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
- 格式:ppt
- 大小:497.50 KB
- 文档页数:28
154内蒙古中医药第 38 卷2019 年 9 月第 9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 No.9 2019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 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中华 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2015:6.[33] 唐诗韵,彭丽,宋宗谄,等.通络法在慢性尊麻疹诊治中的运 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 12):2521-2523.[34] 陈剑梅,郭峰,金实.金实从络病辨治干燥综合征合并血管炎 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9): 3972-3974.[35] 张晓明.基于络病学说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微观” 辨病治疗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 学习班会议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中华中 医药学会,2014:3.[36] 周春贤,梁金春,吴婉青.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 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4):418-419,422.[37] 蒋真真,赵智强.活血药在胃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8,24(11):24-26.[38] 刘宇旻,朱方石.活血化瘀对胃癌前病变疗效的理论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1):2299-2301.[39] 倪建波,郭传勇,王兴鹏.非可控性炎症和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 17): 1417-1420.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朱吕群|陈朝明"(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2)摘要乳腺增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乳腺增生能治好吗,什么药治疗最好?乳腺增生能治好吗,什么药治疗最好?据乳腺专家说,乳腺增生的病症会有很多表现,治疗乳腺增生病,中医针灸治疗是个不错的治疗方法,而且针灸治疗的效果也不错,那么究竟乳腺增生能治好吗,什么药治疗最好?一起来看权威专家是怎么介绍的:怎么治疗乳腺增生——耳针法(一)取穴主穴:乳腺、内分泌。
配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子宫。
乳腺穴位置:对耳轮部,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处(即胸穴)下方。
(二)治法主穴皆取,配穴酌加。
病变在单侧者,针1侧耳,两耳交替;病变在双侧者,两耳均取。
耳穴探得敏感点后,即速刺入,待有胀痛等得气感后留针。
留针时间2~3小时。
亦可用耳穴压丸法,即以王不留行子贴压上述穴位,每日按压3~4次,每次4~5分钟。
针剌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耳压于月经前15日开始治疗,每隔3日换贴1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一般要1~4个疗程。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好——穴位微波疗法(一)取穴主穴:分2组。
1、乳根、阳陵泉;2、膺窗、膻中。
配穴:丰隆、足三里、血海、膈俞。
(二)治法每次取主穴1组,酌加配穴1个。
用微波针灸仪进行治疗。
治疗时将无针幅射器放于所取穴位上,调整调节器幅度。
使患者有温热针感为度,一般为20~25伏。
开始治疗时,每穴20分钟,症状减轻后每穴15分钟,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停治5~7天再继续下一疗程。
乳腺增生能治好吗,什么药治疗最好?专家说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主要是切除局部增生腺体和扩张的乳腺管主要用于乳腺增生晚期,乳腺癌等,这样就导致了部分乳房代谢物滞留,影响了乳房的正常代谢,因此容易复发,而且患者手术之后在乳房上留下疤痕,这也是很多青年女性不能接受的原因,但是对于一般的乳房疼痛,乳房肿胀等轻、中度乳腺增生症状却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乳腺专家是不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
口服药物:煎熬太麻烦,见效慢,一般需要长期服用对肠胃刺激严重有副作用。
【每日一穴】天宗穴,乳腺增生,多用此穴
标题:
先看看近代对天宗穴研究的进展:
1.针刺天宗穴治乳腺增生,可促进患者淋巴细胞转化和玫瑰花结形成。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天宗配肩井,对乳腺增生有很好的疗效。
2.现代研究证明,用皮内针刺入天宗穴内,X线检查可见胆囊阴影缩小,即胆囊收缩增强。
用皮内针刺入左侧天宗穴后30分钟,X线检查可见胆囊阴影缩小
历代医家认为天宗穴有很强的舒筋活络、舒筋止痛的作用。
天宗穴首先有很强的,通畅肩部气血之功能。
所以,天宗穴一大用处,就是治疗肩胛痛、肩周炎。
中医治病经常有全息观,点对点观等治病方法,天宗穴,在其正对面是乳腺,按照对应取穴的原则,这天宗穴就有疏络乳房部位气血、筋脉的功能。
所以,它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
天宗穴使用方法:
1.请人用拇指指尖按压天宗穴,每天晚上操作200次,力道适中,先轻后重,要长期坚持
2.艾灸温灸10-15分钟,也可以直接贴上有艾灸效果的穴位贴
取穴方法:
以对侧手,由颈下过肩,手伸向肩胛骨处,中指指腹所在处即是天宗穴。
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正坐垂肩取穴。
参考文献:
《中国针灸学词典》《中医药学名词》《中医大词典》《针灸穴名解》《中国针灸全书》《经络穴位按摩大全》。
董氏奇穴针灸——乳腺增生处方
单纯乳腺增生
【临床】:临床上有乳腺增生的人几年后一定有子宫肌瘤,有子宫肌瘤的不一定有乳腺增生。
子宫肌瘤与内分泌有关系,乳腺增生也和内分泌有关系,但是很多乳腺增生是从气、肝上得的。
这里指的是单纯的乳腺增生,不是腺体瘤。
乳腺疾病是让女性痛苦不堪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乳腺炎、增生、纤维瘤、囊肿、乳腺癌等……摧残着女性朋友的身体和精神,是每个人都该警惕的,今天的课程,希望大家好好学习积极参与,猜猜看究竟有哪些董针穴位对其有治疗作用呢?
没错,大家猜得很全面,这组穴位就是:四花、驷马、重子重仙、三重、上三黄、双龙穴。
在临床上全部对侧取穴。
乳腺疾病是让女性痛苦不堪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乳腺炎、增生、纤维瘤、囊肿、乳腺癌等……摧残着女性朋友的身体和精神,是每个人都该警惕的,今天的课程,希望大家好好学习积极参与,猜猜看究竟有哪些董针穴位对其有治疗作用呢?
没错,大家猜得很全面,这组穴位就是:四花、驷马、重子重仙、三重、上三黄、双龙穴。
在临床上全部对侧取穴。
展开剩余59%
斑和扁平疣等属于肝的问题,为阴木,像乳腺增生鼓出来实质存在的属于阳木,阳木就得从胆上去调。
驷马穴几乎在胃经与胆经之间,治疗皮肤病的时候,针垂直于皮肤面斜刺进去,寓意是向胃经上透;治疗乳腺增生的时候,针垂直于皮肤面立起来进去,接近于胃经是时候向胆经上透。
方法2:后背刮痧,从大椎到肩胛骨下缘的区域,从上往下刮(依次从里往外),刮处痧后选择最青最淤处点刺放血。
方法3:肩胛骨区域反应点:挑针挑刺方法,选择黑点、褐色点,尤其适合疼痛期摸起来硬的患者见效特快。
・10・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Feb2021,30(1)疏络片配合针灸疗法治疗乳腺増生病(肝郁气滞型)53例王春梅,赖瑜,谢金晖,李明,刘婷(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广东梅州514000)关键词: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型;疏络片;针灸中图分类号:R655.8文章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21)01-0010-02乳腺增生病(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HMG) 是一种非肿瘤非炎症的乳腺主质与间质不同程度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异常,常可触及肿块,为女性常见疾病,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乳房疾病的75%[1]。
西医对HMG无理想的治疗方案,常以内分泌治疗为主,疗效欠佳且毒副作用较大。
祖国医学治疗HMG历史悠久,属“乳癖”范畴,《外科活人定本》中有言“乳癖,此症生于正乳之上”,认为乳癖病机为气机不畅导致胀满疼痛,不但阐述了本病病机,还描述了症状。
中医学认为,乳癖的发生与饮食、情志、体质、劳倦等因素相关[2],经络之循行、脏腑气血之相系,调经、疏络、行气血均治之有效。
本次研究基于上述中医理论,采用疏络片配合针灸治疗乳癖,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治未病门诊体检的患者106例,均为乳腺彩超提示HMG,伴有乳房结块、胀痛等症状,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型,均为女性。
彩超检查提示乳腺内腺体组织回声紊乱,或回声增强、欠均匀,提示不规则形回声减暗区。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
对照组中,年龄20岁~53岁,平均(38.55±7.74)岁;病程3个月~7a,平均(3.73±0.64)a。
观察组中,年龄20岁~55岁,平均(36.84±8.21)岁;病程2个月~8a,平均(3.82±0.68)a。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壮医针挑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理论探讨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双侧乳房胀痛、乳房组织增生、乳房包块等。
传统医学中,壮医针挑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乳腺穴位以及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目的。
本文将从壮医针挑疗法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以及疗效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乳腺增生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临床指导。
一、壮医针挑疗法的理论基础壮医针挑疗法,是一种典型的中医针灸疗法,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中医经络学和腧穴学的基础之上。
根据中医理论,乳腺增生是由于气血不畅,经络阻塞所致,导致乳腺组织发生增生、胀痛等症状。
壮医针挑疗法通过针刺穴位、挑筋活络的方式,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使得乳腺组织得到舒缓,从而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
壮医针挑疗法还注重于针灸与中药的结合运用,在治疗乳腺增生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中药熏洗、贴敷等方法,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二、壮医针挑疗法在乳腺增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壮医针挑疗法被广泛应用于乳腺增生的治疗中,其具体操作包括寻找乳腺相关的经脉穴位、选择适当的针灸手法、经络疏通、调理气血等。
患者还可以根据个体情况,结合中药熏洗、外敷等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除了在治疗乳腺增生的过程中,壮医针挑疗法还可以在预防乳腺增生中发挥作用。
通过定期针灸保健,可以维持乳腺组织的正常状态,降低乳腺增生的风险。
经过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壮医针挑疗法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该疗法能够明显减轻乳腺组织的肿胀、胀痛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壮医针挑疗法可以有效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减少乳腺组织的增生情况,从而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壮医针挑疗法还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降低治疗的副作用,对于那些对药物治疗不耐受或者不宜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来说,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壮医针挑疗法在治疗乳腺增生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患者长期坚持,加之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研究进展张聪;车依檀;张永臣【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32)007【总页数】3页(P745-746,747)【作者】张聪;车依檀;张永臣【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济南 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 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355.8乳腺增生症是一种既非感染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疾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伴有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
好发于25~45岁中青年妇女,其发病率居乳房疾病的首位,约占75%[1]。
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方法较多,非手术疗法占有重要地位,而其中针灸疗法因其具有简便、效廉、安全、有效的独特优势,更是受到极大地关注和重视,笔者现将近10年以来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1 单纯针刺治疗李庆等[2]采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502例。
在患者背部第4、5腰椎旁开4~5cm的区域内找到红色反应点,将此点作为治疗部位,以“阴阳、相对、平衡、反应”的新针刺八字疗法作为基本原则,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结果治愈431例,显效50例,有效21例。
王丽等[3]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58例,并随机分为针刺组和乳癖消组。
针刺组以屋翳、膻中、合谷、肩井、天宗、肝俞为主穴,配穴根据临床情况选取。
乳癖消组口服乳癖消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针刺组92.86%、乳癖消组46.67%。
张智敏等[4]治疗气郁型乳腺增生症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逍遥散加减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1.7%。
邓君林[5]将乳腺增生100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用乳癖消片合逍遥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取膻中、足三里(双侧)、太冲(双侧)、阳陵泉(双侧)进行常规针刺治疗。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对照组90%。
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组织增生、结节形成等症状。
对于乳腺增生患者来说,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乳腺增生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常见方法之一。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
中药方面,逍遥丸、逍遥散等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可以缓解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不适。
西药方面,如益母草碱、醋酸地塞米松等药物也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减轻炎症等途径来治疗乳腺增生。
其次,手术治疗是对于一些严重病情的乳腺增生患者来说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乳腺增生切除术、乳腺增生微创手术等。
通过手术可以有效地去除乳腺增生的病变组织,减轻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方法也可以作为治疗乳腺增生的辅助手段。
针灸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可以缓解乳腺增生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拨叩等手法来刺激乳腺,促
进血液循环,缓解乳腺增生的症状。
最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持心情舒畅等。
饮食上,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心情上,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
总的来说,治疗乳腺增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也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注意日常护理和生活调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对于乳腺增生患者有所帮助。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穴位1、乳腺增生针灸什么位置1.1、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
肝郁气结者配太冲;肝肾阴虚者配太溪;伴有月经不调者配三阴交,伴胸闷困痛者配外关。
1.2、操作:以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
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接G6805-Ⅰ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治疗暂停,治疗期间其他治疗药物全部停服。
1.3、体会: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疼痛有肿块,祖国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恼怒、伤肝、思虑伤脾致气血郁结于乳房而成癖。
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针刺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之效。
2、针灸的注意事项2.1、在身体过于疲惫,精神高度紧张和饥饿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针灸;2.2、年老体弱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最好选择卧位,因为这样更加容易选择穴位;2.3、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进行针灸力道一定要轻柔,并且一些能够引起女性宫缩的穴位千万不要进行针灸,常见的这类穴位有合谷、三阴交、昆仑等等;2.4、如果给小孩进行针灸,孩子哭闹不配合的时候,千万不要留针,除非必要;2.5、婴幼儿进行针灸的时候,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的穴位千万不能够施针;2.6、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针灸;2.7、皮肤出现感染、肿瘤等等部位不能够进行针灸;2.8、特殊病人的特殊部位选择针灸的穴位、施针的角度和深度有着特别的讲究,例如肠粘连患者的腹部等等;2.9、针灸注意事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针灸要看疾病种类,应该根据病情来选择针灸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治疗手段。
3、哪些人不适合针灸3.1、不可逆性的器质性病变以及较为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例如:老年性痴呆中大脑变性、脑萎缩而致的Alzheimer’病疗效不明显。
其他的如:小儿阻塞性脑积水、脑干型运动神经元疾病、脑干卒中、肝豆状核变性、恶性贫血、败血症、多囊肾、卵巢囊肿、严重静脉曲张、骨折后错位、寄生虫病、精神系列的疾病等。
中医与苗医对乳腺增生症的认识分析【摘要】乳腺增生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女性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
中医和苗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对乳腺增生症的认识和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中医注重调理气血,通经络,以中药和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苗医则强调病因病机的辨证施治,常用药物疗法和外治疗法。
虽然中医和苗医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但在对乳腺增生症的认识上存在一致性,都认为情志不畅、气血不足、肝胆郁结等是其发病原因。
通过比较两种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和交流提供借鉴,发挥中医与苗医在乳腺增生症治疗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中医、苗医、治疗方法、比较、一致性、差异性、综合认识、作用、研究、交流。
1. 引言1.1 乳腺增生症的现状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女性朋友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据统计,我国约有近一半以上的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胀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乳腺增生症的发病原因复杂,既与遗传因素有关,又与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但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治疗效果有限且易出现复发。
对乳腺增生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亟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中医和苗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乳腺增生症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这将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也有望为乳腺增生症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1.2 中医对乳腺增生症的认识乳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乳房组织增生导致乳房肿块,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血不畅、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等多种因素导致,其中以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
壮医针挑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理论探讨【摘要】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本文通过对壮医针挑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理论探讨,探讨了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壮医针挑疗法的原理、临床应用前景、实验研究及结果和临床疗效观察。
研究认为,壮医针挑疗法在治疗乳腺增生中具有良好的疗效,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深入探讨针挑疗法的机制、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并不断完善该治疗方法。
壮医针挑疗法有望成为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壮医针挑疗法、乳腺增生、发病机制、临床应用、实验研究、临床疗效观察、治疗作用、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疾病,特别是在生殖年龄的女性中更为常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乳腺增生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
乳腺增生症状轻重不一,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当前,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针灸疗法等。
虽然各种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副作用。
寻找一种安全、有效且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意义您好,以下是关于的内容: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胀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女性生活压力的增加,乳腺增生的患病率逐渐增加。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
对壮医针挑疗法在治疗乳腺增生中的疗效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乳腺增生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还可以为中医药在乳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探讨,能够为乳腺增生的临床治疗和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正文2.1 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病因复杂,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内分泌因素:女性激素水平的改变被认为是乳腺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针灸鱼际穴治疗乳腺增生68例吴雪梅,杨金茹(北京市大兴县中医医院,北京102600)关键词:乳腺增生;温针灸;鱼际穴中图分类号:R 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719(2000)06-0274-01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部的一种非炎症性疾病。
其特点是乳房肿块,经前肿块加重,经后减轻,好发于30~40岁左右的妇女,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笔者自1993~1998年,以温针灸鱼际穴为主治疗本病68例,取效良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7年;乳房周期性胀痛42例,非周期性胀痛26例;伴月经失调27例,伴痛经37例,乳房能触摸到肿块51例。
所有病例均经检查排除其它乳腺疾病。
2 治疗方法在双侧鱼际穴周围轻轻按压,有乳腺增生者均有压痛点或有结节,进针点就选在此处。
用迎随补泻,针尖朝向上肢方向进针,进针深度3~5分,再用捻转强刺激手法行针,使患者自觉乳房部胀,行气后在针上加温灸器,留针30~40m in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肝气郁结、痰凝气滞加太冲,肝肾阴虚、冲任失调加三阴交。
3 疗效标准及结果依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外科学会乳腺病专题组制定标准。
治愈:乳房肿块消失,乳痛消失,停止治疗后3个月不复发24例;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 2以上,乳痛消失32例;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 2,乳痛减轻或肿块缩小1 2以上,乳痛不减轻8例;无效: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或为单纯乳痛缓解而肿物不缩小4例。
总有效率94%。
治疗时间最短20天,最长为3个月。
4 体 会乳腺增生属于中医学“乳癖”的范畴。
病因病机为忧思郁怒,肝脾失调,气血运行失常,而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阻滞乳络而成;或因肝肾不足,冲任失调,阳虚痰湿内结所致。
因此治疗大法应从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或调补冲任,温阳化痰散结等方面论治。
鱼际穴为手太阴肺经经穴,肺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而足厥阴肝经之气又通过支脉回流入肺中,这样十二经脉气血往复循环,周而复始,故鱼际穴理气通络的作用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