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三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二课生日快乐︳湘美版《生日快乐》说课稿略阳县高台小学宁慧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二课《生日快乐》这是一堂综合探索课。
接下来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四方面对这节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本课学习内容为创作设计,由于低年级阶段对人物绘画基础掌握的不够到位,“生日快乐”更重视相实践操作和表现表现能力的培养,因此突出了主题的表现意义,有助于儿童在创作设计学习中发展内在的情感和提高表达的水平。
生日是儿童年年经历着的,自己、家人和朋友过生日时的自豪、幸福、快乐等诸多感受,成为儿童最为甜蜜的回忆。
本课即围绕生日快乐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用绘画的语言大胆地表现生日中最开心、最富有情趣的场面。
课本中表现的是以蛋糕为主的画面。
教材呈现的学生作业各有所侧重,P6的一幅画,画面主体形象特别突出,一家人围在一个大大的蛋糕旁表现了生日的温馨与愉快的场面,老奶奶幸福,孩子们的天真活波,可爱。
说说P7你最喜欢哪幅图?为什么?(蛋糕的颜色主要以黄,红,粉色等,暖色为主,体现出温馨感)生日是人们期盼的开心的日子,孩子们一般都乐意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日的美好和甜蜜。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认知目标:学习生日贺卡制作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想像能力和设计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①、引导学生回忆生日时的场景。
②、大胆地创作生日贺卡的制作。
教学准备:课件、生日蛋糕、手工材料等二、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好的教学方法对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小学美术教育突破封闭的静态结构,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法,教师的导学点拨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欣赏、感受、讨论、辨析;活跃学生的思维,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2课流程图及算法结构⑴—顺序结构教学目标:1.掌握程流程图的概念,会用通用的图形符号表示算法,了解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2.掌握画流程图的基本规则,了解流程图基本结构;3.掌握算法的顺序结构的概念,能熟练画出顺序结构的流程图;教学重点:重点是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基本图形符号;对算法的三个基本逻辑结构中的顺序结构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难点是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正确地画出流程图。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在研究函数时,由于我们要解决抽象的数量关系问题,而引入了直观的图形——函数图象.利用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了很多较难解决的问题,并使得解题过程显得简捷.思考在用自然语言表述算法时,因为一些语句太长,看起来显得较为麻烦,那我们能否也象在研究函数时一样,引入一个图呢?并进而借用图的直观性,方便地表述算法呢?请设计求满足1+2+3+…+n>2004的最小正整数n 的一种算法.S1 取n=1;S2 计算n(n+1)2;S3 若n(n+1)2的值大于2004,那么n的值即为所求;否则让n的值增加1转到S2重复操作.为了将设计好的算形式法清晰直观地描述出来,我们可用流程图的形式来表达。
二、建构数学 1.流程图 流程图基本概念:(1)流程图的概念:流程图是由一些图框和带箭头的流线组成的,其中图框表示各种操作的类型,图框中的文字和符号表示操作的内容,带箭头的流线表示操作的先后次序. 说明:①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②流程图直观、清晰、易懂,便于检查及修改.(2)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进行的,有些需要选择进行,有些则要循环进行.⑶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2.顺序结构依次进行多个处理的结构称为顺序结构.如右图2所示,虚线框内是一个顺序结构,其中A和B两个框是依次执行的.顺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结构.图2三、数学应用例1 已知两个单元分别存放了变量x 和变量y 的值,试交换这两个变量的值.例2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公式为S=πr 2,当r =10时, 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 课堂练习: 1.课本P9EX. 2.补充练习⑴ 计算下列梯形的面积:上底为3,下底为7,高为6.试设计该问题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⑵ 写出将△ABC 面积五等分的一个算法. ⑶求下列二次函数的最小值:y =x 2+4x +3.试写出其算法并画出流程图.⑷(⑶的引伸)求下列二次函数的最值:y =ax 2+bx +c (a ≠0)⑴解 算法如下:S1 输入a ,b ,h ;S2 S ←1()2a b h +;S3 输出S .图3算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⑵解:S1 过点B任作以B为端点的射线l;S2 在l上依次截取BM=MN=NP=PQ=QR;S3 连结CR;S4 分别过点M、N、P、Q作RC的平行线,交BC 于点D、E、F、G,则点D、E、F、G就是线段BC 的五等分点;S5 分别连结AD、AE、AF、AG,则它们将△ABC的面积五等分.图形如图4所示.AFED C BPGNMQR l图4⑶解 算法为: S1 输入a ,b ,c ;S2 m ←244a c ba -;S3 输出m .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⑷解:算法: S1 输入a ,b ,cS2m←244ac b a-;S3 判断a >0? 是,输出最大值为否,输出最小值为流程图为:课外巩固练习:图51.下列图形符号中,表示判断框的是( )A .B .C .D .2.以下关于流程图(符号)的几种说法: ①任何一个流程图都必须有起止框;②输入框只能放在开始框后,输出框只能放在结束框前; ③判断框是唯一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符号.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 .1B .2C .3D .03.下列所画流程图是已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a 、b 求斜边的算法,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4.如图的流程图,其运行结果为.5.画出由球的半径R求其体积的流程图.6.设计一个算法计算正整数的前n项和,并画出流程图.第4题图。
流程图(2)(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符号;2.能够用流程图表示简单问题;3.能够运用流程图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内容概念和符号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法,用符号和箭头来表示一系列操作的过程。
以下是流程图的基本符号:1.开始/结束:表示流程的开始和结束。
2.程序:表示进行某种程序或处理。
3.判断/决策:表示判断条件的结果,选择不同的路线。
4.输入/输出:表示输入或输出信息。
5.连接线/箭头:表示流程顺序的先后关系。
用流程图表示简单问题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图示例:开始输入数字a输入数字b判断a > btrue -> 输出 afalse -> 输出 b结束该流程图表示的问题是:输入两个数字a和b,然后判断a和b的大小关系,并输出较大的数。
运用流程图解决简单问题例如,有三个数字a、b、c,求其中最大的那个数字。
我们可以用以下流程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开始输入数字a输入数字b输入数字c判断a>btrue-> 判断a>ctrue -> 输出afalse -> 输出cfalse -> 判断b>ctrue -> 输出bfalse -> 输出c结束学习反思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符号,并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用流程图表示和解决简单问题。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能够掌握流程图的基本用法。
当我们遇到像求三个数中的最大数这样的问题时,用流程图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问题,并且可以一步步解决问题,让思路更为清晰。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流程图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因此,流程图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希望大家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离子反应教学设计桂林中学于清蕾(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
化学学习的重心从背诵、记忆具体事实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
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度,提高思维活动的实际效益;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避免盲目地或纯凭经验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内容。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知识基础:实验基础:(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3. 教学方法与手段任务驱动下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1.教学设计总体思路2.教学流程图3.教学资源实验仪器:实验药品: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新闻员:据前线记者报导,我们桂林的母亲河漓江正在受到严重威胁,部分化工厂违反国家规定肆意排放有毒物质。
某某专家您好,您能为我们解答一下这些工厂排放的污水对我们有哪些危害么?专家:漓江上游的XX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对漓江水质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测定,其污水中含大量的Ag+、Fe3+、NO3—,(在视频中打出几个字,XX化工厂:Ag+、Fe3+、NO3—)漓江下游的YY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也对漓江水质造成严重污染,据测定,其污水中含大量的K+、\Cl_\OH-(在视频中打出几个字,YY化工厂:K+、\Cl_\OH-),这些重金属直接排放……切换画面小记者:据悉,环保局勒令两厂停止生产,以保护漓江,(在视屏中打出两个字:停产)环保专家:(在视频中推掉”停产“两个字)只要将甲厂和乙厂建在一起,废水按比例排放就能降低污染,保护漓江,没必要停产了。
第2课时程序框图、顺序结构[核心必知]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6~P9,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程序框有哪些?提示:终端框(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判断框.(2)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有哪些?提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1)程序框图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在程序框图中,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带有方向箭头的流程线将程序框连接起来,表示算法步骤的执行顺序.(2)常见的程序框、流程线及各自表示的功能图形符号名称功能终端框(起止框)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输入、输出框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处理框(执行框)赋值、计算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流程线连接程序框○连接点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3)①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为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尽管算法千差万别,但都是由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构成的.②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用程序框图表示为:[问题思考](1)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一定是以起止框开始,同时又以起止框表示结束吗?提示:由程序框图的概念可知一个完整的程序框图一定是以起止框开始,同时又以起止框表示结束.(2)顺序结构是任何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吗?提示:根据算法基本逻辑结构可知顺序结构是任何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课前反思]通过以上预习,必须掌握的几个知识点:(1)程序框图的概念:;(2)常见的程序框、流程线及各自表示的功能:;(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4)顺序结构的概念及其程序框图的表示:。
问题背景:计算1×2+3×4+5×6+…+99×100.[思考1]能否设计一个算法,计算这个式子的值.提示:能.[思考2]能否采用更简洁的方式表述上述算法过程.提示:能,利用程序框图.[思考3] 画程序框图时应遵循怎样的规则?名师指津:(1)使用标准的框图符号.(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3)除判断框外,其他程序框图的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是唯一一个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程序框.(4)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5)流程线不要忘记画箭头,因为它是反映流程执行先后次序的,如果不画出箭头就难以判断各框的执行顺序.讲一讲1.下列关于程序框图中图形符号的理解正确的有()①任何一个流程图必须有起止框;②输入框只能放在开始框后,输出框只能放在结束框前;③判断框是唯一的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图形符号;④对于一个程序框图来说,判断框内的条件是唯一的.A.1个B.2个C.3个D.4个[尝试解答]任何一个程序必须有开始和结束,从而流程图必须有起止框,①正确.输入、输出框可以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②错误.③正确.判断框内的条件不是唯一的,④错误.故选B.答案:B画程序框图时应注意的问题(1)画流程线不要忘记画箭头;(2)由于判断框的退出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根据条件去执行其中的一种结果,而另一个则不会被执行,故判断框后的流程线应根据情况注明“是”或“否”.练一练1.下列关于程序框图的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用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直观、形象、容易理解;②程序框图能够清楚地展现算法的逻辑结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图胜万言";③在程序框图中,起止框是任何程序框图中不可少的;④输入和输出框可以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A.1 B.2 C.3 D.4解析:选D 由程序框图的定义知,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
流程图(2)(第二课时)(教案)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流程图(2)”的第二课时。
在前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本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流程图的应用,让学生掌握流程图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流程图中各个步骤的顺序和逻辑关系。
2. 学生在绘制流程图时,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的情况。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流程图示例、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出示一个简单的流程图示例,让学生尝试解读并描述其意义。
二、新课导入1.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 出示一个实际问题的流程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其步骤和逻辑关系。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流程图,并尝试绘制。
三、课堂练习1. 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流程图的理解。
2. 强调流程图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后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1. 流程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 实际问题的流程图示例。
3. 练习题及答案。
作业设计:1. 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个实际问题的流程图。
2. 分析并解答一道流程图相关的题目。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讨论,让学生掌握了流程图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在课后作业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学生对流程图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