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的分类及作用
- 格式:pdf
- 大小:255.92 KB
- 文档页数:5
食品常见维生素种类、主要作用应091-4 任晓洁 200921501428一.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A:1.简介:维生素A不饱和烃:VA1(视黄醇)、VA2(脱氢视黄醇)(1).VA1:β-紫罗酮环、不饱和一元醇组成,脂链四个双键,顺、反异构体,食品中多全反式构象,生物效价最高.(2). VA2:3-位脱氢,淡水鱼肝脏,生物活性为A140%胡萝卜素在动物的及肠壁转化(3).A原:凡在体内转化成视黄醇的胡萝卜素α、β、γ-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生物活性最高2.性质淡黄结晶,易溶于脂肪溶剂;易氧化破坏、高温和紫外线促进破坏;油脂氧化酸败,VA、A元严重破坏;食物含磷脂、VE等天然抗氧化剂,VA、A元较稳;VA、A元一般情况下对热烫、碱性、冷冻等处理比较稳定;无氧:VA、A元120℃加热12h仍无损失;有氧:同样温度4h全部丧失活性3.作用维生素A最主要作用(生理功能)包括: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上皮结构的完整与健全;加强免疫能力;清除自由基。
保持皮肤弹性,保证骨骼、牙齿、毛发健康生长,促进视力和生殖机能良好的发展,增强免疫,治夜盲症,降低血压。
B. 维生素D :具有胆钙化醇生物活性的类固醇的统称1.主要作用: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促进怀孕及哺乳期输送钙到子体,促进钙磷的吸收,并将钙磷从骨中动员出来,使血浆钙、磷达到正常值,促使骨的矿物化,并不断更新。
2.缺乏症:儿童会引起佝偻病,成年人可引起骨质软化病。
有人认为,心脏病、肺病、癌症(包括乳腺癌、结肠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形成都与缺乏维生素D密切相关。
C. 维生素E1.简介:生育酚、三烯生育酚两类,8种,α、β、γ、δ生育酚;α、β、γ、δ三烯生育酚;α-生育酚: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活性最高。
2.理化性质:(1).油状液体,橙黄或淡黄,溶于脂肪、脂溶剂(2). 可被氧化→生育酚自由基、生育醌及生育氢醌(光照、热、碱,微量元素铁和铜加速氧化)(3). 酸性比碱性环境稳定(4).无氧条件,生育酚对热、光、碱性环境相对较稳定(5) 分布:脂肪组织、肝脏、肌肉3.主要作用(生理功能):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脂肪化合物、维生素A、硒(Se)、两种硫氨基酸和维生素C的氧化作用, 抗衰老,在美容方面有很好的功效,能促进性激素分泌,提高生育能力,预防流产,可用于防治男性不育症、胃溃疡、烧伤、冻伤、毛细血管出血、更年期综合症等,可抑制眼睛晶状体内的过氧化脂反应,使末稍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还有抗疲劳作用。
维生素的分类及特点1.引言1.1 概述概述维生素是一类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功能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维生素可以通过饮食或补充剂的方式摄入,但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因此必须从外部获得。
它们涉及到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能量代谢、免疫系统调节、细胞分化和生长等。
本文将对维生素进行分类讨论,并详细讲解每一类维生素的特点以及对人体的重要性。
其中,维生素主要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它们在人体内以脂肪形式储存,并可以随着脂肪的代谢而释放。
而水溶性维生素则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由于无法储存在体内,人体需要经常摄入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维生素缺乏和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和症状,如坏血病、佝偻病和脚气病等。
而过量摄入某些维生素,则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中毒。
因此,了解维生素的适宜摄入量和安全范围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本文将对维生素分类和特点进行总结,并探讨进一步研究维生素的重要性。
由于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非常广泛深远,对它们的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机制和功能,也为开发更有效的维生素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维生素分类和特点的全面探讨,本文旨在增强读者对维生素的认识,进一步强调摄入适量维生素的重要性,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启示。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分别对维生素的分类和特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按照以下顺序介绍维生素的分类及其特点。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概述本篇文章的内容和目的。
接下来,将进入正文部分,主要包括维生素的分类和特点两个方面的详细阐述。
在分类部分,将介绍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在特点部分,将探讨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缺乏和过量对人体的影响。
最后,将在结论部分总结维生素的分类和特点,并强调对维生素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
维生素的分类及代谢特点1.引言1.1 概述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虽然只需要很小的剂量,但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代谢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的分类是根据其溶解特性来进行的,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D、E和K。
这类维生素在人体内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因此能够溶解在脂肪组织中,并以脂肪的形式储存。
脂溶性维生素的特点是在胆盐的帮助下,通过肠道吸收,并在胆汁的作用下转运到脂肪组织中储存。
这类维生素在人体内存储量较高,不易排泄,因此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满足人体的需求。
然而,由于其溶解在脂肪中,摄入过多会导致过量蓄积,对身体造成损害。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多种维生素B群。
这类维生素在人体内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因此不易储存,多数被肾脏排泄。
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是只能以游离形式存在,不能在人体内以脂肪的形式储存。
因此,人体需要每天通过饮食摄入足够的水溶性维生素,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虽然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不易导致过量,但由于其较易溶于水,易受加热、氧化和光照等因素影响,因此在食物加工和烹饪过程中容易损失。
维生素的代谢特点对于人体健康和营养摄入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类型的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存在差异,了解其代谢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膳食搭配和营养补充。
通过深入研究维生素的分类和代谢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这对于促进人体健康、预防维生素缺乏症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在整篇文章中对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的方式。
通过合理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文章的总体思路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本文对维生素的分类及代谢特点进行论述,因此对文章结构的安排应该围绕这一主题展开。
文章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维生素的分类2.1.1 脂溶性维生素2.1.2 水溶性维生素2.2 维生素的代谢特点2.2.1 脂溶性维生素的代谢特点2.2.2 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特点3. 结论3.1 小结3.2 对维生素分类及代谢特点的意义在文章结构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主题背景和意义,并对文章结构进行概述,引导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维生素的分类和主要药物
维生素的分类和主要药物
维生素是人体和动物体必需的有机物质,它们能在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特别是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有很多种,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一、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群:
(1)维生素B1(硫胺素)主要药物有拉奥拉硫胺片、泰利胺片等;
(2)维生素B2(核黄素)主要药物有核黄素片、核黄素注射液等;
(3)维生素B6(吡哆醇)主要药物有维生素B6片、维生素B6注射液等;
(4)维生素B12(维生素B12)主要药物有维生素B12片、维生素B12注射液等;
(5)维生素C(抗坏血酸)主要药物有抗坏血酸片、抗坏血酸注射液等;
(6)叶酸(维生素B9)主要药物有叶酸片、叶酸注射液等。
2.其他水溶性维生素:
(1)泛酸(维生素B10):主要药物有泛酸片、泛酸注射液等;
(2)生物素(维生素H):主要药物有生物素片、生物素注射液等。
二、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主要药物有维生素A片、维生素A注射液等;
2.维生素D:主要药物有维生素D片、维生素D注射液等;
3.维生素E:主要药物有维生素E片、维生素E油等;
4.维生素K:主要药物有维生素K片、维生素K油等。
以上就是维生素的分类和主要药物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维生素的摄入量非常重要,适当的摄取有助于身体健康,但过量的摄取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毒性,因此,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摄取维生素。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讲义一、引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这两个词。
它们对于维持我们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你是否真正了解它们是什么,以及它们在我们身体内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奥秘。
二、维生素(一)维生素的定义和分类维生素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根据溶解性的不同,维生素可以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C 和 B 族维生素(如维生素 B1、B2、B6、B12 等)。
这些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大量储存,多余的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此需要每天从食物中摄取。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A、D、E 和 K。
它们可以在体内储存,在一定时间内即使摄入不足,也不会立即出现缺乏症状。
但如果长期摄入不足,也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二)常见维生素的功能和来源1、维生素 A维生素 A 对于维持正常的视力、促进生长发育以及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都非常重要。
它的来源主要包括动物肝脏、鱼肝油、奶制品、蛋黄以及胡萝卜、南瓜等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 A。
2、维生素 B 族维生素 B1(硫胺素)参与能量代谢和神经功能,缺乏会导致脚气病。
富含维生素 B1 的食物有谷类、豆类、坚果等。
维生素 B2(核黄素)有助于能量产生和细胞代谢,缺乏时容易出现口角炎、唇炎等。
它主要存在于乳制品、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食物中。
维生素 B6 参与蛋白质代谢和神经递质的合成,缺乏可引起脂溢性皮炎、贫血等。
肉类、全谷物、豆类等是其良好来源。
维生素 B12 对于红细胞的形成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缺乏会导致贫血和神经系统疾病。
它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
3、维生素 C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还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维生素 C 的主要来源,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青椒、西兰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