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关智慧技能、言语信息、态度和心智运动技能教学原理,审查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6
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郭成1969年加涅在《美国心理学年鉴》上发表《教学心理学》一文,预示着教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加涅被认为是教学心理学的奠基人。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和《教学设计原理》两书集中反映了加涅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
加涅认为学习结果是一种习得的性能,这种习得的性能“近似地代表了教学目标”。
学习结果与教学目标的区别仅仅在于教学目标提出于教学之前,学习结果实现于教学之后。
所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即是一种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加涅在1965年出版的《学习的条件》中提出了八类学习,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在《学习的条件》1985年的修订版中,他将八类学习中的前四类作为学习的基础形式,总称联想学习,从而形成了五类学习。
在五类学习的基础上出现五种学习结果,即言语信息(verbal information)、智慧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动作技能(motor skill)、态度(attitudes)。
五种学习结果也称五种习得的性能,我们这里把它看成五类教学目标。
(一)智慧技能智慧技能是使符号应用成为可能的习得性能。
加涅认为这类技能是人类习得的最为重要的性能类型,因而也是受教育的实质意义所在。
智慧技能不是一种简单的某一刺激对应某一反应。
其典型的形式是规则。
智慧技能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只能用规则而不能以刺激—反应模式来描述。
如,小学生计算算式“22÷33-25÷56”表现出来的就是智慧技能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行为。
智慧技能包括四个亚类,即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
(1)辨别。
辨别是对在一个或多个物理维度上互不相同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
基本的辨别是最简单的智慧技能,它是在生活早期习得的,如颜色、大小的辨别等;复杂的辨别需要利用概念,如辨别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需要一系列基本的概念。
加涅九段教学法 加涅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外部刺激,因此教学程序应当与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相吻合。
根据这种观点他把学习活动中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九个阶段: 引起注意→告知学习目标→刺激回忆→呈现刺激材料→根据学习者特征提供学习指导→诱导反应→提供反馈→评定学生成绩→促进知识保持与迁移,相应地教学程序也应包含九个步骤。
教学事件与学习过程的关系1.引起注意接受各种神经冲动2.告知学生目标激活执行控制过程3.刺激回忆先前学过的内把先前学过的内容提取到短时记忆中4.呈现刺激材料有助于选择性知觉5.提供学习指导语义编码,提取线索,也助于激活执行控制过程6.引出行为激活反应器7.提供行为正确性的反馈建立强化8.评价行为激活提取,使强化成为可能9.促进保持和迁移为提取提供线索和策略九段教学步骤 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 引起注意 (1)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觉、注意的内容和以特殊的方式加工信息的倾向至短时记忆。
阐述教学目标 (2)形成学习动机和选择性注意。
刺激回忆 (3)提取长时记忆中与当前所学内容有关的信息至短时记忆。
呈现刺激材料 (4)突出选择性信息的特征及作用,使学习者易于获取感觉信息并形成选择性知觉。
提供学习指导 (5)使学习者能较快的建构新信息的意义(促进语义编码过程),即形成概念。
诱发学习行为 (6)检验学习者对意义的建构是否成功。
提供反馈 (7)如果建构不成功,则给予矫正反馈,使学习者重新去建构该信息的意义;如果建构 成功,则给予鼓励反馈。
评价表现 (8)通过成绩评定对成功的意义建构加以强化。
促进记忆与迁徙 (9)帮助学习者把新建构的意义(新概念、新知识)进行归类、重组,以促进知识的保 持与迁徙。
学习理论体系(1)论学习的概念、要素和条件 加涅认为,学习对于人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人类的发展是成长(生长)与学习这一对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填空:1、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各个学习者不同需求和特点的教学。
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而实现。
2、程序教学的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
3、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估教与学全过程的总方法。
4、我国教育技术源于欧美的视听教育,教学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应用学科,整合了多门相关科学的理论。
5、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的指导理论。
现代学习理论可分4种类型,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6、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代表是布鲁纳。
7、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罗杰斯,他认为,学习原则的一个核心,是要让学生自由学习。
8、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因素:学习基础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环境。
9、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的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10、教学活动过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
11、教学的三种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
12、教学资源指促进学习的一切物质条件、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资源。
13、网上教育资源的特点是:多样性、便捷性、共享性、时效性、交互性、丰富性。
14、教育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在教育应用中的重要方面,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检索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和各种有用信息,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效率。
15、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有: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
16、网上教学环境具有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时空不限性、人机优势互补性等特点。
17、个别指导教学形式是通过教师或教学软件(如CAI、个别化学习支持软件)对学生进行指导式实现的。
这种指导有同步指导和异步指导两种方式。
18、自主学习形式包括四个因素,问题、信息资料、提示、反馈。
19、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媒体环境有组合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和语言实验室。
《教学设计原理》加涅概念,原理及名词解释一.教学与教授:教授仅仅是教学的一部分。
教一词指的是一个人想学习者讲授或者掩饰某些东西。
但是教师或培训者的角色包括多种不同的任务,如选择材料,判断学生的准备情况,监控教学活动,最终起到内容资源与学习促进的作用,于是更广泛的术语“教学”讲强调的重点放在了教师用来使学生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完整的活动范围。
二.教学原理的基本假设:1.教学设计必须已帮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学过程为目的的,教学设计也是以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偶然”学习为目的的。
这就意味着最终的目标与预期的学习结果指导着学习活动的设计与选择。
2.学习是一个手许多变量影响的复杂过程。
卡罗尔界定了至少五个影响学生所能达到的学习程度的主要变量:(1)学生的毅力(2)允许学习的时间(3)教学质量(4)学生的能力倾向(5)学生的学习能力。
但是这些变量不是无关的,因此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不能仅关注其中之一。
3.教学设计模型可以在多种水平上应用。
4.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设计教学首先要包括学习者,并且利用学习者进行检验,利用这些来自学习群体的反馈来修改教学并使其更有效。
5.教学设计本身作为一种过程,应当包括如下子过程:确定预期结果、开发活动、设计备用练习形式、评价与反馈。
6.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
三.若干学习原理1.接近原理:指的是刺激情景必须与预期的反应同时呈现。
2.重复原理:指的是要是学习得到进步并靠可靠的保持,刺激和它的放映需要重复或练习。
3.强化原理:一个新的行为,倘若在他出现时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事态随其后,则这一新的需变更为的学习讲得到增强。
四.教学系统设计的的基本过程(ADDIE模型):包括五个基本过程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五.言语信息:目的:是为了强调表现性的性能。
功能:为学习者建构其他技能,提供一种结构或基础。
言语信息的学习分类:名称的学习—-指获得以命名方式对客体或客体类别做出一致语言反应的性能。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罗伯特・加涅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
加涅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重新恢复教育与心理学结合的舞台上一位极有影响的主角,他原是经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
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他吸收入了信息加工心理学的思想和建构主义认知学习心理学的思想,形成了有理论支持也有技术操作支持的学习理论.他的关于学习的观点被公认为“行为主义——折衷主义”的心理学理论。
一、加涅对于学习概念的认识广义的学习学习—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较为持久改变的历程或结果。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的获得经验,从而使其行为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
加涅认为:学习的本质即是个体可持久保持的容易观察的行为变化.二、加涅的学习层级论加涅将智慧技能分成由简单到复杂的四个层级.1。
最简单的智慧技能是辨别,即区分物体差异的能力;2。
较高一级的智慧技能是概念,即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因而有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3。
再高一级的是规则,当规则支配人的行为时,便是人按规则办事,这是技能的本质;4。
最高级的智慧技能是高级规则,它是由许多简单规则构成的.加涅认为,高级规则的学习以简单规则的学习为前提,简单规则的学习以概念学习为前提,概念学习以辨别学习为前提。
三、加涅的学习过程论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执行控制和期望是两个重要的结构,它们可以激发或改变信息流的加工。
执行控制是已有的经验对当前学习过程的影响,起调节作用;预期是动机系统对学习的影响,起定向作用,它们可以对整个信息加工过程起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四、加涅的学习条件论加涅认为,学习的条件有内部的和外部的。
内部的学习条件包括学习者固有的内部状态(包括先天的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发展形成的,如工作记忆容量、IQ和人格特质),和已习得的性能(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前点题三[单选题]1.运用讨论法教学应避免()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B.给孩子(江南博哥)们提供充分自由的氛围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的做法限制了儿童自由地表达思想,给儿童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单选题]2.幼儿园在一个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A.中期目标B.近期目标C.远期目标D.活动目标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近期目标也称短期目标,指在某一阶段要达到的教育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是为了完成最终目标。
近期目标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定的,往往在月计划和周计划中体现出来。
[单选题]3.为歌曲编配动作,这是幼儿()的体现。
A.音乐理解力B.音乐表现力C.音乐创造力D.音乐想象力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为歌曲编配动作,随音乐载歌载舞,体现了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单选题]4.教师在幼儿谈话活动中间接指导的方式是提问和()。
A.显性示范B.隐性示范C.直接示范D.讲解示范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师在幼儿谈话活动中以提问和隐性示范向幼儿提供谈话范例,帮助幼儿掌握新的谈话经验。
使幼儿的谈话水平进一步提高。
[单选题]5.教师在谈话活动中应起到()A.直接引导作用B.间接引导作用C.主要引导作用D.次要引导作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师往往以参与者的身份参加谈话,给儿童以平等的感觉,但是这并不表明谈话可以成为任意的无计划交谈。
教师的间接引导主要体现在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或转换话题,引导儿童谈话的思路,把握谈话活动的方式;用平行谈话的方式给儿童作隐性示范。
[单选题]6.对于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应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有()A.手工、绘画材料B.用手穿的大木珠C.色彩鲜明的小球D.不倒翁、拨浪鼓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适合玩一些色彩鲜艳夺目的玩具,因为鲜艳的色彩能够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引发婴儿伸手触摸这些玩具,从而促进他们肌肉的伸展。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技能的形成》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单选题观察、计算、做广播体操都属于技能中的_____类型。
A : 一般技能B : 特殊技能C : 动作技能D : 操作技能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的区分。
【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解答该题时认真审题是很有必要的,考生要对技能的划分标准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还能够对题干中的几项活动在不同的分类系统中进行分类。
观察、计算归属于心智技能,而做广播体操属于动作技能。
故排除 C、D 项。
三种活动都是一般个体都会的,不是专门性技能,因此选 A。
2、多选题心智技能的特点有_____。
A : 观念性B : 展开性C : 内潜性D : 简缩性参考答案: ACD本题解释:【答案】ACD。
解析:考查心智技能的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特点。
3、单选题练习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停顿期。
这个时期称为_____A : 过度学习期B : 高原期C : 疲劳期D : 潜伏期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高原期是在练习的中间阶段出现的一个停顿期。
4、简答题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简述这五个阶段是什么?参考答案:【答案】动作定向阶段,物质与物质化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5、单选题记忆技能属于_____。
A : 运动技能B : 操作技能C : 智力技能D : 一般技能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
解析:心智技能是区别于操作技能的,是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方式。
记忆正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按照合理完善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智力活动,因此属于心智技能。
6、简答题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有哪些?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操作技能训练要求的掌握。
【参考答案】 (1) 准确地示范与讲解示范、讲解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像,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基于有关智慧技能、言语信息、态度和心智运动技能教学原理,审查教学材料
教学特征的核查表
用于评价候选材料教学策略的核查表策略成分
候选1 呈现注意
候选2
呈现注意
候选3
呈现注意
I.教前
A.激发动机
B.目标
C.入门技能
1.说明
2.样题
II.信息呈现
A.组织结构
1.标题
2.表格和图示
B.细化
1.类比/同义
2.想象提示/考虑
3.正例和反例
4.例子的相关特征
5.总结/复习
III.学习者参与
A.相关练习
B.反馈
1.答案
2.例子解答
3.共性错误
IV.促进活动
A.记忆辅助
B.迁移策略
共计
用于记录和比较不同材料可用性的表格
A.材料中是否含有
1.学习者指导/课程大纲?
2.教师手册?
3.考试题或题库?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B.该材料是否可以
1.自定步调?
2.定义小组步调?
3.在传统教室使用?
4.在学习中心使用?
5.在家里或图书馆使用?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C.该材料是否需要
1.特殊的教员能力?
2.特殊设备?
3.特定环境?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D.要花多长时间
1.完成一个学习段?
2.完成一个单元?
3.完成教学?
4.完成考试?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E.(当前用户观点)该材料会导致
1.所期望的成就水平?
2.所期望的态度和动机?
3.迁移到工作或下一单元?
4.完成目标和使命?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___
F. 费用¥____ ¥____ ¥____ ¥____
从材料的当前用户处收集信息
1. 所用材料的教学需求?
2. 目标学习者的入门技能?
3.目标学习者的特征?
4. 学习者在前测的成绩水平?
5. 学习者在后测的成绩水平?
6.学习者在实际环境中的成就?
7.学习者对材料的态度?
8.使用材料的环境?
9. 对材料的当前满意度?
10. 继续使用该材料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