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
- 格式:docx
- 大小:62.39 KB
- 文档页数:4
新产程解读及处理原则一、基本概念1.临产:出现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的下降。
用镇静剂不能抑制临产(≥30″/5-6′,伴随宫颈容受性改变或先露部下降,不能抑制)。
2.第一产程(1)潜伏期:潜伏期延长,初产妇>20 h;经产妇>12 h。
破膜后至少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12-18h,方可诊断引产失败。
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2)活跃期:以宫口扩张≥6cm作为活跃期的标志,此期宫口扩张速度应≥0.5cm。
活跃期停滞: 当破膜且宫口扩张≥6cm后,宫缩正常,宫口停止扩张≥4cm;宫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6cm。
活跃期停滞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3.第二产程:(1)第二产程延长:硬脊膜外阻滞术:初产妇>4h,经产妇>3h;无硬脊膜外阻滞:初产妇>3h,经产妇>2h。
超过时限无进展包括:抬头下降、旋转。
第二产程延长可作为剖宫产指征。
二、新产程解读及处理原则1.第一产程(1)“在除外头盆不称及可疑胎儿窘迫的前提下,缓慢但有进展(包括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的评估)的第一产程不作为剖宫产指征”。
但不意味着潜伏期可以无限延长以及在潜伏期内绝对不做剖宫产。
对于人工破膜+静滴缩宫素且宫缩满意后,若4-6h完全无进展(宫口扩张及先露下降),必须予以密切注意。
此时需要再次评估:胎儿大小、胎方位(必要时可通过彩超来提高准确性)、先露下降、产瘤及产妇骨盆情况,积极寻找产程进展缓慢的原因,警惕头盆不称导致的产程无进展。
(2)注意对产程进展的评估包括宫颈扩张和先露下降两方面。
(3)较长的第一产程与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升高相关,在高度怀疑宫内感染时,短期内不能结束分娩者应考虑剖宫产。
(4)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产妇年龄、体重(肥胖BMI≥30,第一产程相对较慢)、引产(较自然临产潜伏期更久)、无痛分娩(延长第二产程且增加阴道助产率)、胎儿性别(男性胎儿较女性胎儿活跃期更久)及胎儿体重等均会对产程有所影响,应综合分析。
新产程的标准及处理
首先,新产程的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统一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标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新产程中,企业应当注重标准化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其次,创新是新产程的核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企业应当注重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质量控制是新产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企业应当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管理是新产程中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因此,企业应当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组织效率和执行力,从而实现新产程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新产程的标准及处理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当注重标准化、创新、质量控制和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通过有效地处理新产程,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持续发展的机会。
希望本文能够为企业在新产程中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一、发布“新产程专家共识”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的剖宫产率节节攀升;2009年美国的剖宫产率为32.9%,其中以“产程异常(labo r arrest)”为剖宫产手术指征者占1/3,而“孕妇要求(maternal request)”的剖宫产只占3%[5];也就是说,美国绝大多数孕妇愿意阴道试产,但由于分娩过程中“产程异常”的过度诊断导致了剖宫产率的升高。
针对这一问题,2012年,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 n d Human Development, NICHD)、ACOG和SMFM召开了降低剖宫产率的专题研讨会,重点针对如何避免初次剖宫产,会后发表了总结报告“Preventing the first cesarean delivery(避免初次剖宫产)”[5]。
2014年,ACOG和SMFM联合发布了专家共识“Safe prevention of the primary cesarean delivery(安全避免初次剖宫产)”[1]。
该专家共识的内容包括潜伏期延长、活跃期的起始点、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引产失败的定义和剖宫产的指征,通过规范“产程异常”的诊断标准和产时剖宫产术指征,以降低初次剖宫产率。
而更改产程标准的依据很多是来自于Zhang等[6]近年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颠覆了临床应用50多年的Friedman产程图[7]。
当前,我国同样面临降低剖宫产率,特别是初次剖宫产率的问题。
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程异常”的过度诊断,同时也与国际接轨,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参考了ACOG和SMFM的专家共识,发布了“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2]。
“新产程专家共识”推动了8年制《妇产科学》教科书第3版(2015年)和5年制《妇产科学》教科书第9版(2018年)有关产程标准的修改,2016年出版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妇产科学》也采用了新产程的标准来撰写有关的章节。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的产程标准和处理方法也在不断涌现,为企业生产和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专家们对于新产程标准及处理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他们认为,新的产程标准和处理方法必须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新的产程标准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对于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新的产程标准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的产程标准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新的产程标准必须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满足客户的需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新的产程处理方法必须符合效率要求。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因此,新的产程处理方法必须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新的产程标准和处理方法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首要条件,新的产程标准和处理方法必须能够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专家的共识中,他们还强调了新的产程标准和处理方法的可持续性。
新的产程标准和处理方法必须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具有可持续性,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总的来说,新的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是,新的产程标准和处理方法必须符合环保、质量、效率、安全和可持续性要求,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家说产程处理要点分娩发动后,产妇出现各种临床表现,提示产程的开始,在各个产程需要注意观察产妇的情况,同时必须连续定时观察并记录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及时处理,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
第一产程的观察和处理1.了解孕期情况通过询问孕妇和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包括:(1)月经史:通过末次月经推算预产期,必要时结合孕期检查结果对预产期进行修订。
(2)孕产史:结合孕产史,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
(3)需要的检查:注意检查生命体征以及患者身高、体重情况,尤其是血压情况,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预防子痫发生。
(4)查阅孕期辅助检查结果:常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唐筛结果、传染病检查等)、出生缺陷筛查以及一些特殊检查项目,如孕期并发症、妊娠合并症等。
(5)产科检查:查宫高、腹围、骨盆外测量、估计胎儿体重、进行头盆评分,选择分娩方式。
2.临产评估(1)确定是否临产以及临产开始时间:如宫口已开,以出现规律下腹胀痛的时间为临产开始的时间;如宫颈管未消失、宫口未开,先诊断先兆临产,再根据宫口开张情况修正临产开始时间。
(2)经阴道或经肛门检查宫颈管、宫口、先露高低,进行头位分娩评分。
注意:头位分娩评分是一个动态评分,在不同的阶段或产程出现变化时建议再次进行。
(3)因故需终止妊娠行药物引产时,要进行宫颈成熟度评估,评分<6分,引产成功率低;评分>6分者引产成功率高。
3.产程观察初产妇约11~12小时;经产妇仅6~8小时,有以下主要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随产程进展,间歇渐短(2~3分钟),持续时间渐长(50~60秒),宫口近开全时,持续时间可达1分钟以上,间歇期仅为1~2分钟。
(2)宫颈口扩张:是临产后规律宫缩的结果,一般是在宫缩时通过肛门或阴道进行检查,当宫口开大10cm左右,即宫口开全,潜伏期2~4小时做一次,活跃期1~2小时做一次,疑为宫颈管已开全者随时再次评估。
(3)胎头下降:与宫颈口检查同步进行。
(4)胎膜完整性:胎膜破裂可发生在不同时段,大多发生在子宫颈口近开全时,表现为不可控制的阴道流水、流液。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2014-08-19 16:38 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xx国家儿童xx 和人类发育研究所、xx妇产科医师协会、xx母胎医学会等提出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对新产程的临床处理达成共识。
产程正确处理对减少手术干预,促进安全分娩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分娩人群的特点,如平均分娩年龄增高,孕妇和胎儿的平均体质量增加,硬脊膜外阻滞等产科干预越来越多,审视我们沿用多年的Friedman产程曲线,一些产程处理的观念值得质疑和更新。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科研究再次回到了对正常产程曲线的描述xx,并且有了许多与以往不一样的发现。
Zhang 等对xx19所医院
xx62415例单胎、头位、自然临产并阴道分娩,且新生儿结局正常产妇的产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
(1)无论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宫口从4 cm扩张到5 cm可能需要6 h以上,从5 cm扩张到6 cm可能需要3 h以上;
(2)初产妇和经产妇的产程在宫口扩张6 cm以前基本一致,在此之后,经产妇的产程进展明显加快;
(3)初产妇第二产程中位持续时间的第95百分位数在应用硬脊膜外阻滞组及未应用硬脊膜外阻滞组分别为3.6 h 和2.8 h。
由此可见,即使产程进展比较缓慢,最终仍然可以顺利经阴道分娩。
在综合国内外相关领域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xx国家儿童xx 和人类发育研究所、xx妇产科医师协会、xx母胎医学会等提出的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专家对新产程的临床处理达成以下共识(见表1)。
以指导临床实践。
临床医师在产程管理时应该及时应用上述新的产程处理理念,在母儿安全的前提下,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以促进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最大程度为孕产妇的安全提供保障。
鉴于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发展日新月异,本共识相关内容将在今后广泛深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加以完善和修订。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专家组成员:xx(北京大学第一医院)、xx(北京大学第一医院)、xx(北京协和医院)、xx
(xx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兴会(四川大学xx第二医院)、xx(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xx(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xx(xx第一妇婴保健院)、xx(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xx(北京大学第一医院)、xxxx(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摘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年第49卷7期4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