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手术护理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6.39 MB
- 文档页数:25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摘要】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鼻部手术方式,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术前护理包括准备好相关检查和手术所需物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术中护理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并配合医生操作。
术后护理包括保持休息充分,避免过度用力和受凉。
饮食护理要保持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药物护理要按照医生嘱托规律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护理措施,以促进康复。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配合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总结。
1. 引言1.1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概述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鼻腔和鼻窦相关疾病。
在进行鼻内镜手术时,配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术前护理包括准确了解手术内容、避免患者患感染、做好药物配合等。
术中护理主要是确保手术过程安全无误,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则是帮助患者恢复好的休息环境,定期复查等。
饮食护理要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护理包括按时服用药物,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是整个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康复。
2. 正文2.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是鼻内镜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进行鼻内镜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护理工作:1.咨询医生:在手术前,患者需要与主治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和咨询,了解手术的具体流程和风险。
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用药史等重要信息。
2.停止用药:在鼻内镜手术前,患者需要停止某些药物的使用,特别是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手术的出血风险。
3.禁食禁水:手术前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禁食禁水,一般来说手术前6小时内不得进食,4小时内不得饮水,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呕吐风险。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
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4月对72例手术病人,实施鼻内镜下鼻中隔偏区矫正手术,72例病人中年龄最大的为60岁,最小的12岁,平均年龄33岁,男性多于女性。
对他们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注意事项解说。
结果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较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具有亮度高、视野清晰、微创、放大等特点。
其优点的术前介绍,术中、术后配合要点的讲解可以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了解手术全程的配合情况,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鼻内镜下鼻中隔偏区矫正术手术护理配合鼻中隔偏曲在耳鼻喉科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引起鼻塞,鼻出血,头痛引发鼻窦炎、鼻炎等特征的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正,传统的手术方法往往带来视野狭小,亮度不够以及某些部位不能在明视下不能操作等缺点。
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4月对72例患者在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粘膜下矫正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72例,男53例,女19例,年龄12-58岁,平均33岁,均采用全麻。
单纯鼻中隔偏曲33例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27例,鼻窦炎鼻息肉12例。
所有患者均采行鼻腔鼻窦冠状为加轴位CT扫描。
2 术前准备2.1术前访视:手术室护士术前1天到病房探视患者,了解病情,认真详细介绍鼻内镜鼻腔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既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介绍麻醉方法和要点,解除心理负担,主动配合手术。
2.2器械及物品的准备:鼻内镜系统一套(包括监视器,摄像机,冷光源,微型手术控制切吸器,0°鼻内镜等)、鼻中隔包、鼻内镜基础包、鼻内镜特殊包、扁包一个(大孔巾一块、治疗巾6块、中单2块)、手术衣3件、备棉片30片、手术器械有镰状刀,枪状镊及直弯吸引管、膨胀海绵等。
3 手术护理配合3.1麻醉配合:建立静脉通路后行全麻或局部粘膜下浸润麻醉加鼻腔表面麻醉。
鼻内镜下口鼻联合径路腺样体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关键词】腺样体;鼻内镜;手术配合;护理腺样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上。
若腺样体增生肥大可压迫周围结构导致耳、鼻、咽喉及全身症状。
近年来发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80%是由腺样体肥大所致。
因此一经确诊,应及早施行腺样体切除术[1]。
但传统刮除手术方法,由于操作盲目,容易导致腺样体残留,甚或误伤邻近结构,如:咽鼓管口损伤,咽壁损伤等并发症。
自2005年10月—2009年10月我科采用鼻内镜直视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更加精准,术中避免拉拽动作,可以明显减少手术中的损伤,增强治疗效果。
观察术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发现该术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1例腺样体肥大的患儿中,男86例,女35例;年龄6~12岁;病程3个月~5年。
就诊时主诉为听力下降、间断性耳闷、耳痛或睡眠时打鼾、鼻塞等。
121例患儿中腺样体均增生肥大。
87例合并扁桃体Ⅱ°~Ⅲ°肿大,54例合并有单耳或双耳鼓室积液,鼓室图B型,纯音测听为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
1.2 手术方法121例患儿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仰卧位。
用0.5%~1%麻黄素棉片填塞收缩鼻腔黏膜,消毒,铺巾。
放置开口器,暴露口咽,经口鼻联合径路,在电视显示系统监视下鼻内镜经一侧鼻腔导入鼻咽部,用细导尿管通过鼻腔将软腭向前牵拉并固定。
经口腔将电动微型切削刀头送入鼻咽部,然后由上向下,由外向内彻底切除腺样体。
经口腔用棉球压迫鼻咽部创面止血;术中出血少。
其中87例合并扁桃体Ⅱ°~Ⅲ°肿大先行扁桃体剥离术,再用上述方法切除腺样体,所有手术患儿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抗炎5~7天治愈出院。
2 护理2.1 患者的准备术前一天到病房探视患者,耐心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简单的手术经过,调节患者心理。
同时检查术前准备是否充分,尤其是鼻部的准备工作,注意评估有无感冒及鼻腔疾患,了解鼻咽纤维喉镜及CT的检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