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被动语态译法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英语中被动句的翻译⽅法(1) 汉语中有被/由/叫/挨/让/给/受/遭等词时,可译成英语被动句.他常被派做这项⼯作. He is often sent to do this work.你叫⾬淋湿了. Have been wetted in the rain.这孩⼦昨天挨来了⼀顿批评. The boy was criticized yesterday.我们的⾐服给汗⽔湿透了. Our clothes were soaked with sweat.东西受潮了. The things have been affected with damp.他们去年遭了灾. They were hit by a natural calamity last year.(2) 不带标记的汉语被动句有些句⼦的主语不是动词的执⾏者,⽽是动作的承受者,结构上是主动的,但含义上确是被动的,英译时⽤被动句处理.历史是⼈民创造的. History is made by the people.这⾸歌是我⼀个朋友谱写的. The song was composed by a friend of mine.这个问题必须予以处理. This matter must be dealt with.这座桥将在今年年底建成.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will be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3) 汉语某些习语的译法:有些汉语习语,语态上是主动的,但英译时要⽤被动语态,特别是英语中以IT作形式主语的句式.应该说,基本情况是健康的.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situation is basically sound.据报,敌⼈当时离那⾥只有⼗⾥.It is reported that the enemy were ten li away.很明显,这计划应当取消. It is obvious that the plan should be scrapped.据谣传,那场事故是由于玩忽职守⽽造成的. It is rumored that the accident was due to negligence.据了解这地⽅有丰富的⾃然资源. It is known that the area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有⼈认为 It is considered that-- 普遍认为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据信 It is believed that-- 众所周知 It is well known that据悉 It is learned that 据推测 It is supposed that--据估计 It is estimated that 必须指出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可见 It will be seen that 不⽤说 It is understood that⽆可否认 It cannot be denied that 已经证明 It has been proved that可以肯定 It may be confirmed that 可以有把握地说 It may be safely said that⼈们有时会问 It is sometimes asked that ⼈们希望 It is expected that据说 It is said that据报道 It is reported that。
被动语态翻译被动语态是英语语法中常用的一种语态。
在被动句中,动作的承受者(即主动句中的宾语)成为句子的主语,而动作的执行者(即主动句中的主语)则成为被动句中的介词短语(通常由介词“by”引导)或省略掉。
被动语态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接收者或者操纵者的不重要性。
下面是一个关于被动语态的例子:主动语态:John wrote the article.翻译:约翰写了这篇文章。
被动语态:The article was written by John.翻译:这篇文章是约翰写的。
被动语态在以下情况下常常被使用:1. 当动作的执行者不明确或不重要时。
例如:The car was repaired.(这辆车已经修好了。
)2. 当我们想强调动作的承受者或结果时。
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a famous author.(这本书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写的。
)3. 当我们想避免重复使用主动句中的主语时。
例如:The tickets were sold out quickly.(这些票很快就卖光了。
)4. 在科学或者学术写作中,常使用被动语态来描述实验或研究结果。
例如:The dat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数据已被收集和分析。
)被动语态的构成:被动语态的构成方式为:be动词(am, is, are, was, were, been, being) + 过去分词(V-ed)。
例如:主动语态:She opens the door.被动语态:The door is opened by her.被动语态也可以用于不同时态和不同人称,只需要根据上述构成方式进行相应的变化。
例如:主动语态:They will finish the project.被动语态:The project will be finished by them.被动语态的使用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来决定,不适合所有情况。
英语被动语态的中译法作者:吴桂玲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1期摘要:英语中被动结构的句子十分常见,虽然汉语有时也用被动语态,但比较起来却很少见。
那么,译成中文时应如何去处理英语中大量的被动语态呢?如何使译文成为符合语言习惯的、规范的现代汉语呢?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归纳英语被动语态译成中文时的几种常见方法。
1.将被动句改译成主动句。
如果原文是被动语态,译成中文的被动语态显得很不合适,或者不大自然,就不妨改为主动语态,这种情况大致包括四种类型。
1.1 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做主语。
例如:(1) The subject will be treated more fully later.这个主题稍后将详细讨论。
(2)This room must be tidied up.房间该收拾一下了。
1.2 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做宾语。
例如:(1)Life cannot be understood without much charity.没有爱心,就无法了解人生。
(2)I’m afraid I shall be laughed at.我怕人家笑我。
1.3 改译成汉语的判断句,即带表语的主动句。
这种翻译法一般适用于加强语气的判断句。
例如:(1)The book was bought in Beijing这本书是在北京买的。
(2)A knowledge of statistics is required for the analysis of data.要做资料分析,具备统计学知识是必要的。
2.将被动句改译成被动句。
汉语虽然较少运用被动语态,但有时也用被动语态结构来着重强调被动的动作,同时也是为了保留原文的主语,因为它往往是注意力集中的人或事物。
将英语被动句译成中文被动句时,除了运用“被”字外,往往还借助“挨、遭、遇、教、应、让、给、受、获、承、蒙、得、邀、见、由(为)…所、因…予以、加以”等字眼。
翻译时可以灵活运用,以达到译文活泼,传神的效果。
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
被动语态是一种句子结构,在中文翻译中,可以使用以下技巧来表达被动语态:
1. 改变主谓结构:将主语变为宾语,将宾语(或部分宾语)变为主语。
例如,将英语句子"John was given a present by Mary."翻译成中文时,可以改为"玛丽给了约翰一份礼物。
",将"John"变为宾语,将"Mary"变为主语。
3. 调整语序:在中文翻译中,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句子的语序,以表达被动意义。
例如,将英语句子"The letter was sent yesterday."翻译成中文时,可以调整语序为"昨天这封信被寄出了。
",使得被动含义更明显。
4. 使用"被动"结构的句型:在中文中,有一些特定的句型可以表达被动意义,如"被+动词+主语+宾语"的结构。
例如,将英语句子"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wind."翻译成中文时,可以使用"被+动词+主语+宾语"的结构,翻译为"窗户被风给吹坏了。
"。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被动语态的中文翻译技巧,具体的翻译方法还需要根据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灵活运用。
被动语态译法This seems mostly effectively done by supporting a certain amountof research not related to immediate goals but of possibleconsequences in the future.【结构分析】本句应先译by supporting…这个方式状语,再译主句This seems mostly effectivelydone.【参考译文】给某些与当前目标无关但在将来可能产生影响的科研以支持,看来通常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New sources of energy must be found, and this will take time, but itis not likely to result in any situation that will restore thatsense of cheap and plentiful energy we have had in the times past.【结构分析】被动结构new sources of energy must be found 应译为主动。
【参考译文】我们必须要找到新地能源,但这需要时间;而过去我们感到地那种能源廉价而充足地情况,将不大可能再出现了。
The supply of oil can be shut off unexpectedly at any time, and inany case, the oil wells will all run dry in thirty rears or so atthe present rate of use.【结构分析】本句中地被动结构可以根据汉语的习惯直接以为被动句。
【参考译文】石油供应可能随时被切断;不管怎样,以目前这种消费速度,只需30年左右,所有的油井都会枯竭。
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在英语中,被动语态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结构,表示主语被动作所影响或行为被执行。
在翻译被动语态时,我们需要考虑中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以便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一、英语被动语态的构成英语被动语态由助动词be、动词的过去分词和主语组成。
助动词be 是被动语态的标志,它有现在时和过去时的形式,如is、are、was、were等。
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given、done、written 等。
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通常在句子的开头。
二、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1、转换为主动语态中文习惯使用主动语态,因此在翻译英语被动语态时,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主动语态。
例如,“The book was written by John”可以翻译为“这本书是由约翰写的”。
2、添加“被”字中文中可以使用“被”字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翻译英语被动语态时,我们可以添加“被”字来明确动作的接受者。
例如,“The car was hit by a bus”可以翻译为“这辆车被公交车撞了”。
3、使用“受”、“遭”等词除了使用“被”字外,中文还可以使用“受”、“遭”等词来表示被动关系。
例如,“The city was attacked by the enemy”可以翻译为“这个城市遭到了敌人的攻击”。
4、省略“被”字在一些情况下,中文可以省略“被”字,直接将主语作为动作的接受者。
例如,“The house was cleaned”可以翻译为“房子被打扫了”。
翻译英语被动语态时,我们需要根据中文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
考研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引言在考研英语中,被动语态是考生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语法结构。
由于中英文的语言习惯差异,被动语态的翻译成为了很多考生的难点。
本文将详细讲解考研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用法和特点,并介绍相应的翻译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翻译中的挑战。
知识点讲解被动语态是英语中常见的语法结构之一,通常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
被动语态的译法(Translation of the Passive)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很广。
凡是在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者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往往都用被动语态。
汉语中虽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狭窄得多。
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子,译成汉语时,很多情况下都可译成主动句,但也有一些可以保持被动语态。
一、译成汉语主动句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子译成汉语主动句可有几种不同情况:(一)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为主语1)The whole country was armed in a few days.几天之内全国武装起来了。
2) The sense of inferiority that he acquired in his youth has never been totally eradicated.他在青少年时期留下的自卑感,还没有完全消除。
3)Most trees are denuded of leaves in winter.大多数树木冬天要落叶。
4)He has been wedded to translation.他与翻译结下了不解之缘。
5)She was delivered of a boy.她生了一个男孩。
6) Visitors are requested to wait.来宾请等候。
7) He was given a prize.他得了奖。
8) I have the honor of being elected.我荣幸地当选了。
(二)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作宾语1)By the end of the war 800 people had been saved by the organization,but at a cost of over 200 Belgian and French lives.战争结束时,这个组织拯救了八百人,但那是以二百多比利时人和法国人的生命为代价的。
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探析
摘要:在英语学习中,熟练掌握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对英语翻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技能,因此,被动语态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以往学习中的经验,探讨被动语态在英语翻译中的五种翻译技巧,希望学生在今后的英译汉时可以用来解决更多难题。
关键词:英语被动语态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75-01
1 英汉被动语态对比
相对于汉语,被动语态在英语中使用的更为广泛。
作为主题突出的语言,英语中的主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一般情况下主语是处在施事谓语动词之前。
同时英语也是一种物称语言,主语并不总是人或者具体的名词,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也常常会作为主语出现,用来表示人的动作或行为的词就作为谓语出现。
然而在汉语中,主语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
在对一件事情进行叙述时,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者,最好用主动句式,这里的施事者作主语,动词形式表现为主动态;而当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就最好用被动句式,这里的受事者做主语,动词形式表现为被动态。
2 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
为了使意思更精准、读起来更为通顺,在对英语的被动语态进行翻译时时,通常我们将句子直接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但是有时我
们也可在翻译后保持句子的被动句型。
在翻译过程中原句结构的顺序有的需保持原有,有的则需作出一些调整,有的需要将个别句子成分转换即可,有的却要将句子结构完全改变。
所以,我们应在分析考虑后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应对不同的情况。
下面将列举说明翻译被动语态时的五种方法。
2.1 英语被动句译为汉语被动句
在进行英文被动句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直接将原有被动形态保留,这种方式的翻译可以起到强调被动动作或突出被动者的作用。
翻译时我们可以用汉语的“被、让、挨、给”等词语来表现句子的被动结构。
例如:be captured译为“被捕”;be criticized译为“挨批评”;be praised译为“受表扬”等等。
用以上提到的助词用以辅佐,在没有施动者的情况下,遵循“动作接受者+被+ 动词”的顺序将句子翻译并排列,这样就在原文主语得到保留的同时,使译文中句子主体的顺序和原文保持大体一致。
例如:“subhealth more and more attention”可译为“亚健康越来越被重视了”。
用”加以、得以、遭到、受到”等词加以辅佐,后面加以谓语动词。
例如:“sub-health will make our body is getting worse,and if we are not living habits to improve,then”翻译成汉语为“亚健康会使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差,如果我们不对生活习惯加以改善的话”。
2.2 英文被动句译为汉语主动句
保持英文原句中的主语、谓语,但是翻译后的中文语句中没有像“被”和“把”这种表示被动的字,句子形式虽变为是主动句但是表达的仍然是与原句中相同的被动意义。
“cultural diversity could also be traced to more constrained beginnings.”可翻译为“文化多样性也能够追溯到受限制更多的起源”。
在这里,原句中典型的“a be done by b”的被动句式,如果被直译成“被……了”,会让句子显得过于生硬,这个时候我们调换主语和宾语的位置,“被”字去掉这样读起来就会自然许多。
在英语被动句中无生命的名词作为主语,句中也没有并没有动作发出者,这时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可以在保持原句子主语和句子结构的情况下,直接用汉语的主动语态将其翻译出来。
例如:“our wedding is scheduled to be held next saturday.”这个句子译为“我们的婚礼定于下周六举行”。
2.3 转化成无主句的表现形式,将句子主语译为宾语
无主语是汉语的一大优势,它被频繁的使用在汉语中,不管是指自然现象(如,天晴了)还是具有泛指性(如,山林又出现老虎了)都是用这种方式来表现的。
在英语被动句中如果动作的执行者不必讲出,那么翻译时往往采用无主句,把原句的主语译成宾语,这样翻译后的汉语更为通顺流畅语流。
如“internet is one of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feelings are created and conveyed…”可译为“网络是创造和传递这些感受的手段之一……”并不是所有的英语被动句中都会出现by结构,这种情况下我们在翻译时仍可采取主
宾颠倒的方法,句子的主语可以由介词短语中的名词或名词词组翻译而来。
2.4 用“是……的、由……的”结构,英文倒装句译为汉语的判断句
“the article was written by lily.”可以翻译为“这篇文章是lily写的”。
在类似于这种的情况下将谓语部分置于“是”与“的”之间,将英语被动句翻译为汉语中的判断句。
2.5 it作形式主语的被动句,翻译为主动句
在翻译it作形式主语的被动句时,往往会将其翻译为主动形式,有时不加主语,有时加上不确定的主语。
不加主语时,我们一般用固定的模式进行翻译。
如:“it is said that…”翻译为“据说……”;“it is reported that…”译为“据报道……”;“it is understood that…”译为“据了解……”等等。
加不确定主语的,如“it is asserted that…”译为“有人断言……”;“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译为“大家一般认为……”;“it was told that…”译为“有人曾说……”等等。
3 结语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似乎比汉语中应用的更为广泛,我们并不拘于将翻译后的汉语体现为那种形式可以是被动语态,可以是主动语态,在有些情况也可以将其翻译成汉语特有的无主句,学生通过理解复杂结构的英语并通过良好的汉语组织语言能力将其很好的表
现出来是很能体现语言能力的。
但是英语毕竟和汉语不同,表达方
式和语句结构的差异都让学生感觉在进行被动语态的翻译中有一定的难度。
在今后进行时,我们要善用翻译技巧,结合我们汉语中的变现习惯和表达规则,做到译文流畅通顺,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我们英语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秋梅.英语被动结构的认知阐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68-169.
[2] 刘蔚.英语状态被动结构探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