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作文讲评讲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7
景物描写教案——风景这边独好长郡雨外王珊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老师首先想要给大家看我们班一位同学写的一篇片段作文,如果你是老师,满分为10分,你会给这篇作文打多少分呢?有的同学说5分、有的说4分,还有的说2分·······那这位同学你来告诉老师,为什么你会给如此低的分数吗?哦,因为他把我们学校写的一点都不美,因为文中的景物一点也不准确、具体、丰富、生动、形象。
(在黑板上板书:具体、丰富、生动、形象)同学们讲得非常有道理,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将我们身边的景物描绘的准确、具体,丰富、生动又形象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向大师学写景,让他人也能感觉我们笔下的风景这边独好。
二、协同探索1、依照顺序写美景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舍笔下那绝妙的小山雪景图吗?那青黑的矮松、秀气的山峰,曼妙的小雪让我们感受了济南冬天的美。
那段写景的文字也是绝妙绝妙的。
不过老师今天想把老舍的这一段文字换一换,同学们你们看可否?(不可以)为什们不可以呢?因为顺序不对。
这样写景就没有任何的层次感。
也不够准确了。
所以写景当如老舍:按照顺序写美景。
(板书)2、精选美词饰美景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鲁迅心中的那片乐园呢?这一段景物描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百草园的无限趣味。
老师现在想把这段写景的文字删一删,同学们你们看可否?为什么不可以呢?这位同学你来告诉老师,哦,因为去掉这些形容词我们的景物就不够具体了,连他的颜色样子都将无法知晓。
所以写景当如鲁迅:精选美词饰美景。
(板书)3、巧用修辞绘美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那绚烂无比的春天,这一幅春花图美不胜收,老师想给它改一改,同学们你没看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呢?改之后,没有任何的修辞,景物没有原文那么的生动。
对的作者运用一系列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将眼前的景描绘的栩栩如生,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
所以写景当如朱自清:巧用修辞绘美景。
(板书)4、调动感官赏美景领略完朱自清笔下繁花争艳的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陪同鲁迅去感受那月夜归航时的美景。
风景这边独好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风景”的内涵,多方面的挖掘拓展。
2、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全面理解风景,感受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不能局限于自然风光,要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和联想,学会运用多角度分析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讲解“风景”,并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用时:45分钟-1小时教学过程:【啄开树皮】猜图游戏,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对谜语肯定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不做猜谜游戏了,我们玩一个新的游戏,猜图。
然后我拿出一张图面师:同学们,大家观看一下黑板上的图片,看看从图片到底画了什么。
生:…………师:好,同学们的眼光都很锐利啊。
不过大家在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还能观察出其他的东西吗?生:…………师:那么试试换一个角度,看看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生:…………【啄入虫洞】师:好,同学们反映很灵敏啊。
那么大家可以发现,同一张图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惊喜。
因此,对待同一件事情,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才能有新的体会和感想。
那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写好《风景这边独好》这个题目。
知识点总结一:师:对待同一件事情或者物体,同学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这样才能有新颖的素材和感悟。
师:首先,老师天天要忙着上课,不能经常出去。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大家去过哪些地方,和老师以及其他同学分享一下,好吗?那么请甲同学回答一下。
甲生:九寨沟,故宫,鲁迅故里,桂林山水,…………师:好,这位同学去过很多地方啊,老师好羡慕你啊。
那么请甲同学能够形容一下你看到的景象,它好在哪里,并分享一下你的感受。
生:如桂林山水,美丽,景色优美,很壮观,我感觉很激动…………师:好,甲同学给我们描述了一副精美的图片(沙漠中的仙人掌)。
那么甲同学认为桂林山水好是因为它的景色很吸引人,很秀美。
那么老师下面给同学们一张图片,大家来告诉老师这张图片好不好看? 乙生:不好看丙生:好看师:大家意见出现了分歧,那么请认为它好看的丙生来告诉大家她好看在哪里,让我们也来分享一下!生:(引导丙生说出它的美丽之处: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师:好,那么通过丙同学的分析,大家想必发现了它的美丽之处。
悠悠天宇旷,殷殷家乡情“伟人故里家乡情怀”系列写作【教学设想】八年级下册四、五单元的写作(“撰写演讲稿”和“学写游记”)都是实用类文体写作,于是我打算将写游记和演讲结合起来,开展“伟人故里家乡情怀”的主题活动,其中包括“读广安”“游广安”“写广安”和“颂广安”四大板块,以加深同学们对故乡的了解,增进同学们对故乡的情感。
“读广安是准备。
本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民俗文化”,当时让同学们搜集了广安的民风习俗等,这次可在之前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广安的历史、地理等知识,这样“游广安”才更有针对性,“写广安”才能更充实,“颂广安”才更有文化底蕴。
“游广安”是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写游记必须得有原始生活素材的储备。
考虑到当下的疫情情况,我计划让同学们利用假期与家长一起出游广安,去欣赏家乡的美景,去了解家乡的风俗文化,去聆听家乡的故事传说……“写广安”是重点。
学生通过学习写游记和写演讲词,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自己的感受情思,这样也能锻炼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提高同学们的写作素养。
“颂广安”是升华。
演讲是写作所成的运用,也是对前面写作任务的一种检测,更是同学们对家乡情感的升华。
这次主题活动计划用四周时间完成,我将利用每周的连堂课进行写作指导、评改、演讲,其中课堂教学时间为四课时。
第一课时指导“学写游记”,第二课时指导“作文互评”,第三课时指导“撰写演讲稿”,第四课时组织演讲比赛。
本次教学主要呈现第一课时。
作家徐迟说:“游记,这实在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学体裁。
”游记,不但能增长读者的知识,也能给他们带来美的享受。
旅游,本身带有诗意。
所以,我也将用诗意的语言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
第一课时风景这边独好——学写游记【教学目标】1、根据游览的行踪和自己的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写作顺序。
2、根据表达的中心,合理安排材料的详略。
3、能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景物(场所)的特点。
4、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习作内容:风景这边独好学习目标:能发散思维,寻找心中的“独特景点”。
重难点: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风景”。
第1课时一、习作题目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目作文。
不少于600字。
二、习作指导对于“风景”一词的理解应该发散开来,可以是好的自然景色,也可以是积极、向上、进取的社会风景,还可以是别人所忽略的,但却有其独特点的人或事物,亦可以描述人与人的相处。
“这边独好”则需指出它的独特性,有别于其它人、其它事物,或者其他人不能理解或感受到的。
“风景”是本道命题的关键词。
每一个人对风景的认识不一样,每一个心中都有一份风景或多份风景。
正是这样,风景才显得多种多样、多姿多彩。
风景究竟体现在哪里?“风景”在同窗情。
曾经的纯真与浪漫,曾经的死敌与死党,曾经的争吵与欢笑……喜怒哀乐皆成回忆,酸甜苦辣俱各有味,其中的可爱、亲切,甚至争斗、反目都可以在特殊的时候变得风景好起来。
“风景”在师生情。
生病时的一声问候和一粒药丸,失利时的一声安慰与一份鼓励;进步之后的开心微笑,迷途之际的指点迷津;成功时的“清醒剂”,彷徨时的“强心针”……老师的无私关爱是一种风景,老师的教书育人的艺术是一种风景。
这种风景可能体现一句简单的话语,或一个温暖的眼神,或一个不经意的动作。
“风景”在亲情。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是每一个学子前行路上的关注者、支持者、倾诉者。
他们给予的关爱、鼓励,甚至斥责、批评,也许在回想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温暖人心,风景好亲切,回味悠长。
当我们将“风景”尽收眼底的时候,可不能一味地贪多贪全贪大。
同学们要记住并不是血腥的场面就让人刻骨铭心,并不是超大的场面就能攫住人的心灵,并不是残忍的虚假就能引发人的同情与感动。
我们只需要你撷取其中最能打动人心,最能引发共鸣的细节来进行个性的表达、真实的抒发。
三、课堂小结第2课时一、范文引路。
(见下页)二、当堂作文三、学生写作,教师个别指导四、当堂展示当堂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和问题习作。
1、著名诗人卞之琳在《断章》里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2、据统计,每年“十一黄金”周都有很多人舍近求远,千里迢迢,去观光美景。
一群人去某风景名胜旅游,感叹着山水的秀美,恨不得定居下来。
然后有人好奇地问当地的一个年轻人:“你们住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中,是不是觉得很幸福?”结果他的回答让游人惊讶:“不觉得。
有机会我一定要到大城市里居住。
”确实如此,人生有太多的风景,也有很多看风景的人;有的人一生饱览风景,有的人错过了很多风景。
阅读上面两则材料,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字数在800字以上。
【素材超市】1、山高人为峰2、无限风光在险峰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4、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5、是的,当我们错过太阳的时候,如果还在哭泣,那么我们会连星星、月亮一起错过的。
6、三毛为寻找心中的那方净土,行走在烈日炎炎、尘土漫天飞扬的撒哈拉沙漠,沙漠里留下了她深深的足迹;余纯顺为揭开楼兰古国神秘的面纱,寻找消失了的文明古国,行走在茫茫戈壁;余秋雨为探寻数千年古国文明,孤独地行走在历史文化的隧道……他们都是一道道行走的风景。
【思路突破】思路设计一:用心发现,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莫道身边无风景,风景是我们生活中的相集,心思的体现。
有的人一生都在寻找风景,也因此错过了不少风景;有的人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一直都在舍近求远,结果错过了身边无数熟悉的风景。
善于寻找风景的人,是幸福的人。
不懂得寻找风景的人,就算是离开了城市的烦扰,也是感受不到真正的风景的。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寻找,身边处处是风景。
•思路设计二:用心感悟,心中有眼里才会有•在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是风景,而是寻找风景的心。
有了寻找风景的心,心思中便有了一份执着,用这样的信念过一生,我们必定有能拥有淡泊的人生与丰富的内心。
心有风景,纵是身处北风呼啸、万木凋零的数九寒冬,心中洋溢的也是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阳春三月。
风景这边独好作文指导教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风景这边独好》作文指导教案一、审题。
确定对象,确定特点,明确情感。
1、命题作文:风景这边独好。
2、以游记的形式。
游记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如: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空间顺序(上下、前后、左右、高低、远近),逻辑顺序(如写树:整体、部分——枝、叶、干、根)。
观察方式: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3、写出景物的特点。
(比如:三峡的险、青海湖的蓝、满井的融融春色、周庄的柔情、小石潭水的清)4、运用写景的不同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五觉、衬托、对比、描写、情景交融、修辞、引用)笔前思考三个什么:1、什么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2、什么主题(人物、事情的特点、情感走向)3、什么素材二、开篇(方法多种,多以点题开篇)1、修辞(排比)要问最美的风景在哪里。
希腊爱情海?不,虽然它的海美如梦幻,但它的传说过于悲伤;日本北海道?不,虽然它的樱花美如霞云,但伴随的簌簌白雪总是让人觉得多了份凄清;美国纽约?不,虽然它的现代美令人忘返,但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窒息.....天地之大,美景又何止这些。
于我柔软的内心深处,最美的景色却是在那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镇。
2、开门见山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虽未曾感受过周庄的柔情,未曾经历过巫峡的奇险,也未曾亲近过青海湖的湛蓝,却仍有那么一方柔情,在脑海里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只道风景,这边独好!3、描写,设问清早,汽车飞驰在高速道上。
窗外阳光明媚,柔柔的光线透过玻璃打在脸上,消融掉了晨间早起的疲惫。
此时,心里的潜藏许久的期待与激动渐渐澎湃沸腾起来。
它会是什么样呢?美丽,亲切,清幽还是姿态万千?可是,当车子终于缓缓停下来时,触目所及,只想高呼一句“实是欲界之仙都”!4、诗文引用人们常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由此可知沧海的大气磅礴,巫山的雄奇伟岸。
然而我却想在这话中补上一句,不至云南民俗村,不知世间的千种风情。
风景这边独好——《观察和描写景物特点》作文指导教案1、明白选景要有典型性,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2、掌握如何使写景文章“美”的方法——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了解如何使写景文章更有“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图片导入(课前配乐播放虹桥二中的图片)同学们,你们对这些图片熟悉吗?你们喜欢自己的校园吗?你们愿意把你们的校园介绍给大家吗?今天我们就来写写我们的校园。
我们今天的口号是:“绘虹桥校园美景,展二中学子风采。
”2、请你来做校园小导游请用这样的句式写出你对校园独特风景的介绍:亲爱的朋友:来虹桥二中吧,这里有的,这里有的,……3、写景锦囊一:给你一双慧眼⑴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物?明确:最有典型性,最能代表学校的特色⑵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明确:这是景物的特点⑶什么是景物的特点?明确:即这个景物区别于其它景物的标志。
⑷景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请自读知识短文《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寻找答案。
(两分钟后回答)明确:方法一、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如何多方面感知?你能以我们已学过的课文《春》为例吗?明确:例:“春花图”视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嗅觉——“花里带着甜味儿”听觉——“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方法二、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景物的特点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
(苏轼)4、写作练习:拿起你手中的笔,选择你校园最美的景,用你动人的语言把它们描绘出来吧!(写作时间5分钟,字数80-100)学生写作时可间隔播放校园图片幻灯习作交流、同学推荐、评价(预设:学生的评价应该主要集中在用词准确、修辞手法生动等方面)4、写景锦囊二:送你一枝神笔过渡语: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那样,这几位同学的语句之所以得到推荐,就是因为他们在描写景物的特点是注意了用准确的词语、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样,语言就会变得美起来。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这边“风景”独好第一章:认识汉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美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山、水、花、树、鸟。
2. 句子的理解:这里的风景真美啊!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展示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 学习生字词:教师板书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讲解字词的含义。
3. 理解句子:教师朗读句子,引导学生说出句子中的美景。
4. 书写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生字词和句子。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找一张自己喜欢的风景图片,用学到的生字词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第二章:学习儿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唱儿歌,并能理解儿歌的内容。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美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儿歌《小鸟》的学习:小鸟飞,小鸟跳,小鸟唱着歌儿笑。
2. 句子的理解: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1. 引入新课:展示小鸟在树上欢快唱歌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 学习儿歌:教师教唱儿歌,引导学生跟唱,解释儿歌的含义。
3. 理解句子:教师朗读句子,引导学生说出句子中的小鸟。
4. 歌唱练习:学生在课堂上或家中练习唱儿歌。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人表演儿歌《小鸟》,并解释儿歌的内容。
第三章:阅读故事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美景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小猴子摘水果》的阅读:小猴子在森林里摘水果,找到了最喜欢的水果。
2. 句子的理解:小猴子在森林里找到了最喜欢的水果。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展示小猴子在森林里摘水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景物。
2. 阅读故事:教师朗读故事,引导学生跟读,理解故事的内容。
3. 理解句子:教师朗读句子,引导学生说出句子中的小猴子。
4. 阅读练习:学生在课堂上或家中阅读故事。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小猴子摘水果》的内容。
第四章:写作练习1.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风景,用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这边“风景”独好》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学习描写自然风景的词语和句子,通过阅读和写作,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自然风景的美。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3.1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展示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
Step 2:学习描写自然风景的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Step 3:阅读一篇描写自然风景的短文,学生自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Step 4:小组合作,编写一篇描写自然风景的短文,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
Step 5:总结课堂内容,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和欣赏自然风景。
3.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朗读、写作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4.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5.2 教学材料准备描写自然风景的短文、词语卡片等教学材料,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这边“风景”独好》第六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6.1 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教学目标都能得到充分实现。
6.2 时间安排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学习描写自然风景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阅读描写自然风景的短文,进行小组合作编写短文。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这边“风景”独好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山、水、花、鸟”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运用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描绘的自然风光;(3)采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运用;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自然、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2. 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自然风光;3.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4. 学习任务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2)邀请学生分享生活中见过的美丽风景;(3)引入课文《这边“风景”独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2)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生字词的意思;(3)教师解答疑问,指导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2)分析课文中的自然风光描写,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 实践练习(1)学生分组讨论,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自然风光;(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3)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编写小故事或诗歌。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发表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学习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这边“风景”独好第一章:认识汉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的拼音能力,能够正确拼读生字词。
3. 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含义,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包括字形、拼音和含义。
2. 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3. 生字词的拼音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展示生字词。
2. 讲解生字词的字形、拼音和含义。
3. 学生跟读,练习拼音。
4. 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指导。
5. 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练习。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的书写和拼音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生字词的情况。
第二章:词语理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词语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词语。
3.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内容:1. 词语的学习,包括词语的含义和运用。
2. 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
3. 学生运用词语进行实际情景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展示词语。
2. 讲解词语的含义和运用。
3. 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
4. 学生运用词语进行实际情景练习。
5. 学生进行词语运用的小组讨论。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
3. 观察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词语的情况。
第三章:句子理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句子的含义。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句子。
3.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理解句子。
二、教学内容:1. 句子的学习,包括句子的含义和运用。
2. 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句子。
3. 学生运用句子进行实际情景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展示句子。
2. 讲解句子的含义和运用。
3. 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句子。
4. 学生运用句子进行实际情景练习。
5. 学生进行句子运用的小组讨论。
四、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的句子运用能力。
风景这边独好(分析+范文)“风景这边独好”写作训练【文题】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解析】“风景”的一般指风光、景色,包括自然的与人文的,也可以引申为一定社会范围内的形势、面貌、状态等;“这边”是近指,与“那边”相对;“独”有两种理解,只有,独特。
明白了这些,“风景这边独好”就有了多元理解,写作的开放性是很大的。
一、介绍你所生活或与你有密切关系的某个地方独特的“风景”,站在你的视角,写成有自我特色的风物志类的散文。
如可介绍培正校园的“独特”的风貌,既要写出客观的校园风貌,又要写出内在的文化内涵(包括人的精神状态)。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二、学会“追问”,“风景这边独好”只是表象,要挖掘这种表象背后的实质、根由。
三、将“风景这边独好”理解为人的心理现象。
有两种情况:一是自我感觉“过度”良好,看人、看事、看物,除了“这边独好”外,别处统统“不好”。
这种心理很容易使人闭关自守,拒绝新的元素,最终被时代所淘汰。
二是乐观自信,不管处境如何,总是相信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创作“风景这边独好”的奇迹。
四、与“这山望着那山高”相对照会发现,“风景这边独好”是矫治“身在福中不知福”心态的良方。
这些人在工作、事业、生活等方面总是羡慕别人,不能发现自己身边的“风景”而失落、郁郁;对这些人而言,“风景这边独好”无疑是警示、是提醒、是劝戒,启发他们善于发现并珍惜自己身边的“风景”,让人生充满快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例文】风景这边独好高一(10)班陆苑美那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镇,隐藏在群山之中。
清晨给小镇笼上一层幽幽的淡蓝色。
时隐时现的星辰使沉寂的小镇显得美丽。
我顺着石板路青砖墙一步步走着,初来到这个陌生的小镇,内心还充满好奇。
天空一点一点亮了,远方传来公鸡打鸣的声音,雄魄有力,将小镇唤醒。
路边的早点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挤满了人,人们笑着,与身边人说着最近发生的事。
风景这边独好作文指导教案《风景这边独好》作文指导教案一、审题。
确定对象,确定特点,明确情感。
1、命题作文:风景这边独好。
2、以游记的形式。
游记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如: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空间顺序(上下、前后、左右、高低、远近),逻辑顺序(如写树:整体、部分——枝、叶、干、根)。
观察方式:定点观察;移步换景。
3、写出景物的特点。
(比如:三峡的险、青海湖的蓝、满井的融融春色、周庄的柔情、小石潭水的清)4、运用写景的不同表现手法。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五觉、衬托、对比、描写、情景交融、修辞、引用)笔前思考三个什么:1、什么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2、什么主题(人物、事情的特点、情感走向)3、什么素材二、开篇(方法多种,多以点题开篇)1、修辞(排比)要问最美的风景在哪里。
希腊爱情海?不,虽然它的海美如梦幻,但它的传说过于悲伤;日本北海道?不,虽然它的樱花美如霞云,但伴随的簌簌白雪总是让人觉得多了份凄清;美国纽约?不,虽然它的现代美令人忘返,但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窒息.....天地之大,美景又何止这些。
于我柔软的内心深处,最美的景色却是在那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小镇。
2、开门见山岁月匆匆,如白驹过隙,虽未曾感受过周庄的柔情,未曾经历过巫峡的奇险,也未曾亲近过青海湖的湛蓝,却仍有那么一方柔情,在脑海里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只道风景,这边独好!3、描写,设问清早,汽车飞驰在高速道上。
窗外阳光明媚,柔柔的光线透过玻璃打在脸上,消融掉了晨间早起的疲惫。
此时,心里的潜藏许久的期待与激动渐渐澎湃沸腾起来。
它会是什么样呢?美丽,亲切,清幽还是姿态万千?可是,当车子终于缓缓停下来时,触目所及,只想高呼一句“实是欲界之仙都”!4、诗文引用人们常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由此可知沧海的大气磅礴,巫山的雄奇伟岸。
然而我却想在这话中补上一句,不至云南民俗村,不知世间的千种风情。
四、结尾(收束全文、抒发情感,必须扣题)1、直抒胸臆世间美景千千万,然而于我,唯独喜欢这偏隅一角的小城镇。
风景这里独好——景物描写写作指导【教学目标】1、明确描写的含义;2、掌握景物描写的写作方法;3、学会运用写作方法进行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明确概念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景物描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重温经典阅读下面语段,思考该语段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抓住了哪些具体景物描绘?各自有怎样的特点?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四、锦囊妙计(一)景物描写方法一:__________小试牛刀:观察图片一,完成下面句子早晨,_____的露珠映着初升的朝阳,停在______的叶子上。
(二)景物描写方法二:__________1、再次阅读朱自清的《春》,想一想为了将春天的景物描绘的生动形象,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呢?2、小试牛刀:在第一例的基础之上,加入适当的修辞手法,使之更加生动形象。
(三)景物描写方法三:__________1、文段对比对比下面两个文段,分析哪个表达效果更好。
文段一:清晨,晶莹的露珠映着初升的太阳,停在娇嫩的叶子上,像颗颗珍珠在叶尖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又像许多顽皮的孩子在叶间眨巴着可人的眼睛。
微风拂过,一些胆大的竟顺着轻轻晃动的叶子缓缓滑落,只一瞬便融入泥土消失不见,独留下那股淡淡清香告诉人们它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