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生产技术中应当改进的几个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64.92 KB
- 文档页数:2
大樱桃果实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作者:韦波许祥涛来源:《西北园艺·果树》2023年第06期摘要在大樱桃果实管理过程中存在三大问题:晚霜冻造成坐果率低,多雨造成裂果严重发生,果蝇、鸟类造成残次果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大樱桃产量、品质和效益。
针对果实生产中存在的这3个突出问题,从加强霜冻预防、防止裂果、做好果实保护方面提出了應对措施。
关键词大樱桃;果实;问题;应对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大樱桃种植面积350万亩,年产量170万t,是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果树产业。
在大樱桃果实管理过程中,有3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晚霜造成坐果率低,二是多雨造成严重裂果,三是果蝇、鸟类危害果实影响品质。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总结了相应的管理技术措施。
1 加强霜冻预防,提高坐果率2023年4月29日,我国大范围降温,多个大樱桃产区气温降到0 ℃以下,最低温达到 -6.4 ℃。
大樱桃喜温暖气候,开花至幼果期气温降到-5 ℃,花器即会受冻变褐,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据了解,2023年甘肃产区大樱桃开花及幼果期遭遇低温侵袭,有些大樱桃园基本绝产。
近年来气候反常,晚霜冻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霜冻危害已成为露地大樱桃生产中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霜冻分辐射霜冻、平流霜冻和混合霜冻3种类型。
如果是辐射霜冻,在降温幅度小时采用相应措施,可以达到保花保果的效果。
一般发生在花期至幼果期的霜冻,若最低气温在-2 ℃以上,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冻害可防可控;若最低气温在-5 ℃以上,采用一定措施可保留部分花果,形成一定的产量;若最低气温低于-5 ℃,则预防措施基本没用。
根据多年生产经验,采取以下综合措施可减轻霜冻危害,提高坐果率。
1)延迟花期,躲避霜冻。
大樱桃花期较早,开花越早遭遇晚霜冻害的概率越大,延迟开花时间可使部分花果避过霜冻天气,提高坐果率。
生产中通常采用的措施有:①树体涂白。
春季萌芽前,用12份石灰、1份盐、2份石硫合剂和400份水配制成涂白剂,对树体进行涂白处理,可延迟萌芽及开花时间5~7天。
果农之友2023.5栽培技术在大樱桃种植过程中,只有了解其生长习性,供给其足够的营养,为其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才能保证高产和果实品质优良,满足人们对大樱桃优质果品的需求。
大樱桃的栽培技术只有不断优化,才能促进其达到丰产、高产的目的。
建议从建园选址、品种栽植、整形修剪、花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高栽培水平和果品品质,真正实现大樱桃产业的持续长久、健康发展。
1大樱桃栽培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1.1一年生苗木安全越冬系数低在初建园时,有的种植业者过多地注重大樱桃的生长速度,为促使其快速生长,在栽植当年浇水过多、施肥过量,尤其是氮肥经常超量施用,使得樱桃树生长速度明显过快,枝条逐渐变得空虚,充实程度不够,在寒冷的冬天常常难以安全越冬,容易出现冻害、灼条乃至树木死亡的情况。
1.2多年生树死亡大樱桃在苗木初期树势较为虚弱,后期肥水供应一般比较充足,生长过于茂盛,造成树体负荷过重,生长态势衰退,多年后逐渐干枯形成死树。
另外大樱桃建园时,根系带有病菌瘤没有被发现、没有及时处理,种植后往往难以成活,多年后也会出现死树现象。
1.3修剪不合理一是部分种植户存在“重冬剪、轻夏剪”的错误意识。
在大樱桃生长旺盛时期,修剪次数太少,不能及时拉枝、扭梢及摘心,未达到修剪目的,修剪后依然郁闭度高,导致树冠光照不足、果品品质无法保障。
二是修剪方法不合理。
过度修剪,容易损伤植株枝条,给树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是盲目修剪。
没有全面了解大樱桃的生长习性,不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形修枝,出现了休眠期见枝就剪、生长期盲目短截等情况。
1.4出现畸形果大樱桃在花芽分化时期,受气候变化、品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连体双果、三果、歪果、裂果等畸形果,果实的品质、外观以及商品价值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品种来看,红灯、早大果及大紫等品种产生畸形果的概率较高,雷尼尔、拉宾斯及萨米脱等品种出现畸形果的概率较低。
光照不均衡、花芽分化时气温高、缺乏微量元素、树木长势较弱及根系发育不良、都会增加畸形果的发生概率。
改进大棚樱桃管理的几点建议(2)改进大棚樱桃管理的几点建议2.4 改单用无机叶面肥为综合型有机叶面肥无机叶面肥过多过量地使用会影响根系对土壤中无机营养的.吸收。
生产上应根据大樱桃生长结果规律及需肥特点,在其需肥临界期(谢花后到采收后1 个月左右),有针对性地选用吸收快、养分全的综合型有机叶面肥(氨基酸类或腐殖酸类等)。
这样,既可迅速补充营养,又不影响根系对土壤中无机营养的吸收利用,增加了树体营养,为大樱桃开花坐果提供了保证。
3 大棚建造3.1 改依靠土地或道路的走向来确定大棚方位为利用科学方法确定大棚方位调查发现,大多数大棚的方位角是根据当地的道路或土地的走向随意确定的,过于偏东或过于偏西。
向阳的一侧,受光时间长,生产光合产物多,树体生长早,叶片成形快,树壮叶绿果多;而另一侧受光时间缩短,光合产物减少,影响其生长结果。
尤其在北方地区,12月至来年2月份太阳高度角小、日照时间短,因光照影响棚内树体生长发育的现象更为突出。
新建大棚时应科学确定大棚的方位角。
其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罗盘仪测出当地的磁南磁北方向后,再减去(向东移)当地的磁偏角,即为当地的正南正北;二是选一晴天,在地面上垂直立一标杆,从10:00-14:00每隔10 min标记出此杆在地面上的阴影长度,24条阴影中最短者即为当地的正南正北方向。
在北纬40°以南,冬季不太寒冷的地区,大棚方位角应以南偏东5°为宜,这样可使太阳光与前屋面垂直的时间提前20 min。
3.2 改大棚内外土地相连为挖防寒沟保持地中热量生产中大多数种植者重视大棚气温的提高与保持,也舍得在这方面投资,但不知道或不重视提高地温的重要性,往往气温高于地温,致使大樱桃经常出现开花不整齐或先叶后花的现象。
尤其大棚外缘有沟或大棚建在坡地、梯田上时,棚内地温更低,对大樱桃生长发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明显。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棚内外土壤存在的较大温差,迫使棚内土中热量较多较快地横向传出,直接降低了棚内土壤温度。
洛阳地区发展大樱桃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1. 引言1.1 洛阳地区樱桃种植现状洛阳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樱桃种植基地之一,由于当地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樱桃种植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洛阳地区的樱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也逐年提升。
而且,洛阳地区的樱桃主要以大樱桃为主,其品质优良,口感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樱桃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洛阳地区樱桃种植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正确把握当地樱桃种植现状,认真总结经验,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技术路线,势必促进洛阳地区大樱桃产业的繁荣发展。
1.2 大樱桃发展前景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优质水果的需求不断增长。
大樱桃以其鲜美多汁、口感细腻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洛阳地区拥有丰富的果园资源,种植大樱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樱桃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水果,价格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他们愿意为品质优良的水果买单。
这为大樱桃的种植和销售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洛阳地区大樱桃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只要科学种植、精心管理,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相信大樱桃必将成为该地区农业产业的新增亮点,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良好的机会。
2. 正文2.1 选用适当的品种选用适当的品种是洛阳地区发展大樱桃应注意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因为不同品种在气候、土壤、病虫害抵抗力等方面有差异,选用适宜当地生长条件的品种能够提高樱桃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种植风险。
在选择大樱桃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洛阳地区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适宜栽植早、中熟品种,如“黑珍珠”、“脆红”等;同时要考虑耐寒性和耐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以适应洛阳地区的气候特点。
除了气候条件,还应考虑品种的产量和品质。
优质品种不仅能够保证丰产,还能够保证果实的口感、甜度和色泽,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选用大樱桃品种时,可以参考当地农业部门和专家的建议,选择具有较高产量和品质的品种进行种植。
如何解决大樱桃种植的3大难题,种植新手必看樱桃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的三大难题:树势调控难、防止春季霜冻危害难、减轻裂果难。
今天小农菌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解决大樱桃种植的三大难题。
树势调控难在大樱桃的生产管理中,树势的调控是个较难掌握的技术环节。
树势过旺难坐果,甚至有的进入结果期的大树连续多年只叶不花或只花不实;而抑控过重,树势太弱,虽然能坐住一部分果,但往往导致树势衰弱,甚至死树,结的果实品质也不高。
在生产实践中,果农必须要掌握好两个技术环节:一是要调控适度,二是要掌握好调控手段。
调控合适的大樱桃结果树,当年春梢的生长量一般应控制在10~30厘米,采果后应控制果树基本不再冒秋梢,叶片宽大舒展,不出现卷曲、干缩现象。
大樱桃结果树当年的春梢生长长度如果超过50厘米,或采果后继续大量抽冒旺长枝条,说明营养生长过强,抑制了生殖生长,这种树往往当年花芽发育不良,来年坐果不好。
大樱桃采果后极易出现旺长的原因主要在于大樱桃是果实生长期非常短的果树,6月份采果后,樱桃树枝条也同时完成了营养转换期,这时枝叶制造的营养没有果实生长消耗,很容易转去供应新的枝叶生长,从而出现旺长,因此在采果后对树势进行调控非常重要。
目前,控制大樱桃旺长所用的手段主要有四种:使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如多效唑、PBO等)环割,环剥,断根。
从当前群众生产实践看,大量使用植物生长抑制剂是主要的抑控措施。
但是由于多效唑这类生长抑制剂在使用尺度上较难把握,在使用中出现了很多弊端,主要是多效唑效果显现比较慢,约15天后才能看出抑控效果,在这期间有的群众认为所打的多效唑控不住树势,于是又重复使用,结果过度使用,杀伤了树势。
还有的群众,向果树根部的土壤中施入多效唑,更容易全面杀伤根系,使树体迅速衰弱。
受害的樱桃树往往三五年恢复不过来。
所以,在樱桃树的控旺过程中,应杜绝土施多效唑的方法。
当前,在少数樱桃栽植区,也有群众使用在主干环剥的方法控制树势,这种方法存在很大的风险。
大樱桃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周昌龙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22期大樱桃对水分、光照和土壤要求较高,这也是局限大樱桃生长的主要因素,其水分很敏感,即不抗旱也不耐涝,所以在我国南方地区,大樱桃的生长栽培状况良好,南方地区很多地方对大樱桃的管理和种植,都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也形成了产益较高的产业链。
在昭通市鲁甸县,由于纬度低,海拔高,常年降雨471毫米,物产丰富,光照充足,是最适宜大樱桃种植的地区,素有“樱桃之乡”的美称。
1 大樱桃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鲁甸县小寨镇本地山高坡陡、植被覆盖率低、群众居所分散、栽培技术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影响,大樱桃栽培的现状不容乐观,这直接影响到当地产值结构和大樱桃带来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大樱桃的品种多样,适宜地管理、气候和湿度都不同,长期以来,栽培农户固化的栽培思维使其对不同品种大樱桃的果实性状和物候期等不够了解,栽培技术不成熟不跟进已是常态,主要原因还是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导致大樱桃栽培发展空间受限,面对鲁甸县栽培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此促进我国大樱桃栽培质量的提高。
2 大樱桃栽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2.1 形成经济产量较晚在鲁甸县种植栽培大樱桃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但在大樱桃的栽培中,品种繁多,很多人对大樱桃品种简介不全面,包括花期、栽培密度和整体修炼形状等,这些关乎到了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之间配置不当,难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甚至会影响主栽品种的生长状况,经济产量较低。
其次,不同品种之间的栽植密度不同,只有最佳的栽种密度,合理分配资源,才能保障经济效益和产量之间的平衡。
最后,修剪不合理导致大樱桃树形不合理或树形紊乱,例如把小樱桃品种的修剪形状和手段应用到大樱桃品種上,或对大樱桃品种及其性状的不了解,不重视,大樱桃品种的修剪方法随意和凌乱,这些都会影响大樱桃果实的生长发育,导致经济产量变晚,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2014.10栽培技术绑缚枝蔓上架,每个结果枝留果1~2穗,每株产量1~2kg ,亩产量1500~2400kg 。
果穗以上留7~8片叶(新梢长到1.2~1.3m 时)摘心,夏芽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同时摘除卷须。
修整果穗宜在开花前两周进行,疏去弱小的、过多的花序,保留的花序掐穗尖1/4~1/5,摘除副穗。
果实膨大期追施1次尿素和复合肥(亩用量50kg ),有沼液的追施沼液。
早熟品种一般6月上旬即可成熟,此期温度较高,采收后需作预冷处理。
晚熟品种采收后(9—10月份)每亩施入有机肥5000kg 、复合肥100kg 。
落叶后冬剪,留2个枝,每枝留饱满壮芽2~3个。
修剪后清园,然后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
冬季管理同第1年。
来年春季萌芽后,在2个结果母枝上选留3个结果枝,每枝留1~2穗果,计划亩产2000~2500kg ,同时在分枝以下培养1个健壮结果枝作为预备枝,下年疏除上部结果枝,以预备枝作为新的结果母枝。
2.6病虫害防治2.6.1病害防治温室葡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和霜霉病。
1)病害症状。
白粉病最早发生于4月下旬,主要危害幼叶、枝条、果穗等幼嫩组织。
叶片发病后褪绿或呈灰白色斑,上覆白粉,叶面不平,病斑轮廓不整齐,严重时布满叶片,病叶卷缩;幼果发病时果面覆盖一层白粉,严重时后期果粒自病斑处纵向开裂。
霜霉病最早发生在5月中旬,主要危害叶片、新梢及幼果,病原菌在叶片背面为害,呈白色病斑,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呈边缘不清晰的油渍小斑,后扩展为淡黄色多角形病斑。
新梢、卷须、穗轴、叶柄发病,开始为边缘不清晰的油渍状小斑,后发展为凹陷的褐色病斑;幼果染病后,病部褐色,变硬下陷。
2)综合防治。
两种病害的发病条件不同,但防治措施大抵相同,均应采取合理负载、及时绑蔓摘心去副梢等措施,以保持通风透光;越冬前应及早剪除病梢,清扫园内落叶杂草、病枝病果并集中处理;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开花到幼果期喷2~3次5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粉锈宁800倍液。
大樱桃促成栽培失败原因及对策【摘要】大樱桃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但促成栽培却面临着失败的风险。
种植管理不当、气候条件不利、病虫害防控不力、水肥管理不当以及选种不当都是导致促成栽培失败的主要原因。
为了提高促成栽培的成功率,需要加强种植管理、根据气候条件调整栽培策略、加强病虫害防控、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以及选择适合的优良品种进行栽培。
只有通过以上措施的科学实施,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大樱桃促成栽培的成功率,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果农收益。
【关键词】大樱桃、促成栽培、失败原因、种植管理、气候条件、病虫害、水肥管理、选种、成功率提高、栽培策略、病虫害防控、科学水肥管理、优良品种、区域情况、栽培效果。
1. 引言1.1 大樱桃促成栽培失败的现状大樱桃是一种美味可口且受欢迎的水果,然而在促成栽培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失败现象。
促成栽培失败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种植管理不当是导致大樱桃促成栽培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经验不足,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操作,如施肥过量或过少、浇水不均匀等,导致樱桃树的生长受到影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气候条件不利也是影响大樱桃促成栽培效果的重要因素。
大樱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对温度、日照等气候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栽培环境不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就会导致促成栽培失败。
病虫害防控不力也是导致大樱桃促成栽培失败的原因之一。
大樱桃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如果在栽培过程中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就会导致樱桃树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
大樱桃促成栽培失败的现状主要是由于种植管理不当、气候条件不利、病虫害防控不力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提高促成栽培成功率,需要加强种植管理、根据气候条件调整栽培策略、加强病虫害防控等措施。
中关于的内容至此结束。
1.2 大樱桃促成栽培的重要性大樱桃促成栽培的重要性在于其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促成栽培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控制果树的生长发育,调节营养代谢,促使果实提早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