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12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0 目的保障患者医疗安全,全面提高各级临床医生医疗业务能力。
提高查房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2.0 适用范围全院临床医师3.0 名词定义三级查房: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本院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4.0 参考文件4.1 《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 2018年4月18日)5.0 权责5.1 本院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5.2 医生查房时应遵循相关行为规范,注意仪表、尊重患者、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5.3 住院医师:负责床位病人查房工作,并作出日常医疗决策,实施授权范围内的诊疗操作。
工作日每日至少二次查房,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一次。
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做好查房记录。
24小时完成初次医疗和护理评估。
5.4 主治医师:负责床位病人系统查房每周至少三次,重危病人随时查房;作出患者常规医疗决策,实施授权范围内等诊疗操作。
病人入院48小时内完成第一次主治诊断;指导下级医师进行诊疗操作。
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疑难患者病情,取得上级指导。
5.5 副主任以上医师:负责大查房,每周至少二次,重危病人随时查房。
进行病情分析,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如遇重要情况向医院相关职能科室汇报。
5.6 术者查房: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5.7 护理、药师查房:参照上述规定执行5.8 医务部:检查和落实本制度。
6.0 各级查房操作细则6.1 住院医师查房6.1.1 查房频次要求:工作日不少于一天二次,非工作日不少于一天一次。
危重患者随时查看。
6.1.2 查房对象:对分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
6.1.3 查房准备:病历、体检、辅助检查报告、医嘱。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依据《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8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组织编写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通知》(豫卫医(2016)61号)文件要求修订。
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一主治医师一住院医师。
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做到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1、最高级别医师查房规定(1)每周查房2次,应有中间级别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2)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及危重病人的诊疗计划,决定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新的治疗方案及参加科内讨论。
(3)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发现缺陷,纠正错误,指导治疗,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4)利用典型、特殊病例,进行教学查房,以提高教学水平。
(5)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工作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办法,以提高管理水平。
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
2、中间级别医师查房规定(1)一般患者每周查房3次,一般患者入院后,中间级别医师首次查房不得超过48小时。
应有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责任护士参加。
(2)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检查措施,了解病情变化以及疗效判定。
(3)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
疑难危急病例或特殊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安排上级医师查房。
(4)负责修改和指导下级医师书写的各种医疗记录,以提高书写水平。
检查病历、各项医疗记录、诊疗进度及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5)协助科主任决定病人的入院、转科、转院问题。
(6)注意倾听医护人员和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饮食、医院管理各方面意见,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
重点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重危病人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及治疗;决定邀请院外会诊;抽查病历和其他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对“三基”掌握情况;分析病例,讲解有关重点疾病的新进展;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的意见。
二、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
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特别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危重、诊断未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倾听病人的陈述;了解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听取并指导住院医师对诊断、治疗的分析及计划;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决定一般手术和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决定院内会诊;有计划地检查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医嘱,纠正其中的错误和不准确的记录;决定病人出院和转科。
三、住院医师每日查房按医院环节质量要求执行(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对危重患者随时视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要重点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人;同时巡视一般病人;主动向上级医师汇报经治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等;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意见;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开写次晨特别检查医嘱和给予临时医嘱;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随时记录,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检查病人;了解病人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四、科主任(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
科主任(主任医师)查房时,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护士长参加;主治医师查房时,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参加。
五、对于危重病人,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科主任、主任医师临时检查病人。
六、上级医师查房时,下级医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检查资料,各项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
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名称:三级查房制度科室:医务科所属部门:医务科类别:制度修订次数:第4次修订首次发布日期:2016年10月修改日期:2024年02月三级查房制度一、病房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二、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三、严格明确查房周期。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四、科主任、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每周查房1~2次。
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和有关人员参加,重点是审查和决定急、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及治疗;决定邀请院外会诊;抽查医嘱、病厉的书写质量;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住院医师、实习医师对“三基”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分析病例,讲解有关重点疾病的新进展,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的意见。
五、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应有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参加。
对所管患者分组进行系统查房,内容包括:系统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特别要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危重、诊断未明确、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听取指导住院医师及其他主治医师对诊断、治疗的分析及计划;决定一般手术和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决定出院、转科、会诊;有计划的检查住院医师病历书写质量及医嘱,纠正其中的错误和不准确的记录;听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意见。
六、住院医师:查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一次。
系统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患者,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随时记录,必要时请上级医师检查患者;主动向上级医师汇报经治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等;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意见;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开写次晨特别检查医嘱和给予的临时医嘱;了解患者饮食情况,征求患者对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一、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应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二、住院医师工作日每天至少对分管的患者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特殊情况随时查房。
L重点巡视危重、新入院、疑难、待诊断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
2.应在24小时内完成入院记录,做好知情告知。
3.查看辅助检查报告单,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书写病程记录。
4.对上级医师的查房内容应准确记录,及时执行。
5.对诊断、治疗或合并躯体疾病的患者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6.观察患者饮食情况。
三、主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危重及紧急情况随时查。
1.新入院患者48小时内进行入院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
2.及时诊断、处理疑难、危重及有合并症的患者,并向主任(副主任)医师汇报。
对需MECT治疗及其他特殊治疗与检查的患者,应及时做出决定。
3.审改住院医师(含进修医生)的病历,检查医嘱执行情况,评估治疗方案、治疗效果。
4.决定转、出院问题。
四、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紧急情况随时查。
1.解决疑难问题;审查新入院、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决定特殊治疗及检查。
2.检查医嘱、病历质量;听取医师对诊疗的意见。
3.组织本病区的教学查房工作。
五、上级医师查房时下级医师必须到场,并备齐查房的病历及检查报告等,做好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六、医师查房时应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七、护理、药师查房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实行正(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查房。
危重者入院后当天要有上级医师查房;夜间病重者入院后,次日要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二级医师书写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一级医师书写二级医师查房记录,查房前各级医师对需要进行讨论诊断和治疗的病例,事前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作好充分准备,以提高查房质量。
1、三级医师查房规定(1)每周查房1-2次,应由二级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
(2)解决疑难病例,审查新入院及危重病人的诊疗计划,决定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新的治疗方案及参加全科会诊。
(3)抽查医嘱、病历(特别检查是哪级医师查房,记录书写的质量)、护理质量、发现缺陷、纠正错误、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4)利用典型、特殊病例,进行教学查房,以提高教学水平。
(5)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工作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以提高管理水平。
2、二级医师查房规定(1)一般患者每周查房3次,一般患者入院后,二级医师首次查房不得超过48小时。
应有本病房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责任护士参加。
(2)对所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检查措施,了解病情变化以及疗效判定。
(3)对危重病人应每日随时进行巡视检查和重点查房,提出有效和切实可行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晚查房。
(4)对新入院病人,如一周后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应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查明原因。
(5)疑难危急病例或特殊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安排上级医师查房。
(6)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其他典型病例进行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结合实际,系统讲解,不断提高下级医师的业务水平。
(7)负责修改和指导一级医师书写的各种医疗记录,以提高书写水平。
检查病历、各项医疗记录、诊疗进度及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8)检查指导住院医师工作,避免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签发会诊,特殊检查申请单,审查特殊药品处方及病历首页并签字。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之—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概念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是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1、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3、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4、严格明确查房周期。
5、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范流程。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问与答1、何谓查房?答:查房是指医护人员在病房里对住院患者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其核心是检查患者,了解、分析与预测患者疾病相关的信息,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信息,旨在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开展医患沟通等医疗活动。
2、何谓患者评估?答:由具有法定资质的医师和护理人员,按照制度、程序、诊疗指南或规范,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与评估,并结合患者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分析、综合判断,据其结果制定诊疗计划并实施规范的同质化服务。
查房是最常见的患者评估方式,但不仅限于此形式。
3、何人可为患者提供评估服务?答:由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或是经医疗机构授权的其他岗位卫生技术人员实施对患者的评估工作。
执行患者评估工作的应是在本机构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或是经医疗机构授权的其他岗位卫生技术人员。
具备资质的医师、护士及相关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要熟知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等内容。
4、如何使用患者评估的结果,指导医师的诊疗活动?答: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对患者进行初次评估与再评估活动,明确患者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需求,评估结果记入住院病历中。
患者评估资料供临床科室直接负责患者诊疗、护理工作的医师、护士合理使用,为制定诊疗(手术)方案(计划)和会诊、讨论提供支持,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