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电伴热带安装图
- 格式:pdf
- 大小:446.67 KB
- 文档页数:26
电伴热安装与操作安装的准备:1)所有伴热电缆均须进行电路连续性和绝缘性能的测试,不符合规定的不能使用。
2)电气设备和控制设备均须进行外观检查,有变形、有裂纹,器件不全又无法修复的,不能使用。
3)安装前,应先按照电件热系统图,逐一核对管道编号,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安装。
4)没有产品标记,或标记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的产品,不能安装。
5)电伴热系统安装前,被伴热管道必须全部施工完毕,并经水压试验(或气密试验)检查合格。
第一章:温控伴热电缆的安装与测试(一)设计图(二)施工前应有一份完整的设计图,图中应包括以下各项资料:(三)1、线路编号,供电点用长方格表示。
(四)2、线路所需电热带型号及长度。
(单位:米)(五)3、每米管道长度所需电热带长度(单位:米)即缠绕系数。
(六)4、每个阀门所需用电热带长度。
(单位:米)(七)5、伴热系统配套材料附件清单。
(八)6、温控系统配件清单。
7、施工时所需材料清单。
8、设计考虑参数和所采用保温材料规格。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A)管道系统1、管道系统与配备都已施工完毕。
2、防锈防腐涂层已干透。
3、管道系统施工规范与设计图中所示一致。
4、锉去所有毛刺和利角。
(B)电热带和配件1、电热带表面有否损破。
2、电热带的绝缘性能良好(要求用摇表在1000VDC测试时绝缘电阻为≥20MΩ)。
3、电热带与所有配件的型号与设计要求一致。
(C)现场准备1、将一卷电热带与卷筒放置于一支架上,并放置在线路其中一端附近。
2、沿管道布电热带,并避免:*将电热带放置于毛刺和利角上。
*用力拉扯电热带。
*脚踏或重物放置电热带上。
(三)单根电热带施工法1、玻璃纤维压敏胶带或铝胶带每隔约50Cm处将电热带固定于管道上。
2、平敷时尽可能将电热带附在管道的下45度侧方。
3、在线路的第一供电点和尾端各预留1m长的电热带。
4、按设计图所示[缠绕系数]布线(系数为整数应平敷以利减少接点)。
5、所有散热体(如支架、阀门、法兰等)应按设计图要求预留所需电热带长度,将此段电热带缠绕于散热主体上并固定。
管道蒸汽伴热管安装方法:
1.当蒸汽从主管蒸汽管顶部引出时,电伴热带应安装在管道的下方下侧或两侧,垂直
敷设时,电伴热带等于或多于3根时宜围绕被伴热带均匀敷设。
2.当蒸汽应从高点引入,蒸汽管道上电伴热带应由高向低敷设,凝结水应从低点排出,
应尽量减少U形弯,以防止产生气阻和液阻。
3.针对高温伴热的情况,电热带连接应采用焊接。
4.不得将伴热管直接点焊在主管上;对不允许与主管直接接触的伴热管,在伴热管与
主管间应设置隔离垫;伴热管经过主管法兰、阀门时,应设置可拆卸的连接件。
5.夹套管外管剖切后安装时,纵向焊缝应设置于易检修部位。
6.夹套管支承块的材质应与主管内管的材质相同,支承块不得妨碍管内介质流动。
设备和管道的电伴热一、电伴热的概念及应用电伴热就是用电作为外部热源将热能供给管道系统,通常以自限温电热带对管道或设备进行伴热保温。
电伴热不但适用于蒸汽伴热的各种情况,而且能解决蒸汽伴热不易解决的许多问题。
①对于热敏介质管道的伴热,电伴热能有效地进行温度控制,可以防止管道过热。
②需要维持较高温度的管道伴热,一般维持温度超过150℃,蒸汽伴热比较困难,而电伴热则比较容易。
③非金属管道的伴热,一般不可能采用蒸汽伴热,可用电伴热。
④不规则外形的设备如泵类,由于电伴热产品柔软、体积小,可以紧靠设备外敷设,能有效地进行伴热。
⑤较偏远地区,没有蒸汽或其他热源的地方。
⑥长输管道的伴热。
⑦较窄小空间内管道的伴热等。
电伴热的典型结构如图所示。
电伴热的典型结构图1—电源接线盒;2—自调控伴热带;3—电伴热标签;4—保温层及其他外保护层;5—T形伴热带连接盒;6—伴热带的尾端;7—聚酯纤维带二、电伴热的方法①感应加热法:在管道上缠绕电线或电缆,当接通电源后,由于电磁感应效应产生热量,以补偿管道的散热损失,维持操作介质的温度。
感应加热的费用太高,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发展。
②直接通电法:在管道上通以低压交流电,利用交流电的集肤效应产生的热量,维持管道温度不降。
它的优点是投资少、加热均匀,但在有支管、环管、变径和阀件的管道上很难使用,只适用于长输管道。
③电阻加热法:利用电阻体发热补偿管道的散热损失,以维持其操作温度。
国内外广为应用的电伴热产品多属于电阻体发热产品。
三、电伴热产品的选型和计算选用电伴热产品,主要依据工艺条件、环境情况、管道设计、管道所在区域的爆炸危险性分类。
一般按下列步骤选型和计算。
1.需伴热的管道散热损失计算按公式(参照规范SH 3040-2012)计算出每米管道的散热损失量(W/m)。
式中:Di一保温层内径,m;D。
—保温层外径,m;a—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W/m²·℃;ai一保温层内加热空间空气向保温层的放热系数,W/m²·℃,一般取13.95;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W/m·℃;t-被伴介质温度,℃;ta—环境温度,℃;K—热损失附加系数,取1.15~1.25;q1—带伴热的管道热损失,w/m;2.产品系列的选择①确定工作电压,一般为220V(交流电)。
管道电伴热带安装方法
管道电伴热带是一种用于保温管道的电加热设备,它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为管道提供保温和防冻的功能。
在安装管道电伴热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确定管道的长度和直径:在安装管道电伴热带之前,需要先测量管道的长度和直径,以便确定需要购买的电伴热带的长度和功率。
2. 清洁管道表面:在安装管道电伴热带之前,需要先清洁管道表面,以便电伴热带能够牢固地粘附在管道上。
3. 安装支架:在管道表面清洁干净之后,需要安装支架,以便将电伴热带固定在管道上。
4. 安装电伴热带:在安装支架之后,需要将电伴热带沿着管道缠绕,注意不要拉扯过度,以免损坏电伴热带。
5. 连接电源:在安装完电伴热带之后,需要将电伴热带的电源线连接到电源上,以便为电伴热带供电。
6. 测试电伴热带:在连接电源之后,需要测试电伴热带是否正常工作,以确保管道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温和防冻效果。
管道电伴热带的安装需要注意细节,只有在正确的安装方法下,才能发挥出最佳的保温和防冻效果。
因此,在安装管道电伴热带时,需要认真阅读安装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进行操作,以确
保安装质量。
天然气管道电伴热带安装规范
天然气电伴热带的安装方法和规范:
1.用压敏胶带每隔约50cm处将电热带固定于管道上。
2.平敷时尽可能将电热带附在管道的下45度侧方。
3.在线路的第一供电点和尾端名预留100cm长的电热带。
4.按设计的缠绕系数布线(系数为整数应平敷以利减少接点)。
5.所有散热体(如支架、阀门、法兰等)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所需电热带长度,将其缠绕于散热主体上并固定。
6.冬季还需要考虑天然气管道防冻的问题,不解决是个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消防管道的水不能即时供应,将带来巨大的损失。
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冬季使用前对电伴热带进行一次年检。
测试绝缘及防水检查。
用兆欧表550V、1000V档对电热与地域管线进行绝缘测试,绝缘电阻应大于20M。
2.严禁电热带暴露在保温层外,否则将增大能耗,降低使用寿命。
3.电热带首端接电源线,首、尾端封头要做好防水处理。
4.在环境温度接近零度时,即接通电热带控制开关,使其生产温度,防止进出水管冻堵。
5.电热事应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应在干燥状态下工作。
精心整理
配件的安装方法
取出电伴热带
将伴热带的外护套及屏蔽层剥离,剥出母线
打开电源接线盒后盖
将剥离好的电伴热带由电源接线盒下口穿入接线盒累,并将电源线由电源线入口穿入接线盒,固定在接线端子上
将电伴热带的末端剥去外护套及屏蔽层,将伴热带线芯剪成斜口
将处理好的尾部插入尾端内(尾端处的两根线芯切勿对接)
电伴热带的安装
1.将伴热带按照一定的伴热比例均匀的平铺在管道的外壁上,每隔30-60CM,使用铝箔胶带或耐压热敏胶带将伴热带固定在管道上。
2.中澳天天电伴热带起始端接入电源接线盒,并在接线盒内与电源线相连接。
3.尾部使用尾端接线盒密封。
5.
温控箱是由温控器通过感温线来控制温度的,可以把感温线的终端紧贴伴热带上缠好,然后把温控箱手动调到需要控制的温度就可以做保温了。
6.
施工时电源的选择多个回路要把功率的总和加在来考虑电缆的承受力,并且要把启动功率较大考虑到。
电伴热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温控伴热电缆的安装和测试(一)设计图施工前应有一份完整的设计图,图中应包括以下各项资料:1. 线路编号,供电点用方格表示。
2. 线路所需电热带型号及长度。
(单位:米)3. 每米管道长度所需电热带长度(单位:米)即缠绕系数。
4. 每个阀门所需用电热带长度。
(单位:米)5. 伴热系统配套材料附件清单。
6. 温控系统配件清单。
7. 施工时所需材(一)设计图8. 设计考虑参数和所采用保温材料规格。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A)管道系统1. 管道系统与配备都已施工完毕。
2. 防锈防腐涂层已干透。
3. 管道系统施工规范与设计图中所示一致。
4. 锉去所有毛刺和利角。
(B)电热带和配件1. 电热带表面有否损破。
2. 电热带的绝缘性能良好(要求用摇表在2500VDC测试时绝缘电阻为≥1200MΩ)。
3. 电热带与所有配件的型号与设计要求一致。
(C)现场准备1. 将一卷电热带与卷筒放置于一支架上,并放置在线路其中一端附近。
2. 沿管道布电热带,并避免:※葚将电热带放置于毛刺和利角上。
※葚用力拉扯电热带。
※葚脚踏或重物放置电热带上。
(三)单根电热带施工法1. 玻璃纤维压敏胶带或铝胶带每隔约50cm处将电热带固定于管道上。
2. 平敷时尽可能将电热带附在管道的下45度侧方。
3. 在线路的第一供电点和尾端名预留1m长的电热带。
4. 按设计图所示[缠绕系数]布线(系数为整数应平敷以利减少接点)。
5. 所有散热体(如支架、阀门、法兰等)应按设计图要求预留所需电热带长度,将此段电热带缠绕于散热主体上并固定。
下列各点应注意:※葚散热体应有设计所需电热带的长度。
※葚电热带可互相重叠或交叉使用。
※葚缠绕方法应尽可能使散热体必要时随时可拆除进行维修或更换而不损坏电热带或影响其它线路。
葚在使用二通或三通配件处,电热带各端应预留40 cm长度。
(四)螺旋缠线如缠绕系数为1.4,即5m管道需要布7m的电热带,施工时先将7m长的电热带两端固定于一段长度为5m的管道上,然后将松驰的电热带缠绕在管道上,并加以固定。
电伴热系统图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伴热系统已经成为了许多工业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系统利用电能产生热量,以维持管道和其他设备的温度,防止其冻结或降低其内部流体温度。
电伴热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电伴热带,这是一种扁平的加热元件,由两根平行导线通过绝缘材料包裹在一起构成。
伴热带的外侧还有一层保护层,以防止其受到物理损伤。
当电流通过伴热带时,电能转化为热能,产生温度。
电伴热系统的优点在于其灵活性、可调节性和可靠性。
由于电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电伴热系统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因此特别适合在食品和医药行业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领域中使用。
此外,电伴热系统的温度和功率可以通过调整电源来精确控制,使其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
电伴热系统主要由电源、控制器、发热电缆、温度传感器和附件等部分组成。
这些组成部分在系统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1. 电源:为整个电伴热系统提供电能,是系统的动力源。
电源的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功率需求和电压等级等因素。
2. 控制器:作为系统的“大脑”,控制器负责对整个电伴热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
它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自动调节发热电缆的功率输出,以保持温度的稳定。
3. 发热电缆:作为系统的核心部分,发热电缆负责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散热将热量传递给被伴热物体。
发热电缆的选择需要根据使用环境和温度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4. 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被伴热物体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数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以保证测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附件:包括保温材料、固定件、连接件等,用于增强伴热效果、固定和连接各部件。
附件的选择和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
电伴热系统图作为一种高效能源管理的工具,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和掌握电伴热系统图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自控温电伴热带的施工方法1、电伴热带的选型在实际工程中选择电伴热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恒功率电伴热带或者自控温电伴热带,要从技术经济角度综合考虑,参照以下选型原则。
1.1 对控制温度较严格,采用恒功率电伴热带;1.2 温度控制要求不高,采用自控温电伴热带,可以省去电伴热配件如配电箱、温控器等;1.3 在阀门弯头较多区域,可能出现交叉重叠式安装,因而不宜安装恒功率电伴热带(有单独的电加热丝层),宜选用自控温电伴热带;1.4 从设计、安装角度讲,恒功率电伴热带一般受节长限制,若切割时未能找准一个节长,则该部分伴热带不起作用,这不仅影响管道的伴热效果,同时也造成浪费;而自控温电伴热带可以随意切割,能确保电伴热完成。
1.5 废水处理工艺管道宜选用并联自控温低温基本型电伴热带(DWK型),根据环境温度、许用电流值、单根敷设长度来确定伴热带的功率。
常用伴热带规格型号和参数:2、电伴热施工要点2.1电热带在储存、搬运、安装及使用时不许扭曲、打结、反复弯折、严禁损坏外护套、坏绝缘。
2.2 电热带在敷设前应进行外观和绝缘检查。
绝缘电阻值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2.3 施放电热带时不要打硬折或长距离在地面拖拉。
2.4 电热带接入电压应与其工作电压相符。
2.5 电热带应紧贴于管道下方,或缠绕于管道上。
采用铝胶带粘贴每隔0.5~0.8m 用耐热胶带将电热带沿径向固定。
沿管道平行敷设的电伴热带一般安装在管道下方,且与管道横截面的水平轴线呈45度角,若用2根电伴热带要对称敷设。
2.6 电热带安装时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厚度的5—6 倍。
2.7 接线时,电热带与附件要正确可靠连接,谨防短路。
同时将编织网连接起来可靠接地。
2.8 仪表管路蒸汽吹扫时,必须在停电2h后进行,吹扫温度不宜长期超过200℃。
如温度过高,可预先在管路外敷一层保温毯,再敷设电热带,以防高温将电热带烫坏。
2.9 电热带的安装必须在管路系统全部安装结束,并经水压试验合格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