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175 大秦帝国(2)
- 格式:doc
- 大小:14.74 KB
- 文档页数:4
秦朝著名的历史故事你知道多少秦朝著名的历史故事呢?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秦朝著名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秦朝著名的历史故事篇一:焚书坑儒公元前220xx年,秦始皇为了庆祝大将蒙恬打败了匈奴,增添了一个朔方郡,再加上去年增添了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就在咸阳宫里开了一个庆祝会,大宴群臣。
大臣们全给他敬酒,祝他健康。
其中有个大臣叫周青臣的首先起身祝贺说:“从前,我们秦国只有一千里的疆界,如今靠着皇帝的英明作为,平定了海内,统一了天下;把列国诸侯都废了,改为郡县;边界上的蛮夷也全轰走了;统一规定了国家的法度;车和轨有了一定的尺寸,文字有了一定的标准。
天下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再也不用受打仗的苦处。
自古以来有哪个君王干过这么伟大的事业?没有!因此,我们的皇上是亘古以来最伟大的帝王!”秦始皇听了,心中很得意,可那位儒生的头儿,博士淳于越听了却很不是味儿,他站起来反驳说:“周王把土地分封给子弟和功臣,叫他们共同辅助朝廷,周朝享受了八百年天下。
如今皇上得了天下,可是自己的子弟和功臣们连一块土地也没有。
万一有几个郡县出了事情,可怎么办呢?不论干什么,要是不把古人当做老师,是长不了的。
刚才周青臣的话全是奉承皇上,想叫皇上离开正道。
这种小瞧古人,当面拍马屁的人决不是忠臣!”秦始皇见两位大臣争吵起来,就问别的大臣有什么意见。
这时,丞相李斯站起来说:“五帝的事业各不相同,不是把前一个人的事照样再来一下子;夏、商、周三代的制度也不一样,不是每一代都把前一代的制度再抄一遍。
这不是说他们不愿意向古人,偏要来一套新奇特别的花样,完全是因为时代变了,办法当然也就不一样了。
现在天下太平,法令统一,百姓理应好好经商、种田,儒生也要好好学习和遵守法令制度。
但是,就有一些儒生不学今而专学古,他们纠集起来向百姓造谣,制造混乱,借反对朝政以表示高明。
秦朝历史大纪事
备注:
秦始皇,名赢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后继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病死,终年49岁。
葬于郦邑(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25里处)。
秦始皇,嬴姓,名政。
因出生于赵国,又称赵政,秦庄襄王之子(另一说为吕不韦之子)。
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继承秦王位由丞相吕不韦和宣太后的男宠毒专权。
公元前238年亲政,毒乘他外出之机,举兵叛乱,他一举粉碎叛乱,诛杀毒,幽禁太后。
第二年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后逼杀吕不韦,任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此后,嬴政继承了自秦孝公以来变法革新、奖励耕战的一系列政策。
接着,嬴政采取李斯等人的策略,以重金收买关东六国权臣,离间其君臣关系,远交近攻,从公元前230年起到公元前221年止的10年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历史上十件你不知道的趣事(一)青楼是管仲发明的管仲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曾经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而管仲创造性地设置了青楼,把那些女奴隶和女战俘收集起来,成立国营青楼,于是其他国家的商人都纷纷跑到齐国做生意,齐国的财富一天比一天多,后世青楼都把管仲奉为祖师爷。
(二)秦始皇统一天下时还剩了个卫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然而,他还有一个魏国,因为魏太弱了。
当时只占一城,长期依附于秦国。
秦始皇从未对魏国动过手,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废魏军为,魏国宣告灭亡,成为周朝最长寿的诸侯国。
(三)司马相如为了追星改名司马相如是汉朝名人,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
但司马相如的原名叫“犬子”,他父母特意取了个低贱的名字,为的是好养活。
结果司马相如长大后,觉得这名字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加上他太喜欢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于是改名司马相如。
(四)曹丕组织过一场驴叫葬礼“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非常会写文章,和曹丕关系很好。
公元217年王粲去世,那会曹丕还是世子,他十分伤心,带着一大帮文人来吊唁,然后跟大家说,王粲生前最喜欢听驴叫声,让我们一起学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葬礼上响起一片驴叫声。
(五)历史上有过一场男版东施效颦潘安是西晋的文学家,左思也是。
但是潘安号称古代最美的男人,左思的长相却很丑。
潘安开车出去的时候,所有的女人和女孩都向他的车扔水果和鲜花。
左思听说了,也开着车到处跑。
结果所有的女人都朝他吐口水,左思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六)杜甫是真的很忙之前网络上有个爆红的梗叫“杜甫很忙”,实际上杜甫确实很忙,他不敢“闲”。
因为杜甫的父亲名叫杜闲,古人有避尊长讳的讲究,杜甫一辈子写了几千首诗,保存下来的有1500多首,但没有哪首诗里面出现过“闲”字,人家可以“闲听桂花落”,杜甫不敢。
(七)唐朝的“大人”是爸爸在唐朝,称呼爸爸应该叫爷爷、阿爷、或者哥哥;称呼哥哥应该叫阿兄;称呼爷爷应该叫阿翁。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集锦讲历史人物故事,能培养学生优秀品质,陶冶情操。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秦朝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一)吕马童——曾参与分割项羽尸体生平吕马童出身不详,历史学者李开元将其归入秦人。
汉元年(公元前206),吕马童在好畤(今陕西乾县东)以郎中骑将加入刘邦阵营,参与过汉四年(公元前204年)十一月的韩信灭龙且之战,累升至骑司马。
汉五年(公元前203年)十二月参加垓下之战,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亭后,他与郎中骑杨喜、郎中吕胜、杨武共同分割项羽尸体,因功受封中水侯。
汉文帝十年(公元前170)去世,谥号庄侯。
后代吕马童死后,其子吕假(《汉书》作“吕瑕”)袭位。
吕假传给吕青肩(《汉书》作“吕青眉”),吕青肩传给吕德,吕德传给吕宜成(《汉书》作“吕宜城”)。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吕宜成因酎金夺爵。
逸事《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在兵败身死之前,曾称吕马童为“故人”。
不过两人是怎么相识的,关系如何,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
内史腾——战国后期秦国将领人物介绍早在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7)时,白起攻楚,取得郢,置郢为南郡。
南郡与楚国相邻,足以拊楚之背。
秦王政在消灭韩国后,准备攻打楚国,便命内史腾驻守在南郡。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内史腾来到南郡,为了严明法律,他发布了一纸及其有名的文告给县、乡。
内史腾又命人发布文书,申明为吏之道。
他的两篇文告,富有哲理,对为官为吏都有知道意义,因此,他的属吏帝业谨记心头,竭诚供奉,甚至有人以这两文陪葬。
比如,近年来在云梦泽发掘的墓中,便在秦国陆安(今安徽六安)令名叫喜的人身边发现了这两篇文告。
学者推测,喜应当是内史腾的属吏。
可见,内史腾的属吏对内史腾的教诲是如此至死不渝。
秦王政十四年(前233),韩王韩安请求向秦称臣。
秦王政十六年(前231),韩王韩安献韩国南阳一带给秦国。
九月,秦王政派内史腾去接受韩国所献之地,任命他为代理南阳守。
第二部国命纵横楔子一场千古罕见的暴雪湮没了秦川。
秦人谚云:秋后不退暑,二十四个火老虎。
谁能想到,火老虎还在当头,滚滚沉雷便不断在天空炸开,硕大的雪花从天空密匝匝涌下,便弥漫了山水,湮灭了原野。
那无边的嘭嘭嚓嚓之声从天际深处生发出来,直是连绵战鼓,敲打得人心颤。
雄视关中的咸阳城四门箭楼,顷刻间便陷入了茫茫雪雾之中。
九里多宽的渭水河面本来还是碧波滚滚,半个时辰中竟被暴雪封塞成了一马平川!泾水、灞水、酆水、浐水、滈水、潏水、洛水,竟全部在顿饭辰光雪雕玉封。
巍巍南山,苍苍北阪,也尽被无边无际的白色帐幔覆盖。
倏忽半日,竟是鸟兽归巢,行人绝道,天地间一片混沌飞扬的白色,整个世界都被无边的风雪吞没了!渭水南岸,却有一支黑色马队,正在茫茫雪雾之中向南疾行。
惊雷闪电,暴雪压顶扑面!这支马队却依然保持着整肃的部伍,不徐不疾的走马行进,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
马队护卫着一辆黑色篷车,在无边雪幕中越过灞水,爬上蓝田塬,便徐徐没入了被秦人称为“南山”的连绵群峰。
奇怪的是,马队一进南山口,骇人的连天暴雪竟变做了纷纷扬扬的鹅毛飞舞,马队所必须经过的峡谷险道上,也只积了薄薄一层冰雪,竟是不影响马队篷车的行进。
爬上南山主峰时,莽莽苍苍的青山绿水竟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影影绰绰的显了出来。
一座雄峻的主峰在连绵群山中突兀拔起,于苍茫天地间生发出一片巍巍霸气!这便是南山主峰,大河长江的分水岭。
由此向南向北,都是堕入尘寰的长长的下山道。
在这般雨雪天气中,寻常商旅与行人车马,是不敢走这南山主峰峡谷道的。
仅是这段十里长的坡道,就足以令行者变色止步了。
这支马队便也在峰顶停了下来,一个黑色斗篷者跳下马,回首了望笼罩在无边雪幕中的混沌秦川,不禁扑地跪倒,对天便是三拜,又霍然站起,转身高声命令:“二十人下马护车!下山路滑,千万小心了——!” “郡守,我们去哪里?”马队前一个精瘦的将领嘶哑着声音问。
“大蟒岭——”黑斗篷马鞭向东南遥遥一指,“明日午时前,务必到达!” “嗨!”将领答应一声,立即翻身下马,唰啦一声便撕下铁甲鳞片下的衣袖,大喊一声:“弟兄们,裹住车轮,莫使打滑!”已经下马的二十个骑士,立即撕下各自衣袖,开始包裹车轮。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集锦【5则】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4102认识历史的发展1653规律,设计发展社会的理想蓝图。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秦朝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一)秦二世胡亥——秦朝二世皇帝,在位三年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
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
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
公元前207年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卒年24岁。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
其实也未必如此。
秦始皇是很善于用人的,继承皇位的秦二世在用人方面却犯下了很大的失误,加快了秦国灭亡的步伐。
秦二世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好名声,不过他一开始即位的时候还是能够听取大臣的建议的。
他曾经召集大臣商议秦始皇的庙号,以后还听取了大臣李斯、冯去疾等人的一些建议,有过试图有所作为的举动。
现代有的学者已经证明,秦二世受过比较好的法家教育,对于权力制衡是很有一套的。
但后来他受了赵高的蒙骗,终于身死国灭,为后人耻笑。
胡亥死时只有二十四岁,皇帝也仅仅当了三年,后来以黔首(即百姓,因为秦朝崇尚穿黑衣)的礼节埋葬了他,墓地在杜南(今西安西南)的宜春苑中。
秦二世胡亥和始皇帝嬴政一样没有后来皇帝的谥号和庙号,这是因为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禁止臣下对君主议论评价,到了汉朝,随着治国思想由法家变成儒家,谥号和庙号也就出现了。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二)赵高——心狠手辣的奸臣赵高(?-前207),中国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著名宦官(一说并非宦官)。
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一说赵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一说赵高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关于秦朝历史简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历史手抄报大全,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朝(前221—前206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秦朝历史,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朝历史秦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
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凭着他的本事,马繁殖得很快。
周孝王于是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东周王室在关中的领地。
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关东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
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强了全国之一统,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体、多民族共融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有说法“百代犹得秦政法”。
秦朝王室嬴姓,故史书上别称嬴秦,以别于其他国号为秦的政权。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大规模平民暴动起义。
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秦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只有15年国祚。
发展历程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可以说是昙花一现的十五年。
秦始皇统一后,没有再用分封制,而是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确立了郡县制,使地方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这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的局面,避免出现周朝分封导致的春秋战国的大乱格局。
最初设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六个。
中央政治制度则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综合战国时期的官僚体制,使之系统化,对官吏的考核则用“上计”制,类似于现在的年度述职。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介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介绍如果学生每节课掌握一个历史人物故事,那么一年他们就会掌握一百多个人物故事,三年下来,就是三百多个。
秦朝历史人物故事简短版讲完历史人物故事后,让学生谈听了故事后的感受,谈故事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谈自己以后该怎么做。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秦朝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朝历史人物故事(一)扶苏——秦始皇嬴政长子扶苏(前241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扶苏,一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
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
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
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令胡亥即位。
说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据说扶苏之母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的流行情歌《山有扶苏》,秦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
“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
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着无限期望。
年少时的扶苏机智聪颖,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
秦始皇偏执的认为这是扶苏性格软弱所致,于是下旨让扶苏协助大将军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养出一个刚毅果敢的扶苏。
扶苏的长子子婴在胡亥死后被赵高拥立为秦王,是为秦三世。
而其长女则嫁于秦末著名将领章邯。
赵姬——淫乱后宫的秦始皇生母赵姬(?―前228年),赵国邯郸人,秦庄襄王的王后,秦始皇的生母,与秦庄襄王合葬于西安。
赵姬原为吕不韦的姬妾,后成为秦庄襄王的王后,其子秦始皇即位为秦王后,她成为王太后,秦始皇统一天下,追尊她为帝太后。
她的真实姓氏已失载,“赵姬”一词始于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故史家也称她为赵姬。
赵姬的身世即使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一卷中,前后记载也自相矛盾,先说“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后面又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这里赵姬成了赵国大户人家的女儿。
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175 大秦帝国(2)
逼杀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执掌秦国国政十二年之久、权倾朝野、名满天下的相国吕不韦,服毒身亡。
据司马迁先生说,吕不韦是在收到一封信后“饮酖而死”的,这封极具恐吓力的死亡信件来自于他一手扶持辅佐、而且又是自己骨血儿子的当今秦王嬴政。
为什么秦始皇会给吕不韦这样一封“逼杀”的信件呢?综合分析,三大原因导致秦始皇逼杀亲生父亲吕不韦。
一、为名声,不容赵太后玷污皇名当年,吕不韦把自己宠爱的已有身孕的赵姬献给嬴政的父亲子楚,之后生下嬴政,就已在秦国和各诸侯国中产生了嬴政可能是吕不韦骨血的传言。
嬴政的生母赵姬成为太后以后,淫欲无度,与吕不韦藕断丝连,继续通奸,再续孽缘,吕不韦成为宫廷丑闻的两个主角之一。
后来,成天忙于国事且年老力衰的吕不韦招架不住如狼似虎的太后的性索取,两人的性活动已逐渐从过去的受用,变成受累甚至受罪。
吕不韦心生一计,物色到性欲能力特强的嫪毐,将他假扮为宦官推荐给太后。
于是,太后又与嫪毐私通,并在雍宫生育两子,这令秦始皇无法忍受。
深得太后宠爱的嫪毐势力逐渐坐大,成为朝中一个不小的势力集团,家童、舍人数千人。
小人得志猖狂,后来,得意忘形、利令昏智的嫪毐竟计划除掉秦王嬴政,拥立自己的儿子即位,兴兵作乱,但很快就被嬴政平息了。
嬴
政本想一并解决吕不韦的问题,但一则考虑到吕不韦确实扶持先王功劳太大(“奉先王功大”);二则朝中上下为吕不韦说情的人太多(“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可见吕不韦树大根深,此时动他,恐摇动朝局,于是,暂放吕不韦一马(“王不忍心致法”)。
但吕不韦的相国是不能再当了,让他回到他的食邑地河南洛阳去赋闲。
二、为权势,吕不韦已经功高震主吕不韦手下门客三千,其中就有许多王佐之才。
所以,吕不韦的门客是秦国一个巨大的人才库。
吕不韦对《吕氏春秋》如此张扬地炒作,对秦王嬴政来说,很难不产生反感。
因为吕不韦对自己作品的大肆炒作,让嬴政感受到了一种政治威胁。
在吕不韦手下门客中虽然涌现了被嬴政重用的李斯,但是,其他未被重用的门客对嬴政来说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在军事方面,吕不韦在位期间,继续对韩、赵、魏三国进行集中打击,并于秦王政五年在靠近齐国的魏地成立了东郡,使秦国和齐国接壤。
这一年蒙骜率军大举攻魏,攻占酸枣(今河南延津)、桃人(今河南长垣)、雍丘(今河南杞县)等二十城,初建东郡,对魏都大梁形成扇形包围之势,而且,秦壤已与齐境相接,直接威逼关东诸国。
第二年,秦继续攻魏,占领了魏地朝歌(今河南淇县)及卫濮阳(今河南濮阳),
并把濮阳作为东郡的治所。
东郡建立后,断绝了'山东从(纵)亲之腰'(《战国策·秦策四》),各国震恐。
东郡的建立意义非凡,不仅使一向远离秦国的齐国逍遥自在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而且,使六国被南北切分为二,六国合纵抗秦受到了致命的一击。
在势力方面,吕不韦在辅佐秦庄襄王、秦王嬴政的同时,也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政治势力集团。
吕不韦辅佐两代秦王,当了十二年秦国丞相,自然而然地成为秦国政坛的一派政治势力。
但是,吕不韦在有意无意地培植自己势力的同时,也犯了一生中的两大错误。
一是促成了嫪毐集团;二是不自觉地超越君权。
三、为政见,维护皇帝“一言堂”集权秦王嬴政最崇拜的祖上是秦缪公和秦孝公,最服膺的是霸王之道,最欣赏的是商鞅变法时确立的以耕织为荣、以斩首为勇的法家路线,最崇尚的是权力和刑法。
而吕不韦在执政中却对此有所纠正。
过去,秦国是尚首功之国,作战以斩杀敌人首级数目作为战胜之标志,动辄斩杀人数以万计。
吕不韦执政以后,鼓吹“以义兵诛暴君”,秦国对外战争中攻占之地虽多,但杀戮却大大减少,若干次大的胜利战争,史书却找不到秦军的斩首纪录。
最让秦始皇不能忍受的是吕不韦政见与自己的极大偏差。
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孝行览》中明确提出:治理天下必须从根本上入手,这个根本就是孝道(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
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
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
务本莫贵于孝)。
《吕氏春秋》一书中大讲儒家的德教,强调以德为本的礼乐教化,强调赢取民心的王道仁政。
这是对商鞅纯粹的法家思想的有力反拨。
这种治国思想与秦
始皇的方略是相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