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铸辉煌 建功立业“辣椒张”——记湖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张继仁研究员
- 格式:docx
- 大小:36.96 KB
- 文档页数:2
辣椒的“辣基因”大白于天下因为辣,辣椒能让食草动物退避三舍,不去咀嚼其种子;也因为辣,辣椒深受美食爱好者追捧。
《舌尖上的中国》曾讲述,辣不是种味道,而是一种被刺激诱发的感觉,事实真是如此吗?走近科学我国科学家解密“辣基因”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并构建高密度连锁图谱最近,由贵州省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牵头的科学家团队完成了针对辣椒的首次高质量参照基因组测序,使辣椒的“辣基因”大白于天下。
据了解,辣椒全基因组序列测序的辣椒品种为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品种“遵辣1号”和来自墨西哥的野生种“Chiltepin”。
研究人员分别对“遵辣1号”和“Chiltepin”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高密度的连锁图谱,并组装得到高质量的基因组精细图谱。
两个基因组大小约为3.3Gb,分别有35336个和34476个基因,12对染色体,其中约90%的基因都锚定到这些染色体上。
辣椒碱主要由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组成,能够产生辣椒果实独特的辣味。
研究人员在辣椒中发现了51个参与辣椒素生物合成的基因家族,虽然这些基因家族在西红柿、土豆、拟南芥中也存在同源基因,但部分关键的基因在辣椒中有明显的拷贝数扩增。
通过对不同辣度的辣椒相关转录组数据的比较分析,推测可能负责辣椒素最终合成的AT基因家族中AT3-D1和AT3-D2基因协同作用,合成并积累含量不同的辣椒素,这可能是一种与辣椒素积累相连的关键因素,可以决定不同品种辣椒的辣度。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有辣味和没有辣味的辣椒品种基因序列及其在果实中的表达情况,发现AT3-D1基因的编码区(能够翻译成蛋白质的那一段序列)在无辣味的品种中发生了部分序列的丢失,导致其翻译蛋白质的过程异常,不能够合成与辣味有关的物质,这也正就是有些辣椒品种不辣的原因。
美国农艺学会主席、新墨西哥州立大学辣椒研究所所长PaulBo?sland教授认为:中国科学家主导的高质量辣椒基因组图谱的完成,为辣椒的研究打开了新的一页,该图谱将促进辣椒抗性、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定位研究,为通过分子育种进行辣椒品种改良奠定基础,同时还将促进茄科植物的进化研究,以及果实发育机理等基础生物学研究。
乐至县辣椒产业发展优势、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叙述了乐至县辣椒生产的现状,对乐至县辣椒的劳动力短缺、科技推广力度不够、政府投入力度不够、产业化发展推进困难、市场波动大、价格不稳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辣椒产业开发科技含量,针对连作障碍,开展协作攻关,克服病害,加强辣椒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打好品牌攻坚战,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延长产业链,发展辣椒贮藏加工等辣椒产业的措施。
关键词:辣椒;产业;现状辣椒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含有特殊香辣味的辣椒素,食用可以助消化,增进食欲,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
同时,辣椒味辛、热,有温中散寒、开胃消食的作用。
辣椒内服能刺激唾液腺及胃液的分泌,有健胃及驱除肠内不良气体的作用;外用能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作为皮肤局部刺激剂,可治疗冻疮、风湿痛。
正是由于辣椒的这些功效,使得辣椒的消费量很大[1]。
种植辣椒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也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可行之路。
一、辣椒生产现状分析辣椒在我县种植历史悠久,九十年代以前,全县辣椒种植面积就达到2万亩;九十年代初,由于我县石佛、回澜等地的二金条辣椒品种纯度高、质量好,深受郫县、重庆等地辣椒加工企业的喜爱,纷纷前来我县收购鲜椒,从而带动我县辣椒产业迅猛发展,到九十年代中期,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左右,年产鲜椒6万吨,而且形成大大小小辣椒加工企业200余家,年可加工鲜椒2万吨左右,1998年全县辣椒生产达到历史最高峰,播种面积达9.5万亩,年产鲜椒8.7万吨。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变化的影响及品种的退化,影响了辣椒的外销及加工,导致辣椒种植下滑,但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8万亩左右,年产鲜椒也在10万吨以上。
二、辣椒生产的优势(一)资源优势乐至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境内山脉系岷山分支,自北而南分全县为东西两部,成为沱江、涪江分水岭。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干燥、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日均气温16.7摄氏度,年均日照1330小时。
小辣椒撑起大产业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案例
嗨呀,咱今天就来讲讲小辣椒撑起大产业这个超厉害的事儿!
你晓得不,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小辣椒可有着大魔力。
就说咱村里的老李吧,从前他家就是普通种地,收入一般般。
但后来呀,他盯上了小辣椒。
嘿,你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辣椒,那真跟宝贝似的。
老李开始精心种植小辣椒,从选种到培育,那真叫一个细心哟!就跟照顾小孩子似的。
有次我去他地里,就打趣他:“老李啊,你对这些辣椒比对自己还上心呢!”他笑着回我:“那可不,这可是我的致富宝贝呀!”
慢慢地,老李的辣椒地越来越红火。
他不仅自己种,还带动了村里好多人一起。
这就像是点燃了一把火,一下就烧起来了。
大家一起种辣椒,一起想办法把辣椒产业做大做强。
这不就跟盖房子似的嘛,一块砖一块砖地垒起来,最后就成了坚固的大房子。
小辣椒也是这样,一点点的努力汇聚起来,就变成了大产业呀!
原本普通的村子,因为小辣椒变得不一样了。
有了专门的收购点,有了加工辣椒的工厂,甚至还有了辣椒主题的旅游活动呢!这小辣椒不仅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了,还让村子变得热热闹闹、充满活力。
现在你去村里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都是小辣椒带来的幸福呀!这难道不神奇吗?不令人感叹吗?所以说啊,千万别小看了这小小的东西,它能创造出大大的奇迹!小辣椒真的撑起了大产业,让咱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的观点就是:小辣椒虽小,但潜力无穷,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2002年国审辣椒新品种介绍一、渝椒五号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9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渝椒五号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83-1-1-1×76-3-1-1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从定植到采收60天,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8.6厘米,开展度为70.4厘米,11~13片叶始花,叶形披针,绿色。
耐低温能力强,有较强的耐热性,越夏能力较强,抗病毒病,中抗炭疽病。
花白色。
果实羊角形,长16.95厘米,宽2.7厘米,单果重为32.5克。
每百克鲜重含VC90毫克。
食味微辣、脆嫩、口感好。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前期平均亩产905公斤,比对照湘研一号、湘研九号增产-4.4%、48.6%,平均总产量3217公斤/亩,比对照湘研一号增产30.5%,比湘研九号增产17.0%。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宜播期:西南地区春季栽培10月中旬播种,在3月中旬定植,作秋季栽培在5月下旬播种,6月下旬定植。
②栽培密度:宽窄行双株种植,行株距0.5×0.4米,每亩定植3500穴。
③重施底肥,结合根外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④及时中耕除草,加强病虫害防治。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该品种为羊角形辣椒一代杂种。
适用推广地区:重庆、广东、江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
二、江蔬6号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0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江蔬6号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品种来源:00956×90-15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植株紧凑,株高51厘米,株幅38~43厘米。
始花节位9~11节,分枝能力强,挂果多。
叶披针形,绿色。
果实粗牛角形,果面光滑,光泽好,老熟果鲜红色,果纵径12厘米,果肩横径3.8厘米,肉厚0.27~0.30厘米,单果平均质量60克左右,味微辣,每百克鲜重含VC143.5毫克,品质佳。
朝天椒川椒221高产栽培技术黄兴江1,2(1安顺市西秀区农业农村局良种场,贵州安顺561000;2安顺市西秀区蔬菜产业发展办公室,贵州安顺561000)摘要川椒221是由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出的朝天椒杂交新品种,具有味辣、丰产、高抗的特点,深受椒农的好评,推广潜力大。
本文介绍了朝天椒川椒221的特征特性,阐述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具体包括整地、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广大农技推广人员及椒农提供参考。
关键词朝天椒;川椒221;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8-0210-03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8.05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安顺市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部,交通便利,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型气候区,海拔1102.1~1694.8m;≥10℃积温4052.9~4334.9℃,持续期226~235d[1],历史最高气温34.3℃,最低气温-7.6℃,年降雨量1360mm,年平均气温为15℃,年均无霜期270d,最热月7月,适宜辣椒种植。
自2018年大力推广辣椒种植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辣椒栽培主要分布在安顺市西秀区海拔1200~1400m区域,辣椒产业已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产业。
1特征特性早中熟散生朝天椒川椒221,株型开展,株高60~ 85cm,株幅60~65cm,果长7~9cm,果肩宽1.6~1.9cm,每个鲜果重8~10g,嫩果绿色、果面光亮、椒形美观、香味浓、辣度高,成熟果鲜红,干椒果面较光滑。
该品种耐湿热,丰产性好,抗病力强。
2栽培技术2.1整地辣椒忌连作[2-3],宜选择3年内没有种植过茄科作物、地势高燥[4]的沙壤土地块栽培辣椒,且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保水保肥性好、能灌能排、下雨不积水、干旱不缺水。
合理整地,深耕细耙,耕层深度30cm,土壤细碎,无大土块,平整,无坑洼。
人们常说,湖南人爱吃辣、能吃辣,也擅长研究“辣”,邹学校的研究领域正是“辣椒”。
邹学校——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出身平凡,精进不休,为我国的辣椒行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火辣辣的成果。
: 在平凡之中书写伟大文/本刊记者 王雯慧有人说,人的一生是不断攀登的过程,登上一个高度后又要继续攀登下一个高度。
那么,在科研的道路上,要攀登多少学术峻岭,才能成为屈指可数的院士?眼前的他,中等身材,穿着一件简单的深色短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讲起话来带着湖南乡音、亲切又平易近人,几句寒暄便拉近了距离。
他就是让辣椒红遍全国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
30余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辣椒之最”:建成了我国最大的辣椒种质资源库,创制出应用范围最广的骨干亲本,育成辣椒品种在国内累计推广面积6580 万亩,高邹学校峰时期约占鲜食辣椒面积的 80 % 以上,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 326亿元。
回忆起最初的梦想,他说:“一开始,我的理想其实是当一个售货员,那时候家里条件差,我们农村有供销社,当售货员自然比干农活好……”学生时代的中等生有人年少则志存高远,也有人一开始并没有远大的目标,但在前行的路途中却不断树立新的目标,攀上一座又一座高峰。
邹学校属于后者。
1963年,邹学校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县桐梓乡一个农民家庭。
他说:“我家里兄弟姐妹四个,都没有读书。
那时候觉得干农活很辛苦,家庭条件又很差,没衣服穿、没饭吃,父母也没有给我们讲什么理想、抱负,我就是想出来吃国家粮。
”“读高中的时候,我在坐公交车上看到铁路工作人员穿制服,感觉很帅气,我那时候已经不想当售货员了,我想考到铁路学院,以后去开火车……”邹学校说。
中学时代的邹学校并不是班里的尖子生,刚从镇上到县城里读高中时,课程都是跟不上的。
“初中的时候我在镇上上学,老师教育水平有限,很多东西都没学过,到了县里考上重点高中,我没有在重点班,刚去那一学期,很多课程都搞不懂。
改革开放40周年(上)湖南农业农村发展成就作者: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来源:《湖南农业》 2019年第1期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将改革作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探索: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到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从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到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从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从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到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正是这长期不懈的努力,湖南农业农村改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已实现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8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213.5亿元,增长62.6倍。
主要农产品产量显著增加,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2088万吨提高到2017年的2984万吨,油菜籽产量由14.9万吨增加到210.5万吨,生猪出栏由1513.2万头增加到6116.3万头,蔬菜、茶叶、水果等增长幅度均在10倍以上。
产业结构由“粮猪独大”逐步向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转变,高效经济作物发展到266.7万公顷以上,牛羊等草食动物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到24.7万公顷,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72%。
已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280万公顷,累计认定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155个、特色产业园486个。
农产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5万亿元,跻身全国七强。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年经营收入已突破400亿元,推动了农业主体多元化、产业专业化、业态多样化。
农村电商呈“井喷式”发展,县级电商服务运营中心覆盖率达86%,农村电商营业额达到1200亿元。
“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总数达3672个,“安化黑茶”“湖南油茶”等农业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
2.农业综合产能显著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427万千瓦增长至2017年的6250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1978年的12%提高到2017年的74.8%。
辣椒品种进入“战国时代”作者:来源:《西北园艺·蔬菜》2015年第06期湖南:“星秀”闪耀泡椒市场“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吃辣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湖南人的“怕不辣”了。
“无辣不成菜”的湖南,也是辣椒研发的重要基地,湖南的杂交辣椒市场份额为全球第一。
从20世纪80年代起,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湘研”)自主研发的杂交辣椒“湘研”系列种子迅速影响了全世界的辣椒种植。
湖南的杂交辣椒品种何以占据巨大市场份额?“秘诀就是不断地加强研发力度,面向市场培育新的品种。
”湘研种业总经理刘荣云告诉记者,不同于常规选育,杂交品种选育将尽可能多的优质性状聚合在一起,克服了常规品种产量不高、适应性不广等诸多问题。
“由湘研研发、市面上很受欢迎的…星秀‟和…圆珠一号‟都是全国同类辣椒中最早推出的杂交品种。
”刘荣云介绍,“星秀”是去年通过湖南省审定的品种,推广了3万亩。
“星秀”属于朝天椒中的小米椒,高产、早熟、适应广。
而这三种特性组合后,农户种植效益得到大幅提升:亩产1.5~2t,比普通辣椒高2倍左右;成熟较早,比普通品种提早20天上市,能抢到高价;适合在全国多地种植,可以就地种植、就地加工、就地消费,减少了运输成本。
而同样适合做干椒或泡椒的“圆珠一号”也解决了普通品种产量不高、抗性不好的难题,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如果说,“创新、创新、再创新”是“湘研”成功立足辣椒种业界的不二法门,那么服务“跟进、跟进、再跟进”则是能迅速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
“酒香也怕巷子深”,新品种再好,也离不开推广。
刘荣云说,“星秀”第1年在河南种植了400亩,长势、产量都不错,可是却少有商贩知道。
湘研公司立即把辣椒商“请进来”供其试销,自此“星秀”销路大开,当年的青椒被泡椒加工厂全部购入。
针对一些落后地区农民对新品种认识不足、种植技术缺乏的问题,湘研公司结合政府精准扶贫政策,走出了一条“品种有优势、技术有保障、政策有支撑”的推广路子。
高产、高效辣椒新品种——科椒2号
冯春贤
【期刊名称】《专业户》
【年(卷),期】2002(000)007
【总页数】1页(P47)
【作者】冯春贤
【作者单位】山东荷泽市牡丹区科协,2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41.3
【相关文献】
1.高辣度辣椒新品种明椒7号高产制种技术 [J], 曾绍贵
2.早熟辣椒新品种"杭椒一号"r高产栽培技术 [J], 杨玲
3.辣椒新品种平椒7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张亚星
4.早春大棚辣椒新品种濮椒7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J], 张雪平;顾桂兰;靳艳革;岳振平;陈建芳
5.辣椒新品种航椒红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吕彦妮;罗爱玉;宋秀秀;黄芳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15~16世纪开始传播世界,17世纪落户我国,现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豆类、番茄的第三大蔬菜作物。
在全球温带、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中国、美国、印度、印尼等国栽培得多,它是我国仅次于大白菜的第二大蔬菜作物。
古往今来,辣椒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其种质资源多达7000多份,尤以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居多,我国就有2119份。
辣椒的用途很广,不仅可鲜食、加工成食品、还可作调料品和医药、化工、军工等方面的原料。
特别是它以独特的辛辣芳香的诱人刺激和对人体的营养保健功能,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比如目前吃腻了甜酸味的西方人,为了寻求刺激,越来越欣赏辣椒美食了。
于是一种新的“辣味热”在国际饮食界悄然兴起,红艳光灿的辣椒竟在人类的餐桌和生活中尽显风流。
1我国和世界辣椒生产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辣椒生产发展较快,我国发展更快,呈现基地化、规模化、区域化发展。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97年生产年鉴51卷(1991~1997)的统计,世界辣椒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以2.23%和4.65%的速度递增,我国则以7.67%和9.53%的速度增长[1]。
1997年,我国辣椒面积和总产已分别占世界的26%和40%的比重。
21世纪以来,我国辣椒生产持续走高,总产仍以9%的速度增长。
2003年我国辣椒的种植面积增加到130万hm2,总国内外辣椒产业研究开发的现状分析张西露1毛亦卉1向拉蛟2(1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长沙410125)(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长沙410125)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和世界辣椒生产一直发展较快。
其原因:辣椒消费地域和食辣人群扩大,市场需要增多;辣椒用途拓宽,加工利用大量增加;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突破,加速实现了周年生产与供应;推行产业化经营,均加速了辣椒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辣椒产业研究开发现状AnalysisoftheStatusquoofHotPepperResearchandDevelopmentinChinaandAbroadMaoYihuiLongPengnian(TheofficeofJournalofChinaCapsicum,Changsha410125)AbstractSincethe1990s,hotpepperproductionhasbeendevelopingrelativelyrapidlyinChinaandsomeforeigncountries,asaresultoflargerconsumption,greatermarketdemand,moreusesofpepper,larg-erscalepepperprocessing,morebreakthroughsinpepperbreeding,betteryear-roundcultivationandfurtherindustrializedoperationsthanever.Keywordshotpepper;research;development;statusquo收稿日期:2007-08-15作者简介:张西露(1975-),女,经济师产达到2800万t,已占到世界辣椒生产面积的35%和总产的46%,可见,目前我国辣椒生产已对世界辣椒总产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019.2JOURNAL OF CHINA CAPSICUM辣椒风采二十三年的坚守,小辣椒成就大产业——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辣椒志愿者团队服务泸溪,助推精准脱贫报道张西露(湖南省蔬菜研究所, 长沙 410125) 泸溪辣椒品味醇厚,色泽油亮,种植历史悠久。
当年“用以代盐”、“种以为蔬”,如今,泸溪辣椒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然鲜为人知的是,它的引种,栽种、推广及其创新,都离不开这样一支团队——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辣椒志愿者服务团队。
发韧于1988年的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是我国知名的科研院所,亦是农业公益性研究机构,不仅为我国蔬菜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精准脱贫及服务公益事业方面成效显著。
多年来,该所矢志创新,勇担农业科技服务的公益使命和社会责任,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科技兴农”大背景下积极投身武陵山片区泸溪县“扶贫攻坚”建设主战场,用自身科技优势助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在精准公益,产业脱贫的道路上,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辣椒志愿者服务团队以自主创新的现代科技,通过智力支持、物资帮扶、示范带动等助力泸溪辣椒产业,扶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用长达二十三年的坚守,谱写了一曲农业科研志愿者以青春的力量,践行精准扶贫、建设美丽湘西的动人之歌。
一、 科技扶贫,矢志不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辣椒志愿者服务团队科技扶贫工作的主战场,既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亦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
全县11个乡镇147个村,总面积1 565 km 2,总人口32万人。
泸溪辣椒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素有“中国玻璃椒”的美誉,当年“用以代盐”、“种以为蔬”,是当地特色传统产业。
然受气候、土地等条件的制约,耕种方式落后,农民靠天吃饭,加之辣椒产业化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异常缓慢。
如何拿出真办法、实施新举措,改变当地农民从靠天吃饭到脱贫致富,践行精准扶贫之路是摆在农业科研人员的难题和使命。
收稿日期:2022-05-06;修回日期:2022-05-30作者简介:熊明国,男,讲师,主要从事园艺技术教学和技术推广工作。
E-mail :***************通信作者:张宝金,男,副总经理,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E-mail :155****************1育种目标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分布于南北各地,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200万hm 2左右,年产量4000万t 左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在我国蔬菜作物中位居第一[1-2]。
辣椒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番茄红素、辣椒红素、辣椒素、维生素C 等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辣椒红素具有无毒副作用、色泽艳丽、保色时间长等优点,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3]。
因此,辣椒在保障蔬菜供应均衡、丰富人们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河南省是我国辣椒优势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20万hm 2左右,是辣椒产销大省[4-6]。
近年来,随着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黄瓜花叶病毒病(CMV )、烟草花叶病毒病(TMV )等病毒病以及疫病等病害频发,且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对辣椒的品质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制约了当地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7-9]。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促进辣椒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大抗病辣椒优良品种的选育力度。
在此背景下,笔者将培育抗病、丰产、优质的辣椒新品种作为育种目标。
辣椒新品种鲜辣28的选育熊明国1,张宝金2(1.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丘476100;2.河南豫艺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郑州450000)摘要:鲜辣28是以自交系P2011-2为母本、P201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辣椒新品种。
该品种在河南地区秋延大棚栽培模式下的生育期约为125d ,为中熟品种类型。
植株生长势中等,连续坐果能力强;株高76~83cm ,株幅67~71cm ,始花节位10节;果实线形,果实成熟前深绿色,成熟后为红色,果面平滑亮泽,果实纵径26~28cm ,横径1.5~1.6cm ,果肉厚度0.21~0.23cm ;维生素C 含量(w ,后同)为92mg ·100g -1,辣椒素总含量为54.2mg ·kg -1,辣度值(SHU )为805;平均单果质量26.4g ,平均667m 2产量为3487.8kg 。
“辣椒大王”杨意红:一株辣椒能摘两年
文清
【期刊名称】《创新时代》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种植辣椒,在一般人的经验中,都是一年一种植,但在杨意红的辣椒大棚里,今年刚收获过的辣椒,并没有被移除,而是又开满了花,部分又长出了新的辣椒。
【总页数】1页(P49-49)
【作者】文清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辣椒大王"杨世聪
2.从辣椒红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β—胡萝卜素,辣椒玉红素,辣椒红素…
3.完善辣椒深加工链条打响"天御红"辣椒品牌——记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遍地红辣椒专业合作社
4.杨茂义从基层公务员到"东北辣椒大王"的蜕变
5.苏丹红Ⅰ在辣椒活性成分辣椒红和辣椒油树脂提取过程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革创新铸辉煌建功立业“辣椒张”——记湖南省农科院蔬
菜研究所张继仁研究员
苏争艳
【期刊名称】《中国辣椒》
【年(卷),期】2001(001)002
【摘要】历史回溯到1988年底。
当时湖南省农科院党委根据科技体制改革形势的需要,决定将园艺所蔬菜研究室分出,成立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并决定把建所任务交给年已花甲的张继仁研究员,同时告知,主管部门批示“不拨经费,不增编制”。
此外,还要求张继仁“走出路子”(实现产业化)“带好班子”(把青年人培养起来)。
当时蔬菜研究室只有6间办公(工作)室,1hm2多(20亩)试验地和有限的事业费。
【总页数】1页(PF003)
【作者】苏争艳
【作者单位】隆平高科湘研蔬菜种苗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3
【相关文献】
1.“甜瓜皇后”和她的“神品种”——访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广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南宁西甜瓜试验站站长张曼 [J], 谢青夏;刘光琳;王若成
2.十年磨一剑,一朝见锋芒——记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文仁来研究员 [J], 《农业
科技通讯》编辑部
3.在蔬菜科研开发上不断登攀—记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何启伟 [J], 陈雪梅
4.汗洒沃土为丰年——记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文仁来研究员 [J], 刘尧
5.科研、生产、销售一条龙——记湖南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