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278.00 KB
- 文档页数:52
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 是指由于心肌缺血而引起的以纤维化为主的心肌病,属特异性心肌病范畴。
【病因】基本病因是冠心病。
冠心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下列易患因素和危险因素有关:年龄、性别、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绝经、其他。
【发病机理】心脏增大,有心力衰竭者尤为明显。
心肌弥漫性纤维化,病变主要累及左心室心肌和乳头肌,可波及起搏传导系统。
患者的冠状动脉可出现闭塞性病变和无闭塞性。
【临床表现】(一)心脏增大患者有心绞痛或MI的病史,心脏逐渐增大,以左心室扩大为主,后期则两侧心脏均扩大。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的心绞痛或MI史。
(二)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多逐渐发生,大多先呈左心衰竭,继以右心衰竭,出现相应的症状。
第七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心律失常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这些心律失常一旦出现将持续存在,其中以期前收缩(室性或房性)、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传导阻滞为多见,阵发性心动过速亦时有发现,有些患者在心脏还未明显增大前已发生心律失常,也有发生猝死者。
【治疗】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方法:①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冠脉搭桥、血管再生;②心肌再生: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③改善心功能:药物治疗、左室减容术聚质网心室包绕术,心脏再同步化;④心肌能量代谢;⑤终末期的心脏移植等方面的质量进展。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主要依靠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和排除可引起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心电图检查是最为重要的检查。
其他有关检查有:放射性核素检查超声心动图、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
【预后】有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预后差,故在心脏增大而未发生心力衰竭的阶段中宜避免劳累,尽量保护心脏功能。
【防治】预防在于积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在于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和心肌的营养,控制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
察
赵光贤;李玉子;孙洪斌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09(011)002
【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8年3月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左卡尼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静滴3.0g/日、阿托伐他汀20mg(1次/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左卡尼汀组患者主要症状及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赵光贤;李玉子;孙洪斌
【作者单位】133000,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133000,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133000,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3.阿托伐他汀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4.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5.左卡尼汀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铝镁匹林片(Ⅱ)治疗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李璐;陈林;周鹏【摘要】目的评价铝镁匹林片(Ⅱ)对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胃肠道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就诊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的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58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三组.A组195例,采用单纯的氯吡格雷治疗;B组196例,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C组196例,采用铝镁匹林片(Ⅱ)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用药前及用药30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30 d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用药前(P<0.05).三组患者用药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不全相同(P<0.05).用药后A组的血小板聚集率高于B、C组(P<0.01);B组用药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心绞痛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事件中,三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胃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B组(P<0.05).结论铝镁匹林片(Ⅱ)对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29【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铝镁匹林片(Ⅱ);阿司匹林肠溶片;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血小板聚集【作者】李璐;陈林;周鹏【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500;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500;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SIHD)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起心肌缺血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可伴有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重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1]。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9(10):879-880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比较浙江省桐乡市濮院中心医院(314502) 柴敬杰张卫春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
方法:74例缺血性心脏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
复方丹参滴丸组42例,予复方丹参滴丸10粒,每日3次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组32例,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静滴,两组疗程均为3周。
结果:改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92.9%。
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为59.3%,经Ridit分析P<0.01。
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复方丹参滴丸组为61.9%,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为34.4%,经Ridit分析P<0.05。
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满意。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注射液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复方丹参滴丸是在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工艺研制的新剂型,为棕色圆珠形滴丸,气香.味稍苦,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
药物介绍及有关报道示该药对缺血心肌有保护作用,可明显增加冠脉供血。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改善症状和心电图异常,可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并有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等功效[1]。
笔者将复方丹参滴丸口服与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比较疗效如下。
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所有病例为缺血性心脏病所致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患者,并符合WHO关于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具有3个月以上典型劳累型心绞痛病史,心绞痛每周发作5次以上,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酯类药物可缓解症状。
另并发早搏每分钟≤6次者也入选在内。
1996年来共74例,随机抽取42例为复方丹参滴丸组,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53±9)岁,病程(3.30±1.2)年;32例为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其中男16例,女l6例,年龄(54±7)岁,病程(3.4±1.0)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具有可比性。
麝香保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潘木源【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90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心功能、心肌缺血改善、住院治疗时间、6个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缺血性心脏病治疗中采用麝香保心丸方案具有更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功能、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安全可靠,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临床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理想用药,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6(013)005【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麝香保心丸;心脏功能【作者】潘木源【作者单位】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寨岗中心卫生院清远 5133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血管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冠状动脉长期严重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组织产生萎缩与营养不足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纤维化、心肌瘢痕及心力衰竭的疾病[1]。
近几年,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缺血性心脏病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会进一步转变为心力衰竭,造成致残率及死亡率增加[2]。
我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90例缺血性心脏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4年10月~2015年10月90例缺血性心脏病病例,经入院诊疗,全部患者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43.7±4.5)岁,心功能依照NYHA分级:Ⅰ级8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5例;研究组45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46.4± 5.2)岁,心功能依照NYHA分级:Ⅰ级6例,Ⅱ级15例,Ⅲ级16例,Ⅳ级8例。
无临床症状,做心脏彩超,重点观察冠脉变化,头半年每1~2个月复查1次,以后1年复查1次,重点检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
连续2~3年,心脏彩超未发现冠状动脉受
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川崎病系自限性疾病,多数经住院正规治疗能痊愈,预后良好,得过之后95%以上的人不会复发。
但极少数合并冠状动脉瘤者可发展成
出院后要坚持定期复查。
已出现冠状动脉改变的患儿一般要求每1~3个月复查1次心脏彩超和心电图,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后每半年复查1次,连续3次正常后改为3~5年后复查。
本病患儿长期复诊十分重要,了解
照组有效率为60.71%。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学上,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为心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流缓慢,血脉瘀阻,心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致。
复方血栓通胶囊正是根据这一病机,用黄芪益气养心,辅以三七、丹参、玄参等中药活血通脉,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心、祛瘀止痛之功,对稳定型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
[1]沙倩萍,常红梅,柯昌毅.硫酸氢氯比格雷片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急性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
房,2014,25(28):2616-2618.
[2]张耀民.复方血栓通胶囊
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陕
医,2011,32(6):664-665.。
心机缺血吃什么药心机缺血是一种心脏血液供应不足的病症,常常出现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身上。
当心脏供血不足时,心脏无法正常运作,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针对心机缺血,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治疗方法,其中药物治疗是常见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心机缺血药物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减少心脏负荷,保护心脏功能的稳定。
以下是常用的心机缺血药物。
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
2. nitrates(硝酸酯类药物):这一类药物常用于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它们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血液供应,减少心脏负荷,缓解心绞痛的发作。
3. beta-blockers(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脏供血需求。
它们还可以改善心脏蠕动,增加心脏收缩力,有助于缓解心脏缺血的症状。
4. ACE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能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保护心脏功能,有助于减少心脏缺血的发生。
5.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总的来说,心机缺血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及早治疗才能保证心脏的正常工作。
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能够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减少心脏负荷,保护心脏功能稳定。
然而,药物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遵守医生的指导,注意服药时间和剂量,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是心机缺血治疗的一部分,患者还需要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维护心脏健康。
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正常体重等都是维护心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此外,定期的心脏检查和医生的随访也是非常重要的,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最后,本文提到的药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因此,在开始任何药物治疗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并按照其指导进行治疗。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理杨丽媛;郭琳【摘要】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38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在1周内经2次运动,试验结果为阳性且运动持续时间变异低于10%,给予TMZ 20mg tid,联合应用单一的β-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或长效的硝酸脂治疗12周.结果服用曲美他嗪前相比较,运动持续时间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P<0.001),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mm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与其他常规药物联用对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能增加运动量,可以作为该病的辅助用药.【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1(017)031【总页数】1页(P139)【关键词】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脏病;作用机理【作者】杨丽媛;郭琳【作者单位】650051,昆明市延安医院药剂科;650051,昆明市延安医院药剂科【正文语种】中文冠心病的基本病变是供应心脏血和氧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官腔狭窄,使得心肌血氧的供需之间失去平衡。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比例居高不下,成为各心血管临床问题中的关键,但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高危老患者即老年糖尿病心力衰竭和血运重建的比例逐渐升高,而针对这样庞大的患者群,除了血运重建外,还主张以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改变血流动力学为主的药物治疗方案,其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或者减少心肌血氧消耗,从而达到防止心绞痛的目的;二是长期缓慢的扩张冠状动脉,使发生堵塞血管的周围动脉扩张、增粗,逐渐建立侧支循环,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但是,根据临床的经验来看,仅仅使用血运重建手术和血液动力学药物的控制,往往是不足够的,再缺血或者心绞痛控制不佳的状况时有发生,其比例约占60%~70%。
1 作用机理心脏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每天跳动100000次,泵出10t血,同时还需要进行代谢来获得能量以维持自身内环境的稳定.在正常情况下,心肌主要通过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氧化——2条通路来产生能量。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40例疗效观察
王成琴;张功志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1999(000)007
【摘要】治疗缺血性心脏病(CHD)药物很多,但没有迅速改善症状的药物。
临床通过选用参麦注射液,获得突出疗效,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41)
【作者】王成琴;张功志
【作者单位】富锦市卫生防疫站;富锦市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脉络宁静脉滴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40例疗效观察 [J], 张佳俊;周福军
2.西药配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40例疗效观察 [J], 杨昆;金志泽
3.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J], 程晓昱
4.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J], 杨俊环;于广梅;崔东
5.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脏病7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黄孝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