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科护理学《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第六节 泌尿系统诊疗技术及护理讲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30.00 KB
- 文档页数:42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的解剖和组织学结构: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皮质由肾小题和肾小管构成。
每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球包括入球小动脉,毛细血管丛,出球小动脉及系膜组织。
肾的生理功能: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2.肾小管功能:重吸收功能:近曲小管吸收量最大。
分泌和排泄功能:浓缩和吸收功能3.肾脏的内分泌功能:肾素:由肾小球旁器的球旁细胞产生。
血压升高。
前列腺素:间质细胞分泌。
激肽释放酶:肾皮质分泌。
血压下降1A羟化酶:肾皮质产生,促进小肠对CA,P的吸收。
促红细胞生产素护理评估尿细菌学培养:1.在应用抗菌药之前或停用抗菌药5天后留取尿标本。
2.留取尿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先充分清洁外阴或包皮,消毒尿口,再留取中段尿液。
3.尿标本必须在1H内作细菌培养,否则需要冷藏保存。
4.尿液在膀胱内存量6H以上。
5.留取时不可污染瓶塞及管口。
肾功能检查:1.肾小球滤过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
2.肾小管功能测定:近端-尿微球蛋白测定。
远端-尿浓缩吸收试验和尿渗量。
免疫学检查肾活组织检查术前护理:1.教会憋气及床上排尿。
2.术前3日停用一切抗凝剂和活血药物。
3.血压控制在140 90术后护理1.腹带包扎2卧床休息24H 前6H必须仰卧3.密切观察腹部体征。
4嘱病人多饮水5.观察血压影像学检查:避免摄入豆类等产气类食物。
第二节密教系统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肾源性水肿分类:1.肾炎性水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2.肾病性水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护理措施:1.体液过多:休息,饮食护理-限制钠盐,每天2-3克。
液体-尿量每天1000ml以上不需严格限制,小于500ml应量入为出。
病情观察。
用药护理。
健康指导。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皮肤护理-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注,皮肤观察。
尿路刺激征指膀胱颈和膀胱三角区受炎症或机械刺激而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
最新资料推荐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精品)第五章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护理程序护理程序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护理评估护理评估病史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资料评估辅助检查评估病史评估病史评估现病史评估起病情况:发病时间、缓急、诱因主要症状及其特点:水肿、尿路刺激征、尿异常、高血压水肿、尿路刺激征、尿异常、高血压等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患病过程中的一般情况、既往史、个人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评估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水肿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肾性水肿可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肾炎性水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正常肾病性水肿:血浆胶体渗透压渗透压降低尿路刺激征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称为尿路刺激三联征尿频: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而每日总尿量正常的临床症状尿急尿急:是指一有尿意即要排尿,可伴有尿失禁尿痛:1 / 15炎的重要依据身体评估身体评估般情况的检查:尿痛:是指排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有疼痛感或灼热感高血压高血压: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按解剖部位分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占5~15%,主要由肾动脉狭窄或阻塞所引起,高血压程度较重,易发展为急进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是肾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主要由急性或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衰所引起按发生机制分为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由水钠潴留引起,利尿限制水钠摄入可明显降低血压肾素依赖性高血压: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所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可降压尿异常尿异常:尿量异常尿量异常多尿:2500ml/d ,少尿400ml/d ,无尿蛋白尿蛋白尿每日尿蛋白含量持续超过150mg,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称为蛋白尿;大量蛋白尿血尿血尿如新鲜尿沉渣计数3 个/HP,或1h 尿RBC 计数10 万个, 叫镜下血尿;肉眼血尿白细胞尿和脓尿白细胞尿和脓尿如新鲜尿沉渣计数5 个/HP,或1h 尿WBC 计数40 万个,叫白细胞尿或脓尿管型尿管型尿WBC 管型是诊断肾盂肾最新资料推荐其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到晚期常伴有其他系统的表现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心理社会资料的评估心理社会资料的评估患病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情况对疾病的有关知识的了解情况负性情绪及程度:社会支持系统的情况辅助检查的评估辅助检查的评估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肾组织活检影像学检查护理诊断护理诊断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有关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与尿路感染有关活动无耐力:与贫血、低蛋白血症和长期制动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排出过多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蛋白质入量不足、应用免疫抑制剂、腹膜透析有关水肿体液过多的护理水肿体液过多的护理目标:病人水肿减轻或消失,无皮肤破损或感染的发生措施:休息饮食护理:严格限制水钠的摄入,高质量蛋白或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保证热量的供给,补充各种维生素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尿量、水肿、心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观察用药护理:利尿剂;糖皮质激素保健指导:尿路刺激征尿路刺激征排尿异常的护理目标:病人的尿路刺激征减轻或消失排尿异常的护理目标:病人的尿路刺激征减轻或消失措施:休息:3 / 15保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有利减轻刺激征饮食:多饮水有利于冲洗尿路皮肤粘膜护理:作好个人卫生, 正确清洗会阴部膀胱区热敷或按摩:可减轻疼痛用药的护理: 抗生素、碱化尿液可减轻尿路刺激征、阿托品或普鲁苯辛可缓解疼痛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感染性疾病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为肾盂、肾盏、肾小管和输尿管的感染,通常称为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为膀胱、尿道的感染,多见膀胱炎本病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为病因病机致病菌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多见约占感染途径感染途径:上行性感染最常见,其他有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直接感染易患因素易患因素:女性女性尿路梗阻尿路梗阻全身抵抗力下降全身抵抗力下降其他其他如医源性感染;尿道口周围或盆腔炎症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膀胱炎(一)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伴有小腹胀痛一般无全身感染。
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护理一、常见症状1.水肿指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人体的组织间隙使组织肿胀,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由肾小球疾病引起的水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肾炎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常,从而导致“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毛细血管静水压增高而出现水肿。
钠水潴留于细胞外液的各个部分,水肿常为全身性,而以眼睑、头皮等组织疏松处为著。
另一类是肾病性水肿,主要是由于大量蛋白尿造成血浆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导致液体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而产生水肿。
一般较严重,多从下肢开始,由于增加的细胞外液量主要潴留在组织间隙,血容量常减少,故可无高血压及循环淤血的表现。
此外,部分病人因有效血容量减少,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进一步加重水肿。
有无晨起眼睑、颜面水肿,有无下肢或全身性水肿。
水肿有无对称性及明显的凹陷性。
有无胸腔或腹腔积液、外阴等部位的严重水肿。
2.排尿异常(1)尿路刺激征:包括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
正常人白天排尿3~5次,夜间0~1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
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不多,且每日尿量正常,称为尿频;一有尿意即迫不及待地要排尿而不能自制,并常伴有尿失禁则称为尿急;排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有疼痛或灼热感称为尿痛。
尿路刺激征常见于尿路感染、结石等。
(2)遗尿:指入睡后不自主排尿而尿床者。
2~3岁以前为生理性。
3岁以后除功能性外,可由于神经性膀胱、感染、后尿道瓣膜、远端尿道狭窄等病理性因素引起。
3.尿量异常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
每日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OOml为无尿。
原因是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多因休克、脱水、肾功能损害(急慢性肾衰)、上尿路梗阻等引起,分别称为肾前性(心排血量减少、血容量不足)、肾实质性和肾后性三类因素。
每日尿量多于2500ml为多尿。
活⻚教案备注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1、教学内容肾⼩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2、教学⽬标掌握各类型肾⼩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
熟悉病因、护理诊断,护理⽬标、措施。
3、教学重点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要点。
4、教学难点:该病的诊断依据5、课程思政:先让学⽣谈论⾃⼰理想的职业,⽽后引导学⽣分析⽬前就业现状、⽤⼈单位的预期与学⽣⼯作能⼒的差距,从⽽避免择业时好⾼骛远。
同时指出“⾏⾏出状元”,我们需要具有“⼯匠精神”。
6、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7、教学过程第⼀环节:前课复习教师活动学⽣活动教学⽬的复习泌尿系统的相关旧识,问:尿量异常⽆尿?根据⽼师的指引回想上⼀节课的重点知识;答:⽆尿(若每天尿量少于100ml或12⼩时⽆尿液排出称为⽆尿)与⽣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拉近与学⽣的距离,再引导其思考。
掌握重难点加深记忆8、课堂⼩结:引导学⽣,⼩结这⼀节课的知识点,看怎样急性肾⼩球肾炎患者的⽇常⽣活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9、作业布置:完成习题10、教学反思:第⼆环节: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活动教学⽬的1.急性肾⼩球肾炎2.病因和发病机制3.好发⼈群、⾼发年龄记录笔记;根据⽼师的引导进⼊学习引导学⽣进⾏学习并发症潜伏期致病菌(⼄型溶⾎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尿、蛋⽩尿、⽔肿和⾼⾎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记录知识点,使更加深刻;举⼀反三,通过列举法进⾏归纳总结把学⽣当成学习的主体,引导积极思考。
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常⽤护理诊断及措施⼩组讨论⾸选的辅助检查及其健康指导、治疗要点。
提问的⽅式帮助学⽣⾃我学习;引发学⽣积极思考。
介绍急性肾⼩球肾炎以及为控制其症状所需⽤药进⾏的评价。
就有关疾病发⽣、诊断、治疗进⾏记录培养学⽣⾃我探究的能⼒活⻚教案备注第五章: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教学内容肾⼩球肾炎患者的护理。
2、教学⽬标掌握肾⼩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及掌握对病⼈进⾏评估,并能分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制定出护理⽬标及相关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