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传染病》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中班预防传染病教案-(多应用版)教案名称:中班预防传染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知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2.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
4.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二、教学内容:1.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2.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预防传染病的方法4.关爱他人,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出传染病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内容:(1)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及特点,让学生了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2)介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3)教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如勤洗手、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洗手比赛,检验学生掌握洗手方法的情况。
4.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卫生习惯。
3.定期进行卫生检查,检验学生的卫生习惯是否得到改善。
五、教学延伸:1.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知识。
2.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3.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六、教学资源:1.图片、故事等教学素材。
2.洗手液、口罩等卫生用品。
3.相关书籍、宣传资料。
4.专业人士的支持。
七、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关心集体。
3.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
幼儿园中班教案《传染病》教案:《传染病》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针对幼儿园中班儿童,以《传染病》为主题,通过讲解和互动,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材章节:健康领域《我们身体的敌人——传染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定义,知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帮助幼儿掌握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和传播途径。
难点:让幼儿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能在生活中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贴纸、纸张、画笔等。
2. 学具:每位幼儿准备一张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小男孩因为不注意卫生而生病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不注意卫生会生病。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传染病的定义、特点、传播途径等知识,并结合图片和实例进行讲解,让幼儿易于理解。
3. 互动环节(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预防传染病,每组给出一些建议。
4. 随堂练习(5分钟)发放纸张,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画出预防传染病的图示,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5. 贴纸游戏(5分钟)将贴纸分发给每位幼儿,让他们在纸上贴出正确的预防措施,如贴上洗手图标、戴口罩图标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我们身体的敌人——传染病”板书内容:1. 传染病的定义2.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等3. 预防措施: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戴口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预防传染病的八个小贴士。
2. 答案:(1)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洗20秒。
(2)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3)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和人多的地方。
(4)保持室内通风,每天至少通风半小时。
(5)避免接触患者,如发现身边有患者,要及时报告。
(6)定期体检,增强免疫力。
(8)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幼儿园中班传染病教案传染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其特点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并且能在动物和人群或人群间传播。
【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的传染病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幼儿学习一些基本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与图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一、师幼谈话,由幼儿比较熟悉的手足口病谈到传染病。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春天和秋天气候乍暖还寒阴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2、教师告诉幼儿春秋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3、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4、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
(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二、教师讲述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小朋友们的经验。
3、教师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上都会留下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手足口病的。
4、很多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手足口病是一样的。
三、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传染病?2、幼儿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打预防针,不接触生传染病的人群。
【活动结束】教师带幼儿到洗手间洗手。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活动准备:1、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请你们认真听,听完了故事,我还要你们来回答我的小问题呢?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师:故事讲完了,那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咪咪会的红眼病呢?那为什么咪咪妈妈的眼睛也红了呢?教师小结:原来咪咪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中班传染病教案20篇(1)中班安康公开课教案《会传染的红眼病》含反思幼儿园中班安康教案:会传染的红眼病活动目标:1、了解咪咪患红眼病的缘由,知道红眼病会传染。
2、学习处理眼睛异物的简洁方法。
3、体验嬉戏的欢乐。
4、积极的参加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小白兔、小花猫的手偶。
活动过程:1、听故事《红眼咪咪》。
――出示小白兔和小花猫,谈谈小白兔的红眼睛很美丽,小花猫的眼睛明又亮。
可是有一天,小花猫的眼睛变红了,这是为什么呀?――这只小花猫叫咪咪,它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一天,咪咪在草地上玩皮球,突然一阵风吹来,一粒灰沙吹进了咪咪的眼睛里。
眼睛真难过,咪咪用手揉,用擦过鼻涕的手帕去擦。
揉呀揉,擦呀擦,眼睛越来越疼。
妈妈见了说:“哎呀!咪咪的眼睛怎么变成白兔的眼睛了?”没过几天,妈妈的眼睛也红了,眼睛又痛又痒,还怕光、流眼泪,真难过呀!2、知道得红眼病的缘由及病症。
――咪咪的眼睛为什么变红了?(灰沙进了眼,不该用手揉,用脏手帕擦。
这样会把细菌带进眼睛,使眼睛发炎,眼球充血变红)――妈妈眼睛怎么也红了?(妈妈被咪咪传染了,红眼病是传染病)3、了解怎样避开红眼病。
――妈妈和咪咪去医院看病,医生为他们清洗了眼睛,还开了眼药水,让咪咪回家好好休息,不要和同伴一起玩了。
妈妈也不要上班,免得传染给其他人。
――得了红眼病会怎样?该怎么办?得了红眼病后,眼睛会流眼泪、怕光、还会疼,会传染给别人。
应在家休息,避开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
得了红眼病后要准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洁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妈妈怎样才能不被传染?(假如知道四周的人得了红眼病,就不能再与他接触,不用他的毛巾、手帕,不用脏手揉眼)――灰沙吹进眼睛应当怎么办?(可以闭上眼,让泪水渐渐和灰沙一起淌下,假如不行可请大人帮助)建议:1、如有条件,可预备有关预防红眼病的录像。
2、在争论中调动幼儿已有阅历,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增强幼儿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学会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传播途径。
2.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常见传染病的图片。
2. 实物教具:如洗手液、口罩等。
3. 互动游戏:传染病接力跑。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你们身边有哪些传染病呢?”2.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传染病(1)教师展示课件或图片,向幼儿介绍常见的传染病,如感冒、手足口病、流感等。
(2)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3)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要预防传染病?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1)教师讲解保持卫生的重要性,如勤洗手、勤剪指甲等。
(2)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让幼儿跟随学习。
(3)发放洗手液,让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实践洗手。
3. 学会预防传染病的方法(1)教师讲解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如戴口罩、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等。
(2)展示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让幼儿跟随学习。
(3)组织传染病接力跑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教师反思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关注幼儿的卫生习惯,共同预防传染病。
2. 主题班会:定期开展传染病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巩固幼儿的防范意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家园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卫生习惯表现。
3. 定期对幼儿进行传染病知识测试,检验教学效果。
中班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通用5篇)中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1教学目的:使同学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掌控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呼吸道传染病和腮腺炎的预防。
教学难点:了解传播途径。
教学用具:《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掌握》视频教学过程:一、导课:什么是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二、让同学说一说得了呼吸道传染病的感受。
三、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计划免疫。
留意卫生。
少去公共场所。
会添减衣服。
积极熬炼身体。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样传染的?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节。
腮腺炎病毒存在与病人地唾液、鼻烟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烟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进入空气引起感染。
五、怎样预防腮腺炎?避开与腮腺炎病人接触;病好后才能上学。
可煎服板兰根等草药预防。
六、观看影片《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掌握》并沟通感受七、作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那些方法?板书设计:冬季传染病的预防计划免疫留意卫生少去公共场所会添减衣服积极熬炼身体中传染病预防安全教案2一、设计意图在说课之前,给大家看几张照片,看,这是我家老二,叫七七,现在一岁八个月,排行最小的她,在家也是最娇宠的一个了,可是最近,可爱的七七却在在5月15号的晚上确诊了手足口病,这可把家人急坏了,抓紧带到了我们当地的进贤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口里的泡泡让孩子饮食不加,哭闹之时,让当妈妈的我,揪心极了。
最近,天气改变很大,我们园也已经有两个班级发觉了手足口病病例,还有一个毕业班,涌现了水痘病情,所以,为了让孩子了解传染病,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学会爱护自己,因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我们都知道,活动目标是整个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也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我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位如下:1.认知目标:了解流行性的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活动重点〕2.技能目标:能说出并掌控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活动难点〕3.情感目标:加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幼儿园中班健康预防传染病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材的第四章《预防传染病》,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学习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知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活中识别常见的传染病。
2. 培养幼儿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图片、视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卫生纸、洗手液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小朋友感冒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传染病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何预防感冒。
2. 讲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5分钟)利用PPT课件,讲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3. 介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5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4. 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5分钟)结合实例,讲解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
5.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个具体的传染病案例,引导幼儿分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预防传染病,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传染病的基本概念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3. 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绘制一幅预防传染病的宣传画。
答案:宣传画内容应包括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作业题目:让幼儿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并说明如何预防。
答案:如感冒、手足口病、水痘等,预防方法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预防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实践情况,加强对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
《预防传染病》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教案3篇预防传染病幼儿园中班健康教育教案1. 个人卫生惯的培养-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手部卫生: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
- 咳嗽和打喷嚏的正确方式:教导儿童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避免病菌传播。
- 脸部卫生:教授正确的洗脸方法,让儿童清理面部污垢和细菌。
-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示范洗手和洗脸的正确方法,并让儿童模仿练。
- 观看教育视频,让儿童了解病菌的传播和预防方式。
- 给每个儿童分发纸巾,并让他们模仿正确的打喷嚏方式。
2. 社交距离和共享物品的卫生- 教学目标:教导儿童保持社交距离和正确共享物品的卫生惯,减少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教学目标:教导儿童保持社交距离和正确共享物品的卫生习惯,减少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社交距离:解释儿童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亲密接触。
- 共享物品的卫生:教导儿童正确使用和清洁共享物品,如玩具和文具。
-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组织小组活动,让儿童感知正确的社交距离并保持距离。
- 示范正确的共享物品的使用和清洁方式,并让儿童模仿练。
- 强调个人物品与他人物品的区分,阐明不要随意触碰他人物品,以降低传染风险。
3. 健康惯的巩固与强化- 教学目标:巩固和强化幼儿的健康惯,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
教学目标:巩固和强化幼儿的健康习惯,使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行为。
-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继续强调个人卫生惯的重要性,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等。
- 每日健康检查:教授儿童如何自我观察身体状况,发现异常并及时报告。
- 与家长的合作:鼓励家长在家继续教育和巩固幼儿的健康惯。
-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制作个人卫生惯的海报,并在教室内展示。
- 让儿童自觉记录每天的健康情况,引导他们关注身体变化。
中班秋季传染病教案教案标题:中班秋季传染病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流感、感冒、手足口病等。
2. 卫生习惯的养成:勤洗手、避免接触病菌、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等。
3. 合作游戏:通过小组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2. 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3. 合作游戏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如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秋季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2. 知识讲解(10分钟):- 使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秋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如流感的症状、感冒的预防方法等。
- 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是否有类似的经历或了解。
3. 卫生习惯培养(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菌等。
- 演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让学生模仿。
- 角色扮演:老师扮演生病的孩子,学生们轮流演示如何正确咳嗽和打喷嚏。
4. 合作游戏(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 分发合作游戏材料,如拼图、团队搭建等。
-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
5. 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强调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和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家中和学校中积极实践所学的卫生习惯。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健康计划,包括饮食、锻炼和卫生习惯等方面。
2. 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创作宣传秋季传染病预防的作品。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的合作游戏任务的质量和完成时间。
3. 学生制作的宣传作品的创意和准确性。
中班预防传染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传染病,以及传染病对健康的影响。
2.学习基本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住口鼻等。
3.培养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如保持教室、玩具和餐具的清洁。
4.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增强幼儿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卡片:描绘传染病的图片、洗手的步骤图片等。
2.玩具或模型:用于模拟传染病传播的游戏。
3.洗手液、肥皂、纸巾等卫生用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描绘传染病的图片或卡片,引发幼儿对传染病的认知和兴趣。
可以提问幼儿是否知道什么是传染病,以及传染病对健康的影响。
2.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传染病的概念,并引导幼儿思考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可以通过与幼儿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传染病可以通过接触、空气、食物和水等途径传播。
3.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15分钟):a.洗手的重要性: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洗手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洗手的正确步骤。
可以使用描绘洗手步骤的图片或卡片进行示范。
b.洗手的游戏: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洗手游戏,让幼儿模拟洗手的过程。
可以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水等卫生用品,让幼儿亲自体验洗手的过程。
4.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咳嗽和打喷嚏时应该如何遮住口鼻,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可以通过示范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模仿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姿势。
5.环境卫生的培养(15分钟):a.保持教室整洁:教师与幼儿讨论保持教室整洁的重要性,如定期清洁桌椅、地板和玩具等。
b.清洁玩具和餐具: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玩具和餐具的清洁方式,如用肥皂水清洗玩具、用热水和肥皂清洗餐具等。
6.游戏和互动活动(20分钟):a.传染病传播游戏: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玩具或模型,让幼儿模拟传染病的传播过程。
教师可以设定一些规则,如传染病通过接触传播,幼儿需要避免被传染等。
通过游戏,让幼儿深入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b.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医生、护士或患者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增强幼儿对传染病预防的认识和兴趣。
幼儿园传染病教案20篇《幼儿园传染病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园传染病教案20篇!(1)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常见传染病》含反思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各种传染病的图片、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以故事引出活动师:今天邱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请你们认真听,听完了故事,我还要你们来回答我的小问题呢?。
1.讲完故事后提问师:故事讲完了,那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为什么咪咪会红眼病呢?那为什么咪咪妈妈的眼睛也红了呢?2.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二)讨论其它的传染病1.师:刚刚我们说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传染病,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染病呢?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呢?2.讨论该如何去预防传染病师:传染病真是可怕!而且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存在着传染病,我们所示都可能得传染病!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呢?(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三)教师总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活动反思常见传染病积极预防常识,通常情况下要告诉幼儿知道常见的几种传染病,了解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更好的进行传染病的预防,具有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初步建立预防传染病的正确观点。
要让幼儿知道传染病的特点积极预防方法,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的措施。
(2)大班安全教育教案《防传染病》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中班预防传染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能正确洗手、咳嗽和打喷嚏的姿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健康的关注和爱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会正确洗手、咳嗽和打喷嚏的姿式。
三、教学准备:1. 图片或者卡片:描绘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2. 洗手液、肥皂、纸巾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你们知道怎样预防传染病吗?”等等。
2. 感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者卡片向学生展示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例如感冒、流感、手足口病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这些传染病的认识。
3. 理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接触生病的人等。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让学生能够理解。
4. 实践(20分钟)教师向学生演示正确的洗手、咳嗽和打喷嚏的姿式,并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
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实践过程,及时赋予指导和纠正。
5.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正确的洗手、咳嗽和打喷嚏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并观察家庭成员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否良好。
2. 活动延伸:可以邀请医生或者护士来学校进行课堂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演示和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赋予指导和纠正,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延伸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幼儿园中班教案《传染病传播途径》目标通过本教案,幼儿应能够:1. 了解不同的传染病传播途径;2. 学会预防传染病的方法;3. 培养良好的卫生惯。
教学内容导入(5分钟)1. 用简单的语言引入课题,向幼儿们提问:“你们知道我们身边可能存在哪些传染病?”2. 让幼儿们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呈现(10分钟)1.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的传染病,并告诉幼儿们每种传染病的名称。
2. 分享每种传染病的症状和感染方式。
讲解(15分钟)1. 传播途径的讲解:- 直接传播: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源传播,例如握手、接吻等。
-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例如咳嗽、打喷嚏等。
- 食物传播: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例如食用污染的水果、蔬菜等。
-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受污染的物体传播,例如摸染有病菌的物品等。
2. 预防措施的讲解:- 勤洗手:教育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尤其是在接触污染源后进行洗手。
- 注意个人卫生:教导幼儿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操作(20分钟)1. 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其中一个幼儿扮演传染源,其他幼儿扮演与之接触的人。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们加深对不同传播途径的理解。
2. 通过游戏、绘画等活动,鼓励幼儿们发挥想象力,创作与预防传染病相关的作品。
总结(5分钟)1. 向幼儿们提问:“你们觉得怎样才能预防传染病?”,并鼓励幼儿们积极回答。
2.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对各类传染病的认知程度;2. 评估幼儿参与角色扮演和绘画活动的积极性;3. 检查幼儿是否学会正确洗手并注意个人卫生的方法。
以上是幼儿园中班教案《传染病传播途径》的内容。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幼儿们了解传染病传播途径,并培养他们正确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病第一章:认识传染病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概念,知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二、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三、教学活动:1. 讲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结合图片让幼儿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和传播途径。
2. 开展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对传染病的认识。
3. 教师总结,强调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对传染病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幼儿是否能说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个人卫生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对预防传染病的影响:保持清洁、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
2. 正确洗手的步骤:湿、搓、冲、捧、擦。
三、教学活动:1. 讲解个人卫生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示范正确洗手的步骤。
2. 开展洗手比赛,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 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如饮食、睡眠、锻炼等。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幼儿是否能正确洗手。
第三章:健康生活方式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传染病的影响:规律作息、适量锻炼、保持愉快心情等。
2. 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健康行为: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分享快乐等。
三、教学活动:1. 讲解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
2. 开展生活小游戏,让幼儿掌握健康行为。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规律作息、适量锻炼。
2. 了解幼儿是否能够保持愉快心情,积极分享快乐。
第四章:预防传染病的简单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预防传染病的简单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遇到传染病疫情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
幼儿园中班教案《传染病》
中班教案《传染病》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了解传染病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传染病》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懂得有关传染病的常识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3、了解传染病的症状,知道感冒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大人。
4、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活动准备:
1、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一些有关于传染病的图片。
3、红眼咪咪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活动。
师:今天钟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请你们认真听,听完了故事,我还要你们来回答我的小问题呢?
1、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2、讲完故事后提问:
师:故事讲完了,那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咪咪会的红眼病呢?那为什么咪咪妈妈的眼睛也红了呢?
教师小结:原来咪咪的眼睛进沙子了,他用脏脏的小手去揉眼睛了结果眼睛发炎了,变红了,得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很强的传染病,所以红眼病传染给了妈妈!
3、引导幼儿讨论避免传染病的方法。
师:红眼病会传染给别人,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自己不得红眼病呢?
教师小结:我们要记住不要用脏的小手去揉眼睛,用干净的毛巾去擦。
如果得了红眼病,应在家休息,避免和别人接触,等病好了才能上幼儿园。
得了红眼病后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点眼药水,用干净的手帕擦眼泪,不到公共场所去。
二、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1、讨论其他的传染病。
师:刚刚我们说了红眼病,红眼病是一种传染病,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染病呢?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呢?
2、讨论该如何去抚养传染病。
师:传染病真是可怕!而且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存在着传染病,我们所示都可能得传染病!那我们要怎么样预防呢?
(教师播放一些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看)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应该要多通风,勤洗手,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要去人多的地方的话,我们也带上一个口罩,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卫生。
三、教师总结。
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