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pendorf 蛋白质核酸自动分析仪操作说明与注意事项
- 格式:wps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Eppendorf 蛋白质核酸分析仪操作说明与注意事项操作说明:准备:开始测定前只需开启仪器背后的电源开关即可开始测定。
1、打开电源预热30分钟;2、根据样品的类型调取相应的程序,如:待检测样品微双链DNA,可按控制板上的dsDNA键,显示屏显示进入测定双链DNA程序;3、根据要求向一只比色皿中加入DNA标准样液或不含DNA的空白液做对照,将该比色皿放值或0.000 A 入比色皿槽,按下Standard键或Blank键;待屏幕上显示标准样的A260字样时,取出对照比色皿;4、放入加有样品的比色皿,按下Sample键,显示屏将会显示测定结果;5、记录测定结果或打印结果。
6、取出已测样品比色皿,放入含下一个待测样品的比色皿,按Sample键,读取结果;7、通过该仪器可测定核酸或蛋白的纯度,浓度等等,只需根据样品类型及检测目的调取相应程序即可。
一、核酸浓度测定(包括dsDNA、ssDNA、RNA、Oligo)1. 例如待测定样品为dsDNA(eg:PCR产物),按下键“7 / dsDNA”(若待测样品为ssDNA,eg:反转录合成的第一链cDNA产物,则相应按下键“8 / ssDN A 若待测样品为RNA,则按下键“9 / RNA”;若待测样品为Oligo(寡聚核苷酸),eg:PCR引物,则相应按下键“6 / Oligo”。
)2. 若测定样品需要稀释后测定,则需先设定样品的稀释度:(1)按下键“Dilution”;(2)输入样品体积和稀释液体积,按Enter键确认。
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
注意:空白对照是空白液,并非所有情况都是水。
(例如用Tris 溶液溶解DNA制品,则要用Tri s液做空白对照。
)3. 按下键“Blank”;4. 仪器记录空白对照,设置为0.000A;(先不取出对照,按下Sample,看是否调零成功,若成功则可开始测样品)5. 将第一个样品置入样品孔;6. 按下“Sample”;7. 仪器显示第一个样品的相关参数(记下样品浓度,OD260,OD280,OD260/OD280)8. 直接放入第二个样品;9. 按下“Sample”;10. 仪器显示第二个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浓度值,以及其他相关参考比值;11. 依次测定,每个样品的测定值将自动存储在机器中,查看测定结果的方法如下:(1)按下键“./ Function”(2)选择“DISPLAY-RESULT”,按Enter键,查看每个样品的测定值记录(本机可存储100个样品的测定值)。
核酸检测仪器操作手册1. 简介这份操作手册介绍了核酸检测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
2. 仪器准备在开始操作之前,请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确认仪器已连接电源并正常供电。
- 验证仪器的相关部件和耗材已按照说明正确安装。
3. 操作步骤3.1 样本准备- 收集待检测样本,并确保样本储存合适,保证其完整性和纯度。
- 根据所用试剂的要求,对样本进行前处理(如提取、纯化等)。
3.2 仪器开机- 按照仪器上的开机按钮,启动核酸检测仪器。
- 等待仪器系统完全启动并进行自检。
3.3 样本装载- 打开仪器的样本孔,并按照操作界面上的指示将样本注入到相应孔中。
- 注意不要发生交叉污染,避免样本之间的相互干扰。
3.4 检测参数设置- 通过仪器的操作界面,设置适当的核酸检测参数,如温度、时间、检测方法等。
- 根据所用试剂的要求,合理设置检测参数,以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
3.5 检测过程监控- 在检测过程中,及时观察仪器的运行情况。
- 注意监测温度、时间等参数的稳定性,确保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6 结果记录与分析- 当检测完成后,仪器会给出检测结果。
- 及时记录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4. 仪器关机与清洁- 检测完成后,根据仪器的关机操作,将仪器关机。
- 清洁仪器的各个部件和孔位,以确保下次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注意事项在操作核酸检测仪器时,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和仪器说明进行操作。
- 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 避免与其他化学品和污染物接触。
- 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
在阅读本操作手册之前,建议您详细阅读相关仪器的使用说明和安全须知。
以上为核酸检测仪器操作手册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正确操作和使用核酸检测仪器。
核酸蛋白检测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核酸蛋白检测仪是一种用于快速检测样本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的设备,广泛用于生物医学、药物研发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涉及到复杂的检测原理和操作流程,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循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才能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核酸蛋白检测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这种关键设备。
一、安全操作1. 环境要求核酸蛋白检测仪通常需要在控制温度和湿度的实验室环境下工作。
因此,在操作仪器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保实验室具有恒温、恒湿的环境;•确保实验室的通风良好,以确保操作时的舒适性以及健康安全;•确保实验室有足够的电源、网络和其他必要的设备支持核酸蛋白检测仪的正常使用。
2. 操作前准备在操作核酸蛋白检测仪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需要清洁双手,并穿戴适当的实验室防护装备,如实验衣、手套、口罩等;•确保核酸蛋白检测仪的周围空间干净、整洁,并清除任何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杂物;•检查核酸蛋白检测仪的耗材、试剂和样品,确保它们的数量和质量都足够使用。
3. 操作过程在操作核酸蛋白检测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在准备样本时,需要确保样本的数量足够,并注意样本的来源和保存方式,以避免可能的污染和干扰。
•在操作核酸蛋白检测仪时,需要按照说明书和标签上的指示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和错误使用检测设备。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仪器的运行状态和仪器显示的数据信息,及时处理异常和问题。
二、保养规程为确保核酸蛋白检测仪的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在平时需要注意以下保养和维护工作:1.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包括清洁和消毒核酸蛋白检测仪及其附件设备、更换耗材和试剂等,需要按照生产商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
2. 周期检查周期检查是为了确保核酸蛋白检测仪的性能和检测准确性,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检查仪器的外部是否干净整洁;•检查仪器的内部是否有积尘和污垢;•检查耗材和试剂是否足够使用,如需更换,则需要及时更换;•测试仪器的性能并校准是否准确。
核酸蛋白分析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核酸蛋白分析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本中的核酸和蛋白质的仪器,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核酸蛋白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仪器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事故发生。
安全操作规程1. 前置准备在使用核酸蛋白分析仪前,必须确认以下几点:•检查仪器主机与电脑连接是否稳定。
•检查试剂盒是否符合批次要求,确保试剂未过期。
•启动仪器前,应将电脑和仪器开关关闭,然后依次打开。
2. 操作步骤•先将所需试剂倒入试剂槽中。
•开始处理前,实验数据需要设置于电脑程序中。
•打开电脑软件,检查配置是否正常。
•将样品放入样品槽中,确保槽中盖子牢固。
•设置处理时间和温度,按下仪器启动键。
•处理完成后,将样品槽中的剩余液体取出,关闭盖子,并按下空闲键。
3. 注意事项•切勿拔出任何连接于仪器上的电源线或数据线。
•利用样品时,只能使用恰当的容器,并防止样品溢出。
•禁止在处理过程中打开或关闭仪器的电源或按任何按键。
•清洁前,请将电源线和数据线拔出。
用湿布擦拭实验台和仪器表面时,应将仪器断电。
•在维护或清理时,请在仪器开启之前将所有机械部件和电源线关闭。
保养规程1. 环境要求核酸蛋白分析仪的适用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稳定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上下变化过大。
•保持室内整洁,避免恶劣环境导致仪器故障或污染试剂。
2. 清洁和消毒•仪器每次使用后,应当对样品槽进行彻底清洗或者更换。
•用纯净水和无菌纱布清洁机器表面。
可使用少量去离子水,但不要使用任何溶剂。
•如需进行彻底消毒,请使用5-10%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
3. 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试剂,避免使用过期试剂。
•在加液前,请先检查试剂瓶标签和试剂规格,并按要求添加试剂。
•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出示的警报信息,并重点关注各种可能导致仪器故障或数据分析误差的因素。
•如果警报指示仪器需要维修,务必关闭机器,并联系技术支持部门。
总结以上便是核酸蛋白分析仪的安全操作和维护规程,实际操作时,必须详细了解仪器特色、配件和操作说明,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故障和人员伤害。
核酸蛋白检测仪使用方法
一、前言
核酸蛋白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生物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环保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核酸蛋白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二、器材准备
1. 核酸蛋白检测仪
2. 试剂盒
3. 样本(如血液、尿液等)
4. 离心管和移液器
5. 打印纸和打印机
三、实验步骤
1. 样本处理
将样本加入离心管中,离心10分钟,去除上清液,留下沉淀。
加入适量的溶解缓冲液进行溶解。
2. 样本检测
将试剂盒中的试剂加入样本中,按照说明书操作。
将样品放入核酸蛋白检测仪中进行检测。
3. 结果分析
根据核酸或蛋白质含量计算出结果,并打印出结果。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前需认真阅读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操作。
2. 操作时需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样本污染。
3. 样本处理过程中需注意消毒和防止交叉污染。
4. 操作完成后,及时清洗仪器和试剂盒,并妥善保存。
五、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判断样本是否适合检测?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样本类型和适用范围进行判断。
2. 检测结果不准确怎么办?
首先检查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如有误需重新操作。
若操作无误,则需要更换试剂盒或联系供应商解决。
3. 如何保养仪器?
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妥善保存。
六、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核酸蛋白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并注意操作规范,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EPPENDORF PCR仪简易操作说明1、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仪器显示完软件版本号及型号后,进入主菜单(如下图)。
2、新建、编辑程序1)新建程序:在Main-Menu主菜单下通过光标移动键移动光标到FILES菜单上,按ENTERN 键进入,在FILES子菜单下选择STANDAND按ENTERN确认,即可将STANDARD标准程序调用修改,修改完后可另存为其它程序名(也可选择NEW子菜单建立全新的程序)。
如下图:在上图界面上,移动光标到BLOCK选项上,通过SEL键选择BLOCK(对热模块进入温控)或TUBE(对样品管温控),再将光标移到LID,设置热盖温度为103度。
NOWAIT和AUTO 同BLOCK选项一样的设置过程。
再将光标下移到空格行,按一次SEL键,出现1 T=* *,将光标移到*上设置温度,再将光标后移设置时间,再将光标下移设置下一个温度过程;若要在该步温度下设置温度或时间递增或递减条件,则将光标移动该语句行号的正下方,按再OPTION键,即可设置递增或递减条件;若程序中需要循环语句,则可反复按SEL键直至出现GOTO ** REP **,设置返回到第几步共有多少个循环(目标循环数减1),依此类推设置完整个程序即可。
程序保存:设置完程序后按EXIT键退出程序,仪器将提示是否保存程序,通过SEL键选择YES,再给程序取个名称,先用光标移动键移动原程序名称上,用DELE键逐个删除原名称名称,输入新的程序名称(名称中通过反复按SEL键可输入字母),最后按ENTERN保存程序。
2)编辑程序同上过程。
3)在Main-Menu主菜单下选择DELE按ENTERN进入删除程序界面,用光标移动键选择需要删除的程序,再按ENTERN键即可删除程序。
4)在Main-Menu主菜单下选择START子菜单,通过光标移动键选择需要运行的程序,按START键即可运行该程序。
5)程序运行过程中可按OPTION键显示程序运行时间及结束时间(只显示5秒钟)。
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的使用及常见问题分析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是一种用于定量分析蛋白质表达量的工具。
它可以自动完成蛋白印迹实验中的样品处理、膜上蛋白质捕捉、洗涤、标记和检测等工作,减少了操作时间和操作复杂度,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度。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常见问题分析。
使用方法:1. 设备准备:打开设备电源并预热30分钟。
2. 样品准备:将待分析的蛋白质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纯化,使得样品质量达到要求。
将样品加入样品槽中,并按照所选浓度进行稀释。
3. 膜上负载蛋白:将膜放入膜架中,加入足量的转移缓冲液,将蛋白印迹样品加入膜上。
注意将样品均匀地加在膜上,并避免泡沫产生。
4. 自动处理:将膜架放入系统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程序,启动系统。
设备会自动进行样品处理、膜上蛋白质捕捉、洗涤、标记和检测等过程。
5. 显示结果:实验完成后,结果将自动显示在屏幕上。
您可以查看结果、保存数据、打印报告等。
常见问题分析:1. 样品加载不均匀:样品的均匀性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避免此问题,要将样品均匀地涂布于膜上,避免在涂布过程中产生泡沫。
2. 膜上蛋白质沉积不均匀:若发现膜上蛋白质沉积不均匀,可以尝试调整转移缓冲液的用量、时间或加强洗涤步骤。
3. 实验结果不准确:如果发现实验结果不准确,可以检查实验操作是否规范、仪器是否正常、样品是否符合要求等。
总之,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在快速、准确、可靠地分析蛋白质表达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核酸蛋白测定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核酸蛋白测定仪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正确的使用和保养核酸蛋白测定仪,不仅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核酸蛋白测定仪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安全操作规程1. 操作前准备工作在操作核酸蛋白测定仪前,请注意以下事项:•确认所需仪器和试剂是否齐备;•确认试剂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阅读并遵守相关的使用说明书和安全须知;•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使用实验室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 仪器的操作在使用核酸蛋白测定仪时,请注意以下事项:•在操作前,检查仪器的状态是否良好,如有损坏或故障,请及时联系维修人员;•严格遵守仪器操作流程和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在操作时,必须使用实验室指定的试剂,并按照生物安全规定处理废弃物;•禁止吸烟、喝水或食物进入实验室,并禁止在实验台上放置化学品和试剂瓶等其他物品。
3. 实验后的清理工作在实验结束后,应注意以下清理工作:•将废弃物按照生物安全规定处理;•仪器内部和外部应进行清理和消毒;•正确储存试剂,并将仪器关机并妥善保存。
保养规程适当的保养可以延长核酸蛋白测定仪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
以下是常见的保养规程:1. 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指的是每日或每次使用后的简单清洁和维护。
主要包括:•清洁仪器的内部和外部;•维护仪器的电源和电线;•对具有易损部件的仪器,如光源,使用后应当进行清洁和保养。
2. 周期性保养周期性保养是指定期对核酸蛋白测定仪进行深度清洁和维修,以保持仪器的正常运行状态。
周期性保养包括:•更换损坏或失效的部件;•检查电子元件和信号传输管路,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元件;•对仪器进行升级和更新配置;•进行消毒处理,清洁水槽和附件等有关部位。
3. 维修维护如果核酸蛋白测定仪出现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应当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在维修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维护;•更换损坏或失效的部件;•使用原装或与之相同或相当的部件进行替换;•严格遵守维修和维护的操作指南。
BioPhotometer plus 操作指南新型面板介绍:检测前准备:1, 打开仪器和打印机(如果需要的话)开关2, 准备好比色皿,空白溶液,标准溶液和样品。
标准品和样品的溶液若低于吸光度0.02-0.03A(相当于dsDNA 1.0-1.5 μg/ml的浓度)不可再使用3, 打开样品滑盖常规检测步骤:1, 在面板检测方法中选择需要的方法,使用前先检查所选方法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按下enter键,显示屏如下1, 依次放入空白(按blank键)、标准品(按standard键)和样品(按sample 键),再按enter键分别进行检测2, 完成检测后合上滑盖,关闭电源。
检测方法:BioPhotmeter plus 在出厂前已预存以下检测方法,可以直接调用。
检测方法组检测方法 解释 波长双链DNA 单链DNADNA 低聚糖DNA根据不同的参数值来计算DNA 浓度。
预设的参数值不同,检测方法也不同。
检测波长:260 nm检测纯度的次波长:230,280,340 nm RNA RNA 低聚糖RNA同DNA 检测组类似 同DNA 检测组类似BCA 微量BCA550 nmBRADFORD微量BRADFORD595 nm LOWRY 微量LOWRY加好试剂后计算蛋白的浓度。
检测方法通过校准曲线的评估程序来预先编程。
标准品的代号和目标浓度的可以修改 595 nm蛋白 蛋白280 nm 根据参数值来计算蛋白浓度 检测波长:280 nm检测纯度的次波长:260, 340 nmOD 600 OD 600 浊度检测可以测量细菌密度 595 nmDYE 550 – 双链DNA DYE 550 – 单链DNA DYE 550 – RNA DYE 550 – 寡核苷酸dye 550 DYE 550 – 蛋白检测染料标记的生物分子:计算分子(核酸或蛋白)的浓度以及单一测量步骤中的染料。
同时还能检测生物分子的染料标记率。
DNA/RNA/寡核苷酸:参考DNA 和RNA 的检测组 蛋白:参考蛋白检测组中的蛋白 280 nm 染料的检测波长:550 nm DYE 650 – 双链DNA DYE 650 – 单链DNADYE 650 – RNADYE 650 – 寡核苷酸dye 650 DYE 650 – 蛋白同“dye 550”检测方法 DNA/RNA/寡核苷酸:参考DNA 和RNA 的检测组 蛋白:参考蛋白检测组中的蛋白 280 nm 染料的检测波长:650 nm 340 检测 ASSAY 340/1 ASSAY 340/2ASSAY 340/3在340nm 处检测来计算浓度。
目录:1 安全预防法2安装2。
1 交货包装2。
2仪器的安装2。
3功能性单元2。
3.1Mastercycler ep realplex2.4 启动2。
4.1 realplex模块与热模块之间的连接2。
4。
2 Mastercycler ep realplex 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2.4。
3 与其它部件的连接2.4。
4realplex软件的安装2。
4.4。
1 安装主程序2.4。
4.2 数据恢复2.4.4.3开始realplex软件的运行3。
操作3.1管理者登陆3。
2登陆3。
3 用户变更3.4 系统配置3。
4.1 对使用者的管理3。
4.1。
1新用户建立3。
4.1.2编辑用户3。
4.1。
3删除用户3.4.2 用户层3。
4.3循环仪3。
4。
4 realplex模块3.4.5 系统层3.4。
5.1 特性3。
4。
5.2登陆出错信息3.4.5。
3 用户登陆3.4。
5.4 软件更新3。
5检测项目管理3.5.1 建立检测项目3.5。
2 打开检测项目3。
5。
3保存检测项目3。
5。
4保存模板文件3.5.5 模板文件的使用3。
5.6复制检测项目3。
5。
7 检测项目的输出3。
5.8 检测项目的输入3。
5.9建立文件夹3.5.10 删除检测项目和文件夹3。
6 探针管理3。
7 染料管理3.8 校准3。
8.1背景校准3.8。
2 颜色校准3.8.2。
1 使用商业的校准工具包进行的颜色校准3。
8。
2。
2 客户特有的染料的校准3。
9 数据库管理3.9.1当前数据库的自动保存3.9.2当前数据库的保存3.9。
3 输入数据库3.9.4数据库的归档4编程(检测项目的建立)4.1建立一个新的检测项目4。
2 建立板布局4。
2。
1 染料的确定4.2.2参考染料的选择4。
2.3 样本容积输入4。
2.4探针类型的确定4。
2.5 背景的确定4。
2.6样品类型的定义4。
2。
6.1 标准4.2.6.2 阳性对照4。
2.6。
3 阴性对照4.2。
6.4 未知样品4。
目录:1 安全预防法2 安装2.1 交货包装2.2 仪器的安装2.3 功能性单元2.3.1 Mastercycler ep realplex2.4 启动2.4.1 realplex模块与热模块之间的连接2.4.2 Mastercycler ep realplex 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2.4.3 与其它部件的连接2.4.4 realplex软件的安装2.4.4.1 安装主程序2.4.4.2 数据恢复2.4.4.3 开始realplex软件的运行3. 操作3.1 管理者登陆3.2 登陆3.3 用户变更3.4 系统配置3.4.1 对使用者的管理3.4.1.1 新用户建立3.4.1.2 编辑用户3.4.1.3删除用户3.4.2 用户层3.4.3 循环仪3.4.4 realplex 模块3.4.5 系统层3.4.5.1 特性3.4.5.2 登陆出错信息3.4.5.3 用户登陆3.4.5.4 软件更新3.5 检测项目管理3.5.1 建立检测项目3.5.2 打开检测项目3.5.3 保存检测项目3.5.4 保存模板文件3.5.5 模板文件的使用3.5.6 复制检测项目3.5.7 检测项目的输出3.5.8 检测项目的输入3.5.9 建立文件夹3.5.10 删除检测项目和文件夹3.6 探针管理3.7 染料管理3.8 校准3.8.1 背景校准3.8.2 颜色校准3.8.2.1 使用商业的校准工具包进行的颜色校准3.8.2.2 客户特有的染料的校准3.9 数据库管理3.9.1 当前数据库的自动保存3.9.2 当前数据库的保存3.9.3 输入数据库3.9.4 数据库的归档4 编程(检测项目的建立)4.1 建立一个新的检测项目4.2 建立板布局4.2.1 染料的确定4.2.2 参考染料的选择4.2.3 样本容积输入4.2.4 探针类型的确定4.2.5 背景的确定4.2.6 样品类型的定义4.2.6.1 标准4.2.6.2 阳性对照4.2.6.3 阴性对照4.2.6.4 未知样品4.2.7 复制和标准系列的自动建立4.2.8 定量的样品类型4.2.9 相对定量的样品类型4.2.9.1 多plex分析例子4.2.9.2 单plex分析的例子4.2.10 熔点分析中的样品类型4.2.11 终点测定中的样品类型4.2.12 +/-检测项目中的样品类型4.2.13 基因辨识中的样品类型4.2.12 样品的复制与剪切4.2.15 删除样品4.2.16 几个样品的归组4.2.17 子检测项目的测定4.2.18 板布局的删除4.2.19 完整检测项目的板布局编辑4.3 pcr程序的建立4.3.1 用模板程序建立一个pcr程序4.3.2 不用模板程序建立pcr程序4.3.3 程序步的插入和编辑4.3.3.1 温度4.3.3.2 循环(1-5步循环)4.3.3.3 保温4.3.3.4 暂停4.3.3.5 声音4.3.3.6 熔解曲线4.3.3.7 终点4.3.4 程序的复制4.3.5 程序的删除4.3.6 测量点的确定4.3.7 热盖设置5 操作(监测)5.1 样品的加载5.2 模块温度控制5.3 样品体积5.4 启动检测项目5.5 单个样品的选择5.6 单个样品类型的选择5.7 循环仪状态5.8 当前运行检测项目的中断5.9 继续运行检测项目5.10 终止检测项目5.11 mastercycler ep realplex 作为pcr的使用5.12 mastercycler ep realplex 作为荧光计的使用5.13 关闭6 分析6.1 概要6.1.1 打开检测项目6.1.1.1 打开在运行的检测项目6.1.1.2 打开子检测项目6.1.2 单一检测项目的选择6.1.3 使样品处于不活动状态6.1.4 样品类型的选择6.1.5 分析模式的选择6.1.6 图标缩放6.1.7 存储默认设置6.1.8 图表的保存和复制6.1.9 样品数据的保存和复制6.1.10 编辑报告6.1.10.1 模板报告的应用6.1.11 分析的保存6.1.12 调用分析6.2 定量6.2.1 阈值确定6.2.2 基准线测定6.2.3 标准曲线6.2.4 分析6.2.5 multiplex 分析6.3 相对定量6.3.1 阈值的测定6.3.2 多plex 分析的估算6.3.3 单plex分析的估算6.4 熔解曲线分析6.4.1 阈值的测定6.4.2 分析6.5 终点测量6.5.1标准曲线6.5.2 分析6.6 +/-检测项目6.6.1 将终点测定作为数据源的+/-检测项目分析模式6.6.1.1 阈值的测定6.6.2 pcr数据作为数据源的+/-assay6.6.2.1 阈值测定6.6.3 分析6.6.4 多plex分析6.7 基因测定6.7.1 阈值测定6.7.2 分析7 维护7.1 清洁仪器的一般方法7.2 热模块的清洁7.3 热模块的验证与校准8 故障查找8.1 一般故障8.2 在sybr绿色分析中发生的错误8.3 qrt-pcr过程中发生的错误9.1 登陆9.2 新用户的建立9.3 创建一个检测项目9.4 检测项目的保存9.5 执行检测项目9.5.1 概述9.5.2 板布局9.5.3 pcr程序9.5.4 开始检测项目9.5.5 当前运行检测项目的中断9.5.6 继续运行检测项目9.5.7 退出检测项目9.5.8 分析10 技术数据2.3 功能性单元2.3.1 Mastercycler ep realplex图1:关闭的realplex模块前面观1 realplex模块2 状态显示3 密封压板(锁住状态)4 控制面板的挂钩(Mastercycler ep realplex不需要)5 热模块图2:打开的realplex模块前面观1 密封压板(开启状态)2 realplex模块3 热模块放入试验样本后,向前拉动realplex模块,覆盖住插入的试管。
梯度PCR操作维护规程1目的:正确使用和维护eppendorf梯度PCR仪。
2适用范围:本实验室使用的eppendorf梯度PCR仪。
3负责人:分子诊断组组长和质量监督管理员4执行人:所有操作eppendorf梯度PCR仪的工作人员5操作程序:5.1仪器使用程序:5.1.1打开机器,进入操作界面5.1.2 选择操作人,确认。
5.1.3输入密码5.1.4 1.选择用户或文件夹。
2.选择建立新文件。
3.给新文件命名。
5.1.5 复制文件或程序:1.选择文件或程序。
2.选择“copy”。
3.确定提示。
4.选中文件夹或用户。
5.“paste”。
5.1.6 删除文件夹和程序。
1.选中文件夹或程序。
2.点击DEL键。
3.点击enter键。
5.1.7 编辑程序:1.选择程序。
2.打开编辑。
3.点击header键。
4.编辑5.设置顶盖温度。
6.确认。
7.选择程序步骤功能。
8.点击“insert”。
9.编辑。
10.点击“options”。
11. 编辑梯度、增量。
12. 点击”》”键。
13.点击“save”。
14.点击“exit”。
5.1.8 结束和开始程序。
1.选中程序。
2.放入样本管。
3.关闭热盖。
4.开始程序。
5.如果多台连用,高亮选中扩增,确定。
6.可选:1)结束程序,选择”stop“。
2)退出程序,选择”abort“。
3)恢复程序,选择”resume“。
5.2仪器维护5.2.1清洁注意:避免烫伤。
热盖升温速度很快,只需要很短时间就升到50℃以上。
开盖前,请等待热盖温度降到30℃以下。
注意:避免有机溶剂腐蚀。
请勿在设备或其配件上使用任何腐蚀性化学品。
如果洒落了腐蚀试剂,应立即用中性的清洁试剂清洁。
危险:避免液体渗透导致电击。
5.2.2清洁设备用软布清洁仪器表面,必要时使用中性的实验室清洁剂。
清洁热盖,打开热盖,用软布擦拭,必要时使用中性的实验室清洁剂。
检测是否有扩增管的碎片残留在PCR仪的扩增孔里,用棉签蘸无水酒精清洁。
全自动特定蛋白即时检测分析仪 简易操作规程一、外观介绍:二、开机前准备电气:检查电源线连接、水桶液位感应开关连接。
流路:检查清洗液桶水量是否足够,废液桶是否清空。
机械位置:三、开机1. 自检及准备:1.1 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行初始化并自检,异常问题会显示红色字体,除“有被污染的反应杯”外,其他异常可能会影响正常测试。
点击“查看反应杯”,可查看当前反应杯状态,并可修改起始杯号;点击“进入系统”,进入主界面;1.2 将试剂从冷藏取出,缓缓颠倒2~3次,去除瓶盖,将瓶口气泡除去,放入试剂仓指定位置。
2. 主界面:点击“维护”可进入维护界面,点击“检测”可进入检测界面,点击“质控”可进入质控界面,点击“关机”可关闭仪器显示屏,点击logo 可进入装机界面;臂正确位置 臂 正确位置 样品搅拌臂 试管位上方 试剂臂 清洗槽上方 样品臂 清洗槽上方 试剂搅拌臂 清洗槽上方四、日常操作1.注意事项:1.1进入检测界面后,点击需要检测的样本类型图标,进入样本检测界面,选错样本类型会导致结果不可信,且有可能损坏仪器部件。
1.2若试剂批号不符、试剂规格不符、未放入试剂,该界面会有提示。
1.3该界面可以实时监控试剂余量、反应杯余量、反应盘温度、清洗液、废液的状态,异常时相应状态会变红,处理后会恢复绿色,全绿状态方可进行检测。
点击“试剂余量”可更换新的试剂(将旧试剂取下,放入新试剂再点击);点击“反应杯”可更换新的反应杯,必需全部换成新杯(换杯按钮可以将需要更换的反应杯逐个转至最易于操作的位置,注意不要污染反应杯透光面);反应盘温度:通常开机15~30分钟后可以达到检测温度;清洗液状态:使用纯化水作为清洗液,装满可进行300例测试,若在检测过程中变红,可以在在当前检测完成后重新加入,更换清洗液后请点击“复位”按键2~3次,完成液路灌注;废液状态:若在检测过程中变红,可以在在当前检测完成后清空。
1.4静脉全血样本上机时应脱帽;为确保混匀效果,样本量应在1ml以上;低于1ml的样本建议手工摇匀后马上上机检测;为防止气泡干扰样本取样,上样前确保样本液面无覆盖型气泡;4小时内的静脉全血脱帽后可直接上机检测,若不确定采样时间,可先手工摇匀后再脱帽上机检测。
Eppendorf蛋白质核酸自动分析仪操作说明与注意事项Eppendorf 蛋白质核酸自动分析仪操作说明与注意事项操作说明:准备:开始测定前只需开启仪器背后的电源开关即可开始测定。
一、核酸浓度测定(包括dsDNA、ssDNA、RNA、Oligo)1. 例如待测定样品为dsDNA(eg:PCR产物),按下键“7 / dsDNA”(若待测样品为ssDNA,eg:反转录合成的第一链cDNA产物,则相应按下键“8 / ssDN A 若待测样品为RNA,则按下键“9 / RNA”;若待测样品为Oligo(寡聚核苷酸),eg:PCR引物,则相应按下键“6 / Oligo”。
)2. 若测定样品需要稀释后测定,则需先设定样品的稀释度:(1)按下键“Dilution”;(2)输入样品体积和稀释液体积,按Enter键确认。
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
注意:空白对照是空白液,并非所有情况都是水。
(例如用Tris 溶液溶解DNA制品,则要用Tris液做空白对照。
)3. 按下键“Blank”;4. 仪器记录空白对照,设置为0.000A;(先不取出对照,按下Sample,看是否调零成功,若成功则可开始测样品)5. 将第一个样品置入样品孔;6. 按下“Sample”;7. 仪器显示第一个样品的相关参数(记下样品浓度,OD260,OD280,OD260/OD280)8. 直接放入第二个样品;9. 按下“Sample”;10. 仪器显示第二个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浓度值,以及其他相关参考比值;11. 依次测定,每个样品的测定值将自动存储在机器中,查看测定结果的方法如下:(1)按下键“./ Function”(2)选择“DISPLAY-RESULT”,按Enter键,查看每个样品的测定值记录(本机可存储100个样品的测定值)。
二、OD600 细菌生长密度测定1. 按下键“5 /OD 600”;2. 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3. 按下键“Blank”;4. 仪器记录空白对照,设置为0.000A;5. 将第一个样品置入样品孔;6. 按下“Sample”;7. 仪器显示第一个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浓度值;8. 依次测定,每个样品的测定值将自动存储在机器中,查看测定结果。
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的使用及常见问题分析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领域的先进技术。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并且能够自动化地进行实验操作,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度。
本文将介绍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问题的分析。
一、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的使用方法1. 样品处理在使用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进行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通常情况下,样品需要经过蛋白抽提、浓缩和纯化等步骤,以确保样品中的蛋白质能够被准确地检测和分析。
2. 试剂配置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适当的配置。
通常情况下,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需要使用蛋白质标记试剂、洗涤缓冲液、显色底物等试剂,这些试剂的配置需要按照系统操作手册进行准确的配比和操作。
3. 样品加载将处理好的样品加载到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的样品槽中,根据系统操作手册的指导进行操作。
通常情况下,系统会根据样品的特性,自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参数。
4. 实验操作启动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根据系统提示进行实验操作。
系统会自动进行样品的处理、标记、洗涤、显色等步骤,用户只需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
5. 数据分析实验完成后,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会自动生成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定量结果。
二、常见问题分析在使用全自动蛋白印迹定量分析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下面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案的介绍。
1. 实验结果不准确实验结果不准确可能是由于样品处理或者试剂配置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或者是由于系统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故障。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首先检查样品处理和试剂配置的步骤,确保每一步都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
检查系统操作过程中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如系统报错或者系统参数设置错误等,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核酸蛋白检测仪使用方法一、仪器介绍1.1 仪器概述1.2 主要特点1.3 技术原理二、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2.1.1 样品准备2.1.2 试剂准备2.1.3 仪器准备2.2 样品处理2.2.1 样品加样2.2.2 样品处理步骤2.3 仪器操作2.3.1 仪器开机2.3.2 仪器设置2.3.3 仪器运行2.4 数据分析2.4.1 数据导出2.4.2 数据解读三、注意事项3.1 仪器使用环境要求3.2 仪器维护与保养3.2.1 日常清洁3.2.2 仪器校准3.3 安全注意事项一、仪器介绍1.1 仪器概述核酸蛋白检测仪是一种高级生化分析仪器,主要用于核酸和蛋白质的检测和分析。
它采用先进的光学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样品中的核酸和蛋白质含量,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高通量的特点。
1.2 主要特点核酸蛋白检测仪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 高灵敏度: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核酸和蛋白质,满足各种实验需求。
- 高精度:采用先进的校准算法,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 高通量:支持同时处理多个样品,提高实验效率。
- 自动化操作:仪器配备了智能化的操作界面和样品处理系统,简化了操作流程,降低了人为误差。
- 数据分析功能:配备了强大的数据分析软件,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快速的分析和解读。
1.3 技术原理核酸蛋白检测仪基于特定的光学原理和分子识别技术。
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或荧光信号,可以得到样品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
仪器采用了高灵敏度的光电传感器和精确的光路调节系统,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操作步骤2.1 准备工作在操作核酸蛋白检测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1 样品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待测样品,样品应符合实验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预处理。
2.1.2 试剂准备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好所需的试剂,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试剂的配制和稀释。
2.1.3 仪器准备•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确保电源连接稳定。
Eppendorf 蛋白质核酸自动分析仪操作说明与注意事项
操作说明:
准备:开始测定前只需开启仪器背后的电源开关即可开始测定。
一、核酸浓度测定(包括dsDNA、ssDNA、RNA、Oligo)
1. 例如待测定样品为dsDNA(eg:PCR产物),按下键“7 / dsDNA”
(若待测样品为ssDNA,eg:反转录合成的第一链cDNA产物,则相应按下键“8 / ssDN A 若待测样品为RNA,则按下键“9 / RNA”;
若待测样品为Oligo(寡聚核苷酸),eg:PCR引物,则相应按下键“6 / Oligo”。
)
2. 若测定样品需要稀释后测定,则需先设定样品的稀释度:
(1)按下键“Dilution”;
(2)输入样品体积和稀释液体积,按Enter键确认。
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
注意:空白对照是空白液,并非所有情况都是水。
(例如用Tris 溶液溶解DNA制品,则要用Tris液做空白对照。
)
3. 按下键“Blank”;
4. 仪器记录空白对照,设置为0.000A;(先不取出对照,按下Sample,看是否调零成功,若成功则可开始测样品)
5. 将第一个样品置入样品孔;
6. 按下“Sample”;
7. 仪器显示第一个样品的相关参数(记下样品浓度,OD260,OD280,OD260/OD280)
8. 直接放入第二个样品;
9. 按下“Sample”;
10. 仪器显示第二个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浓度值,以及其他相关参考比值;
11. 依次测定,每个样品的测定值将自动存储在机器中,查看测定结果的方法如下:(1)按下键“./ Function”
(2)选择“DISPLAY-RESULT”,按Enter键,查看每个样品的测定值记录(本机可存储100个样品的测定值)。
二、OD600 细菌生长密度测定
1. 按下键“5 /OD 600”;
2. 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
3. 按下键“Blank”;
4. 仪器记录空白对照,设置为0.000A;
5. 将第一个样品置入样品孔;
6. 按下“Sample”;
7. 仪器显示第一个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浓度值;
8. 依次测定,每个样品的测定值将自动存储在机器中,查看测定结果。
三、蛋白质浓度的直接测定(280nm测定)
1. 按下键“4 / Protein”;
2. 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
3. 按下键“Blank”;
4. 仪器记录空白对照,设置为0.000A;
5. 将第一个样品置入样品孔;
6. 按下“Sample”;
7. 仪器显示第一个样品的吸光度值和浓度值,以及其他相关参考比值;
8. 依次测定,每个样品的测定值将自动存储在机器中,可查看测定结果。
四、蛋白质浓度显色法的间接测定(Bradford,Lowry,BCA)
1. 按下键“1 / Bradbord”or “2 / Lowry”or“BCA”选择蛋白质显色反应的方法;
注:Bradford键按两次,每次显示不同的测定范围。
2. 设置标准曲线的标准样品数量、测定次数和浓度范围。
按下键“Parameter”用上下键进行选择和参数调整。
3. 将空白对照置入样品孔;
4. 按下键“Blank”;
5. 仪器记录空白对照,设置为0.000A;
6. 将第一个标准品或样品(如需沿用已存储的标准曲线,可直接测样品)置入样品孔;
7. 按下“Sample”或“Standard”;
8. 依次测定标准品或样品,每个样品的测定值将自动存储在机器中,查看测定结果。
五、注意事项:
1 为了尽量减少颗粒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要求核酸吸光值至少大于0.1A,吸光值最好在0.1-1.5A。
在此范围内颗粒的干扰相对较小,结果稳定。
样品的浓度不能过低或者过高。
2 混合要充分,否则吸光值太低,甚至出现负值;
3 混合液中不能有气泡,空白液无悬浮物,否则读数漂移剧烈;
4 必须使用相同的比色杯测试空白液和样品,否则测定浓度结果差异太大;
5 每次换样品要润洗比色杯,测菌液的比色杯专用;
6 换算系数和样品浓度单位选择要一致;
7 样品的体积必须达到比色杯要求的最小体积(50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