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号煤层保护层开采保护效果论证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7.10 MB
- 文档页数:65
《新景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煤炭开采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产业之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开采的深入进行,保护层的近距离开采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愈发凸显。
其中,煤柱应力集中区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点研究对象。
新景矿作为典型的煤炭开采矿区,其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后遗留的煤柱应力集中区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研究新景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后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的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以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矿井生产逐渐向深部发展,近距离保护层的开采成为一种常见的开采方式。
然而,这种开采方式往往会导致煤柱应力集中区的形成,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
因此,研究新景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后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的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对于预防和控制矿井安全事故、提高煤炭资源开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以新景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后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的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进行研究。
1. 理论分析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煤炭开采过程中煤柱应力集中区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新景矿煤炭开采的三维模型,模拟不同开采条件下的煤柱应力分布情况,确定应力集中区的位置和范围。
3. 现场实测在矿井现场进行实际测量,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为后续的现场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四、煤柱应力集中区的保护范围及保护效果1. 保护范围根据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确定新景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后遗留煤柱应力集中区的保护范围。
该范围应包括煤柱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以确保矿井生产安全。
2. 保护效果在确定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手段,如加强支护、优化开采顺序等,以降低煤柱应力集中区的风险。
煤矿开采保护层效果考察摘要:兴安煤矿采取了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措施,通过对开采保护层工作面三水平北21层三区四段的开采前后,三水平北18层三区五段、四水平北22层二三区一段煤层瓦斯基本参数的变化对比,论证了21号煤层对18号煤层和22号煤层的保护效果。
关键词:保护层参数指标效果考察一、概况1、矿井概况兴安矿位于鹤岗煤田南部,在小鹤立河下游河床、河谷及东岸的丘陵地带。
距鹤岗市区约12公里,北部与富力矿交界;南部以峻德矿交界;西部以煤质地层基盘为界,东部以3号煤层-700m底板等高线在地表水平投影为界,兴安井田走向长4.6公里,倾斜宽4.6公里,面积21平方公里。
由于开拓和生产水平加深,瓦斯涌出量随之增大,地质构造越来越复杂,从2002年7月至2004年11月共发生五起煤与瓦斯动力现象,兴安煤矿2005年3月10日经煤科总院抚顺分院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7、18和22煤层为突出煤层,在-290m标高以下的采掘作业活动中必须采取区域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2、采区概况本工作面走向270米,倾斜长平均69米,总煤厚为6.5米左右,于2014年10月20日开采一分层,采高2.8米,可采储量7.3万吨,现已采出165米,剩余走向105米。
本层距上覆18层层间距在25米左右,距下伏22层煤层间距在20米左右。
本区上覆18层未采完,下伏22层未开采。
二、煤层瓦斯参数及突出危险性兴安煤矿18#煤层、22 #煤层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
18#突出煤层始突标高为-290m,2002年7月 22日4时10分,兴安矿在施工三水平南四五层一区探断层巷,发生突出。
涌出瓦斯量600m3,突出煤量35t,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瓦斯实验室鉴定,18号煤层原始瓦斯压力P=0.84Mpa,原始瓦斯含量W=8.2040 m3/t, 透气性系数λ=1.056m2/MPa2.d,瓦斯放散初速度△P=18.47mmHg,煤的坚固性系数f=0.82,相关参数指标超过临界值,具有突出危险性,因此,兴安矿18煤层在采掘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综合防突措施。
保护层开采论证报告保护层开采论证报告一、引言保护层开采是指在地下资源开采过程中,为了保护地表环境和生态系统,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对地表的破坏和污染。
本报告旨在对保护层开采进行论证,从经济、环境和社会角度评估其可行性和优势。
二、背景随着人类对地下资源需求的增加,传统的地下开采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并且造成了大量的环境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保护层开采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开采方式被提出。
它通过在地下资源层上方设置保护层来隔离地表环境和地下开采活动,从而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三、经济效益1. 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层开采可以使得地下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传统的地下开采方式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而通过设置保护层,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损失。
2. 减少运输成本:传统的地下开采需要将资源从深处运输到地表,这会增加运输成本。
而保护层开采可以将资源直接从保护层中提取,减少了运输过程,降低了成本。
3. 创造就业机会:保护层开采需要一系列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这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四、环境效益1. 减少地表破坏:传统的地下开采方式常常导致地表塌陷和土壤侵蚀等问题,而保护层开采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2. 降低水资源污染风险: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传统的地下开采方式容易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
而保护层开采可以通过设置防渗透层来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
3. 保护生态系统:地表环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传统的地下开采方式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而保护层开采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
五、社会效益1.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护层开采可以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 降低社会冲突:传统的地下开采方式往往会引发社会冲突,而保护层开采可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低社会冲突的发生。
3. 增加公众参与度:保护层开采需要与公众进行广泛的沟通和合作,增加了公众参与度,提高了资源管理的透明度。
六、挑战与应对1. 技术挑战:保护层开采需要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包括防渗透技术、隔离技术等。
xxxxx煤业有限公司采放比超过1:3放顶煤开采可行性论证xxxxx煤业有限公司xxxx年x月x日目录第一章开采技术条件 ........................................................................... - 1 -一、地理位置 ............................................................................... - 1 -二、地质构造 ............................................................................... - 5 -三、水文地质 ............................................................................... - 9 -四、工作面布置情况 ................................................................. - 11 -五、煤尘及煤的自然倾向 ......................................................... - 12 -六、瓦斯...................................................................................... - 12 -七、煤层开采技术条件 ............................................................. - 13 - 第二章矿井生产系统 ......................................................................... - 16 -一、提升系统 ............................................................................. - 16 -二、运输系统 ............................................................................. - 16 -三、通风系统 ............................................................................. - 16 -四、排水系统 ............................................................................. - 17 -五、供电系统 ............................................................................. - 17 -六、“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 - 18 - 第三章目前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 - 22 -一、顶板控制 ............................................................................. - 22 -二、瓦斯防治措施 ..................................................................... - 23 -三、煤尘防治措施 ..................................................................... - 27 -四、防灭火措施 ......................................................................... - 28 -五、防治水措施 ......................................................................... - 31 -第四章技术力量及管理机构 ............................................................. - 37 - 第五章悬移支架放顶煤技术论证 ..................................................... - 38 -一、煤层厚度超限范围情况 ..................................................... - 38 -二、生产工艺技术论证 ............................................................. - 39 -三、“一通三防”技术论证 ....................................................... - 40 -四、防治水方面 ......................................................................... - 41 -五、结论...................................................................................... - 41 -第一章开采技术条件一、地理位置(一)煤矿位置(1)位置、范围xxxxx煤业有限公司位于xx市xx镇xx村境内,隶属xx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xx°xx′xx″~xx°xx′xx″,北纬xx°xx′xx″~xx°xx′xx″。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篇一:11312保护层开采情况说明水城县比德丰源煤矿11312保护层开采情况说明矿长:技术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日期:2012年12月30日11312保护层开采情况说明一、11312工作面基本概况11312工作面位于副斜井井筒北翼,距地表35~73m,地面无大型建筑物,地面地形为较缓坡地。
31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下部,为黑色,块状、粒状,半亮型煤。
煤层厚度为0~0.85m,平均为0.83m,结构较简单,局部含1层泥岩夹矸,夹矸厚约0.10m,顶板为粉砂岩,底板为泥岩。
31号、32号煤层综合柱状图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中等,掘进范围内无大型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掘进期间有顶板砂岩裂隙水。
根据2011年11月26日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我矿32、33号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果及黔能源发[2011]802号《关于六盘水市煤矿2011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丰源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23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61m3/min,属高瓦斯矿井,鉴定结果为突出矿井。
因此,矿井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按突出矿井管理。
二、11312工作面掘进、回采期间对被保护区域采取的相关措施1、11312首采工作面在联合试运转及矿井验收期间已回采完毕,截止目前回采结束时间已7个月,11312首采工作面采空区覆盖整个11322回风巷后段368m,因此11322回风巷后段368m均采用上保护层开采释放被保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
11312工作面做为11322综采工作面上保护层开采,回采期间无瓦斯动力现象发生。
11312工作面煤层厚度0.83m,倾角12°,回采期间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51m3/min;32号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较利用瓦斯释放;11312工作面采空区范围为:始采线坐标X1=6517.91Y1=9116.14,X2=6710.91 Y2=9068.75;采止线坐标X1=6352.64 Y1=8796.77,X2=6497.36 Y2=8668.58。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23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已经2018年9月3日国家煤矿安监局第29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自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8年9月21日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第一条为有效管控煤矿采掘接续紧张引发重特大事故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矿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采掘接续紧张:(一)除衰老矿井和计划停产关闭矿井外,正常生产矿井的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以下简称“三量”)可采期小于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最短时间的;(二)开采煤层群的突出矿井,具备开采保护层条件,未优先选取无突出危险的煤层或者突出危险程度较小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的;(三)未按《煤矿安全规程》形成完整的水平或采(盘)区通风、排水、供电、通讯等系统,进行回采巷道施工的;(四)采(盘)区内同时作业的采煤工作面和煤巷掘进工作面个数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五)擅自缩短工作面走向(推进)长度的(除遇大断层构造带或煤层变薄带不可采等外),或未经批准擅自将一个采区划分为多个采区的;(六)煤层群开采时,未留有足够的顶底板稳定时间,施工近距离邻近煤层回采巷道的;(七)擅自减少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治理巷道工程、钻孔工程,或擅自缩减瓦斯抽采时间,减少灾害治理措施的;(八)采煤工作面生产安全系统未形成进行采煤的;(九)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认定并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确认的其它采掘接续紧张情形。
第三条矿井开拓煤量可采期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不得少于5年;(二)高瓦斯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矿井不得少于4年;(三)其它矿井不得少于3年。
保护层开采论证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资源开采过程中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因此,建立有效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论文旨在就保护层开采进行论证,探讨其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层开采的背景】1.1 资源开采的意义资源开采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活动,它为社会提供了能源、矿产等各种资源,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1.2 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然而,资源开采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保护层开采的概念】2.1 保护层开采的定义保护层开采是指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通过采用一系列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开采方式。
2.2 保护层开采的原则保护层开采的原则包括:减少土地破坏、节约资源、保护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环境污染等。
【三、保护层开采的积极作用】3.1 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层开采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破坏,保护植被和土壤的完整性,减少生态系统的破坏,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2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层开采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通过合理的开采方式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延长资源的利用寿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 社会经济效益保护层开采不仅可以减少环境破坏,还可以提高资源开采的效率和产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保护层开采存在的问题】4.1 技术限制保护层开采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但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高成本、技术不成熟等,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和推广。
4.2 管理不到位一些资源开采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保护层开采的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导致保护层开采效果不佳。
4.3 利益冲突在实际的资源开采过程中,保护层开采与经济利益之间常常存在冲突,一些开采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保护层开采的重要性。
煤矿可采性论证报告一、引言煤矿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煤矿开发过程中,煤矿资源的可采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对煤矿的可采性进行论证分析,为煤矿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煤矿资源概况该煤矿位于省市,面积约为XXX公顷,主要煤种为烟煤,是该地区的重要煤炭资源之一、据初步测算,煤矿储量约为XXX万吨,煤质优良,具备可开采的条件。
三、采采方法选择该煤矿可选用的采煤方法有长壁工作面、综放工作面、露天开采等。
根据煤矿资源概况和煤层地质条件,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安全等因素,本报告推荐选用长壁工作面进行煤矿的采矿工作。
长壁工作面具有工作效率高、取样质量好、安全系数高等优点,适用于该矿情况。
四、可采性论证1.煤矿地质条件通过煤田地质勘探和采样分析,证明该煤矿地质条件良好,煤层良好发育,煤厚度适中,煤质优良。
煤矿资源丰富,具备开采潜力。
2.采场设计根据煤矿地质条件和采矿工艺要求,通过对煤矿采场的三维布置和优化设计,论证了煤矿采矿工作的可行性。
采场设计合理,保证了安全高效的煤矿开采。
3.安全性评估通过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办法。
确保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
4.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煤矿可采性论证中,充分考虑到煤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提出了有效的煤炭资源管理办法,充分挖掘利用煤矿资源的潜力,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分析结论与建议根据对煤矿可采性的论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该煤矿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具备可采性。
2.推荐选用长壁工作面进行煤矿开采。
3.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4.制定有效的煤炭资源管理办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总之,煤矿可采性论证是煤矿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煤矿资源的概况、采煤方法的选择、可采性的论证等内容的综合分析,可以为煤矿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煤矿开采过程中保护层的应用方法和效果分析摘要: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的防治工作是制约着煤矿企业能否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必须予以重视。
目前,煤矿企业大多都采用保护层开采的方法来对煤与瓦斯突出进行防治,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其是最为有效和最为经济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保护层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煤矿开采;保护层;应用方法;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23-577-01在煤矿开采领域,开采保护层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是公认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保护层一般是指在突出矿井的煤层群中首先对无突出或有突出但危险性小的煤层,然后对有突出危险性高的煤层进行保护层开采,对高危险性的煤层进行保护来消除或者减小突出的危险性,从而达到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
我国1958年在北票和重庆等煤矿内对开采保护层进行试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对于有条件的突出矿井进行了推广应用。
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开采保护层可以使低透气性厚煤层实现高产高效的安全煤矿生产,而且结合瓦斯的抽放可以实现巨大的环境效益,所以保护层开采在煤矿开采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一、煤矿开采过程中保护层的应用方法保护层是指将突出危险性大的煤层进行保护而开采不突出或者突出危险性小的煤层,对于后开采的有突出危险的煤层称作被保护层,根据保护层相对于被保护层的位置将位于被保护层上面的保护层称之为上保护层,位于被保护层下面的保护层称之为下保护层。
保护层的先行开采,使得保护层周围的岩层和煤层会向着采空区的方向移动和变形,从而降低了保护范围内的应力,促使突出煤层发生膨胀变形,增加了其透气性,以便瓦斯的解吸排放。
瓦斯的解吸排放降低了瓦斯压力,从而保证了煤的机械强度,使得突出煤层的危险性有所降低或者消除。
保护层的开采,可使得被保护层的应力、煤的结构以及瓦斯的压力发生明显的变化,从变化的时间上来看,首先发生的是卸压作用,有的卸压过程发生在保护层工作面前的10~20m处,而一般是发生的保护层工作面的后方,一旦膨胀变形速度加快,瓦斯压力就将会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
青年论坛矿井保护层选择分析论证李木宣1,2,李希建1(1.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2.贵州煤矿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对于煤层层数较多的近距离煤层群且具有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首采层选择对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以贵州肥田矿井为例,按照《防突规定》,从井田内上下煤组实测的瓦斯突出参数、煤层赋存状况、瓦斯巷布置的空间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及区段石门揭穿突出煤层次数等方面综合分析论证,最终选择下煤组16号煤层作为保护层先行开采。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保护层;选择[中图分类号]TD823.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225(2015)02-0106-04Analysis of Selecting Protective Coal-seam in Coal-and-methane Outburst MineLI Mu-xuan 1,2,LI Xi-jian 1(1.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China ; 2.Guizhou Coal M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For the high-methane or coal-and-methane outburst mines with close-distance coal-seams ,selection of primary-mining coal-seam was very important.For Feitian Mine ,according to outburst prevention regulations ,from methane outburst parameters ,coal-seam occurrence state ,space condition of methane roadway arrangement ,mining condition and times of section crossdrift uncovering coal ,16th coal-seam of lower-group was selected as protective seam.Keywords :coal-and-methane outburst ;protective coal-seam ;selection[收稿日期]2014-06-18[DOI ]10.13532/11-3677/td.2015.02.029[作者简介]李木宣(1979-),男,贵州赫章人,高级工程师,从事采矿设计工作。
保护层采面防突效果评价分析摘要:针对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消突效果进行研究,以己16-23030被保护层工作面为例,采用了残余瓦斯压力、残余瓦斯含量、被保护层煤层厚度变形情况,开采保护层与未开采保护层工作面瓦斯参数变化情况。
分析结果表明:已由突出危险区域转化为非突出区域,开采保护层消除了煤与瓦斯的突出危险性,为安全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字:保护层;防突;评价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开采强度不断加大,矿井开采不断向深部延伸,矿井瓦斯涌出量不断增大。
尤其是矿井的己三采区,被保护层己16.17煤层实测最大瓦斯压力为1.1mpa,最大瓦斯含量为11.25m3/t,瓦斯含量越来越大,煤与瓦斯突出日益严重。
采取开采保护层措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要比采取局部防突措施不仅成本低得多,而且安全性和可靠性强得多。
所以,国内外开采煤层群矿井都广泛应用开采保护层作为防突首选措施,开采保护层是迄今为止防突最有效、最经济的的根本措施。
一、工作面基本概况己16.17-23030工作面位于己三东翼上部,上、下阶段己16.17煤层均未回采,南部距己16.17-21290采面240m(正在回采),北距己16-23070采面210m(已回采),西为己三皮带和轨道下山,东距二、四矿井田边界410m。
上覆己15-23030采面开采保护层于2002年5月回采结束;己15-23050采面开采保护层于2005年10月回采结束。
己16.17-23030工作面在己15-23030、己15-23050保护层有效保护范围内。
二、己16.17-23030工作面防突效果分析1.采区其它工作面开采保护层效果己16.17-23060工作面位于己三采区西翼中上部,为己三采区被保护层开采首个工作面,该工作面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原始瓦斯压力由1.1mpa降到0.12mpa,煤层瓦斯含量由原始瓦斯含量11.25m3/t降到2.83m3/t。
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瓦斯压力下降了91%,瓦斯含量下降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