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陈情表1
- 格式:ppt
- 大小:413.00 KB
- 文档页数:26
李密《陈情表》原文和译文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
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陈情表》教案 (语文版高一必修一)共3篇《陈情表》教案 (语文版高一必修一)1《陈情表》是中国历史上一篇具有重要地位的著名文献。
它记录了当时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
现在,《陈情表》已经成为了语文版高一必修一的一部分,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陈情表》教案。
一、教学背景《陈情表》是语文版高一必修一的一部分,属于课文种类中的古代文学类,主要让学生通过深入地研究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了解中国古代人民的文化思想、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养成文化品位,提升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陈情表》的背景和意义,掌握其作者、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2.通过学习《陈情表》中的文化思想、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3.以《陈情表》为例,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识,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与之对话。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背景介绍,引导学生进入《陈情表》的文学世界,让他们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可以用以下话题来启动学生的思考:①皇帝和贤臣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什么?②陈寿为什么写了《陈情表》?③《陈情表》的主题是什么?2.学习环节教师现场讲解《陈情表》的文章整体结构和语言特色,重点讲解其词汇、表达方式和思想境界,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陈情表》所表达的节骨眼和情感等。
教师可以分三个方面,分别具体阐述。
(1) 结构分析讲解《陈情表》的全文结构,首先可以询问学生这个文章的开头是什么,中间是什么,结尾是什么。
然后,重点讲解上、中、下三个部分的内容和功能,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精神内涵。
(2)语言特色分析《陈情表》中的语言特点,重点讲解其平实、朴素、真实和激情澎湃的表达方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并领会陈寿在文字上的深意。
(3)文化内涵深入剖析《陈情表》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其所表达的历史文化特点和社会思潮,探究藏在文本内部的各种文化、道德和正义的暗示。
《陈情表》全文及注释以下为您提供《陈情表》全文及注释: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险衅(xìn):艰难祸患,指命运不好。
险,艰难,坎坷;衅,灾祸。
夙(sù)遭闵(mǐn)凶:早年就遭遇了不幸。
夙,早;闵凶,忧患凶险,指不幸的事。
见背:弃我而死去。
舅夺母志: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向。
悯:怜悯。
躬亲:亲自。
不行:不会走路。
成立:成人自立。
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指比较亲近的亲戚。
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
强近,勉强算是亲近的。
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文及文言文1.高一语文必修二必背古诗文及文言文篇一《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陈情表》原文和译文陈情表,是中国明代文学家杨慎所著,一部以辞章方式写成的文学作品。
该作品由南京国子监直史、宣府通判李时中委托抄写传出。
杨慎执笔时,正逢明代中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差缺促使了杨慎的写作,他利用辞章,表达了他对明朝执政者的忠言逆耳之情。
以下是《陈情表》的原文和译文:陈情表(原文):臣云:臣伏奏。
臣未有官职。
三十年来,祖宗东迁,臣家遭殃。
祖宗在南京时,官员们尽职定夺。
若要收拾政令事务,不管什么事宜,臣家很快能够解决。
明太祖皇帝即位,致令祖父因功授职位,时称“南书房”。
后来他又荐父亲复回南阳,晋升戶部尚书。
多次迁官后,臣的祖父祖母年老,官僚们流言蜚语,加之无子,无后为害。
而今我立下法规,礼制峻密,祭祀庙堂,仪仗备齐,二十余年来祭告严肃,众臣出使勤恳。
万万皆民之所愿,甚得国家之量。
我即位后,管理政务得法,总揽边务。
我对策实能让国家无忧。
时有结交得臣,具有素抱忠贞之名。
皆会议论我殚精竭虑,调玩人间,大臣的事泄露不少。
而家属们缺乏,极困于生计。
我一直想为他们体谅,给他们生活的保障。
于是臣奏答无数次,希望能够封给他们一些荒地,供他们居住。
通过这样的努力,我可以称霸天下,并成功取得手拿曹、刘天下的名誉。
如今年岁将近,我的身体变得十分虚弱,借此表明忠心与心灵之苦,国家的重担十分令人痛心焦虑。
国家几经波折,兵势憔悴,国十分衰败。
苦恼之情,想让全体忠臣都能够明白。
如若大家能够议决,对此事不再再议论,我愿以生命为赌注,荒地尽给国家大臣们。
借此表明决心与忠贞之情。
陈情表(译文):臣言:臣在此谏言陈情。
臣自古无官职,三十年来,祖庙东迁,臣族困顿。
祖庙迁都南京后,志士相继,政务井然。
如有重要事务须解决,臣族娴熟技能,转眼即能安排妥当。
明太祖皇帝君临天下,致使父亲获得官职,被人封为"南书房"。
后来又荐父亲返回南阳,升为户部尚书。
历任数官,祖父老矣,争议纷纭,愈加无子承继将有祸害。
如今礼制峻备,庙堂之事严谨,祭祀如仪礼整肃,朝臣出使勤奋刻苦。
原文:情李密臣少(shào)多疾病,零丁孤苦,既无伯叔,(báo),晚有儿息。
情陈述古代臣子想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文心雕龙》陈述,禀告因为征兆早年通“悯”忧伤(夙兴夜寐);我改变怜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sh亲自不能行走:成人自立,晚少福名作状,在外面血缘较近;勉强接近在里面茕茕(qióng)孑(jié);的成语慰问缠绕(被疾病缠绕)被动句废止到蒙受恩泽(如沐春风)察举举荐因为)承担、住持授予官职不久拜官授职我,自谦;凭借担任杀身详细上表使……听到担任急切严厉逃避怠慢比·赴京就职但是一天天严重姑且顺应报告申诉(古今异义)取独狈。
|(想用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怜悯突出、更加做官$连续任职图谋做官显贵顾惜达官贵人(显贵的)地位卑卑微浅陋提拔相如素贱人|优厚哪里、怎么只是因为迫近【不长没有用来……的办法轮流、更替这因为远离$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通“又”这是状语后置句的养老至终的辛酸苦楚仅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明察怜悯愚拙的诚心听任、允许小的或许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禁得住恭敬地递上、呈上使……知道。
精心整理高一语文《陈情表》知识点必修一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字的通假意义。
夙遭闵凶。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古:成年;今组织等开始存在。
晚有儿息。
息,古:子;今:呼吸。
形影相吊。
吊,古:慰问;今:悬挂。
而刘夙婴疾病。
婴,古:缠绕;今:婴儿。
未曾废离。
废,古:停止;今:没有用的。
逮奉圣朝。
逮,古:等到;今:捉拿。
寻蒙国恩。
寻,古:不久;今:寻找。
的事;今:少。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词的词类活用意义。
夙遭闵凶。
凶:形活名,可忧患的事,不幸的事。
则病日笃。
日:名作状,一天天地。
猥以微贱。
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臣具以表闻。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谨拜表以闻。
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作动词,远离。
愿陛下矜悯愚诚。
诚:形容词作名词,诚心。
臣以供养无主。
介词,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
介词,因为。
猥以微贱。
介词,凭借。
圣朝以孝治天下。
介词,凭借。
臣具以表闻。
介词,用、把。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介词,用。
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躬亲抚养。
亲自。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亲戚,名词。
薄:日薄西山。
逼近,迫近,动词。
门衰祚薄。
微薄,少,形容词。
当:死当结草。
应当,副词。
当侍东宫。
任,充当,动词。
矜:犹蒙矜育。
怜惜,动词。
不矜名节。
自夸,夸耀,动词。
至:至微至陋。
副词,极其。
无以至今日。
动词,到达。
以:臣以险衅。
连词,因为。
(此)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省略主语的判断句。
(吾)实为狼狈。
省略主语的判断句。
刘夙婴疾病。
被动句。
告诉不许。
被动句。
举臣秀才。
省略主语。
拜臣郎中。
省略主语。
除臣*。
省略主语。
急于星火。
介词状语后置句。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陈情表(原文)皇帝诏谕:伏闻阅者:郎中石麒麟至,奉旨对一众官员作陈情表。
此表乃诤言国事重要之辞,故亲自传授给石郎中,并特予读者评鉴。
臣石麒麟奉旨,敢不尽力。
臣闻士为知人之渊海,达人者渊深不测。
臣虽精通文墨,然对于国事知之甚少。
夫国之兴衰,在于人才。
如果国家不运筹帷幄,安排人才,五谷丰登的机会就会丧失。
臣担心国家的重要事务陷入困境,故敢表达忠心。
君臣之义,如父子之情。
父子之情,君之望善。
君之欲美也近焉。
昔者,英、豪、隐、逸,大快朝廷;而新、棘、蠢、庸,多由恶弄权术。
于是,方城之外,往往有民寡处,宁陵之间,民乏食者。
贼生扶贩,而号为达官贵人。
贫穷髹饰,而名为伥蜮者。
贫者去之,富者趋之,积者大趋,大者至诛。
过此者,不得休矣。
则往圣必好之矣,诛尧、舜者,言于夏后之世,犹得审丧乎?诛桀、纣者,言于三代之间,犹备其过乎?然而犹有逆旅之命,易缨之期,无所逃于刃者。
可不戒乎!可不虑乎!顷者,蔡京攘夺神器,抄家籍,流连豪奢,凌淫纵欲,舍亲财而与淫娼力争,余者无所潜藏。
至于奸臣弄势,不使审问者及奸忌人,皆相顾失漫。
姦臣卖至宝之珠,终不避矢石之危,忘大臣之责己,弃人臣之忧国念家。
他日非我所欲见者也。
伏愿陛下察观臣之有年,思臣之忠悫,全忠奉国,如臣愿之诺。
石麒麟顿首再拜。
陈情表(翻译)皇帝陛下:听闻石麒麟郎中到底广阔的门户,奉旨写陈情表给您和其他重要官员。
这份陈情表是一封申述国家重大事务的正式公文,因此我亲自把表交给了石郎中,并特别授予您们评鉴的权力。
我石麒麟奉命,将竭尽全力。
我曾听说士人是洞察人心的深海,人才之深不可测度。
虽然我通晓文学之道,但国事之知识甚浅。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人才。
如果国家不能妥善运筹帷幄,合理配置人才,那么丰收的机会将会逸失。
我担心国家重大事务会陷入困境,因此敢于表达忠心。
君臣之道,如同父子之情。
父子有亲情,君王对臣子也希望能得到很好的辅佐。
我以前的众多文臣耀武扬威地敞开朝廷,而新的奸佞庸人却多得令恶之术。
高三上册语文第七课《陈情表》教案及原文《陈情表》课文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陈情表》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温习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赏析本文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情于理的构思艺术3、懂得“孝”的价值观基础上,探讨这篇课文最核心的价值在哪教学重难点:1、领会真挚感情、培养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悟出做真人,说真话的“真”的文化内涵,从而领会自由生活的价值,获得生活的智慧。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文本,在领悟李密的孝道忠信和机心重重的说话技巧之外,引领学生思考“真”的背后文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