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药品质量养护检查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药品经营企业在质量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文字记录,质量管理工作是否完善,实际操作是否到位,从原始记录就能查看出来。
因此GSP记录是否完整、规范最能体现门店对质量管理是否重视,门店的各项管理工作是否到位,认真做好每一项记录,是门店全体员工的必修课。
记录填写指导一、基本要求1、统一用黑色水性笔填写。
2、记录不得涂改、粘贴、不得留有空行。
3、记录时逐行填写,不得打省略号。
4、记录有误时,用直尺划一横线(红色)并在旁边注明更正日期和更正人姓名,另取一行重新填写正确的内容。
5、每项记录都要有专用封面,装订固定后放入资料盒中备查。
6、记录封面应填写记录名称及起始日期。
二、温湿度记录1、记录前先填好店名、月份。
2、手工填写适宜温度范围。
3、营业场所:0~30 ℃;冷藏柜:2~10 ℃;阴凉柜:20℃以下4、适宜相对湿度范围35﹪~75﹪5、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各填写一次,每次记录完毕应及时签名。
6、调控措施后应将调控到适宜范围内温湿度数据重新填写。
三、养护设备使用及维护记录1、夏季室温达到30℃以上是开空调降温,时间从上午8时开始,至晚上21时左右为止。
作好记录。
(设施设备使用记录,应与温湿度记录相对应)2、相对湿度达到或超过75﹪时,采用通风或开空调的方法除湿。
3、生物制品等需2℃~10 ℃以内保存的药品应放入冷藏柜密封保存(如: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人免疫球蛋白、诺和灵30R笔芯、胰岛素制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等)。
4、室温达到或超过20℃时,需20 ℃以下保存的药品应放入阴凉柜密封保存,如:乌体林斯注射液;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斯奇康注射液;阿托伐他汀片/阿乐;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戴芬胶囊;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妈富隆;阿卡波糖片/拜糖平片;糠酸莫米松软膏/艾洛松氟伐他汀胶囊/来适可胶囊;阿司匹林维生素C泡腾片/拜阿司匹灵等。
5、填写时应标明以下内容:门店名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设备编号、年份等。
药品养护管理规定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药品养护管理制度1.养护员指导并协助保管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每日上班每间隔1小时在电脑上查看一次温湿度自动记录仪的显示情况。
2.发现温、湿度超标要采取相应调控措施,如:打开空调、换气扇、拖把加湿拖地等,进行除湿、通风、降温、保湿、恒温处理措施。
确保库房温、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将处理过程和结果记录在《养护设备使用记录》上,以备后查。
3.养护员每季度应将库内所有品种按30%、40%的比例循检一遍。
随机抽取3件药品打开外包装箱,从中间和底部各取出一盒(瓶)药品检查其外观质量,摇晃声音是否异常、中包装盒是否破损等,若药品完好无损应恢复原样。
4.每月对重点品种进行养护。
重点包括:首营品种、新品种、主营品种、质量不稳定品种、药监部门重点检测品种、近效期品种的养护。
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符合标准、药品有无短缺、破损,外观质量有无异常等。
发现问题及时悬挂“停售”黄牌,填写药品《停售通知单》,通知保管员暂停发货,并在养护系统中反映该问题药品,通知开票员暂停开票,同时上报质量管理部复查处理.5.养护员每季度将仓库进货总批次、养护批次、养护情况等记录汇总,对养护中的不合格药品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并上报质量管理部。
每季度将“重点养护药品确定表”、“药品质量养护检查记录”存档。
每年将养护设施、设备使用检查记录存档管理。
以上存档记录和养护检查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药品温湿度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仓库的温湿度管理,满足药品贮存条件的要求,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特制定以下制度:一、库内温湿度应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常温库:温度10~30℃相对湿度 45% ~75%阴凉库:温度不高于20℃相对湿度 45% ~75%冷库:温度2~10℃相对湿度 45% ~75%二、养护组成员负责督促各库保管员每天上午9:30,下午3:30两次对各库温湿度进行记录;三、养护员必须每天对各库的温湿度进行检测,针对超标的实际情况,结合库外环境状况,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开关门窗、洒水增湿、启动空调等相应措施,使之达到各库温湿度的要求,并对采取的措施及调控后的结果进行记录;四、双休日及法定节假日由领导指定专人对温湿度进行监测记录;五、室外的温湿度记录工作由养护员完成,各库的温湿度记录表每月底由养护组统一收集整理归档。
药品储存养护知识一、药品养护的方法:1 对于一般品种,养护员依据储存药品的流动情况,制定养护检查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循环质量检查:储存药品每三个月为一个循环周期,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在库的药品均应进行质量检查;一般第一个月检查30%,第二个月检查30%,第三个月检查40%,即“三三四”养护法。
重点养护品种每月检查一次。
2 重点养护的药品应包括:2.1主营品种、首营品种、易变质的品种;2.2对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品种;2.3各级药检部门重点抽查的品种;2.4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品种;2.5超过生产日期两年以上的品种;2.6近效期不足6个月的品种。
3 在质量养护检查中,应依据储存药品的外观质量变化情况,抽样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
4 药品储存的要求:储存药品相对湿度为35%-75%;在人工作业的库房储存药品,按质量状态实行色标管理: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待确定药品为黄色;储存药品应当按照要求采取避光、遮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药品按批号堆码,不同批号的药品不得混垛,垛间距不小于5厘米,与库房内墙、顶、温度调控设备及管道等设施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间距不小于10厘米;药品与非药品、外用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库存放;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储存;拆除外包装的零货药品应当集中存放;储存药品的货架、托盘等设施应当保持清洁,无破损和杂物堆放;未经批准的人员不得进入储存作业区,仓储作业人员不得有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行为;药品储存作业区内不得存放与储存管理无关的物品。
二、养护检查的内容:1 检查储存药品的外观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或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2 检查库房温湿度,每日上午、下午定时对库房温、湿度条件进行观察,并记录。
3 检查库房是否满足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要求,并填写库房巡检记录。
4 检查养护用设备、仪器等是否运行良好。
三、药品养护记录:3.1 养护检查工作应有记录,包括养护检查记录、验收养护仪器的使用记录以及养护仪器的检查、维修、保养、检定记录。
药剂科质量控制活动记录一、活动概述药剂科质量控制活动记录旨在记录药剂科在日常工作中所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包括药品质量检验、药品溶液配制、药品储存条件监控等内容。
本文将详细记录药剂科质量控制活动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以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二、活动记录日期:20XX年XX月XX日记录人:XXX1. 药品质量检验1.1 检验药品:注射用头孢菌素钠1.2 检验项目:外观、标签、包装、含量测定、溶解度测定、菌落总数检查1.3 检验方法:按照《药典》规定进行检验1.4 检验结果:- 外观:符合要求,无异物、变色、结块等异常情况- 标签:信息齐全、准确- 包装:完好无损,密封良好- 含量测定:符合规定范围- 溶解度测定:符合规定范围- 菌落总数检查:符合规定范围2. 药品溶液配制2.1 配制药品:注射用头孢菌素钠溶液2.2 配制过程:- 按照药物处方和配制标准,准确称取药品- 使用无菌技术操作,配制药品溶液- 检查药品溶液外观和溶解度,确保质量合格2.3 配制结果:药品溶液配制合格,无异常情况3. 药品储存条件监控3.1 监控药品:注射用头孢菌素钠溶液3.2 监控项目:温度、湿度、光照3.3 监控方法:使用温湿度记录仪和光照计进行实时监测3.4 监控结果:- 温度:恒定在2-8摄氏度范围内- 湿度:恒定在相对湿度40%-70%范围内- 光照:避光存放,无直射阳光照射4. 其他质量控制活动4.1 定期检查药品储存区域的卫生情况,确保无异味、无污染4.2 定期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变形等情况4.3 定期对药品库存进行盘点,确保库存准确性和有效期管理三、活动总结通过药剂科质量控制活动记录的详细记录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药品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符合药典要求;2. 药品溶液配制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质量合格;3. 药品储存条件监控结果良好,温湿度和光照符合要求;4. 其他质量控制活动保障了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养护处理情况汇报近期,我单位对药品养护处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现将情况详细说明如下:一、药品养护情况。
针对各类药品,我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养护处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仓储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分类、分区、分层存储,确保不同药品之间不发生交叉污染。
在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方面,我们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和调控,确保药品在合适的环境中保存。
同时,我们对药品进行了定期的检查和清理,及时处理过期、变质的药品,确保库存药品的新鲜有效。
二、药品养护处理措施。
为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我单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养护处理措施。
首先,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明确了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严格执行。
其次,我们加强了药品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药品养护的技术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药品养护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有效使用。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药品养护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药品养护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药品养护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药品养护处理效果。
经过我们的努力,药品养护处理效果显著。
首先,药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各项指标均在规定范围内。
其次,药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保障,没有发生因药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同时,我们对药品的养护处理工作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四、药品养护处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药品养护处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药品养护设备的老化、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加强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加强人员的培训等,以期进一步提高药品养护处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单位对药品养护处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我们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药品养护处理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1
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工作流程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工作流程简述如下:
→验收登记:药品到货,核对验收,符合要求后入库登记。
→分类储存:按药品性质分类,存放入适宜温湿度的库区。
→库房管理:调控温湿度,保持清洁,定期盘点,记录完整。
→质量检查:定期抽检药品,确保药品质量未变。
→养护记录:记录养护过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有效期管理:临近效期药品预警,优先调配使用。
→出库复核:药品出库前,再次核对信息,确保无误。
→信息更新:库存变动及时更新系统,保证账物相符。
1。
药品养护334
334全称应该叫做:三三四药品质量循环检查法。
方法是将在库药品分为3类分别为A、B、C 。
每类分别占总库存的30%、30%、40%左右,然后每个月检查一类,3个月就可将在库药品检查完一遍,总计1年检查4遍。
但是我们是每个月对所有商品进行检查一次,一年十二次,这样检查的目的是可以把近效期品种与不动销品种及时的统计出来便于实行促销政策,但如果你是在仓库的话到是可以遵循三三四的方法进行。
以下为334的解释和操作: 1. 在库时间超过90天的商品参与养护,第三个月月底养护其中的30%,第四个月30%,第五个月40%。
是根据电脑软件里的进货时间(未销售完)计算的。
我们软件有专门的养护模块就是提取这些达到时间范围的品种随机按比例抽取,然后生成数据,打印,现场养护,归档。
一般医药软件都有库存明细的,带进货时间,数量,批号效期就行,按照时间排序,自然就出来了哪些品种要养护了。
2. 相对于334的养护时重点品种养护,有重点品种的确定表,重点养护表。
是每个月都养护的,不存在90天后的说法。
3. 以上是针对批发企业的,零售叫月度商品质量检查记录。
等同于全养护。
4. 养护主要是检查商品的在库质量情况,反馈储存条件。
养护的条款非常多,但多是非重点项,各地理解有偏差,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药品储存、养护和出库复核管理制度公司所经营药品必须经仓库合理储存、养护和出库复核,为了严把药品储存关、出库关,特制定本制度。
一、药品仓储保管制度1、公司采购部、中药部在质量管理部的指导下负责库存药品的保管工作。
2、对所购进的合格药品按验收员签字的验收入库通知单入库。
3、销后退回的合格药品凭验收员签字的销售退货单收货入库,并填写销后退回药品台帐。
4、对以下情况保管员有权拒收:(1)货与单不符。
(2)质量异常。
(3)包装不牢或破损。
(4)标志模糊。
5、在质量管理部的指导下,对库存药品合理分类、存放:把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品、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分开;对特殊管理药品、危险品按规定分开存放保管;药品按包装或说明书中的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库或柜中,中药材及饮片按其相应的质量标准【贮藏】项要求储于相应的库房中。
其中常温库0~30℃、阴凉库不高于20℃、冷库2~10℃。
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6、药品储存按色标管理:待验区、退货区为黄色,合格品区、发货区、复核区、拆零拼箱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区为红色。
7、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药品外包装标志要求,规范操作怕压药品,严格控制堆放高度,合理堆码。
8、药品按批号分开堆码、存放。
按规定的间距堆码储存。
其中药品与墙、屋顶(房梁)、养护设备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与灯的间距不得低于50厘米;垛间距100厘米。
堆码时同一品种相对集中,不同品种间应有距离,不能倒放,不能混垛,尽量将品名、批号、有效期向外。
9、对易吸潮和容易霉变、虫蛀的药品在养护员的指导下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熏-杀-和翻垛工作。
10、药品应贯彻“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近效期药品(半年内)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报表》,并对有效期在三个月内的药品在近效期一览表上悬挂标牌。
二、药品养护制度1、公司设药品养护员一名,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考核合格上岗。
简述在库药品的检查内容1.引言1.1 概述在库药品的检查是指对药品库存进行检查和核对的过程。
在医疗机构、药店等药品管理单位中,药品的库存数量和质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和药品管理的规范性。
因此,在库药品的检查是确保药品库存准确和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库药品的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在库药品的名称和数量核对以及在库药品的质量检查。
首先,对在库药品的名称和数量进行核对是非常重要的。
在药品入库时,需要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确保与采购单上的信息一致。
此外,还要对药品的数量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库存数量与实际库存一致。
如果发现药品名称或数量不符,应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正,防止因为库存信息错误而导致的用药错误或药品浪费等问题。
其次,对在库药品的质量进行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安全性。
在进行质量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药品的包装完整性进行检查,确保药品包装没有破损、破裂或变形等情况;其次,对药品的外观进行观察,确保没有异常的颜色、形状或气味;最后,对药品的标签进行核对,确保药品的标签信息准确完整,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生产厂商、批号、有效期等信息。
综上所述,在库药品的检查内容包括对药品名称和数量的核对以及对药品质量的检查。
通过对在库药品的仔细检查,可以确保药品库存准确无误,提高药品管理的规范性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1.2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子章节来讨论在库药品的检查内容。
引言部分将概述在库药品的检查是指对药品库存进行检查和核对的过程。
通过对在库药品进行检查,可以确保药品库存的准确性和质量安全,从而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在库药品的几个主要检查内容。
首先,我们将讨论在库药品的名称和数量核对。
这意味着对每种在库药品的名称和数量进行核实,确保库存和实际情况一致。
其次,我们将探讨在库药品的质量检查。
通过对在库药品的外观、颜色、气味等方面进行检查,可以排除药品受潮、变质或出现其他质量问题的可能性。
药店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全)参与检查考核人员检查或考核方式检查或考核内容:制度执行人员1、2、3、4、药品库存管理制度药品保质期管理制度药品灭菌管理制度药品质量跟踪管理制度库存药品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过期药品保质期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定期检查灭菌操作是否符合规程,灭菌器具是否定期检查药品质量跟踪是否及时,是否有完整的记录检查或考核情况:检查或考核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检查或考核负责人(签字):组织部门负责人(签字):XXXGSP资料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规章制度名称:药品采购、验收、陈列、召回的管理制度日期:_______执行人员:采购员、验收员、养护员、质量管理人员参与检查考核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检查或考核方式:资料查看、现场询问检查或考核内容:1.是否严格按照采购程序进行药品采购?2.是否明确审核内容和程序?3.购进药品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购进原则?4.购进药品能否做到“票、帐、物”相符?5.陈列药品是否按时进行养护,摆放是否符合规定?6.召回药品是否均有记录?检查或考核情况:根据本店情况填写若干条,每年的不要重复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检查或考核负责人(签字):_______组织部门负责人(签字):_______XXXGSP资料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规章制度名称:药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管理制度、供货单位和采购品种的审核制度、药品质量否决权的管理制度日期:_______执行人员:质量管理员、验收员、采购员参与检查考核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检查或考核方式:现场操作、资料查阅、现场询问检查或考核内容:1.药品销售是否使用了管理系统,售后服务是否及时到位?2.供货商信息是否及时更新,采购品种审核是否符合程序?3.首营品种是否经过审核,药品质量档案是否健全?检查或考核情况: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检查或考核负责人(签字):_______组织部门负责人(签字):_______XXXGSP资料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规章制度名称:处方药销售的管理制度、药品拆零的管理制度、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管理制度日期:_______执行人员:制度执行人员参与检查考核人员:处方调配员、拆零员、质量管理员检查或考核方式:现场提问、查阅资料检查或考核内容: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是否按规定分开陈列?2.处方调配是否经过审核?3.拆零药品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4.含麻药品是否进行登记,电脑系统内是否设置了限售数量?检查或考核情况: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检查或考核负责人(签字):_______组织部门负责人(签字):_______XXXGSP资料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考核记录表规章制度名称:药品库存管理制度、药品保质期管理制度、药品灭菌管理制度、药品质量跟踪管理制度日期:_______执行人员:制度执行人员参与检查考核人员:质量管理员、验收员检查或考核方式:现场操作、资料查阅检查或考核内容:1.库存药品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过期药品?2.保质期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定期检查?3.灭菌操作是否符合规程,灭菌器具是否定期检查?4.药品质量跟踪是否及时,是否有完整的记录?检查或考核情况: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检查或考核负责人(签字):_______组织部门负责人(签字):_______2、能够按照责任制度认真执行3、新法执行到位改进措施1、加强岗位职责教育,严格按制度执行2、加强新法研究,尽快实施到位处理意见加强质量管理教育,严格按制度要求执行。
药品养护质量信息汇总分析报告
目的:为便于质量管理部和业务部能及时全面的掌握储存药品的质量信息,合理调节库存药品的结构和数量,保证所经营的药品符合质量要求,现就7月份药品养护质量信息汇总分析如下:
一、公司经营品种的结构、数量
公司库存药品主要包括:粉针、水针、输液、糖浆、滴眼、片剂、胶囊、颗粒剂、丸剂和口服等十几种剂型。
公司业务部门根据公司销售情况采取“勤进勤销”的原则,杜绝药品积压。
在库药品因养护员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能及时采取调控措施,使药品储存的稳定性100%、合格率100%。
二、药品养护质量报告
药品养护的各项工作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保证药品质量为主要目标。
检查控制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查,从药品质量报表中反映,11至12月份公司养护员工养护检查在库药品批次,阴凉库区库内最高为19℃,最低为17℃,相对湿度最高为68%,最低为48%,养护员按时进行监控及时进行调节,保证了在库药品的质量。
二、对今后养护工作的改进意见和养护目标
药品的储存质量是受储存环境和药品性状的制约,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经营药品的品种数量和结构,药品储存条件、自然环境变化,监督管理要求,在确保日常养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法。
养护员刘燕
2014年8月1日。
药品存储养护报告范文
尊敬的领导:
根据医院药房管理规范要求,我们对药品存储进行了养护工作,并向您呈报相关情况。
一、存储环境的监测
为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我们每日对药房的存储环境进行监测和记录。
经过近期的监测,存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符合国家药典的要求。
我们还定期对药房进行消毒和通风,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药品的分类存储
为了方便管理和取用,我们对药品进行了分类存储。
常用的药品按照治疗类别和药物属性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区域,标识清晰可见。
同时,我们对过期和失效药品进行了清理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三、药品的保质期管理
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药品保质期管理制度。
每次采购药品时,我们会仔细核对药品的有效期,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存储。
同时,我们对即将过期的药品进行了及时调整和处理,以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药品的温度监测和冷链管理
我们对需要冷藏的药品进行了专门的温度监测和冷链管理。
药品冷藏设备的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之间,冷藏箱内的药品摆放整齐,药品的冷链运输也得到了妥善的保障。
五、药品的库存管理
为了保证药品的供应和合理使用,我们对药物的库存进行了科学的管理。
通过合理的采购计划和库存监控,我们能够及时补充库存并避免药品的过期浪费。
同时,我们也有一套药品出库的流程和记录,确保药品的有效使用和追溯。
综上所述,我们在药品存储养护工作中认真履行了职责,保证了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药品存储环境的监测和调控,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