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桥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23
传统拱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拱桥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及在我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学生掌握传统拱桥的基本构造、力学原理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传统拱桥的代表性实例,并能分析其地域特色。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绘制简单传统拱桥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一座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拱桥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评价不同传统拱桥的特点及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创新的精神,激发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传统拱桥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桥梁工程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拱桥的历史与文化- 拱桥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我国传统拱桥的代表性实例及其地域特色2. 传统拱桥的结构与力学原理- 拱桥的基本构造及其作用- 拱桥的力学原理分析- 拱桥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3. 传统拱桥的设计与制作- 拱桥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拱桥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 传统拱桥模型的制作流程与技巧4. 传统拱桥的欣赏与评价- 不同地域传统拱桥的欣赏与分析- 拱桥优缺点评价方法-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按照历史、结构、设计与制作、欣赏与评价的顺序逐步展开。
各部分内容互为补充,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拱桥的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拱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拱桥一、活动名称:拱桥二、活动目的:1. 通过设计和制作拱桥模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如力的平衡和结构稳定性。
三、活动对象:小学三到五年级的学生。
四、活动时间:两个课时。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拱桥的制作示范模型。
- 桌子上放置支撑材料的小容器(如瓶盖、吸管等)。
- 提前准备好各种长度和形状的软木条。
- 合适的胶水和剪刀。
2. 学生准备:- 绘图纸和铅笔。
- 尺子和直尺。
- 各种长度的软木条。
六、活动步骤: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拱桥的定义和用途,并展示一个拱桥模型。
- 引导学生思考拱桥的结构和设计原理。
2. 讨论和规划(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拱桥的设计。
- 每个小组使用绘图纸和铅笔,在纸上绘制他们计划制作的拱桥模型。
- 学生需要考虑桥的长度、高度、形状以及支撑材料的位置和数量。
3. 制作(60分钟):-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使用软木条和胶水制作拱桥模型。
- 学生可以参考教师的示范模型,但鼓励他们进行独立创作。
-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剪切软木条,并将它们按照设计规划粘贴在一起。
- 学生需要在拱桥上放置支撑材料,确保桥的结构稳定。
4. 测验和纠正(20分钟):- 学生完成拱桥的制作后,教师组织一个小测验来检验桥的稳定性。
- 教师用适当的重物(如硬币)放在桥中央,观察是否会导致桥断裂。
- 如果桥没有通过测验,学生需要找到问题并进行改进。
5. 展示和总结(20分钟):-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拱桥,并解释他们的设计过程和结构特点。
-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拱桥设计中的物理原理,如力的平衡和结构稳定性。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评价学生设计的拱桥模型的结构稳定性和创造力。
实腹式拱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实腹式拱桥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实腹式拱桥的受力特点、设计原理及施工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实腹式拱桥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内外桥梁建设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腹式拱桥结构及受力情况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绘图工具、计算软件等辅助手段进行实腹式拱桥设计的技能。
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培养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认识到实腹式拱桥在我国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树立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实腹式拱桥的相关知识,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实腹式拱桥基本概念:介绍实腹式拱桥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概述2. 实腹式拱桥结构特点:分析实腹式拱桥的结构组成、受力特点及主要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结构3. 实腹式拱桥设计原理:讲解实腹式拱桥的设计方法、计算原理及施工技术。
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设计原理与计算4. 实腹式拱桥施工方法:介绍实腹式拱桥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 桥梁施工技术5. 实腹式拱桥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实腹式拱桥工程案例,了解其设计、施工及使用情况。
教材章节:第五章 桥梁工程实例6. 实腹式拱桥创新与发展:探讨实腹式拱桥在材料、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六章 桥梁工程发展与展望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拱形桥幼儿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拱形桥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其稳定性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拱形桥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意义。
3. 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几何概念,如圆、弧、对称等,并能将其与拱形桥的结构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拱形桥模型,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拱形桥的认识和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及建筑艺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2. 学生通过了解拱形桥在我国及世界各地的应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3. 学生在课程活动中,培养耐心、细心、自信等品质,提高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幼儿园大班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数学、美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注重实践操作和合作探究。
学生特点:大班幼儿具有较好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合作、分享。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实践,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拱形桥的结构特点与稳定性原理- 概述拱形桥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引导幼儿观察并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拱形桥案例- 讲解拱形桥稳定性原理,结合数学几何知识2. 拱形桥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历史意义- 介绍拱形桥在国内外建筑中的应用实例- 引导幼儿了解拱形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意义- 分析拱形桥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地位和价值3. 拱形桥设计与搭建实践- 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拱形桥模型- 讲解并演示搭建拱形桥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组织幼儿分组合作,进行拱形桥模型搭建实践4. 创意表达与展示- 鼓励幼儿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对拱形桥的认识和感受- 组织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分享创作心得- 引导幼儿学会欣赏他人作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拱形桥的结构特点与稳定性原理第二课时:拱形桥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历史意义第三课时:拱形桥设计与搭建实践(一)第四课时:拱形桥设计与搭建实践(二)第五课时:创意表达与展示教材关联:《幼儿园大班社会实践活动手册》、《幼儿园数学活动指导手册》、《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手册》等相关章节内容。
少儿基本功拱桥教案设计教案标题:少儿基本功拱桥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拱桥动作的基本要领。
2.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3. 学生能够在拱桥动作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拱桥动作的基本要领。
2. 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3. 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
教学准备:1. 拱桥练习垫或柔软的垫子。
2. 音乐播放设备。
3. 讲解拱桥动作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即拱桥动作。
2. 展示一张拱桥动作的图片或视频,并简要解释动作的基本要领。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通过图片或视频,详细讲解拱桥动作的每个步骤和要领。
2. 同时,自己进行示范,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动作的正确执行方式。
练习与指导:(2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找一个舒适的地方进行练习。
2. 指导学生先进行身体热身运动,如扭腰、摇臂等,以准备拱桥动作的练习。
3. 指导学生按照讲解的步骤和要领进行拱桥动作的练习。
4.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动作姿势,确保他们的动作正确。
巩固与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回到原位,集中注意力。
2. 请几名学生进行拱桥动作的示范,其他学生观察并提出改进意见。
3. 结合学生的表现,总结拱桥动作的要领,并强调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练习拱桥动作,并记录自己的进步。
2. 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拱桥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在练习拱桥动作时不受伤。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学生将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拱桥动作的基本要领,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并在拱桥动作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身体意识,同时也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自信心的提升。
悬链线拱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悬链线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悬链线拱桥的结构特点及其优势。
3. 帮助学生掌握悬链线拱桥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悬链线拱桥设计方法进行简单桥梁设计的技能。
3.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和数学建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我国桥梁工程发展,增强国家自豪感。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高中数学与工程相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
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工程认知,对实际工程问题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知识方面:掌握悬链线的基本概念,了解悬链线拱桥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2. 技能方面:学会运用悬链线拱桥设计方法进行简单桥梁设计,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增强对数学和桥梁工程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悬链线基本概念:介绍悬链线的定义、特点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数学》选修3-1第二章第七节“平面曲线的方程”。
2. 悬链线拱桥结构特点:分析悬链线拱桥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及其优势。
教材章节:《工程结构与力学》第四章第二节“拱式结构”。
3. 悬链线拱桥设计原理:讲解悬链线拱桥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教材章节:《数学》选修3-2第八章“线性规划”、《工程结构与力学》第五章“桥梁结构设计”。
4. 桥梁设计项目实践:分组进行悬链线拱桥设计,结合数学建模和工程知识,完成桥梁设计。
教学内容安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项目启动、理论学习、设计实践和成果展示。
5. 进度安排:- 第一周:悬链线基本概念学习;- 第二周:悬链线拱桥结构特点分析;- 第三周:悬链线拱桥设计原理学习;- 第四周:桥梁设计项目实践,分组进行设计;- 第五周:成果展示与评价。
中国拱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拱桥的历史、结构和特点;2. 学习拱桥的设计原理和施工工艺;3. 能够设计简单的拱桥结构并进行模型制作;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拱桥的历史与文化;2. 拱桥的结构特点;3. 拱桥的设计原理;4. 拱桥的施工工艺;5. 拱桥模型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中国拱桥的历史与文化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著名的拱桥,如赵州桥、洛阳桥等,介绍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2. 学生听取并记录相关内容,学习中国古代拱桥的特点和造型;3.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古代拱桥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和地位。
第二节:拱桥的结构特点1. 教师向学生介绍拱桥的结构特点,包括拱形结构、桥墩和桥台的作用等;2. 学生学习拱桥的结构形式,了解其承重原理;3.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拱桥的结构,并进行讨论。
第三节:拱桥的设计原理1. 教师向学生介绍拱桥的设计原理,包括拱线的计算、桥墩的设置等;2. 学生学习拱桥的设计原理,掌握其基本计算方法;3. 学生进行简单拱桥设计练习,如计算拱桥的主要参数。
第四节:拱桥的施工工艺1. 教师向学生介绍拱桥的施工工艺,包括拱形的制作、桥墩的浇筑等;2. 学生学习拱桥的施工工艺,了解其具体操作步骤;3. 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拱桥的施工实景。
第五节:拱桥模型的制作1. 教师向学生介绍拱桥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材料准备、结构搭建等;2. 学生学习拱桥模型的制作技巧,掌握相关操作要领;3. 学生进行拱桥模型的制作,并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平时表现评价:记录学习笔记、参与课堂讨论等;2. 学生作业评价:完成相关设计计算、制作拱桥模型等作业;3. 课堂表现评价:参与讨论、积极发言等;4. 学生反馈评价:针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学生反馈评价。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包括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2. 互动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3. 视频展示:展示拱桥的设计与施工实景,让学生了解拱桥的实际情况;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拱桥模型的制作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
双曲拱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双曲拱桥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其设计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双曲拱桥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其在桥梁建设中的优势;3. 学生能够了解双曲拱桥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双曲拱桥相关参数的计算;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绘制双曲拱桥模型;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双曲拱桥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双曲拱桥,培养对数学、工程等领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双曲拱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对国家建筑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数学、工程、历史等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双曲拱桥的基本概念与结构特点:介绍双曲拱桥的定义、历史发展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双曲拱桥的受力特点,探讨其相较于其他类型桥梁的优势。
教材章节:《数学》六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单元相关内容。
2. 双曲拱桥的设计原理:讲解双曲拱桥的几何构成,探讨其设计原理,包括拱轴线方程、拱脚推力计算等。
教材章节:《数学》六年级下册“方程与不等式”单元相关内容。
3. 双曲拱桥模型设计与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双曲拱桥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包括计算、绘图、材料选择等。
教材章节:《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设计与制作”单元相关内容。
4. 双曲拱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双曲拱桥在实际工程中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桥梁建设中的重要性。
拱桥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拱桥的基本知识,包括拱桥的定义、结构、分类和设计原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拱桥模型的制作和分析,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们期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桥梁工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桥的基本概念、结构形式、分类及其设计原理,拱桥的历史发展与经典案例,以及拱桥模型的制作与分析。
具体涉及教材的以下章节:1.第四章:拱桥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形式2.第五章:拱桥的分类及其设计原理3.第六章:拱桥的历史发展与经典案例4.第七章:拱桥模型的制作与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桥梁工程》2.参考书:包括但不限于《拱桥设计原理》、《拱桥历史与发展》等3.多媒体资料:包括拱桥图片、视频和动画等4.实验设备:拱桥模型制作材料、测量工具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作业主要包括课后练习和项目任务,用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考试则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32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16周。
教学地点安排在教室和实验室。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教学安排还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如学生的作息时间、兴趣爱好等。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我们将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拱桥课程设计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拱桥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拱桥的结构、材料、受力分析等,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拱桥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2.掌握拱桥的材料选择和受力分析;3.熟悉拱桥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4.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拱桥的结构和稳定性;5.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拱桥的设计和模拟;6.能够独立完成拱桥设计方案的撰写和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和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桥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践操作。
1.拱桥的基本原理:包括拱桥的定义、结构特点和受力分析,涉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相关知识。
2.拱桥的设计方法:包括拱桥的设计步骤、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涉及工程图纸、结构计算和施工技术等相关内容。
3.拱桥的实践操作:包括拱桥模型的制作、实验操作和工程案例分析,涉及模型制作技巧、实验数据分析和社会实践等相关活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拱桥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4.实验法:通过制作拱桥模型和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工程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拱桥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合适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拱桥课程设计
等截面悬链线圬工拱桥
设计计算书
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
课程:《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1、拟定各部分尺寸及所用材料
2、选定拱轴系数
3、拱圈弹性中心及弹性压缩系数
4、永久荷载内力计算(结构自重、混凝土收缩)
二、设计原始资料
跨径50米等截面悬链线圬工拱桥计算
桥面净空:净---7+2×0.75m。
设计荷载:公路I级荷载,人群3.0KN/m。
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
1、设计说明书
2、图纸:桥梁总体布置图,平、纵、横。
四、主要参考资料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IJ021一89)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IJ023一85)人民交通出版社
3.《桥梁工程概论》李亚东,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4.《桥梁工程》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
5.《混凝土简支梁(板)桥》易建国,人民交通出版社;
6. 《桥梁计算示例集》易建国,人民交通出版社。
五、课程设计成果装订顺序
1.封面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正文
5.设计总结及改进意见
6. 参考文献
7. 图纸或附表
目录
1、设计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材料及其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主拱圈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确定拱轴系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拱轴弹性中心及弹性压缩系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主拱圈截面内力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主拱圈正截面强度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2.5主拱圈稳定性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主拱圈裸拱强度和稳定性验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弹性中心的弯矩和推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截面内力........................................................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资料
1.1 设计标准
1. 设计荷载
公路I 级,人群20.3m kN 。
2.跨径及桥宽
净跨径050l m =,净矢高0f 10m =,净矢跨比
5
100=l f 。
桥面净空为净720.75m +⨯,B 8.5m =。
1.2 材料及其数据
1. 拱上建筑 拱顶填料厚度,m h d 5.0=,包括桥面系的计算厚度为m 736.0,平均重力密度3120m kN =γ。
拱上护拱为浆砌片石,重力密度3223m kN =γ。
腹孔结构材料重力密度3324m kN =γ。
主拱拱腔填料为砂、砾石夹石灰炉渣黄土,包括两侧侧墙的平均重力密度3419m kN =γ。
2. 主拱圈
M10砂浆砌MU40块石,重力密度35
24m kN =γ。
极限抗压强度26500m kN R j a =。
弹性模量25200000800m kN R E j a m ==
拱圈设计温差为C ︒±15。
3. 桥墩
地基土为中等密实的软石夹沙、碎石,其容许承载力[]20500m kN =σ。
基础与地基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取5.0=μ。
2、主拱圈计算
2.1 确定拱轴系数
拱轴系数m 的确定,一般采用“五点重合法”,先假定一个m 值,定出拱轴线,拟定上部结构各种几何尺寸,计算出半拱恒载对拱桥截面形心的弯矩∑j M 和自拱顶至4l 跨截面形心
的弯矩∑4l
M 。
其比值f y M M l j l 44=∑∑。
求得f y l 4
值后,可由
122124
--=)(l y f m 中反求m 值,若求出的m 值与假定的m 值不
符,则应以求得的m 值作为假定值,重复上述计算,直至两者接近为止。
1. 拟定上部结构尺寸
(1)主拱圈几何尺寸
1)截面特性
截面高度d m K 4.8 1.298.49m=0.9849m c =⋅=⨯=,取m d 0.1=。
主拱圈横桥向取m 1单位宽度计算,横截面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