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 格式:ppt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36
一、学习要点1一、学习要点1.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的通性。
2. 碳、硅、硼的基本性质和成键特征。
3. HNO2及其盐的制备和性质,HNO3的结构、制法和性质,硝酸盐的化学性质。
4. CO、CO2、CO32--和乙硼烷的结构。
5. 碳酸、碳酸盐、硅酸、硅酸盐、锡、铅氢氧化物及其盐的性质。
6. 乙硼烷、硼酸、硼砂、氢氧化铝及其盐的性质。
7. 磷的氧化物、含氧酸(正、焦、偏、亚、次)及其盐的化学性质。
8. 砷,锑,铋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性质和递变规律。
二、练习题1.Ag+分别与NaH2PO4和Na2HPO4溶液作用,将生成什么沉淀?2. 为什么单质铝不溶于水,却易溶于浓Na2CO3和NH4Cl溶液中?3.试说明下列现象的原因:(1)有水玻璃的试剂瓶长期敞开瓶口,水玻璃变浑浊。
(2)CO2和SiO2的组成相似,在常温常压下CO2为气体而SiO2为固体。
4.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很大,但CO分子的偶极矩却很小,为什么?5. 配制纯净的SnCl2溶液时,应如何防止它被氧化和水解?6. 硼酸为何具有酸性?是几元酸?通常如何增强它的酸性?7.排列出下列磷的含氧酸酸度由强到弱的顺序:H3PO4、H3PO2、H3PO3、H4P2O78. 说明上述酸各是几元酸?9. 什么是“三中心两电子”键,它与通常的共价键有什么不同?10. 为什么PCl5可以稳定存在,但现在却未制得NCl5?11. 给出下列碳酸盐的热稳定性顺序:⑪BeCO3,MgCO3 , CaCO3 , SrCO3 , BaCO3⑫Na2CO3,NaHCO3,H2CO312. 什么是对角线规则?并说明锂和镁的相似性,铍和铝的相似性。
13. 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无机化学》第十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学习要点和练习题答案二、练习题1. 写出分子式生石膏CaSO4·2H2O 重晶石BaSO4方解石CaCO3天青石SrSO4明钒KAl(SO4)2·12H2O2. 根据碱金属的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钫的下列性质:主要物理性质(密度、硬度、熔点);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与水反应的情况;FrClO4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答:1、钫的密度不大,与铯接近;硬度很小,很容易用刀子切割;熔点很低,室温下即可熔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梳理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元素与化合物- 同位素- 离子- 原子团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与混合物- 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3. 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合成、分解、置换、还原-氧化等) - 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4. 能量变化- 能量守恒定律-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中和热5. 溶液与溶解度- 溶液的组成- 溶解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 溶解度积(Ksp)二、元素化学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常见化合物2. 硼族元素- 硼- 铝- 镓、铟、铊3. 碳族元素- 碳- 硅- 锗、锡、铅4. 氮族元素- 氮- 磷- 砷、锑、铋5. 氧族元素(含卤素)- 氧- 硫- 硒、碲- 卤素(氟、氯、溴、碘)6. 过渡金属- d区元素-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7. 稀有气体- 氦、氖、氩、氪、氙、氡三、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有机分子的命名规则- 同分异构体2. 烃类- 烷烃- 烯烃- 炔烃- 芳香烃3. 官能团化学- 醇、酚- 醛、酮- 羧酸、酯- 胺、酰胺4. 聚合反应- 加聚反应- 缩聚反应5. 生物分子- 糖类- 蛋白质- 核酸- 脂质四、分析化学1. 定量分析- 滴定法- 重量分析- 电化学分析2. 仪器分析- 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 - 色谱分析(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五、化学实验技能1. 实验安全- 实验室安全规则- 个人防护装备2. 基本操作- 溶液的配制-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3. 实验设计与分析- 实验目的与假设- 实验步骤的规划-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以上是对高中化学知识点的一个基本梳理,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在实际教学和学习中,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应用能力。
1到12族元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族。
本文将重点介绍1到12族元素,这些元素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1到12族元素分别是氢、碱金属、碱土金属、硼族、碳族、氮族、氧族、氟族、稀有气体、过渡金属、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通过对这些族元素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预测它们的化学性质,以及应用它们在各种领域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1到12族元素的性质、用途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知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重点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1到12族元素进行概述,并介绍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1到4族元素、5到8族元素和9到12族元素的特点和性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1到12族元素的特点,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结论。
通过以上结构安排,读者将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1到12族元素的相关信息,同时也能为今后的研究和探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1到12族元素的特点和性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些元素在化学和物理方面的表现。
通过对这些元素进行分类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对不同族元素的性质和行为进行探讨,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最终,我们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对1到12族元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这些元素打下基础。
2.正文2.1 1到4族元素1到4族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至第四主族元素,它们包括氢(H)、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铍(Be)、镓(Ga)、铟(In)、铊(Tl)、硼(B)、铝(Al)、镧(La)等元素。
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点我们从初三开始接触化学,第一个知识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以下是店铺为大家准备好的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点篇1元素周期表共分18纵行,其中第1、2、13、14、15、16、17七个纵行依次为Ⅰ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族(纵行序号的个位数与主族序数相等);第3、4、5、6、7、11、12七个纵行依次为ⅢB族、ⅣB族、ⅤB族、ⅥB族、ⅦB族、ⅠB族、ⅡB族(纵行序号个位数与副族序数相等);第8、9、10三个纵行为合称为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氢除外);ⅡA族称为碱土金属元素;ⅢA族称为铝族元素;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ⅥA族称为氧族元素;ⅦA族称为卤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称为七个周期,其中第一(2种元素)、二(8种元素)、三(8种元素)周期为短周期(只有主族元素);第四(18种元素)、五(18种元素)、六(32种元素)周期为长周期(既有主族元素,又有过渡元素);第七周期(目前已排26种元素)为不完全周期。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在左下部的元素,其金属性越强;越在右上部的元素(惰性气体除外),其非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最强的稳定性元素是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一般具有两性,如Be、Al等。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的部分电子;镧系、锕系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和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在目前的112种元素中,只有22种非金属元素(包括6种稀有气体元素),其余90种都是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
一般在周期表的右上部的元素用于合成新农药;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元素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过渡元素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等。
族元素知识点总结族元素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元素的特性和化学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族元素的分类、特性和化学行为,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一、族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数和化学性质的不同被分成了不同的族别。
元素周期表一共有18个族别,其中1至2族是典型金属元素,3至12族是过渡金属元素,13至17族是原子固体元素,18族是稀有气体元素。
1. 第1族:碱金属族。
这个族别包括锂(Li)、钠(Na)、钾(K)、铷(Rb)、铯(Cs)和钫(Fr),它们都是非常活泼的金属,易于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它们的化合物通常是碱性的。
2. 第2族:碱土金属族。
这个族别包括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和钫(Ra),它们也是活泼的金属,但比碱金属族的元素要稳定一些。
它们的化合物也具有碱性。
3. 第13族:硼族。
这个族别包括硼(B)、铝(Al)、镓(Ga)、铟(In)和铍(Tl),它们是金属和非金属的混合体,化合物的酸碱性取决于其成分。
4. 第14族:碳族。
这个族别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和铅(Pb),它们中的碳是非金属元素,其他元素则是金属或金属类似物。
硅和锗的化合物呈酸性,而锡和铅的化合物呈碱性。
5. 第15族:氮族。
这个族别包括氮(N)、磷(P)、砷(As)、锑(Sb)和铋(Bi),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化合物通常呈酸性。
6. 第16族:氧族。
这个族别包括氧(O)、硫(S)、硒(Se)、铱(Te)和钋(Po),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化合物通常呈碱性。
7. 第17族:氟族。
这个族别包括氟(F)、氯(Cl)、溴(Br)、碘(I)和石碱金属(At),它们都是非金属元素,化合物通常呈酸性。
8. 第18族:稀有气体。
这个族别包括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和氡(Rn),它们都是非常稳定的元素,化合物极为罕见。
化学主族的名词解释化学主族是指元素周期表中IA、IIA、IIIA、IVA、VA、VIA、VIIA七个元素家族,它们分别是碱金属、碱土金属、硼族、碳族、氮族、氧族和卤族。
这七个家族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和特征,下面将对这些主要的化学主族进行逐一讨论。
1. 碱金属:碱金属主族包括锂(Li)、钠(Na)、钾(K)、铷(Rb)、铯(Cs)和钫(Fr)。
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一群,它们都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通常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它们具有低离化能、高电化学活性以及在水中放出氢气的特性。
由于活泼性很高,碱金属只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形式,如氯化钠和碳酸钠等。
2. 碱土金属:碱土金属主族包括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和镭(Ra)。
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群,它们的性质与碱金属相似,但比碱金属更稳定。
碱土金属具有高熔点和难溶于水的特性,因此常以氧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3. 硼族:硼族主族包括硼(B)、铝(Al)、镓(Ga)、铟(In)、铊(Tl)和镓(Nh)。
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族,它们的最外层电子配置为ns2np1。
硼族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表现为酸性物质,在水中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铝和铟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金属,而硼则以它在玻璃和陶瓷制造中的应用而闻名。
4. 碳族:碳族主族包括碳(C)、硅(Si)、锗(Ge)、锡(Sn)、铅(Pb)和矾(Fl)。
这些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四族,它们的最外层电子配置为ns2np2。
碳族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广泛的形式存在,如碳是生命的基础,硅是地壳中第二丰富的元素。
碳素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形成了无数的有机化合物,使有机化学成为化学的重要分支。
5. 氮族:氮族主族包括氮(N)、磷(P)、砷(As)、锑(Sb)、锗(Bi)和鉅(Mc)。
这些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五族,它们的最外层电子配置为ns2np3。
氮族元素的特点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容易获取或丢失三个电子,因此它们在生物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氮在蛋白质和核酸的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