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咏雪》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458.50 KB
- 文档页数:16
《咏雪》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咏雪》,使学生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作者、结构和内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咏雪》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一场美丽的雪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2 教学重点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
2.3 教学难点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以及诗人的创作背景。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见过的雪景,激发他们对《咏雪》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感受诗情。
3.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共享学习成果。
3.4 课堂讲解讲解诗中的生僻字词、诗句含义,阐述诗人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5 课堂练习请学生运用诗中的表现手法,创作一首关于雪的短诗。
3.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4.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提交的练习作品,评价他们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4.3 小组合作评价对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咏雪》课文文本。
5.2 图片:雪景图片。
5.3 参考资料:关于杜甫的生平介绍、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等。
5.4 网络资源:相关诗歌网站、在线字典等。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授法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以讲授法为主,系统地传授《咏雪》的诗意、意境和表现手法等知识。
《咏雪》的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咏雪》的作者背景,掌握作品的文学特点和历史背景。
1.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背诵《咏雪》。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分析并欣赏《咏雪》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1.3 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升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咏雪》全文。
2.2 教学重点解析《咏雪》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
分析《咏雪》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3 教学难点理解《咏雪》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2.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雪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对雪的感受和记忆,引出本课《咏雪》。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咏雪》,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讲解,深入分析《咏雪》的艺术特色和深层含义。
3.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加深对《咏雪》的记忆和理解。
第四章:作业布置第五章: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反馈,总结本课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调整。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6.2 结果评价评估学生的读后感质量,检查对《咏雪》的理解深度和文学鉴赏能力。
6.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
第七章:课程拓展7.1 延伸阅读推荐其他古代咏雪诗作,如唐代诗人韩愈的《雪》等,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阅读。
7.2 文化探究探讨《咏雪》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对自然美的赞美、文人墨客的情怀等。
7.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绘画、书法、音乐等形式表达对雪的感受,将文学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文本资源《咏雪》原文、注释、译文及相关评论文章。
8.2 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雪的图片、相关古代绘画作品等,增强视觉效果。
《咏雪》教案【优秀5篇】咏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分钟)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让我们猜一个歌声,听听唱的是什么?好不好?PPT1雪(学生答)。
让我们来欣赏几幅雪景图PPT1出示雪景动态图,引导学生体验雪景的美丽。
看到这样纯洁、轻盈,漫天飞舞的雪花,你用什么来形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才子才女比试比试如何呢?PPT2出示文题二、作家作品PPT3(2分钟)学生齐读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三、诵读课文:(5分钟)同学们,这篇文言文很短小,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读音与停顿。
PPT4(一)欣赏课文,出示课文内容,师范读。
刚才,同学们听读了课文,接下来完成读音练习。
PPT5(二)朗读练习。
1、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自由朗读。
谢太傅f&u俄而&e雪骤zh&ou差可拟ch&anǐ柳絮liǔ_&u无奕y&i王凝之n&ing谢道韫y&un2、指一生读字词3、指一生读课文4、齐读课文四、解读课文:(15分钟)(一)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熟悉了词语,只是扫除了文字障碍。
要真正读懂课文,我们还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细加体会。
下面请大家用五分钟的时间,结合注释,读懂文章。
要求学生对照注释读懂课文,解释重点词,找出疑难处并进行交流。
PPT6(出示课文,注意划横线的词)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咏雪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5篇〕咏雪公开课优秀教案〔通用5篇〕咏雪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的1、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根本内容。
4、培养学生的初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播放数张雪花飘洒的图片,在最后一张幻灯片插入歌曲“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营造气氛,歌声响起过程中深情地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得意”,在你们的眼中,世界是美妙的。
恰值把戏年华的我们,正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观察世界,来欣赏美妙的事物。
今天,我们坐在宽阔的教室里,聆听着优扬的乐曲,欣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
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那么你觉得这些雪花又象什么呢?学生活动:自由答复,只要能说出合理的理由都可以。
老师活动:是啊,这些飘飘洒洒的雪花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其实,早在1600年前,就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并且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咏雪》。
二、新课学习〔一〕学习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二〕学习《咏雪》。
1、一读课文:听录音,根据文意断句,再朗读。
注意语速、语调。
2、二读课文,理解加点的词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讲论文义。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快乐〕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
兄女曰:“未假设〔比不上〕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公开课优秀教案2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正确朗读短文,背诵短文。
才能目的: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惯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展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