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十八项核心制度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672.50 KB
- 文档页数:18
三级查房制度1.目的:为了确保各级临床医师履行自己的职责,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各级医师的医疗水平。
2.适用范围:全院医务人员、医学学员。
3.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4. 内容:4.1三级查房:4.1.1医院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种级别,即分别具有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不同层次或资质的医师,包括但不限于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4.1.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4.1.3科主任根据科室/病区床位、工作量、医师的专业资质层次和能力等要素可组建若干个医疗团队(或称主任医师制、医疗组长制等),实行分级分层管理,指定医疗团队的负责人(含医疗组长和带组的主任医师等),中间级别和最低级别的医师可参照职称、个人技术能力等因素选拔和认定,报医务科审核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批准并定期调整。
4.1.3.1主任医师制: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4.1.3.2 医疗组长制:医疗组长(三级医师)-二级医师-一级医师。
4.2三级医师的任职条件:4.2.1一级医师任职资格: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证书》的医师,经医院考核取得处方权限。
4.2.2二级医师任职资格: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医院考核聘任后。
4.2.3三级医师任职资格:取得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医院考核聘任后。
4.2.4特殊情况中间级别和最低级别的医师可参照职称、个人技术能力等因素选拔和认定,报医务科审核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批准并定期调整。
4.3岗位职责:4.3.1一级医师:担负基础医疗工作。
采集病史,进行物理检查,开具基本辅助检查,提出初步诊断,实行基本治疗。
按照规定及时书写医疗文书,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患者的病情和诊疗情况,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
三级查房制度一、三级医师构成:1三级医师由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组成,对住院患者按照三级医师查房要求进行查房,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的工作原则。
2.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实行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负责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进行查房的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二、三级医师职责:(一)高级医师(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1指导、检查下级医师工作。
3.重点解决特殊、疑难、重大抢救患者的诊断、治疗、抢救及会诊工作。
4.其他应由高级医师确定的诊疗事项。
(二)中级医师(主治医师):1指导、检查下级医师工作。
5.负责患者的日常诊疗和急危重患者的抢救。
6.参与特殊、疑难、重大抢救患者的诊断、治疗、抢救及会诊工作。
7.参加上级医师查房。
8.其他应由主治医师确定的诊疗事项。
(≡)初级医师(住院医师):1承担对住院患者的基础医疗工作,对经管患者全面负责。
9.按照规定及时采集病史,书写病历记录等医疗文书。
10参加上级医师查房。
11负责完成各级医师的查房记录。
12负责落实上级医师诊疗意见。
13住院医师每次查房后应及时详细将查房情况、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主要阳性体征及其病情变化,以及有鉴别意义的阴性体征和分析及下一步处理意见,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及时检查并签字。
三、查房周期:1.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查房,每周至少2次,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随同参加。
对急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审核住院医师的查房记录。
2.主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3次,应有住院医师、责任护士参加。
对急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审核住院医师的查房记录。
3.住院医师查房,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
对急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记录。
4.其他要求:(1)手术患者: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并记录。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目的依据为了确保三级医师负责制的认真执行,各级临床医师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责,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各级医师的医疗水平,培养良好的医疗行为和医疗习惯,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计委令第10号)、《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国卫医发[2018]8号)、《三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三级妇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7版)》(国卫办医函[2017]768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院。
三、具体内容:(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原则:我院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三)三级医师查房中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1.主任医师为三级医师查房体系中最高级别医师。
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2次,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等有关人员参加。
住院期间,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其入院72小时内完成。
对危重患者应及时查房,并有查房记录。
查房内容:主任医师查房,应及时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能体现出当前国内外最新医疗水平的进展。
审查对新入院疑难病症或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计划。
审查重大手术的适应症及术前准备情况。
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包括对各级医师的指导,重点帮助主治医师解决在诊疗工作中未能解决的问题。
抽查医嘱和护理执行情况及病历书写质量。
2.主治医师为三级医师查房体系中中间级别医师。
主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3次,住院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住院医师负责记录和落实诊疗计划。
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其入院48小时内完成。
对危重患者应随时查看病人,每日至少1次。
查房内容: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新入院、危重、诊断未明、分型不清、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听取医生、护士的反映、倾听患者陈述,对出、转院标准进行判断并及时上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医疗机构十八项核心制度之三级查房制度1、目的为明确各级医务人员在查房活动中的职责、权限、行为规范,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诊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门急诊科室医务人员。
3、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务人员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4、内容4.1基本原则4.1.1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4.1.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4.1.3护理、药师查房的参照医师查房执行。
4.2各级医师查房周期4.2.1科主任、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每周至少查房一次;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
4.2.2主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4.2.3住院医师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
对危重患者24小时随时查房。
4.2.4主刀医师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4.2.5医疗组长工作日对组内患者每天至少查房1次。
4.3各级医师职责、权限4.3.1科主任审查和决定危重、疑难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手术审批及安排;决定邀请院外会诊及患者转院;主持危重、疑难、重大特殊新技术手术、死亡病例的讨论;负责重大的医患沟通;医疗质量的控制与考核;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下级医师对“三基”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分析病例,讲解有关重点疾病的新进展;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的意见。
4.3.2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医疗组长系统了解主管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审查和决定急、危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对下级医师提出的诊断、检查及治疗方案进行审查,并提出决定性意见;决定出院、转科、会诊;主持一般手术的讨论,初步决定手术方案并提交审批;对危重、疑难、重大特殊新技术手术、死亡病例提出初步意见并提请科内讨论;在科主任授权下可主持危重、疑难、重大特殊新技术手术、死亡病例的讨论;抽查医嘱、病历书写的质量,对医疗质量进行环节控制;结合临床病例考核下级医师对“三基”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示教工作;分析病例,讲解常见疾病的新进展;负责或安排主治医师进行医患沟通;听取医师、护士对医疗、护理的意见。
十八项核心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
在中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十八项核心制度,其中之一就是三级查房制度。
本文将对十八项核心制度中的三级查房制度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三级查房制度的背景三级查房制度是指在党的十八项核心制度中,对党员进行定期查房,以加强党员的管理和监督。
这一制度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升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组织纪律性。
三、三级查房制度的目的1.加强党员思想教育:通过查房,可以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为党员提供思想上的指导和支持,增强党员的思想觉悟。
2.提高党员的组织纪律性:通过查房,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在组织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党员的组织纪律性。
3.加强党员之间的交流和团结:通过查房,可以促进党员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三级查房制度的具体内容三级查房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查房频率党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查房的频率,一般为每月一次或每季度一次。
查房时间应提前通知党员,确保查房的公开透明。
2. 查房方式查房可以采取集体查房和个别查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体查房可以通过组织会议、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个别查房可以通过个别谈话、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
3. 查房内容查房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党员思想动态: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包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对工作任务的认识和态度等。
•组织纪律情况:了解党员对党组织纪律的遵守情况,包括是否按时参加组织活动、是否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等。
•工作情况:了解党员的工作情况,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效果等。
•学习情况:了解党员的学习情况,包括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学习成果等。
4. 查房记录和反馈党组织应对每次查房进行记录,并及时向党员反馈查房结果。
查房记录应详细、准确地记录党员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后续的管理和指导。
五、三级查房制度的实施过程三级查房制度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查房准备:党组织应提前通知党员查房的时间和要求,并准备好查房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材料。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医院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
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3.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
4.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2小时内检诊和处置,并在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上级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必须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并完成查房记录。
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
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6.节假日有危急重症病人时必须有副主任医师查房。
7.查房内容:①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
②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
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③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
十八项核心制度三级查房制度
十八项核心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2014年全面深化
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旨在强化党的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制度体系。
其中,三级查房制度是其中之一。
三级查房制度是指,在党组织、上级单位和群众三级单位之间,建立一种相互监督和协同推进的机制。
具体来说,党组织负责对下属单位的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上级单位则对下级单位进行指导和支持,群众则对党组织和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该机制的目的是确保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能够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加强对群众的联系和服务,同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它让各级组织和干部之间形成了快速反馈和及时纠错的机制,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群众的信任。
在实践中,三级查房制度不仅仅是一个检查评估的过程,更是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加强党的领导和管理,有利于激励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一、定义: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适用范围:全院各临床科室三、内容。
(一)各临床科室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级别即分别具有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不同层次或资质的医师,包括但不限于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二)各临床科室在科室管理团队(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及科室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科室主任助理)的领导下进行诊疗组的统筹设置,每个病区诊疗组设置原则上不超过4个,每个诊疗组人员结构配比至少3人以上,确保三级查房。
(三)各诊疗组应严格按照查房周期进行查房。
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
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四)查房是指医护人员在病房里对住院患者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其核心是检查患者,了解、分析与预测患者疾病相关的信*息,包括患者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信*息,旨在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开展医患沟通等医疗活动。
(五)主治医师或上级医师应在48小时内完成对新入院、危重、诊断未明、疗效不佳患者首次查房并做好相关病程记录。
(六)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在72小时内完成对危重、疑难病例的首次查房并做好相关病程记录。
(七)当日有门诊或正台手术(操作)等医疗工作安排的医师,可进行晚查房。
(八)查房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检查、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
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
经治的住院医师报告简要病史、当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指示。
(九)查房过程或结果,原则上应当在当天的病历记录中有所体现,病情稳定时可以每2~3天合并记录一次,除了上级医师履行管理职责、审核病历中补录或修改的内容外,不允许倒记(先前的病程记录记录在后发生的病程记录之后)和随意补记(抢救记录除外),病情不稳定时应随时记录。
三级查房制度[附流程图]1.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
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2.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
查房过程或结果,原则上应当在病历记录中有所体现,病情稳定时可以每2~3天合并记录一次,病情不稳定时应随时记录。
3.非工作日时,值班住院医师应在接班时对病区所有患者进行查房,值班主治及以上级别医师要对危重患者及其他重点患者进行查房。
4.对于手术患者,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
5.科主任的常规查房,科所有医师及护士长参加。
6.查房时,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并注意保护性医疗措施。
7.住院医师查房内容(1)住院医师对所有患者每天至少查房二次,重点巡视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住院医师查房应按时进行,一般上午、下午各一次,上午查房可以在主治医师的带领下同时进行。
接到护士报告或患者反映,应随时查房。
危重患者要随时查房了解病情变化。
(2)住院医师查房的主要任务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诊疗计划原则下对病情作对症处理,遇到疑难复杂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决定。
(3)应重视患者的主诉,并作相应的检诊,不允许不检查患者就处置。
(4)查房发现的病情变化情况,应在病程记录中记载,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5)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和检查报告单,分析检验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意见。
(6)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督促患者配合执行医嘱,如按时服药、卧床休息、适宜运动、饮食要求等。
(7)做好上级医师查房前的准备,备好病历、影像检查胶片、检验报告和所需检查器材,上级医师查房时要报告病情,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做好查房记录。
8.主治医师查房内容(1)主治医师每天上午带领住院医师对主管病区患者进行系统查房一次,接到下级医师或护士报告应随时到场重点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