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考试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7
最新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专业知识标*为028内科学专业知识考核内容单元细目要点要求一、神经系统疾病概论1.大脑和小脑(1)大脑的解剖结构,不同脑区的功能(2)小脑的结构和功能熟悉2.脑干和颅神经(1)12对颅神经的解剖和传导通路以及损伤后的临床表现(2)脑干的解剖结构,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熟悉3.脊髓脊髓的解剖结构和损害后的表现熟悉4.运动系统(1)上运动系统的解剖结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2)下运动系统的解剖结构,下运动神经熟悉元损害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3)锥体外系的解剖和损害后的表现5.感觉系统不同感觉的传导通路,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和定位诊断熟悉二、神经系统症状学1.头痛*(1)临床分类(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药物治疗了解熟悉了解了解2.头晕(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分类和药物治疗了解熟悉了解3.失眠(1)概念和发生机制(2)临床表现(3)治疗了解熟悉了解4.昏迷* (1)概念和分级了(2)诊断和鉴别诊断(3)急诊处理解掌握掌握5.癫痫*(1)概念和发病机制(2)国际分类和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药物治疗和机制了解掌握掌握掌握三、脑血管疾病*1.脑血管病概论脑血管的解剖和危险因素了解2.血管性痴呆(1)概念(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常用药物作用机制了解掌握掌握掌握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概念(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掌握掌握(4)治疗,常用药物作用机制掌握4.脑梗死(1)概念(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急诊治疗和护理,预防原则了解掌握掌握掌握5.脑出血(1)概念(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急诊处理了解掌握掌握掌握6.蛛网膜下腔出血(1)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和诊断(4)急诊治疗和护理了解掌握掌握熟悉四、脑变性疾病* 1.变性病概论分类和基本病理改变了解2.帕金森病和(1)概念、病理改了路易氏痴呆变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解掌握熟悉了解3.Alzheimer病(1)概念、病理改变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了解掌握熟悉了解4.运动神经元疾病(1)概念、病理改变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熟悉了解五、脑炎性疾病1.炎性脱髓鞘概论(1)概念、发病机制(2)分类以及相关临床表现了解了解2.多发性硬化(1)概念、病因和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亚洲患者的特点了解掌握熟悉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3.脑炎和脑膜炎(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了解掌握熟悉熟悉六、脊髓疾病1.脊髓压迫症(1)病因(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熟悉熟悉2.脊髓炎(1)病因和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急诊处理了解掌握掌握熟悉3.亚急性联合变性(1)病因和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掌握掌握七、周围神经疾病*1.周围神经病总论(1)发病原因和基本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了解2.面神经炎(1)概念和发病原因(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了解掌握熟悉熟悉3.三叉神经痛(1)概念和发病原因(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了解掌握熟悉熟悉4.炎性神经病(GBS和CIDP)(1)概念和发病原因(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了解熟悉熟悉掌握5.糖尿病神经病(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了解(4)治疗和护理熟悉了解6.中毒性神经病(酒精和药物中毒)(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了解熟悉熟悉了解7.遗传性神经病(1)临床表现和分类(2)辅助检查了解八、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分级和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和护理了解掌握熟悉熟悉九、骨骼肌疾病1.骨骼肌疾病概论(1)概念和发病原因(2)基本病理改变(3)临床表现规律了解2.肌营养不良(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分型和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了解熟悉了解3.周期性瘫痪(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分型和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了解熟悉了解了解4.代谢性肌肉病(脂肪和糖元代谢)(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分型和表现(3)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了解熟悉了解了解5.炎性肌肉病(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1)概念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治疗了解熟悉了解熟悉。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试题及答案(卷四)一、A11、关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不正确的说法是A、妄想结构比较松散B、不常伴幻觉C、妄想内容比较荒谬D、缓慢发病者多E、及时治疗效果好2、紧张综合征主要见于A、精神分裂症紧张型B、精神分裂症青春型C、癔疗D、神经衰弱E、躁狂症二、A21、23岁,男性,3个月前起病,说话语无伦次,常自言自语,说自已是神仙,是伟人,对异性有非分之想,攻击亲人。
查体:意识清晰,兴奋躁动,思维破碎,内容离奇,难以理解,认为门外有人要杀他,有一台电脑在影响他的大脑,使大脑在不停地转。
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显著体征,该患诊断是A、躁狂症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心因性精神障碍E、神经症2、男,18岁,高三学生。
既往学习成绩一贯优良,品德良好。
据父母反映该生近半年来,可能因为学习任务太重,高考压力太大,出现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且变得孤僻不与人交往,对父母态度冷漠又粗暴,失眠,有时自语自笑。
精神检查时,该学生回答问题语词单调,对上述表现回答说压力太大、脑子变得空白、听不进老师讲课、记忆力变差,回答时面无表情。
该学生最可能的病情诊断是A、焦虑症B、抑郁症C、精神分裂症D、神经衰弱E、应激相关障碍3、29岁,女性,10个月前起病,言语错乱,别人难以理解,骂人毁物,逐渐言语活动减少,不能与周围人沟通,近3个月来呆坐少语,自笑,认为自己的事别人都能知晓,有人要害自己。
查体:意识清晰,目光表情呆滞,耳边有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被洞悉感,有思维中断,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显著体征,该患者诊断为A、抑郁症B、精神分裂症C、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D、内分泌疾病所致精神障碍E、偏执性精神障碍三、A3/A41、男,30岁。
约1年时间孤僻、寡言,近期由于被上级批评后出现失眠,不上班并紧闭门窗,声称有人监视自己,在家中不敢谈话,说家中已被安装窃听器,公安局也要逮捕自己,不吃妻子做的饭食,认为妻子已同他人合伙在饭菜中放了毒药。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大纲要求1.抑郁症(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2.双相障碍(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3.恶劣心境(1)临床表现(2)治疗抑郁症一、抑郁症的概述抑郁症是情感性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抑郁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可伴有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在自杀人群中约有70% 的个体和抑郁症或抑郁情绪有关。
同时,抑郁症还和个体出现物质依赖、焦虑性障碍等情况密切相关。
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一)主要症状患者可体验到与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低落、或压抑感,或沮丧、悲伤等。
1.兴趣下降或缺乏。
2.“三无”症状即无望、无助和无价值。
3.“三自”症状即自责、自罪和自杀。
(二)伴随症状1.认识障碍思维迟缓,可出现幻觉、妄想。
2.精神运动性抑制少语或不语,行动迟缓。
木僵。
3.焦虑症状。
4.躯体症状。
但实验室检查不能查见相应病变。
5.睡眠障碍。
6.生物学改变食欲改变、性欲改变、体重改变、症状的昼夜节律变化。
三、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一)以情绪低落为基本症状。
(二)应有下列症状中的至少四项1.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下降或缺乏。
2.精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出现罪恶妄想。
5.思维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三)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以下情况之一)1.社会功能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四)病程标准症状至少持续两周。
(五)排除标准1.应排除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抑郁。
2.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但应注意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四、抑郁症的鉴别诊断在诊断抑郁症时应注意与以下几个方面的疾病相鉴别:(一)精神分裂症。
(二)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系统红斑狼疮、慢性肝炎、结核等。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试题及答案(卷六)一、A11、适应障碍A、是一种长期症状B、发病与生活事件严重程度无关C、出现精神病性症状D、明显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E、发病多在应激件生活事件发生后3天内出现2、适应障碍A、是一种长期症状B、发病与生活事件严重程度无关C、出现精神病性症状D、明显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E、发病多在应激件生活事件发生后3天内出现3、以下不是PTSD临床表现的是A、反复发生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B、症状闪回C、幻觉D、错觉E、晕厥4、不是急性应激障碍治疗原则的是A、及时B、就近C、简洁D、大剂量药物E、紧扣重点5、急性应激障碍诊断要点错误的是A、以异乎寻常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B、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兴奋C、排除癔症D、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E、不会有意识模糊6、关于应激相关障碍,错误的是A、不等于应激B、只有应激反应超出一定强度时发生C、对个体社会功能产生影响D、对个体人际交往产生影响E、是一组功能性精神障碍7、应激源A、作用于个体,使其产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B、仅存于外部物质环境C、人类应激源相对狭窄D、个体先天或后天因素不会成为应激源E、恋爱婚姻及家庭问题不会成为应激源8、关于应激,不正确的是A、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产生的B、个体生理或心理稳态受到干扰C、应激源单独作用的过程D、应激源到应激反应有多种中介因素E、个体努力维持内稳态的动态过程9、下列有关应激相关障碍的选项正确的是A、就是指一组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直接作用而引起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B、就是指一组由于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社会(环境)因素间接作用而引起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C、包括分离(转换)性障碍、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D、应激相关障碍包括慢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三大类E、症状表现与精神刺激的内容不是很密切10、下列有关急性应激障碍正确的是A、是以急剧的、严重的精神刺激作为间接原因B、是以急剧的、严重的精神刺激作为直接原因C、者通常在受刺激后几天后发病D、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精神病性障碍。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试题及答案(卷七)一、A11、下述智能障碍的观点错误的是A、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及错构两大类B、临床表现与智力缺陷密切相关C、可通过社会适应能力评定D、IQ评定35分属于中度精神发育迟滞E、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可产生类似痴呆的表现2、不属于情感障碍特点的是A、情感性质改变B、情感波动性改变C、情感协调性改变D、情感高涨表现E、情感抑郁表现3、有关自知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内省力B、对自己的精神疾病的认识能力C、精神症性障碍患者一般没有自知力D、某些情况可在病情好转时自知力逐渐恢复E、自知力完整是精神病病情痊愈的主要指标二、A21、刘某,女,45岁,3年来经常感到胸前部不适和腹部不适。
体内有一种“气”游走不定。
怀疑患有“冠心病”和“胃癌”。
经心电图、胃镜检查均正常,此症状是A、感觉增强B、感觉减退C、人格解体D、内脏幻觉E、内感不适2、彭某,男,47岁,病人反复说:“你是医生…医生…医生。
请你给我看病…看病…看病。
我要回家…回家…回家”,该症状是A、思维破裂B、模仿言语C、持续言语D、刻板言语E、重复言语3、女,23岁,问她“你是哪里人?”病人快速回答说:“我是中国人,祖国在我心中,我三中毕业,到山中去,矿物局山中,我在矿山当会计……人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的时代。
培养一代新人,我们都是革命接班人”,此症状是A、思维不连贯B、思维松弛C、思维奔逸D、思维破碎E、思维扩散4、女,50岁,突然听到儿子意外去世,立即不认亲人,看到儿子就在眼前说:“妈给你弄点好吃的”,随即给做龙虾等,家人劝阻不理睬,两天后突然清楚,病人经过不能完全回忆。
该症状是A、强迫状态B、朦胧状态C、谵妄状态D、抑郁状态E、幻觉妄想状态5、男,20岁,大学生,病人到电影院看到门前有4根大石柱子,立即体验到这4根石柱子刺在自己的心脏,电影院的人都在嘲笑他,立即离开电影院A、妄想心境B、妄想回忆C、妄想知觉D、被害妄想E、关系妄想6、女,24岁,半年来无原因认为同事指桑骂槐地议论她,街上行人的举动及电视内容都针对她。
临床医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临床医学综合考试范围为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病理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包括诊断学)和外科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医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基础医学约60%,其中,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20%,病理学约20%。
临床医学约40%,其中内科学约20%,外科学约20%。
4、试卷题型结构A1型题每小题1.5分,共135分A2型题每小题2分,共60分B型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X 型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三.考查内容生理学部分(一)绪论1 .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 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 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
4. 刺激和阈刺激,可兴奋细胞(或组织),组织的兴奋,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 动作电位(或兴奋)的引起和它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6. 神经- 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 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1. 血液的组成、血量和理化特性。
2.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4. 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纤维蛋白的溶解。
5. AB0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1. 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精神障碍大纲要求1.概述(1)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概念(2)精神障碍的病因学(3)精神障碍的分类(4)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2.症状学(1)认知障碍(2)情感障碍(3)意志行为障碍(4)智能障碍(5)自知力及诊断意义(6)常见的综合征概论一、概念精神障碍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发生病理生理变化和功能损害,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出现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种精神活动异常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精神病特指具有幻觉、妄想或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抑制等“精神病性症状”的精神障碍,最典型的是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重性躁狂症和抑郁症。
因此精神病只是精神障碍中的一部分。
二、精神障碍的病因(1)内因:生物学因素①遗传;②中枢神经感染与外伤。
(2)外因:心理、社会因素①人格障碍;②应激。
症状学一、症状学概述精神症状:精神活动的异常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达或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二、常见精神症状(一)认知障碍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非幻觉性知觉障碍:病人感知的是客观事物本身,但对其个别属性的感知发生障碍。
幻觉: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
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
感知综合障碍: 指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多见于癫痫。
(二)思维障碍思维障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常见的症状如下:(1)思维奔逸患者表现健谈,说话滔滔不绝,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转移)。
多见于躁狂症。
(2)思维迟缓患者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多见于抑郁症。
(3)思维贫乏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空洞单调或词穷句短,回答简单。
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4)思维散漫说话东拉西扯,答非所问。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试题及答案(卷三)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处理原则以下哪项不对A.首先必须治疗引起精神障碍的原发躯体疾病B.支持疗法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充足的营养供应等C.护理包括安静、安全的环境和防止意外发生等D.对精神症状的控制应遵从大剂量、足疗程的原则E.要考虑治疗药物对病人的副作用『正确答案』D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除了A、脑衰弱综合征B、急性脑病综合征C、精神自动综合征D、慢性脑病综合征E、情感障碍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A、精神症状多有“昼轻夜重”的波动性B、可表现出急性或慢性脑病综合征C、精神症状一般发生在躯体疾病的恢复期D、病程及预后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状况与治疗是否得当E、具有躯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阳性发现二、A21、女性,13岁,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痤疮、高血压、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激惹、幻觉状态、四肢肌肉无力、震颤。
该病的诊断最可能是A、精神分裂症B、神经症C、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E、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2、女性,34岁,1年来,情绪激动、失眠、心悸、疲乏、消瘦、话多、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突眼,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其治疗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积极治疗原发病B、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C、防止感染D、禁用精神药物E、心理治疗3、女性,42岁,10年来,畏寒、少汗、乏力、纳差、嗓音粗、月经不调、便秘、少言、少动、表情淡漠.近来出现面色苍白蜡黄,眼睑、颊部虚肿、呆钝、愚蠢,一过性幻视,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精神障碍B、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C、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所致精神障碍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所致精神障碍E、精神分裂症参考答案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选C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多种精神障碍或综合征,如意识障碍、认知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表现和行为障碍等。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试题及答案(卷二)女,19岁。
近三个月至少每周2次因情绪激动而暴饮暴食,每次摄入常人4~5倍的量,无法自控。
过后又担心发胖采取催吐的方法将食物全部吐出,暴食后出现内疚自责,甚至自杀观念,体重无明显下降,该患者的诊断是A.躁狂发作B.神经性贪食C.神经性呕吐D.神经性厌食E.抑郁发作『正确答案』B1、有关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情绪为心理因素影响躯体功能的媒介B、A型性格可能与紧张的发生有关C、个体易感性与心身疾病无关D、生活事件、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有关E、个体对刺激的评价和应对方式与心身疾病有关2、关于心身疾病,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心理生理障碍B、心理治疗以森田疗法最为合适C、主要累及受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D、由情绪因素引起,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E、症状的波动与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密切相关3、下述疾病中有哪项不属于心身疾病A、梅尼埃综合征B、原发性青光眼C、消化性溃疡D、原发性高血压E、慢性酒中毒4、下述内容有哪一项不是心身疾病A、偏头痛B、支气管哮喘C、过敏性结肠炎D、神经症E、经前期紧张症5、有关心身医学与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心理因素影响躯体内脏功能是通过情绪为媒介来实现的B、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联系C、所有的消极情绪对人体有害无益D、个体易感性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E、有人提出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6、心身疾病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情绪B、生活事件C、性格D、个体易感性E、以上都是7、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药物首选A、抗精神病药B、三环类抗抑郁剂C、单胺氧化酶抑制剂D、抗焦虑药E、抗癫痫药8、对于神经性厌食症,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B、绝大多数为青少年女性C、常具有强迫性人格D、比平均体重值减轻40%以上E、女性闭经,男性性功能减退二、A21、女性,18岁,近1年来认为自己过胖,每日专注于自己的体重、体型,严格限制每日进食量,偶有贪食情况,但饱餐之后.立即自行呕吐,或服泻剂,现出现畏寒体温偏低,月经停止,比标准体重减轻25%,经详细询问病史及各种检查即往无躯体疾病病史,最可能的诊断A、神经性厌食症。
第19章:精神神经系统(50分)第1节:神精病学概论1(1)疼痛局部疼痛:局限于病变部位的疼痛放射痛:如椎间盘突出,病变在椎间盘,却放射到坐骨神经扩散性疼痛:从一个神经扩散到另一个神经(2)感觉过敏(3)感觉异常2、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1)周围神经:损伤后表现为手套和袜子感(2)脊神经后根:剧然的根性疼痛注:脊髓前根管运动,后根管感觉(记忆:男人在前面运动,女人在家里睡觉),后根损害就会感觉障碍,表现为剧然的根性疼痛。
(3)脊髓:受损平面以下感觉障碍,伴有肢体瘫痪(运动、感觉全没了)。
(4)脑干:“交叉瘫”:同侧面部,对侧躯体的感觉障碍(5)内囊:对侧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都障碍)(6)皮质:这里讲感觉障碍,就是指中央后回管(管感觉)损害①如果受到刺激就表现为感觉性癫痫;②如果受到破坏,就会表现为对侧单个肢体感觉障碍,即单瘫3、运动系统损害:(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中枢性瘫痪;(老子强硬,硬瘫)(2)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周围性瘫痪;(儿子软弱,软瘫)(出现肌肉萎缩,但这是运动障碍,感觉没有障碍)二、运动系统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之间靠脊髓皮质束连接。
周围性瘫痪的典型病:小儿麻痹症。
●注意:老子的根据地在中央前回,儿子的根据地在脊髓前角细胞。
(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1.解剖生理2.。
特点:病灶对侧瘫痪。
患肢无失神经电位。
还有个同侧动眼神对侧浅感觉(痛。
(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1.2.1.弛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瘫痪呈节段性分布。
慢性起者因部分损伤的前角细胞受病变刺激出现肉眼可识别(三)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信访办)势。
(1;(212三、感觉系统(1)躯体皮肤粘膜痛温觉周围感受器→脊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I)→脊神经后根→髓内上升1-2个节段→后角细胞(Ⅱ)→前连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脑干→丘脑腹后外侧核(Ⅲ)→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2024新大纲执业医师神经系统考点汇总第一章总论1、上运动神经元:椎体细胞及其纤维(中央前回)2、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及其纤维(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3、皮质脊髓束+皮质脑干束=锥体系4、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痉挛瘫、中枢瘫、硬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征(+);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弛缓瘫、周围瘫、软瘫):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病理征(-)5、鉴别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病理征6、损伤定位大脑皮质:对侧偏瘫脑干:交叉瘫(同侧面部软瘫,对侧肢体硬瘫)内囊:对侧肢体偏瘫、双眼对侧偏盲、偏身感觉障碍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同侧软瘫脊髓半切综合征:同侧深感觉障碍(不过脊髓后角同侧上行延髓交叉),对侧浅感觉障碍(脊髓后角上升1~2节段后交叉)高位颈髓:四肢硬瘫颈膨大:上肢软瘫,下肢硬瘫胸髓:下肢硬瘫腰膨大:下肢软瘫脊髓圆锥:会阴部麻木、大小便失禁马尾:下肢麻木,会阴麻木黑质纹状体:禁止性震颤尾状核、壳核:舞蹈病小脑蚓部:Romberg闭目难立征(+)小脑半球:同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神经末梢: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脊髓后角:浅感觉障碍,深感觉正常(分离性障碍)后根:节段性感觉障碍脊髓侧角:内脏感觉障碍7、锥体外系:锥体系外的所有协调运动神经元的神经,协调随意肌的运动和肌张力8、小脑:蚓部(躯干平衡)+小脑半球(同侧肢体运动协调)9、神经节(外周神经)、神经核(中枢神经):一堆功能相似的细胞组成的10、感觉传递浅感觉深感觉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双极神经元脊神经节2级神经元脊髓后角延髓的薄束核、楔束核3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腹后外侧核11、脑神经脑神经发出部位嗅神经大脑视神经大脑视神经:单眼全盲视交叉:双眼颞侧偏盲视束:双眼对侧偏盲动眼神经中脑支配: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对光反射滑车神经中脑支配:上斜肌三叉神经脑桥支配:面部感觉,分为上中下支(眼支—角膜反射、上颌支、下颌支);咀嚼肌、镫骨肌外展神经脑桥支配:外展神经团对侧支配)听神经脑桥支配听觉舌咽神经延髓支配:舌后1/3、咽喉部的感觉迷走神经延髓副交感神经副神经延髓舌下神经延髓舌肌运动12、脑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副交感神经,瞳孔变化迷走神经疑核:特殊内脏运动,咽喉部面神经核下半部和舌下神经核:对侧支配,其余双侧支13、上腹壁反射:T7、8;中腹壁反射:T9、10;下腹壁反射:T11、1214、病理反射(+):上运动神经元损伤、麻醉、醉酒、深睡眠15、脑膜刺激征:克氏征、布氏征、颈强直16、腰穿:成人L3、4,小儿L4、517、脑脊液:糖2.5~4.5;Cl120~140;蛋白质0.15~0.4518、腰穿禁忌症:局部皮肤感染、出血倾向、大手术后、心肺复苏后、颅内压升高、第四脑室肿瘤(后颅窝病变)19、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瞳孔改变20、小脑扁桃体疝(枕骨大孔疝):呼吸停止、双侧瞳孔大21、颅内压:脑、脑脊液、血液等对颅骨的压力成人:80~180(70~200)mmH2O儿童:50~100mmH2O第二章面神经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Bell麻痹)一、病因:嗜神经病毒、冷风二、机制:下半面神经核对侧支配三、临床表现:核下瘫1、额纹消失2、眼裂不能闭合3、鼻唇沟变浅4、鼓腮漏气5、口角偏向健侧四、体征1、贝尔Bell征:闭眼露出白色巩膜2、面神经炎+乳突周围压痛=Hunt征五、鉴别诊断核上瘫:额纹、眼裂正常六、治疗1、糖皮质激素:首选2、B1、B123、抗病毒4、理疗第三章三叉神经痛一、病因1、中枢学说:异常放电1、中老年2、最主要:面颊部电击样疼痛3、面部有扳机点、触发点4、口角向患侧偏斜5、角膜反射减弱、消失三、治疗1、首选:卡马西平2、次选:苯妥英钠3、介入:激素、麻药封闭4、手术不能耐受、老年人:射频消融能耐受:神经减压术第四章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一、机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神经根、脑神经(面神经常见)等周围神经的髓鞘(施万细胞、髓鞘细胞膜)因自身免疫病变消失的脱髓鞘病变二、病因1、空肠弯曲菌感染2、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EB病毒三、病理:脱髓鞘、炎症细胞浸润四、临床表现1、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最常见)(1)起病急,2W达高峰(2)发病前有感染史(3)最常见:对称性四肢无力,双下肢为主,自下而上发展(4)最严重:累及呼吸肌(5)二便无异常(6)侵犯面神经:双侧面瘫(7)腓肠肌压痛(8)多有感觉障碍,感觉障碍轻于运动障碍2、急性运动神经病3、急性感觉神经病4、急性运动感觉神经病5、急性广泛自主神经神经病6、Miller-Fisher综合征(1)共济失调(2)腱反射消失(3)眼外肌麻痹(4)抗GQ1b抗体五、辅助检查1、特异性:脑脊液蛋白质↑、细胞数量↓:脑脊液分离现象2、抗GQ1b抗体3、神经电生理:神经传导速度减慢4、腓肠肌活检六、治疗1、血浆置换3、糖皮质激素4、呼吸机第五章脊髓压迫症一、病因1、肿瘤髓外:神经鞘膜瘤髓内:神经胶质细胞硬膜外:转移瘤2、炎症3、外伤4、退变5、先天畸形:椎管狭窄6、血液疾病:血友病二、临床表现1、急性数小时~数天内出现脊髓横贯性损伤早期:软瘫→脊髓休克期晚期:硬瘫2、慢性根痛期:放射性疼痛,向远端传递脊髓部分受压:脊髓半切综合征Broen-Sequard+同侧运动障碍脊髓完全受压:受损平面以下瘫痪3、特殊表现髓内肿瘤髓外肿瘤时间早晚鉴别点神经根疼痛不明显,定位不准准确明显神经根疼痛,定位明显发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脊髓造影术梭形膨大杯口征MRI髓内占位,梭形膨大髓外占位脊髓半切综合征少见多见马鞍回避:马鞍多见少见S3~5最后受累三、辅助检查1、脊髓MRI2、脊髓造影术3、脑脊液:蛋白质凝固→Froin征→脑脊液受阻四、治疗1、对症治疗2、手术切除:急性6小时以内第六章视神经脊髓炎一、机制自身免疫导致脊髓白质(中枢神级系统)脱髓鞘前索运动,侧索浅感觉,后索深感觉二、病因自身AQP-4抗体攻击中枢神经系统里的星形胶质细胞三、临床表现视野损伤眼部疼痛2、脊髓累及最常见:胸髓受损平面下的感觉运动障碍二便障碍四、辅助检查1、测AQP-4抗体2、脊髓MRI:胸髓≥3个节段高信号五、治疗1、急性期:首选大量糖皮质激素,可加用血浆置换,再加用免疫球蛋白2、缓解期: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康复第七章头皮损伤一、病因:直接暴力二、解剖1、头皮血运丰富2、易感染三、分类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四、临床表现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部位皮肤和帽状腱膜之间帽状腱膜和骨膜之间骨膜和颅骨之间特点波动感不明显血肿较大,波动感明显血肿大,波动感治疗观察,自行吸收消毒后穿刺抽血、加压包扎禁忌加压包扎五、治疗头皮裂伤:24h内清创第八章颅骨骨折一、病因:暴力因素二、分型按照骨折形态: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洞性骨折按照部位:颅盖骨骨折、颅底骨折按照脑脊液有无漏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三、颅盖骨骨折1、线性骨折诊断:X线、CT治疗:观察2、凹陷性骨折颅骨凹陷可压迫脑实质,导致脑功能障碍诊断:X线、C治疗:手术(凹陷>1cm、症状性典型、重要功能区)四、颅底骨骨折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表现熊猫眼、鼻漏耳漏、鼻漏乳突瘀斑Bettle征神经I(最常见)、II多神经(VII、VIII)XI、XII治疗保守治疗脑脊液漏:不要堵、禁止腰穿第九章脑损伤一、机制1、着力点:直接暴力→加速性损伤2、应力点:间接暴力→减速性损伤、对冲伤二、分型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程度最轻较重较重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意识障碍、生命体征不平稳临床表现当时意识障碍,可完全性恢复,体征阴性,逆行性遗忘CT阴性高低密度混杂、散在治疗观察轻症观察,重症手术手术第十章颅内血肿一、概述:颅内血肿是颅脑外伤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改变二、分型按照部位: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按照时间:急性、亚急性3d~3w、慢性三、临床表现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对冲伤机制直接颅脑损伤,常合并颅骨骨折血管脑膜中动脉撕裂脑皮质表面血管临床表现中间清醒期进行性昏迷进行性昏迷合并脑疝可可脑CT双凸镜新月形局限高密度区治疗首选:20%甘露醇手术:脑疝、小脑幕上方出血30ml、小脑幕下方出血10ml、颞区出血20ml第十一章脑血管疾病一、解剖1、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方(运动、感觉)2、椎基底动脉→大脑后A动脉→大脑后方、脑干、小脑(平衡、视力)二、分类1、按照血管:出血性、缺血性2、按照病情快慢:急性、慢性(血管性痴呆)三、病因1、最主要:动脉粥样硬化2、高血压、高血脂第十二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一、病因最主要: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自行溶解二、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突发感觉运动障碍,常<1h内完全恢复,最长24h2、定位颈内动脉:运动感觉三、辅助检查1、脑CT:正常2、脑血管造影术四、治疗首选:阿司匹林第十三章脑血栓形成一、病因1、最主要:脑动脉粥样硬化2、三高3、危险因素:TIA二、临床表现1、晨起发病、安静中发病2、运动、感觉障碍,不能完全恢复3、具体表现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内囊:三偏小脑后下动脉→小脑: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椎基底动脉→脑干:交叉瘫中脑:Weber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瞳孔大)、对侧肢体硬瘫脑桥:闭锁综合征→仅仅能动眼球延髓背外侧:Wallenburg综合征→前庭眩晕、共济失调、交叉瘫、Horner综合征、眼震颤、饮水呛咳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无动眼神经麻痹大脑脚综合征: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向上向内运动障碍、上睑下垂、眼斜视复视)分水岭脑梗死:位于两个血管的交界区多发性脑梗死:梗死灶≥2个三、辅助检查1、脑CT:<24h正常,>24h低密度2、脑血管造影术DSA四、治疗溶栓:尿激酶、链激酶、rt-PA,静脉溶栓<4.5h,动脉溶栓<6h第十四章脑栓塞一、病因1、左心栓子2、并发症:房颤、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二、临床表现1、中青年多见2、有原发心脏病3、一侧肢体运动安静障碍三、辅助检查1、脑CT:<24h正常,>24h低密度2、脑血管造影术DSA四、治疗1、治疗原发病2、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第十五章脑出血一、病因脑室CT高密度+颅底异常血管影→烟雾病二、病理最主要血管: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脑内最易出血:基底节三、临床表现1、运动中、激动发病2、头疼3、一侧肢体运动感觉障碍4、具体表现基底节→内囊:三偏椎基底动脉→脑干、小脑: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眩晕、复视小脑: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脑室:头疼、呕吐、四肢迟缓性瘫痪四、辅助检查1、脑CT:高密度区2、DSA五、治疗1、20%甘露醇2、手术治疗:丘脑>15ml、桥壳>30ml、小脑>10ml、脑室出血第十六章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病因1、最主要:动脉瘤2、动静脉畸形二、临床表现1、剧烈头痛2、脑膜刺激征3、一般四肢正常,严重时运动障碍三、辅助检查1、腰穿:血性脑脊液2、首选:脑CT(脑池高密度区)3、DSA四、治疗1、20%甘露醇2、手术:动脉瘤夹闭术、开颅第十七章颅内压增高一、病因1、颅内容物增多2、先天畸形:先天性狭颅症3、无关:颅骨骨密度降低、颅骨缺损、脑震荡、脑萎缩二、临床表现1、头疼、呕吐、视乳突水肿(三联征)2、Cushing反应:血压↑、体温↑、心率↓、呼吸↓3、脑积水:颅脑变大、颅缝变宽、前囟门饱满;叩诊:Macewen征(破壶音)三、辅助检查1、首选:脑CT2、禁忌:腰穿1、治疗原发病脑肿瘤:择期切除脑血肿: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颅骨去骨瓣减压2、降颅压:轻症利尿剂;重症20%甘露醇3、禁忌:肥皂水灌肠4、手术:侧脑室穿刺引流,引流管高于脑室平面15~20cm第十八章颅内肿瘤一、病理恶性肿瘤多见,最常见神经胶质瘤二、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2.定位表现(1)刺激症状(癫痫)额叶:大发作颞叶:部分发作、幻嗅中央区、顶叶:局灶性癫痫(2)破坏症状中央前回:对侧偏瘫顶叶下部、角回、缘上回:失写、失算枕叶:视力、视野破坏额叶:精神症状下丘脑:内分泌异常、多尿小脑蚓部:躯干平衡异常小脑半球:同侧共济失调脑干:早期脑神经麻痹,交叉瘫(3)压迫症状鞍区:视力海绵窦:海绵窦综合征(动眼神经、三叉神经: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眼球活动异常、昏迷)3、老人转移癌多见,脑外伤→颅内压升高不明显4、儿童髓母细胞瘤、星形胶质细胞瘤多见易误诊漏诊三、辅助检查1、首选:脑CT2、最有价值:MRI四、治疗1、早期手术2、放化疗3、降颅压第十九章脑疝一、解剖1、小脑幕:小脑幕切迹2、枕骨大孔:延髓穿过3、大脑幕二、病因:颅内压升高1、大脑镰下疝2、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颞叶肿瘤3、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小脑肿瘤、颅后窝肿瘤、第四脑室肿瘤四、临床表现1、死亡率高2、具体表现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病因颞叶肿瘤脑干肿瘤、小脑肿瘤、颅后窝肿瘤、第四脑室肿瘤疝出物颞叶钩回小脑扁桃体途径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压迫物中脑→动眼神经延髓→呼吸中枢临床表现一侧瞳孔缩小→一侧散大→双侧散大呼吸暂停、生命体征不平稳辅助检查脑CT脑CT五、治疗1、急性期:降颅压2、禁忌:灌肠、腰穿3、手术:小脑幕切迹疝→颞肌下减压术;枕骨大孔疝→枕肌下减压术第二十章帕金森综合征一、本质:锥体外系基本→肌张力障碍:静止性震颤二、病因: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减少三、生化酪氨酸+酪氨酸羧化酶→多巴+多巴脱羧酶→多巴胺多巴胺分解:MAO-B酶、COMT酶→肾排泄四、临床表现1、运动表现:最主要静止性震颤:首要、最主要,典型搓丸样动作肌强直:铅管样、齿轮样、路标手运动迟缓:面具脸、小字征姿势障碍:慌张步态、冻结现象2、非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嗅觉减退、不宁腿综合征自主神经障碍:内脏、出汗精神障碍:焦虑抑郁五、辅助检查1、CT、MRI:无异常2、代谢PET、SPECT:多巴胺↓3、脑脊液:高香草酸↓(不能确诊)六、治疗1、原则:个体化、小剂量2、早期①抗胆碱药(苯海索、苯甲托品):禁忌前列腺肥大增生、青光眼②多巴胺↑(补充)复方左旋多巴(美多芭):≥65岁首先(替代)DR激动剂:麦角类(培高利群、溴隐亭)→肺纤维化、心脏瓣膜病,非麦角类(普拉克索、罗匹尼罗)<65岁首选(增强)金刚烷胺:禁忌肾功能不全(抑制分解)MAO-B酶抑制剂(司来吉兰):多巴治疗效果减退后加用,禁忌胃溃疡3、中晚期①疗效减退:司来吉兰②开关现象:长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第二十一章阿尔兹海默病一、病因1、遗传:APOE42、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ACH↓3、Aβ淀粉样蛋白4、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二、本质:老化、退化性疾病三、临床表现:认知障碍、精神行为障碍1、痴呆前症状轻微认知障碍,生活不受影响2、临床症状轻度:近事记忆障碍(主要),生活受影响中度:广泛认知障碍,生活明显影响重度:行为明显异常四、辅助检查1、脑CT、MRI:脑萎缩2、PET-CT:Aβ样淀粉蛋白↑3、脑脊液:tau蛋白↑4、神经心理问卷调查五、治疗1、改善认知抑制胆解脂酶:多奈哌齐、利斯地明N-甲基-M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美金刚,中重度2、抗精神行为治疗:抗精分药物、抗抑郁第二十二章偏头痛一、本质:血管搏动性头疼,性质明确,定位准确(额颞部)二、临床表现1、无先兆偏头痛(最常见)反复发作额颞部血管搏动性头疼女性多见:月经周期有关,频繁发作2、有先兆偏头痛先兆5~20分钟内出现,持续时间<60分钟:视觉(最常见)、感觉、言语先有先兆表现,后出现反复发作额颞部血管搏动性头疼持续时间长,4h~3d头疼可与先兆同时发生3、慢性偏头痛:每月出现≥15d,持续≥3个月4、持续性偏头痛:持续≥72h三、鉴别诊断紧张型偏头痛:部位不明确,紧缩性头疼四、治疗1、减轻症状轻中度:非甾体药(甲灭酸)中重度:特异性止痛药(麦角类、曲普坦)2、预防复发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XX地平5-HT抑制剂:苯噻啶抗癫痫药:丙戊酸钠缓释片、托吡酯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第二十三章单纯疱疹性脑炎一、病因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二、临床表现1、发热:90%2、最主要:严重头疼3、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癫痫、行动障碍三、辅助检查1、血常规:单核细胞↑2、脑脊液:单核细胞↑3、脑脊液PCR:HSV4、脑活检四、治疗1、抗病毒:阿昔洛韦2、降颅压:甘露醇+糖皮质激素3、丙种球蛋白第二十四章癫痫一、本质:大脑神经细胞同步异常放电二、分类1、特发性:原发性2、症状性:继发性3、隐源性三、临床表现1、部分发作单纯性复杂性(颞叶癫痫)不部分发作继发全面发作意识障碍无有有单纯性部分运动发作→中央前回:1、Jackson癫痫:上肢远端抽搐,蔓延到口角2、Todd麻痹:抽搐后瘫痪一段时间单纯性部分感觉障碍→中央后回:幻嗅、感觉异常单纯性部分自主神经障碍→岛叶单纯性部分精神障碍→边缘系统先兆(腹部症状常见)+部分功能肢体障碍+意识障碍2、全面发作大发作失神发作其他全身强直-阵挛发作:5~10分钟强直期:骨骼肌收缩阵挛期: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发作后期:牙关紧闭、二便失禁典型失神发作:3~15s儿童常见突发意识不清、失张力,突然恢复,继续从事活动,不能回忆脑电图:棘慢波肌阵挛发作……3、持续状态两次癫痫发作之间无清醒期或一次癫痫持续超过30分钟以上四、辅助检查1、最有价值:脑电图五、辅助检查假性癫痫:对光反射正常、大小便正常、脑电图正常六、治疗1、原则:个体化、小剂量、必要时联合用药2、部分发作:卡马西平3、大发作:丙戊酸钠、苯妥英钠4、小发作:乙琥胺5、癫痫持续状态:静脉注射地西泮第二十五章重症肌无力一、病因自身免疫疾病(抗AchR抗体)二、病理1、AchR↓2、胸腺增生活跃三、临床表现1、女性多见:20~40岁、40~60岁2、最早、最先:脑神经支配的肌肉→眼周肌肉→上睑下垂、视物重影3、瞳孔反射、对光反射不受累4、脊神经支配的肌肉:四肢肌肉,从双下肢开始5、最严重累及:呼吸肌→肌无力危象6、晨轻暮重,缓解-复发常见7、可有前上纵隔的胸腺瘤8、抗胆碱酯酶药有效:新斯的明四、分型1、成人型I型:眼外肌IIA型:轻度全身,眼+四肢IIB型:中度全身,眼+四肢+咽喉III型:急性重症IV型:迟发重症>2年V型:肌萎缩2、儿童型:仅仅眼外肌麻痹3、少年型>10岁:眼外肌麻痹、吞咽困难五、辅助检查1、疲劳试验(+):反复眨眼眼睑下垂,休息后可缓解2、新斯的明试验(+)3、依酚氯铵(+)4、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5、重复神经电刺激低频刺激衰减>10%,高频刺激衰减>30%6、胸腺CT、MRI六、鉴别诊断类重症肌无力:钙通道异常,低频电刺激衰减>25%,高频电刺激增加200%七、治疗1、首选:新斯的明2、血浆置换3、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包裹致病抗体4、手术切除胸腺瘤5、并发症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反拗危象病因抗胆碱酯酶药不足抗胆碱酯酶药过量抗胆碱酯酶药无效临床表现肌无力加重胆碱反应肌无力加重治疗加胆碱酯酶药停药,阿托品停药,气管切开时加糖皮质激素第二十六章多发性硬化一、本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二、病理:大脑皮质、脑干、小脑、脊髓、视神经三、临床表现1、20~40岁多见3、急性、亚急性4、时间多发:环节-复发交替5、空间多发:多部位6、大脑:运动感觉障碍7、小脑:共济失调8、视神经:视力障碍9、精神症状四、病因感染、自身免疫、环境五、分型1、复发缓解型(最常见)2、原发进展型3、继发进展型4、进展复发型六、辅助检查1、脑脊液检查外观清亮、糖正常、Cl-正常、单核细胞正常IgG↑,有IgG寡克隆带2、诱发电位3、MRI:大脑长的T1、T2异常信号七、治疗1、复发缓解型急性期:糖皮质激素缓解期:β干扰素、醋酸酐莫2、进展型:米托蒽醌。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一、职业素质(一)医德医风(二)沟通能力(三)人文关怀二、病史采集(一)发热(二)皮肤黏膜出血(三)疼痛头痛、胸痛、腹痛、颈肩痛、关节痛、腰痛.(四)咳嗽与咳痰(五)咯血(六)呼吸困难(七)心悸(八)水肿(九)恶心与呕吐(十)呕血与便血(十一)腹泻与便秘(十二)黄疸(十三)消瘦(十四)无尿、少尿与多尿(十五)尿频、尿急与尿痛(十六)血尿(十七)痫性发作与惊厥(十八)眩晕(十九)意识障碍三、体格检查(一)一般检查1.全身状况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包括身高、体重、头围)、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体位、姿势、步态.2。
皮肤3。
浅表淋巴结(二)头颈部1.眼外眼检查(包括眼睑、巩膜、结膜、眼球运动)、瞳孔的大小与形状、对光反射(直、间接)、集合反射.2。
口咽部、扁桃体。
3.颈部甲状腺、气管、血管.(三)胸部1.胸部视诊(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2)胸壁、胸廓、胸围(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2。
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3。
胸部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4。
胸部听诊听诊方法、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5。
乳房检查(视诊、触诊)6。
心脏视诊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7。
心脏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8.心脏叩诊心界叩诊及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距离的测量.9。
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10。
外周血管检查(1)脉搏脉率、脉律。
(2)血管杂音静脉杂音、动脉杂音。
(3)周围血管征(四)腹部1。
腹部视诊(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2)腹部外形、腹围(3)呼吸运动(4)腹壁静脉(5)胃肠型和蠕动波2。
腹部触诊(1)腹壁紧张度(2)压痛及反跳痛(3)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4)腹部包块(5)液波震颤(6)振水音3。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试题及答案(卷六)一、A11、抑郁患者的木僵哪项是错误的A、面无表情B、不吃不喝C、意识障碍D、对体内外刺激无反应E、呆坐呆立2、诊断抑郁症的首要症状是A、精力明显减退、疲乏B、思维困难、联想缓慢C、情绪低落、兴趣下降D、自卑、自责、自杀观念E、失眠、早醒、体重减轻3、情感性障碍的鉴别诊断,不包括下述哪项A、精神分裂症B、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C、药物所致精神障碍D、精神发育迟滞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4、关于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A、病程应持续3个月以上B、自责、内疚,但不能达到妄想程度C、特征性睡眠障碍为入睡困难D、可出现精神运动性激越E、严重者可出现思维贫乏5、抑郁发作时,1日之内的规律是A、昼轻夜重B、昼重夜轻C、中午起逐渐加重D、中午最严重以后减轻E、半夜最重6、慢性焦虑状态即普遍性焦虑症,一般不包括的症状是A、震颤B、胸部紧压感C、出汗、面色苍白、心跳加快D、尿频、尿急E、气透不过来,濒死感7、下列有关双相障碍的治疗的选项中正确的是A、双相障碍几乎终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应坚持长期治疗原则以阻断反复发作B、不论双相障碍为何种临床类型,不必全部以心境稳定剂为主要治疗药物C、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在心境稳定剂使用的基础上不可联用抗抑郁药物D、药物联用方式只有多种心境稳定剂联合使用E、不需要应定期对血锂浓度进行动态监测8、下列有关双相障碍的诊断正确的是A、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进行B、当患者在病程中先后出现过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并排除其他躯体、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可以诊断C、当患者在病程中先后出现过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即可诊断。
D、当患者在病程中先后出现过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仅仅排除其他躯体所致精神障碍即可以诊断E、当患者在病程中先后出现过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仅仅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即可以诊断9、下列有关双相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A、双相障碍的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或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抑郁)B、双相障碍的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多次)出现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或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抑郁)C、双相障碍的临床特点是一直出现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或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抑郁)D、与其他心境障碍相比,本病在男性多于女性E、与其他心境障碍相比,本病在女性多于男性10、女.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