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型与承压型高强螺栓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18.48 KB
- 文档页数:3
摩擦型高强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的对比与比较我公司自2004年制造电站钢结构以来,承接了各类型的电厂和空冷项目,由于工程设计分别为西北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广东电力设计院、SPX和GEA公司等,各公司的设计理念不尽相同,其结构形式上有较大差异。
但是,从整体的结构而言,也具有共性和特点。
几年来,在图纸深化,工厂制造和工地安装过程中,我公司做了一些经验总结,更好地为电力事业服务,故在2006年11月召开“电站空冷平台钢结构”会议,取得了一定效果。
其中就有关于螺栓形式的讨论,目前情况是:热浸锌防腐的构件大都采用承压型螺栓, 采用涂料喷涂防腐形式的构件依据设计院的结构设计理念,或采用摩擦型或采用承压型,以摩擦型居多。
因热浸锌构件目前尚无可靠工艺处理其摩擦面,也有过热浸锌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后最终效果并不理想的工程实例。
这也是目前国内热浸锌防腐的空冷结构基本上都是采用承压型高强螺栓的原因之一,以下附上摩擦型高强螺栓与承压型高强螺栓特点的一些阐述:一、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的对比与比较:钢结构的连接节点采用10.9级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直径M16、M20、M22、M24、M27和M30。
根据国标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和JGJ 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要求对孔群的行距、节点、边距、端距和孔径有明确规定。
但本文对各工程的结构尺寸不作对比介绍,仅对摩擦型和承压型的承载力作计算比较。
1.高强度螺栓受力对比:1)摩擦型——靠被连接板件间的摩擦阻力,以静摩擦阻力被克服作为连接承载力的极限状态。
2)承压型——靠被连接板件间的摩擦阻力和栓杆共同传力,以栓杆被剪坏或被压(承压)坏为承载力的极限。
2. 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μ对比:杆件连接处的接触面处理方法有喷砂、喷砂后涂无机富锌漆,抛丸和用钢丝刷清除浮锈或未经处理的干净轧制表面等工艺。
Q235钢μ=0.3~0.45;Q345钢μ=0.35~0.5。
二者在极限状态上的不同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是以外剪力达到板件接触面间由螺栓拧紧力所提供的可能最大摩擦力最为极限状态,也即是保证连接在整个使用期间内,外剪力不超过最大摩擦力。
板件不会发生相对滑移变形(螺杆和孔壁之间始终保持原有的空隙量),被连接板件安弹性整体受力。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中允许外剪力超过最大摩擦力,这时被连接板件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变形,直到螺栓杆与孔壁接触。
此后,连接就靠螺栓杆身剪切和孔壁承压以及板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共同传力,最后以杆身剪切或孔壁承压破坏作为连接受剪的极限状态。
总之,摩擦型高强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实际上是同一种螺栓,只不过是设计时是否考虑滑移。
摩擦型高强螺栓不能滑动,螺栓不承受剪力,一旦滑移,就认为达到破坏状态,在技术上比较成熟;承压型高强螺栓可以滑动,螺栓可以承受剪力,最终破坏相当于普通螺栓破坏(螺栓剪短或钢板孔壁受损)。
计算方法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的区别是在设计时的极限状态不同,所以承受剪力或同时承受剪力和拉力时的计算公式也不同。
1.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单独抗剪时的设计是以外剪力不超过摩擦力为准则,姑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N vb =0.9nfμP 其中0.9为抗剪系数;nf为传力摩擦面数目;μ为抗滑移系数。
同时抗剪和抗拉时,其承载力按下式计算:(Nv /Nvb)+(Nt/N bt)≤1 其中Nv、Nt——一个高强螺栓所承受的剪力、拉力;N v b、N bt——一个高强螺栓受剪、受拉的承载力设计值。
承载力的计算与连接板厚度无关2.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单独抗剪承载力:N bvl =(nvπd/4)×f bv(螺栓杆的抗剪承载力)N bc =d×∑t×f bc(孔壁承压的设计值)N v b=min(N bvl、N bc)同时抗剪和抗拉的承载力:((Nv /Nvlb)2+(Nt/N bt)2)0.5≤1 Nv≤N bc/1.2承载力的计算与连接板厚度有关如图示,摩擦型连接的承载力可以表示为直线2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而承压型连接可以表示为曲线1和直线2以及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而直线2和直线3以及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承载力低于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的承载力,这主要是由于连接板太薄造成的,所以在设计时应适当的加大连接板的厚度,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1、工厂生产的高强螺栓无承压型和摩擦型之分,本质上只有性能等级的区别(分为8.8级和10.9级),并且每个高强螺栓在施加预拉力时也没有摩擦型和承压型之分,在施工方面所使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和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是相同的;2、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是以外剪力达到板件接触面间由螺栓拧紧力所提供的可能最大摩擦力作为极限状态,也即是保证连接在整个使用期间内外剪力不超过最大摩擦力。
板件不会发生相对滑移变形(螺杆和孔壁之间始终保持原有的空隙量),被连接板件按弹性整体受力。
3、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中允许外剪力超过最大摩擦力,这时被连接板件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变形,直到螺栓杆与孔壁接触,此后连接就靠螺栓杆身剪切和孔壁承压以及板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共同传力,最后以杆身剪切或孔壁承压破坏作为连接受剪的极限状态。
摩擦型高强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实际上是同一种螺栓,只不过是设计是否考虑滑移。
摩擦型高强螺栓绝对不能滑动,螺栓不承受剪力,一旦滑移,设计就认为达到破坏状态,在技术上比较成熟;承压型高强螺栓可以滑动,螺栓也承受剪力,最终破坏相当于普通螺栓破坏(螺栓剪坏或钢板压坏)。
4、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其连接钢板的孔径(d+1.0~1.5mm,d为螺栓公称直径)要比摩擦型(d+1.5~2.0mm)更小,主要是考虑控制承压型连接在接头滑移后的变形,而摩擦型连接不存在接头滑移问题,孔径可以稍大一些,有利于安装方便。
5、由于允许接头滑移,承压型连接一般应用于承受静力荷载和间接动力荷载的结构中,特别是允许变形的结构构件,不宜用于承受反向内力的连接;同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直径相同的高强螺栓,承压型比摩擦型的安全储备低,重要的结构或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及荷载引起反向内力地结构应采用摩擦型连接,但用来耗能的连接接头可采用承压型连接。
6、摩擦型高强螺栓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传力摩擦在数量及传力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承压型高强螺栓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螺栓的抗剪能力与构件承压能力的较小值;7、承压型高强螺栓对摩擦面处理相对简单,只需清除油污及浮锈;8、承压型高强螺栓节省螺栓,承载力高于摩擦型(位移螺栓产生滑移之后);9、承压型螺栓计算同普通螺栓,但需注意当剪切面在螺纹处时,其有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螺栓螺纹处的有效面积计算。
摩擦型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摩擦型和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是常用的连接方式,它们具有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结构特点、适用范围、安装要求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对两种连接方式进行比较。
一、结构特点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的拉伸力和摩擦力来实现连接的。
其结构包括螺栓、螺母和摩擦片。
螺栓和螺母通常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摩擦片通常采用钢材或其他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
2.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的拉伸力和螺栓与连接件的压力来实现连接的。
其结构包括螺栓、螺母和垫圈。
螺栓和螺母通常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垫圈通常采用弹性材料。
二、适用范围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适用于需要快速拆卸和连接的场合。
它具有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的特点,适用于一些需要经常拆卸的设备和结构。
2.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适用于需要长期稳定连接的场合。
它具有连接牢固、抗震动和抗疲劳的特点,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期运行的设备和结构。
三、安装要求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时需控制螺栓的预紧力,以达到预期的摩擦力。
通常需要使用扭矩扳手或液压扳手进行控制,确保螺栓的预紧力达到要求。
2.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时需控制螺栓的预紧力和垫圈的压力,以达到预期的连接效果。
通常需要使用扭矩扳手或液压扳手进行控制,确保螺栓的预紧力和垫圈的压力达到要求。
四、工作原理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在工作过程中,螺栓受到拉伸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将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摩擦力越大,连接越牢固。
2.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在工作过程中,螺栓受到拉伸力和连接件的压力的作用,将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连接件的压力越大,连接越牢固。
摩擦型和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在结构特点、适用范围、安装要求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可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安装和使用,以确保连接的质量和安全。
钢结构基本原理演示实验报告实验一: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实验一、 实验目的① 了解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滑移系数的计算方法;② 了解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不同阶段的受力性能和破坏过程; ③ 掌握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 实验原理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是将高强度螺栓拧紧,使螺杆产生预拉力压紧构件接触面,靠接触面的摩擦力阻止其相对滑移,达到传力目的,并以板件间的摩擦力被外力克服作为极限状态。
因此,接触面抗滑移系数是重要的计算参数。
即NPμ=(其中N 为滑动外力,P 为螺栓预拉力) 单个剪力螺栓的承载力计算: 受剪承载力:b f 0.9n v N P μ= 承压承载力:b c c tf d N ∑=b 注:实验给定参考数f 2n =、155kN P =三、 实验器材注:表中未注明单位均为mm双摩擦面双栓拼接拉力试件图1 双摩擦面双栓拼接拉力试件平面图图2 双摩擦面双栓拼接拉力试件图图3 拉力试件零件①图4 拉力试件零件②注:拉力试件摩擦面采用抛丸、除锈处理图中所示单位均为mm四、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一步:试件组装将试件放在平台上,并使板与板之间螺栓孔对齐,观察板试件表面较为粗糙,摩擦面数目n f=2。
第二步:螺栓初拧、终拧实验现象记录(预扭矩T)先将螺栓用手初拧,使其不脱落:将扭矩扳手调到465N/m大小,然后用其将螺栓拧紧,当听到咯噔一声,停止,依次将四个螺栓拧紧。
第三步:试件加载将组装试件置于万能试验机中,开始缓慢加荷直到板之间发生相对滑移。
仔细观察此时钢板的截面会发现螺栓孔周围相对其他部位变得很光滑,即认为此时试件已破坏。
加载曲线如图五、实验结果及思考1、 由实验过程求取摩擦系数;已知P=155kN n f =2 n=2 根据曲线得N=285N51.0155229.02859.0=⨯⨯⨯==nP n N f μ2、由实验过程理解预拉力的加载原理;实验之前先用扭矩扳手给高强度螺栓预拉应力,使螺栓对板件产生压力。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和承压型连接的区别高强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杆内很大的拧紧预拉力把连接板的板件夹紧,足以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的整体性和刚度,当受剪力时,按照设计和受力要求的不同,可分为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两种,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极限状态不同,虽然是同一种螺栓,但是在计算方法、要求、适用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是以外剪力达到板件接触面间由螺栓拧紧力所提供的可能最大摩擦力作为极限状态,也即是保证连接在整个使用期间内外剪力不超过最大摩擦力。
板件不会发生相对滑移变形(螺杆和孔壁之间始终保持原有的空隙量),被连接板件按弹性整体受力。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中允许外剪力超过最大摩擦力,这时被连接板件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变形,直到螺栓杆与孔壁接触,此后连接就靠螺栓杆身剪切和孔壁承压以及板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共同传力,最后以杆身剪切或孔壁承压破坏作为连接受剪的极限状态。
总之,摩擦型高强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实际上是同一种螺栓,只不过是设计是否考虑滑移。
摩擦型高强螺栓绝对不能滑动,螺栓不承受剪力,一旦滑移,设计就认为达到破坏状态,在技术上比较成熟;承压型高强螺栓可以滑动,螺栓也承受剪力,最终破坏相当于普通螺栓破坏(螺栓剪坏或钢板压坏)。
几点补充意见1)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是两个连接接头形式,而是同一个连接的两个不同阶段。
对同一个高强度螺栓连接,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应该高于摩擦型连接的承载力,但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连接板厚度与螺栓直径的匹配。
2)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在施工方面所使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是相同的,而且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的方法和预拉力值的要求也相同。
也就是说,设计时只确定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如8.8级、10.9级等,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别是节点构造)情况,施工经验以及市场价格等因素,自行采购何种类型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什么是⾼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
1、⾼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概念理解错误
对什么是⾼强螺栓没有形成⼀个正确认识,甚⾄错误认为扭剪型⾼强度螺栓是摩擦型的,⽽⼤六⾓⾼强度螺栓是承压型的。
⾼强度螺栓在⽣产上全称叫⾼强度螺栓连接副,⼀般不简称为⾼强螺栓。
每⼀个连接副包括⼀个螺栓,⼀个螺母,两个垫圈,均是同⼀批⽣产,并且是在同⼀热处理⼯艺加⼯过的产品。
根据安装特点分为⼤六⾓头螺栓和扭剪型螺栓。
根据⾼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分为8.8级和10.9级,其中扭剪型只在10.9级中使⽤。
在标⽰⽅法上,⼩数点前数字表⽰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数点后的数字表⽰屈强⽐即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极限抗拉强度实测值之⽐。
8.8级表⽰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于800MPa,屈强⽐为0.8;10.9级表⽰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于1000MPa,屈强⽐为0.9。
结构设计中⾼强螺栓直径⼀般有
M16/M20/M22/M24/M27/M30,不过M22/M27为第⼆选择系列,正常情况下选⽤M16/M20 /M24/M30为主。
⾼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母带圆台⾯的⼀侧应朝向垫圈有倒⾓的⼀侧。
对于⼤六⾓头⾼强度螺栓连接副组装时,螺栓头下垫圈有倒⾓的⼀侧应朝向螺栓头。
( 1 )摩擦型连接:摩擦型高强螺栓是一般常说的高强螺栓,基于高强螺栓紧固时产生的强大夹紧力来压紧钢板束,依靠接触面间产生的抗剪摩擦力传递与螺栓垂直方向应力的连接方法。
( 2 )承压型连接:是在螺栓拧紧后所产生的抗滑移力及螺栓杆在螺孔内和连接钢板间产生的承压力来传递应力的一种连接方法。
( 3 )张拉型连接:接头在螺栓拧紧后,钢板间产生的压力使雳板层处于密贴状态,螺栓在轴向拉力作用下,板层间的压力减少,外力完成由螺栓承担。
当外力作用超过螺拴的预拉力时,板层间就互相离开,发生离间时的荷载叫做离间荷载,张拉连接其外力应小于离间荷载。
( 4 )混合连接和并用连接:在高强螺栓的接头中,同时有几种方法承受外力,这些连接中有高强螺栓的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并用;有高强螺栓连接和焊接混用;有高强螺栓和铆钉并用等,混合连接时,一个接头中儿种外力由各自的连接分别承受;并用连接时,一个接头中几种连接承受一种外力。
扩展资料:高强螺栓生产:高强螺栓所选用的线材是45号钢等等,对于该螺丝进行热处理的时候是采用C1035进行加硬处理的,这种加硬处理的方法一般可以达到22--32HRC这种高强度。
对于这种高强螺栓8.8级对应8级螺母,10.9级对应10级螺母。
很多人都是会问为什么螺母的使用比螺丝的硬度低呢?这个是有原因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护高强螺栓,延长使用寿命,在不断拆卸的过程中肯定是会有一定的磨损的,当8级螺母的硬度比较低,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保护到螺丝,在对于这类紧固件的使用成本中,这样的搭配是比较合理的,就像跟扳手的硬度相比时扳手的硬度是最高的是一样的道理的。
可以说对于高强螺栓的生产有着非常高的水平,如今高强螺栓在工业上,汽车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对于该类螺丝的生产技术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钢结构》试卷及答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与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是。
(A)摩擦面处理不同(B)材料不同(C)预拉力不同(D)设计计算时所取极限状态不同2.在静力荷载作用下,钢材承受三向拉应力时,易发生。
(A)塑性破坏(B)脆性破坏(C)疲劳破坏(D)无法判定3.进行强度验算时,荷载应采用。
(A)将永久荷载的标准值乘以永久荷载分项系数(B)将可变荷载的标准值乘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C)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均不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D)将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均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4.钢结构焊接节点设计中,应尽可能选用的焊接位置。
(A)俯焊(B)仰焊(C)立焊(D)任意5.在缀条稳定验算式中,系数是。
(A)考虑塑性发展的系数(B)考虑重要性的调整系数(C)考虑单角钢单面连接偏心受力的系数(D)考虑安全的附加系数6.图示T型截面拉弯构件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的最不利点为。
(A)截面上边缘1点(B)截面下边缘2点(C)截面中和轴处3点(D)可能是1点也可能是2点7.结构或节点的疲劳强度与关系不大。
(A)钢材的种类(B)应力循环次数(C)节点的制作工艺和质量(D)应力集中系数8.为提高梁在弯矩作用下的强度和刚度,应尽可能使梁的。
(A)翼缘厚而窄(B)翼缘宽薄而腹板窄厚(C)腹板厚而窄(D)腹板薄而宽9.对于钢结构用钢材,对化学成分的定义为。
(A)C为不可缺少元素,Mn、S、P均为有害元素(B)C为不可缺少元素,Mn为脱氧剂,S、P为有害元素(C)C、Mn、S、P均为有害元素(D)C、Mn为有害元素,S、P为不可缺少元素10.规范规定缀条式格构柱单肢的长细比(为柱两个主轴方向长细比的最大值),是为了。
(A)保证柱平面内的整体稳定(B) 保证柱平面外的整体稳定(C)避免单肢先于整个柱失稳(D)构造要求11.由于建筑用钢材多为塑性性能好的钢材,故残余应力的存在将。
(A)降低静力承载能力(B)对静力承载能力无影响(C)提高静力承载能力(D)钢材易发生塑性破坏12.开口槽形截面轴心受压构件,当绕对称轴失稳时,构件将发生的失稳变形。
高强度螺栓介绍及其使用(陈凯江苏张家港 0945601105 江苏科技大学)摘要:通常情况下,对于钢结构连接,一般分两种,而对于螺栓连接中的高强度螺栓,大家也有一定的了解。
本文对高强度螺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强度螺栓钢结构连接用途所谓高强度螺栓,粗略的说:用高强度钢制造的,或者需要施以较大预紧力的螺栓,皆可称为高强度螺栓。
高强度螺栓多用于桥梁、钢轨、高压及超高压设备的连接.这种螺栓的断裂多为脆性断裂。
应用于超高压设备上的高强度螺栓,为了保证容器的密封,需要施以较大的预应力。
按规定螺栓的性能等级在8.8级以上者,称为高强度螺栓。
现国家标准只罗列到M39,对于大尺寸规格,特别是长度大于10%~15%倍的高强度螺栓,国内生产尚属短线。
高强螺栓与普通螺栓区别:高强度螺栓就是可承受的载荷比同规格的普通螺栓要大。
普通螺栓的材料是Q235(即A3)制造的。
高强度螺栓的材料35#钢或其它优质材料,制成后进行热处理,提高了强度。
对于两者的区别是材料强度的不同。
从原材料看:高强度螺栓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
高强螺栓的螺杆、螺帽和垫圈都由高强钢材制作,常用 45号钢、40硼钢、20锰钛硼钢、35CrMoA等。
普通螺栓常用Q235(相当于过去的A3)钢制造。
从强度等级上看:高强螺栓,使用日益广泛。
常用8.8s和10.9s两个强度等级,其中10.9级居多。
普通螺栓强度等级要低,一般为4.4级、4.8级、5.6级和8.8级。
从受力特点来看:高强度螺栓施加预拉力和靠摩擦力传递外力。
普通螺栓连接靠栓杆抗剪和孔壁承压来传递剪力,拧紧螺帽时产生预拉力很小,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高强螺栓除了其材料强度很高之外,还给螺栓施加很大预拉力,使连接构件间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垂直于螺杆方向有很大摩擦力,而且预拉力、抗滑移系数和钢材种类都直接影响高强螺栓的承载力。
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两者计算方法不同。
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常用M16~M30,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设计中应慎重使用。
浅谈高强螺栓连接副1摩擦型连接与承压型连接二者的联系与区别1.1承压型连接与摩擦型连接的联系:承压型连接与摩擦型连接是同一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两个不同的受力阶段。
可将摩擦型连接定义为承压型连接的正常使用状态,承压型连接可视为摩擦型连接的损伤极限状态。
1.2承压型连接与摩擦型连接的区别1.2.1剪力传递形式不同:承压型连接:靠螺栓杆身剪切和孔壁承压以及板叠间摩擦阻力共同传递剪力。
其承载能力取决于螺栓抗剪能力和栓杆承压能力的最小值。
摩擦型连接:仅靠板叠间摩擦阻力传递剪力。
其承载能力取决于传力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和摩擦面数量,喷砂(丸)后生赤锈的摩擦系数最高。
同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相同直径的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在设计上的安全储备要高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1.2.2适用范围不同:因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的剪切变形比摩擦型的大,所以只适于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精益求精,微观世界!构中。
1.2.3设计极限破坏受力状态不同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副设计极限破坏受力状态为:板叠间产生滑动,螺杆与螺孔之差可达1.5~2.0mm。
表现形式为:高强螺栓承受剪力;承压型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副设计极限破坏受力状态为:板叠间产生滑动,高强螺栓产生或钢板产生变形。
螺杆与螺孔之差可达1.0~1.5mm。
表现形式为:螺栓剪坏或钢板压坏。
1.2.4孔型尺寸匹配不同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采用标准圆孔,其孔径可按表表一采用。
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可采用标准孔、大圆孔和槽孔,孔型尺寸可按表一采用。
表一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孔型尺寸匹配(mm)1.2.5连接处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式不同采用承压型连接时,连接处构件接触面应清除油污及浮绣,仅承受拉力的高强度螺栓连接,不要求对接触面进行抗滑移处理。
精益求精,微观世界!采用摩擦型连接时,连接处构件接触面应按表二进行抗滑移处理;钢材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μ连接处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构件的钢材牌号Q235钢Q345钢或Q390钢Q420钢或Q460钢喷硬质石英砂或铸钢角砂0.45 0.45 0.45 抛丸(喷砂)0.40 0.40 0.40 钢丝刷清除浮锈或未经处理的干净轧制面0.30 0.35 -2大六角头高强螺栓连接与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二者的联系与区别2.1承压型连接与摩擦型连接的联系: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根据外观和安装特点分为大六角型高强度螺栓和扭剪型高强螺栓。
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方式有摩擦连接、承压连接、混合连接和并用连接和张拉连接四种〔1 )摩擦型连接:摩擦型高强螺栓是一般常说的高强螺栓,基于高强螺栓紧固时产生的强大夹紧力来压紧钢板束,依靠接触面间产生的抗剪摩擦力传递与螺栓垂直方向应力的连接方法。
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方式一般分为有摩擦连接、承压连接、混合连接和并用连接和张拉连接四种。
今天就来介绍一下摩擦型连接的特点。
摩擦型连接:高强度螺栓一般分为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和抗拉型高强度螺栓三种,摩擦型高强螺栓是一般常说的高强螺栓。
摩擦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以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通俗一点来讲摩擦型连接就是就是基于高强螺栓紧固时产生的强大夹紧力来压紧钢板束,依靠接触面间产生的抗剪摩擦力传递与螺栓垂直方向应力的连接方法。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因其硬度高,安装方便,被广泛的应用于钢框架结构梁、柱连接,实腹梁连接,工业厂房的重型吊车梁连接,制动系统和承受动荷载的重要结构的连接。
( 2 )承压型连接:是在螺栓拧紧后所产生的抗滑移力及螺栓杆在螺孔内和连接钢板间产生的承压力来传递应力的一种连接方法。
在抗剪设计中,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是指螺栓连接使用过程中允许外剪力超过最大摩擦力,因为这使得摩擦力已经超过了最大摩擦力,被连接板件之间会发生相应的滑移变形,直到螺栓的杆身一孔壁相互接触,后面的连接就只能靠螺栓杆身的剪切和孔壁承压以及板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共同传力,那就是以螺栓本身的的杆身或者孔壁承压破坏作为连接受剪的极限状态。
简单的来说就是高强度螺栓的承压连接中的高强度螺栓的滑动,也承受剪力,最终破坏相当于普通螺栓破坏。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则是以杆身不被剪坏或板件不被压坏为设计准则。
( 3 )张拉型连接:接头在螺栓拧紧后,钢板间产生的压力使雳板层处于密贴状态,螺栓在轴向拉力作用下,板层间的压力减少,外力完成由螺栓承担。
当外力作用超过螺拴的预拉力时,板层间就互相离开,发生离间时的荷载叫做离间荷载,张拉连接其外力应小于离间荷载。
浅谈高强度螺栓连接形式与施工要求高强度螺栓连接具有受力性能好、耐疲劳、抗震性能好、连接刚度高、施工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钢结构和桥梁钢结构现场拼装节点等重要连接中,成为钢结构安装的主要手段之一。
按受力状况主要分为摩擦型连接、承压型连接,其中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是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连接形式。
本文结合现行相关规范和技术规程,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一、受力性能摩擦型连接:连接接头处用高强度螺栓紧固,使连接板层夹紧,利用产生于连接板接触面间的较大摩擦力来传递外荷载。
板件不会发生相对滑移变形(螺杆和孔壁之间始终保持原有的空隙量),高强度螺栓在连接接头中不受剪,只受拉并由此给连接件之间施加接触压力,这种连接应力传递圆滑,接头刚性好(图1)。
承压型连接:当外力超过最大摩擦阻力时,接头发生明显的滑移,高强度螺栓杆与连接板孔壁接触并受力,这时外力靠连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螺栓杆剪切及连接板孔壁承压三方共同传递。
该种连接承载力高,但连接变形大。
其工作性能与普通螺栓完全相同,只是由于螺杆预拉力的作用和高强度钢的应用使连接的性能优于普通螺栓连接(图2)。
(一)设计极限状态摩擦型连接:在荷载设计值下,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力极限状态,即板件间的摩擦力刚要被克服的极限状态。
摩擦型连接绝对不允许连接件滑移,螺栓不承受剪力,一旦滑移,设计就认为达到破坏状态。
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设计本意是充分螺栓的承载能力,节约螺栓,所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取消了"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关于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具体要求和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的高强螺栓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不得大于按摩擦型连接计算的1.3 倍"之规定。
为统一标准,现行的《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GJG82-90)也应取消上述有关规定和"承压型连接在荷载标准值下,连接件间产生相对滑动,作为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的规定。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和承压型连接的区别高强螺栓连接是通过螺栓杆内很大的拧紧预拉力把连接板的板件夹紧,足以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的整体性和刚度,当受剪力时,按照设计和受力要求的不同,可分为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两种,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极限状态不同,虽然是同一种螺栓,但是在计算方法、要求、适用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是以外剪力达到板件接触面间由螺栓拧紧力所提供的可能最大摩擦力作为极限状态,也即是保证连接在整个使用期间内外剪力不超过最大摩擦力。
板件不会发生相对滑移变形(螺杆和孔壁之间始终保持原有的空隙量),被连接板件按弹性整体受力。
在抗剪设计时,高强螺栓承压型连接中允许外剪力超过最大摩擦力,这时被连接板件之间发生相对滑移变形,直到螺栓杆与孔壁接触,此后连接就靠螺栓杆身剪切和孔壁承压以及板件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共同传力,最后以杆身剪切或孔壁承压破坏作为连接受剪的极限状态。
总之,摩擦型高强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实际上是同一种螺栓,只不过是设计是否考虑滑移。
摩擦型高强螺栓绝对不能滑动,螺栓不承受剪力,一旦滑移,设计就认为达到破坏状态,在技术上比较成熟;承压型高强螺栓可以滑动,螺栓也承受剪力,最终破坏相当于普通螺栓破坏(螺栓剪坏或钢板压坏)。
几点补充意见1)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和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不是两个连接接头形式,而是同一个连接的两个不同阶段。
对同一个高强度螺栓连接,承压型连接的承载力应该高于摩擦型连接的承载力,但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连接板厚度与螺栓直径的匹配。
2)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在施工方面所使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是相同的,而且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紧固的方法和预拉力值的要求也相同。
也就是说,设计时只确定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性能等级,如8.8级、10.9级等,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别是节点构造)情况,施工经验以及市场价格等因素,自行采购何种类型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摩擦型与承压型高强螺栓的区别QQ:70094999高强度螺栓在生产上全称叫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一般不简称为高强螺栓。
根据安装特点分为:大六角头螺栓和扭剪型螺栓。
其中扭剪型只在10.9级中使用。
根据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分为:8.8级和10.9级。
其中8.8级仅有大六角型高强度螺栓,在标示方法上,小数点前数字表示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屈强比即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极限抗拉强度实测值之比。
8.8级的意思就是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800MPa,屈强比为0.8;10.9级的意思就是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000MPa,屈强比为0.9。
结构设计中高强度螺栓直径一般有M16/M20/M22/M24/M27/M30,不过M22/M27为第二选择系列,正常情况下选用M16/M20 /M24/M30为主。
高强度螺栓在抗剪设计上根据设计要求分为:高强度螺栓承压型和高强度螺栓摩擦型。
摩擦型的承载能力取决于传力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和摩擦面数量,喷砂(丸)后生赤锈的摩擦系数最高,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受施工水平影响很大,很多监理单位都提出能否降低标准来确保工程质量。
承压型的承载能力取决于螺栓抗剪能力和栓杆承压能力的最小值。
在只有一个连接面的情况下,M16摩擦型抗剪承载力为21.6~45.0kN,而M16承压型抗剪承载力为39.2~48.6 kN,性能要优于摩擦型。
在安装上,承压型工艺要简单一些,连接面仅需清除油污及浮锈。
沿轴杆方向抗拉承载力,在钢结构规范中写的很有意思,摩擦型设计值等于0.8倍预拉力,承压型设计值等于螺杆有效面积乘以材料抗拉强度设计值,看起来似乎有很大区别,实际上两个值基本一致,我一直不太明白规范为什么要这么写,采用的都是同一种材料为何要用两种表达方式计算同一个数值?在同时承受剪力和杆轴方向拉力时,摩擦型要求是螺栓承受的剪力与受剪承载力之比加上螺杆承受轴力与受拉承载力应力比之和小于1.0,承压型要求是螺栓承受的剪力与受剪承载力之比的平方加上螺杆承受轴力与受拉承载力比的平方之和小于1.0,也就是说在同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相同直径的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在设计上的安全储备要高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
摩擦型与承压型高强螺栓的区别
高强度螺栓在生产上全称叫高强度螺栓连接副,一般不简称为高强螺栓。
根据安装特点分为:大六角头螺栓和扭剪型螺栓。
其中扭剪型只在10.9级中使用。
根据高强度螺栓的性能等级分为:8.8级和10.9级。
其中8.8级仅有大六角型高强度螺栓,在标示方法上,小数点前数字表示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小数点后的数字表示屈强比即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极限抗拉强度实测值之比。
8.8级的意思就是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800MPa,屈强比为0.8;10.9级的意思就是螺栓杆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000MPa,屈强比为0.9。
结构设计中高强度螺栓直径一般有M16/M20/M22/M24/M27/M30,不过M22/M27为第二选择系列,正常情况下选用M16/M20 /M24/M30为主。
高强度螺栓在抗剪设计上根据设计要求分为:高强度螺栓承压型和高强度螺栓摩擦型。
摩擦型的承载能力取决于传力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和摩擦面数量,喷砂(丸)后生赤锈的摩擦系数最高,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受施工水平影响很大,很多监理单位都提出能否降低标准来确保工程质量。
承压型的承载能力取决于螺栓抗剪能力和栓杆承压能力的最小值。
在只有一个连接面的情况下,M16摩擦型抗剪承载力为21.6~45.0kN,而M16承压型抗剪承载力为39.2~48.6 kN,性能要优于摩擦型。
在安装上,承压型工艺要简单一些,连接面仅需清除油污及浮锈。
沿轴杆方向抗拉承载力,在钢结构规范中写的很有意思,摩擦型设计值等于0.8倍预拉力,承压型设计值等于螺杆有效面积乘以材料抗拉强度设计值,看起来似乎有很大区别,实际上两个值基本一致,我一直不太明白规范为什么要这么写,采用的都是同一种材料为何要用两种表达方式计算同一个数值?
在同时承受剪力和杆轴方向拉力时,摩擦型要求是螺栓承受的剪力与受剪承载力之比加上螺杆承受轴力与受拉承载力应力比之和小于1.0,承压型要求是螺栓承受的剪力与受剪承载力之比的平方加上螺杆承受轴力与受拉承载力比的平方之和小于1.0,也就是说在同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相同直径的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在设计上的安全储备要高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
考虑到在强震反复作用下,连接摩擦面可能会失效,这时候的抗剪承载力还是要取决于螺栓抗剪能力和板件承压能力,因此抗震规范规定了高强度螺栓极限受剪的承载力计算公式。
尽管承压型在设计数值上占有优势,但由于其属于剪压破坏型式,螺栓孔为类似普通螺栓的孔隙型螺栓孔,在承受荷载作用时的变形远大于摩擦型,所以高强度螺栓承压型主要用于非抗震构件连接、非承受动荷载构件连接、非反复作用构件连接。
这两种型式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也是有区别的:
摩擦型连接是指在荷载基本组合作用下连接摩擦面发生相对滑移;
承压型连接是指在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连接件之间发生相对滑移;
焊缝与螺栓知识
焊缝等级
1. 焊缝等级是施工验收等级,有三级。
三级最低,只要求外观检查和尺寸检查。
二级要求部分作超声波探伤检查。
一级最高,要求全部做探伤检查。
2. 对焊缝等级来说,原则是受拉等级高于受压,受动力的高于受静力的。
3. 对接焊缝一般需要做无损探伤(或部分需要)。
故一般对接焊缝的焊接等级为二级或一级,不小于二级。
4. 角焊缝没必要作无损探伤,故角焊缝为一级的话,就没有多少意义。
一般角焊缝为二级或三级。
5. 焊缝等级见钢规7.1.1条,注意条文解释。
普通螺栓
1. 普通螺栓分A、B、C三种。
前两种是精制螺栓,较少用。
一般说的普通螺栓,均指C级普通螺栓。
2. 在一些临时连接及需拆卸的连接中,常用到C级普通螺栓。
建筑结构常用的普通螺栓有M16、M20、M24。
某些机械工业粗制螺栓直径可能比较大,用途特殊。
高强螺栓
3.高强螺栓的材料与普通螺栓不同。
高强螺栓一般用于永久连接。
常用的有M16~M30。
超大规格的高强螺栓性能不稳定,应慎重使用。
4.建筑结构的主构件的螺栓连接,一般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5.工厂出厂的高强螺栓并不分承压型还是摩擦型。
6. 究竟是摩擦型高强螺栓或者是承压型高强螺栓?实际上是设计计算方法上有区别:(1)摩擦型高强螺栓以板层间出现滑动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承压型高强螺栓以板层间出现滑动作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而以连接破坏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7.摩擦型高强螺栓并不能充分发挥螺栓的潜能。
在实际应用中,对十分重要的结构或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尤其是荷载引起反向应力时,应该用摩擦型高强螺拴,此时可把未发挥的螺栓潜能作为安全储备。
除此以外的地方应采用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以降低造价。
普通螺栓与高强螺栓区别
8.普通螺栓可重复使用,高强螺栓不可重复使用。
9.高强螺栓一般由高强钢材制成(45号钢(8.8s),20MmTiB(10.9S),是预应力螺栓,摩擦型用扭矩扳手施加规定预应力,承压型拧掉梅花头。
普通螺栓一般由普通钢材(Q235)制成,只需拧紧即可。
10.普通螺栓一般为4.4级、4.8级、5.6级和8.8级。
高强螺栓一般为8.8级和10.9级,其中10.9级居多。
11.普通螺栓的螺孔不一定比高强螺栓大。
实际上,普通螺栓螺孔比较小。
12.普通螺栓A、B级螺孔一般只比螺栓大0.3~0.5mm。
C级螺孔一般比螺栓大1.0~1.5mm。
13.摩擦型高强螺栓靠摩擦力传递荷载,所以螺杆与螺孔之差可达1.5~2.0mm。
14.承压型高强螺栓传力特性是保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剪力不超过摩擦力,与摩擦型高强螺栓相同。
当荷载再增大时,连接板间将发生相对滑移,连接依靠螺杆抗剪和孔壁承压来传力,与普通螺栓相同,所以螺杆与螺孔之差略小些,为1.0~1.5mm。
15、柱脚锚栓
锚栓没有等级,只有材料之分:Q235和Q345。
建筑结构上用锚栓最多的就是柱脚锚栓。
16.柱脚锚栓既不属于普通螺栓也不属于高强螺栓。
严格来说,它不属于螺栓。
柱脚锚栓一般采用M20或M24。
17. 柱脚锚栓的制造标准应该同普通螺栓的制造标准。
柱脚锚栓埋入的长度应该与其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还有就是锚栓的形式有关。
18、膨胀螺栓和化学螺栓
不管是膨胀锚栓还是化学锚栓,均非国标规范中的连接形式,应避免使用这类连接,尤其是重要的连接中。
均应采用事先预埋件。
19、膨胀锚栓主要靠膨胀管的张开与砼产生摩擦力来抗拔的。
抗拔力的大小与施工工艺关系较大,人为因素较大,抽检做抗拉实验也没用。
20、化学锚栓是采用打孔机打孔成型,然后灌入化学浆料,将栓杆放入,以成锚固作用。
常见的如慧鱼、喜力得等品牌。
21、膨胀螺栓和化学螺栓,其实都属于锚栓性质。
在某些情况下,因为没有事先预埋,就需要用到膨胀螺栓或化学锚栓了。
但这种情形应该在设计中努力避免。
因为锚栓都应该预埋。
例如柱脚锚栓。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佳的粘接和受力。
而且事后打孔,常常会对砼中的受力钢筋以及砼本身造成损伤。
22、砼规范中,对于预埋在混凝土中的构件,都称之为预埋件。
根据建设部文件,膨胀螺栓不得用于幕墙。
一般新建工程,严禁采用膨胀锚栓,都应该采用预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