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西桂林市、崇左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739.01 KB
- 文档页数:11
广西老牌高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卷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渐.染(jiān)绮.丽(qǐ)前倨.后恭(jù)矫.揉造作(jiā)B.发酵.(iào)档.案(dàng)杀一儆.百(jǐng)解.甲归田(jiě)C.瞻.仰(zhā)术讷.(nè)瑕瑜互见.(jiàn)剑拔弩.张(nù)D.削.价(ā们内讧.(hòng)厚古薄.今cbó)不容置喙.(hu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蒂姆·库克长勒以来其实已在掌管苹果公司,乔布斯两次病休期间,实干家库克都临.危授命...负责苹果的日常运营工作。
B.近年来,高考、英语四六级考试、各种资格证考试的作弊现象蔚然成风....,国家对此应加大执法力度,以保障考试的严肃性和公信力。
C.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亩产9266公斤,再创新纪录,用“大师”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其贡献,称他为“活着舳国宝”才是实至名归....。
D.购物能给女人带来幸福感,特别是面对打折等促销活动,那种以便宜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的快乐,更是男人所不可理喻....的。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以文化产业的升级推动城市软实力的提升,最根本的就是耍抓住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在经营性和公益性上做好文章。
B.只有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梅,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采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报道。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调研试题语文(一)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可从中发现无穷的宝藏作为学习的典范。
但它同时也给宋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
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从而创造出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宋诗。
谚云“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
以题材为例,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达到了巨细无遗的程度,宋人很难发现未经开发的新领域,于是他们在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继续向深处挖掘。
宋诗在题材方面仍有成功的开拓,主要是向日常生活倾斜。
琐事细物,都成了宋人笔下的诗料。
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
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趋向平民化,比如宋人的送别诗多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则多咏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论述类文本阅读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论述类文本阅读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犹如翘首远眺一座巨大的山峰。
所以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而不再是盖世英雄或绝俗高士,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
在艺术上,宋诗的任何创新都以唐诗为参照对象。
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外另辟新境。
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
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陌生化的结果。
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
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
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殊途同归的。
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共70分)甲必考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
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
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
到了中国历史五个时期中最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在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中,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
这种东西又称望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
广西桂林、百色市、崇左三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血缘宗法式农业社会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特有文化现象,是一种以儒家文化为基本内核的伦理型文化,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家训文化以别具特色的教化方式保证了传统社会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稳定,推动了中国农耕社会的文明进步。
颜子推在《颜氏家训》中谈及撰写家训初衷时指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正是由于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代与代之间的血缘亲情,家长的训谕比起他人教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易于通过熏陶濡染,入耳入心。
家训文化在教化和制度上有效地保障了家庭生活的稳定,推动了中国农耕文明的进步。
家规族训规约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家国整合机制的形成和巩固。
在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齐家睦族是社会得以治理与维持稳定和谐的基础。
国是家的扩大,家是国的缩小,“资父事君,忠孝道一”(《魏志·文聘传注》);“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大学》)家训文化最基本的功能是伦理教化功能,家训教化在家庭、宗族中有效倡行了敦亲睦邻、立身修德、谦恭处世等伦理道德准则,熏陶出品德高洁、清正廉明、为国为民的名臣贤士,促进了家国整合机制的巩固。
可以说,家训族规作为国家法的重要补充,发挥着维护家庭宗族稳定、调控民间社会秩序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
传统家训文化推进了儒家思想的世俗化和社会化,加速了儒学的传播。
虽然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宣布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然而由于社会成员文化水平偏低的限制,语意深刻玄奥的儒家典籍传播受到了很大制约。
广西桂林市、防城港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联合考试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绯.闻斐.然缠绵悱.恻蜚.短流长 B.腈.纶粳.米数茎.华发泾.渭分明C.掮.客歼.灭熏陶渐.染三缄.其口 D.韧.性烹饪.色厉内荏.万仞.高山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肇事擀面杖旁证博引迅雷不及掩耳B.诡秘吊书袋开源截流吃一堑,长一智C.玷污杀风景并行不悖口惠而实不至D.辐射忘年交作壁上观毕其功于一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的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
B.近年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生,除了书本知识外便身无长物,被认为缺乏一技之长而在现代职场中难以立足。
C.受“限购”政策影响,不少地产商开始对艺术品收藏蠢蠢欲动,有人预测,今后几年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将会持续走高。
D.近来,台湾当局领导人数典忘祖,制造麻烦,转移视线,妄图隔断中华民族的血脉,切断两岸同胞的骨肉联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必须加大,否则,投入不加大,教育产业化就一定会“泛滥成灾”。
B.那天欧盟的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C.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电脑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D.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要加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自护自救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网络电影互联网已经把触角伸向了传统的娱乐方式——人们只需用鼠标点击几下,有如电影宽银幕般效果的网络电影就会扑面而来。
越来越多背负工作重压的上班族开始把每天上网看电影作为日常生活习惯,因为能在院线放映的电影毕竟有限。
广西桂林市、贺州市、崇左市2019届高三3月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章千古事,明德万年馨。
中国书院肇始于唐朝,兴盛于宋代,经元、明、清至今,始终承载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情怀。
岁月如梭,如今大部分书院已不再教书授业,但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教化理念,依然如淙淙流水,滋养文化的血脉,贡献生活的智慧,撑起心灵的绿荫。
从古至今,中国书院兼顾文化传播与人格冶炼,既有国学底蕴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
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寒窗苦读,心忧天下。
近日跟随“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网络传播活动实地走访六大书院,近距离接触书院里的家国精神——岳麓书院英勇抗元的忠孝节义;石鼓书院康济时艰的耿耿忠心;鹅湖书院“千古一辩”的贵和尚中;白鹿洞书院敦化育人的德才兼修;问津书院薪尽火传的文化自觉;嵩阳书院“程门立雪”的尊师重道……千年弦歌不绝,文脉国脉相连,书院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亦涵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先贤之声传颂千年,至今仍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在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院以古老智慧解答现代问题,为人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的绿荫。
党员干部面对名利诱惑时,多念念范仲淹在嵩阳书院高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键盘侠”一逞口舌之快时,多想想朱熹在白鹿洞书院为“论敌”陆九渊之见解“感佩潸然”。
修身应“言忠信,行笃敬”;接物应“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处事应“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传统书院经千年所锤炼的中国智慧,既为现代人提供一处安放心灵的归处,也为构建美好的社会秩序与社会风俗提供借鉴。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
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
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
“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
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
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
“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
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绝密★启用前2018年高考桂林市、崇左市联合调研考试北海市、防城港市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4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奉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C—12 O—16 Na—23 Al—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3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与黑藻相比,蓝藻具有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无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无染色体,但可以进行有丝分裂C、无内质网,但可以进行蛋白质合成D、无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2、在光照下,小麦(C3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水的光解释放O2B、固定CO2形成三碳化合物C、产生ATP和[H]D、光合色素吸收并转换光能3、如图为人体内某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a、b、c、d均为DNA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e、f、g、h、i不具遗传效应,则e、f、g、h、i可称为A、基因的非编码区B、内含子C、e、i为非编码区,f、g、h为内含了D、A、B、C均不正确4、某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都是AaBB,据此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B、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BC、子叶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D、种皮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5、某生态系统中的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是B的下一个营养级B、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C、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圆褐固氮菌可以参与丁过程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醇B、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l,2-二溴乙烷C、蛋白质、葡葡糖、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于液面下7、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Fe2+、NO3-、SO42-、Na+B、c(H+)/c(OH-)=1012的溶液:NH4+、Al3+、NO3-、Cl-C、c(Fe3+)=0.1 mol·L-1的溶液:K+、ClO-、SO42-、SCN-D、水电离的c(H+)=l×10-14mol·L-1的溶液:Ca2+、K+、Cl-、HCO3-9、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CO 3-+H2O H3O++CO32-B、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为: IO3-+5I-+3H2O=I2+6OH-C、氯气具有酸性,可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D、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10、在673K、30MPa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g) 2NH3(g) H<0,n(NH3)N和n(H2)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桂林市九校高三·九月联合检测卷语文试卷一、現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风起云涌的政治变革浪潮中,土地问题总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变迁的历史进程。
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史,为君者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把土地和附着在土地上的人民牢牢控制在手中,这就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推行来实现。
西周建立后推行分封制与井田制,使得王权和土地开始真正结合在一起。
与此相适应,中国古代的政治变革往往伴随着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变革。
商末周初的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影响甚巨,其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的封建体制便是最重要的代表。
周初重器大盂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康王封赐给一位名盂的贵族土地、人民的情形,就是这一制度的生动写照。
作为配套制度而行的井田制在当时也举足轻重。
春秋中期以后,以井田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走向瓦解,新的土地关系与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引发了政治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商鞅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便抓住了土地这一关键问题,在地方行政和土地分配两方面完成了新旧制度的更替。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间,以皇帝为主导的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巩固,土地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西汉中期以后,聚敛了大量土地与财富的地方豪强严重危及了中央的统治。
对此,大儒董仲舒曾建议通过“限民名田”来抑制土地兼并,但未被采纳。
自此以后,严重依赖地方豪强的中央政权无心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最终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达数百年的门阀政治。
中央对所辖区域内土地与行政权力的控制越来越弱,反过来又促使中央政权对土地关系、地方行政运行机制进行调节与整顿。
于是,在隋唐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又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与土地变革。
隋朝建立,推行均田制。
这些本应在打击豪强大族势力方面效果显著的措施,在当时的情况下却稍嫌操之过急,根基未稳的隋王朝也迅速覆亡。
随后崛起的李唐政权在土地分配方面延续并完善了均田制。
2018年高考桂林市、崇左市、北海市、防城港市联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春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1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争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潦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潦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北某县以农作物秸秆、煤灰等为主要原料,并结合高科技原料制作节能绿色保温板2018年11月中旬,该县由于遭受自然灾害,主要交通中断,从而导致由外地高科技公司投资建设的绿色保温板工厂停产,据此回答1-3题。
l.下列农作物的秸秆,成为该县绿色保温板厂原料的是A.甘蔗B.亚麻C.水稻D.甜菜2.下列不属于该县绿色保温板厂区位条件的是A.廉价劳动力B.土地租金低C.原料丰富D.先进的管理经验3.该县绿色保温板厂停产的原因是A.缺少一般原料B.缺少核心原料C.缺少研发中心D.缺少生产设备人口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百分比表示为[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l00%].故又称年龄负担系数图I为“我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阶段劳动力充足B.B阶段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C. C阶段劳动力数量先降后升D. D阶段人口老龄化很严重5针对我国现阶段人口负担情况,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放开二胎政策,鼓励生育B.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创创造就业机会C.大力发展高能耗产籽,促进经济发展D.增加教育投入,减少社会养老支出图2为澳大利亚某地的景观,沙漠中树立着无数塔状孤立的石灰岩,故而得名“岩塔沙漠”沙漠的周边,却有不少绿色植物,还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据此回答6-7题:6“岩塔沙漠”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为A固结成岩一内力抬升一风化侵蚀一风力沉积B固结成岩一内力抬升一流水溶蚀—海浪沉积C固结成岩一流水溶蚀一内力抬升一海浪沉积D固结成岩一风化侵蚀一内力抬升一风力沉积7.“岩塔沙漠”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图3澳大利亚的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某河流在自然状态下,两个不同时期的河岸线分别为图中的实线和虚线,读图4完成8-9题。
广西桂林市、崇左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易》传说为周文王所作,它被国人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西方的古典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时代。
这个时代的古典主义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简约、对称、节制。
在这些美学原则的背后,隐含着古希腊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
用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解读《周易》乾坤二卦中体现出的古典美,可以探访两种文明之间深层的相似与不同。
《周易》的简约之美不言而喻。
就大的方面看,它取象以尽意。
就小处来看,《周易》卦爻辞简约的特点更是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字如千钧,意象饱满、意蕴深厚。
以坤卦的初爻辞为例,“履霜,坚冰至”,杨静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此爻讲行旅之人的旅程及在途中的艰难。
《文言》则将此爻用于人伦,认为弑君、弑父之事的发生,非一朝一夕之故。
依此倒可以得见,《周易》卦爻辞简约之下藏有丰富的意蕴,其用词简约制造出语言十足的张力美。
在有关古典主义美学原则的论述中,“对称”这个概念往往与其他概念紧密相连,如:秩序、匀称、和谐等。
在古典主义美学的奠基者贺拉斯那里,则被称为“合式”,强调作品各部分之间的有机协调,从而构成首尾贯通的和谐整体。
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
首先,乾下乾上构成全阳爻,光辉灿烂,没有瑕疵。
其次,六爻之间上下呼应,形成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对称关系。
再次,每两爻一组,象喻天、地、人的联系与互动,究其终是看人在天地构成的时空维度中如何做到静则专、动则直,以悠游于天地间,达到天地人的和谐统一。
可见,乾卦结构上的对称呼应着意义土的和谐。
此外,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体现出对适度与节制的推崇。
他认为“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中道”在于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以合适的度、对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在乾卦中,“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在田”好,“在天”好。
体现出适时、适度,应时而变的重要,对中正柔和的欣赏,以及对过刚过亢的警惕。
由此可见,西方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适用于《周易》的美学解读。
我们不妨做进一步的推求。
在古希腊文明中,对“正义”一词推崇备至。
追溯至荷马史诗,“正义”意味着天生万物,每一物都有自己应处的位置、应得的利益,每个人都应得一己之所得,不企图得到他人之物。
体现出对天地间万物和谐相处的追求,这与《周易》中有关天地人的思想相同。
另外,中希两种古代文明中都有对“终极”的推求,试图把握万变中的不变,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也。
但在西方文明中,对“道”的追求源于对“器”的有限性的充分认识,希望通过对超越性的东西的追求来突破人类世界的有限性,这引导着他们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求知求真。
而在我们中国,对“道”的认识和追求,用来断吉凶、知进退,非常务实。
(摘编自安宁《<周易>的古典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大致包含简约、对称和节制三点,这其中隐含着古希腊人对完美以及理想形式的追求。
B.《周易》取象以尽意,并且其中的卦爻辞非常简约,语言张力十足,这都充分体现出《周易》的简约之美。
C.杨静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履霜,坚冰至”进行解读,认为此爻写出了旅行的过程和旅程的艰难。
D.乾卦中的六爻之间上下呼应,每两爻一组,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体现了结构上的对称和意义上的和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杨静池和《文言》对于坤卦中初爻辞的不同解读可以看出,《周易》卦爻辞虽然简约,但是意蕴丰富。
B.贺拉斯是西方古典主义美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作品因为首尾贯通,和谐整体,所以各部分之间有机协调。
C.乾卦中的一些卦辞体现出适时、适度,应时而变的重要,对中正柔和的欣赏,以及对过刚过亢的警惕。
D.荷马史诗中对“正义”的理解体现出对天地间万物和谐相处的追求,这与《周易》中有关天地人的思想相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称和谐在乾卦中有着完美的体现,而在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中,对称往往与秩序、匀称、和谐等概念紧密相连。
B.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过”与“不及”都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他的中道思想,倡导人们凡事都要适度和节制。
C.西方文明在“道”的追求上与中国古代文明明显不同,它意在突破人类世界的有限性,而我们中国则用来断吉凶、知进退。
D.《周易》体现出古希腊的古典美,由此可见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与古希腊文明有着极深的渊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
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奂生,其父以为文明之象,因名之曰奂。
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陈时病,皆人所不敢言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
岁癸巳,奂微服北渡,冠氏帅赵寿之即延致奂,待以师友之礼。
门人有自京师载书来者,因得聚而读之。
东平严实闻奂名,数问其行藏,奂终不一诣。
戊戌,试诸道进士。
奂试东平,两中赋论第一。
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耶律楚材,楚材奏荐之,授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
奂将行,言于楚材曰:“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
愿假以岁月,使得抚摩疮痍,以为朝廷爱养基本万一之助。
”楚材甚善。
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
按行境内,亲问盐务月课几何、难易若何。
有以增额言者,奂责之曰:“剥下欺上,汝欲我为之耶?”即减元额四之一,公私便之。
不逾月,政成,时论翕然,以为前此漕司未之有也。
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
世祖驿召奂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
疾笃,处置后事如平时,引觞大笑而卒,年七十。
赐谥文宪。
奂博览强记,作文务去陈言,以蹈袭古人为耻。
朝廷诸老,皆折行辈与之交。
关中虽号多士,名未有出奂右者。
奂不治生产,家无十金之业,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
人有片善,则委曲称奖,唯恐其名不闻;或小过失,必尽言劝止,不计其怨怒也。
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行于世。
(选自《元史·杨奂传》,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B.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C.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D.仆不敏/误蒙不次之用/以书生而理财赋/已非所长/又况河南兵荒之后/遗民无几/烹鲜之喻/正在今日/急而扰之/糜烂必矣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
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诸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
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项是(3分)A.杨奂出身有传奇色彩,他受人尊敬。
他出生之前,母亲梦见东南方的阳光照在自已的身上;赵寿之将他请来,以师友之礼相待,严实询问他的行止。
B.杨奂关心民生,办事坚持原则。
他巡视河南辖境时,过问盐税情况,严厉批评提出增加盐税的人,下令减少盐税,官府百姓两相便利。
C.杨奂敢言劝谏,心直口快。
他作万言策上奏皇上,批评当时的弊政;他向耶律楚材吐露心声,得到称赞;别人有小过,他毫不顾忌地予以指出。
D.杨奂为文喜新,著作丰富。
他写文章绝不因袭古人,务必去除陈词滥调;他著有《还山集》和《正统书》等,一共一百多卷流传于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奂既至,招致一时名士与之议,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
(5分)(2)而喜周人之急,虽力不赡,犹勉强为之。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这首诗歌,完成8-9题。
送友人游河东①[唐]项斯停车晓烛前,一语几潸然。
路去干戈日,乡遥饥馑年。
湖波②晴见雁,槐驿③晚无蝉。
莫纵经时住,东南书信偏。
【注】①河东:指唐代时的河东道,在今山两省永济县。
②湖波:指代作者所在的南方。
③槐驿:指代友人旅居地北方,唐代驿舍多种落叶乔木槐树。
8.诗歌首联表现了诗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5分)9.诗歌颈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富含哲理。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无奈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征服陈忠实夜已深,天很黑,田野悄悄静静,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散开了。
南葫芦攥着一柄钢叉,死死盯着那个贼。
那贼正蹲在菜园地里。
南葫芦晰渐看分明了,那是南红卫。
高中毕业生,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
你在南村扯旗造反,整南恒的二爸……南恒今年当了队长,有你好受的,等着!只见南红卫拔了一堆葱正往外转移。
南葫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举着钢又。
南红卫一惊,接着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
南葫芦把钢叉收回,呵斥说:“走!见队长!”倒霉透咧!南红卫边走边想。
队长南恒是我的对头。
看你南恒怎么揉搓我吧。
“文革”中,我整了南恒二爸又怎么样呢?南恒二爸在“四清”运动中,把我南红卫的老子整得还不惨吗?那年正好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分数够了,政审通不过。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队长南恒惊醒了。
他披上布衫,出来开门。
问:“啥事?”“光彩事!”是葫芦得意的调门。
南恒明白了:南红卫偷了南葫芦承包的大葱。
黑暗中,这十二张嘴也辩不倒的南村文化最高的农民站在那里,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
“哈呀!葫芦叔——”南恒习惯地用食指顶顶鼻头,笑了,“红卫是我派去的……”“你说啥?”南葫芦打断他的话。
“我派他去拔葱的。
”南恒肯定地说。
“你……”南葫芦张着嘴,合不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