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直接压片基本思路
- 格式:docx
- 大小:148.82 KB
- 文档页数:5
粉末压片机原理和参数要求粉末压片机如何操作粉末压片机是一种小型、花篮式连续自动压片机。
它是药化工、食品、电子等工业部门处理颗粒状原材料压成片或冲剂的必需设备之一、它适用于小批生产、试验室、医院等部门压制药片、触煤、糖片、钙片、咖啡片、粉末冶金、电子原件和各种农业化肥片剂等。
它可压制各种异型、环形片剂,并可压制双面刻有商标、文字及简单图形的片剂。
压片机工作原理:该粉末压片机特点是一种小型台式电动连续压片的机器,也可以手摇,压出的药片厚度平均,光泽度高,无需抛光。
由于单冲压片机只有一付冲模,所以称单冲压片机;物料的充填深度,压片厚度均可调整。
使用说明1、使用前须重复检查冲模的质量,是否有缺边、裂缝、变形和紧松不全情况及装置是否完整良好等工作。
2、检查颗粒原材料的粉子是否干燥及颗粒中的粉末含量不超过10%。
如不合格的不要硬压,否则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及使用寿命和原材料损耗。
3、初次试车应将压力调整器掌控的指示针放置6上,将粉子倒入斗内,用手转动试车手轮,同时调整充填和压力,渐渐加添到片剂的重量和硬软程度达到成品要求,然后先开动电动机,再开离合器,进行正式运转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须定时抽验片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要时进行调整之。
4、速度的选择对机器使用的寿命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原材料的性质粘度及片径大小和压力在使用上不能作统一规定,本机的结构无级变速装置,慢速适用于压制矿物、植物草素、大片径、粘度差等和快速难以成型的物料。
快速适用于压制粘合,滑润性好的和易于成型物料。
因此,使用者必需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5、管理人员必需谙习本机的技术性能,内部构造,掌控机构的使用原理及运转期间不得闻开工作地点,为防止发生故障而损坏机件,借以保证安全生产为前提。
6、在使用中要随时注意机器响声是否正常,遇有尖叫声和怪声即行停车进行检查除去之,不得尽力使用。
油路原理:工作时,放油阀7关闭。
摇摆手动压把11,油液从油池8中经单向阀15吸入,通过出油阀16压出进入大活塞6中,这样不断续存能量,而形成高压油,并在压力表10中显示出来,当开启放油阀7,即可卸荷。
压片技术及注意事项压片技术是一种将药材或化学原料制成片状的工艺。
它主要应用于制药、冶金、物料回收等领域。
压片技术的核心是通过适当的加工和压制,将粉状物料转化为固体片状物体。
下面将介绍一些压片技术及注意事项。
1.粉末物料的制备:压片的关键是物料的粉末制备。
一般来说,粉末的颗粒大小和均匀度直接影响到压片效果。
因此,在进行压片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和筛分,确保颗粒的大小合适,并减少其纤维性和粘附性等对压片过程的不利影响。
2.压片机的选择:压片机是进行压片操作的关键设备。
在选择压片机时,需要考虑物料的特性、工艺要求以及产能要求等因素。
传统的压片机主要有液压压片机和机械压片机,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动压片机也逐渐应用于压片工艺中。
不同类型的压片机对物料的固结效果和压片速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机器。
3.压片工艺参数的控制:在进行压片时,需要控制一系列的工艺参数,包括压力、压力持续时间、料筒转速和料筒填充量等。
合理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压片成型的效果,同时减少制品的瑕疵和劣化。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压力可以提高压片的致密性和坚固性,而较高的料筒转速则有利于均匀填充物料。
4.模具的设计和制备:模具是进行压片的关键工具。
模具的设计和制备需要考虑到物料的性质、成型效果以及模具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
模具的设计应该尽量简化,避免过于复杂的形状,使得模具易于制备和更换,并减少生产成本。
5.注意物料的粘附和起出问题:在进行压片过程中,容易出现物料粘黏模具和不易脱模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物料中的纤维和黏合剂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预处理物料的方法,如添加一定比例的流动剂,减少纤维的长度以及调整物料的含水量等。
总的来说,压片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物料加工技术,在制药、冶金等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控制工艺参数、选择适合的机器和模具,以及处理物料的起出问题,可以提高压片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所提到的是压片技术及注意事项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压片技术,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压片方法与特点压片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用于将粉状或颗粒状物质压制成固体片状产品。
压片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冶金、农药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片方法的原理、步骤、特点以及相关应用。
一、压片方法的原理压片是通过机械力作用将粉状或颗粒状物质进行压制,使其形成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固体片状产品。
在压片过程中,物质颗粒之间发生相互作用,通过粘结力和摩擦力使颗粒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一定强度的片状产品。
压片过程中,首先将待压物质加入到压片机的模具中,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物质颗粒间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初步结合。
接着,继续施加压力,使物质颗粒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固体片状产品。
压片过程中,通常还会加入一定量的粘结剂,以增加颗粒之间的粘结力,提高片状产品的强度。
二、压片方法的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压片机和模具,根据物质的性质和要求进行调整和设置。
2. 配料:根据配方要求,将物质和粘结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3. 调整湿度:根据物质的性质和要求,调整物质的湿度,以便于颗粒之间更好地结合。
4. 压制:将混合物加入到模具中,放入压片机中,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压制。
5. 松压:压制一定时间后,松开压力,使片状产品从模具中取出。
6. 干燥:将压制好的片状产品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湿气。
三、压片方法的特点1. 简单高效:压片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 精密可控:通过调整压片机的参数和配方的比例,可以控制片状产品的尺寸、形状和强度。
3. 适用性广:压片方法适用于各种粉状和颗粒状物质,可以制备不同性质和用途的片状产品。
4. 节约成本:压片方法不需要额外的成型工艺,可以直接将物质压制成片状产品,减少了生产成本。
5. 精度高:压片机具有较高的压力和控制精度,可以制备出尺寸精确、表面光滑的片状产品。
四、压片方法的应用1. 制药工业:压片方法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中,用于制备片剂、颗粒剂、片剂等固体制剂。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中的粉末压片制样法摘要本文是一篇关于XRF光谱分析中粉末压片制样法的综述。
根据70多篇文献和一些常见的资料,作者从样品制备、方法应用、理论校正等三个方面介绍了粉末压片制样法的现状和进展。
1前言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成分分析手段,XRF光谱分析在地质、冶金、环境、化工、材料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它的分析对象主要是块状固体、粉末、液体三种,其中,固体粉末是分析得最多的一种。
因为很多试样如水泥、煤、灰尘等本身就是粉末,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块状固体,由于直接分析技术还不成熟,往往也粉碎成粉末。
液体试样可放入液体样品杯中分析,但由于不能抽真空等原因,有时将液体转变为固体,一些预分离、富集的结果也常是粉末,因此,粉末试样的制样技术是XRF光谱分析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XRF光谱分析粉末样品主要有两种方法:粉末压片法和熔融法。
[1,2]对于样品量极少的微量分析,还有一种薄样法,这里拟不介绍。
熔融法是应用较多的一种制样方法,它较好地消除了颗粒度效应和矿物效应的影响。
但熔融法也有缺点:因样品被熔剂稀释和吸收,使轻元素的测量强度减小;制样复杂,要花费大量时间;成本也较高。
粉末压片法的优点是简单、快速、经济,在分析工作量大、分析精度要求不太高时应用很普遍,也常用于痕量元素的分析。
从中国理学XRF光谱仪协会和中国菲利浦X射线分析仪器协会的最近两本论文集[3-4]来看,采取粉末压片制样的文章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实际应用如水泥、岩石、化探样品的分析中,粉末压片仍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XRF制样法。
近年来,有关XRF及其应用的综述或评论很多[5-13],其中包括样品制备方面的内容,还有一些专门介绍制样法的文章[14-15]。
本文根据收集到的70多篇文献,从样品制备、方法应用、理论校正等方面阐述粉末压片法的现状与进展。
2样品制备粉末压片制样法主要分三步:干燥和焙烧;混合和研磨;压片[16]。
有粉末直接压片、粉末稀释压片、用粘结剂衬底和镶边等方法[17]。
粉末直接压片法“药片者,即以一种或数种药物或与辅药和后制成之固体片状物。
”作为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出现的年代相当久远——如古罗马时期的英格兰地区,在制作一种治疗视力模糊的药物时,会将药物成分与树胶或其它粘性物质混合在一起,硬化并印制成片状,易于在应用时溶解。
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古老片剂的原料及工艺都相当令人忧心,但从中体现的基本的压片方法却一直影响着后世。
如今,为了适应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现代医疗对片剂质量的要求,即使片剂已在临床应用上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处方开发中,仍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工艺创新,如何研制出畅销片剂也成为了众多制药企业共同的战略目标。
目前的制片工艺主要可分为4小类,分别为『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粉末直接压片法』及『半干式颗粒压片法』。
其中,粉末直接压片法具备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工艺适应性强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值得推广的一种片剂制备工艺。
一、粉末直接压片法简介粉末直接压片法是指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避开了制粒过程,因而具有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少、适用于湿热不稳定药物等突出优点。
目前,各国的直接压片品种不断上升,有些国家高达60%以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多数药物的理化性能无法满足粉末直接压片的要求,因此需要选用性能优越的新型辅料来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1963年喷雾干燥乳糖以及微晶纤维素的首次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粉末的流动性能,突破了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主要技术瓶颈,对于制药工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粉末直接压片法的优势1、提高片剂的崩解性能片剂的崩解主要是依靠片剂中的崩解剂通过毛细管作用或膨胀作用来促使片剂崩解。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片剂时,其崩解剂不会由于前期接触水分而降低崩解性能,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崩解特性。
2、提高难溶性药物片剂的溶出性能由于溶解度小的药物受其比表面积和药物成品表面性质的影响较大。
结晶直接压片法结晶直接压片法是一种制备固体样品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用于制备各种样品,如催化剂、电极材料、化学传感器、金属氧化物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工艺过程和优缺点。
一、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工艺过程结晶直接压片法是一种将粉末样品直接压缩成固体样品的方法。
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粉末制备:首先需要将所需的粉末样品制备出来。
一般情况下,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等。
2.干燥:将制备好的粉末样品进行干燥。
干燥的方法有多种,如真空干燥、烘箱干燥等。
3.压片:将干燥后的粉末样品放入压片模具中,施加适当的压力进行压片。
压片的压力和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
4.烧结:将压片后的样品进行烧结。
烧结的温度和时间也可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
5.冷却:将烧结后的样品进行冷却。
冷却的速度一般较慢,以避免样品产生裂纹。
结晶直接压片法具有以下优点:1.制备简单: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制备过程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技术。
2.制备成本低: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制备成本比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
3.制备速度快: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制备速度比较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制备出大量的样品。
结晶直接压片法也存在以下缺点:1.样品质量不稳定:由于结晶直接压片法制备的样品质量和压力、温度等因素有关,因此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不稳定的情况。
2.样品形状不规则:由于结晶直接压片法制备的样品是通过压缩粉末样品而成,因此样品的形状往往不规则,难以控制。
3.样品密度不均匀:由于结晶直接压片法制备的样品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样品的密度往往不均匀,难以控制。
三、结晶直接压片法的应用领域结晶直接压片法可以用于制备各种固体样品,如催化剂、电极材料、化学传感器、金属氧化物等。
在催化剂数字化时代,结晶直接压片法也在催化剂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于结晶直接压片法制备的样品质量较稳定,研究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催化剂的性质,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中国医药报/2007年/12月/6日/第B08版业界・综合粉末直接压片工艺须重视细节戴绪霖粉末直接压片与传统的先制粒再压片的工艺相比,具有产品稳定性好、生产效率高、重现性好、节能省时和节约成本的优势,因此自从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今在欧美约有60%以上的片剂品种已采用这种生产工艺,但在国内应用有限。
目前,在能源及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实有促进这一能够“节能减排”的先进生产工艺在国内应用的必要。
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辅料,其处方工艺设计应重点考虑几个细节。
改良药物性能进行粉末直接压片的药物应具有一定的粗细度或结晶形态;药物粉末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和润滑性。
但多数药物不具备这些特点,可以通过改善药物的性能等办法加以解决。
例如,药物的粗细度、结晶形态不适于直接压片时,可通过重结晶法、喷雾干燥法等适宜手段改变其粒子大小及其分布、改变形态等来加以改善。
药物与辅料的堆密度、粒度及粒度分布等物理性质要相近,以利于混合均匀,尤其是规格较小、需测定含量均匀度的药物,必须慎重选择各种辅料。
微晶纤维素改善可压性可压性与原辅料的塑性和弹性及物料粒子的微观状态有关。
微晶纤维素具有海绵状多孔的管状结构,极易变形,所以是常用的可压性好的干燥黏合剂。
一般情况下,微晶纤维素用量在5%时,即可增加片剂的硬度。
如果生产中主要是片剂的硬度有问题,首先要考虑使用微晶纤维素,其用量可高达65%。
但当几种赋形剂合用时,可压性会有变化。
控制好流动性供粉末直接压片的混合物料,其流动性不仅直接影响模孔的充填和片重差异,而且对粉末混合的均匀程度起着重要作用,这在高速压片机中的意义更为重要。
所以,在设计处方时,除了要选择适当的稀释剂外,还需要用助流剂来增加混合药粉的流动性。
粉末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或流出速度等表示,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有固定漏斗法、固定圆锥底法及倾斜箱法等。
一般认为,休止角小于30度时,其流动性较好;而大于40度时,流动性不好。
粉末直接压片基本思路干法制片包括干法制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
干法制粒压片法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匀后用适宜的设备压成大片,然后再破碎成大小适宜的颗粒,或直接将原料干挤压成颗粒,再加润滑剂等混匀后即可压片;直接压片法依据主药性状不同,分为结晶药物直接压片法和粉末直接压片法。
结晶药物直接压片法是指有些结晶性药物如氯化钠、溴化钠等无机盐及维生素C等有机物质,呈正立方结晶等形态,其流动性好并有较好的可压性,经过干燥并筛选后即可加入适宜的润滑剂等辅料,混合均匀直接压片;而粉末直接压片是指将药物的粉末与适宜的辅料分别过筛并混合后,不经过制颗粒而直接压制成片。
一、粉末直接压片处方设计粉末直接压片的处方设计除了要遵循一般处方设计的要求外,关键在于主药的性状和选择合适的辅料及确定其用量。
应预先设计若干不同的方案,进行试验和取样检验,并与对照片进行比较,才能最终确定最优处方。
在处方设计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可压性可压性是指物料是否容易压缩成片的性能。
可以用片剂的硬度、抗张强度、弹性复原率等来评价物料的成形性。
片剂应具有合适的硬度,同时也应确保片剂能迅速崩解或药物能迅速溶出。
当片剂中主药含量较小时,应采用药剂学方法使药物达到分布均匀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以采用简单的赋形剂为宜;当片剂中主药含量较大时,既应注意赋形剂的流动性、可压性,也应考察其容纳量及赋形剂的用量,同时还要考虑有效成分的粒度大小和形态对可压性的影响。
可压性与原辅料的塑性和弹性及物料粒子的微观状态有关。
微晶纤维素具有海绵状多孔的管状结构,极易变形,所以是常用的可压性好的干燥粘合剂。
一般情况下,微晶纤维素用量在5%时,即可增加片剂的硬度。
如果生产中主要是片剂的硬度有问题,首先要考虑使用微晶纤维素,其用量可高达65%。
但当几种赋形剂合用时,可压性会有变化,如乳糖与微晶纤维素混合使用时,会产生相加作用;而蔗糖粉与微晶纤维素混合使用时,则产生拮抗作用。
2、流动性供粉末直接压片的混合物料,其流动性不仅直接影响模孔的充填和片重差异,而且对粉末混合的均匀程度起着重要作用,这在高速压片机中的意义更为重要。
粉末直接压片的应用和注意事项一、粉末直接压片的应用1.制药领域:粉末直接压片是药品制剂的重要工艺之一、通过将药品原料粉末直接压片,可以制成片剂、片剂包衣、胶囊等药品制剂,方便患者服用。
2.化工领域:粉末直接压片在化工领域中应用广泛。
通过压制粉末原料,可以制作成各种化工产品,如颗粒肥料、石油颗粒、固体燃料等。
3.材料科学领域:粉末直接压片可以制备各种材料,如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等。
这种方法可以简单快捷地制备出具有特定形状和性能的材料。
二、粉末直接压片的注意事项1.粉末材料的选择:粉末直接压片的关键是选择适合的粉末材料。
粉末材料应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能够在受力下形成一定的结构。
2.粉末的颗粒大小:粉末颗粒的大小对于直接压片的成形效果有很大影响。
颗粒太小会导致流动性差,颗粒太大则会影响成形质量。
因此,需要对粉末颗粒进行筛选和分类,选择合适大小的颗粒。
3.润滑剂的添加:为了保证粉末颗粒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以向粉末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润滑剂。
润滑剂可以减少摩擦力,促进颗粒之间的流动,提高压片的成形性能。
4.压片机的选择和调整:粉末直接压片需要使用专门的压片设备。
选择合适的压片机,并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压片参数的调整,如压力、速度和时间等。
不同材料可能需要不同的压片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保证良好的均匀性:在进行粉末直接压片时,需要保证材料粉末的均匀性。
可以通过充分搅拌和混合材料来提高粉末的均匀性,确保每个压块的成形质量一致。
6.控制湿度和温度:湿度和温度对粉末直接压片的成形效果也有较大影响。
湿度过高会导致粉末吸湿变软,影响成形质量;温度过高则会导致粉末熔化或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需要控制好湿度和温度,选择合适的环境条件进行压片。
7.合理的压片顺序:在进行粉末直接压片时,需要合理安排压片的顺序。
通常先进行初次压制,然后进行再次压制和最终压制,以保证压片的密实度和成形质量。
总之,粉末直接压片是一种灵活、高效的制备技术。
粉末直接压片法概述及其应用思考刘春平1,2全向阳2王超2(1.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普宁515300;2.广东康美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006)摘要:粉末直接压片法在我国制药企业中未能得到广泛应用,其最大障碍来自于企业对粉末直接压片技术本身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不够。
因此,本文对粉末直接压片法及其应用情况进行概述,为我国制药企业推广粉末直接压片法提供思路。
关键词:直接压片法制约因素思考中图分类号:R9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2)09-0027-02目前国内片剂品种的生产仍然以湿法制粒压片法为主,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使用率尚不足20%[1]。
湿法制粒压片法较粉末直接压片法不仅不能充分确保产品质量,且工艺复杂,使原材料的浪费加大、生产效率低,严重影响了现代片剂制备技术在我国的发展[2]。
各国的直接压片品种不断上升,有些国家高达60%以上[1]。
除了在普通片剂生产中应用外,在新型制剂如分散片、速释片、缓控片等的应用中,也显示出不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在目前能源及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我国制药企业片剂工艺应积极应用粉末直接压片法。
1粉末直接压片法简介粉末直接压片法是指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混合后进行压片的方法。
由于大多数药物的理化性能无法满足粉末直接压片的要求,需要选用性能优越的新型辅料来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1963年喷雾干燥乳糖以及微晶纤维素的首次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粉末的流动性能,突破了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主要技术瓶颈,对于制药工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3]。
近几十年来,对传统辅料进行工艺改进,如微晶纤维素PH101和102、喷雾干燥-水乳糖、喷雾干燥甘露醇等,改善了其理化性质。
预混型辅料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应用中有着比单一改性辅料更显著的优势,如:由微晶纤维素与胶态二氧化硅组成的PROSOLV@SMCC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和分散性;由15%玉米淀粉、85%α-水乳糖制成的STARLAC@淀粉乳糖复合物均具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及崩解性能,可用于直接压片法口腔崩解片的快速开发等。
中药粉末压片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原料处理:将中药原料进行清洗、筛选、去杂、干燥等处理,以保证粉末的质量。
2.配方制备:将处理好的中药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均匀。
3.预压片:将配好的中药粉末放入压片机中进行预压片,以去除粉末中的杂质和空气,同时使粉末更加细腻。
4.正式压片:将预压好的中药粉末放入压片机中进行正式压片。
压片机通常采用液压或机械压力进行压片,压片时需要控制压力、速度和时间等参数,以保证成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5.包装贮存:将压好的中药片进行包装,包装材料通常采用铝箔袋、塑料袋或其他防潮、防氧化的材料。
同时需要在包装上标注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成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发霉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粉末压片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原料的质量控制、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控制、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同时,为了确保中药粉末的质量和安全性,还需要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粉末直接压片过程中各种辅料的选择和配比。
3. 分析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优缺点,并探讨改进措施。
二、实验原理粉末直接压片法是一种将药物粉末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后,不经过制粒过程而直接压制成片的方法。
该工艺具有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少、适用于湿热不稳定的药物等优点。
粉末直接压片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药物与辅料粉碎过筛混合;2. 加入润滑剂;3. 混合均匀;4. 压片;5. 检查片重、片厚、硬度等指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药物粉末、辅料(微晶纤维素、淀粉、糖粉、氢氧化铝凝胶、滑石粉、硬脂酸镁等)、润滑剂等;2. 实验仪器:振荡器、压片机、电子天平、筛子、药粉混合器等。
四、实验方法1. 将药物粉末与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过筛;2. 加入适量的润滑剂,充分混合均匀;3. 将混合好的物料放入压片机,进行压片;4. 检查片重、片厚、硬度等指标;5. 对压好的片剂进行外观、崩解度等检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本次粉末直接压片实验所得片剂各项指标如下:- 片重:0.5g- 片厚:0.2cm- 硬度:7.5kg- 崩解度:2min2. 结果分析(1)片重、片厚、硬度等指标均符合要求,说明本次实验操作正确,物料配比合理。
(2)崩解度达到2min,说明片剂崩解度良好,有利于药物溶出。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部分片剂存在顶裂现象,分析原因如下:- 物料流动性差,导致压片过程中物料分布不均匀;- 压片压力不足,导致片剂强度不够。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选择流动性好的辅料,如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等;- 调整压片压力,提高片剂强度。
六、实验结论1. 粉末直接压片法是一种简单、经济、高效的制药工艺,具有省时节能、工艺简便等优点;2. 在粉末直接压片过程中,辅料的选择和配比对片剂质量具有重要影响;3. 通过优化辅料配比和压片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片剂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粉末直接压片的应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一、粉末直接压片的应用方法1.原料选择:选择适合直接压片的粉末原料。
通常选择的粉末应具有以下特点:颗粒大小均匀,没有结块;物理性质稳定,不易吸湿、结晶或分解;化学活性低,不与环境或其他原料发生反应。
2.粉末处理:将原料粉末进行处理,以提高其流动性和均匀性。
一般处理方法包括:过筛去除颗粒不均匀的杂质,如石块、杂质颗粒等;干燥去除粉末中的水分,以防止湿度引起的结块等问题;研磨使颗粒大小均匀。
3.配方设计:根据所需的药物剂量和制剂性能要求,设计配方。
配方设计主要包括确定主剂量、辅助剂量、增稠剂量、抗结块剂量、润湿剂量等。
其中,主剂量是药物的主要成分,辅助剂量是增强片剂机械性能和药物释放的辅助成分。
4.压片操作:将经过处理和配方设计的粉末原料,装入压片模具中,施加压力制成固体片剂。
操作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压片机选用:需要根据原料的特性和成型要求选择适合的压片机型号和模具。
-压力控制:根据原料的特性和成型要求,控制适当的压力范围,以充分压实粉末,保证成品的密度和硬度。
-压制时间:不同的粉末原料对应的压制时间有所不同,一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压片模具的设计:模具的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片剂的形状和尺寸,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5.功能检测:对制成的片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微生物限度、释放度、溶解度、稳定性等。
二、粉末直接压片的注意事项1.原料的选择和处理:选择和处理原料应遵循以下原则:避免使用有毒、易挥发或易溶解的物质;避免使用粉末颗粒过大或过小的原料;避免使用含有杂质或结块的原料;避免使用物理性质不稳定的原料。
2.配方设计的合理性:根据药物剂量和制剂性能要求,合理设计配方,确保在压制过程中原料能够均匀混合,并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
3.压片机的选用和调试:根据原料的特性和成型要求,选择适合的压片机型号和模具,并进行调试,以保证压力和压力速率的控制准确。
4.压片操作的注意事项:压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压力、压制时间和模具温度,以保证制成的片剂具有一定的密度和硬度。
粉末直接压片的生产控制过程一、粉末直接压片的生产控制过程概述(大约200字)粉末直接压片是一种常见的制备固体药物制剂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将药物粉末直接压缩成片状,以达到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口服给药的便利性的目的。
该过程主要涉及粉末的筛选与混合、压片工艺的优化和片剂质量的评价等环节。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一过程的相关控制步骤。
二、粉末直接压片的生产控制步骤(大约600字)1. 粉末筛选与混合:在开始制片前,需要对粉末进行筛选以去除杂质和颗粒不均匀的粉末。
筛选可以通过机械筛子或筛分仪进行。
接下来,将粉末各组分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过程要尽量避免药物的粘附、结块和不均匀分布。
2. 压片工艺的优化:压片工艺的优化是保证片剂质量的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合适的压片机参数,包括压力、速度和时间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应该根据药物的物理性质和目标片剂的要求进行调整。
其次,选择适当的压片模具和模具数量,以确保片剂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最后,对压片机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3. 片剂质量的评价:制得的片剂需要进行质量评价,以确保其符合药典或企业规定的质量标准。
主要进行的评价包括外观检查、尺寸和重量测定、硬度测试、片剂破裂强度测定等。
这些评价项目需要使用适当的仪器和测试方法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粉末直接压片的生产控制注意事项(大约200字)在粉末直接压片的生产过程中,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首先,要严格控制粉末配方比例,确保药物的准确剂量和一致性。
其次,混合过程中要避免药物粘附、结块和不均匀分布等问题。
同时,要在压片机的参数选择和模具选择上进行合理优化,以获得符合要求的片剂质量。
最后,对制得的片剂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确保其质量达标。
四、粉末直接压片的生产控制益处(大约200字)粉末直接压片作为一种常用的制剂制备方法,具有许多益处。
首先,它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氧化、光解和潮解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直接压片法流程一、准备原料。
咱们开始说直接压片法哈。
原料可是很关键的呢。
首先得有药物粉末,这个粉末要达到一定的细度哦。
要是太粗了,压出来的片子可能就不那么平整光滑啦。
就像你做蛋糕,面粉要是有大颗粒,蛋糕表面肯定坑坑洼洼的,对不对?而且这药物粉末还得有合适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流动性不好的话,就像一堆沙子结成块,很难均匀地填充到模具里去。
可压性不好呢,就好比是很松散的沙子,怎么压都很难成型。
有时候为了改善这些性质,可能还会加入一些辅料,像填充剂之类的。
这些辅料就像是药物粉末的小伙伴,帮助它能更好地完成压片这个任务呢。
二、混合原料。
原料准备好啦,接下来就是混合的环节咯。
这就像是把不同颜色的彩泥混合在一起,要让它们均匀地混在一起才行。
把药物粉末和辅料都放在一个容器里,然后就开始搅拌。
搅拌的时候不能太大力,不然粉末可能会飞得到处都是,就像调皮的小精灵到处乱窜一样。
也不能太小力,不然混合不均匀。
要恰到好处地让它们亲密接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个混合的过程可能需要一点时间,要有点耐心哦。
就像小火炖汤一样,慢慢才能把味道炖出来,混合也是慢慢才能均匀呢。
三、压片。
混合好了就到了激动人心的压片环节啦。
有专门的压片机来做这个工作呢。
把混合好的粉末放到压片机的模具里,然后压片机就像一个大力士一样,用力一压。
这一压可有讲究啦。
压力太大了,片子可能会被压得太紧,甚至可能会出现裂片的情况,就像你用力捏一个泥球,可能会把泥球捏破一样。
压力太小呢,片子就松松垮垮的,不符合要求。
所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压力,这个就得靠经验和不断地尝试啦。
而且在压片的时候,要保证模具是干净的,要是有残留的粉末或者脏东西,那压出来的片子可就不完美啦,就像漂亮的脸蛋上有个小黑点一样。
四、质量检查。
片子压出来了,可还不能松口气呢。
还得进行质量检查。
这就像是考试完了要检查试卷一样。
看看片子的外观,有没有裂痕呀,表面是不是光滑平整呀。
要是有裂痕,那就像漂亮的衣服破了个洞,肯定是不行的。
辛伐他汀片粉末的直接压片工艺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片粉末的直接压片工艺。
方法:以新型速释直接压片作为辅料,将可压性强和流动性好的稀释剂筛选出来,从而建立直接压片工艺。
通过多种试验方式检测辛伐他汀片的性状、溶出度、含量及相关物质。
结果:以直接压片工艺制备辛伐他汀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样品含量、外观、溶出度及相关物质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在45min时溶出度最佳,可达95%以上。
结论:以直接压片工艺制备辛伐他汀片的质量问题,不会引起辛伐他汀片降解,操作简便,具有一定实用性。
标签:辛伐他汀片;直接压片工艺;检测他汀类药物属于调血脂类药物,近年来辛伐他汀的生产和使用量逐年增加,但其制剂降解问题严重,尤其是采用湿法制粒工艺或辅料选择不当的情况下,极易引起辛伐他汀降解,有关物质增加。
为保证辛伐他汀片的稳定性,本文探讨辛伐他汀片粉末的直接压片工艺,以促进辛伐他汀降解问题的有效解决,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1 仪器与试药1.1仪器在本次试验研究中,以ZRS6型智能溶出试验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色谱工作站作为主要试验仪器,以DP/30A单冲压片机作为辅助仪器。
1.2试药本次试验研究中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硬脂酸镁、乳糖为主要试验药品,选用北京完胜药业所产的辛伐他汀原料,并以北京市药品检定所标定的纯度为99.9%的辛伐他汀作为对照品。
2 处方与制备2.1处方设计在本次试验中,以微晶纤维素和乳糖作为作为稀释剂,二者属于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优质辅料,能够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
以微晶纤维素作为稀释剂和润滑剂,因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直接压片工艺下有助于改善辛伐他汀片粉末的流动性。
粒度较大的乳糖往往具备较好的流动性,但其片面光洁度不佳,而粒度较小的乳糖其流动性也不好,但整体片面光洁度尚佳。
由于辛伐他汀本身润滑性不足,试验中主要是通过润滑剂来改善粉末的流动性。
在本次试验研究中,以粉末流动性、片剂外观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并衡量辛伐他汀片的硬度计崩解时限。
直接压片法流程一、物料准备。
咱先得把物料准备好呀。
这物料可不能马虎,就像是做菜得先把食材准备齐全一样。
那需要啥物料呢?比如说药物粉末,这个粉末得是那种符合要求的,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太粗了压出来的片可能就不结实,容易散,太细呢又可能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像流动性不好之类的。
除了药物粉末,可能还需要一些辅料哦。
辅料就像是给主角搭戏的配角,但也是很重要的呢。
像填充剂呀,如果药物粉末量不够多,填充剂就能让这个片子有合适的大小。
还有润滑剂,这个可有用啦,就像给机器的零件上油一样,它能让压片的时候更顺畅,不至于让机器和物料之间摩擦力太大。
二、混合物料。
物料都准备好了,那就得把它们混合在一起啦。
这就好比把不同的调料混合在一起调出美味的酱汁一样。
要把药物粉末和辅料充分地混合均匀哦。
这混合可不能随便搅和两下就完事儿,得用合适的方法。
可以用那种搅拌的机器,让它们在里面欢快地转呀转,直到每一个小颗粒都能和其他的颗粒充分接触。
要是混合不均匀,那压出来的片就可能有的地方药物多,有的地方辅料多,这可不行呀,那效果就大打折扣啦。
三、压片。
混合好之后就到了最关键的压片环节啦。
这时候就像是把面团压成饼一样,不过这个可比压饼要讲究多啦。
压片机这个时候就闪亮登场啦。
把混合好的物料放到压片机的模具里,然后就开始压啦。
压片机就像一个大力士,用力把物料压成我们想要的形状,一般就是那种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片啦。
在压片的时候,压力也很重要呢。
压力太大了,片子可能会太硬,甚至可能会出现裂片的情况,就像饼干太硬了一掰就碎一样。
压力太小呢,片子又不够结实,可能轻轻一碰就散了,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四、质量检查。
片子压出来了,可还不能就这么算完事儿哦。
还得进行质量检查呢。
这就像是做完菜要尝尝味道一样。
要看看片子的外观,有没有裂缝呀,表面是不是光滑呀。
要是有裂缝,那这个片子可能就不合格啦。
还要检查片子的重量,每个片子的重量得在规定的范围内,不能有的太重有的太轻,不然吃的时候剂量就不准确啦。
粉末直接压片基本思路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片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片剂的生产方法一般可分为干法制片和湿法制片,目前,国内以湿法制片应用最为广泛。
但是,由于干法制片有利于对湿、热不稳定药物片剂的制备,并有缩短工序,减少辅料用量和节能等优点,特别是随着新辅料和干法制片设备的开发,使得干法制片的应用越来越被制药企业所重视和采用。
干法制片包括干法制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
干法制粒压片法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匀后用适宜的设备压成大片,然后再破碎成大小适宜的颗粒,或直接将原料干挤压成颗粒,再加润滑剂等混匀后即可压片;直接压片法依据主药性状不同,分为结晶药物直接压片法和粉末直接压片法。
结晶药物直接压片法是指有些结晶性药物如氯化钠、溴化钠等无机盐及维生素C等有机物质,呈正立方结晶等形态,其流动性好并有较好的可压性,经过干燥并筛选后即可加入适宜的润滑剂等辅料,混合均匀直接压片;而粉末直接压片是指将药物的粉末与适宜的辅料分别过筛并混合后,不经过制颗粒而直接压制成片。
一、粉末直接压片处方设计粉末直接压片的处方设计除了要遵循一般处方设计的要求外,关键在于主药的性状和选择合适的辅料及确定其用量。
应预先设计若干不同的方案,进行试验和取样检验,并与对照片进行比较,才能最终确定最优处方。
在处方设计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可压性可压性是指物料是否容易压缩成片的性能。
可以用片剂的硬度、抗张强度、弹性复原率等来评价物料的成形性。
片剂应具有合适的硬度,同时也应确保片剂能迅速崩解或药物能迅速溶出。
当片剂中主药含量较小时,应采用药剂学方法使药物达到分布均匀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以采用简单的赋形剂为宜;当片剂中主药含量较大时,既应注意赋形剂的流动性、可压性,也应考察其容纳量及赋形剂的用量,同时还要考虑有效成分的粒度大小和形态对可压性的影响。
可压性与原辅料的塑性和弹性及物料粒子的微观状态有关。
微晶纤维素具有海绵状多孔的管状结构,极易变形,所以是常用的可压性好的干燥粘合剂。
一般情况下,微晶纤维素用量在5%时,即可增加片剂的硬度。
如果生产中主要是片剂的硬度有问题,首先要考虑使用微晶纤维素,其用量可高达65%。
但当几种赋形剂合用时,可压性会有变化,如乳糖与微晶纤维素混合使用时,会产生相加作用;而蔗糖粉与微晶纤维素混合使用时,则产生拮抗作用。
2、流动性供粉末直接压片的混合物料,其流动性不仅直接影响模孔的充填和片重差异,而且对粉末混合的均匀程度起着重要作用,这在高速压片机中的意义更为重要。
所以,在设计处方时,除了要选择适当的稀释剂外,还需要用助流剂来增加混合药粉的流动性。
粉末的流动性常用休止角或流出速度等表示,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有固定漏斗法、固定圆锥底法及倾斜箱法等。
一般认为,休止角小于30度时,其流动性较好;而大于40度时,流动性不好。
3、润滑性润滑性是指药物粉末表面润滑的程度。
在考察药物混合粉末的润滑性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原料粉末的性质及细度与润滑剂品种和用量的关系;二是润滑剂可使片剂软化,药物的粉粒越小,则需要润滑剂的用量越多,软化作用越明显。
4、生产的可操作性合理的处方应适合于大生产,既要满足生产条件,如压片速度、压片压力等,又要符合片剂的质量标准,如无粘冲、裂片、松片现象,片剂的硬度、崩解、溶出度、片重差异、片厚等均应符合规定。
只有压片速度较快,才能提高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降低压片时的压力,才能减少压片机和冲模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有时小试或短时间生产,不会出现粘冲、裂片、片重等异常情况,但长时间生产时,这些异常现象就会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下,也应通过调整处方来解决。
在进行具体品种设计时,可以按以上原则进行试制,以设计出最佳的处方和工艺。
小试合格的处方工艺,要通过与大生产相同或相近的设备进行中试并加以验证,才能进一步确定其合理性。
此外,还应充分考虑药物与辅料的相互作用、辅料的来源、价格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生产中切实可行的处方和工艺,满足粉末直接压片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二、粉末直接压片对药物的一般要求进行粉末直接压片的药物应具有一定的粗细度或结晶形态;药物粉末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和润滑性。
但多数药物不具备这些特点,可以通过改善药物的性能等办法加以解决。
例如,药物的粗细度、结晶形态不适于直接压片时,可通过适宜手段,如改变其粒子大小及其分布、改变形态等来加以改善,如重结晶法、喷雾干燥法等,但实际生产中有不少困难而较少应用。
低剂量药物(如主药含量在50毫克以下),处方中含有较多的辅料,其流动性、可压性、润滑性主要取决于辅料的性能。
不论药物本身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好或不好,与大量的流动性好、可压性好的辅料混合均匀后,即可直接压片。
所以,粉末直接压片的前提条件是辅料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和润滑性。
三、粉末直接压片常用的辅料品种直接压片中辅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对辅料的要求除了具备一般片剂辅料的性能外,其中最主要的是辅料要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还需要有适宜的松密度和较大的药品容纳量(即加入较多的药品而不至于对其流动性和可压性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常用于直接压片的辅料品种有:1、微晶纤维素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乙醇、丙酮或甲苯;有非常好的可压性,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崩解性,是片剂优良的填充剂和有效的干燥粘合剂,压制成片后具有较好的硬度,且不影响崩解。
该品种对药物有较大的容纳量,用作粘合剂或稀释剂时,常用量为5%~20%;用作崩解剂或助流剂时,常用量为5%~15%。
2、预胶化淀粉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流动性好,国产品休止角为度,可压性好;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片剂从模孔顶出的力量;有良好的崩解作用和干燥粘合性,可增加片剂的硬度,减少脆碎度。
本品是粉末直接压片理想的多功能辅料,主要用于片剂的粘合剂,其用量一般为5%~20%。
3、乳糖喷雾干燥法制成的乳糖,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较理想的填充剂;本品为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吸湿性;压成的片剂表面光洁、美观,释放药物快;流动性、粘合性均好,用量大于50%时,可改善药物的疏水性。
4、羧甲基淀粉钠本品为片剂优良的崩解剂,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在空气中有引湿性,在水中分散成粘稠状胶体溶液,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吸水膨胀性;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可改善片剂的成型性,增加片剂的硬度而不影响其崩解。
对难溶性药物的片剂,本品能改进其崩解。
一般用量为1%~8%。
5、磷酸氢钙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在水或乙醇中不溶,有抗湿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价廉;压制的片剂硬度好。
当片剂中含50%磷酸氢钙时,崩解非常迅速。
6、微粉硅胶本品为轻质白色无水粉末,无臭、无味,比表面积大,是常用的片剂助流剂,对药物有较大的附着性。
其亲水性能强,用量在1%以上时,可加速片剂的崩解,且崩解得极细,从而可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利于药物的吸收。
一般用量为%~3%。
7、硬脂酸镁本品为白色、轻松无砂性的细粉,与皮肤接触有滑腻感,在水、乙醇或乙醚中不溶。
具有良好的附着性。
本品是常用的疏水性润滑剂,可有效的解决粘冲现象,片面光滑美观。
一般用量为%~1%。
8、其它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淀粉、滑石粉-硬脂酸镁混合粉等。
四、粉末直接压片对压片机装置的一般要求根据粉末直接压片中易出现的问题,压片机除具备普通压片机的性能外,还应注意以下装置的配置。
1、振荡装置或强制饲粉装置。
细粉末的流动性总是不及颗粒的好,容易在饲粉器中出现空洞或流动时快时慢,造成片重差异较大,而该装置可以使粉末均匀流入模孔。
2、预压装置。
由于粉末中存在的空气比颗粒中的多,压片时容易产生顶裂。
解决办法一是降低压片速度,二是经二次压缩,即第一次为初步压缩,第二次为最终压成药片。
由于增加了压片时间,不仅可以克服可压性不够好的困难,而且有利于排出粉末中的空气,减少裂片现象,增加片剂的硬度。
3、较好的密闭和除尘装置。
因粉末具有飞扬性,粉末直接压片时,会产生较多的粉尘,有时出现漏粉现象,所以压片机应具备自动密闭加料装置、较好的除尘装置和刮粉器与转台间的严密接合。
五、粉末直接压片的应用1、用于遇湿、热易变色、分解的药物。
许多药物对湿、热不稳定,如头孢克肟遇湿、热易发生变色,效价降低;具有还原性,易被空气氧化,以致颜色变黄、含量下降,特别是受水分、温度、金属离子等影响时,更易造成药品变质;氨茶碱遇湿、热均易分解、变色,放出强烈氨臭;利福平对湿、热也不稳定,含量下降,溶出度不合格;维生素B1、B2、B6等对湿、热、金属离子均不稳定。
这些药物若采用常规湿法制粒,因在生产过程中,药物与粘合剂中的溶剂接触,并经高温干燥,必会对产品质量有影响。
而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所制得的片剂片面光滑,无裂片和粘冲,片重差异小,崩解时限短,经加速实验、留样观察,片剂各项质量指标均无变化。
2、用于酯类、酰胺类等易水解药物。
因盐酸甲氯芬酯极易水解,采用常规的湿法制粒工艺,因生产过程中加入粘合剂,含有水分,在干燥的高温条件下,药物分解加快,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不仅降低了药物的含量,而且增加了降解产物,使疗效降低,副作用增加。
而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生产,避免了与水的接触,同时可选用引湿性小的辅料,进一步保证药物在贮藏期间的稳定性。
3、用于溶解度较小或疏水性的药物。
溶解度小的药物的溶出度受其比表面积和药物成品表面性质的影响较大,通过药剂学方法,选用亲水性辅料,经粉末直接压片后,药品崩解后药物直接从粉末中释放出来,分散度增大,溶出加快,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
4、用于低熔点及产生共熔的复方药物。
环扁桃酯的熔点为50℃~62℃,常规湿法制粒可造成药物熔化而影响质量;盐酸麻黄素和盐酸苯海拉明的复方制剂,湿法制粒干燥时两者可产生共熔,不易烘干。
而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5、用于新型制剂粉末直接压片法除了在普通片剂生产中应用外,在新型制剂如分散片、速释片(包括速崩片和速溶片)、缓释片等的应用中,也显示出不可比拟的优势。
分散片、速释片的制备方法有直接压片法、湿颗粒法、冷冻干燥法等。
粉末直接压片法以其工艺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不必使用有机溶剂等优点,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分散片和速释片制备的关键是选用合适的快速、高效崩解剂,目前常用的崩解剂有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等。
缓释片,既要控制初期的释放度,也要控制中期的释放度,同时更要使服药数小时后大部分药物被释放出来,也就是说缓释片在整个释药过程中应缓慢释放药物。
从工艺角度分析,缓释材料在普通湿法制粒中所表现的粘度较大,因而制软材困难,甚至无法制粒。
即使可以制粒,颗粒硬度也很大,压出的片剂有时产生花斑,片面甚至出现大量孔隙,从而加快了缓释片的释放,有时还会出现突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