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锅炉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166.12 KB
- 文档页数:12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蒸汽锅炉系统安装,包括锅炉本体、辅助设备、管道系统、控制系统等。
锅炉型号为WNS-1.25-Q(Y),蒸发量为4 t/h,额定蒸汽压力为1.25 Mpa,适用燃料为天然气。
锅炉房至分气缸、除氧器管道规格及数量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二、施工方案编制依据1.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4. JB/T10094《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5. 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 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7. 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三、施工组织与安排1. 施工队伍:由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关资质,并经过专业培训。
2. 施工进度: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工艺与要求1. 锅炉本体安装(1)锅炉本体安装前,对基础进行检查,确保其平整、坚实、符合设计要求。
(2)按照设计图纸,将锅炉本体放置于基础上,调整水平度,使其符合要求。
(3)连接锅炉本体与辅助设备,包括管道、阀门、仪表等。
2. 辅助设备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除氧器、分气缸等辅助设备。
(2)对辅助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安装位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管道系统安装(1)管道材质选用GB3087-2008低中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2)管道安装前,对管道进行清洗、除锈、防腐处理。
(3)管道安装应遵循“先主管、后支管”的原则,确保管道连接牢固、密封良好。
4. 控制系统安装(1)按照设计要求,安装锅炉控制系统,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等仪表。
(2)对控制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准确。
五、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1.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确保工程质量。
蒸汽锅炉工作原理
蒸汽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将水加热生成蒸汽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供暖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水循环系统、燃烧系统和蒸汽系统三个部分。
首先,水循环系统是蒸汽锅炉的基础。
在锅炉内部,水从给水系统进入锅炉,经过加热后变成蒸汽,再通过汽水分离器分离出水和蒸汽。
分离出的水再经过再循环泵回到锅炉内部继续加热,形成循环。
这样的循环系统可以保证水在锅炉内部充分循环,达到高效加热的目的。
其次,燃烧系统是蒸汽锅炉产生热能的关键。
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这些燃烧气体通过燃烧室的烟道,将热能传递给锅炉内的水,使之加热生成蒸汽。
燃烧系统的稳定和高效工作,直接影响着锅炉的加热效果和能源利用率。
最后,蒸汽系统是蒸汽锅炉将热能转化为功的部分。
蒸汽在锅炉内部产生后,通过管道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如工业生产设备或供暖系统。
在使用过程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需要得到精确控制,以确保设备和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蒸汽锅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水循环系统将水加热生成蒸汽,再通过燃烧系统产生热能,最后通过蒸汽系统将热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这种工作原理使蒸汽锅炉成为了工业生产和供暖领域不可或缺的设备,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汽水系统1、汽水系统图:汽炉汽水系统、水炉水系统、主蒸汽母管系统、疏水系统、定排放水系统2、汽水系统包括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等组成的蒸发设备,以及过热器、给水、蒸汽管路等组成的汽水系统。
汽水系统的任务是使水吸收热量蒸发,最后变成具有一定参数的过热蒸汽。
3、省煤器(非沸腾式)省煤器由蛇形管组成布置在锅炉尾部的垂直烟道中,省煤器管内走的是给水,管外走的是烟气,给水沿蛇形管自下而上由低温至高温与烟气逆向流动。
给水在省煤器内吸收烟气余热部分产生蒸汽,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
省煤器的作用:是利用烟气余热加热锅炉给水,提高给水温度,同时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从而提高锅炉效率,节省燃料。
给水经省煤器加热后再送入汽包,可以减少汽包壁与给水之间的温差,减少汽包壁因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改善汽包的工作条件。
锅炉再循环门的作用:在锅炉生火或停炉时,为防止给水暂时中断使省煤器管得不到冷却而烧坏,在汽包与省煤器进口联箱之间装设再循环管,其上装有再循环门,当停止进水时打开再循环门,由于再循环管装在烟道外不受热,而省煤器管中的水受烟气加热,水温与再循环管中的水温形成温差,因而在汽包、再循环管、省煤器、汽包之间形成水的自然循环流动,使省煤器管得到冷却,保护省煤器。
当锅炉进水时关闭再循环门,给水就经过省煤器加热后进入汽包,避免低温给水直接由再循环管进入汽包,降低汽包热应力的产生汽包的作用:汽包是锅炉蒸发设备中的主要部件,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分界点,它汇集炉水和饱和蒸汽,通过汽水分离装置减少蒸汽的带水量,通过排污管和加药管,减少蒸汽中的含盐量,保证蒸汽品质。
汽包上还装有各种表计如压力表、水位计等,用以控制汽包压力,监视汽包水位。
汽包具有一定的水容积,它与水冷壁、下降管相连,组成自然水循环系统。
汽包设有汽水分离器(旋风分离器)、连续排污管、加药管、下降管、安全门、压力表、温度计、水位计、事故放水管、再循环管、进水管(与水冷壁、省煤器相连)、蒸汽引出管(与吊挂管过热器进口联箱相连)。
锅炉系统工作原理
锅炉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热能设备,用于将液体或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常用于工业生产、供热和发电等领域。
锅炉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燃烧系统:锅炉系统的燃烧系统通常由燃料供给系统和燃烧器组成。
燃料供给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器中,燃烧器则将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点燃。
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通过锅炉的炉膛,使水或其他介质受热。
2. 循环系统:锅炉系统的循环系统由水泵、管路和热交换器等组成。
水泵负责将锅炉中的水或其他介质抽出,并通过管路输送到热交换器中。
热交换器中的介质受到燃烧产生的高温燃烧气体的热量传递,使其温度升高。
3. 蒸汽或热水系统:锅炉系统可以产生蒸汽或热水,用于供热或发电。
在蒸汽系统中,通过热交换器中的热量传递,水变成蒸汽,并通过管路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在热水系统中,热水通过管路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并通过热交换器的热量传递进行供热。
4. 控制系统:锅炉系统的控制系统负责监测和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保证其安全和高效运行。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件,根据需要对燃烧系统、循环系统和输送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
总的来说,锅炉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系统产生的热量,
通过循环系统将该热量传递到水或其他介质中,进而产生蒸汽或热水,用于供热或发电。
控制系统则负责对锅炉系统进行监测和调节,保证其安全和高效运行。
蒸汽锅炉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构成:锅筒(Boiler Shell):锅炉的主体部分,它是一个密封的容器,用来盛放水和生成的蒸汽。
炉膛(Firebox or Combustion Chamber):位于锅炉内部或底部,是燃料燃烧的地方。
燃料可以是煤炭、燃油、天然气或其他可燃气体。
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器、送风装置、点火系统等,负责将燃料点燃并控制燃烧过程,以确保燃料高效燃烧并释放热量。
受热面:水冷壁(Waterwall):包围炉膛的壁面由一系列薄壁管组成,火焰和烟气通过水冷壁时,热量传递给管内流动的水。
烟管(Smoke Tubes):在炉膛后部,烟气通过一组排列有序的烟管,烟管内也是水流过,进一步吸收烟气余热。
蒸汽发生区:在锅筒顶部设有蒸汽空间,水在这里受热转变为蒸汽。
给水系统:包括给水泵、供水管道和排污系统,用于向锅炉供应新鲜水并排除沉积物和污水。
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水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等,用于监视和控制锅炉运行状态,确保安全。
蒸汽锅炉原理
蒸汽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到产生的蒸汽的高温设备。
它基本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将其释放出来的热能传递给锅炉内的水,使水受热转化为蒸汽。
蒸汽锅炉内部通常由水和蒸汽组成的闭合循环系统。
先将水注入锅炉内,然后通过燃烧器点燃燃料,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水,使水温升高。
当水达到煮沸点时,水开始蒸发,并转化为蒸汽。
蒸汽在锅炉内积聚,形成一定的压力。
蒸汽压力可以通过控制燃料的供给和水的补给来调节。
一旦达到所需的蒸汽压力,蒸汽可以被引导到需要使用蒸汽的设备或工艺中。
在设备或工艺中,蒸汽的热能会被释放,用于完成工作或提供热能需求。
蒸汽在被使用后,会失去部分热能,温度下降,变成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
饱和蒸汽指的是温度和压力处于一定平衡状态的蒸汽,过热蒸汽则指的是温度高于饱和温度的蒸汽。
当蒸汽的能量被完全释放后,它会变成水,然后被泵送回锅炉循环系统中重新加热,重复循环使用。
蒸汽锅炉的原理简单而有效,适用于各种不同规模和需求的应用。
它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加工工厂、化工厂、纺织工厂等各个行业,为生产和供暖提供必要的热能。
锅炉汽水系统的流程简述锅炉汽水系统是指锅炉内部的水和蒸汽循环系统,它是锅炉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锅炉汽水系统的流程包括供水、加热、蒸发、分离、排污等多个环节,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1. 供水锅炉汽水系统的第一步是供水。
锅炉需要不断地补充水分,以保证锅炉内部的水位和压力。
供水可以通过自来水管道或者水泵进行,一般情况下,锅炉会配备有自动供水系统,可以自动控制水位和压力。
2. 加热供水进入锅炉后,需要进行加热。
加热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燃烧燃料、电加热、核反应等。
燃烧燃料是最常见的加热方式,燃料可以是煤、油、天然气等。
燃料燃烧后,会产生高温高压的烟气,这些烟气会通过锅炉内的管道,将水加热。
3. 蒸发加热后的水会逐渐蒸发,形成蒸汽。
蒸汽是锅炉汽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用于发电、加热、蒸馏等多种用途。
蒸汽的产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水位、压力、温度等。
如果这些条件不满足,就会影响蒸汽的产生和质量。
4. 分离蒸汽产生后,需要进行分离。
分离的目的是将水和蒸汽分开,以保证蒸汽的纯度和质量。
分离可以通过分离器、排气阀等设备进行。
分离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分离水和蒸汽的设备,它可以将水和蒸汽分开,并将水排出锅炉外。
5. 排污锅炉汽水系统中的水会不断地循环使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中会积累大量的杂质和污物,这些污物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因此,锅炉汽水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排污。
排污可以通过排污阀、排污泵等设备进行,它可以将锅炉内的污水排出,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总结锅炉汽水系统是锅炉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流程包括供水、加热、蒸发、分离、排污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锅炉类型和工作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提高锅炉的效率和安全性。
蒸汽锅炉的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蒸汽锅炉是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用于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的设备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中,如发电厂、化工厂、食品工业、制药工业、纸业、纺织等。
然而,保证蒸汽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要求蒸汽锅炉具有可靠的控制系统,只有通过正确的控制,才能实现对蒸汽锅炉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调整,从而提高锅炉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蒸汽锅炉的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一、蒸汽锅炉的控制系统1.控制系统的构成蒸汽锅炉的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1)燃烧控制系统:燃烧控制系统用于实现蒸汽锅炉的燃烧过程的自动控制,包括燃料供给系统和风扇系统。
(2)水位控制系统:水位控制系统用于监测锅炉内的水位,当水位过高或过低时,控制系统会自动采取相应措施。
(3)压力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用于监测蒸汽锅炉的压力,当锅炉内的压力过高或过低时,会触发相应的控制程序。
(4)安全保护系统:安全保护系统旨在避免蒸汽锅炉运行过程中发生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异常情况。
2.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在蒸汽锅炉的控制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协作的,共同完成对锅炉的监控和控制。
其中,水位控制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属于反馈控制系统,利用传感器和控制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从而实现对锅炉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另一方面,燃烧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属于前馈控制系统,其控制程序是预设的,会在发生异常情况时自动启动。
例如,当火焰出现失稳、燃烧不充分或者烟气过热等情况时,燃烧控制系统会自动停止燃烧或者调整气流量,以达到安全和稳定的运行状态。
二、蒸汽锅炉的操作方法1. 蒸汽锅炉的启动在启动蒸汽锅炉之前,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燃料、水、电源等的准备,以及对锅炉各部位的检查。
启动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例如加热管先加热炉水,再将火焰烧起到炉膛中。
一般的启动步骤如下:(1)根据需要填加足够的炉水(2)进入点火程序,开启风扇,将空气送至炉膛(3)给炉膛供应合适的燃料,并解除启动火焰控制(4)检查是否有烟气逸出(5)启动汽水循环泵,以确保锅炉正常运行(6)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炉膛内的火焰和燃料供应量,以充分燃烧2. 蒸汽锅炉的维护和保养蒸汽锅炉的维护和保养是保证其良好工作和延长寿命的关键。
蒸汽锅炉控制系统技术方案范文设计依据和原则1.依据客户北京昌科供暖中心有关45t/h、35t/h、20t/h燃煤蒸汽锅炉控制系统的要求,并按照自控装置系统必须科学、合理、成熟、安全可靠、稳定、可扩展以及性价比高的原则进行设计。
2.符合以下规范与标准:《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工业锅炉监测与控制装置的配置标准》DB31/T72-1999;《工业锅炉热工试验规范》GB10180-8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低压电器基本标准》GB1497-93;《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093-2003。
1.0系统概述本系统为DL-1000分散型集中控制系统,是集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于一体,是当今控制系统的主流机型。
可完成调节控制,联锁保护,顺序控制,数据采集等任务。
人机接口采用触摸屏及上位机进行实时监控。
运用多媒体技术,具有3D动画、全中文显示、声光提示等丰富多彩的人机互动界面,能直观地显示锅炉和燃烧的实际情况及燃烧负荷状态,各运行数据实时动感地显示在彩色触摸屏上,使锅炉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操作更直观、更简便。
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互联性和开放性,留有充分的升级和后备功能,满足IEC61158和EN50170标准的要求。
并且具有在恶劣工作环境下安全可靠运行和全视角直观显示锅炉系统工作状态的优点。
1.1硬件1.1.1概述本方案所配置的系统硬件均是有现场运行实绩的,先进可靠的和使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型硬件。
1.1.2处理器模件(PLCCPU226)PLC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的工业自动控制装置,由于它拥有体积小、功能强、程序设计简单、维护方便等众多优点,特别是它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的能力和它的高可靠性,使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出扫描。
燃气蒸汽锅炉 DCS控制系统简介燃气蒸汽锅炉 DCS 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燃气蒸汽锅炉运行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锅炉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汽压、水位、燃气供应等参数,从而使锅炉系统实现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
DCS 控制系统的优势相较于传统的集中式控制系统,DCS 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分布式结构:DCS 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将控制任务分配到各个控制单元,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2.可扩展性:DCS 控制系统支持模块化开发,可以动态地添加或删减控制模块,以适应不同的控制需求。
3.数据处理能力:DCS 控制系统可以实时处理大量的数据,提供可视化报表,为工程师提供决策支持。
4.故障容错:DCS 控制系统采用冗余设计,当一个控制单元故障时,其他控制单元可以接管工作,保证系统可靠性。
燃气蒸汽锅炉 DCS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燃气蒸汽锅炉 DCS 控制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成。
其中传感器用于采集锅炉系统的各种参数,执行器用于控制锅炉工作状态,控制器用于处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根据设定的算法生成控制命令,将命令发送给执行器。
燃气蒸汽锅炉 DCS 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1.传感器采集锅炉系统的各种参数,如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汽压、水位、燃气供应等。
2.控制器根据设定的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控制命令。
3.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给执行器,执行器根据命令控制锅炉的工作状态,如控制加热器的加热功率、调节燃气供应量等。
4.控制器实时监测锅炉系统的状态,如发现锅炉工作异常,则发出警报。
燃气蒸汽锅炉 DCS 控制系统的应用燃气蒸汽锅炉 DCS 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蒸汽锅炉系统、发电厂和化工生产等领域,以下是它的一些主要应用场景:1.燃气蒸汽锅炉系统:DCS 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控制燃气蒸汽锅炉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汽压、水位等参数,从而提高了锅炉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2.发电厂:在发电厂中,锅炉是发电的关键部件之一,DCS 控制系统可以对发电厂的锅炉系统进行自动控制,保证锅炉系统稳定运行,提高发电效率。
蒸汽锅炉的构造和原理蒸汽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将水加热并转化为蒸汽的设备。
它在许多工业、商业和家庭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蒸汽锅炉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蒸汽锅炉的构造蒸汽锅炉的主要构造包括锅筒、炉膛、炉排、烟道、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汽水分离器、安全阀、水位表和控制系统等。
锅筒:锅筒是蒸汽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一般为圆筒形。
它分为水冷壁、过热器和汽水分离器三个区域。
水冷壁用于吸收炉膛内的热量,过热器用于将饱和蒸汽加热至高温高压蒸汽,汽水分离器用于分离蒸汽和水。
炉膛:炉膛是燃烧燃料的空间,一般为长方形或圆形。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通过炉排排出。
炉膛内还设有点火装置和燃料喷嘴等。
烟道:烟道是烟气从炉膛流过的通道,它的目的是将烟气引导至烟囱排出。
在烟道中还设有省煤器和过热器等热交换设备,用于回收烟气中的余热。
炉排:炉排是燃料在炉膛内燃烧的支撑装置,它可以分为机械炉排和液态炉排两种。
机械炉排通过机械移动将燃料推向前进,液态炉排则通过喷嘴将液态燃料喷洒到炉膛内。
过热器:过热器是将饱和蒸汽加热至高温高压蒸汽的设备。
它通常位于烟道中,烟气在经过过热器时将余热传递给过热器管内的蒸汽。
省煤器:省煤器是利用烟气中的余热对给水进行预热的设备。
它通常位于烟道中,烟气在经过省煤器时将余热传递给给水。
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用于分离蒸汽和水,确保蒸汽的质量。
它位于锅筒中,通过浮球阀等装置来实现水位控制。
安全阀:安全阀是保证蒸汽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装置。
它能在蒸汽压力超过安全限制时自动打开,排出过多的蒸汽,防止锅炉爆炸。
水位表:水位表用于测量锅筒中的水位,以确保锅炉正常工作。
水位表通常分为玻璃管水位表和电极水位表两种。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对蒸汽锅炉进行自动化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燃料控制系统、水位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等。
二、蒸汽锅炉的工作原理蒸汽锅炉的工作原理可分为燃烧系统、蒸汽生成系统和蒸汽排放系统三个部分。
蒸汽锅炉系统工作原理
蒸汽锅炉系统是一种利用燃料热能来产生蒸汽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燃料燃烧、热量传递和蒸发三个主要过程。
首先,燃料燃烧是蒸汽锅炉系统的起点。
定量的燃料经过供给系统进入燃烧室,同时供给适量的空气。
在燃烧室内,燃料与空气充分混合并点火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其中,燃烧过程要求足够的燃料供应、合理的供氧与燃料比例以及适宜的点火条件等。
其次,热量传递是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环节。
燃烧室内的高温燃烧气体通过锅炉内的管道(管束)与管道外侧的介质进行热量传递。
这里的介质可以是锅炉内的水,也可以是空气、热媒等其他流体。
通过热量传递,燃烧气体的高温能量被传递给介质,从而实现了热量转化成了可用能源的目标。
最后,蒸发是蒸汽锅炉系统的核心环节。
经过热量传递后,介质(一般是水)的温度升高,最终达到了沸腾温度。
此时,水将发生相变,转化为蒸汽。
同时,从介质中释放出的蒸汽通过管道被引导到需要使用的工作场所,从而完成了整个蒸汽锅炉系统的工作流程。
总结起来,蒸汽锅炉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燃料燃烧、热量传递和蒸发三个过程。
通过不同环节的相互作用,将燃料能量转化为可用的蒸汽能源,提供给工业、商业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小型蒸汽锅炉的工作原理小型蒸汽锅炉是一种用于生产蒸汽的设备,常见于一些小型工厂、实验室、餐馆等场所。
它通过燃烧燃料,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供应给需要蒸汽的设备使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型蒸汽锅炉的工作原理。
小型蒸汽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燃烧系统、蒸汽发生系统和控制系统。
1.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主要由燃料供给装置、燃烧器和燃烧室组成。
燃料供给装置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器中,燃烧器通过喷嘴将燃料喷入燃烧室。
燃烧室内的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经过点火装置点燃,产生火焰。
燃料可以是柴油、天然气、液化气等,不同燃料需要相应的供给装置和燃烧器。
2. 蒸汽发生系统:蒸汽发生系统主要由锅炉壳体、锅炉管束、水位控制装置和蒸汽排放装置组成。
锅炉壳体是装载锅炉水和火焰的容器,其内部被称为锅炉腔。
锅炉管束是位于锅炉腔内的一组管子,燃烧室的火焰通过管束内壁的传热,将管束内的水加热转化为蒸汽。
水位控制装置用于监测和调节锅炉腔内水位,以保证锅炉安全运行。
蒸汽排放装置用于排放产生的蒸汽。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小型蒸汽锅炉的各项参数,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控制系统包括水位控制器、压力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和安全装置等。
水位控制器通过水位传感器监测锅炉腔内的水位,根据设定值调节水的补给和排放,以保持合适的水位。
压力控制器监测锅炉的压力,当压力过高时,会自动关闭燃料供给和点火装置。
温度控制器监测锅炉的温度,以防止过热或低温运行。
安全装置包括压力表、安全阀等,用于保护锅炉在异常情况下的自动停机和减压。
小型蒸汽锅炉的工作过程可以概括为:首先,燃料供给装置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器中,并通过喷嘴喷出。
然后,燃烧器将燃料和空气混合,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
火焰通过锅炉管束内壁的传热,将管束内的水加热。
当水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水开始呈现沸腾,产生蒸汽。
同时,水位控制器会监测锅炉腔内的水位,调节水的补给和排放,保持合适的水位。
压力控制器会监测锅炉的压力,当压力过高时自动关闭燃料供给和点火装置,以防止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