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基础知识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17.32 KB
- 文档页数:4
焦化基本知识点一、硫酸铵生产工艺(一)饱和器法硫酸铵生产工艺流程1. 鼓泡式饱和法由鼓风机来的焦炉煤气,经电捕焦油器后进入煤气预热器。
在预热器内用间接蒸汽加热煤气到60~70℃或更高的温度,目的是为了使煤气进入鼓泡式饱和器蒸发饱和器内多余的水分,保持饱和器内的水平衡。
预热后的煤气沿饱和器中央煤气管进入饱和器,经泡沸伞从酸性母液中鼓泡而出,同时煤气中的氨被硫酸所吸收。
煤气出饱和器后进入除酸器,捕集其夹带的酸雾后,被送往粗苯工段。
鼓泡式饱和器后煤气含氨一般小于0.03g/m3。
冷凝工段的剩余氨水经蒸氨后得到的氨气,在不生产吡啶时,直接进入饱和器;当生产吡啶时将此氨气通入吡啶中和器。
氨在中和器内与母液中的游离酸及硫酸吡啶作用,生成硫酸铵,又随中和器回流母液返回饱和器。
饱和器母液中不断有硫酸铵生成,在硫酸铵含量高于其溶解度时,就析出结晶,并沉淀于饱和器底部。
其底部结晶被抽送到结晶槽,在结晶槽内使结晶长大并沉淀于底部。
结晶槽底部硫酸铵结晶放到离心机内进行离心分离,滤除母液,并用热水洗涤结晶,以减少硫酸铵表面上的游离酸和杂质。
离心分离的母液与结晶槽满流出的母液一同自流回饱和器中。
从离心机分离出的硫酸铵结晶经螺旋输送机,送入沸腾干燥器内,用热空气干燥后送入硫酸氨储斗,经称量包装入成品库。
为了使饱和器内煤气与母液接触充分,必须使煤气泡沸伞在母液中有一定的液封高度,并保证饱和器内液面稳定,为此在饱和器上还设有满流口,从满流口溢出的母液经插入液封内的满流管流入满流槽,以防止煤气逸出。
满流槽下部与循环泵链接,将母液不断地抽送到饱和器底部的喷射器。
因而一定的喷射速度,故饱和器内母液被不断循环搅动,以改善结晶过程。
煤气带入饱和器的煤焦油雾,在饱和器内与硫酸作用生成所谓的酸煤焦油,泡沫状酸煤焦油漂浮在母液面上,并与母液一起流入满流槽。
漂浮于满流槽液面上的酸煤焦油应及时捞出,或引入一分离处理装置与母液分离,以回收母液。
饱和器内所需补充的硫酸,由硫酸仓库送至高置槽,再自流入饱和器,正常生产时,应保持母液酸度为4%~6%,硫酸加入量为中氨的需要量;当不生产粗轻吡啶时,硫酸加入量要大一些,还要中和随氨气进入饱和器的氨。
煤焦化基础知识50题问答1、中国煤炭分哪几类?烟煤分哪些煤种?答:中国煤炭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三大类。
烟煤分为: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十二个煤种。
2、原煤为什么经过洗选加工?答:如果把煤比作工业的粮食,那么由地下采出的原煤只能算是“稻谷”,这种“稻谷”在许多情况下是不能直接利用的,需要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
原煤灰分高,灰分是存在于煤中的主要有害杂质。
炼焦时煤的灰分对焦炭质量影响很大。
炼焦煤的灰分每降低1%,焦炭灰分降低1.33%。
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焦炭灰分每降低1%,则高炉焦炭消耗量可节约2.2%~2.3%。
同时,高灰分的煤增大运输量,如果每年有2亿t煤炭需要经过铁路运输的话,当煤的灰分增加1%时,大约每年就得多装300万t矸石,需要6万多节50t的车皮,这是十分惊人的浪费。
无论是化工用煤、动力用煤、民用燃煤,灰分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煤燃烧时,矿物质(灰分)不仅不产生热量,而且会吸收一部分热随炉灰排出。
有关生产实践表明,当动力用煤的灰分增加1%时,则燃煤消耗量将增加2.0%~2.5%。
除了灰分以外,硫含量也是十分有害的杂质。
一般认为,1%(质量分数)硫分的危害程度不亚于8%灰分的危害程度。
不仅炼焦用煤要求低硫炼焦,既是作为燃料使用,煤中的硫也是有害的,因为煤中硫的80%是可燃的,燃烧时产生SO2、SO3和H2S等有害气体,排入大气,污染环境,造成公害。
原煤洗选的主要任务是:降低煤的灰分,使混杂在煤中的矸石、煤矸共生的夹矸煤与煤炭按其相对密度、外形及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别加以分离。
同时,降低原煤中的无机硫含量,如煤中的黄铁矿硫(FeS2),它以单体混杂在煤中,且相对密度很大,在重力洗选过程中,容易将其去除。
通过洗选加工以满足各种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指标的要求。
3、什么是煤的高温干馏?答: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时,发生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炼焦技术交流:焦化基础知识汇总——化产回收篇三、化产工艺鼓冷岗位重点工艺技术指标参数数值初冷器前煤气总管温度82℃初冷器后煤气温度21℃循环水上水温度32℃低温水上水温度16℃初冷器阻力 1.5KPa 氮气加热器后氮气温度90℃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50~60℃电捕焦油器阻力0.5 KPa 鼓风机出口煤气压力22 KPa 鼓风机前吸力-500Pa 鼓冷岗位产品(粗焦油)质量指标粗焦油符合YB/T5075-93(2号指标)密度(20) 1.13~1.22g/ml含水≤4.0%灰分≤0.13%粘度(E80) ≤4.2%甲苯不溶物(无水基) ≤9%脱硫工段脱硫岗位技术指标预冷塔后煤气温度30℃预冷塔阻力500Pa出脱硫塔煤气温度33℃脱硫塔脱硫液温度35℃出脱硫塔煤气压力20KPa进再生塔压缩空气压力0.55MPa塔后煤气含硫<300mg/m3硫磺含硫80%硫铵工段硫铵岗位技术指标入饱和器煤气温度70℃出饱和器煤气温度55℃饱和器阻力≤2000Pa 干燥后硫铵含水0.5%母液酸度 3.5~4.0%硫铵产品质量指标氮含量(以干基计) ≥21%含水≤0.5游离酸含量≤0.08%粗苯工段粗苯岗位技术指标出终冷塔煤气温度25℃终冷塔阻力<1000Pa洗苯塔阻力<1500Pa洗苯塔后煤气含苯量4g/m3管式炉富油出口温度180~185℃脱苯塔顶部温度90~93℃脱苯塔底贫油温度170~175℃粗苯岗位产品质量指标粗苯符合YB/T5022-93(溶剂用)密度(20℃)≤0.900g/ml馏程:180℃前馏出量(重) ≥91%水分室温(18~25℃)下目测无可见的不溶解水三、冷鼓工段技术操作规程一.工艺简介:来自焦炉~80℃左右的荒煤气首先通过气液分离器实现气液分离,分离出的粗煤气由上部出来,进入横管初冷器分两端冷却。
分离下来的焦油、氨水和焦油渣一起进入机械化氨水澄清槽分离。
初冷器分上、下两段,煤气上进下出,冷却水下进上出,煤气在初冷器上段与冷却管内的循环水换热,从~80℃冷却~45℃,循环水由32℃升至40℃,然后煤气进入初冷器下段与冷却管内的制冷水换热,煤气从~45℃冷却到21~22℃,制冷水由16℃升至23℃。
(煤焦化)焦化厂炼焦工艺知识汇总(炼焦生产实用技术)目录1、炼焦工艺流程图 (4)2、炉体的结构 (4)3、装煤和出焦 (4)4、熄焦 (5)5、筛焦 (6)6、焦炉温度制度 (6)6.1 标准温度与直行温度 (6)6.2 橫排温度 (7)6.3 边火道温度 (7)6.4 蓄热室顶部温度 (8)6.5 小烟道温度 (8)6.6 炉顶空间温度 (8)6.7 焦饼中心温度 (9)7、焦炉压力制度 (9)7.1 集气管压力: (9)7.2 看火孔压力: (9)7.3 蓄热室顶部吸力: (9)7.4 分烟道吸力: (9)8、焦炭质量要求 (9)8.1焦炭水分(Mt): (10)8.2焦炭灰分(Ad): (10)8.3焦炭挥发分(Vdaf): (10)8.4焦炭的固定碳(Fc): (11)8.5焦炭的粒度: (11)8.6焦炭的机械强度: (11)8.7焦炭的物理化学性质 (12)9、高炉冶炼对焦炭质量的要求 (14)表:冶金焦炭的质量标准: (15)10、对焦炭的质量控制 (16)10.1影响冶金焦炭质量的因素 (16)10.2焦炭整粒: (19)10.3干熄焦主要技术参数与指标: (19)表:主要技术参数与指标。
(20)10.4配型煤炼焦: (22)1、炼焦工艺流程图2、炉体的结构炼焦炉由炭化室、燃烧室、蓄热室、斜道区和炉顶区组成。
炭化室是煤隔绝空气干馏的地方;燃烧室是煤气燃烧的地方,每一个燃烧室有32个火道组成;斜道区位于蓄热室与燃烧室之间,是连接两者的通道。
蓄热室位于炉体的下部,其上经斜道同燃烧室相连,其下经废气盘分别同烟道、贫煤气管道和大气相同。
蓄热室用来回收焦炉燃烧废气的热量并预热贫煤气和空气。
炉顶区是指炭化室盖顶砖以上的部位,设有装煤孔、上升管孔、看火孔、烘炉孔及拉条沟等。
3、装煤和出焦装煤要求装满、装实、装平和装匀。
装煤不满不仅影响焦炭产量,且使炉顶空间温度升高,加速粗煤气的裂解和沉积炭的形成,易造成推焦困难和堵塞上升管。
1、炼焦终温与焖炉时间提高炼焦最终温度与延长焖炉时间,使结焦后期的热分解与热缩聚程度提高,有利于降低焦炭挥发分和含氢量,使气孔壁材质致密性提高,从而提高焦炭显微强度、耐磨强度和反应后强度,但气孔壁致密化的同时,微裂纹将扩展,因此抗碎强度将有所降低。
2、炼焦速度炼焦速度通常指炭化室平均宽度与结焦时间的比值,例如炭化室平均宽度450mm,结焦时间为18h,则炼焦速度为25mm/h。
炼焦速度反映炭化室内煤料结焦过程的平均升温速度,根据结焦机理,提高升温速度可使塑性温度间隔变宽,流动性改善,有利于改善焦炭质量。
但在室内炼焦条件下,炼焦速度和升温速度的提高幅度有限,所以其效果仅使焦炭的气孔结构略有改善,而对焦炭显微组分的影响则不明显。
提高炼焦速度使焦炭裂纹率增大,降低了焦炭块度。
因此,炼焦速度的选择应多方权衡。
3、装炉煤水分对结焦过程有较大影响,水分增高将使结焦时间延长,通常水分每增加1%,结焦时间约延长20分钟,不仅影响产量,也影响炼焦速度。
(标准温度差7度)装炉煤水分还影响堆比重,水分低于6~7%时,随水分降低堆比重增高;水分大于7%,堆比重也增高,这是由于水分的润滑作用,促进煤粒相对位移所致,但水分增高将使结焦时间延长和炼焦耗热量增加,故装炉煤水分不宜过高,国内多数厂家装炉煤水分控制在10%左右。
4、装炉煤堆比重增大堆比重可以改善焦炭质量,特别对弱粘结煤尤为明显。
在室内炼焦条件下,增大堆比重的方法主要有捣固、配型煤、煤干燥等。
装炉煤的粒度组成对堆比重影响很大,配合煤细度高则堆比重减少,且装炉烟尘多。
5、湿煤装炉时,炭化室中心面煤料温度升到200℃以上所需时间相当于结焦时间的一半左右。
这是因为水的汽化潜热大而煤的导温系数小;同时由于结焦过程中湿煤层始终被夹在两个塑性层之中,水汽不易透过塑性层向两侧炭化室墙的外层流出,致使大部分水汽窜入内层湿煤中,并因内层温度更低而冷凝下来,内层湿煤中水分增加,使炭化室中心煤料长期停留在约200℃以下,煤料水分愈多,结焦时间愈长,炼焦耗热量愈大。
焦化厂(煤化工企业)45个安全基础知识问答详解1、什么是安全?答:安全是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
2、什么是危险?答:广义的危险概念是指超出人的控制之外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也就是指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狭义的危险是指一个系统存在的不安全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3、什么是事故?答:事故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4、什么是危险源?答: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5、什么是事故隐患?答:事故隐患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6、什么是本质安全?答: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7、什么是安全生产?答:安全生产是指通过人-机-环境三者的和谐运作,使社会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
8、什么是特种作业?答: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9、什么是触电事故?答: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使肌肉产生突然收缩效应,产生痉挛、疼痛、昏迷、心室颤动等。
给人体造成损伤甚至造成死亡。
10、什么是机械安全?答:机械安全有二层意思,一、是指机械设备本身应符合安全要求,二、是指机械设备的操作者在操作时应符合安全要求。
11、什么是点火源?答: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12、部分警示标志13、从业人员享有的安全生产的权利是:(1)、有获得安全保障、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
(2)、有对危险因素和防范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3)、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的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4)、有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
(5)、有在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的权利。
14、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是:(1)、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
1.1 备煤工艺1.1.1 装臵的组成备煤系统分为备料系统和配煤粉碎系统。
从配煤仓前转运站开始至配煤仓顶为备料系统;从配煤仓下电子配料秤开始至煤塔顶为配煤粉碎系统。
1.1.2 设计方案备煤按四种煤配煤设计,分别为焦煤、肥煤、瘦煤、1/3焦煤。
备煤系统将入炉煤水份控制在10±1%,系统设两处加湿装臵。
第一处初步调湿,第二处微量调节。
水份加湿与水份在线分析仪联合控制,以达到配合煤水份自动调节的功能。
炼焦用煤破碎细度<3mm精煤量不小于85%,其中0~1mm精煤量大于50%。
原料煤输送采用TD75型和DTII型带式输送机。
1.1.3 设计说明1)备料系统备料采用不同煤种依次上料。
上煤时,炼焦用精煤由带式输送机运至配煤仓前转运站后,再经带式输送机转运将煤送入配煤仓内储存。
3)配煤粉碎系统配煤仓下的电子自动配料秤将各种煤按相应的配合比例配给仓下的带式输送机,经除铁器除铁后进入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 破碎设备选用可逆反击锤式破碎机PFCK1825两台,一开一备,单台设备处理能力为400-500t/h。
使其破碎至<3mm 占85%以上后再经带式输送机将煤分别送至2组焦炉煤塔顶的煤仓内供炼焦用。
1.1.4 设计能力备煤系统是按150万吨/年焦炭生产能力而配套设计的。
备料系统能力为400t/h;配煤粉碎系统能力为400t/h。
配煤仓由8个直径为8米的双曲线斗嘴仓组成,每个仓的贮量约为500t,总贮量约为4000t,可贮存约12h的全部焦炉用煤量;1.1.6 自动化水平系统采用PLC集中控制与就地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配料设备选用自动化程度高的电子自动配料秤,在备1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A80501)、备5带式输送机(A80505)、备7带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A80507)上设有电子皮带秤对系统能力进行计量。
中心控制室与各操作岗位设有声光联系及报警信号,带式输送机上设有安全保护装臵如跑偏开关、事故拉线开关、速度检测和防撕裂装臵,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XXX焦化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基础知识、生产作业现场在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设定值、有毒有害介质常识1、粗苯危险性综述:易燃,为致癌物,对环境有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
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设备。
保持容器密闭。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呼吸防护器具。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操作后彻底清洗。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如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
用水冲洗皮肤、淋浴。
如果接触或有担心,就医。
被污染的衣服,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接触眼睛:用水细心冲洗数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如果眼睛刺激持续,就医。
如果食入:立即就医。
禁止催吐。
如果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有利于呼吸的体位。
就医。
收集泄漏物。
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
熔点「C): 5.5相对密度(水=1 ): 0.88沸点(C): 80.1相对密度(空气=1): 2.77饱和蒸气压(kPa): 13.33(26.1 C)燃烧热(kJ/mol): 3264.4临界温度「C ): 289.5临界压力(MPa): 4.92辛醇/水分配系数:2.15闪点(C): -11引燃温度(C ): 560爆炸下限[% (V/V)]: 1.2爆炸上限[% (V/V)]: 8.0最小点火能(mJ): 0.20最大爆炸压力(MPa): 0.880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煤炭焦化知识煤炭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
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100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并回收其它化工产品得一种煤转化工艺。
为保证焦炭质量,选择炼焦用煤得最基本要求就是挥发分、粘结性与结焦性;绝大部分炼焦用煤必须经过洗选,以保证尽可能低得灰分、硫分与磷含量。
选择炼焦用煤时,还必须注意煤在炼焦过程中得膨胀压力.用低挥发分煤炼焦,由于其胶质体粘度大,容易产生实高膨胀压力,会对焦炉砌体造成损害,需要通过配煤炼焦来解决。
产品与用途煤经焦化后得产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气与化学产品3类。
(1)焦炭。
炼焦最重要得产品,大多数国家得焦炭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其次用于铸造与有色属冶炼工业,少量用于制取碳化钙、二硫化碳、元素磷等。
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焦粉还用作烧结得燃料。
焦炭也可作为制备水煤气得原料制取合成用得原料气。
(2)煤焦油。
焦化工业得重要产品,其产量约占装炉煤得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就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3)煤气与化学产品。
氨得回收率约占装炉煤得0、2%~0、4%,常以硫酸铵、磷酸铵或浓氨水等形式作为最终产品。
粗苯回收率约占煤得1%左右。
其中苯、甲苯、二甲苯都就是有机合成工业得原料.硫及硫氰化合物得回收,不但为了经济效益,也就是为了环境保护得需要.经过净化得煤气属中热值煤气,发热量为17500kj/Nm3左右,每吨煤约产炼焦煤气300~400 m3,其质量约占装炉煤得16%~20%,就是钢铁联合企业中得重要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就是氢与甲烷,可分离出供化学合成用得氢气与代替天然气得甲烷。
煤焦化工艺焦化厂主要生产车间:备煤车间(煤仓、配煤室、粉碎机室、皮带机运输系统、煤制样室)炼焦车间(煤塔、焦炉、装煤设施、推焦设施、拦焦设施、熄焦塔、筛运焦工段(包括焦台、筛焦楼))煤气净化车间(冷鼓工段(包括风机房、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等设施)脱氨工段(包括洗氨塔、蒸氨塔、氨分解炉等设施)粗苯工段(包括终冷器、洗苯塔、脱苯塔等设施))公辅设施(废水处理站、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综合水泵房、备煤除尘系统、筛运焦除尘系统、化验室等设施、制冷站)等。
焦化知识点总结一、焦化工艺流程1.煤炭预处理焦化的第一步是对煤炭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煤炭破碎、煤粉制备和煤浆制备。
煤炭破碎是将原煤进行破碎,使其颗粒度符合要求;煤粉制备是将煤炭进行磨煤,制备成煤粉;煤浆制备是将煤粉和水混合制备成煤浆,方便后续的处理和输送。
2.煤气化或焦化在实际工艺中,焦化分为干法焦化和湿法焦化两种方法。
干法焦化是将煤炭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干馏,产生焦炭、焦油和煤气;湿法焦化是将煤炭在高温高压下,利用水蒸气催化分解煤焦油,产生焦炭、焦油和水煤气。
而煤气化是指将煤直接转化为合成气(一种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气体),通常情况下焦炭是作为副产品而不是主要产品。
3.焦炭处理在焦化过程中产生的焦炭需要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冷却、除尘、除焦和分选等步骤。
冷却是将高温的焦炭进行冷却处理,使其达到安全温度;除尘是将焦炭表面的尘土和杂质去除,保证焦炭的质量;除焦是将焦炭中的焦油和焦沥液去除,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和利用;分选是将不同粒度的焦炭进行分类,满足不同用途的需求。
4.焦油处理焦油是焦化过程中的重要产品,需要进行处理和利用。
焦油主要包括直接蒸馏产生轻油和重油、萃取产生苯、醇等化工原料、氢化产生石油化工原料等方法。
而焦沥液也需要进行处理,通常是将焦沥液进行精制,得到高值化工产品。
5.焦化废气处理焦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焦化废气处理方法包括干法除尘、湿法除尘、静电除尘、脱硫脱硝、焚烧脱附和生物脱附等方法。
6.焦化废水处理焦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和有机物,需要进行处理以满足环境排放标准。
常见的焦化废水处理方法包括沉淀-絮凝、气浮-絮凝、生物处理、化学氧化等方法。
二、焦化技术的发展趋势1.加强节能减排在焦化工艺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焦化技术将加强节能减排,推广能源回收利用技术,降低焦化过程中的能耗,减少废气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焦化厂(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焦化厂(煤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焦化厂各车间因为生产工艺不同,事故性质也明显的不同。
洗煤分厂以机械伤害、粉尘自燃、粉尘爆炸为主,焦化分厂的焦炉以机械、车辆伤害、高温、烟、尘为主,而回收粗苯、焦油、生产硫胺等化学车间则以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为主。
所以各车间的安全防护措施各有其侧重点。
1、机械伤害的分类和预防:机械伤害是安全生产事故中发生概率最多的一个类别,焦化厂机械设备种类繁多,日常工作中,因为违反操作规程或者操作不当、注意力分散等原因,很容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
比较危险的机械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1)皮带输送机皮带输送机是的主要作用是输送物料,是焦化厂使用最多、最普遍的设备之一。
皮带输送机在运转时,在皮带进入头轮、尾轮的地方最危险,容易造成卷入、挤压等伤害,另外,直线运动的皮带也容易对操作工造成刮蹭、拖拽等伤害。
(2)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机也是输送物料的一种设备,也是焦化厂使用最多的设备之一,刮板输送机在运转时,容易造成卷入、剪切、拖拽等伤害。
(3)焦炉车辆焦炉通常配置四大车,分别是加煤车、推焦车、拦焦车和息焦车。
四大车属于轨道车辆,速度虽然不高,但是由于违章作业、操作不当,或者是操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蒸汽大、视线受阻等环境因素因素,容易造成碰撞、挤压、刮蹭、卷入机械伤害事故。
(4)其他机械伤害事故分布在洗煤分厂和焦化分厂的各种筛子、水泵、减速机、卷扬机等机械设备也会造成卷入、剪切、碰撞、击打等物理性伤害。
发生机械伤害的原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总结起来,也有很多共同点,根据这些共同点我们知道,预防机械伤害首先要牢记兑规作业,依据操作规程操作,坚决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其次,操作时要集中精力,提高注意力,避免疏忽大意,克服侥幸心理。
最后,还要按规定穿戴好各种劳动保护用品,按要求着装,穿戴整齐,穿平底鞋,女工长发要盘入帽中。
2、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分类焦化厂范围内存在很多的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这些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通常以气体或者液体的形式存在。
煤炭焦化知识煤炭焦化又称煤炭高温干馏。
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100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并回收其它化工产品的一种煤转化工艺。
为保证焦炭质量,选择炼焦用煤的最基本要求是挥发分、粘结性和结焦性;绝大部分炼焦用煤必须经过洗选,以保证尽可能低的灰分、硫分和磷含量。
选择炼焦用煤时,还必须注意煤在炼焦过程中的膨胀压力。
用低挥发分煤炼焦,由于其胶质体粘度大,容易产生实高膨胀压力,会对焦炉砌体造成损害,需要通过配煤炼焦来解决。
产品和用途煤经焦化后的产品有焦炭、煤焦油煤气和化学产品3类。
(1)焦炭。
炼焦最重要的产品,大多数国家的焦炭90%以上用于高炉炼铁,其次用于铸造与有色属冶炼工业,少量用于制取碳化钙、二硫化碳、元素磷等。
在钢铁联合企业中,焦粉还用作烧结的燃料。
焦炭也可作为制备水煤气的原料制取合成用的原料气。
(2)煤焦油。
焦化工业的重要产品,其产量约占装炉煤的3%~4%,其组成极为复杂,多数情况下是由煤焦油工业专门进行分离、提纯后加以利用(3)煤气和化学产品。
氨的回收率约占装炉煤的0.2%~0.4%,常以硫酸铵、磷酸铵或浓氨水等形式作为最终产品。
粗苯回收率约占煤的1%左右。
其中苯、甲苯、二甲苯都是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
硫及硫氰化合物的回收,不但为了经济效益,也是为了环境保护的需要。
经过净化的煤气属中热值煤气,发热量为17500kj/Nm3左右,每吨煤约产炼焦煤气300~400 m3,其质量约占装炉煤的16%~20%,是钢铁联合企业中的重要气体燃料,其主要成分是氢和甲烷,可分离出供化学合成用的氢气和代替天然气的甲烷。
煤焦化工艺焦化厂主要生产车间:备煤车间(煤仓、配煤室、粉碎机室、皮带机运输系统、煤制样室)炼焦车间(煤塔、焦炉、装煤设施、推焦设施、拦焦设施、熄焦塔、筛运焦工段(包括焦台、筛焦楼))煤气净化车间(冷鼓工段(包括风机房、初冷器、电捕焦油器等设施)脱氨工段(包括洗氨塔、蒸氨塔、氨分解炉等设施)粗苯工段(包括终冷器、洗苯塔、脱苯塔等设施))公辅设施(废水处理站、供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综合水泵房、备煤除尘系统、筛运焦除尘系统、化验室等设施、制冷站)等。
爆炸就其本质而言,与燃烧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燃烧是稳定的连锁反应,在必要的浓度极限条件下,主要依靠温度的提高,使反应加速;而爆炸是不稳定的连锁放映,在必要的浓度极限条件下,主要依靠压力的提高,使活性分子浓度急剧提高,而加速反应。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介于燃烧极限之间。
九、焦炉传热焦炉各部位的传热是传导、辐射、对流共存的综合传热过程,这些传热方式分别在不同部位和不同的时间起主导作用。
火道向炉墙的传热:焦炉立火道中火焰和热废气的热量通过对流和辐射向炉墙传递,废气温度达1400-1600℃,焦炉煤气燃烧过程中因热解而产生的高温游离碳有强烈的辐射能力,故辐射传热量占90%-95%以上;火道中气流速度较慢,故对流传热量仅占5%-10%以下。
炉墙的传热:炭化室炉墙的传热属不稳定的热传导。
由于炭化室周期装煤、出焦,在装煤后1-2h,炭化室墙将大量热传给煤料,其温度由1050-1100急剧降至700℃左右,此时炉墙两侧温度差大,热流提高。
蓄热室的传热:蓄热室中的格子砖是热量的传递者。
蓄热室内同废气时,格子砖被加热;交换后,格子砖将蓄存的传给废气或贫煤气。
随着定期交换,格子砖反复进行等量的蓄热或放热。
影响耗热量的因素1、焦饼中心最终温度和标准温度2、炉顶空间温度3、空气系数4、废气温度5、装入煤水分6、周转时间7、炉体、设备严密程度和炉体绝热8、加热煤气种类全炉稳定性的调节全炉温度用机焦侧测温火道平均温度来代表,它的稳定性用安定系数来评定,全炉总供热的调节应当使机焦侧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符合所规定的标准温度并保持稳定。
影响炉温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如装煤量和配煤水分,大气温度和风向,煤气温度和热值,检修时间、暴雨、大雪等,现分述如下:1、装炉煤水分的影响在生产的焦炉上,为保持生产能力和能耗的稳定,力求每炉装煤量稳定,在技术管理规程中规定每炉装煤量小于1%。
在正常结焦时间下,如果保持装入的干煤量不变,配煤水分每增减1%,炉温要升降5-7℃,相当干煤耗量增减60kJ/kg左右,则供焦炉加热的煤气量要相应增减2.5%左右,才可以保证焦饼的成熟度不变。
焦化基础知识要点
一、焦炭转鼓强度与配合煤的粘结性、挥发分和装煤方案(炼焦工艺)等有关。
配煤挥发分一定时,粘结指数越高,焦炭M10越好;配煤粘结性一定时,挥发分越低,焦炭M40越高,而采用捣固炼焦工艺又可弥补入炉料的粘结性和堆比重不足。
二、配合煤硫分可按各单种煤硫分用加和计算,也可直接测定。
在炼焦过程中,煤的部分硫如硫酸盐和硫化铁转化为FeS、CaS等而残留在焦炭中(S残),另一部分硫如有机硫则转化为气态硫化物,在流经高温焦炭层缝隙时,部分与焦炭反应生成复杂的硫碳复合物(S复)而转入焦炭,其余部分则随煤气排出(S气),随出炉煤气带出的硫量因煤中硫的存在形态及炼焦温度而有所不同。
煤中硫分转入焦炭的百分率△S=(S残+S复)/S煤=(S煤—S气)/S煤×100%,则配合煤的硫分控制值可按焦炭硫分控制要求用下式计算:
S煤=×S焦,%
式中S煤、S焦——煤、焦炭的硫分,%
K——全焦率,%
一般△S=60~70%,当K=74~76%时,S焦/S煤=80~93%,即室内炼焦条件下,焦炭中硫分为煤中硫分的80~93%,提高炼焦终温可使△S降低,故焦炭硫分将有所下降。
三、装炉煤堆比重
增大堆比重可以改善焦炭质量,特别对弱粘结煤尤为明显。
在室内炼焦条件下,增大堆比重的方法主要有捣固、配型煤、煤干燥等。
装炉煤的粒度组成对堆比重影响很大,配合煤细度高则堆比重减少,且装炉烟尘多。
四、炼焦速度
炼焦速度通常指炭化室平均宽度与结焦时间的比值,例如炭化室平均宽度450mm,结焦时间为18h,则炼焦速度为25mm/h。
炼焦速度反映炭化室内煤料结焦过程的平均升温速度,根据结焦机理,提高升温速度可使塑性温度间隔变宽,流动性改善,有利于改善焦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