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相关知识及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5
狼疮性肾炎健康宣教狼疮性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通过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上引起肾小球肾炎。
这种疾病通常会导致肾功能减退,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肾衰竭。
因此,及早了解狼疮性肾炎的相关知识,采取适当的保健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狼疮性肾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量减少、尿中含有蛋白质、血尿、水肿、高血压等。
如果您出现这些症状,并怀疑自己患有狼疮性肾炎,首先需要进行尿液分析和肾功能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为您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帮助您管理狼疮性肾炎的健康宣教:1.合理饮食:饮食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建议您遵循低蛋白、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高嘌呤食物,如辣椒、海鲜和内脏。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谷物和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白肉和豆制品。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狼疮性肾炎常常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现之一、因此,控制狼疮性免疫反应和炎症对于防止肾损害的进一步恶化非常重要。
请定期就诊,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药物治疗。
3.注意药物使用:狼疮性肾炎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免疫调节剂和激素等药物。
在使用药物时,请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
4.保持良好心态:患有狼疮性肾炎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
积极面对疾病,参加适当的运动和放松活动,可以帮助减轻压力和恢复身体的平衡。
5.重视身体信号:狼疮性肾炎患者需要经常观察自己的身体信号,如尿量、水肿、血压、体重等变化。
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以便针对性调整治疗方案。
6.定期复查和监测:狼疮性肾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随访和监测。
请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等指标,及时了解肾脏状况和调整治疗方案。
7.预防感染:狼疮性肾炎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因此,平时需要加强自我防护,避免接触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
手卫生和环境清洁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8.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狼疮性肾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五月护理查房狼疮性肾炎时间:2021.5月地点:肾内科宣教室参与人:肾内科全体护士主持人:廉护士长主讲人:景倩查房过程:廉护士长: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异常有关。
除SLE全身表现外,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下狼疮性肾炎的相关知识。
景倩:39床弥希辉,男,17岁,因“反复水肿、乏力2年余,皮肤瘀点4月。
〞入院。
2021年7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行肾活检术,病理示:狼疮性肾炎IV型-G〔A〕,先后给予糖皮质激素、环磷酞胺、咪睉立宾片等药物免疫抑制及对症支持治疗。
定期监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等指标,未见明显异常。
4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皮肤瘀点,3月前入院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环磷酞胺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偶有咳嗽、咳白粘痰,痰中带血丝,皮肤瘀点逐渐增多,2021.03.02给予利妥昔单抗100mg ivdrip qw 两次。
2021.3.18给予轻氯哇200mg BID口服,甲强龙40mg iv QD,利妥昔单抗静滴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响,停用。
入院查体:四肢及背部、腹部可见大量紫色瘀点,背部局部瘀点融合成片,无皮下结节,无肿块。
24小时尿量2000ml左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85次/分,律齐。
腹平软,双肾区无叩击痛。
移动性浊〔+〕,肠鸣音正常。
双下肢轻度水肿。
血细胞分析:红细胞计数3.60 10^12/L,血红蛋白107.0g/L,红细胞压积0.337,血小板计数410^9/L,尿常规检查加沉渣:尿蛋白+1,尿潜血+3,红细胞1467/ul,血糖+肾功+肝功+血脂:谷丙转氨酶20.3U/L,谷草转氨酶10.9U/L,总蛋白50.4g/L,白蛋白31.7g/L,球蛋白18.7g/L,尿素9.0mmol/L,肌酐67.6umol/L,甲功三项: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58pmol/L,游离甲状腺素16.38pmol/L。
狼疮性肾炎是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如果处理不当,那么就会损害肾工作,并且还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狼疮性肾炎患者来说,除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做好狼疮性肾炎的日常护理工作呢?下面由长沙普济肾病医院的医生为大家详细介绍。
狼疮性肾炎的日常护理
(1)对于严重性肾脏水肿以及排尿困难的患者,要给予水分的补充,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液体或口服中药。
(2)密切观察排尿量,每周可进行少于两次以上称重,严重腹水者每三天量一次腹围。
(3)对于有高血压症状患者,要定期进行血压测量。
(4)在饮食上要补充营养的补充,给予低盐、低脂的物质补充,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忌食豆类及其它植物性蛋白。
使用激素血糖升高者,给予低糖饮食。
(5)对于病情较轻,并伴有肾脏炎症的患者,要坚持适当的卧床休息,以免肾脏功能衰竭。
当疾病活动控制和缓解后,慢性狼疮肾炎恢复期,可适当活动。
狼疮性肾炎的护理
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1.狼疮活动期,发热时,按发热病人常规护理,避免受凉,
积极预防并治疗感冒,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
2.要体贴病人疾苦,做好思想开导工作,解除患者恐惧心理
和思想压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告知患者不宜晒太阳,外出要打遮阳伞,穿长袖上衣和长裙、长裤。
室内阳光过强时,应挂窗帘。
禁服感光食品,如
蔬菜中的芹菜、香菜等。
4.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应注意副作用的出现,积
极预防并及时治疗各种病毒、细菌感染。
使用CTX冲击患者,
嘱患者多饮水,密切观察小便颜色,定期复查肝功能。
5.给予优质蛋白、低脂肪、低盐、低糖、富含维生素和钙的
饮食。
忌食海鲜及辛辣食品,戒除烟酒。
6.密切观察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精神状态:病情的活动可导致
精神状态异常,表现为:行为异常、忧虑、淡漠、甚至木僵
状态,或表现为过度兴奋、幻觉、强迫观念或偏执狂,出现
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8.其余按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红斑狼疮性肾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饮食护理: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
2.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水肿、体重、皮肤、口腔黏膜、有无头痛幻觉、昏迷等。
3.用药护理:在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免疫抑制剂时应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4.症状护理:
1)高热护理:要观察其热型、发热程度及伴随症状,必要时给予物理降温。
2)皮肤与黏膜的护理:要观察皮肤破溃的程度、大小,嘱患者勿抓挠,温水清洗皮肤,勤换内衣,有口腔溃疡者给予口腔护理。
3)狼疮肾的护理:注意观察尿量、尿色,若伴高度水肿者要观察水肿部位、程度,监测血压、体重,并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4)合并狼疮脑病的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幻觉、昏迷等。
5)关注患者的心理:多与患者沟通,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在疾病缓解期可逐步增加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如出现关节炎则不宜活动。
2.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食用增加光敏感的食物,如无花果、香菜。
长期服用激素者,要注意补钙,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避免大量的烟、酒或刺激性食物。
骨质疏松者可以使用维生素。
3.告知患者避免接触紫外线及日光照射。
狼疮肾炎的护理【观察要点】1、全身症状:以低、中度热为常见热型,可伴有疲倦、乏力、体重下降、关节痛等。
2、皮肤粘膜:常见于皮肤暴露部位,典型者颊部和鼻梁部位呈蝶形红斑,指掌部或甲周红斑,指端缺血,面部及躯干皮疹。
口鼻粘膜出现无痛性溃疡。
3、肾脏表现:出现大量蛋白尿、血尿、各种管型尿、氮质血症、肾性高血压等。
晚期发生尿毒症。
4、并发症:表现为血压偏高。
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可使高血压恶化,并易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并发感染。
5、免疫指标:dsDNA阳性,免疫球蛋白升高,C3、C4下降。
【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患者多为年轻女性,由于面部、肢端红斑,口鼻溃疡、脱发,长期服用激素使容貌发生改变,患者思想负担重,应多关心体贴。
尤其狼疮脑病患者,可存在抑郁、精神错乱,应防止发生意外。
此病易复发,用典型事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2、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安置于不受阳光直接照射处,活动期应注意卧床休息。
3、饮食指导:宜进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有肾功能损害,根据其程度限制蛋白质摄入,禁烟酒或刺激性的食物,以熟食为佳,少食加工腌制食品。
钙片对服用类固醇引起的骨质疏松、长期卧床、停经后的女性均有帮助。
4、症状护理:急性活动期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慢性病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适当参加社会活动或工作,避免碰撞、过度疲劳及日晒过多。
有关节发炎不适宜活动。
5、药物护理:激素是治疗狼疮肾炎的常见药物。
长期大量使用激素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应嘱患者勿自行减量或停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引起反跳现象。
避免使用甲基多巴、异烟肼、氯丙嗪等药物。
6、做好口腔、会阴部护理,防止交叉感染。
【出院指导】1、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太阳下宜穿长袖衣服,戴太阳帽和防光镜。
2、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化妆品,面部禁用碱性肥皂,最好用温水洗脸,剪指甲勿过短,防止损伤指甲周围皮肤。
3、女性要避孕,但不宜使用雌激素的避孕药,因其可使疾病复发。
待病情稳定一年以上,血压、肾功能、尿常规均正常、经专科医生同意,才能在医生密切观察指导下考虑妊娠。
狼疮性肾炎的护理措施简介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累及肾脏的一种炎症性疾病。
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导致肾小球损伤,进而引发肾功能损害。
狼疮性肾炎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的肾功能,减轻症状,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1. 全面的评估对于患有狼疮性肾炎的患者,护士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内容。
了解患者的肾功能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为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2. 有效控制炎症炎症控制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护士需要确保患者接受充足的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同时,合理的休息和饮食习惯也可以帮助控制炎症反应,减轻病情。
3. 维护水电解质平衡由于狼疮性肾炎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因此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性质,并及时记录。
对于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监测血钠、尿钠等指标,以监控水钠代谢情况,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4.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狼疮性肾炎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定期记录,并及时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
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宣教和生活指导,帮助患者控制饮食,减轻肥胖,改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5. 预防感染由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易于感染,因此护理措施还包括预防感染。
护士需要教育患者正确洗手、勤换衣物和定期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此外,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6. 提供心理支持狼疮性肾炎的护理还包括提供心理支持。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带来重大负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安慰。
7. 定期复查和随访狼疮性肾炎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护士资格考点:狼疮性肾炎护理护士资格考点:狼疮性肾炎护理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其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形成、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异常有关。
除SLE全身表现外,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等。
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学分型对于判断病情活动度及预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应根据病情轻重程度不同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
1、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心理护理:疾病或服用激素可引起体态、容貌改变,不能生育及严重患者的部分功能丧失,使病人情绪低落,思想负担过重,对生活失去信心,拒绝治疗。
家人应多给病人谈心,让病人感到社会的温暖和周围人的爱心,增加对治疗的信心,并说明药物反应是可逆的。
2、狼疮性肾炎患者的饮食护理:应进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饮食,除肾功不全外可给高蛋白饮食,有条件可长期服用牛奶,尤其是初乳,因初乳中含大量抗体,可增加机体免疫力。
3、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一般护理:户外活动时面部可涂氯喹冷霜,穿长袖衣裤,戴宽边帽,减少阳光照射,以免皮损加重。
室内应有窗帘。
做好口腔护理,可用4%苏打水漱口以预防霉菌感染,已有口腔霉菌感染可口含制霉菌素50万单位日三次,或用1——4%可霉唑溶液漱口,每日3―4次。
对指、趾、鼻尖、耳垂等部位广泛小动脉炎合并雷诺现象者,应注意保暖以免肢体末梢冻伤和坏死。
4、狼疮性肾炎患者的用药护理:狼疮性肾炎治疗专家应指导病人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后可采取每日或隔日上午7:00―8:00时服药,以减少药物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且采取逐量减药的方法,以免引起“反跳”现象。
5、狼疮性肾炎患者要防治感冒和感染:一旦出现感染应及时大量应用抗生素。
狼疮性肾炎患者在家护理时,要时刻防治感冒,注意御寒保暖;如果感冒后,要遵照医嘱,服用肾毒性小的感冒药,如维c银翘片、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冲剂等。
6、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康复锻炼护理:狼疮性肾炎病人要有充足的睡眠,以减轻疲劳,同时可适当参加各种活动、家务劳动和丰富的文娱活动,农民可进行轻的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