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技术小龙虾养殖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746.50 KB
- 文档页数:16
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龙虾养殖技术。
龙虾作为一种珍贵的淡水水产品,近年来在我国养殖产业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技术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此,我愿与大家分享一些龙虾养殖技术经验,并期待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一、龙虾养殖的背景与现状龙虾,学名为中华绒螯蟹,是我国特有的淡水水产品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龙虾品质的追求,龙虾养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龙虾养殖面积已超过200万亩,产量达到数十万吨。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如疾病防治、饲料配方、水质管理等方面。
二、龙虾养殖技术探讨1. 疾病防治龙虾疾病是制约龙虾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龙虾疾病及其防治方法:(1)烂肢病:烂肢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龙虾肢体腐烂。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投喂优质饲料,增强龙虾免疫力。
(2)烂鳃病:烂鳃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龙虾鳃部腐烂。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合理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蛋白质含量。
(3)黑鳃病:黑鳃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龙虾鳃部发黑。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调整饲料配方,增加维生素C含量。
2. 饲料配方饲料是龙虾养殖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龙虾饲料配方的一些建议:(1)蛋白质含量:龙虾饲料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30%以上,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2)能量来源:饲料中的能量来源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适量添加脂肪。
(3)氨基酸平衡:饲料中应包含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等。
(4)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促进龙虾生长。
3. 水质管理水质是龙虾养殖的重要保障。
以下是水质管理的一些建议:(1)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新。
(2)调节pH值:龙虾适宜生长的pH值为7.5-8.5,可通过添加石灰或碳酸氢钠来调节。
(3)溶解氧:保持水体溶解氧充足,有利于龙虾生长。
小龙虾养殖技术解说词近年来,大江南北掀起了一阵吃小龙虾狂潮。
小龙虾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一定的食疗价值。
成为了人们口中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然而,由于需求量增大,野生小龙虾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人工养殖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
怎样养殖小龙虾效益更高呢?下面我们将为您揭开来这人工养殖小龙虾的奥秘。
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淡水螯虾属,为淡水虾中个体较大的虾类。
该虾原产于美国,1918年作为饵料虾移入日本,1929年,该虾又从日本移入我国。
小龙虾成虾体长7~13厘米,头胸部略呈圆筒状,腹部较为扁平,尾扇柔软而半透明。
头胸甲表面覆有软毛且遍布强大棘刺,前缘除眼上角之外,尚有4枚距离大致相若的大刺,但额角缺如。
体表呈青绿色。
头胸甲前侧缘与两眼柄之间的中央部位无鲜艳斑纹。
眼睛呈黑褐色,眼上角具褐色和黄白色环带,步足具黄白色条纹。
腹部散布着微小白点,关节处的白点较大。
腹肢为红褐色。
腹足六对,雌性第一对腹足退化,第五对呈小螯状,雄性前两对腹足演变成交接器。
并且性成熟的雌虾比雄虾个头大。
小龙虾性成熟个体暗红色或深红色,末成熟个体淡褐色、黄褐色、红褐色不等,有时还见蓝色。
尾节和尾肢宽大,形成发达的尾扇。
二、栖息习惯小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
三、摄食习性该虾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一般能耐饿3~5天;秋冬季节一般20~30天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摄食的最适温度为25~30℃;水温低于15℃以下活动减弱;水温低于10℃或超过35℃摄食明显减少;水温在8℃以下时,进入越冬期,停止摄食。
四、繁殖特性小龙虾在体重25-30g左右性成熟。
一般是10月底至翌年3月间交配抱卵,不同的水域交配时间不一。
淡水小龙虾在春、夏、秋季交配,一年可产卵3~4次,一般体长7~10厘米、体重25—30克的亲虾,其怀卵量为220~270粒,而个体大小不同,其怀卵量差距很大。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水池养龙虾的技术经验。
龙虾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品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龙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池养龙虾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大家探讨水池养龙虾的关键技术要点。
一、龙虾的生物学特性龙虾,学名为中华绒螯蟹,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
龙虾生活在淡水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以下是龙虾的生物学特性:1. 生活习性:龙虾喜栖息于水草丛生、水质清澈、溶氧量较高的水域。
在适宜的环境中,龙虾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
2. 饲料:龙虾的饲料种类繁多,包括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和配合饲料。
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小鱼、虾、蟹、螺等;植物性饲料主要有水草、蔬菜等。
3. 繁殖:龙虾的繁殖季节一般在每年的4月至10月。
雌龙虾产卵后,孵化出的幼虫经过多次蜕皮,逐渐成长为成虾。
二、水池养龙虾的技术要点1. 选址与规划(1)选址: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区进行龙虾养殖。
(2)规划:根据养殖规模,合理规划水池、饲料池、围栏等设施。
水池面积一般控制在1000-2000平方米,水深1.5-2.0米。
2. 水池建设(1)水池形状:水池形状以长方形、正方形为宜,便于管理和操作。
(2)水池底部:底部铺设一层约20厘米厚的鹅卵石,有利于龙虾的蜕皮和生长。
(3)水源: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避免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对龙虾生长的影响。
3. 龙虾放养(1)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4月至6月,此时龙虾生长速度较快。
(2)放养密度:根据龙虾品种、规格和生长周期,合理控制放养密度。
一般每平方米放养30-50尾。
(3)放养方法:采用人工投放的方式,将龙虾均匀分布在池中。
4. 投喂管理(1)饲料种类:根据龙虾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
一般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
(2)投喂量:根据龙虾的摄食情况和生长速度,适时调整投喂量。
一般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占龙虾体重的1%-3%。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养虾过程中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虾业也日益成为许多养殖户的重要收入来源。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今天我就将这些经验与大家进行交流,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养虾事业有所帮助。
一、选址与规划1. 选址原则(1)水源充足:养虾场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的地区,以保证虾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2)土壤条件:土壤以沙质或壤土为佳,有利于虾苗的呼吸和生长。
(3)交通便利:养虾场应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运输虾苗、饲料和成品虾。
(4)环境因素:远离污染源,如工厂、农田等,以保证水质和虾苗的健康。
2. 规划布局(1)养虾池:根据养殖规模,合理规划养虾池的大小和数量。
一般建议养虾池面积在0.1-0.2公顷之间。
(2)进排水系统:设置独立的进排水系统,确保水质良好。
(3)饲料仓库:设置饲料仓库,方便储存饲料。
(4)办公区:设置办公区,便于管理。
二、虾苗选择与放养1. 虾苗选择(1)选择正规苗场:选择信誉好、技术实力强的正规苗场购买虾苗。
(2)关注虾苗质量:挑选外观健康、活力强、无病无伤的虾苗。
(3)注意虾苗来源:了解虾苗的来源,确保其不是从疫区引进。
2. 放养密度(1)合理控制放养密度:根据虾苗规格、养殖水质和饲料等因素,合理控制放养密度。
(2)分批放养:分批放养有助于降低疾病风险,提高成活率。
三、饲料与管理1. 饲料选择(1)选择优质饲料:选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均衡的饲料。
(2)关注饲料原料:选择无污染、无重金属的饲料原料。
2. 投喂管理(1)定时投喂:每天定时投喂,确保虾苗有充足的营养。
(2)控制投喂量:根据虾苗的生长情况和水质变化,适时调整投喂量。
(3)清理残饵:定期清理残饵,防止水质恶化。
3. 水质管理(1)定期检测水质:定期检测水质,了解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2)合理调节水质:根据水质检测结果,适时调节水质。
(3)保持水体稳定:保持水体稳定,有利于虾苗的生长。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小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会,旨在提高小龙虾养殖技术水平,推动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此,我谨代表主办方,向出席本次培训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养殖户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一、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小龙虾逐渐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迅速,养殖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升。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龙虾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龙虾产业已成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小龙虾产量达98.9万吨,同比增长15.9%。
预计到2020年,我国小龙虾产量将突破100万吨,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
小龙虾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二、小龙虾养殖技术要点1. 选址与规划选址是小龙虾养殖成功的关键。
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交通便利、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养殖池塘面积以10-30亩为宜,长方形、矩形或椭圆形为佳。
池塘四周应设防护栏,防止小龙虾逃逸。
2. 池塘建设池塘建设要注重以下几点:(1)挖好池塘,确保池塘深度在1.5-2.0米,底坡比为1:2。
(2)修整池塘四周,防止漏水。
(3)设置进排水口,确保水质交换。
(4)配备增氧设备,如增氧泵、微孔增氧等。
3. 池塘消毒与清淤在投放小龙虾苗前,应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淤。
消毒剂可选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清淤可选用旋耕机或人工进行。
4. 种苗投放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小龙虾苗,一般每亩投放量在5000-10000尾。
投放前要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
5. 投喂管理(1)投喂饵料:以优质水生植物、豆饼、鱼粉等为主,搭配适量的小龙虾专用饲料。
(2)投喂时间:每天投喂2-3次,一般在上午9:00-10:00和下午3:00-4:00进行。
(3)投喂量:根据小龙虾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合理调整投喂量,一般投喂量为池塘总重的2%-3%。
6. 水质管理(1)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池水,一般每10-15天更换1次,每次更换水量为池塘总水量的20%-30%。
小龙虾的生命力极强,可充分利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小坑塘等水体进行养殖,面积以2001-3335平方米为宜。
由于该虾有掘穴打洞的习性,一般洞穴的深度在50一80cm,部分洞穴深度超过1m,为避免掘穴外逃,养殖水体的四周埂宽应在1.5m以上,并在埂上四周设置0.5m高、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建好注、排水系统。
同时,池塘中间要搭建几条泥埂,泥埂两头不要与池埂相连,埂长约为池长的4/5,埂宽lm以上,埂高出水面5-10cm,为小龙虾创造打洞穴居的场所。
池水深以0.5-1m为宜,最好是中间水深,四周有浅滩。
池底放置树根、竹筒等,水面移养水草。
2、放养准备(1)池塘整理在虾苗入池前,要认真进行池塘整理,去除淤泥和平整池底,使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尽可能减少水的渗漏。
池堤要有一定的坡度。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池底的中部挖一条水沟或在池塘坡底四周开挖一条沟,主要有利于早期虾苗的培育管理和捕获时操作方便。
(2)清塘消毒清塘消毒工作好坏直接影响虾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①生石灰消毒:有干法消毒和带水消毒两种。
干法消毒,每亩用生石灰60-80千克,全池泼洒,再经3-5天晒塘后,灌入新水;带水消毒,每亩以1米水深计算,用新鲜生石灰125-150千克,要把新鲜生石灰放在水中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
②漂白粉消毒:将漂白粉溶化后,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7千克,漂白精用量减半。
③敌百虫消毒:每亩水面用晶体敌百虫500克,再加敌杀死50克,溶化后全池泼洒。
(3)进水和施肥注入新水时要过滤,以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入池。
同时施肥培育浮游生物,成为虾的直接天然饲料。
常用有机肥料施用量为每亩75-100千克,使水色有一定的肥度。
此时水位较浅,随着水的加深,要逐步增加施肥量。
具体要视水色而定。
(4)种植水草小龙虾食性杂,尽管偏动物性,但在动物性饲料不足的情况下,也吃水草来充饥。
小龙虾摄食的水草有苦草、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和喜旱莲子草(水花生)等。
生态养虾知识讲座第一章投苗前的准备工作1、池塘消毒:常规消毒法。
消毒3-4天后排干池中消毒水,再进少量水进行底质处理。
2、池塘底质处理的方法:起捕后进行池塘消毒,消毒3-4天后排尽池水,后再进少量水(5-10cm 深)使塘底湿润,然后以每亩(667m2)1000克的用量使用“硝化宝”,用20倍水浸泡活化2小时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
最好3天内每天用铁耙将塘底耙动一遍,即可达到清塘的满意效果,紧接着即可进水、消毒、养水投苗。
大大节省空塘时间,提高池塘利用率。
3、底质处理的必要性:乘抓虾后空塘时间,对塘底进行彻底的清理是完全必要的。
在养虾过程中,大量的有机污染物的沉淀积累(如剩余饲料、虾的排泄物、动植物尸体、药品及其它残留等)给有害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提供了极好的生存繁殖环境,给养虾带来难以预测的潜在危险。
通常的清塘方法是在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运用机械或者投入大量的人工将塘底砖泥推到池塘四周的池坝上,此种方法清塘表面上看好象塘底清净了,实际上只是将潜在的危险—塘泥和有机污染物转移到了池塘的四周,有害的微生物、病毒、寄生虫等一样可以在周围堆积的於泥中繁殖生长后进人虾塘,危害虾的健康生长。
上述方法不仅投资大,而且不彻底,虾塘病害潜在的危险依然存在。
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生物清塘剂“硝化宝”进行清塘,可充分利用该产品的特点,并充分发挥其最好的生物作用;要想营造良好的对虾生长环境,全程养殖一定要定期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池塘中培殖出强大的有益微生物种群,对有机污染物的沉淀积累进行快速彻底的分解。
消除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抑制或消除有害生物、病毒、寄生虫的繁殖生长,维护池塘环境的生态平衡。
使虾塘变得具有“灵性”、“活性”,提高养殖成功率,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
大大节省空塘时间,提高池塘利用率。
抓虾后进水投药浸泡消毒3-5天后,排干消毒池水,再进水冲塘1-2次,然后利用“硝化宝”清塘剂进行底质处理。
这样准备时间短,基础工作扎实,虾苗安全可靠,生长健康快速,为中、成虾的生长打下了防疫抗病的健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