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 课程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总学时:60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教学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应知、应会”的原则,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覆盖面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重点通过对主流工业机器人产品的讲解,使学生对当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前导;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简单具体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领域的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以点带面,讲解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
课程主要可以分为机械、运动、控制、感觉等几个部分,内容较多。
课堂教学上,我们使用重点突破的方法,讲解一个或者两个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带动整个知识面的学习。
我们让学生联系已学各门科目的知识点,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由于涉及的已学课程较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前面课程的遗忘率不容忽视,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我们还要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从而可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本课程的学习扫清障碍。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工业机器人自动线安装、调试与维护》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设计和使用方面基础知识的专业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基本理论。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程序调试》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获得具有生产一线技术调试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工业机器人应用岗位已经成为众多行业特别是电子制造、汽车制造、半导体工业、机械制造、造船工业、机床加工等行业最关键最核心的工作岗位。
本课程介绍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组成,编程指令,仿真软件的使用,建模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实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调试技能,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性质: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是学过《机械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仿真》等课程后,在此基础上学习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调试,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程序调试的一般流程方法,为后续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任务:本课程学生熟悉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结构;熟悉工业机器人编程指令,能够制定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作方案;安装系统、处理系统异常并调试;并能够编写合理的机器人程序。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学习典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工业机器人工作指令的使用,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程序编写与调试,工业机器人试运行、生产等相关理论。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熟悉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结构;能够制定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作方案;安装系统,处理系统异常并调试;并能够编写合理的机器人程序。
三、面向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四、先修课程:机械制造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PLC与变频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仿真。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由于《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程序调试》是一门融合工业机器人硬件和软件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涉及机械、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软件程序等多学科的内容。
所以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机械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仿真》等专业基础课之后进行,要求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在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程序调试的有关问题,为顶岗实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业机器人基础工作站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适用六年制预备技师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基础工作站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学时:310开课时段:第五学年(第9学期)适用专业:适用六年制预备技师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授课对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二、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工业机器人基础工作站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对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服务的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和相关技能标准而制订。
用于指导《工业机器人基础工作站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三、课程性质与任务《工业机器人基础工作站系统安装与调试》是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工业机器人系统安装和装调工必备的知识,通过理论系统学习和实际项目实训实现。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是集专业理论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工业机器人基础工作站的安装和调试并在虚拟环境下如何搭建基础工作站,同时结合虚拟环境下的编程调试实际生产当中的基础工作站,完成整个工作站的生产需求。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为职业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五、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1.系统掌握工业机器人基础工作站的安装,包括机器人本体和电控柜的安装,基础外围设备的安装2.具备使用离线编程软件对工作站进行仿真调试的能力并结合虚拟仿真软件进行基础工作站的调试的能力。
3.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效率、保密及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4.培养自学能力、工具应用(如资料检索等)能力、技术文件写作表达能力、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等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和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机器人安装与调试》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维护是为了满足工业机器人行业要培养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操作维修、设备维护管理专业人才需要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流程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工作。
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门学习领域课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特点、组成、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方法与流程,具备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故障检测与维修,设备管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
任务一工业机器人的认识……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工业机器人定义,分类,工作原理与硬件结构,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工业机器人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
通过学习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收集、分析、整理参考资料的技能,掌握研究机器人的一般方法和流程。
教学重点:工业机器人有个相关的认知,工业机器人常用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和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知系统。
教学难点:工业机器人常用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任务主要内容(理论):第一节工业机器人的概述(1学时)一、分类、特点二、技术参数﹑组成三、硬件结构第二节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和发展(1学时)一、工业机器人的历史二、工业机器的发展现状三、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第三节工业机器人的常用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2学时)一、机械结构二、工作原理第四节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2学时)一、焊接机器人二、喷涂机器人三、搬运机器人四、装配机器人五、码垛机器人任务二六自由度机器人的安装……2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本部分介绍常用机器人机构,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机器人机构设计形式目的和要求。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是为了满足工业机器人行业要培养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操作维修、设备维护管理专业人才需要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流程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工作。
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的先导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和《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经过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机械部件拆装、机电设备电器控制、电子产品焊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机械图和电器原理图的识读能力。
已基本具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技能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后续课程为《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学习工业机器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双证书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概括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机器手动操作、机器人编程控制、机器人参数设定及程序管理等,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教学能力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进行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操作,并能够解决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2. 工业机器人安装前的准备工作3. 工业机器人安装的步骤和要点4. 工业机器人调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 工业机器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实例,引发学生对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知识讲解2.1 工业机器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按照工作形式可分为点位控制机器人、路径控制机器人和力控制机器人。
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焊接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
2.2 工业机器人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在安装工业机器人之前,需要进行场地准备、电气接线准备、机械安装准备等工作。
2.3 工业机器人安装的步骤和要点工业机器人的安装可以分为基座安装、臂体安装、末端执行器安装、电气连接等步骤。
在安装过程中需注意正确的安装顺序和操作规范。
2.4 工业机器人调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工业机器人调试包括机械调试和电气调试两个方面。
机械调试主要是针对运动学参数的校准和碰撞检测,电气调试主要是验证各个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工作状态。
2.5 工业机器人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工业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常会遇到故障,如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等。
学生需了解常见故障的排查和解决方法,提高故障排除的能力。
3. 操作演示教师可结合实际工业机器人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亲自参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并解决一些案例中出现的安装与调试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进行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操作,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回答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随堂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作者:————————————————————————————————日期: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总学时45 总学分2.5 大纲制定时间2016年9月第几次修订 1大纲修订人大纲审核人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是为了满足工业机器人行业要培养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操作维修、设备维护管理专业人才需要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流程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工作。
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的先导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和《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经过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机械部件拆装、机电设备电器控制、电子产品焊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机械图和电器原理图的识读能力。
已基本具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技能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后续课程为《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学习工业机器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双证书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二、课程性质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是为了满足工业机器人行业要培养工业机器人装配调试、操作维修、设备维护管理专业人才需要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流程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工作。
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今后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该课的先导课程为《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和《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经过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机械部件拆装、机电设备电器控制、电子产品焊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机械图和电器原理图的识读能力。
已基本具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技能基础。
《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后续课程为《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进一步学习工业机器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双证书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该课程是依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职业岗位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通过对课程内容高度归纳,概括了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机器手动操作、机器人编程控制、机器人参数设定及程序管理等,容的组织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本理论知识到提高知识与技能训练。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能力以及有关的创新创业技能。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课程《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课程深度解析一、课程简介在当今工业发展的浪潮中,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门课程进行深入探讨,引领您进入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二、课程内容分析1.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诸多相关技术的融合和应用。
在这门课程中,学习者将系统性地了解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的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并深入研究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对工业自动化装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操作,学习者将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的核心技能。
2. 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是课程的另一重要内容。
学习者将系统学习工业机器人的构造与原理、基本运动控制方法、关键零部件安装与调试等知识。
课程还将引导学习者深入了解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工业机器人控制编程技术,并学习工业机器人的安全操作与维护。
三、课程收获通过学习《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这门课程,学习者将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实战经验。
他们将深入了解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和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关键技术,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者将通过实践操作,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习者将具备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从事工程设计、设备维护、技术开发等工作的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这门课程非常有价值。
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通过实践操作让学习者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和技能。
这门课程的学习将使学习者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也将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课程的全面评估和深入解析,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机器人拥有高效、精确、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物流业、医疗等领域。
为了适应行业需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全面了解与应用能力。
二、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2. 学时安排:40学时(理论课程20学时,实践操作20学时)3. 授课方式:理论课程采用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实践操作课程注重实际动手操作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4. 主要教材:《工业机器人原理与应用》三、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 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 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3. 能够理解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与控制技术,并能够进行简单编程;4. 具备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5. 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问题。
四、课程内容1. 工业机器人概述1.1 工业机器人的定义与基本原理1.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与应用领域1.3 工业机器人与传统制造方式的比较2. 工业机器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1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与分类2.2 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坐标系2.3 手、眼、脑一体化技术3. 工业机器人的编程与控制技术3.1 机器人编程语言与编程方式3.2 传感器与反馈控制技术3.3 机器人控制系统与通信技术4. 工业机器人的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4.1 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4.2 工业机器人的运行与监控4.3 工业机器人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实际案例探讨五、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将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等方面表现,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与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
六、参考资料1. 教材:- 《工业机器人原理与应用》2. 扩展阅读:- 《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与应用》- 《工业机器人编程实践指南》七、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李老师- 专业背景:自动化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工业机器人应用与控制- 联系方式:邮箱:*******************.cn2. 助教团队:- 负责辅助实践操作课程的实施与指导- 联系方式:邮箱:*****************.cn八、学生要求1. 具备自动控制基础知识与计算机编程基础知识;2. 积极参与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完成课堂作业与实验报告;3.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Industrial Robot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课程编号:01115049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任选课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第六学期;32学时
适用专业及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先行课程:无
后继课程:*****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工业机器人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教材:刘极峰主编,《机器人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推荐参考书:
1. 熊有伦编著,《机器人技术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余达太、马香峰等著,《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3. 殷际英、何广平编著,《关节型机器人》,化工工业出版社,1994
授课教师:
1.主讲教师要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能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师德教风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3.本课程内容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要求老师熟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与编程调试的实践经验。
教学与实验设施:
本课程在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开展,实验室实验器材要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实验室计算机数量满足教学需要,能同时运行office课件和-HI5-N30相关软件。
实验性质:非独立设课
实验类型:基础实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可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些内容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
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对话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外,指导学生对相关外延知识的获取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应该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实验成绩3个部分,实行百分制。
其中平时成绩可以通过个人作业、学习态度、到课率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定,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开卷或闭卷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课程的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实验成绩占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