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与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4.61 MB
- 文档页数:52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防治指南害虫篇:一、食叶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刺蛾、袋蛾、夜蛾、毒蛾等蛾类和蝶类等。
还包括鞘翅目的叶甲、瓢甲,膜翅目的叶蜂、直翅目的蝗虫等。
食叶类害虫的特点:1、危害健康植株,导致生长衰弱,为天牛、小蠹等提供入侵的适宜条件。
2、大多数裸露生活,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虫口密度波动大。
3、大多数害虫繁殖力大,具有主动迁移扩散能力。
4、爆发时危害严重,破坏性大。
主要食叶类害虫:(一)刺蛾类:刺蛾类属于鳞翅目刺蛾科。
幼虫有洋辣子、八角之称。
1、黄刺蛾:危害枫树、刺槐、杨树、柳树、樱花、海棠、紫薇、黄杨等多种植物。
幼虫危害叶片,初龄幼虫只取食叶肉,4龄后蚕食叶片。
头胸部黄色,腹部黄褐色。
卵扁平,椭圆形,黄绿色,蛹椭圆形,黄褐色。
每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枝杈或树干上越冬。
翌年4-5月间化蛹,5-6月出现成虫,成虫交尾后产卵于叶背,卵期7-10天。
幼虫7龄,初孵幼虫取食叶肉和下表皮,形成透明小斑;4龄取食叶片形成孔洞;5、6龄将叶片全部吃光仅留叶脉。
幼虫老熟后吐丝和分泌黏液作茧化蛹。
成虫具有趋光性。
2、绿刺蛾:又名褐边绿刺蛾。
危害山茶、悬铃木、桂花、芍药、榆树、柳树、海棠等多种植物。
成虫触角褐色,雌性丝状,雄性栉齿状,头顶、胸背绿色。
卵扁平椭圆形,黄白色。
幼虫初龄黄色,稍大黄绿色,蛹椭圆形,黄褐色。
北方地区一年一代,南方一年2代。
均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浅土层内或枝干上结茧越冬。
翌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出现成虫,第一代幼虫6-7月危害,第二代幼虫8-10月中旬危害。
成虫具有趋光性,卵产于叶片背面。
3、扁刺蛾:又名黑点刺蛾。
危害银杏、刺槐、桑树、枫杨等多种植物。
成虫体暗灰色,卵扁平光滑,椭圆形。
幼虫背线白色。
蛹初为乳白色,后渐变黄。
北方一年一代,南方2-3代。
以老熟幼虫在树下浅土层内结茧越冬。
翌年5月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7-8月第二代成虫出现。
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发生在5月下旬到7月中旬和7月下旬到9月底。
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园林苗木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它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虫害和病害。
以下是一些防治措施:1.食叶类虫害:袋蛾类是一种常见的食叶虫害,它们会在短时间内将树叶吃光,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氢、菊、酯等化学药品,或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赤眼峰”等。
此外,建立预测预报制度,特别是对于美国白蛾等毁灭性害虫的监测和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
2.吸食树木汁液的害虫:蚜虫类、蚧壳虫类和红蜘蛛等害虫会吸食树木的汁液,导致树木长势减弱、叶片发黄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在蚜虫数量不太严重时,可使用清水冲洗。
对于较重的情况,可以使用1500-2000倍浓度的40%氧化乐果喷洒,或者在5月上旬在树木周围挖3-5个弧行沟,埋施15%涕灭威颗粒剂,每厘米用药1-2克。
对于介壳虫类害虫,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防治。
3.蛀干害虫类:天牛类和白杨透翅蛾等蛀干害虫对树木的危害严重,防治难度大。
针对天牛类害虫,可以在春季或秋季幼虫活动期,往有新鲜粪便的虫孔内灌注线虫液;或者在幼虫活动期使用磷化铝毒签塞人有新鲜粪便的虫孔。
对于白杨透翅蛾一般危害杨树枝条的情况,可以在每年冬季结合修剪,将带虫枝条剪除,并烧毁,以消灭虫源。
以上是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城市绿化环境。
常见的植物病害有白粉病、黄化病、煤污病、黄萎病、锈病和褐斑病等。
白粉病主要危害迎春、蔷薇和海棠等树种,它会使叶片皱缩,枝梢弯曲,严重时会导致枯梢、枯叶和花蕾不能开放,影响植株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可以使用1500-2000倍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
黄化病会使受害树木的叶片早黄、早落,影响树木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防治方法是在八月份给树木追施氮、铁速效肥,并采取根施和叶面喷施的方法。
根施法可以先配制肥液,然后在树冠垂直投影的外源内侧吸收根多的地方挖弧形沟,最后将肥液均匀浇入沟中。
叶面喷施法可以先配制肥液,然后喷于叶面。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食叶类害虫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
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
如能混入0。
3%茶枯或0。
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至2龄幼虫。
3。
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2、袋蛾类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2.5%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
10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药防治效果最佳.(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倍;(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倍;(4)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倍液等高效低毒药剂防治.危害:国槐尺蛾是食叶害虫,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喜在树冠顶端产卵,卵散产于叶面、叶柄和嫩枝上,幼虫危害叶片,严重时将整株叶片一夜吃光。
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A植物主要虫害1、食叶型害虫1-1袋蛾类主要危害植物:海棠、碧桃、紫叶李、梅花、杏树、苹果、石榴、板栗、樱花、核桃、柑橘、枫杨、桑、桂花、牡丹、月季、山茶等植物。
危害症状: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
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
2、幼虫期喷%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大袋蛾大蓑蛾黛袋蛾1-2刺蛾类主要危害植物:海棠、碧桃、紫叶李、梅花、杏树、苹果、石榴、板栗、樱花、核桃、柑橘、枫杨、桑、桂花、牡丹、月季、山茶等植物。
危害症状:幼虫啃食叶肉,仅留表皮,受害叶片呈网孔状,成长的幼虫蚕食叶片呈缺刻破碎状,危害严重时,叶片全部吃光仅留叶柄与主脉。
防治方法:1、秋冬季摘虫茧,放入纱笼,网孔以刺娥成虫不能逃出为准,保护和引放寄生蜂。
2、幼虫群集为害期人工捕杀,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
3、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4、幼虫发生期施药防治谢花期喷洒青虫菌,每g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如能混入0.3%茶枯或%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此外可喷白僵菌3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一9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900—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
黄刺蛾丽绿刺娥褐刺蛾扁刺蛾两色绿刺蛾绿刺蛾1-3卷叶危害虫类1、小卷叶蛾2、病原菌形态与生物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3~15毫米,青灰色。
幼虫体长8~11毫米,污白色,头部和前胸背板暗棕黑色。
年发生2~3代。
以2~3龄幼虫在顶梢卷叶团内结虫苞越冬。
萌芽时幼虫出蛰卷嫩叶为害,常食顶芽生长点。
6月上旬幼虫老熟,在卷叶内作茧化蛹,6月中、下旬发蛾。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种类及防治刘延来北方地区园林植物食叶害虫主要包括鳞翅目的蝶类和蛾类、鞘翅目的叶甲类和膜翅目的叶蜂类等。
由于食叶害虫的危害,使城市园林景观的观赏性严重受损,绿化效果降低,尤其是对观叶植物的影响更甚。
1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
园林植物食叶害虫均具有咀嚼式口器,往往以幼虫或成虫危害健康植株的叶片,造成植物叶片上的缺刻、网状、卷叶、缀叶、潜叶等机械损伤,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的侵入提供适宜条件;大多数食叶害虫裸露生活,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其虫口密度变动大;多数种类繁殖能力强,产卵集中,易爆发成灾,并能主动迁移扩散,扩大危害的范围。
2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种类。
2.1蝶类。
蝶类属于鳞翅目。
其主要特征是:触角棒状或球杆状,腹部瘦长,停栖时,四翅竖立于背上,成虫白天活动,蛹无茧。
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粉蝶科、蛱蝶科、凤蝶科等。
2.2蛾类。
蛾类属于鳞翅目。
其主要特征是:触角丝状、羽毛状等,腹部粗壮,停栖时,四翅平展呈屋脊状,成虫夜间活动。
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毒蛾类、舟蛾类、尺蛾类、袋蛾类、刺蛾类、夜蛾类、螟蛾类、天蛾类、灯蛾类、枯叶蛾类等类群。
2.3叶甲类。
叶甲类属于鞘翅目、叶甲科。
叶甲科成虫常具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足跗节似为4节,实为5节。
幼虫肥壮,具3对胸足。
体背常具枝刺、瘤突。
常见种类有榆紫叶甲[(M o t s c h u l s k y)]、葡萄十星叶甲[(B i l l b e r g)]等。
2.4叶蜂类。
叶蜂类属于膜翅目三节叶蜂科、叶蜂科等。
胸腹部连接广阔,口器咀嚼式。
触角丝状,三节叶蜂科触角3节,叶蜂科触角7~15节。
前足胫节具2个端距。
幼虫具6~8对腹足。
常见种类有月季叶蜂(P a n z e r)、樟叶蜂(R o h w e r)等。
3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防治技术。
食叶害虫对幼苗、幼林、果树、经济林木以及行道树和公园树木等会造成严重危害,必须进行防治。
探究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防治园林植物是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等重要作用。
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园林植物也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给它们的生长和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危害。
本文将探究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一、病虫害对园林植物的危害1. 病害危害园林植物的常见病害有炭疽病、霜霉病、锈病等。
这些病害在园林植物上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枯黄、老化、病斑等,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观赏效果。
而且,一旦发生病害,植物的抗病能力也会降低,容易受到其他病虫害的侵袭,从而造成连锁反应,危害更加严重。
2. 害虫危害园林植物的常见害虫有蚜虫、螨虫、飞蛾等。
这些害虫以植物的叶、花、果实为食,直接导致植物生长受损,甚至导致植物死亡。
在叶片被害后,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会下降,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严重影响其生存状况。
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方法。
利用天敌捕食害虫,或者引进一些寄生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没有污染,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杀虫剂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但由于化学药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慎重考虑,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来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机械防治机械防治是指运用物理手段,如采用陷阱、网罩等机械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对植物和人体健康无害,而且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4. 生态防治生态防治是指利用植物自身的生态环境调节作用,通过提高植物的免疫力,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搭配植物,增加植物的多样性,使植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防治方法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和生态防治是比较环保、健康的方法,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发展有利,应该优先考虑使用。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发生特点:① 咀嚼口器② 营裸露生活③ 繁殖量大,能主动迁移④ 某些能周期发生㈠刺蛾类1•主要品种① 黄刺蛾②桑褐刺蛾③褐边绿刺蛾④扁刺蛾、丽绿刺蛾、两色绿刺蛾2.识别:幼虫背侧有突起枝刺防治:① 灭虫源② 黑灯绣杀③ 除虫叶④ 化防:有机磷类,除虫菊脂类⑤ 生防:a.颗粒体病毒致病b.苏云金杆菌一一青虫菌天敌——上海青蜂,刺蛾广肩小蜂,赤眼蜂,姬蜂㈡蓑(袋)蛾类(避债蛾)••主要品种① 大蓑蛾(大袋蛾)②小蓑蛾、茶蓑(袋)蛾、白囊蓑(袋)蛾、碧皑蓑蛾、桉蓑(袋)蛾、 黛蓑(袋)蛾、蜡彩蓑(袋)蛾、丝脉蓑(袋)蛾识别:雌雄异型,雄蛾有翅,雌蛾无翅。
幼虫吐丝缀叶形成护囊,并负囊而行,雌虫终生不 离护囊。
防治:①除虫囊② 黑灯诱,性信息素(性引诱剂)③ 化防:有机磷类,菊脂类,鱼藤肥皂水④ 生防::a, Bt 菌剂(青虫菌、灭蛾灵、b.核型多角体病毒,C,天敌——鸟类,寄生蜂(姬蜂,茧蜂) ㈢毒蛾类••主要品种舞毒蛾②杨雪(柳)毒蛾③雪(柳)毒蛾④刚竹毒蛾⑤沁茸毒蛾、棉古毒蛾、双线盗毒蛾、 榕透翅毒蛾2.识别:幼虫背面长毛瘤,对人有毒,幼虫腹部背面节或7、8节中央有毒腺 防治:① 除虫源(人工)黑灯诱, 树干涂毒环(舞毒,杨毒蛾)④化防,有机磷 生防:Bt 菌剂(青虫菌)㈣夜蛾类(鳞翅目最大一科,2万多种包括地老虎) 主要品种 斜纹夜蛾 黏(粘)虫甜菜夜蛾 竹笋禾夜蛾 凤凰木夜蛾、银纹夜蛾、梳灰翅夜蛾 识别成虫前翅狭,三角形,体粗多毛,深厚感情暗有保护色,均夜间活动 防治: 1 : 1 : 200— 2龄幼虫盛期 HD-1),寄生蝇(伞裙追寄蝇) 6、7①人工压虫口②黑灯诱,糖醋液诱杀(糖,醋,酒,水221:2+敌百虫,3:3: 1 : 9)③化防:午后,傍晚,喷有机磷④生防:核多角病毒,Bt菌剂,白僵菌制剂。
天敌——黑卵蜂,家蚕追寄蝇,赤眼蜂,绒茧蜂,蜘蛛,广腹螳螂㈤舟蛾类1•主要品种①杨扇舟蛾②杨小舟蛾③苹掌舟蛾④槐羽舟蛾2•识别:成虫与夜蛾似,只翅室稍不同,但幼虫前后翘起,呈舟形3•防治:①人工灭虫叶②化防:幼虫为害期喷有机磷,杀螟松③生防:Bt,青虫菌,白僵菌。
“毒虫”刺蛾进入严重危害期,不仅食叶,还能伤人!刺蛾类害虫是园林主要食叶害虫,在叶片背部群集啃食,于每年的7-9月份危害最重。
其幼虫俗称“洋辣子”,身体覆盖着有毒刺毛,触及人体皮肤后,引起红肿和灼热剧痛,因此,在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其需重视对刺蛾类害虫的防治。
危害特点分布广泛,遍及全国,食性杂,主要危害榆叶梅、海棠、三角枫、白蜡、刺槐、悬铃木、大叶黄杨、香樟、石楠、梅花、月季、紫薇、杨、柳等120多种植物。
低龄幼虫群居叶背危害,啃食叶片下表皮及叶肉,仅存上表皮,形成透明枯斑;龄后,分散为害,取食全叶,可将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
刺蛾种类园林植物上发生的刺蛾种类较多,危害较重的主要有黄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两色绿刺蛾等。
↑黄刺蛾→褐色绿刺蛾↑丽绿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发生规律北方地区一年发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
以老熟幼虫在枝叉等处结茧越冬。
年发生1代地区,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中旬至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7、8月份危害最重。
年发生2-3代地区,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一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一9月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一10月。
以末代老熟幼虫结茧越冬。
(常见刺蛾的危害和生活习性)防治方法药剂喷杀幼虫当虫害发生时,选择低毒高效药剂叶面喷雾快速杀虫:方案1、“蛾螟清”20毫升兑水15公斤,每瓶兑水150公斤均匀喷雾,对抗性害虫、暴食性害虫特效。
方案2、“斯叶例除”30毫升兑水15公斤,每瓶兑水100公斤均匀喷雾,高效防除各类食叶害虫。
方案3、“全贯旺”或“蛮功”15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广谱高效杀类各类害虫。
因虫体多在叶背危害,喷药防治时注意对叶背进行充分喷施。
(园林高效广谱杀虫剂)黑光灯诱杀成虫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