布于一定的地理空间,其形成受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制约,又反过来反映着区域环境的特色。这就是旅游资源的区域性。如中国北方与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南北特色迥然不同。北方山水浑厚,建筑体型巨大,人的性格粗犷豪放;南方山清水秀,建筑玲珑剔透,人的性格细腻灵秀。正是旅游资源的地域差异性,导致一地的旅游资源对另一地旅游者形成吸引力,从而产生旅游者的空间移动。旅游资源开发中所研究的特色原则,就是要求尽最大努力挖掘旅游资源地的地方特点,突出特色,吸引游客。 3、多样性和综合性: 如前所述,旅游资源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地质地貌、气象气候、陆地海洋、土壤、动植物等自然因子,而且还涉及历史、文化、宗教、民族、工农业等人文条件。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旅游资源存在于自然和社会的各方面,其多样性和广泛性为其他资源所不及。旅游资源的这一特点,是千差万别的旅游需求推动下的产物,因而能够适应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的要求。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种类越多,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就越大。此外,任何一种旅游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各种旅游资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以一个有机整体。存在于特定区域上的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正是以一个有机整体来发挥其旅游吸引力,实现其旅游价值的。这就是旅游资源的综合性。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种类越多,联系越紧密,其生命力就越强,地区整体景观效果就越突出,综合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就越大。例如,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北京名胜,就是以种类繁多、综合特征突出而成为中国著名旅游区的。 4、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 永续性,是指旅游资源具有可以重复使用的特点。与矿产。森林等资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利用会不断减少不同,旅游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旅游者付出的金钱所购买到的只是一种经历和感受,而不是旅游资源本身。因此,从理论上讲,旅游资源可以长期甚至永远地重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000001)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题目:恩施旅游资源调查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 组员:陈世淦200805170062 王佩200805169020 许平200814118004 饶巍200805169070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外出旅游。近年来,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之后,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正在受到重视,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正在形成结合。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至十二(今年阳历是8月21日),在神奇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都会举行为期七天的土家情人节——女儿会。今年,我很荣幸跟其他同学一起参加了开幕仪式,场面非常壮观。 参加开幕仪式的不仅有恩施本土的小伙子姑娘们,还有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此可见,恩施的旅游已经在逐步和民俗文化结合,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一、恩施州旅游资源发展概况 恩施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东连荆楚,西通巴蜀,南极潇湘,北靠神农架,素有川鄂咽喉、荆楚屏翰之称。境内武陵山、荆山、巫山和大巴山都属历史上燕山运动造成的褶皱,

又分别被长江、清江、酉水、娄水等众多河流切割冲刷,汰洗成极为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耸峙,峡谷纵横,洞穴密布,形成了许多神秘奇异、粗犷秀丽的自然景观,加之独特的丹霞地貌,第四季冰山运动孑遗的原始珍稀植物群落点缀其间,更使恩施山青水秀,有如画屏,是休闲度假和山水观光的最佳去处。 恩施州有着悠远的文明历史,古老的巴文化、中世纪的土司文化、近现代的革命文化、抗战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首府恩施是湖北省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如今被评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巫山人”、“建始直立人”与“长阳人”的被发现和命名,确立了峡江和清江流域的人类起源地地位。巴东雷家坪、官渡口、楠木园、沿渡河、清江香炉石等遗址的发掘也向世人展现了长江及清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的图景,证实了该区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廪君举族西迁,射杀盐神、君乎夷城、建立巴国的传说,妹嬉女儿行、丈夫心,与伊尹“比而亡夏”的氏族复仇故事,巴曼子背信守义、割头以谢楚王的爱国豪情构成了恩施州各族人民的文化品格和民族心性,向五子、田彦伊、田世爵、陈连升等一大批民族英雄,邓玉麟、周念民、黄大鹏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则是恩施州各族人民的脊骨和灵魂。 恩施有沿袭古代巫傩文化、图腾文化、军旅文化习俗的傩戏、过社、茅古斯、摆手舞、撒尔嗬;有自成体系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有与生境息息相关的山歌、田歌、赶战歌、排歌、情歌;有风情独特的跳丧、哭嫁、女儿会、牛王节等。这些古老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州开展文化旅游和民俗旅游的最大卖点。 总之,恩施州的旅游资源禀赋高、资源类别全、资源卖点好,随着“铁公机”重大交通设施的改善,很多待字闺中的神奇景观和民俗文化将招引更多中外游客的探访和关注。二、恩施州县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分界洲岛景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课件.doc

分界洲岛景区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综述 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东北部海面上,距陆地约4公里,距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约8海里,距县城约18公里,岛屿面积约为0.58平方公里,海拔99米。因地处万宁和陵水两县交界之海上得名。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海岛地形、地域文化等,分界洲岛有“美女岛”、“观音岛”、“无名岛”、“睡佛岛”、“冰火岛”之誉,是一个美丽的灵秀宝岛。 一区域概况 (一)自然概况 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东北部海面上,距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约8海里,距县城约18公里,岛屿面积约为0.58平方公里,海拔99米. 1、地质地貌 分界洲岛所处位置是海南岛重要的分水岭,该岛是牛岭的一部分, 牛岭又称分界岭,主要因为这里是海南岛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自古以来,当地的人民就已感觉到这座山岭南北不同之处。实际上,整个牛岭是五指山山脉的延续,这是由于亿前,大陆板块的挤压所形成的。后来冰川期,海水的浸入,淹过了较低的部分,,切断了分界洲岛与牛岭的联系,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2、气候水文 虽然整个海南岛都处于热带,但是因为这座东南西北走向的牛岭,使得了以此岭为界北气候上有所差异。牛岭以北的气候相对温暖,空气的湿度较大,降雨较多,而牛岭以南气温要比岭北高出二三度,阳光充足,但岭干燥少雨。 在分界洲岛上看牛岭两边,常常可以看到如此的景象:夏季岭北大雨滂沱,岭南却是阳光灿烂;冬季岭北阴郁一片,而岭南却是阳光明媚。主要是由于牛岭是海南岛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北面以平原地地型为多,南面以山地为多,这种地理分界,从形成了气候上的分界。来自南边的暖气流受到东西走向山脉的阴隔,导致山体迎坡(南面)和背面坡(北面)的气候出现差异,以致这座小小的山岭对海南岛东南的气候也产生了影响。所以站在分界洲岛上,经常就可以看到牛岭“牛头下雨,牛尾睛”的奇观。

旅游景区地概念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旅游景区的概念 一、旅游资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就是旅游资源。 ?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定义,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构成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有用性: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观光与休闲;可用性:可以被开发;有效益:可以产生经济、社会或环境效益。 二、旅游景区 ?国外更多地采用旅游吸引物这个概念来代表旅游景区概念,强调“磁性”含义。比如Medlik把旅游吸引物定义为:为游览公众提供娱乐、消遣与教育而设计的有管理的永久性资源(A designed permanent resource which is controlled and managed for enjoyment, amusement, entertainment and education of the visiting public)。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要素,它吸引游客,决定游客选择旅游的地点,一般分为地点吸引物(site attractions)和事件吸引物(event attractions)。地点吸引物是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吸引游客前往游览的主要诱因,如气候,历史文物,名胜风景等;事件吸引物是指节庆活动,体育盛会,商业贸易交流会等。另一种分类法是自然吸引物与人造吸引物,海滩和古镇就是这种分类的实例。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的定义 ?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该标准中旅游区

《旅游资源与开发》平时作业(三)

《旅游资源与开发》平时作业(三) 学院:商学院 专业及班级:工商管理1108班 学号:11414100826 姓名:张林 一、名词解释:水体、湖泊、河流、泉、瀑布。 答: 1、水体: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也最活泼的因素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 了灌溉、蓄水、舟楫、发电和养殖之利,更能调节气候,构景添色供人游览,诱人娱乐,因而是具有极大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水域风光旅游资源,一般可分为江河溪涧、湖泊水库、瀑布泉点、现代冰川和滨海景观等5种亚类。 2、湖泊:是陆地表面天然洼池中蓄积的水体,是陆地水的重要形式。地 球上的湖泊形形色色,绚丽多姿。有的身居高山,银峰环抱;有的静卧原野,烟波浩渺。它们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蓝色宝石,镶嵌在世界各地,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风采。所以,人们常用“湖光山色”、“明镜”、“明珠”来形容它。水库,即人工湖泊,是由人们兴修水利而形成,其景观与天然湖泊大同小异,因而习惯上把湖泊、水库旅游资源归为一类。 3、河流:是陆地表面沿线形凹地运动的经常性或周期性的水流。规模较大者称江或河,较小者称溪或涧。 4、泉:是地下水流出地表的天然露头,常在山区的坡麓、沟谷出现。当含 水层或含水的通道被侵蚀而出露于地表时,地下水便涌出成泉,故泉是地下水的一种重要排泄方式。 5、瀑布:是指水流从悬崖上或陡坡上倾泻而下所形成的水体景观,或者 说是河流纵断面上突然产生波折而跌落的水流。它是河床不连续的结果。瀑布,通常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水流、陡坎和深潭。

二、简述泉和瀑布的类型。 答: 1、瀑布: ⑴、瀑布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下列5种: ①岩溶型瀑布:指在可溶性岩类地区由于水流的溶蚀、侵蚀作用所形成的瀑布。或钙华层在河道中不断堆积形成坝坎而产生跌水。这类瀑布,即广泛出现于因岩溶作用造成的陡崖上,又分布于水流溶蚀作用造成的地下暗河和溶洞中。中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就属于岩溶型瀑布。它位于贵州西南打帮河上游白水河段,石灰岩岩层产生断陷而形成的落差达60多米的大瀑布。 ②构造型瀑布:指由于构造运动使地层抬升、断裂或沉降所形成的瀑布。如黄河壶口瀑布、云南石林大叠水瀑布等。 ③熔岩型瀑布:指火山熔岩在地表上漫溢阻塞河道或湖泊出口,冷却后,水流从熔岩陡坎上跌落而下所形成的瀑布。如吊水楼瀑布就是中国典型的熔岩瀑布。 ④差别侵蚀型瀑布:指由于岩性的差异,使河谷下蚀作用不均匀地进行,常在软、硬岩石河段之间形成陡坝,产生瀑布。如黄河切穿吕梁山南端的绿色砂岩、页岩等软硬不同地层,便是壶口瀑布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⑤山崩、泥石流和冰川型瀑布:这是两种不同成因的瀑布。一是堆积型,即由山崩、泥石流物质堆积于有水流的河谷所形成的瀑布。一是冰川侵蚀堆积型,即在冰川刨蚀的槽谷中,水流受冰碛物堆积阻隔形成的瀑布。如四川迭溪瀑布为地震山崩堵塞河道而形成,而九寨沟诸多瀑布的形成则是第四纪冰川进退及气候冷暖变化的结果。 ⑵、按瀑布的水流量的洪枯多寡:常年性瀑布、季节性瀑布和偶发性 瀑布。 ⑶、按瀑布的跌水次数:单极瀑布和多级瀑布。 ⑷、按瀑布产生的环境条件差异:江河干支流上的瀑布、山岳涧溪瀑 布和地下飞瀑。 ⑸、按瀑布的特点:孤立型瀑布和群体型瀑布等。 2、泉: 在自然界中,形成泉的条件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泉的种类也非常多, 按泉水的出露条件可分为接触泉、裂隙泉、断层泉和溶洞泉;按泉水的温度可分为沸泉、热泉、温泉和冷泉;按泉水的矿化度可分为普通泉和矿泉;

1.2 旅游资源的类型(附答案)

‘杨家园则中学导学稿(案) 2013年11月19日第20课时科目地理课题旅游资源的类型设计人景中奇审核史地政组班级(高二)年级(文)班姓名 学习目标具体 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2.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不同,能区分两类旅游资源。重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不同 难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学习过程 自 学 指 导 阅读课文并欣赏图片,完成自学检测。(时间10分钟) 自学检测 按照本质属性划分,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基本类型。 1.自然旅游资源: (1)定义: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组成要素: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组合的自然景观。 (3)核心要素:地貌。 (4)意义: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 (5)类型:地文景观类、气象气候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宇宙类。 2.人文旅游资源: (1)定义: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 (2)标志:建筑景观。 (3)意义:教育性。 (4)类型:古迹和古建筑类、现代建筑成就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合作探究★★★.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着旅游资源的共同特性,但根据它们各自的分类,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填写下表进行比较。 比较项目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产生时间大多都有几十万年以上的悠久历 史 大部分都是千百年内的或者是现 代的 空间分布范围较大,可以遍及全球,本身面 积也很大,可呈点、线、块状分布。 范围较小,一般呈点状分布 表现特点风景景观主要是人文景观,最主要的是建筑 景观 欣赏方法主要从审美、人地和谐的角度去欣 赏。 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度去欣赏 保护措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除防止破坏外,还要进行维修和创 造。

旅游景区的概念及分类

旅游景区的概念及分类 旅游时,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国家湿地保护区、国家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等概念,有的景区(点)还是好几重身份。许多人对这些不甚清楚,经常混淆,分不清哪些是世界遗产项目,哪些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什么是国家森林公园,什么是国家地质公园……以为没什么区别。其实,这些都涉及国家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乡建设、旅游、考古文物、科研、林牧渔业、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有严格的界定和归属管理部门。 这些旅游资源项目,一般有它特定的代表图形,在旅游景区(点)都有标识,稍加留意就可看到,也就知道自己游览的是什么性质的景区(点)了。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的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08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7处,其中文化遗产25处、自然遗产7处、自然与文化遗产4处、文化景观1处。此外还有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处,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世界记忆遗产4处。 文化遗产:(25处) 长城 北京故宫 北京颐和园 北京天坛 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孔府、孔庙、孔林 武当山古建筑群 西藏布达拉宫 丽江古城 平遥古城 苏州古典园林 明清皇家陵寝 澳门历史城区 龙门石窟

XX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XX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XX旅游资源情况如何?以下是小编收集的《XX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XX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带薪假期的的增多,以休闲,度假,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度假旅游逐步兴起,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也正随之进行着由单一的观光型向度假型的战略转变。其中,海滨度假旅游作为我国度假旅游产业机构的优化调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海滨度假旅游是依托于海滨地区发展起来的以休闲、度假、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专项旅游形式,正被广大旅游者所普遍接受和喜爱.。深圳延伸着二百五十千米的海岸线,海域风光十分秀丽。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班的同学对深圳的海滨度假旅游资源进行了一项全面的概况分析和发展的宏观研究。 深圳海滨度假旅游区包括盐田的大小梅沙海滨公园,龙岗大鹏金沙湾海滨旅游区,龙岗南澳东、西涌海滨,南澳海滨旅游中心。这次,我们小组游玩的是南澳。 在这次一天一夜的行程中,我们的目的地---桔钓沙,桔钓沙位于龙岗区南澳街道,三面青山相拥,是深圳市最美的沙滩之一。沙滩很大,呈月牙状,长约 1000米,宽大概有50米。这里的沙质特别好,沙粒很细很白,当地人为此

把这个沙滩称为“银滩”。从地图上看,整个沙滩就像一弯新月似的镶嵌在碧海蓝天之间。这里的树影婆娑,海风轻柔,整个海湾绵延一公里。海滨占地面积约有三百亩。三面青山环抱,一面海天一色。明媚的阳光,蔚蓝的海水,洁白的沙滩… 这次,带上我们的热情,带上我们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努力探索,我们满载而归… 一,深圳海滨度假旅游资源概况 在深圳东部长达15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沙滩有23处之多。东部滨海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沉淀,为深圳的旅游发展留下了一个可以精彩发挥的空间,也让深圳人走向蓝色梦想的路途不再遥远。海域风光十分秀丽。丰富的旅游度假资源,红树林海滨公园(观潮、赏鸟、游林),金色海岸游船(感受大海的宽阔,盐田港的壮美,明思克航母的雄伟),大小梅沙(大鹏湾畔苍山碧海之间,领略深圳滨海风景),海洋世界(互动性极强的海洋主题公园),大鹏半岛(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深圳最美的海滩之一吉钓沙,赤湾左炮台(鸦片战争遗迹,珠江入海的壮阔景色)… 二,深圳海滨度假旅游资源景观特色∶ 深圳延伸着二百五十千米的海岸线,海域风光十分秀丽,碧波之中偶尔还有中华白海豚的惊鸿一瞥。置身于自然清逸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91 学年学季: 20182 单项选择题 1、()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世。 . . . . 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 2、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 . . . . 都江堰 灵渠 京杭大运河坎儿井 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 . . . 自然条件优越区位良好 交通便利 . 百姓生活的要求 4、滇池、抚仙湖属于哪种湖泊。()

. 河迹湖

. . . 构造湖堰塞湖海迹湖 5、湖南武陵源属于下列哪种地质地貌?() . . . . 花岗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流纹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 6、除了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之外,还属于我国三大瀑布的有哪个?() . . . 吊水楼瀑布大龙湫瀑布海螺沟瀑布 . 从化温泉 7、滑竿、轿子、溜索、羊皮筏、牛皮船、桦皮船、乌篷船等属于下列哪种旅游交通? . . . . 民俗型特种交通工具原始型特种交通工具仿古型特种交通工具现代型特种交通工具 8、导致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倒流了回去是旅游发展的哪个时期()

. 旅游业发展期

. . . 旅游业成熟期 旅游业萌动期 旅游业发展的衰落期 9、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引发的生态灾难,如气象、地质等灾害带来的旅游危机属于下列哪个危机?() . . . . 自然生态危机 社会危机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危机 10、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 . . 德国鲁尔矿区及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澳大利亚造币厂 美国废弃的金矿 . 日本汽车制造厂 11、湖南武陵源是哪类地质地貌的典型区域()。 . . . . 丹霞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湿地地貌景观 判断题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 报告题目:恩施旅游资源调查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 组员:陈世淦 05170062 王佩 05169020 许平 14118004 饶巍 05169070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外出旅游。近年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之后,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民族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正在受到重视,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正在形成结合。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至十二(今年阳历是8月21日),在神奇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都会举行为期七天的土家情人节——女儿会。今年,我很荣幸跟其它同学一起参加了开幕仪式,场面非常 壮观。 参加开幕仪式的不但有恩施本土的小伙子姑娘们,还有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此可见,恩施的旅游已经在逐步和民俗文化结合,正在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一、恩施州旅游资源发展概况 恩施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东连荆楚,西通巴蜀,南极潇湘,北靠神农架,素有川鄂咽喉、荆楚屏翰之称。境内武陵山、荆山、巫山和大巴山都属历史上燕山运动造成的褶皱,又分别被长江、清江、酉水、娄水等众多河流切割冲刷,汰洗成极为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奇峰耸峙,峡谷纵横,洞穴密布,形成了许多神秘奇异、粗犷秀丽的自然景观,加之独特的丹霞地貌,第四季冰山运动孑遗的原始珍稀植物群落点缀其间,更使恩施山青水秀,有如画屏,是休闲度假和山水观光的最佳去处。 恩施州有着悠远的文明历史,古老的巴文化、中世纪的土司文化、近现代的革命文化、抗战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首府恩施是湖北省抗战时期的临时省会,如今被评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巫山人”、”建始直立人”与”长阳人”的被发现和命名,确立了峡江和清江流域的人类起源地地位。巴东雷家坪、官渡口、楠木园、沿渡河、清江香炉石等遗址的发掘也向世人展现了长江及清江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的图景,证实了该区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廪君举族西迁,射杀盐神、君乎夷城、建立巴国的传说,妹嬉女儿行、丈夫心,与伊尹”比而亡夏”的氏族复仇故事,巴曼子背信守义、割头以谢楚王的爱国豪情构成了恩施州各族人民的文化品格和民族心性,向五子、田彦伊、田世爵、陈连升等一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范文 第1篇: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书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的旅游资源调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对旅游行业的资源开发、产品设计、服务与管理工作有较实际、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提高观察、调研、分析、评价、规划设计以及归纳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能经由思考和凝练,形成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和范围,为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能增强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拓宽视野,更好更快地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要求: ⑴要求学生认知各类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阐述其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位置、变化规律、数量、特色、特点、类型组合匹配、组成结构和功能价值等,并对其进行评价。 ⑵以花溪公园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景点设计,形成内容丰富的旅游路线,以期能有效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塑造高原明珠——花溪公园的特色空间形象,为其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使花溪公园独特的喀什特地形地貌得到全方位的绽放。 ⑶收集、熟悉、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19)标准。 ⑷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⑸保证成果质量,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并尽量做到内容简洁和量化。 1、花溪公园概况 花溪公园坐落于贵阳市南郊的花溪区,花溪区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南接长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全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957.6平方公里。花溪是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海拔1100米,气候温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花溪公园,位于贵阳市南郊17公里花溪区内,建于1937年,占地800余亩,是贵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是贵州三颗“高原明珠”之一。公园内形成了主要以地貌景观、水文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的特色城市休闲旅游地带。不但是附近的居民优良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是花溪区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2、花溪公园周围环境概况 花溪乃取其繁花似锦、溪水长流之意。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那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形成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域。它包括“十里河滩”、“天河潭”、“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青岩古镇”、“黔陶幽境”等8个景区。 “高坡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出自于景区的高坡乡,那里是贵阳市海拔最高的地方,居民均系苗族同胞。高坡乡的苗族有不少传统的民族节日,其中,以“四月八射背牌”、“正月跳洞”、“七月牛打场”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汇编)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木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青铜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铁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对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旅游景区的环境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次讲座通过分析目前中国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针对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的系列措施。 一、中国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现代化的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更注重精神的需要,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人将旅游作为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一种生活方式,对旅游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我国很多旅游景区的环境却随着旅游人员的增加而破坏日益严重,造成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旅游景区破坏的自然因素 1.由于自然灾害给旅游景区带来的破坏 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会突然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面貌,毁掉部分或全部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例如: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四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四川省旅游局局长张谷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截至目前,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旅游业损失达624亿元,相当于去年四川省全年总收入的一半。据四川省旅游局数据显示,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累计损失达278.40亿元。四川两处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卧龙景区受到了严重的损坏。都江堰景区二王庙等大部分古建筑倒塌,而通往卧龙景区的所有道路全部断裂受阻,彭州银厂沟、什邡欢乐谷、平武猿王洞、北川小寨子沟和安县千佛山等景区在地震中均受到不同成都的破坏。 对于像博物馆这样的人文景观,受到自然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忽视自然灾害对人文景观的影响。相应的要做好必备的应急预案,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才能够做到快速安全有效的防御。 2.景区的风化腐蚀、生物变化等自然原因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破坏 自然界的风化侵蚀,生物变化会慢慢地改变景观的形态,严重的破坏景区的环境。如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在内的中国岩石雕像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风化和渗水作用的严重困扰。由于长期风化,许多雕像已经“面目全非”,有的石像脸部五官残缺,有的四肢脱落,上面留下被水侵蚀的印痕。而洞窟顶部的裂缝处也明显有渗水的痕迹。如稀世之宝的敦煌壁画和雕塑,频受威胁;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的汉白玉浮雕、铜制品,正遭受酸雨的侵蚀;又如秦始皇陵,据说它高约120米,底边周长约2167米,这座由人工用黄土堆积的陵墓,经过2000年的风化侵蚀,目前高度已降到64.97米。兵马俑也正在缓慢风化,这些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的老古董开始地面生活后,出现“水土不服”症状。由于暴露于空气之中,兵马俑一直面对氧化、水侵的威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