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表达方式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古诗词写作的表现手法古诗词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一、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二、表达技巧:二、表达技巧:(一)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
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
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
古诗表达方式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
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即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与感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①以乐景写乐情。
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诗人用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初春美景图,抒发了自己经过战乱的奔波流徙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
②以哀景写哀情。
如杜甫的《登高》,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哀景)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哀情)。
③以乐景写哀情。
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更让人觉出无限悲凉。
④以哀景写乐情。
这一类比较少见,如《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中以“雨雪霏霏”的哀景,反衬久戍边疆、此时就要到家的战士的欢喜之情。
以上四种情与景的关系,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类,前两种可以看作是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是反衬。
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整理)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整理)表达技巧(也称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注意表达技巧起到的作用,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
(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抒情方式。
⑴直接抒情(即景抒怀、直抒胸臆)。
直接抒情是一种不依靠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XXX 《梦游天姥呤留别》)例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XXX《登幽州台歌》)⑵间接抒情。
a.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物)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例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XXX《春望》)b.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咏物诗)。
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
例4: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明净在人间。
(XXX《石灰吟》)c.寓情与理(哲理诗)。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或比喻,说明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深刻道理。
例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XXX《无题》)例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XXX《游山西村》)例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XXX《登鹳雀楼》)(二)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接待、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借代、通感、反复、顶针等。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形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形。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性,把笼统的事物形象化的感化。
例8: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XXX《古朗月行》)例9:洛阳亲朋如相问,一片XXX在玉壶。
(XXX《芙蓉楼送辛渐》)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古诗词的十大表达方式
1.借物抒情:通过对一种事物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感叹自然: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对自然的感叹和赞美,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3. 抒发思乡之情:许多古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4. 喜怒哀乐:古诗词可以表达出各种情感,包括喜悦、愤怒、悲哀、欢乐等。
5. 形容美景:许多古诗词都用美丽的词语描绘出了大自然中的美景,让人感受到美的力量。
6. 描写爱情: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对爱情的描写,通过诗人的笔触,表达出对爱情的赞美和思考。
7. 对历史的回忆:很多古诗词都是诗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回忆和纪念,反映出对历史的重视和关注。
8. 借助人物抒发情感:古诗词中常常通过描写某个具体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9. 表达人生哲理:许多古诗词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深刻的思想和智慧。
10. 通过对时间的感慨表达情感: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对时间的感慨和反思,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珍视和思考。
- 1 -。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全)古典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1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2表达方式:叙述、描述、议论、抒情(描写方式:细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3表现手法: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⑴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一.修辞手法1、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还有双关、互文、通感、顶针等。
2、技法解密:A.明辨修辞手法:明确各种修辞手法的构成、特点B.洞悉表达效果鉴赏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重点不是辨识和判断,而是分析体会修辞的妙处,即分析表达效果,体会对其塑造形象、抒发情感、体会主旨的作用。
1、比喻比喻就是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表达效果:突出事物特征,描摹事物形象生动的作用,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比喻和象征不同:象征属于艺术创造手法,它与构思有关,是全篇使用的,如虞世南《蝉》;比喻是修辞手法,属于语言加工的范畴,限于个别句子使用。
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就像是一座神秘而又充满魅力的花园,表达技巧则是花园里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朵。
让我们一起来好好鉴赏一番吧。
一、修辞手法。
1. 比喻。
- 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就像是一个超级酷炫的魔法,把瀑布比作银河。
你看啊,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那长长的水流,可不就像银河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嘛。
这样一比喻,瀑布就不仅仅是普通的水从山上流下来了,一下子变得超级壮观、超级神秘,好像带着一种来自天上的仙气儿。
2. 拟人。
- 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可真是个“魔法师”啊,他让花和鸟都有了人的感情。
花怎么会流泪呢?鸟又怎么会惊心呢?这就是把花和鸟拟人化了。
就好像花和鸟也能感受到诗人在战乱时期的悲伤和离别之苦,它们不再是没有感情的动植物,而是成了诗人的知音,陪着诗人一起伤心难过呢。
3. 夸张。
- 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八百里啊,这可不是真的有八百里的范围用来分肉,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
这种夸张就像给画面加了个超级放大镜,一下子把那种军队里豪迈、盛大的场面给放大了好多倍。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大片的土地上,士兵们正在分享着烤牛肉,耳边还回荡着激昂的军乐声,那场面可真是太震撼了。
二、表现手法。
1. 借景抒情。
-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你看啊,前面他写了一堆的景色,什么枯藤啊、老树啊、昏鸦啊。
这些景色可都是很凄凉的,就像一个个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着一场悲伤的戏。
诗人呢,其实是通过这些景色来表达自己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他可不会直接说“我好孤独,我想回家”,而是让这些景色替他说话。
就像我们有时候不直接说自己的心情,而是发个阴天的照片,意思就是自己心情不太好一样。
2. 托物言志。
3. 虚实结合。
三、表达方式。
1. 描写。
2. 抒情。
- 直抒胸臆就是心里有什么想法直接就说出来。
像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古诗词的⼗五种⼿法古诗词的⼗五种⼿法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中把内⼼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出。
如:前不见古⼈,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涕下。
(陈⼦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晴朗的⽉夜、万⾥⽆云的碧空,⽽是迷蒙的烟⽉,笼罩着寒⽔⽩沙。
景⾊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氛,加浓了⾊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体。
3、托物⾔志属间接抒情的⼀种,托物⾔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声⾃远,⾮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居⾼处,叫声⾃然传的很远,并⾮依靠风的⼒量。
⽽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感怀是:凡是品格⾼尚的⼈,总是严格要求⾃⼰,不断地提⾼⾃⾝修养,因⽽美好的声名⾃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抒怀⾔志才是真正⽬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
诗句表⾯上是写景,⽽实际上则隐寓着诗 ⼈的⼀种超脱尘世、热爱⾃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见渔灯,孤光⼀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全诗⽤⽩描⼿法写出了诗⼈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动⼀静,相辅相成。
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一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一)修辞手法1.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知识点【篇一】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
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间接抒情。
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手法)如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借庭中飞雪表达诗人盼望春天的焦急心情。
又如刘禹锡的《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得金。
”借大浪淘沙来表现诗人虽多次遭到降职和放逐,但仍充满必胜信心的乐观精神。
直接抒情。
即直抒胸臆的方法。
如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诗书万户侯。
”直抒胸臆,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意愿表达出来。
李益的《江南曲》“嫁与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将闺中妇女那由热切盼望至深切失望直到怨恨的心路历程表露出来。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
劣,但此处的哀景是为反衬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的。
严酷的环境没有让他消沉,反而意气风发,愿意以身许国,杀敌建功。
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壮志豪情力透纸背这种方法能使诗歌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可以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借景抒情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把情与景分开写。
可以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
也可以把景和情穿插起来写。
另一种是把景和情糅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种写法不必添加任何词语,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看出人物(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2)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
诗人本无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却因身在一定的环境中,或因景的秀丽而欢喜,或因景的萧瑟而忧愁。
这种情是由景激发的,是景决定了情。
如因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
又如: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自然是触景生情。
②“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这是一位姓秦的游人游西湖时面对岳飞墓很自然地产生的情感。
③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上阕:“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写的是作者一天之内所做之事,所触之景:清秋季节,独自泛舟,上西楼,见回雁。
但其中也有其所生之情:“谁寄”锦书,自然是无人寄锦书,表达的是她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之情,以及盼望其锦书而望断天涯的愁苦之情。
下阕以“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以花落水流之景喻人生、爱情、离别的无可奈何之感,从而触动作者所有情思。
往后五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转为完全的抒情,最后三句尤其精巧别致,在全篇景物描写的烘托下,只觉其愁思在眉头心间流动荡漾,有了更大的艺术吸引力。
(3)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在结尾处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古诗词吟诵的技巧与表达
可以通过以下技巧和表达方式来体现古诗词的情感:
1.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通过声音的高低、快慢、长短和停顿等变化,可以
表达出古诗词中不同的情感。
例如,在表达悲伤情感时,可以降低音调,减缓语速;在表达欢快情感时,可以升高音调,加快语速。
2.运用恰当的节奏:通过把握古诗词的节奏,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
例如,
在表达紧张、激昂的情感时,可以采用紧凑的节奏;在表达平静、柔和的情感时,可以采用舒缓的节奏。
3.发挥声音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可以运用不同的音色、音量和音
长来表现古诗词的情感。
例如,可以用柔和的音色表现温婉的情感,用深沉的音色表现哀愁的情感。
4.运用表情和动作: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辅助,可以更好地表达古诗
词中的情感。
例如,在表达喜悦情感时,可以面带微笑;在表达悲伤情感时,可以做出哀愁的表情。
5.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只有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才能更好地
通过技巧和表达方式来体现情感。
因此,在吟诵前,需要认真阅读古诗词,了解作者的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6.注重与观众的互动:通过与观众的眼神交流、互动等,可以更好地引导观
众进入古诗词的意境,增强吟诵的艺术效果。
总之,体现古诗词的情感需要运用多种技巧和表达方式。
通过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运用恰当的节奏、发挥声音的特色、运用表情和动作、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以及注重与观众的互动等技巧,可以更好地展现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语文古诗词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语文古诗词表达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古诗词表达技巧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twt4`⑶篇章结构: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点题等。
语文古诗词表达技巧:抒情手法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秋绪。
一般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
例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人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委婉含蓄):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①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古诗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词人借“寒蝉”“长亭”“骤雨”几种客观景物营造出送别时的凄凉气氛。
②寓情于景(即情景交融):诗人将感情融会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诗句以景衬情,情景交融,不可分割。
古诗词表达方式技巧
1.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愁字了得
一、抒情..(1)借景抒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方式....2.间接抒臆(2)寓情于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托物言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1.渲染: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烘托(侧面描写)(1)正——以哀景衬哀情: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 ①以乐景衬哀情: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反
②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3.象征: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二、表现手 4.用典: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法.(1)梦境,仙境《梦游天姥吟留别》
5. 虚实相生(2)已逝(过去):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设想未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对比: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7.联想、想象(慎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1)先抑后扬: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抑扬
(2)欲抑先扬: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9.对面写法: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白描:暧暧暖人村,依依墟里烟。
10.描写
(2)工笔细描: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夸张: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互文:朝歌夜弦。
3.比喻:朝似青丝幕成雪。
4.通感:犹吹花片做红声。
5.拟人: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修辞手法 6.双关:道是无晴却有晴。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表一7.用典: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8.借代:樯橹灰飞烟灭
9.顶真: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10.反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1.排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似青丝幕成雪。
12.对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3比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修辞手法.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似青丝幕成雪。
表二14.反问: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对偶: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设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近→远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角度(2)俯→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上→下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
.(1)外→内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2.顺序
表达.(2)远→近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方式描写
(1)正侧面结合:天姆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虚实结合:《梦游天姥吟留别》
3.方法.(3) 动静结合:山寺钟鸣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
(4)白描细描结合: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5) 远近结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点面结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五觉结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8) 绘声绘色: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