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补语----李伟东PPT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7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第1期2007年1月华北电力大学(社会科学版J JournalofNomhChinaElectricPowerUniversity(SocialSciences)No.1Feburary200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火明人(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102206)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述补结构一直是教学重点,其中可能补语对留学生来说尤其是难点.这主要是因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相同的形式.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突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1)关键的区别点,并可采用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动词+得+形容词"中形容词的出现形式;通过语境分辨判断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I);通过句重音分辨,判断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I).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可能补语;状态补语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03(2007】01.0l15.03 ProbableComplementandStateComplementasSeenfromPerspective ofTeachingofChinesetoForeignLearnersHU0Yue.ren(SchoolofInternationalEducation,NorthChinaElectricPowerUniversity,B~ing102206,C hina)Abstract:IntheTeachingofChineseLanguagetointernationallearners,thefocushasalwaysbeenthenarrativecomplementstructureingrammarteaching.Itisofgreatsignificancetoclarityth eperplexingusagesSOthatwhenforeign,learnerscouldcultivateacorrectwayinusingthem. Keywords:teachingofChinesetoforeigners;probablecomplement;statecomplement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述补结构一直是教学重点,其中可能补语对留学生来说尤其是难点.这主要是因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相同的形式,中国人可以凭语感准确地判断出哪一种结构形式是可能补语,哪一种结构形式是状态补语,而留学生则容易分辨不清.目前语言学界对汉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的分界仍有分歧,柯彼得,吕文华甚至不承认可能补语的存在¨.通行的对外汉语教材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但只是将两者一前一后在教学顺序上加以分离,在语法要点中也没能将两者关键的区别点加以说明,所以学生对此很难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以《汉语教程》为例,最容易跟可能补语混淆的状态补语(1)被安排在第二十九课,可能补语则被安排在第五十五课,第五十六课.该教材在语法要点中还列出了可能补语,状态补语的区别:1.可能补语表示可能实现的结果,而状态补语表示业已实现的结果.前者的句重音在动词上,而后者的句重音在状态补语上.例如:他写得好这篇文章.(可能补语,可能但无结果.)这篇文章他写得好.(状态补语,评价,称赞,已有结果.)2.否定式不同.我写不好这篇文章.(可能补语)这篇文章我写得不好.(状态补语)3.正反疑问句的形式不同.这篇文章他写得好写不好?(可能补语)收稿日期:2006.11-15作者简介:火弱人(1965一),女,江苏盐城人,华北电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剐教授.116华北电力大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这篇文章他写得好不好?(状态补语)4.可能补语能带宾语,状态补语不能带宾语.他写不好这篇文章.(可能补语)不能说他写得不好这篇文章.(状态补语)上述比较大致能反映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的区别,但对其中关键点,也就是说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最容易混淆的地方,还是有所疏忽.可能补语(肯定式/否定式)的结构形式为:动词+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比如:动词+得,不+结果补语:动词+得,不+趋向补语:看得/不见(动词结果补语)回得/不来'做得/不完(动词结果补语)进得/不去听得/不懂(动词结果补语)吃得/不下救得/不活(动词结果补语)钻得/不进拿得,不走(动词结果补语)说得,不出吃得/不饱(形容词结果补语)挤得/不上去唱得/不好(形容词结果补语)坐得,不下去打得,不准(形容词结果补语)走得,不过去看得/不清楚(形容词结果补语)站得,不起来扫得,不干净(形容词结果补语)爬得,不上来由于状态补语(1)的否定式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不同,所以我们只需研究这两者的肯定式.动词+得+趋向补语的可能补语的肯定式不容易和状态补语(I)混淆,留学生可以通过其中"趋向补语"这一因素来判断这种结构形式只能是可能补语.而在动词+得+结果补语的结构形式中,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充任结果补语.动词+得+动词结果补语的可能补语的肯定式也不容易和状态补语(1)混淆,留学生也可以通过其中"动词结果补语"这一因素来判断这种结构形式只能是可能补语.因为动词+得+趋向补语的可能补语的肯定式和动词+得+动词结果补语的可能补语的肯定式这两种结构形式与动词+得+形容词补语的状态补语(I)的语法形式不同.而当可能补语的肯定式以动词+得+形容词结果补语的形式出现时,问题就产生了.试看下列例句:1.A.玛丽演得好吗?B.她演得好.2.A.罗兰看得清楚吗?B.她看得清楚.3.A.房间扫得干净吗?B.房间扫得干净.4.A.麦克打得准吗?B.麦克打得准.上述例句中的A,B句究竟是可能补语,还是状态补语?很难说,可以说它们既可以看作是可能补语,也可以看作是状态补语.也就是说,当可能补语以动词+得+形容词结果补语的形式出现时,它和动词+得+形容词补语的状态补语(1)的表现形式完全一样.如果形容词是单音词,就更容易产生歧义.这是造成留学生学习困惑的关键原因.从《汉语教程》编写的语法要点来看,编写者选择的可能补语例句也正是动词+得+形容词结果补语的可能补语,当然这也许是编写者的一种语感自觉.对留学生来说,要想就此分辨出动词+得+形容词结果补语的可能补语和动词+得+形容词补语的状态补语(1)却不是易事.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突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I)关键的区别点.在此,我们可以提供以下几种方法:一,观察"动词+得+形容词"中形容词的出现形式一般来讲,在汉语状态补语(I)中,形容词往往不单独出现,而是以添加其它成分或自身变形的形式出现,这是教留学生有效区别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I)的方法之一.我们还是从上述的四组例句来分析:I.A.玛丽演得好吗?B.她演得很好.(表示对"演"的结果,程度,状态等进行描述,判断和评价.)2.A.罗兰看得清楚吗?B.她看得清楚极了.(表示对"看"的状态等进行描述,判断和评价.)3.A.房阃扫得干净吗?B.房间扫得干干净净.(表示对"扫"的状态等进行描述,判断和评价.)4.A.麦克打得准吗?B.麦克打得非常准.(表示对"打"的状态等进行描述,判断和评价.)火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117 可见,在"动词+得+形容词"的结构形式中, "得"和形容词之间如果能够或需要插入"很,太, 最,极,挺,更,十分,非常,特别,格外,相当,稍微,比较,好不"等程度副词,或者可以在"得"+形容词后添加其它成分如"极了","得很"等,或者在"得"后采用形容词重叠的形式来表达程度,那么这种结构形式一定是状态补语(1).反之则是可能补语.二,通过语境分辨,判断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1)我们知道,语境是使用语言时的实际环境,是交际双方共同的认知前提.任何一个语法结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语境是制约语法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不同的语境中,同样的一个语法结构形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法意义,所以说,"结构一语义一语境"三位一体,不可分割.从广义上来说,语境不仅限于上下文,还应该包括人们共同的一些认知基础,例如记忆,文化知识,对未来的期待,科学猜想乃至宗教信仰.对于分辨,判断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1)而言,语境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区别"动词+得+形容词结果补语"的可能补语和"动词+得+形容词结果补语"的状态补语(1)时,教师可以指导留学生通过语境来分辨, 判断.我们还是从上述的四组例句来分析:1.A.玛丽演得好吗?(演出还没开始,回答者要对玛丽的演出的结果进行预测.)B.她演得好.(可能补语)A.玛丽演得好吗?(演出已经结束了,回答者要对玛丽的演出状态进行描述.)B.她演得好.(状态补语1)2.A.罗兰看得清楚吗?(罗兰离目的物比较远/罗兰视力不好/视野内光线不好,罗兰"看"的动作还没有完成,回答者要对罗兰"看"的结果进行预测.)B.她看得清楚.(可能补语)A.罗兰看得清楚吗?(罗兰已经完成了"看"的动作,回答者要对罗兰"看"的状态进行描述.)B.她看得清楚.(状态补语1)3.A.房间扫得干净吗?(房间非常脏/打扫房间的工具不合适,房间还没开始打扫/房间还没打扫完,回答者要对打扫房间的结果进行预测.)B.房间扫得干净.(可能补语)A.房间扫得干净吗?(房间已经打扫完毕,回答者要对房间打扫过后的状态进行描述.)B.房间扫得干净.(状态补语1)4.A.麦克打得准吗?(麦克离目的物比较远/目的物比较小/麦克平时就打得不太准;麦克"打"的动作还没完成/麦克"打"的结果还没出来/ 麦克"打"的结果已出来,但说话者尚不知晓;回答者要对麦克"打"的结果进行预测.)B.麦克打得准.(可能补语)A.麦克打得准吗?(麦克已"打"完,"打"的结果已出来,并且回答者已知晓,回答者要对麦克"打"的状态进行描述.)B.麦克打得准.(状态补语1)由此可见,借助语境也可以非常清晰地分辩,判断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1).三,通过句重音分辨,判断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I)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句重音来分辨,判断"动词+得+形容词结果补语"的可能补语和"动词+得+形容词结果补语"的状态补语(1).一般说来,"动词+得+形容词结果补语"的可能补语在旬中,其动词要重读;"动词+得+形容词结果补语"的状态补语(1)在句中,其形容词要重读.不过,通过句重音分辨,判断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1)的方法,留学生掌握起来比较难,因为这要取决于留学生的汉语语感.而留学生汉语语感的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示范,多操练,以培养留学生良好的听说汉语的习惯.参考文献:[1]柯彼德.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语法体系急需修改的要点[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2]吕文华.关于述补结构系统的思考——兼谈对外汉语教学的补语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2001,(3).[3]杨寄洲.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王获)。
汉语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构成补语主要由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①谓语性词语作补语形容词:好低高紧熟快早干净清楚动词:写改听学拿推抹看走听主谓短语: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气得脸都白了述宾短语:急得想哭说得没有分寸述补短语:痛得昏了过去乱得睡不着联合短语:长得又精干又潇洒累得筋疲力尽状中短语:起得很早窜得比天还高连谓短语: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羞得转身就跑兼语短语:奇怪得令人无法捉摸忙得使人喘不过气来比况短语:痛得钻心一般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②数量短语作补语看了三遍成立五年走了一趟看了两眼住了半个月③介词短语作补语出生在上海钻到衣领里写于20年代初期始于上个世纪语义类型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①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
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
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写错变好压低抬高抓紧煮熟哭肿踢坏做完洗干净说清楚说完改成听懂学会拿走推倒抹掉打死拉住撞翻叫醒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
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抓紧时间压低标准抬高价格哭肿了眼睛踢坏了足球洗干净衣服叫醒他抹掉痕迹推倒了围墙写完了作文拿走了工资学会了上网②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
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走进流进取回跑回送来拿来交上贴上脱下换下走出去跑进来拿出来蹲下来爬起来扔过去缩回去坚持下去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
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
现代汉语语法——词类词由语素构成。
两者都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独立运用”是指能够“单说”(单独成句)或“单用”(单独做句法成分或单独起语法作用,但不能单独成句)。
如“他又来送信了。
”“他、来、送、信”既可以单独成句回答问题,又可以单独作句法成分,“又”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了”能单独起语法作用。
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意义(三者合成词性)。
现在把功能作为主要依据,词可分为两类:○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叹词○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或时地的名称。
名词有以下几种:1.专有名词:鲁迅、中国、澳门2.普通名词●个体名词:朋友、同志、作家、学生、牛、羊、飞机、原子●集合名词:人民、人口、群众、物品、马匹●抽象名词:道德、思想、文化、政治、欲望、苦头●物质名词:水、油、肉、声音、风、阳光时间名词:秋天、早晨、明年、现在四.处所名词:河岸、东郊、周围、里屋(新疆、北京、广东、亚洲等兼属专有名词和处所名词)方位名词:前、后、左、右、之上、以下、以西01判断动词:是动作动词:走、听、看、批评、宣传、保卫、学习心理活动动词:爱、怕、恨、喜欢、羡慕、希望、讨厌存在、变化、消失动词:在、存在、有、发生、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020304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现等。
有以下几种:能愿动词:能、会、愿意、敢、应该、要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进、出、回、开、过、起,上来、下去、起来形式动词:进行、予以、加以祈使、命令动词:使、叫、让、请、迫使、命令、托、派性质形容词:好、坏、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大、小、高、低、长、短、肥、瘦01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墨绿、火热、血红、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叭叽02形容词——表示形状、性质和状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