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植物界的分类-第二章
- 格式:ppt
- 大小:9.64 MB
- 文档页数:45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各章节生物知识点总
结
第一章植物界的多样性
- 植物界的分类特征
- 植物界的主要分类群
第二章古老的生物世界
- 古生物时代的植物和动物
- 古生物时代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昆虫的基本知识
- 昆虫的特征与分类
- 昆虫的功能和生活性
第四章生物圈的居民
- 生物圈的居民及其特点
- 生物圈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五章解剖植物的结构
- 植物器官的组成与功能
- 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特点
第六章食物和营养
- 生物的营养需求
- 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
第七章遗传与变异
- 遗传的基本规律
- 遗传变异与物种进化
第八章发光、发热及能量的转化- 生物的发光和发热现象
-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第九章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
- 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的重要性- 水分和氧气的运动和流通
第十章动植物的需氧作用
- 动植物的需氧作用过程
- 需氧作用与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解和消化
第十一章植物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第十二章动植物的生殖
- 动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生殖
- 生殖方式对物种繁衍的影响
第十三章初级消费者和二级消费者
- 初级消费者和二级消费者的食性
-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形成和特点
第十四章人体组成与生长发育
- 人体组成和人体器官
- 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和因素
第十五章保护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第十六章生物工程与生命伦理- 生物工程的意义和应用
- 生物工程与生命伦理的关系。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常见的植物一、植物的分类植物按照有无种子分为种子植物(有性繁殖)和孢子植物(无性繁殖)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种。
1)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特征:既有根、茎、叶(营养器官),又有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代表植物:水果:苹果、西瓜、桃子、李子、橘等。
蔬菜:豌豆、青菜、萝卜、黄瓜、南瓜、葫芦、油菜、蚕豆、黄豆、大豆。
花:郁金香、睡莲、玫瑰、白玉兰、梅花、桂花。
树木:樟树、梧桐等。
2)裸子植物:种子裸露的植物,没有果皮包被特征:有根、茎、叶、花和种子、无果实,大多数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
代表植物(松柏杉):松树、杉树、银杏(银杏的果实叫白果)、铁树、侧柏……三、孢子植物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是靠孢子繁殖后代。
其包括:藻类、苔藓类、蕨类1)藻类植物:特征: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但种类众多(约2万种),地球90%的光合作用由它们来完成。
繁殖方式:分裂、孢子。
代表植物:蓝藻、绿藻、褐藻、红藻、硅藻,水绵,海带,紫菜(藻黄素含量多)。
生活环境:水中,池塘和海洋中,少数在潮湿的地面上。
2)苔藓植物:特征:没有根,有小的茎、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有孢子。
繁殖方式:孢子。
代表植物:地钱、葫芦藓。
生活环境:树干、墙头或其他潮湿的环境。
3)厥类植物:特征:有真正的根、茎、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有孢子。
繁殖方式:孢子。
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满江红,卷柏等。
生活环境:树林、田野、河流或湖泊边的阴湿环境中1、下列各种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苏铁B、小麦C、桫椤D、海带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不同的特征是()A、被子植物受精结果,裸子植物受精后不结果B、裸子植物适宜生长在干旱的地方,而被子植物却不能C、裸子植物的根、茎、叶发达,被子植物则不发达D、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3、下列植物中,无根、茎、叶分化的是()A、葫芦藓B、紫菜C、仙人掌D、莲4、下列哪一种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A、苹果B、豌豆C、红松D、黄瓜5、植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6、有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背面有孢子囊,据此我们推测它属于()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7、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是()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8、下列植物中靠孢子繁殖的是()A、香蕉B、柳树C、地钱D、苏铁9、下列各种食物中我们吃的不是果实是的是()A、玉米B、花生C、土豆D、草霉10、下列有关种子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B、无子西瓜不是种子植物C、香蕉中没有种子,但它是种子植物D、柳絮中含有种子11、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叫___植物,它包括____植物和____植物。
植物界的分类植物界的分类是植物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也是生物学的基本内容。
植物界的分类包括生物的分类、归类、系统学等,其目的在于明确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加深入地研究植物的起源、进化及各种性质。
植物界的分类,起源于18世纪初时期的“自然系统”,由德国植物学家卡尔·弗雷德里希·何马斯·林奈(Carl von Linne)提出。
林奈根据植物种类的形态特征来确定植物的分类,并把所有植物按照类、属、种等等不同的级别划分成数千个单位,用一种新的系统来进行植物的分类。
他的著作“Systema Naturae”,提出了植物的分类方法,称为“林奈分类法”,成为后来植物学研究的基础。
植物界的分类,也可以根据植物的生态位来划分,即按照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物种的特性,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生态型群,如森林植物、草原植物、沙漠植物等。
此外,植物界的分类还可以根据植物的生理结构特征来分类,如按照植物的叶片形状、叶脉、花结构等,将植物分成维管束植物、叶脉植物、被子植物等。
植物界的分类,也可以根据植物的演化关系来划分,即根据植物的演化历史、遗传变异等,将植物分成不同的演化类群,如真菌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等。
植物界的分类,在当前也可以考虑现代科学技术,例如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根据植物DNA序列等分子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各种性质。
植物界的分类,就是根据植物的形态、生态、生理、演化关系等多种特征,将植物划分成不同的类群,以便更深入地探究其起源、进化及各种性质。
植物界的分类,不仅有助于更深入理解植物的演化过程,而且还有助于研究保护遗传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结构,从而为植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植物界分类
植物界(Plantae)是一个特殊的生物界,具有自养能力,可以通过
光合作用从空气中摄取光和其他元素来产生化合物,从而提供自己所需的
营养。
植物界可分为三类:原生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原生植物(Cryptogamae)包括苔藓植物(Bryopsida)、蕨类植物(Pteropsida)、蘚苔植物(Psilophyta)、腺藻植物(Phylum Chlorophyta)及球藻植物(Phylum Charophyta)等。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主要包括铁杉科(Taxodiaceae)、杉科(Cupressaceae)、柏科(Taxaceae)、双子叶植物科(Ginkgoaceae)、玉木科(Gnetaceae)、种子植物科(Ephedraceae)、种子植物科(Cycadaceae)等。
被子植物(Angiospermae)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类(Magnoliopsida)
和单子叶植物类(Liliopsida),其中前者包括蔷薇科(Rosaceae)、甘
蓝科(Brassicaceae)、苹果科(Rosaceae)、植物科(Asteraceae)等,而单子叶植物则包括百合科(Liliaceae)、马兜铃科(Piperaceae)、
风信子科(Convallariaceae)、菊科(Asteraceae)等等。
植物学电子教案(下篇)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教研室引言一、两种分类系统:人为分类系统:不是根据植物的自然性质,也没有考察彼此间在演化上的亲疏关系,就一、两个特点或应用价值进行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化学、植物生态学等不同角度,反映植物界自然演化过程及彼此间亲缘关系进行分类。
将植物界50万种以上植物分为16个门二、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一)植物界的分类单位(taxa):界、门、纲、目、科、属、种(species)、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变型(Forma)、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理类群,同种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彼此杂交可以产生后代。
种群(Population):在一个分布区的所有种内植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二)植物界分类的依据:1 形态学依据:依据形态结构特征分类。
优点是:直观、简便。
2 细胞学依据:以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性质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
3.化学依据:植物的化学组成随种类而异,因而化学成分可以作为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植物碱、酚、萜、糖、蛋白质、DNA等等。
常用的有血清学方法和电泳分析法。
4.分子生物学依据:在染色体DNA结构上寻求分子水平差异,作为分类的依据。
5. 超微结构和微形态学依据:利用电镜技术研究植物在超微结构的差异作为分类依据。
(三)植物命名法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在命名上十分混乱,往往存在同物异名的现象,如番茄,南方称为番茄,北方称为西红柿,英语称tomato ;马铃薯,南方称为洋芋,北方叫土豆,英语叫potato,此外还有同名异物的现象,如黄瓜香,可能是荚果蕨,也可能是地榆(蔷薇科)。
双名法(binomial nomenclature):1753年,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巨著«植物种志»中,提出了为植物命名的双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