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知识点整理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60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齐学红版再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知识点整理《班主任专业基本功》有三编,第一编:班主任专业道德;第二编:班主任专业知识;第三编:班主任专业技能。
第一章专业理念班主任专业道德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核心,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班主任老师的专业理念是指班主任“在对待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
它主要体现在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的正确观念和信念。
第一节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1.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2.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3.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
4.班主任专业化的涵义: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主要包括:①在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②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③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造型”发展。
5.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深化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道德。
第二节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精神关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班主任教育劳动的主要目的是育人,主要内容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精神关怀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3.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意义:教育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3版)》知识点整理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班主任专业道德班主任专业知识班主任专业技能第一章专业理念第四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第八章教育资源整合能力第二章职业道德第五章班级管理第九章主题班会设计与实践能力第三章礼仪修养第六章班级德育第十章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第七章班级文化第十一章专业自主发展能力1.2012年11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首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第一章专业理念班主任专业道德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核心,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班主任老师的专业理念是指班主任“在对待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
它主要体现在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的正确观念和信念。
第一节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1.班主任的地位、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2.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3.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4.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每班设班主任一人”,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已从级任制转向班主任制。
5.班主任专业化的含义: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主要包括:①在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②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③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造型”发展。
6.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深化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道德。
齐学红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笔录及知识点整理归纳第一编班主任专业道德第一章专业理念1.班主任老师的专业理念是指班主任“在对教育工作实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教育的观点和理性认识” 。
它主要表此刻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课和对待自己发展四个方面的正确观点和信念。
2.建议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老师队伍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骨干,是交流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3.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中小学生的教育指引工作、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擅长利用各样教育资源,不单要协调好各科任老师,还应当成为交流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
(教育管理、组织活动、指导学习、协调交流)4.班主任应由获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当。
5.班主任专业化是教育连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诉求;是时代发展的激烈呼喊;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定结果;是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急迫需要。
6.现代班主任不只是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同时仍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心者” 、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别人”。
7.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点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育、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主要包含任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调型向复合型发展,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立型发展。
8.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包含深入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能力、提高专业道德。
9.教育的实质是精神关心。
10.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敬的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11.班主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育人,主要内容是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促使学生的精神成长。
12.精神关心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必定要求;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促使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点所在。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阅读笔记第一章专业理念班主任专业道德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核心,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班主任老师的专业理念是指班主任“在对待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
它主要体现在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的正确观念和信念。
第一节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1.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2.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3.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
4.班主任专业化的涵义: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主要包括:①在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②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③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造型”发展。
5.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深化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道德。
第二节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精神关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班主任教育劳动的主要目的是育人,主要内容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精神关怀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3.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意义:教育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4.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具体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篇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一章专业理念第一节?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1.班主任的地位、作用(P4):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2.班主任的任职条件(P5):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3.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P5-7):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
4.班主任专业化的涵义(P10):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5.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P11):深化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道德。
第二节?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14):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精神关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班主任教育劳动的主要目的是育人,主要内容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精神关怀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3.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意义(P17-18):教育以人为本的必要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4.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具体要求(P19-2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1.班主任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内涵(P23-25):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基本功应知应会整理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2、请说出三条以上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4)协调与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5)进行日常管理工作。
3、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是什么?(1)方向性原则。
(2)全面性原则。
(3)情感性原则。
(4)疏导性原则。
(5)民主性原则。
(6)集体性原则。
(7)表率性原则。
4、依法治教的基本意义是什么?一是表现在“治”上,即管理上,法制化、规范化,使管理工作更有秩序、更有效率,使法律成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二是表现在“护”上,即保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并使其不受侵害,或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及时通过法律程序以补救。
5、教师的权力有哪些?(请说出4条以上)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和进修培训权。
6、请说出四条以上教师的义务是什么?(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7、班主任应当好那些角色?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中坚和骨干,班集体的领导者,知识的传递者,学生必理的保健者,校内各种教育力量的整合者,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沟通的桥梁,学生成长的导师和楷模,学生在校生活的守护者。
第一篇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一章专业理念第一节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1.班主任的地位、作用(P4):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2.班主任的任职条件(P5):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3.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P5-7):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
4.班主任专业化的涵义(P10):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5.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P11):深化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道德。
第二节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14):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精神关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班主任教育劳动的主要目的是育人,主要内容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精神关怀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3.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意义(P17-18):教育以人为本的必要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4.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具体要求(P19-2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1.班主任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内涵(P23-25):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
2.素质教育理念是班主任必须树立和坚持的最基本教育理念;第四节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1.班主任承担的角色(P37-38):家长代理人、学生楷模、心理保健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第一篇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一章专业理念第一节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1.班主任的地位、作用(P4):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2.班主任的任职条件(P5):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3.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P5-7):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
4.班主任专业化的涵义(P10):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5.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P11):深化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道德。
第二节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14):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精神关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班主任教育劳动的主要目的是育人,主要内容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精神关怀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3.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意义(P17-18):教育以人为本的必要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4.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具体要求(P19-2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1.班主任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内涵(P23-25):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
2.素质教育理念是班主任必须树立和坚持的最基本教育理念;第四节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1.班主任承担的角色(P37-38):家长代理人、学生楷模、心理保健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3版)》知识点整理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班主任专业道德班主任专业知识班主任专业技能第一章专业理念第四章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第八章教育资源整合能力第二章职业道德第五章班级管理第九章主题班会设计与实践能力第三章礼仪修养第六章班级德育第十章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第七章班级文化第十一章专业自主发展能力1.2012年11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首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第一章专业理念班主任专业道德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核心,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班主任老师的专业理念是指班主任“在对待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
它主要体现在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的正确观念和信念。
第一节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1.班主任的地位、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2.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3.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4.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每班设班主任一人”,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已从级任制转向班主任制。
5.班主任专业化的含义: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主要包括:①在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②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③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造型”发展。
6.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深化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道德。
第一篇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一章专业理念第一节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1.班主任老师的专业理念是指班主任“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
它主要体现在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的正确观念和信念。
2.班主任的地位、作用(P4):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3.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班级的管理工作、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善于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不仅要协调好各科任老师,还应该成为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
(教育管理、组织活动、指导学习、协调沟通)4.班主任的任职条件(P5):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5.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P5-7):班主任专业化是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诉求;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6.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
7.班主任专业化的涵义(P10):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主要包括在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造型发展。
8.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P11):深化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道德。
9.现代班主任不仅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同时还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他人”。
第二节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14):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最新资料推荐------------------------------------------------------ 【笔记版】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3版)知识点整理《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 3 版)》知识点整理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班主任专业道德第一章专业理念第二章职业道德第三章礼仪修养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班主任专业知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班级管理班级德育班级文化班主任专业技能第八章教育资源整合能力第九章主题班会设计与实践能力第十章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第十一章专业自主发展能力1.2012 年 11 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首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
笔记:11/ 28第一章专业理念班主任专业道德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核心,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班主任老师的专业理念是指班主任“在对待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 。
它主要体现在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的正确观念和信念。
第一节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 1.班主任的地位、作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2.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3.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4.1952 年 3 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每班设班主任一人” ,标志着我国中小学已从级任制转向班主任制。
5.班主任专业化的含义: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作品编号:DG13485201600078972981*创作者:玫霸*《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知识点整理《班主任专业基本功》有三编,第一编:班主任专业道德;第二编:班主任专业知识;第三编:班主任专业技能。
第一章专业理念班主任专业道德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核心,是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班主任老师的专业理念是指班主任“在对待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认识”。
它主要体现在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的正确观念和信念。
第一节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1.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2.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
3.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变班主任工作现状的迫切需要。
现代学校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
4.班主任专业化的涵义: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主要包括:①在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②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③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造型”发展。
5.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深化专业认知;增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道德。
第二节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精神关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班主任教育劳动的主要目的是育人,主要内容是关怀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精神关怀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3.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意义:教育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班主任工作标准及技能要点第一章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标准第一节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1.教育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安康成长〔1〕要思想引领,突出主线〔2〕正面教育,鼓励为主〔3〕因材施教,引导行动〔启发、谈话、讨论、讲座、咨询、谈心等形式〕〔4〕要坚持日常化的教育方式〔5〕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2.加强班级建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班主任是班集体的设计者〔制定班级目标〕、组织者〔班级领导核心与积极分子队伍的培养〕、指导者〔权威性〕、管理者〔日常工作,偶发事件〕班主任要树立三个观念:开展观、全面观、能动观3.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终身开展〔1〕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价值观:学习是有用的、有趣的、有效的〔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五种习惯——阅读自学的习惯、归纳总结的习惯、观察思考的习惯、切磋交流的习惯、反思的习惯〔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目标、学习行为、他人学习经历〕、〔3〕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4.开展班级活动,开展学生个性特长5.统筹教育力量,促进学生与谐开展〔1〕班主任是班级任课教师的协调者〔2〕班主任是校内教育合力的纽带〔3〕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第二节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了解与研究学生〔1〕了解与研究学生的途径:班级根本情况、学生个人情况〔2〕了解与研究学生的方法:观察法、谈话法、书面材料分析法二、抓好班级日常管理〔1〕制定工作方案——内容班级根本情况分析、管理目标任务、具体工作安排〔2〕评定与奖惩三、实施集体教育〔1〕让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责任感〔2〕培养学生在集体中的生存能力〔3〕培养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四、做好个别教育〔1〕对优秀生的教育——严格要求、客观评价、挫折教育〔2〕对中等生的教育——因材施教、挖掘潜力、目标鼓励〔3〕对后进生的教育——重拾信心、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智导行五、指导课外生活类型——公益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锻炼、社会实践活动六、加强生活指导七、加强家校联系八、预防与处理突发事件第二章班主任的根本素养与能力一、班主任的根本素养:思想素养、道德素养、人文素养、法律素养〔公民根本法律常识、职业法律常识与青少年儿童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