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船舶舱室门、窗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16
本船的舱室分隔、装饰及布置满足中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1999)(国际航行)有关规定与要求。
船员舱室及其相关舱室的布置应以船员生活、工作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为原则,同时采取相应的隔热隔声措施。
船上设14个船员,木工细作应根据SOLAS 1974版本和最新修正本。
舱室的净高应达到2050MM。
(局部2000mm)2.舱室布置全船舱室布置参见总布置图及舱室布置图。
各层甲板布置如下:驾驶甲板:驾驶室、报务室、海图室、无线电电瓶室、充放电室、救生舱库、厕所。
救生甲板:船长室、轮机长室、船东室、大副室。
救助甲板:大管轮室、二管轮室、三管轮室、二副室、三副室。
尾楼甲板:水手长室、备用间、高级船员餐厅、普通船员餐厅、厨房、食品库、厕所、液货油控制室、空调机室、CO2室及油漆仓库。
主甲板:船员室3间、机工室、厕所、洗衣房、更衣室、冷藏机组、冷冻室、冷藏室、储藏室、机械设备仓库、物料架库、泵控制室、消防控制室、泡沫室、细水雾室、舵机舱、机修间、锅炉房及电工间。
主甲板首部:储藏室、化学品储藏室、消防设备储藏室、缆索具间。
3.甲板覆层本船甲板敷料使用:ZF-III型浮动耐火甲板敷料(A60级)JZC60-II型耐火甲板敷料(A60级)JZ-I型轻质甲板基层敷料固定设备、家具下面封闭的地方要铺甲板敷料,但不需贴橡胶地板或PVC地板。
3.1 敷设50mm厚浮动耐火甲板敷料,面层贴3mm厚的橡胶地板的舱室驾驶室、报务室、海图室、液货油控制室、机舱集控室3.2 敷设50mm厚耐火甲板敷料的舱室主甲板: 船员舱、走廊、楼梯、厕所、洗衣房、更衣室、储藏室、电工间尾楼甲板: 食品库、厕所、CO2室驾驶甲板: 无线电电瓶室、充放电室其中船员舱、走廊、楼梯的甲板敷料面层贴2mm厚的PVC地板。
厕所、洗衣房、更衣室的甲板敷料面层贴5mm厚的防滑地砖。
储藏室、食品库、电工间、CO2室、无线电电瓶室、充放电室的甲板敷料面层涂油漆。
毕业设计(论文)59米海洋工作船主甲板舱室设计(船台部分)学生姓名:xxx指导教师:XXX 教授专业名称:室内设计技术船舶工程系年月摘要船舶内装设计是船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装设计由于涉及到舱室划分与布置,所以内装设计已贯穿船舶设计的全过程(合同设计、技术设计、生产设计)。
又因为内装设计是使用功能和环境美的设计,是直接为船员和乘客服务的,所以用户在合同的开始阶段就提出对内装设计的各种要求。
内装设计的地位已从传统的后期装饰设计进入到与船舶结构设计同等重要的全设计过程设计,并成为船舶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船舶内装设计是有舱室功能设计和形式设计两部分组成的。
首先是舱室功能设计,它是围绕着船舶总体功能来划分各类舱室的功能,满足船员、乘客活动休息的需要。
舱室功能设计即船舶工程设计,它是从实用性出发划分为工作舱室、生活舱室、娱乐休息舱室,并进行具体结构和材料的设计。
船舶舱室形式设计是运用美的法则,对舱室要素进行艺术设计。
舱室形式设计的宗旨是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它要求舱室空间、色彩、照明、家具、陈设具有统一性,并具有鲜明的性格和艺术风格。
船舶内装设计是舱室功能设计和舱室形式设计的有机组合,是工程技术与室内艺术的有机组合。
在船舶内装设计中,必须贯彻技术与美的统一思想,用技术表达艺术形式,通过图纸与技术文件的设计语言,表达设计者的意图,体现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设计思想。
目录第一章舱室设计的内容 (1)1.1 概述 (4)1.2 舱室的区划与布置 (4)1.3 防火分隔的设计要求 (5)1.4 甲板敷料和绝缘的设计 (5)第二章海洋工程船的定义和用途 (6)2.1 定义 (6)2.2 用途 (6)第三章船台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步骤 (7)3.1 工作内容 (7)3.2 海洋工作船的布局 (7)3.3 步骤 (7)3.3.1 窗的安装 (7)3.3.2 顶底槽的安装 (10)3.3.3 卫生单元的安装 (10)3.3.4 门以及壁板的安装和技术要求 (10)3.3.5 冷库门的安装 (11)第四章总结 (14)第五章参考文献 (15)第一章舱室设计的内容1.1概述船舶舱室设计是指船舶舱室的区划、舱室空间设计、舱室内色彩、灯光、家具、陈设、设备等设计与布置。
第一章、船员居住舱室设计船舶长年航行于海上,变化多端的海洋气候和海况对船舶内部环境的影响极大,船舶本身的特点也对营造适宜的内部环境带来很大影响。
与人能够承受或感到比较舒适的环境条件相比较,船舶内部环境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改造,则对长期工作居住在船上的船员和旅行休息的旅客都是不合适的。
因此改善船舶的适居性和提高船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条件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本章以国内普通民用船只船员的居住船舱为研究重点,分别从舱室空间布局规划、舱室主题设计、舱室色彩与光环境设计角度出发,本着人-机-环的设计理念,针对目前船员的居住环境缺乏私人性与独立性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旨在满足每位船员的个性化需求,为船员打造一片私人空间。
1、舱室功能及适合人群定位1.1适合人群本研究针对的人群为国内普通民用船只船员。
目前看来,国内普通船员的居住环境较差,不利于其长期的工作和居住状态。
1.2舱室功能船员的居住舱不仅是其休息的场所,也是其学习交流和工作的场所。
因此,居住舱在满足船员最基本的睡眠、休息的需求的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工作学习条件。
2、现阶段国内船船员居住舱图例及问题目前,国内船船员的居住舱室多为双人间或两人以上,现把较为常见的船员居住舱图例汇总如下,如图2.1所示:图2.1 现阶段国内船船员居住舱图例从图2.1可以看出,目前国内船员居住舱多为两人舱,平均每人的使用面积在6平方米左右,除单人床外,大多有一套单人的学习桌椅、立式衣柜等必要陈设,均能基本满足船员的休息和学习工作需求。
但从目前的设计来看,双人间甚至更多人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船员间的交流,但存在的一个极大的缺点在于现有的类似这样的居住舱室设计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船员生活的私人性和个性化,船员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私人空间,这些都不能满足当代人们对于隐私与个性化的追求,因此,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3、优化布置舱室设计3.1优化舱室方案针对第二章中提到的目前的双人间甚至更多人间不能很好的满足船员生活的私人性和个性化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舱室方案,如图3.1所示:图3.1 优化舱室方案空间效果图图3.2优化舱室方案空间立体图图3.3优化舱室方案房间布置细节图图3.4优化舱室方案房间布置俯视图由以上设计图中可以看出,优化舱室方案的基本理念是在原有的双人间船员居住舱的中间加上隔墙,把整个空间一分为二,把双人间变成单人间,从而增强了船员居住空间的私密性,满足了其个性化需求。
《船舶舾装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船舶舾装工程》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610215(二)课程英文名称SHIP HULL OUTITTING(三)开课对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四)课程性质;《船舶舾装工程》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专业课程,是专业教育课程。
(五)教学目的:要学好本课程,除了要很好掌握设计原理,更重要的是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物为人用”的设计理念,通过到船厂参观、实习和现场教学,要求既要掌握理论知识,又要学会如何操作、使用,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滿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
(六)教学内容:1、舵设备;1).舵的类型、几何特性;2)、舵的作用原理、水动力计算;3)、舵系的受力计算;4)、舵参数的选择和水动力特性计祘;5)、舵设备的的布置6)、舵设备零部件尺寸的确定;7)、操舵装置;2锚设备;1)、锚设备的组成与布置;2)、抛锚时作用于船体的环境力及锚索悬链状态特牲分析;3)、锚设备的配置;4)、船用锚的型式、基本要求、基本性能;5)、锚索;6)、掣链器和掣锚器;7)、锚索导何装置,锚链舱、锚链根部固定和弃锚装置。
3、系泊设备;1)系泊属具;2)系泊索配置;3)系泊设备布置的一般要求。
4、拖曳设备;1)拖曳设备的配置;2)拖索具;3)固定拖曳设备;5、救生设备;1)救生载具;2)亇人救生设备;3)艇降落装置;学习、了解救生设备分类、存放,如何合理配置、正确使用。
6、起货设备;1)起货设备分类;2)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和受力计算;3)船用起重机的选择。
7、舱口盖和滚装设备;1)舱口盖的结构形式;2)滚装设备8、人孔盖和小舱口盖;1)人孔盖的选择及布置要求;2)小舱口盖的选择及布置。
9、船用梯;1)船外梯;2)船内梯。
10、船舶舱室内部环境设计;1)舱室空间设计;2)环境布置设计;3)舱室色彩环境设计;4)光照环境设计;5)舱室陈设及典型舱室布置介绍。
11、船舶舱室门窗设计;1)舱室门;2)窗与窗斗。
船舶舱室通风设计与分析摘要:随着船舶制造及航运业的发展,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人们越来越重视船上人员的工作及生活条件;从船舶的经济性考虑,动力设备的工作环境也至关重要。
不管是人员还是机器设备的正常工作都需要考虑合理的通风。
因此,在船舶的设计过程中,通风系统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全船通风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具体舱室的通风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则和公约的要求,提供充足的空气量,为船上人员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舱室通风;设计;基本思路;通风量;自然通风1船舶通风设计的基本思路现阶段,船舶通风设计思路非常多,不同设计者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也不尽相同,同时对不同类型的船舶,针对船东的不同要求,其设计理念也存在很大差别。
首先,应详细分析和总结各规范、规则、公约对船舶通风的要求,并将其作为设计依据。
其次,应仔细研究有关船舶通风设计的理论。
船舶通风设计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每个参数的选择都要有据可依,每个设备的布置都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在保证船舶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提高船舶运行效率,为船上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船舶通风设计在满足规范、规则及公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根据通风设计的相关理论和设计方法,进一步做通风的计算和分析,为各种设备选取和布置提供合理的依据,给各种机器设备提供一个高效的运行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全船通风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合理的风机和风管尺寸,合理布置风管位置,以便满足各舱室的通风要求。
2通风量的确定确定通风量时应针对不同的舱室,按每小时换气次数进行计算:qv=nv式中,qv为通风量(m3/h);n为换气次数(次/h);v为通风舱室容积(m3)。
3船舶舱室通风设计3.1通风设计要点3.1.1卫生间采用机械抽风。
抽风口应布置在天花板上或靠近天花板的壁上,进风通常是从相邻房间或走道经门下风栅或壁上开口抽风应直接通到外界大气,不能用于再循环。
116.9工作舱室的布置第六章船舶总布置设计6.9 工作舱室的布置船上的工作舱室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可主要分为甲板部和轮机部,客船一般还设有业务部。
常见分类可参见下表。
部门工作舱室名称甲板部驾驶室及海图室、报务室、蓄电池室、充电机室、船员(或甲板部)办公室、理货办公室或货油控制站、油漆间、木工间、水手长储藏室/缆索间等轮机部机舱集控室、舵机舱、应急发电机室、应急消防泵舱、应急消防控制室、CO2室、泡沫间、液压泵舱/甲板机械控制室、机修间、分油机室、乙炔瓶及氧气瓶室、船员(或机舱部)办公室、电工间/电控室、电缆/风管围阱、空调机室、冷冻机室、计程仪/测深仪围阱等业务部(仅客船有)客运办公室、民警办公室、值班室及广播室等工作舱室种类6.9 工作舱室的布置结合法规规范的规定,本节课程将对一些主要工作舱室的基本布置原则做简要介绍,主要包括驾驶室、海图室、报务室、应急发电室、应急消防泵舱、CO2室等。
对于其他工作舱室的布置,可依据法规规范的相关要求,根据其设施特点和工作要求参考近期母型船进行布置。
一、驾驶室6.9 工作舱室的布置驾驶室一般都位于最上层驾驶甲板上。
驾驶室横向一般不通到两舷,留着的两舷驾驶甲板,用于驾驶员瞭望观测。
驾驶室两边设有扶梯通往罗经甲板,驾驶室的窗的设计应尽可能保证驾驶员的视野。
驾驶室应有通海图室的门和到报务室便捷的通道。
驾驶室翼桥甲板室罗经甲板驾驶室扶梯6.9 工作舱室的布置一、驾驶室SOLAS对驾驶室的可视范围有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对盲区长度的要求。
●第二,对盲视扇形区域的要求。
●第三,对水平视域的要求。
一、驾驶室6.9 工作舱室的布置从驾驶位置上所见的海面视域,在所有吃水、纵倾和甲板货状态下,自船首前方至任何一舷10°范围内,均不应有超过两倍船长或500m中小者的盲区。
主视图俯视图水线观察点两倍船长或500m中的小者1. 对盲区长度的要求2. 对盲视扇形区域的要求3. 对水平视域的要求一、驾驶室6.9 工作舱室的布置在驾驶室外正横前方从驾驶位置所见的海面视域内任何由货物、起货装置或其它障碍物造成的盲视扇形区域的遮挡,应不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