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8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规划合理的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安全等问题,提高城市的道路流畅度和行驶速度,同时还可以降低城市对汽车的依赖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因此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至关重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交通规划课程的设计理念和具体内容。
一、理念交通规划课程应该以“研究、规划、实践”三个基本环节为核心,以城市发展为背景,以交通系统的优化为目标,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划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针对性强,灵活开展,侧重实践和研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交通规划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首先,学生需要学习一些交通规划的基础课程,例如: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与原理、交通工具的选择与使用、道路规划与布局、交通智能化的应用等等。
2、案例分析其次,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完成,例如:城市交通系统改造压力案例、公共交通优化案例、道路拥堵解决方案等等。
3、实践课程最后,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交通规划的实际应用技能,可以设置一些实践课程,例如:城市道路设计与实践、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设计与实践、城市交通系统管理与实践等等。
三、教学方法1、案例授课法在交通规划课程中,可以大量使用案例分析方法,由教师提出某个交通系统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方法。
通过讨论案例,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交通规划的不同方面,从而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
2、分组讨论法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法,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设计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划,并通过每组汇报的方式来让整个班级进行探讨,最后,教师可以对每个小组的方案进行评分和点评,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交通规划的具体实践过程。
3、现场考察方法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交通规划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组织学生到各个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城市的交通规划和交通实施情况,并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为之后的交通规划提供相关的参考。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依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交通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掌握交通流量、路程和速度等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交通规划技术和工具。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通规划设计和分析;具备收集、处理和分析交通数据的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划工作的兴趣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交通规划概述:介绍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方法。
2.交通数据收集与分析:讲解如何收集、处理和分析交通数据,包括交通流量、路程和速度等参数的计算方法。
3.交通规划方法:介绍不同类型的交通规划技术和工具,如网络分析、排队理论、四阶段法等。
4.交通规划案例分析:分析具体交通规划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来说:1.讲授法:用于传授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交通规划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交通规划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进行交通规划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交通规划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相关交通规划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交通规划实验所需的设备,如计算机、交通模拟软件等,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使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城市交通方式及其特点,如道路、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步行系统。
3. 引导学生分析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数据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独立设计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意见,共同完成交通规划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兴趣,激发他们关注和参与城市交通建设的热情。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城市交通规划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使其在解决交通问题时能够遵循客观规律,充分考虑各方利益。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一定的城市交通规划知识体系,能够在实际案例中运用所学技能,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城市交通规划基本概念- 交通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城市交通规划的演变与发展2. 城市交通规划原则与方法- 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交通规划的主要方法- 教材第二章第一、二节3. 城市交通方式及其特点- 道路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系统- 非机动车和步行系统- 教材第二章第三、四节4. 城市交通规划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城市交通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材第二章第五节5. 城市交通规划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与处理- GIS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教材第三章第一节6. 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的原则与流程-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 教材第三章第二、三节7. 团队合作与沟通- 小组讨论的组织与开展- 交通规划方案的展示与评价- 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教学内容按照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城市交通规划的相关知识。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的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熟悉并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具备进行城市交通规划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交通规划的定义、目标和原则,以及交通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2. 交通规划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介绍交通规划中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和分析技术,包括交通流量调查、交通行为分析等。
3. 交通规划的交通需求预测:介绍交通需求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交通需求模型的建立和预测技术。
4. 交通规划的网络设计和交通组织:介绍交通网络设计和交通组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道路网络设计、交叉口控制等。
5. 交通规划的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介绍交通规划中的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包括交通事故分析和交通环境评价等。
6. 交通规划的评估和调整:介绍交通规划的评估和调整方法,包括交通规划方案评估和交通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等。
三、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2. 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实地调研和实践能力,能够进行交通流量调查和交通行为观察等实际操作。
3. 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交通规划项目。
四、课程设计流程1. 课程设计前期准备:组织学生学习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2. 课程设计方案制定: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城市或者地区进行交通规划设计,制定课程设计方案,包括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技术选择等。
3. 数据采集和分析: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采集,运用相关方法和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包括交通流量调查、交通行为观察等。
4. 交通需求预测:学生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运用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和技术,对未来交通需求进行预测。
5. 交通规划方案设计:学生根据交通需求预测结果,运用交通网络设计和交通组织方法,设计交通规划方案。
大学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交通需求分析、交通网络设计、交通流量分配等核心概念。
2. 掌握不同类型的交通模型及其适用条件,如出行生成模型、出行分布模型、方式划分模型等。
3. 了解当前城市交通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相关交通规划的政策与法规。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交通规划软件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独立完成小规模的交通规划实践项目。
2. 培养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包括运用所学理论对特定区域的交通状况进行评估和提出改善方案。
3. 通过案例学习,掌握撰写交通规划报告的基本格式和要求,提升报告撰写和汇报展示的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划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和创新精神,树立良好的专业学习态度。
2. 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在团队项目中沟通协调、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交通规划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在优化交通环境中应承担的责任。
本课程设计旨在结合大学交通规划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组织:1. 交通规划基本理论:- 交通需求分析: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等模型。
- 交通网络设计:介绍交通网络设计的原则、方法及评价指标。
- 交通流量分配:探讨不同类型的流量分配算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
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第1-4章。
2. 交通规划实践方法:- 数据收集与处理:教授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交通规划所需的基础数据。
- 模型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不同类型交通模型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 交通规划软件操作:介绍常用交通规划软件的使用方法,如TransCAD、VISSIM等。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苏州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划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城市交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技术和工具,了解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和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交通规划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的兴趣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和问题,以及交通规划的基本技术和工具。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交通规划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和问题:包括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交通规划的基本技术和工具:包括交通预测和规划的基本方法,交通模型和交通规划软件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交通规划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规划的实际操作过程和方法。
3.实验法: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技术和工具。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为学生提供交通规划的基本知识框架和理论基础。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
3.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交通规划工具和软件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研究内容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目的和重要性;2. 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步骤、方法和相关技术;3. 了解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4. 熟悉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的政策、法规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数据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城市交通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交通规划原理,设计合理、高效的交通线路和设施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交通规划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划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关注城市交通问题,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分析和解决问题;4. 培养学生遵循交通规划职业道德,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让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生具有一定的地图阅读、数据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但对交通规划的认识较为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分析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划基本概念与目的- 了解交通规划的定义、功能与作用;- 掌握交通规划的分类和基本任务。
2. 交通规划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学习交通调查、数据分析、需求预测等基本步骤;- 掌握交通规划中的网络分析、线性规划等方法。
3.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分析城市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公共交通等问题;- 探讨土地利用、道路网规划、公共交通优化等解决方案。
4. 交通规划相关技术-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模拟模型等技术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学习交通规划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5. 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政策、法规及发展趋势- 学习我国城市交通规划相关政策、法规;- 了解国内外城市交通规划的发展趋势和成功案例。
学校内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校园内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
2. 学生掌握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3.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交通标志及其含义。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校园交通现状并设计合理交通流线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评估和优化校园交通规划。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升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校园交通安全的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感。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参与的团队精神,提升对集体利益的关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活动课程,结合交通安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注重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校园交通规划,为校园交通安全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校园交通安全知识:包括交通规则、交通安全常识、紧急情况处理等,对应教材第三章“交通安全基础”。
- 交通规则:行走、骑行、乘车等基本规则。
- 交通安全常识:如何判断安全距离、安全过马路等。
- 紧急情况处理:遇到交通事故如何报警、自救和互救。
2. 校园交通规划原则与方法:学习校园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对应教材第四章“交通规划与设计”。
- 规划原则:安全、便捷、环保、美观。
- 设计方法:交通流线设计、交通设施布局、交通组织与管理。
3. 实践操作:结合校园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合作完成校园交通规划实践,对应教材第五章“实践操作”。
- 分析现状:了解校园交通存在的问题。
- 设计方案:制定校园交通优化方案,包括交通流线、设施布局等。
- 评估优化:评估方案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交通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使学生掌握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规划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交通规划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合理、高效的交通线路和设施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交通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交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3.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交通观念,倡导绿色出行,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数学和计算机基础,对城市交通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交通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划基本概念:介绍交通规划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分析交通规划的必要性及意义。
教材章节:第一章 交通规划概述2. 城市交通系统:讲解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分析城市交通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城市交通系统及其问题3. 交通规划方法:介绍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方法,重点讲解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网络设计等内容。
教材章节:第三章 交通规划方法与模型4.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城市的交通规划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
教材章节:第四章 交通规划案例分析5. 现代交通规划技术:介绍现代交通规划技术,如GIS、大数据分析等,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 现代交通规划技术6. 交通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探讨交通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绿色交通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深圳大学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姓名:胡克川学号:2011090100专业班级:交通1班系(院) :土木工程学院指导老师:吕慎设计时间:2015-2016学年第2学期《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内容⑴无约束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⑵交通网络的计算机建模⑶非平衡分配法(包括全无全有交通分配、容量限制-增量加载分配、多路径概率分配)和平衡分配进行交通分配预测设计题目⑴现有一规划区域,共划分为5个交通区,经调查其现状OD分布见表1,各交通区间的出行时间见表2,通过对各交通区的交通生成进行预测,得到各交通区未来交通产生、吸引量见表3,分析计算得到未来各交通区间的交通出行时间ε。
见表4,试用无约束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收敛条件为%≤3表1交通区 1 2 3 4 51 1000 500 300 200 1002 450 1500 500 100 1503 350 200 800 300 504 150 150 300 700 505 80 100 50 70 500表2交通区 1 2 3 4 51 5 10 18 20 302 12 4 10 25 203 15 10 8 15 354 20 25 15 10 305 35 25 35 35 12表3交通区产生量吸引量1 5000 40002 4000 45003 3000 35004 2500 25005 2000 2000表4交通区 1 2 3 4 51 5 10 12 15 202 10 4 8 20 203 10 10 7 10 304 15 20 10 8 205 30 20 30 30 10⑵如下图所示的交通网络,其中节点1、3、7、9为出行生成点,其余节点为交叉口,4个生成点之间出行分布如表1所示。
网络中各路段的零流量的出行时间和通行能力如表2,交通阻抗函数为)/1/(0i i i i C V t t -=。
请用平衡分配法确定各路段的交通量表1 OD 表1 3 7 9 1 0 20 20 50 3 30 0 40 10 7 40 30 0 20 9304030表2 各路段零流量的出行时间和通行能力表123456789ⅠⅡⅢⅢ ⅣⅤ ⅥⅦⅧⅨⅩⅪⅫ图 交通网络图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t 0 3 3 3 2 4 3 2 3 3 5 4 2 C 180100501005050100806050501004.设计成果⑴采用手工的方式计算,提交成果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计算结果,要求计算书提供每一关键步骤的计算。
⑵采用计算机编程的方式计算,要求提供计算机的原代码、输入数据文件、输出成果文件、程序流程图和必要说明(包括变量说明等)。
⑶采用软件计算必须有输入和输出文件和详细的计算界面。
课程设计成果设计一无约束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使用软件:SPSS 、Excel 。
设计步骤:根据无约束重力模型12ij i j ij q O D c ββγα-=应先求出代标定参数α、β1、β2和γ,再根据模型计算一遍分布交通量,最后通过数次平均系数法迭代得到最终分布交通量。
一、使用Excel处理数据并进行运算根据重力模型,两边取对数得ln(q ij)=lnα+β1ln(O i)+β2ln(D j)-γln(c ij)转换式子为y=a0+a11x11+a12x12+a2x2参数定义:y=ln(q ij),a0=lnα,a1=β1,a12=β2,a2=-γ,x11=ln(O i),x12=ln(D j),x2=ln(c ij)。
为方便计算机处理数据,将现状OD分布和现状、将来行驶时间t的矩阵型表格转化为目录型表格。
根据参数定义和OD表数据,计算出各OD点对的对应样本数据如下:二、使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得到参数值将计算得到的y、x11、x12、x2数据复制到SPSS软件中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系数a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 Sig.B 标准误差试用版1 (常量) 9.967 2.496 3.993 .001x11 -.019 .187 -.008 -.102 .920x12 -.012 .200 -.005 -.061 .952x2 -1.551 .142 -.954 -10.909 .000 a. 因变量: y由SPSS软件得出a 0=9.967,a 11=-0.019,a 12=-0.012,a 2=-1.551根据参数定义算得参数值为α=21311.455,β1=-0.019,β2=-0.012,γ=1.551标定的无约束重力模型为0.0190.012 1.55121311.455ij i j ij q O D c ---=g g g三、使用Excel 求解已标定重力模型的交通量由重力模型和样本数据,使用Excel 计算分布交通量得到下表四、使用Excel进行平均系数法迭代第一次迭代:取重力模型分布交通量中的V/D和U/O数据,根据平均系数法得到各点对应的系数i j FO FD 平均系数1 1 1.900613594 1.496305087 1.6984593411 2 1.900613594 1.398735758 1.6496746761 3 1.900613594 1.450381742 1.6754976681 4 1.900613594 1.508541477 1.7045775351 5 1.900613594 1.879808694 1.8902111442 1 1.174679687 1.496305087 1.3354923872 2 1.174679687 1.398735758 1.2867077222 3 1.174679687 1.450381742 1.3125307142 4 1.174679687 1.508541477 1.3416105822 5 1.174679687 1.879808694 1.527244193 1 1.282572667 1.496305087 1.3894388773 2 1.282572667 1.398735758 1.3406542133 3 1.282572667 1.450381742 1.3664772043 4 1.282572667 1.508541477 1.3955570723 5 1.282572667 1.879808694 1.5811906814 1 1.440390758 1.496305087 1.4683479234 2 1.440390758 1.398735758 1.4195632584 3 1.440390758 1.450381742 1.445386254 4 1.440390758 1.508541477 1.4744661184 5 1.440390758 1.879808694 1.6600997265 1 2.187785449 1.496305087 1.8420452685 2 2.187785449 1.398735758 1.7932606035 3 2.187785449 1.450381742 1.8190835955 4 2.187785449 1.508541477 1.8481634635 5 2.187785449 1.879808694 2.033797071将各OD点对的交通量乘以平均系数得到第一次迭代的交通分布量表格,整理为矩阵型表格如下:未达到收敛标准ε=3%,继续进行迭代。
第二次迭代:未达到收敛标准ε=3%,继续进行迭代。
第三次迭代:i j FD平均系数11 1.063802733 1.010******** 1.063802733 1.0456******* 1.063802733 1.04269647214 1.063802733 1.03663181515 1.063802733 1.021********.9415591820.949520714220.9415591820.984568181230.9415591820.981574696240.9415591820.975510039250.9415591820.960845214310.9624274790.959954862320.9624274790.995002329330.9624274790.992008845340.9624274790.985944187350.9624274790.971279362410.9845371310.971009688420.984537131 1.006057156430.984537131 1.003063671440.9845371310.996999013450.9845371310.98233418951 1.055283307 1.00638277652 1.055283307 1.0414******* 1.055283307 1.03843675954 1.055283307 1.032372102551.0552833071.017707277FO 0.9574822451.027577181.021*******.0094608960.9801312460.9574822451.027577181.021*******.0094608960.9801312460.9574822451.027577181.021*******.0094608960.9801312460.9574822451.027577181.021*******.0094608960.9801312460.9574822451.027577181.021*******.0094608960.980131246未达到收敛标准ε=3%,继续进行迭代。
第四次迭代:i j FD平均系数11 1.038349936 1.00227549712 1.038349936 1.0315******* 1.038349936 1.028******** 1.038349936 1.022******* 1.038349936 1.007294913210.9633202270.964760642220.9633202270.99399425230.9633202270.990708821240.9633202270.985296785250.9633202270.969780058310.9780290820.972115069320.978029082 1.001348677330.9780290820.998063249340.9780290820.992651213350.9780290820.977134485410.990292050.978246554420.99029205 1.007480161430.99029205 1.004194733440.990292050.998782697450.990292050.9832659751 1.0306830150.99844203652 1.030683015 1.027******** 1.030683015 1.024******** 1.030683015 1.018978179551.0306830151.003461452FO 0.9662010571.024*******.0180974161.0072733440.9762398890.9662010571.024*******.0180974161.0072733440.9762398890.9662010571.024*******.0180974161.0072733440.9762398890.9662010571.024*******.0180974161.0072733440.9762398890.9662010571.024*******.0180974161.0072733440.976239889达到收敛标准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