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三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学习单元一 食叶害虫
- 格式:ppt
- 大小:8.37 MB
- 文档页数:56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指南害虫篇:一、食叶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刺蛾、袋蛾、夜蛾、毒蛾等蛾类和蝶类等。
还包括鞘翅目的叶甲、瓢甲,膜翅目的叶蜂、直翅目的蝗虫等。
食叶类害虫的特点:1、危害健康植株,导致生长衰弱,为天牛、小蠹等提供入侵的适宜条件。
2、大多数裸露生活,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虫口密度波动大。
3、大多数害虫繁殖力大,具有主动迁移扩散能力。
4、爆发时危害严重,破坏性大。
主要食叶类害虫:(一)刺蛾类:刺蛾类属于鳞翅目刺蛾科。
幼虫有洋辣子、八角之称。
1、黄刺蛾:危害枫树、刺槐、杨树、柳树、樱花、海棠、紫薇、黄杨等多种植物。
幼虫危害叶片,初龄幼虫只取食叶肉,4龄后蚕食叶片。
头胸部黄色,腹部黄褐色。
卵扁平,椭圆形,黄绿色,蛹椭圆形,黄褐色。
每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枝杈或树干上越冬。
翌年4-5月间化蛹,5-6月出现成虫,成虫交尾后产卵于叶背,卵期7-10天。
幼虫7龄,初孵幼虫取食叶肉和下表皮,形成透明小斑;4龄取食叶片形成孔洞;5、6龄将叶片全部吃光仅留叶脉。
幼虫老熟后吐丝和分泌黏液作茧化蛹。
成虫具有趋光性。
2、绿刺蛾:又名褐边绿刺蛾。
危害山茶、悬铃木、桂花、芍药、榆树、柳树、海棠等多种植物。
成虫触角褐色,雌性丝状,雄性栉齿状,头顶、胸背绿色。
卵扁平椭圆形,黄白色。
幼虫初龄黄色,稍大黄绿色,蛹椭圆形,黄褐色。
北方地区一年一代,南方一年2代。
均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浅土层内或枝干上结茧越冬。
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出现成虫,第一代幼虫6-7月危害,第二代幼虫8-10月中旬危害。
成虫具有趋光性,卵产于叶片背面。
3、扁刺蛾:又名黑点刺蛾。
危害银杏、刺槐、桑树、枫杨等多种植物。
成虫体暗灰色,卵扁平光滑,椭圆形。
幼虫背线白色。
蛹初为乳白色,后渐变黄。
北方一年一代,南方2-3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下浅土层内结茧越冬。
翌年5月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7-8月第二代成虫出现。
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发生在5月下旬到7月中旬和7月下旬到9月底。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防治摘要园林病虫害一旦发生,不但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降低其观赏价值及经济效益。
园林植物重要害虫包括蚜虫类、介壳虫及其他刺吸式害虫类、食叶类、蛀干类以及螨类等。
对这些害虫进行综合防治,可有效减轻全年虫害的发生。
关键词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种类;防治园林中为了观赏目的,常收集栽培许多观赏植物的种类及品种,乔、灌、草一应俱备,这样为害虫、病菌创造了更多的生存机会和多种寄主。
在园林中病虫害一旦发生,不但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而且降低其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可有效减轻全年虫害的发生。
现介绍园林植物主要害虫的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1蚜虫类1.1主要种类主要有栾树蚜虫、桃蚜、桃粉蚜、柏大蚜、月季长管蚜、柳瘤大蚜、秋四脉棉蚜、毛白杨蚜虫、中国槐蚜等。
蚜虫多以卵越冬,然后迁飞到其他植物上继续危害,秋季入冬前又回到寄主上危害过冬。
因此,防治好越冬卵孵化的第一代是关键。
1.2防治方法(1)结合春剪,剪除有虫卵的枝条。
(2)萌芽期,在越冬卵孵化高峰期喷药防治。
如喷施1.2%苦·烟乳油800~1 000倍液,或6%吡虫啉乳油3 000~4 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5 000~6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或2.5%敌杀死2500~3 000倍液等,任选其中一种进行叶面喷雾。
氧化乐果也是防治蚜虫的良药,但是对桃花、榆叶梅、贴梗海棠等蔷薇科植物可能产生药害,在园林植物上使用时要格外小心注意,尽量不用。
用3%呋喃丹颗粒剂100g/m2,直接施于一些花灌木的根际处也能有效防治蚜虫。
(3)黄色粘虫板诱杀有翅蚜。
(4)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5)室内花卉中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刷净;或用喷壶喷洒叶片表面,既灭了蚜虫,又洗净叶片,提高了观赏价值。
也可以采用1∶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12h后喷洒,或用红辣椒50g,加水30~50g,煮30min,过滤后喷洒。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A植物主要虫害1、食叶型害虫1-1袋蛾类主要危害植物:海棠、碧桃、紫叶李、梅花、杏树、苹果、石榴、板栗、樱花、核桃、柑橘、枫杨、桑、桂花、牡丹、月季、山茶等植物。
危害症状: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
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
2、幼虫期喷%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大袋蛾大蓑蛾黛袋蛾1-2刺蛾类主要危害植物:海棠、碧桃、紫叶李、梅花、杏树、苹果、石榴、板栗、樱花、核桃、柑橘、枫杨、桑、桂花、牡丹、月季、山茶等植物。
危害症状:幼虫啃食叶肉,仅留表皮,受害叶片呈网孔状,成长的幼虫蚕食叶片呈缺刻破碎状,危害严重时,叶片全部吃光仅留叶柄与主脉。
防治方法:1、秋冬季摘虫茧,放入纱笼,网孔以刺娥成虫不能逃出为准,保护和引放寄生蜂。
2、幼虫群集为害期人工捕杀,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
3、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4、幼虫发生期施药防治谢花期喷洒青虫菌,每g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如能混入0.3%茶枯或%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此外可喷白僵菌3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一9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900—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
黄刺蛾丽绿刺娥褐刺蛾扁刺蛾两色绿刺蛾绿刺蛾1-3卷叶危害虫类1、小卷叶蛾2、病原菌形态与生物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3~15毫米,青灰色。
幼虫体长8~11毫米,污白色,头部和前胸背板暗棕黑色。
年发生2~3代。
以2~3龄幼虫在顶梢卷叶团内结虫苞越冬。
萌芽时幼虫出蛰卷嫩叶为害,常食顶芽生长点。
6月上旬幼虫老熟,在卷叶内作茧化蛹,6月中、下旬发蛾。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第一节食叶害虫食叶害虫取食植物的叶、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孔洞、缺刻或咬断针叶,减少光合作用面积,增加水分蒸腾,严重时可使枝条或整株枯死。
此外,有的种类(如刺蛾与青毒蛾)的幼虫体具毒毛,引起人体皮肤肿痒。
食叶害虫的主要种类有蛾类、蝶类、金龟甲、叶甲、蝗虫类及叶蜂类等。
一、刺蛾类1、分类地位刺蛾俗称洋辣子、刺毛虫,属鳞翅目,刺蛾科,国内已知90余种。
重要的有黄刺蛾、褐边绿刺蛾、褐刺蛾、扁刺蛾,为园林植物主要杂食性食叶害虫之一。
2、形态特征:(1)黄刺蛾成虫:体长15mm,橙黄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有2条斜线在翅尖汇合。
幼虫:体长18~25mm,头黄褐色,体黄绿色,体背有一亚铃形褐色大斑,各节背侧有1对枝刺。
茧:结于树干、枝上,灰白色,有褐色纵宽纹。
蓖麻子状。
长11~14mm。
(2)褐边绿刺蛾成虫:体长15mm,头、胸及前翅青绿色,前翅基角褐色,后翅及腹部淡褐色。
幼虫:体长24~27mm,翠绿色,背线淡蓝色,背面有2排黄色枝刺。
腹末有4个黑绒状刺突。
茧:结于树下松土层或枝叶上,黄褐色,坚硬,两端钝平。
长14~16mm,宽7~9mm。
(3)褐刺蛾成虫:体长18mm,翅有2条深褐弧形线,线内各有1条浅色带。
幼虫:体长23~35mm,黄绿色。
背线蓝绿色,每节各有4个黑点,亚背线枝刺有红、黄色两种类型。
茧:结于根际松土层中。
灰白色,卵圆形,较脆薄。
长14~16.5mm,宽12~13mm。
(4)扁刺蛾成虫:体长16nm,头胸翅灰褐色,前翅从前缘到后缘有1条褐色线,线内有浅色宽带。
幼虫:体长22~26mm,翠绿色体较扁平。
背有白色线。
腹部各节有向背向腹斜引1白线,各节有刺突4个。
体侧各有红点1列。
茧:结于树木周围浅土层中。
卵圆形,黑褐色。
长14mm。
3、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1)黄刺蛾华北1年1代,华东华南2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
翌年5、6月间化蛹。
华北地区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一)食叶害虫及防治技术1.槐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俗称“吊死鬼”。
分布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区。
幼虫吃槐树、龙爪槐等叶片。
幼虫吐丝排粪,到处乱爬,影响卫生。
老熟幼虫体长19.5—39mm左右。
卵,扁椭圆形,长约0.58—0.67mm.蛹,圆锥形,红褐色。
华北一年3—4代,以蛹在树下或墙根等处表土层中越冬。
危害期5—9月。
北京地区第一代幼虫5月上、下旬孵化危害,第二代幼虫6月下旬孵化危害。
防治方法:(1)春秋两季挖蛹,消灭虫源;夏季幼虫叶丝下垂时,人工清扫幼虫。
(2)保护和利用天敌,如螳螂、赤眼蜂、胡蜂、姬蜂及麻雀等天敌(3)幼虫期使用Bt粉剂1500—2000倍喷雾防治或喷施灭糼脲1号8000—10000倍液防治幼虫。
必要时也可喷施4000倍20%菊杀乳油药液等化学药剂。
2.春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又叫杨尺蠖、沙枣尺蠖。
分布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幼虫取食杨、柳、苹果、海棠槐树等树木叶片,严重时吃光叶片。
成虫雌雄异型。
雌蛾无翅,体长15—17mm,灰褐色。
卵,椭圆形,绿色。
老熟幼虫体长30mm左右。
蛹,纺锤形。
北京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过冬。
3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
4月初,幼虫孵化并分散危害幼芽、嫩叶。
4月中下旬危害最严重。
5月初,老熟幼虫叶丝下垂落地,钻入土中化蛹过冬。
防治方法:(1)3月中旬前,可在树干下部围钉塑料薄膜环,截住雌蛾上树产卵(2)上树前,在树干基部撒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毒杀上树雌成虫(3)在幼虫低龄期喷10000倍的20%灭糼脲1号胶悬剂液等杀虫剂3.桑刺尺蠖属鳞翅目,尺蛾科,又叫褶翅尺蛾。
分布华北、西北、华中等地区取食白蜡、元宝枫、海棠、核桃、金银木、栾树、太平花等叶片幼虫,1、2龄时体色酱色,4龄幼虫绿色,体长27mm左右,幼虫显著特点是背上有三根刺。
卵,扁椭圆形,成片产于枝干或叶片上。
茧,长约15—20mm,椭圆形,灰褪色蛹棕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