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剖析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5
《法律逻辑学》模拟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属概念与种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和()的逻辑根据。
2.“法是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定义犯了()错误。
3.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4.根据模态判断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为(),“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为()。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P A M( ) O ( )S()P得分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性质判断各判断形式的逻辑性质是由()决定的。
A.变项B.量项C.质D.量项和质2.“思维形式”这一概念属于是()。
A.集合概念、正概念、单独概念B.单独概念、负概念、非集合概念C.普遍概念、正概念、集合概念D.非集合概念、正概念、普遍概念3.若“A可以分为B,C,D”是一个正确的划分,则B和C的外延一定是()。
A.矛盾关系 B. 反对关系C.交叉关系D.属种关系4.“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不是经过一番奋斗的”,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SAP B.SEP C.SIP D.SOP5.“某甲有作案时间”和“某甲没有作案时间”两个判断具有()。
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下反对关系D、差等关系6.下列性质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中,错误的是()。
A.SAP→PIS B.SEP→PES C.SIP→PISD.SOP→POS7.与“并非被告既收受贿赂,又玩忽职守”有等值关系的判断有()。
A.被告既没有收受贿赂,也没有玩忽职守B.被告或者收受贿赂或者玩忽职守C.被告或者没有收受贿赂或者没有玩忽职守D.如果被告没有收受贿赂,那他就是玩忽职守了8.既断定SAP假,又断定SEP假,则()。
A.违反同一律B.违反不矛盾律C.违反排中律D.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9.在航天科学研究发展,人未正式乘坐航天器遨游天空之前,先用其它一些动物做实验,通过考察鼠、狗、兔等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能经受长时间失重的考验,于是得出结论:“一切动物的身体在太空中都能经受长时间的失重考验。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
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
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不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 、人贵有自知之明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A 、B 、C 、 D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A 、q p ∧B 、q p ∨C 、q p →D 、q p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A 、可同真,可同假B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 、不可同真,可同假D 、可同真,不可同假8、以MAP 为大前提,SIM 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A 、SAPB 、SEPC 、 SIPD 、SOP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10、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 、论据虚假B 、预期理由C 、循环论证D 、推不出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8,"p∨g"的等值判断(3 )(1) p→g (2) p∨g (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 (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答案: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他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非对称但传递的关系。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主、谓项都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某甲可能不是凶手为真。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或然性推理。
9.“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这是求因果联系的求同求异并用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三、分析题1.可以推出“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因为“故意犯罪”是“犯罪”的一种,而“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则“所有盗窃罪都是犯罪”。
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所有”;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篇:《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1、“没有哪一个大国的衰落是由一种原因造成的”,该语句表达性质命题中的(全称否定)命题;从逻辑结构方面看,其逻辑常项是(所有……不是……);从词项周延情况看,其主项和谓项是(都周延的)。
2、“甲班至少一半的同学是共青团员”,这个命题的主项是(同学),量项是(有的),它属于性质命题中的(特称肯定)命题。
3、x与y有M关系,若y与x一定没有M关系,则M是(反对称)关系。
4、根据对当关系,若命题“所有否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为真,则与之具有相同逻辑变项的命题(有的否定命题的谓项不是不周延的)必假。
5、“这块金属是能导电的”与“这块金属是不能导电的”之间具有(矛盾)关系。
“李某是小学生”与“李某是中学生”之间具有(反对)关系。
6、若“任何一项监管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为真,则“监管制度”与“完美的”之间具有(全异)关系。
7、“有的杀人犯不是成年人”换质后可推出其隐含的命题为(有的杀人犯是未成年人)。
8、“所有犯罪都是非法行为”换位后可推出的命题为(有些非法行为是犯罪)。
二、单项选择题1、在性质命题中,逻辑形式相同是指(④)相同。
①主项和谓项②主项和量项③谓项和联项④量项和联项2、性质命题主项与谓项的周延情况,取决于它的(①)。
①逻辑常项②逻辑变项③语言形式④客观实际3、若“所有P是S”和“有的S不是P”均真,则S与P之间具有(③)关系。
①全同②交叉③S真包含P④S真包含于P4、若“这本书是小说书”假,则(③)。
①“这本书是日文词典”真②“这本书是英文词典”真③“这本书不是小说书”真④“这本书是地理书”假5、当SEP假而SOP真时,则S与P之间的外延关系可能是(③)。
①全同关系或交叉关系②真包含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_③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④真包含于关系或交叉关系6、根据性质命题的相关知识,从SAP出发能推出(④)。
①SAP②SEP③SIP④SOP7、下列命题中,主项和谓项不都周延的有(①)。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B. 对称但非传递C.非对称但传递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D )。
A.主项和谓项B. 主项和量项C. 谓项和联项D. 量项和联项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A )。
A. 主、谓项都周延B. 主、谓项都不周延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B. EC. ED. IS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C. 某甲或某乙有罪D. 某甲或某乙无罪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B. 某甲可能是凶手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D. 或然性推理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就本罪的性质而言,它是否是故意的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3.一般逻辑的基本规律是(同一性),(非矛盾性规律)和(连续性)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这个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1)定义太宽(2)定义太窄(3)定义用否定联项(4)以比喻代定义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1)所有的s是p(2)所有s不是p(3)有s是p(4)有s不是p3,\负判断是(4)(1)p∧g(2)p∨q(3)p∨g(4)P真与Q假→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1)可能非p(2)可能p(3)必然非p(4)不可能非p5.现在我们强调法治,也就是说,让人民法院来管理社会秩序。
\这个论点(1)(1)违反了统一的要求(2)违反了非矛盾法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有些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种性质的判断有(2)(1)对立关系(2)矛盾关系(3)不良关系(4)对立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1)重大项目扩展不当(2)次要项目扩展不当(3)中间项目扩展不当(4)两个否定结论_______8,\∨g\的等值判断(3)_____________(1)p→g(2)p∨g____(3)p∧g(4)p→g9.当:\all s是p\且\some s是p\为false时,扩展中s和p之间的关系为(2)(1)对立关系(2)差异关系(3)矛盾关系(4)对立关系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1)p∧q(2)p∨q(3)p→q(4)p∧q三,问答题1.统一性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一般逻辑中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 "有的犯罪不是成心的 "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 ,成心 ).2,一个充足条件假言判断 ,只有目前件 (真)尔后件 (假)_时 ,它才是假的 ;在其他状况下 ,它都是真的 .3,一般逻辑基本规律有 (同一律 ),( 不矛盾律 )和(排中排 ).4,在 "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这必定义中 ,被定义项是 (刑法 ), 种差是 (规定犯罪和刑罚 ) ,周边属看法是 (法律 ).二 ,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 "这必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1)定义过宽(2) 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认联项(4) 以比喻代定义2,以下判断形式中 ,主,谓项都周延的是 (2 )(1) 所有的 S是P (2)所有 S 不是 P(3) 有S是P (4)有 S 不是 P3,"p → q"负判断是 ( 4)(1) p ∧g (2) p ∨q(3) p ∨g (4) _p 真且 q 假______p→ g4,与 "不用定 P"等值的判断是 (1 )(1) 可能非 P (2) 可能 P(3) 必定非 P (4) 不行能非 P5,"此刻不是重申法治吗就是说 ,重申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谈论 (1 ) (1) 违犯同一律的要求(2) 违犯不矛盾律的要求(3) 违犯排中律的要求(4) 不违犯一般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 "这两个性质判断拥有 (2 ) (1)反对关系(2) 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4) 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成心犯 ;这个行为是成心犯罪 ,所以 ,这个行为是贪污罪 ."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3 )(1)大项不妥周延(2) 不项不妥周延(3)中项不周延(4) 两否认推结论_______8,"p ∨g"的等值判断 (3 )_______ ______(1) p →g(2) p ∨ g____(3) p ∧g 9,当:"所有 S (1)反对关系(3)矛盾关系10, 当 p 假 q(4) p →g是 P"与"有的 S 是 P"均是假时 ,则(2) 差等关系(4) 下反对关系假时 ,以下判断形式为真的是 (3 )S 与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p ∧q (3) p →q (2) p ∨q (4) p ∧q三 ,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想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己保持同一.一般逻辑所说的 "同一思想过程 ",是指同一时间 ,同一关系 , 同一思想对象三个方面的 "三同一 "的思想过程。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划分的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关系;各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关系。
2.性质判断AEIO中,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是(),主项谓项都周延的是()。
3.如果SEP取值为真,则同素材的S IP取值为()、SOP取值为()、SAP取值为()。
4."并非必然P"与"并非必然非P"之间具有()关系。
5.在下列三段论形式中填入恰当的符号,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P()MM I SS()P二、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每小题2分,共20 分)1."只有q,才p"与"如果q,则p"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B.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C.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2.若SIP和SOP同真,则S和P在外延上具有()。
A.全同关系B.真包含于关系C.交叉关系D.全异关系3."没有人袒护你的错误"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A.SAP B.SEP C.SIP D.SOP4."假言判断"可以概括为()。
A.假言推理B.复合判断C.选言判断D.负判断5.若(),则SOP真,SIP真。
A.S与P全同B.S真包含P C.S真包含于P D.S与P全异6.下列各组的两个判断之间具有"不能同假,可以同真"关系的是()。
A."所有的城市都有市花"、"有的城市没有市花"B."有的科研成果是论文"、"有的科研成果不是论文"C."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有的教师不是知识分子"D."凡金属都有延展性"、"凡金属都没有延展性"7."有的P是M,所有S是M,所以有的S是P"这个三段论的逻辑错误是()。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1一、填空题1,在"有的犯罪不是成心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成心).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根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二,单项选择题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 (2)定义过窄(3)定义用否认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2,以下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3)有S是P (4)有S不是P3,"p→q"负判断是( 4)(1) p∧g (2) p∨q(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p→g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1)可能非P (2)可能P(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根本规律的要求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7,"凡贪污罪都是成心犯;这个行为是成心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3)中项不周延 (4)两否认推结论_______8,"p∨g"的等值判断(3 )_______ ______(1) p→g (2) p∨g_ _ _ _(3) p∧g (4) p→g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那么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10,当p假q假时,以下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1)p∧q (2) p∨q(3) p→q (4) p∧q三,问答题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 同一律的根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普通逻辑所说的"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的思维过程。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
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
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低。
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
”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不选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C 、人贵有自知之明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A 、B 、C 、 D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A 、q p ∧B 、q p ∨C 、q p →D 、q p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7、“出席会议的人有大学毕业的”与“出席会议的人有不是大学毕业的” ( )A 、可同真,可同假B 、不可同真,不可同假C 、不可同真,可同假D 、可同真,不可同假8、以MAP 为大前提,SIM 为小前提的有效三段论推理,其结论是 ( )A 、SAPB 、SEPC 、 SIPD 、SOP9、同时肯定“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与“有的人不会犯错误”这两个命题会违反 ( )A 、同一律B 、矛盾律C 、排中律D 、充足理由律10、如果一个证明的论据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那么该证明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A 、论据虚假B 、预期理由C 、循环论证D 、推不出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每题3分,共24分)1、与定义“法律就是行为规范”所犯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 )( )A 、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际的认识B 、新闻不是过去发生事情的报道C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D 、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E 、企业就是从事现代化生产的经济活动部门2、下列限制或概括不正确的是( )( ) A 、把“森林”限制为“防护林” B 、把“正概念”概括为“普遍概念” C 、把“颜色”限制为“红色” D 、把“中国”概括为“亚洲的国家”E 、把“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喜马拉雅山最高峰”3、与“只有懂法律,才能当律师”这一命题具有等值关系的命题是 ( )( )A 、只有当律师,才要懂法律B 、若懂法律,就能当律师C 、若当律师,就要懂法律D 、若不当律师,就不要懂法律E 、若不懂法律,就不能当律师4、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的是 ( )( )A 、p q q p →⌝∧⌝∨⌝)(B 、)(q p q p ∨⌝→⌝∧⌝C 、PAS SAP →D 、⌝SOP →⌝SEPE 、MOP ∧ MES → SOP5、若要SAP 为真而P AS 为假,则S 、P 依次应代入 ( )( )A 、“青年”、“党员”B 、“团员”、“青年”C 、“青年”、“团员”D 、“大学生”、“中学生”E 、“大学生”、“学生”6、以“凡是好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作前提,不能推出 ( )( )凡人民的勤务员都是好干部 B 、有些好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C 、有些好干部不是人民的勤务员D 、不是人民的勤务员不是好干部E 、并非:好干部都不是人民的勤务员7、下列结论能通过完全归纳推理得到的是 ( )( )A 、原子都是可分的B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C 、甲班所有的同学都是兰州人D 、天下乌鸦一般黑E 、两个特称命题作前提的三段论不能必然推出结论8、“人治兴则国家危,因为人治兴则法制衰,法治衰则人情滥,人情滥则后门开,后门开则贪污盛,贪污盛则国家危。
”这一证明的证明方式是 ( )( )A 、演绎证明B 、归纳证明C 、反证法D 、选言证法E 、直接证明四、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下列陈述犯有什么逻辑错误,为什么?“对同一事物,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
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
”2、分析下列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及大项、小项、中项,指出其属于哪一格,写出其逻辑形式,并说明其是否有效。
“甲班有些同学是三好学生,甲班多数同学是共青团员。
所以,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共青团员。
”五、表解题(8分)请用真值表法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六、综合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班、5班同学选做一题。
)1、已知下列情况为真:(1)只有A参加公务员考试,B、C、D才都参加公务员考试;(2)A不参加公务员考试;(3)如果B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则C也不参加公务员考试;(4)如果C不参加公务员考试,则E不参加公务员考试;(5)E参加公务员考试。
请根据上述情况,推断B、C、D三人中谁参加公务员考试?谁不参加公务员考试?请写出推理过程(以A表示“A参加公务员考试”,﹁A表示“A不参加公务员考试”,余类推)。
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请推出A、B、C、D、E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并用欧拉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1)如果A不真包含B,则C与E不全同;(2)如果B不真包含C,则D与E不全同;(3)C、D、E三个概念是全同关系。
答案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1、逻辑常项、逻辑变项2、负概念3、真、真4、重言式、矛盾式、非重言的可真式5、主项、谓项6、否定的7、不当记者的 8、全同、真包含于 9、共变法 10、真、真实性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B2、D3、C4、A5、B6、C7、D8、C9、B 10、C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符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题3分,共24分)1、A 、D2、B 、E3、C 、E4、B 、D5、B 、E6、A 、C7、C 、E8、A 、E四、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 答:此陈述违反了同一律,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
前一个“语言”是指“思想”,后一个“语言”是指“交流思想的工具”。
2、 答:这一三段论的大前提是:“甲班多数同学是共青团员”;小前提是:“甲班有些同学是三好学生”;结论是:“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共青团员”。
大项是:“共青团员”;小项是:“三好学生”;中项是:“甲班同学”。
它属于第三格。
其逻辑形式为:SIP MIS MIP →∧ 或 SIP MISMIP它无效,因为它中项两次不周延,或者说它违反了“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结论”的规则。
五、表解题(8分)答:令p 表示“甲是罪犯”,q 表示“乙是罪犯”,则推理的真值形式为:)()(q p q p ⌝→→⌝∨⌝根据真值表判定此公式为重言式,所以,推理有效。
六、综合题(每小题8分,共20分)1、 推理如下:(1) {1} A D C B →∧∧ P(2) {2} A ⌝ P(3) {3} C B ⌝→⌝ P(4) {4} E C ⌝→⌝ P(5) {5} E P(6) {4、5} C T (4)(5)(7) {3、4、5} B T (3)(6)(8) {1、2} )(D C B ∧∧⌝ T (1)(2)(9) {1、2} D C B ⌝∨⌝∨⌝ T (8)(10) {3、4、5} C B ∧ T (6)、(7)(11) {3、4、5} )(C B ⌝∨⌝⌝ T (10)(12) {1、2、3、4、5} D ⌝ T (9)(11)所以, B 和C 参加公务员考试,D 不参加公务员考试。
2、推理如下:①,由(1)和(3)可得A 真包含B ;②,由(2)和(3)可得B真包含C;所以,A、B、C、D、E五个概念的外延关系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