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河北省集体合同条例发布部门: 河北省发布文号: 河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8 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行为,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关联法规: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
第三条各类企业都应当依照本条例与职工一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是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和福利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订立的书面协议。
第四条签订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平等协商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平等协商是指职工一方的代表与企业方的代表,就签订集体合同和其他劳动关系的事项,依法进行商谈的行为。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集体合同的审核和管理,协调、监督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县级以上地方工会、行业工会、企业管理部门、企业代表组织或者行业管理部门,协助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对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集体合同的订立第六条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尚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代表与企业签订。
集体合同的期限为一至三年。
第七条签订集体合同,应当按照一方提出要约、另一方作出回应、双方平等协商、形成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报送审核登记、正式公布实施的程序进行。
第八条集体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报酬;(二)工作时间;(三)休息休假;(四)社会保险和福利;(五)职业技能培训;(六)劳动安全卫生;(七)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八)劳动纪律;(九)企业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十)双方履行集体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十一)企业工会经费计提拨缴;(十二)集体合同的期限;(十三)变更、解除、终止集体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十四)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协商处理的约定;(十五)违约责任;(十六)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公司综合集体合同3篇篇1公司综合集体合同是指企业与其员工代表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基础上,就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劳动纪律、劳动保护及工会组织等事项达成的书面约定。
公司综合集体合同是企业管理与员工关系协调的工具,在维护和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和谐、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公司综合集体合同的优点1. 有利于维护员工利益。
公司综合集体合同是由员工和企业管理层共同参与协商订立的,能够充分体现员工利益诉求,确保员工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2. 有利于企业管理。
通过公司综合集体合同,企业能够明确规范员工的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劳动纪律等规定,从而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规范性。
3. 有利于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公司综合集体合同的订立能够通过协商解决劳资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效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4. 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公司综合集体合同通过约定合理的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能够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司综合集体合同的内容1. 劳动条件:包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加班加点、轮岗轮休等规定。
2. 工资福利:包括工资计算方式、涨薪标准、福利待遇、奖金发放等规定。
3. 劳动纪律:包括员工迟到早退、旷工、擅离职守等违纪处罚的规定。
4. 劳动保护: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等规定。
5. 工会组织:包括工会组织的设立、职责、权利义务等规定。
三、公司综合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1. 建立协商机制。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与员工代表协商讨论的机制,确定订立公司综合集体合同的时间、地点和程序。
2. 确定谈判代表。
企业和员工代表应当各自确定谈判代表,代表双方开展协商讨论,就劳动条件、工资福利等事项达成共识。
3. 起草合同文本。
企业和员工代表达成共识后,应当起草公司综合集体合同的文本,并经双方确认签署。
4. 公示和登记。
公司综合集体合同经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签字后,应当在企业内公示,并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登记备案。
集体合同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企业内集体合同的管理,保障员工权益,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存在的集体合同的管理。
第三条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与劳动者的集体合同制度,履行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履行等一切义务。
第四条集体合同应当以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公平合理为原则。
第五条企业内部工会应当积极参与和推动集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
第六条集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集体合同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八条企业应当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宣传和解释,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修改和违法解除合同。
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二章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和要求第十条企业应当在员工代表大会或工会监督下,依法依规订立集体合同。
第十一条集体合同应当经过工会主席和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后生效。
第十二条集体合同应当界定合同的期限、主要内容、权利义务、解决争议的方式等事项。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在集体合同中明确劳动者的工资、工时、休假、福利待遇等事项。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在集体合同中明确员工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时间等事项。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在集体合同中规定员工的责任和义务,约定员工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在集体合同中规定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和方式,明确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在集体合同中约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标准和支付时间,确保合同权益不受侵犯。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在集体合同中规定劳动者的休假时间和休假流程,确保劳动者的休息权利。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在集体合同中确保劳动者的劳动安全和健康权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和工伤保险制度。
第三章集体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第二十条集体合同的变更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依法依规签订相关文件并报批准部门备案生效。
第二十一条集体合同的解除应当经过工会主席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共同决定,依法依规签订相关文件并报批准部门备案生效。
陕西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本合同目录一览1. 集体合同的订立1.1 订立集体合同的原则1.2 订立集体合同的程序1.3 集体合同的期限2. 集体合同的内容2.1 劳动报酬2.2 工作时间2.3 休息休假2.4 劳动安全卫生2.5 补充保险和福利2.6 员工培训2.7 劳动争议解决2.8 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3. 集体合同的履行、监督和协调3.1 集体合同的履行3.2 监督机制3.3 协调机制4. 集体合同的效力4.1 集体合同的生效4.2 集体合同的无效4.3 集体合同的撤销5.1 解除集体合同的情形5.2 终止集体合同的情形6. 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6.1 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6.2 员工的违约责任7. 争议的解决7.1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7.2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8. 集体合同的公示和备案8.1 公示程序8.2 备案程序9. 集体合同的修改9.1 修改集体合同的原则9.2 修改集体合同的程序10. 集体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0.1 解除集体合同的情形10.2 终止集体合同的情形11. 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11.1 用人单位的违约责任11.2 员工的违约责任12. 争议的解决12.1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12.2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13.1 公示程序13.2 备案程序14. 集体合同的修改14.1 修改集体合同的原则14.2 修改集体合同的程序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集体合同的订立1.1 订立集体合同的原则1.1.1 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1.1.2 订立集体合同应当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
1.1.3 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规定。
1.2 订立集体合同的程序1.2.1 企业应当依法成立集体协商双方代表组织,代表组织成员应当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公正性。
1.2.2 双方代表组织就集体合同的内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应当向企业员工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十五日。
工会法集体合同3篇篇1工会法集体合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职工意识的逐渐觉醒,工会法集体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集体协商机制,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工会法集体合同是建立在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之上的一种劳动关系制度,它为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条件和环境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集体谈判和协商的途径,能够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一、工会法集体合同的概念及作用工会法集体合同,是指工会与雇主依法签订的具有约束力的集体协商协议。
它是用来规范劳动关系的一种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具有约束力,其内容包括工资福利、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劳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工会法集体合同的主要作用包括:一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获得合理的劳动待遇和工作环境;二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三是促进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解决劳动争议,提高劳动效率。
二、工会法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工会法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集体协商阶段,即工会与雇主就劳动条件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协商,共同商定合同内容;其次是集体协商通过,即由工会代表和雇主代表签署正式的合同文件;最后是合同生效阶段,即合同生效后,双方按照合同规定执行,如果发生争议,可按照合同规定进行调解或仲裁。
三、工会法集体合同的内容工会法集体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条件方面,包括工资标准、薪酬福利、加班补偿、年假休假等;二是劳动时间方面,包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加班规定等;三是劳动环境方面,包括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职业培训等;四是劳动保障方面,包括劳动合同、劳动纠纷处理、工会活动权利等。
工会法集体合同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合理合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四、工会法集体合同的实施和监督工会法集体合同的实施和监督是保障合同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工会法集体合同应由公司和工会共同监督执行,确保合同内容得到全面兑现。
企业应建立健全集体合同执行机制,建立集体协商、合同执行、争议处理和后续监督等机制,定期召开相关会议,听取员工意见,及时解决矛盾和纠纷。
如何签订集体合同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可以分为综合性集体合同和专项集体合同两种,专项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集体协商的某项内容签订的专项书面协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合同作为一种劳动法律制度,是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集体合同是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集体协商的结果。
在签订集体合同之前,双方先要就合同内容进行集体协商。
集体协商由双方代表进行。
企业代表,由其法定代表人担任或指派。
职工一方由工会代表担任;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民主推举代表,并须得到半数以上职工的同意。
双方人数应当对等,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协商代表一经产生,无特殊情况,必须履行其义务。
代表产生后,双方应确定协商议题。
提出议题的一方,应在正式协商7日前,以书形式将本方议题送交对方。
集体协商应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平等、合作的原则。
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取得一致意见后,应起草集体合同草案,并将草案文本提请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审议。
审议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正式签订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在7日内由企业一方将集体合同(一式三份)、《集体合同送审说明》、合同双方的资格证明等文件,报送有关的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劳动行政部门在接到集体合同后,应对集体合同双方的资格、集体协商的原则和程序以及具体劳动标准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并在15日内提出审查意见。
劳动行政部门15日内未对集体合同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集体合同生效后,企业应将集体合同向全体职工公布。
集体合同的期限集体合同是有期限限制的,一般为1年,最多不超过3年。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企业报送的集体合同及符合要求的有关材料后,在15日内作出审查意见;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生效日为集体合同的期限起始日。
签合同的程序
合同范本专家的合同范本:
标题,签订合同的程序。
合同签订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行为,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定。
以下是一份标准的合同签订程序范本,以供参考:
第一步,协商议定。
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需要进行充分的协商和讨论,明确合同
的内容、条款和条件。
双方应当就合同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包括合同的目的、权利义务、履行方式、违约责任等。
第二步,起草合同草案。
一般情况下,合同草案由一方起草,并提交给对方审阅。
合同
草案应当清晰明了,条款完整,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在
起草合同草案时,可以寻求合同范本专家的帮助,以确保合同的合
法性和有效性。
第三步,审阅修改。
双方应当对合同草案进行审阅,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修改和补充。
在修改合同草案时,需要注意保持合同的逻辑性和一致性,避
免出现歧义和漏洞。
第四步,签署合同。
当双方对合同草案达成一致意见后,即可进行正式签署。
签署
合同时,应当注意确认双方的身份和授权情况,确保签署的合同具
有法律效力。
第五步,归档备案。
签署合同后,双方应当妥善保管合同文本,并按照法律规定进
行归档备案。
合同范本专家可以提供相关的归档备案建议,以确保
合同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
以上是签订合同的一般程序范本,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具体合同
类型和法律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随时联系合同范本专家,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持。
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常见问题解答一、集体合同有哪些具体内容?集体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1)总则;(2)劳动标准;(3)过渡性规定;(4)一般性规定;(5)附则;(6)末尾。
确定集体合同的内容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内容具体、全面,有关于履行义务的具体要求和措施;二是,中心明确、突出重点,内容避免繁杂琐碎。
二、签订集体合同需要经过哪些程序?签订集体合同的必经程序包括:(1)提出书面要约;(2)平等协商;(3)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4)首席代表签字;(5)报送审核备案;(6)公布。
三、什么是工资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是指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工资集体协商必须坚持“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诚实守信、公平合作;兼顾双方合法权益;不得采取过激行为”的原则。
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和程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受法律保护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四、为什么要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工资是涉及到企业和职工双方共同利益的问题,是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
对职工来说,工资收入是职工生活的主要来源,是职工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的核心;对企业来说,工资是人工成本的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投资经营者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和职工追求劳动报酬最大化,这构成了劳动关系矛盾的突出问题。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维护职工经济利益和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工资分配公决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依法保障职工参与工资分配和获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益,实现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共赢,共创和谐企业,确保广大职工共享和谐社会。
五、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我国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
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
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集体协商代表。
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确定1名首席代表。
进行集体协商。
经集体协商后,双方达成一致的草案,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提请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员工审议通过。
草案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员工出席,且须经出席的代表或员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首席代表签字。
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向全体人员公布。
生效的集体合同,应当自生效之日起以适当的形式向全体人员公布。
集体合同签订表决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集体合同签订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涉及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益,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流程。
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集体合同签订需要由全体员工通过表决的方式进行决定。
集体合同签订表决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确定议定内容在开始签订集体合同前,企业方和员工代表方需要先确定议定内容,包括合同的范围、内容、期限等。
一般来说,议定内容应该涵盖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例如薪酬福利、工作时间、休假制度、劳动保护等。
二、召开集体谈判会议确定议定内容后,企业方和员工代表方需要共同召开集体谈判会议,就议定内容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协商。
双方应该充分尊重对方的意见,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满足双方的合理需求,达成共识。
三、起草合同文本在集体谈判会议达成一致后,双方应该立即起草合同文本,并进行审阅和修改。
合同文本应该清晰明了,条理分明,具有可操作性,并且符合《劳动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送审及备案起草合同文本完成后,企业方应该将合同文本送交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和备案。
相关部门会对合同文本进行审查,确保其合法有效。
审核通过后,合同文本可以正式生效。
五、集体表决一旦合同文本生效,企业应该组织全体员工进行集体表决。
集体表决可以采用现场投票、电子投票等形式,确保每位员工都有表决的权利。
员工可以通过投票决定是否同意合同文本,以及是否同意签署合同。
六、签署合同如果大多数员工投票同意签署合同,企业方和员工代表方可以正式签署合同。
签署合同后,企业和员工都应该遵守合同的规定,并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以上就是集体合同签订表决流程的具体步骤。
通过严格遵循规定的程序,可以有效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保障企业和员工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希望企业和员工都能够珍惜集体合同签订的机会,共同努力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福祉。
第二篇示例:集体合同签订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行为,对于维护双方的权益和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及签订集体合同的程序集体合同和作为劳动法律制度,是协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形式和手段。
为了加强维权机制建设,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推进企业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劳动法》、《工会法》、《集体合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意见》(青劳社厅发〔2007〕34号),就企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问题提出了具体规范意见。
一、平等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平等协商,是用人单位(包括企业、雇主或雇主团体,或以进行平等协商为目的的小企业联合组织)和相应的工会组织(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民主推举代表),在法律地位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就劳动标准、劳动条件以及其他与劳动关系相关的问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而进行沟通、协商的行为。
各类企业都应该建立平等协商机制,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企业都应当与工会代表或职工代表进行平等协商。
要规范和完善协商程序,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推进平等协商工作的重点,由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就企业的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工资支付办法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使平等协商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依法经过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部门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要在建立机制、提高合同质量和讲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企业,以推动各类企业普遍建立集体合同制度为目标,以提高集体合同质量为重点,结合实际,突出培训,加强指导,注重协商,不断规范,逐步完善。
要在普遍开展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不同类型的企业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指导企业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合理确定集体合同具体内容和标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对暂不具备条件签订综合性集体合同的企业,可以就工资分配问题签订单项集体合同或协议。
在签订集体合同的同时,还要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如何签订集体合同7篇篇1集体合同签订指南甲方:[雇主单位名称]乙方:[员工集体名称或代表名称]鉴于双方共同关注集体福利与权益,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签订集体合同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合同目的与原则1. 本合同旨在明确甲、乙双方的整体劳动关系,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促进劳资和谐。
2. 合同签订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合法合规的原则。
二、合同主体及代表1. 甲方为本公司或企业,乙方为甲方全体员工或由员工代表选出的员工集体代表。
2. 双方应提供各自的法定名称、注册地址、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
三、合同内容1. 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甲方需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安全生产,并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2. 劳动报酬与福利待遇:双方应明确工资水平、支付时间、工资增长机制以及各项福利待遇。
3.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约定工时制度,如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并明确加班加点待遇及休假制度。
4. 保险与福利:包括社会保险(五险)、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标准及方式,以及商业保险的购买等。
5. 培训与发展:甲方应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6. 劳动合同管理:明确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或终止的条件和程序。
7. 劳动争议处理:约定劳动争议的调解、仲裁和诉讼程序。
8. 其他双方共同关注的事项。
四、合同签署程序1. 双方经过充分协商,形成集体合同草案。
2. 乙方组织员工代表讨论并通过集体合同草案。
3. 甲方将通过的集体合同提交公司决策机构(如董事会)审查批准。
4. 经批准后,双方正式签署集体合同。
5. 集体合同自签署之日起生效,并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五、合同履行与监督1. 双方应全面履行合同条款,确保集体合同的实施。
2. 建立合同履行监督机制,定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3. 若一方未能履行合同条款,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
〔2023年12月17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标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进展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平等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签订集体合同以及其他与劳动关系有关的制度进展平等商谈的行为。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通过平等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诚信的原那么。
第四条集体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
用人单位与职工个人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执行。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不一致的,按照集体合同执行。
第五条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全面履行。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进展合法性审查,依法对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进展监视。
第七条用人单位工会和区域、行业工会代表职工进展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时,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支持、指导和帮助。
第八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总工会和企业代表组织〔企业结合会、企业家协会、商会等〕分别代表政府、职工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
协商机制的三方应当指导、催促用人单位与职工方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处理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等劳动关系的重要事项,检查用人单位与职工进展平等协商和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
三方协商机制主要采取协商会议的形式,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一、引言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是为了规范北京市内的劳动市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
该条例明确了集体合同的概念、签订程序、履行监督等方面的内容,旨在通过集体协商的方式,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二、集体合同的定义与作用(一)定义集体合同是指劳动者通过工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等事项,经过协商一致订立的书面合同。
(二)作用1.保障劳动者权益:集体合同是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保障,通过集体协商,劳动者可以就劳动条件、报酬等方面与用人单位达成一致,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2.维护劳动关系稳定:集体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重要纽带,有助于双方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争议。
3.促进企业发展:集体合同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从而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集体合同的签订程序(一)提出协商要求劳动者可以通过工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集体合同的要求。
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要求后的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进行协商。
(二)协商与签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就集体合同的内容进行充分协商,协商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和建议。
协商一致后,双方应当在一个月内签订集体合同。
(三)报送与审查集体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应当将集体合同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一个月内进行审查,并将审查结果通知用人单位。
四、集体合同的履行与监督(一)履行用人单位应当履行集体合同的约定,按照约定的内容为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
(二)监督劳动者可以通过工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对用人单位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
五、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用人单位违反集体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依法申请仲裁。
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正文:---------------------------------------------------------------------------------------------------------------------------------------------------- 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1995年8月17日总工发〔1995〕1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指导工会代表职工依法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企业工会。
上级工会依照本办法对企业工会与企业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作进行帮助、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三条平等协商是指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商谈的行为。
企业工会应当与企业建立平等协商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就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
第四条集体合同是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平等协商订立的书面协议。
第五条工会与企业平等协商订立集体合同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合法;(二)平等合作;(三)协商一致;(四)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五)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第六条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第二章平等协商第七条企业工会应当就下列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事项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一)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续订、解除,已订立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履行监督检查;(二)企业涉及职工利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三)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职业培训及职工文化体育生活;(四)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五)职工民主管理;(六)双方认为需要协商的其他事项。
山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正文:---------------------------------------------------------------------------------------------------------------------------------------------------- 山东省企业集体合同条例(1999年12月16日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与职工一方签订、变更、解除和终止集体合同以及集体合同行政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集体合同是指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三条签订集体合同必须遵循合法、平等合作、协商一致的原则。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企业集体合同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工会组织和企业代表组织负责对签订集体合同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代表组织,可以就集体合同履行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
第二章集体合同的签订第五条企业职工一方和企业均有权提出签订集体合同的要求。
一方提出签订集体合同要求的,另一方不得拒绝。
双方应当在十五日内就签订集体合同的有关事项进行协商。
第六条企业与企业职工一方应当建立集体平等协商制度。
签订集体合同必须经过集体平等协商。
第七条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八条参加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平等协商的双方代表人数应当对等,各方为三至十名,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关于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
关于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
(一)制定集体合同草案:
集体合同应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一般情况下,各个企业应当成立集体合同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主持起草集体合同。
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由企业行政和工会各派代表若干人,推行工会和企业行政代表各一人为主席或组长和副主席或副组长。
起草委员会或者起草小组应当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提出集体合同的初步草案。
(二)审议:
将集体合同草案文本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时。
由企业经营者和工会主席分别就协议草案的产生过程、依据及涉及的主要内容作说明,然后由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对协议草案文本进行讨论,作出审议决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颁布的《集体合同规定》第36条规定: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
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2/3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三)签字:
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或盖章。
(四)登记备案:
集体台同签订后,应将集体合同的文本及其各部分附件一式三份提请县级以上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劳动行政部门有审查集体合同内容是否合法的责任,如果发现集体合同中的项目与条款有违法、失实等情况,可不予登记或暂缓登记,发回企业对集体合同进行修正。
如果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没有提出意见。
集体合同印发生法律效力,企业行政、工会组织和职工个人均应切实履行。
(五)公布:
集体台同一经生效。
企业应及时向全体职工公布。
集体合同的订立需要重视合同的内容,因为合同涉及的是人数众多的劳动者,详细约定集体合同的内容才能确保劳动者合法权益不那么容易受到侵害。
在集体合同中,有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需要维权的,可以咨询网站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