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公开课专项模拟讲义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14 MB
- 文档页数:20
高考—小说阅读之形象讲义(一)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
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代表性。
人物形象有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人物的代表身份、地位、阶层、类属及自身的外在形象;二是思想性格内在特征;三是人物形象意义,包括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等。
其中思想性格特征为其核心内涵。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抓住人物的正面描写文字,把握人物形象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人物和媒介物的烘托。
其中包括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等。
2.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用次要人物烘托主要人物)或环境(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或物象的描绘来表现人物,以使其鲜明突出。
包括环境、情节、作者或他人的评价这种手法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人物形象概括和作用人物形象概括题出题方向:人物形象(内外)、性格特点(内)、品质(道德层面)要从整体上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要注意几个方面:(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及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主要抓好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文字,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注意作者对人物的直接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间接议论的语句,弄清楚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等。
(4)特别注意在情节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情节就是人物的性格史,从情节中把握人物最容易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避免只抓片段的描写文字分析概括人物的片面性。
(5)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时就得把他们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题的答题规范(1)“概括”与“分析”的不同要求。
概括题只要把人物形象的特点列出来即可,不必结合具体文字分析,且点与点不能交叉。
解题指导——“三结合一深入”1.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往往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场合,通过人物在这个场合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制于这个场合。
如《林黛玉进贾府》里对于同一个问题——女孩子读书,林黛玉前后的回答就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林黛玉刚进贾府不知道老祖宗对女孩读书的看法,林黛玉就说了实话;后来知道了,就说了假话,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小心、敏感,当然还有她的聪慧。
锁定了相关场合,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就能准确理解人物此时的心理了。
2.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描写自有作者的一番苦心,更是具有一种画龙点睛之妙。
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
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事情的发展和结局,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描写的别具匠心。
从“人物在整个事件中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或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
3.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人物外在的表情动作来显现。
因而我们在分析人物心理时,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或心情)。
《祝福》中祥林嫂见到“我”后“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表现出她见到了希望。
4.深入文本,换位思考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涉及人物复杂内心活动这一方面。
【命题角度二】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提问方式——怎样确定是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题?题干示例(高考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高考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高考文学类(小说)文本阅读 5 ——人物形象分析+例题分析小说主要是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和感染读者。
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是小说的核心考点,出考频率最高,属于必考题。
常见考题形式主要分为三种题型:即:①指定语段/全文分析人物的心理或特点,②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③鉴赏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一、题型一:指定语段/全文分析人物的心理或特点(一)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特点题型的解题思路1. 划分文章故事情节,从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入手,把握每个情节内容中对人物的相关描写。
2.分清指定语段/全文的文字类型,判断描写角度。
要分清是哪类(些)描写(如正面描写的语言/动作/肖像等,侧面描写的衬托、对比、烘托等),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
3.结合上下文,看看在这一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结合细节描写,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4.在揣测人物内心活动过程中,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着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对小说人物内心做具体分析。
5.充分估计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因为命题者的“题材”一般都涉及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这一方面。
(二)此题型常见的失分点和应对策略。
1. 概括不全。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很容易只关注到典型的正面细节描写,以偏概全。
为此要对故事情节进行详细划分,留意有的情节发展阶段常常可细分为两到三个小阶段,找到描写的细节,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概括,在进行归纳整合。
2. 用词不当。
学生在分析人物心理活动时常常与“人物形象的概括”相混淆,没有准确把握“心理活动”的概念,答成“外在形象”;忽略上下文的连贯内容,揣测心理活动时出现错误。
针对此项,学生需要分清楚“心理特点”和“形象特点”的区别,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故事情节的脉络,关注细节。
【2018年全国3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核心突破三分析概括形象——形神兼析,“人”“物”共赏特级教师黄厚江如是说:王安忆说:小说是心灵的历史。
毫无疑问,小说是写人的文学,小说要反映社会生活,要表现生活世界,必须写人,写人的心灵,写人的本性,写人与人的关系。
人的性格、人的命运、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美丽,无疑都是小说要表现的内容。
就这个意义来讲,阅读小说就是读人,读人则主要是读人的内心世界。
性格特点往往只是内心世界的一种表征,没有内心体验的小说阅读,没有走进小说人物内心世界的小说阅读,只能是隔空互望,所谓性格特点的概括也只能是贴个标签而已。
——《由虚构故事走向生活世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8)(一)人物形象一、人物形象的特点1.对小说人物的基本认识(1)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典型形象。
即小说人物是作者塑造或依据生活原型加工改造,置于一定的生活环境中,用以寄托其需要表达的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文学形象,即使是“我”也属于虚构的文学形象。
(2)小说中的人物一般都有主次之分。
有时难以分出主次,小说叙述的对象是群体人物。
(3)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处于两种环境中: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环境。
2.人物形象两方面特征(1)外在特征。
即人物的身份、地位、阶层、相貌、职业等。
(2)内在特征,主要指思想性格特征。
它由思想特征和性格特征两部分组成。
思想特征,包括主人公的信仰、理想、奋斗目标、为人处世等。
性格特征由基本性格与辅助性格组成。
基本性格为主干性格,是决定人物形象的基本因素;辅助性格为多元性格,凸显其多重性。
基本性格与辅助性格之间往往呈现出对立统一的格局,如善良与软弱、勤劳与愚昧、忠诚与偏执等;如果是负面形象,则为虚伪性与其本质的对立统一等。
二、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基本方法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析其特点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展开。
1.抓住正面描写文字正面描写,即直接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进行直接的刻画,不借助于其他人物和媒介物的烘托。
训练四人物形象分析概括练前提醒“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是让考生倍感纠结的试题。
其实,破解难题的关键有二:一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三层内涵。
①人物的代表、身份、地位、阶层、类属等;②思想性格特征、思想特征,包括人物的理想、信仰、奋斗目标、为人处世等;性格特征由基本特征(主干性格)与辅助性格(多元性格)组成,这两者间往往呈现出对立统一的格局,如善良与软弱、忠诚与偏执等。
③人物形象意义、作用。
二是抓住“六个一”。
一句话:选取小说中人物最常说,或者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
一个动作:人物出现频率最高,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动作。
一个细节:能够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或最有意义的一个细节。
一个眼神(表情):人物肖像中最能透射人物精神灵魂的一个眼神(表情)。
一种作用:概括+分析的人物主要性格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一个格式:答题格式(视题干而定)。
一、(201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15分)阅读文签:短篇小说+劳动之美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
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位客人,转着身子看这个新鲜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酬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荫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扭断了脚筋。
高考小说阅读考查特点1.考试题目《魔盒》(涉及五大话题)●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
(场景)●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语言——情感)●联系全文,在空格内写一句话,要求连贯、生动,能揭示主旨。
(主题)●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情节、人物、主题)——相对开放(探究性试题)●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人物)《胡安发现了一条绳索》(涉及五大话题)●分析文中画线语句表现了胡安怎样的心理。
(人物——局部赏析)●文中插入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情节作用)●小说末两段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有什么好处?(叙述)●在现实世界中显然没有“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但在小说中,这条绳索却给人以真实感,为什么?(虚构)●小说中的绳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索,谈谈你的理解。
(主题——多义性)《第9车厢》(涉及五大话题)●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3分)(结构——材料的组织)●补写第二段“基辅读者”来信的内容。
(不超过50字)(3分)(情节)●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叙述)●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5分)(场景)●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主题)《杰克的领悟》(涉及五大话题)●小说多次提及“谜团”有何作用?(情节)●(1)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往事就像黑白影片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闪过。
(语言)(结构)(2)指出文中“男人的影响”的内涵。
(人物)●根据情节,分别补写末段空格处的内容。
(各不超过20字)(情节)●装在金色小盒子中的纯金手表象征什么?为什么贝尔瑟先生要把手表留给杰克?(情感)●请简要谈谈“杰克的领悟”带给你的启迪。
(主题)2.试题特点●依据《外国小说欣赏》的专题(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设题。
高三试卷讲评课之小说阅读人物形象分析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讲评,总结答题点,把题型归类,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分析卷面失分原因,归纳总结。
学生可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自己试卷中存在的其它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做到答题规范准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克服不自信的心理,树立大考必胜的信心,提高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针对失分原因逐题确定讲评重点,教给学生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题型变换演练,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使学生走进考场能适应各种新的题型。
做到胸有成竹,处变不惊。
教法:讲练结合学法:在总结中提升能力,在训练中提高准确率。
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刚刚结束的一模考试可以说对大家非常重要,成绩出来以后,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我想,通过这次考试大家应该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在整张语文试卷中,除了作文之外,分值比重占得最多的就要数小说阅读了,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咱们班小说阅读的得分情况:距的。
但是有差距,我们才会有更多的提分空间。
通过数据分析一目了然,我们差在哪道题上?(16和21题)这两个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人物形象)所以今天我们就重点说一说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力争在这方面能提高分数。
二、学习目标:通过分析卷面失分原因,归纳总结,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方法回顾:(学案填空)解题思路:从不同角度或多侧面把握人物(1)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
(2)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分析人物。
(3)从情节发展来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4)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5)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6)从小说人物的命运及结局来体会人物。
可见,小说人物形象的答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以人物形象的分析为中心,综合考虑环境、情节和主题,形成四循环的答题模式。
考点讲解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文本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①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②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在具体命题时,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
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常考题型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形象概括分析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蓑衣(节选)张炜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
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
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
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
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
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
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
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
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
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
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
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
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
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高分方案3 小说形象特征的概括与赏析小说是靠人物形象来说话的,人物形象是小说的魅力之源,考查小说阅读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赏析。
把握人物形象特点,除了从情节、环境和作者感情倾向角度思考外,还需关注具体的描写。
人物描写常用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等正面描写,还有借助他人他物的侧面描写。
近年浙江高考卷及其他高考卷关于人物心理考查的有关问题梳理如下:近年浙江高考卷及其他高考卷关于人物性格、形象特点考查的有关问题梳理如下:近年浙江高考卷及其他高考卷关于人物形象塑造之作用的有关问题梳理如下:典题一对人物心理、情感特点及其变化的探析例(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走眼王伟锋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
“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
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
赵老板内行,眼力好。
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
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
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
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
自此,赵老板声名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
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
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
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
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
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
”说着,伸出五根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