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工程导论考研复习题讲诉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12
部分真题版一、 选择题1. 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若干现状还未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a 重力模型法b 弗雷特法c 平均增长率法d 均衡增长率法2. 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__。
a 二车道b 四车道c 六车道d 八车道3. 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用__来描述。
a 二项分布b 负指数分布c 泊松分布d 负二项分布4. 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分别用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上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两种方法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
如对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_。
a 两种方法所得的平均车速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c. 前者小于后者d.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5. 交通标志设计的三要素是__。
a. 颜色、形状、图案b. 相位、周期、绿信比c. 流量、速度、密度d. 颜色、形状、图符6. 实际停放车累积次数与车位容量之比称为__。
a. 停车密度b. 停放车指数c. 停放周转率d. 停放饱和度7、 车头时距分布可以用___拟合。
a. 负指数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负二项分布8、 对同一道路交通条件而言,基本通行能力(C 基)、可能通行能力(N 可)与实用通行能力(N实)之间的关系。
a. N 可>N 基>N 实b. N 可>N 实>N 基c. N 基>N 可>N 实d. N 基>N 实>N 可9、 ITS 是指________。
a.交通需求管理b. 交通系统管理c. 交通管理d. 智能运输系统10、时间平均车速(t V )与空间平均车均(s V )的关系为_______。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A.1921年 B.1930年 C.1980年 D. 1981年2.世界上最先创办交通工程(道路交通)专业的学校是()A.哈佛大学 B.京都大学 C.牛津大学 D. 同济大学二.多项选择题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领域是( )A.公路 B.城市交通 C.综合运输 D.道路交通2.以下是交通工程学的研究方向的是( )A.工程 B.教育 C.法规 D.环境 E.能源3.下列是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的是( )A.系统性B.综合性C.交叉性D.社会性E.超前性F.动态性4.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B.车C.路D.环境三.简答题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其研对象和研究目的分别是什么?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试述交通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交通工程学的性质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是什么?从我国目前的交通现状和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你认为我国交通的发展方向应如何?当前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交通工程学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有什么联系?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谈谈交通工程学与你的工作有哪些联系?交通工程学对你的工作有什么指导作用?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_________时间是驾驶员控制汽车行驶性能最重要的因素()A.知觉 B.判断 C.知觉—反应 D. 感应2.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3.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4.利用中央分隔带把车行道一分为二,分向行驶。
这种道路称为()A.一块板 B. 二块板 C. 三块板 D. 四块板5.一般来讲,驾驶员开始制动前,最少需要()s的知觉——反应时间A.0.5 B.0.4 C.0.6 D.16.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的所需总时间之比,是指()A.行驶车速 B.行程车速 C.区间车速 D.运行车速7.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 D应为()A.40% B.60% C.50% D.66.7%8.关于第85%位车速和第15%位车速,正确的是( )A.第85%位车速是指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85%未达到的车速B.第15%位车速是指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15%达到的车速C.第85%位车速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D.第15%位车速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9.AADT指()A.平均日交通量 B. 平均工作日交通量C. 年平均日交通量D. 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10.在交通管理上用做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A.15%位车速 B. 50%位车速 C. 第30位小时车速 D. 85%位车速11.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A.运行延误 B. 停车延误 C. 固定延误 D. 干扰延误12.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0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0.96,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0.97,第30位小时系数为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A.不需扩建 B.至少修建4车道C.至少修建3车道 D.至少修建5车道二.多项选择题1.汽车的动力性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是( )A.最高车速 B.通过性 C.加速时间 D.爬坡能力 E.稳定性2.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 )A. 制动效能B.制动力C. 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变窄D.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3.行人的过街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汽车交通量 B.街道宽度 C.行人心理因素 D.绿灯时间 E.绿性比4.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支路 D.次干路 E.一级道路5.分析交通量的特性分析,一般从()方面进行分析A.时间分布 B.空间分布 C.构成 D.延误6.下列指标反应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的是()A.城乡分布 B.路段上的分布 C.方向分布D.车道上的分布E.PHF三.简答题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联系?驾驶疲劳的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和公路相比,城市道路的特点主要有哪些?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城市道路系统常见类型是什么?行车道宽度是如何确定的?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形?其构成要素是什么?什么是视距?分几种?什么叫视野?什么叫隧洞视?如何避免隧洞视?道路交通的要素是什么?试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信号周期时长等于A.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和黄灯时长的总和B.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C.全部相位所需黄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D.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黄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答案】A2、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3、作停车需求预测时,采用的“产生率模型”,其理论依据是()。
A.土地使用状况B.商用土地价格C.人口与土地使用关系D.土地使用类型与停车产生率的关系【答案】D4、车辆停发方式为佳的是()A.前进式停车,前进式发车B.后退式停车,前进式发车C.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发车D.后退式停车,后退式发车【答案】A5、道路上车流行驶车速为30km/h,测得的平均车头间距为20m,则该路段的交通量是()。
A.1500辆/hB.1600辆/hC.1400辆/hD.1800辆/h【答案】A6、下列不属于交通标志的要素的是()A.数字B.形状C.符号D.色彩【答案】A7、下列特征不属于交通标志基本要素的是()。
A.安装高度B.颜色C.图形平面形状D.文字符号【答案】A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交通量的周变化是指一周内各天的交通量变化;B.交通量的周变化是指一月或一年内各周交通量的变化;C.交通量的周变化,本质上是一周内的日变化;D.交通量的周变化,又可称为交通量的周日变化。
【答案】B9、用事故率法鉴别高事故地点时,正确的说法是A.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低时会出现假象B.事故率法的缺点是交通量大时会出现假象C.事故率法不考虑交通的使用状况D.事故率法没有缺点【答案】A10、画于路段中央,用以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禁止车辆跨越超车或压线行驶的标线,必须用()。
A.黄色单虚线B.黄色双实线C.白色单虚线D.白色双实线【答案】B11、小型环形交叉口其中心岛的直径尺寸应该是()。
研究生《交通工程导论》考试大纲一、考试总体要求1、掌握交通工程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基本计算;2、了解交通工程的定义、作用、主要内容、发展趋势;3、掌握道路交通系统三要素的交通特性、交通流基本参数的特性、交通流基本参数模型及应用;4、熟悉交通调查的主要方法,试验车移动调查法(也称:浮动车测试法或浮动车调查法);能进行交通调查方案设计;5、掌握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理论、排队论、跟驰理论、流体力学模拟理论的原理与应用;6、熟悉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概念、分类;掌握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思路与原理;7、掌握交通规划的相关概念、交通规划的步骤、特别是“传统四步骤”的方法与原理,交通量分布与分配的方法及应用;停车场设施的分类、停车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8、熟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组成与分类,掌握公交优先的基本知识,了解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与评价;9、了解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的概念、原理与方法;10、掌握交通安全的相关概念、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交通安全的分析评价及对策措施;11、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相关概念,交通标志、标线、标号(信号灯)的设置方法、原理;掌握道路交通组织管理的原理与方法;12、理解绿色交通出行的概念,了解道路交通环境污染的内容与主要防治对策措施;13、熟悉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内容、体系框架与主要关键技术。
了解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辆网、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14、能综合应用交通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分析实际交通现象,分析解决交通拥堵、安全、环境等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2、试卷结构(1)选择题;(2)分析判断题;(3)简答题;(4)计算题;(5)论述题。
三、主要参考书目1、李淑庆,《交通工程导论》(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2月。
2、徐吉谦,《交通工程总论》(第五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20年10月。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下列不属于交通标志的要素的是()A.数字B.形状C.符号D.色彩【答案】A2、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3、关于车流波及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速为正,则波沿道路后退B.波速为正,则波沿道路前进C.所有车流波都沿道路前进D.所有车流波都沿道路后退【答案】A4、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5、绿信比是指()A.一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该相位的红灯时长之比B.一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该相位的黄灯时长之比C.一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D.所有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总和与周期时长之比【答案】C6、减速让行标志,它属于何类标志,原来的颜色怎样?A.禁令标志,白底红边黑字B.禁令标志,黄底黑边黑字C.警告标志,黄底黑边黑字D.警告标志,白底红边黑字【答案】A7、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8、要提高运输效率归根结底是要提高车辆的()。
A.地点车速B.行程车速C.行驶车速D.设计车速【答案】B9、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是交通量调查的常用方法()。
A.人工观测法B.有线电视监控法C.车辆感应器测定法D.试验车法【答案】B10、在排队论中,M/D/1记号的含义是A.定长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单个服务台B.泊松输入,爱尔朗分布服务,单个服务台C.泊松输入,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D.爱尔朗分布输入,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答案】C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交通工程概论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是关于道路交通工程的一门科学,是综合研究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
2.交通流:是在道路上人、车、物从甲地到乙地的流动形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行人流、车流、客流、物流等。
3.交通流特性:交通流的定性与定量的特征及其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规律。
4.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和行人数,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一年中所有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第30位小时交通量称之为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365×24=8760小时)。
6.小时设计交通量:在进行道路的改建或新路的设计中,既能满足交通量的需要,又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的小时交通量。
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长时间内,可能接近相等,但在某段时间内(例如,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一月中的某天,一天中的某几个小时)则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段内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
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际工作中常用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求得的车速。
10.行驶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1.行程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
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是指具有中等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的实际交通和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车速。
它是估计道路通行能力的依据。
13.临界车速。
指道路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
14.设计车速。
指按道路条件决定的最高车速。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A.1921年 B.1930年 C.1980年 D. 1981年2.世界上最先创办交通工程(道路交通)专业的学校是()A.哈佛大学 B.京都大学 C.牛津大学 D. 同济大学二.多项选择题1.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领域是( )A.公路 B.城市交通 C.综合运输 D.道路交通2.以下是交通工程学的研究方向的是( )A.工程 B.教育 C.法规 D.环境 E.能源3.下列是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的是( )A.系统性B.综合性C.交叉性D.社会性E.超前性F.动态性4.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B.车C.路D.环境三.简答题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其研对象和研究目的分别是什么?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试述交通工程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交通工程学的性质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是什么?从我国目前的交通现状和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你认为我国交通的发展方向应如何?当前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交通工程学与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有什么联系?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谈谈交通工程学与你的工作有哪些联系?交通工程学对你的工作有什么指导作用?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_________时间是驾驶员控制汽车行驶性能最重要的因素()A.知觉 B.判断 C.知觉—反应 D. 感应2.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3.各种感应器官中给驾驶车辆中的驾驶员提供信息最多的是()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 嗅觉4.利用中央分隔带把车行道一分为二,分向行驶。
这种道路称为()A.一块板 B. 二块板 C. 三块板 D. 四块板5.一般来讲,驾驶员开始制动前,最少需要()s的知觉——反应时间A.0.5 B.0.4 C.0.6 D.16.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的所需总时间之比,是指()A.行驶车速 B.行程车速 C.区间车速 D.运行车速7.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 D应为()A.40% B.60% C.50% D.66.7%8.关于第85%位车速和第15%位车速,正确的是( )A.第85%位车速是指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85%未达到的车速B.第15%位车速是指在行驶的全部车辆中有15%达到的车速C.第85%位车速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D.第15%位车速用于确定观测路段的最大限制车速9.AADT指()A.平均日交通量 B. 平均工作日交通量C. 年平均日交通量D. 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10.在交通管理上用做路段的最高限制车速是()A.15%位车速 B. 50%位车速 C. 第30位小时车速 D. 85%位车速11.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A.运行延误 B. 停车延误 C. 固定延误 D. 干扰延误12.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0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0.96,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0.97,第30位小时系数为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A.不需扩建 B.至少修建4车道C.至少修建3车道 D.至少修建5车道二.多项选择题1.汽车的动力性主要表现的三个方面是( )A.最高车速 B.通过性 C.加速时间 D.爬坡能力 E.稳定性2.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 )A. 制动效能B.制动力C. 制动时汽车方向稳定性变窄D.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3.行人的过街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汽车交通量 B.街道宽度 C.行人心理因素 D.绿灯时间 E.绿性比4.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 )A.快速路 B.主干路 C.支路 D.次干路 E.一级道路5.分析交通量的特性分析,一般从()方面进行分析A.时间分布 B.空间分布 C.构成 D.延误6.下列指标反应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的是()A.城乡分布 B.路段上的分布 C.方向分布D.车道上的分布E.PHF三.简答题驾驶员的交通特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它与交通安全有何联系?驾驶疲劳的因素有哪些?驾驶疲劳与肇事的关系是什么?影响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因素有哪些?汽车的动力性能指的是什么?汽车的制动性能包括哪几方面?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有何不同?和公路相比,城市道路的特点主要有哪些?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分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是什么?城市道路系统常见类型是什么?行车道宽度是如何确定的?什么是道路的平面线形?其构成要素是什么?什么是视距?分几种?什么叫视野?什么叫隧洞视?如何避免隧洞视?道路交通的要素是什么?试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3级2015-2016学年第2学期《交通工程学II》复习参考题目一、名词解释1.交通工程学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其研究内容只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研究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2.(汽车)最高车速指在无风条件下,在水平、良好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3.路网密度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基本指标。
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总面积之比。
4.视野两眼注视某一目标,注视点两侧可以看到的范围叫做视野。
5.动视力动视力是汽车运动过程中驾驶员的视力。
6.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7.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变化,这种随时间和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特性称为时空分布特性。
8.AADT年平均交通量(AADT):一年内观测的交通量总和除以总天数365,所得的平均值即为年平均交通量。
9. MADT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一月内观测的交通量总和除以一月的总天数,所得的平均值即为月平均日交通量10. WADT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同理.11. 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系数就是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髙峰小时的 交通量之比。
例如,当t = 15min 时,4*m in 15PHF 15交通量高峰小时中高峰高峰小时交通量 12. 交通量的构成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
13. 交通流特性交通流运行状况的定性、定量的特征叫做交通流的特性14. 交通流基本参数\交通量、行车速度I 、车流密度是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
15. 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16. 设计小时交通量指的是根据交通量预测所选定的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小时交通量17. 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18. 行驶车速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19.行程车速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20.时间平均车速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这些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21.车流密度交通密度是指一条车道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在某一瞬时内单位长度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又称车流密度。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交通运输系统由5种运输方式(子系统)组成,即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
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必须有3个基本要素,分别是路线、载运工具、枢纽站。
(6分)2、我国学者认为:交通工程学只有将工程、教育、法规、环境、能源5个方面综合考虑,才能保证人、车、路之间合理的时空关系,因此常常被人们称为“5个E”学科。
(4分)3、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中包含“交通特性”的研究。
“交通特性”主要研究人、车辆、道路、交通流的交通特性。
(2分)4、交通流的交通特性主要是研究宏观交通流参数流量、速度、密度特征及其在时空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和微观交通流参数车头时距、车头间距的时空分布。
(4分)5、交通工程学是以人(驾乘人员和行人)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三方面的内容统一在交通系统中进行研究,综合处理道路交通系统中人、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时空关系的学科。
目的是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消耗和对环境的危害,达到安全、通畅、经济、舒适和低公害。
(8分)6、在城市交通需求预测中,人们常常采用“四阶段论模式”,四阶段分别指:交通发生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交通量分配预测。
请列举两个在交通分布预测中常用的预测模型:增长系数法、重力模型法、修正重力模型法。
(6分)7、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感知阶段、分析处理阶段(或者“识别和判断阶段”)、操作反应阶段。
(4分)8、机动车的交通特性主要体现在:动力性能、制动性能、通过性能、机动性能和稳定性能等5个方面。
而非机动车的交通特性主要体现在:短程性、动态平衡性、行进稳定性、动力递减性、爬坡性能和制动性能等6个方面。
(4分)9、根据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可以把城市道路分为:快谏路、丰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四类。
根据国家《公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按行政等级可以把我国的公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等五个等级。
重庆交通大学《交通工程总论》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1、AADT2、高峰小时流量比3、视力4、时间平均车速5、车头间距二、填空1、在交通系统中,驾驶员接收信息的方式有()、()、()、()、()。
2、交通流在非自由行驶状态,车辆的跟驰特性有()、()和()。
3、在确定车辆到达分布时,采用何种分布形式,不能单凭()值的大小,主要依据()检验。
4、交通量的空间分布特性包括()、()、()、()。
三、判断正误,并将错误改正过来。
(若下列陈述正确,则在括号中写上“正确”,反之写上“错误”,并加以改正)。
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注视点与行车速度密切相关,车速提高,驾驶员的注视点近移。
()。
2、车辆到达统计观测的间隔时间越长,统计检验可接受的可能性越大。
()3、PHF越大,则表示高峰小时交通量分布越均匀。
()4、某公路Vf=100Km/h,Vm=40Km/h,Kj=200辆/Km,Km=100辆/Km,则Qm=4000辆/h。
()5、交通量的方向分布不均匀系数总是小于壹。
()四、分析题1、交通拥塞的一般原因是什么?若道路通行能力为3200辆/h,测得其上高峰小时交通量为2800辆/h,试分析道路上是否发生拥塞,为什么?2、一信号灯交叉口,某方向红灯时间为R,上游到达车流量为Q,试问在红灯末期停车线上排队的车辆数是多少?为什么?(请用排队论和波动论两种方法分析)3、试分析一般选择第三十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理由。
五、计算题1、某十字平面交叉口,东进口道的设计小时交通量为360辆/小时,其中左传车有60辆/小时,车辆达到符合泊松分布。
交叉口采用定时信号灯,色灯周期为60秒。
试计算:①若每周期的设计车辆到达数为6辆车,求设计置信度有多大?②每周期设计车辆到达中,出现大于15秒的车头时距数目是多少?③如每周期可以通过三辆周转车,则周转车周期受阻的概率是多大?2、有四个进口道的环行交叉口,四个交织段的交织参数如下表所示,求该环行交叉口的实际通行能力。
重庆交通大学808交通工程导论真题1.若某道路上的交通流满足K>KM,V<VM,则道路上的交通处于拥挤状态。
工理由:Q<=QM,K>=KM,V<=VM,拥挤;Q<=QM,K<=KM,V>=VM,不拥挤。
2.交通分布中的重力模型认为两区之间的出行量与出发区的生成量成正比,与到达区的吸引量成反比。
E。
理由:各区间的出行分布同对出行的吸引成正比,而同区间的交通阻抗成反比。
3.同一条道路上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都是一样。
E。
理由:靠近路中线的车道为单一行车道,通行能力最大,越靠近道路两侧通行能力越小,距中央分隔带最近的车道,交通量打,其余车道随之逐渐减小。
4.负指数分布是用来描述有充分超车机会的单列车流的车辆到达计数分布。
F。
理由:和密度不大的多列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
5.雷达抢测速法所测得的车速值是区间行驶车速。
F。
理由:瞬时车速6.交通标志的三个基本要素为颜色、形状、符号和文字。
7.道路设施的通行能力通常受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和气温、降雨、风力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
8.属于前进波的是A→B和B→A,属于集结波的是A→B和B→C。
9.人是交通系统当中的主要构成要素,要想掌握其特性对交通设施设运管理的影响,至少需要从驾驶员、交通管理者、行人等交通参与人的角度进行研究。
10.交通工程学5E科学法制、教育、工程、环境、能源。
11.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车辆、在道路上、发生事态的原因是过失或意外和形成了损害后果四个方面。
12.交通流率:通过道路某一断面,在不足1小时时间段内测得的车辆数换算成的1小时交通量。
交通量扩大为某一时间单位的数值,15分钟扩大为一小时。
13.服务水平:也称服务等级,指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理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如何可以提供的行车速度、舒适、方便、驾驶员的视野,以及经济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和服务程度。
《交通工程学》复习题大全含答案.1、在多路线概率分配模型中,节点的点权是()A.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小者B.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积C.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中的最大者D.进入该节点的全部连线的线权之和【答案】D2、在标准的M/M/1排队系统中,队长n、排队长q与非零平均排队长度qw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n>q>qwB.qw>n>qC.qw>q>nD.q>n>qw【答案】B3、关于排队系统中的定长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队系统的总服务时间是一给定值B.每一个顾客的服务时间都相等C.每一个顾客的等待时间都相等D.排队系统的总等待时间是一给定值【答案】B4、在排队论中,M/D/1记号的含义是A.定长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单个服务台B.泊松输入,爱尔朗分布服务,单个服务台C.泊松输入,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D.爱尔朗分布输入,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答案】C5、下列叙述中,可用于定义“地点车速”的是()。
A.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气候条件下,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B.根据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及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C.使道路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车速;D.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
【答案】D6、我国交通部门规定:在车速为30(km/h)时,轻型货车行驶制动距离在____以下。
A.9mB.8mC.7mD.6m【答案】C7、小型环形交叉口其中心岛的直径尺寸应该是()。
A.小于25mB.小于50mC.大于25mD.在25-50m之间【答案】A8、关于排队系统中的定长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队系统的总服务时间是一给定值B.每一个顾客的服务时间都相等C.每一个顾客的等待时间都相等D.排队系统的总等待时间是一给定值【答案】B9、关于汽车废气的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废气排放与燃料有关B.废气排放与汽车行驶状态无关C.废气排放与车速无关D.废气排放与气温无关【答案】D10、交通量的周变是指()A.一周内小时交通量的变化B.一月内周交通量的变化C.一年内周变交通量的变化D.一周内日交通量的变化【答案】D11、衡量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是()。
第一章交通的组成要素:人交通工具移动空间环境与保障系统交通工程的作用:1.一个地区、一个省甚至一个国家的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赖于发达的交通。
2..交通运输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和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沟通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活动的纽带,也是联系国内与国外、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不可缺少的桥梁。
3.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大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带动市郊各县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赖于交通的现代化。
因此,交通是国民经济与各项生活、生产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先行.交通工程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三 E 法制(Enforcement)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五 E 再加上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交通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1.交通特性:人车路与交通流的交通特性。
2.交通调查:流量·流速密度OD量延误居民出行通行能力停车交通环境交通事故等3.交通流理论:交通流运行规律交通流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理论表达模型与方法等4.道路通行能力: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各种交通设施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与模型。
5.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预测等6城市公共交通系统7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与评价8.交通安全9交通管理与控制10交通环境保护11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答(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和复合型(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交通工程发展回顾答(1)步行时代(2)马车时代(3)汽车时代(4)高速公路时代(5)智能运输时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可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学术成果显著2.交通工程学得到了系统传播3开展交通基础数据调查4公路网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5制定交通法规 6 交通管理与控制7交通仪器设备与交通安全设施的研制8全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9交通工程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10交通应用软件及新理论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1交通智能化系统的研制与开发12发展交通信息技术13重视停车场规划与管理技术第二章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环境交通管理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道路工程自整理第一章1 ii 路类型: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2公路是指连接省份,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道路。
按其重要性和使用目的分为:国家干 线公路/国道、省级干线公路/省道、县级公路/县道、乡级公路/乡道3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供车俩和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根据重要性和功能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4 a 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 b 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路以及 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來预测 c 四级公路口J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5快速路主要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4至少四个车道,设冇中央分隔带,如果有自行车 通过时,应加设口行车道b 进出口釆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c 大部分交叉口采用立体交叉,与次干道相交 可采用平而交叉,与支路不能直接相交d 过街行人集屮点要设置过街人行天桥或地道6主干道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它联系城市各主要分区,港口和车站7次干道主要是连接,补充主干道的。
其主要功能是集散交通,有时也兼有服务周围区域的功能 第二章平面线形设计1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是指曲线半径较人,离心力较小,靠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力就足以保证汽车安 全稳定行驶所采用的最小半径。
2平曲线最小长度:a 按6s 行程确定平曲线最小长度,受条件限制时,仍要求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 时间不少于3s b 按离心加速度变化率确定平曲线最小长度0・5~0・6m/s3 c 按小偏角(小于7。
的偏 角)345的曲线。
作用:线形缓和,加宽缓和,超高缓和线形:冋旋线,RL 二A26缓和曲线长度:离心加速度变化率(0.5〜0.6山人3) 驾驶员操作时间(3s ) 一般取以上较大值,并取为5m 的整数倍 超高渐变率不至过大 圆曲线半径超过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 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 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7曲线组合基本型:直线一冋旋线一圆曲线一冋旋线一直线S 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起来的组合线形为S 型卵型:用一个冋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
考研复习题总结(已考试题)桥梁工程(上)()桥梁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答:有五大件:具体有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墩台基础、五小件:桥面铺装、排水防水系统、栏杆、伸缩缝和灯光照明()桥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桥梁与一般建筑结构的区别在哪里?答:桥跨结构:跨越江河、山谷、等障碍。
支座系统:支承上部结构并传递荷载于桥梁墩台上。
桥墩:在河上或岸上支承两侧桥跨上部结构。
桥台:支承桥跨上部结构的端部和作挡墙作用。
墩台基础:保证梁墩台安全并将荷载传至地基。
区别:环境不同、荷载不同、跨度不同。
()净跨径、计算跨径、标准跨径、桥梁全长、桥梁总长、净矢高、计算矢高?答:A) 净跨径: 对于梁桥是指设计洪水位上相邻两个桥墩或桥墩与桥台之间的净距离;对于拱桥是指两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B) 计算跨径: 对于有支座的桥梁,是指桥跨结构相邻两个支座中心的距离;对于拱桥,是指相邻两拱脚截面形心点之间的水平距离C) 标准跨径: 对于梁桥,是指两相邻桥墩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或桥墩中心线至桥台台背前缘之间的距离;对于拱桥,则是指净跨径。
D) 桥梁全长: 指桥梁两端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对于无桥台的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的全长.E) 桥梁总长:两桥台台背前缘间距离()桥梁按结构体系划分哪几类?简述各种体系桥梁的主要受力特点?答: A) 梁式桥:以梁的抗弯能力来承受荷载。
B) 拱桥:主要承重结构为拱肋(或拱箱),以承压为主。
C) 刚架桥:由受弯的上部梁(或板)结构和承压的下部柱(或墩)整体结合。
D) 缆索承重桥(即悬索桥、斜拉桥):索(缆)受拉和塔(墩)承压弯。
()大型桥梁的设计程序包括哪些内容?答:分为前期工作及设计阶段。
前期工作包括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阶段按“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桥梁设计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桥梁设计基本原则:适用、经济、安全、美观、有利于环保。
重庆市考研交通运输复习资料交通规划与交通工程重点解析重庆市考研交通运输复习资料-交通规划与交通工程重点解析概述: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交通规划与交通工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重庆市作为一个大都市,其交通发展和规划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重点解析重庆市的交通规划与交通工程,以便考生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并为他们的考研复习提供指导。
一、重庆市交通规划1. 发展背景重庆市交通规划的制定是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的变化,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同时保护环境和资源。
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其交通规划的实施对提高区域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规划内容(1)交通网络规划:重庆市交通网络规划包括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和提高运输效率为目标。
(2)交通体制改革规划:为了完善交通体制,提高管理效率,重庆市交通规划中还包括相关交通法规的修改与完善、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整和交通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3. 实施进展重庆市交通规划的实施需要时间和资源,目前已经完成了部分重要项目的建设,如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等。
重庆市政府也在不断改进规划,力争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系统。
二、重庆市交通工程1. 重点工程项目重庆市交通工程的实施中,有一些重点项目受到了特别关注,这些项目将对城市的交通情况产生积极影响。
(1)渝中半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该项目旨在提高渝中半岛的交通效率,通过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优化交通组织,减少交通压力。
(2)长江大桥建设: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扩张,重庆市需要更多的跨江桥梁。
长江大桥建设将极大地改善跨江交通状况。
2. 工程技术创新在交通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技术创新起着关键作用。
重庆市交通工程的技术创新包括但不限于:(1)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交通管理和控制的效率,减少交通堵塞和事故发生率。
(2)绿色交通工程:在交通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一章交通的组成要素:人交通工具移动空间环境与保障系统交通工程的作用:1.一个地区、一个省甚至一个国家的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赖于发达的交通。
2..交通运输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继续和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是沟通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活动的纽带,也是联系国内与国外、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不可缺少的桥梁。
3.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大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带动市郊各县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赖于交通的现代化。
因此,交通是国民经济与各项生活、生产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先行.交通工程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道路交通规律,建立交通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术科学。
三E 法制(Enforcement)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五E 再加上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交通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1.交通特性:人车路与交通流的交通特性。
2.交通调查:流量·流速密度OD量延误居民出行通行能力停车交通环境交通事故等3.交通流理论:交通流运行规律交通流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理论表达模型与方法等4.道路通行能力: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各种交通设施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与模型。
5.交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预测等6城市公共交通系统7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与评价8.交通安全9交通管理与控制10交通环境保护11智能交通系统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答(1)系统性(2)综合性(3)交叉性和复合型(4)社会性(5)前瞻性(6)动态性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交通工程发展回顾答(1)步行时代(2)马车时代(3)汽车时代(4)高速公路时代(5)智能运输时代交通工程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可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学术成果显著2.交通工程学得到了系统传播3开展交通基础数据调查4公路网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5制定交通法规6 交通管理与控制7交通仪器设备与交通安全设施的研制8全国城市交通“畅通工程”9交通工程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10交通应用软件及新理论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1交通智能化系统的研制与开发12发展交通信息技术13重视停车场规划与管理技术第二章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环境交通管理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人是主体车是工具路试基础环境是影响因素交通管理是重要调节控制环节交通系统的三要素人车路交通流的三个基本参数流量流速密度驾驶员的色感红色光刺激性强易见性高使人产生兴奋警觉黄色光亮度最高反射光强度最大易唤起人们的注意绿色光比较柔和给人以平静安全感故红色灯为禁止信号黄色光为警告信号绿色光为通行信号驾驶员的交通特性答1驾驶员的任务和要求任务实现人员和货物空间上的转移要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养熟练的驾驶技术2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过程3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1视觉特性视力视野色感2反应特性从感知判断开始制动到制动发生效力全部时间通常按2.5 3.0s计算3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动机素养注意力智力情绪成熟性知识性条件反应等4疲劳驾驶与酒后驾驶乘客交通特性1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省时省钱省力安全方便舒适2乘客反应1横向力系数最小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2路面状况产生晕车头晕恶心3道路美学消除时间长产生的烦躁情绪4时间和空间乘车拥挤和出行时间3社会影响上下班时间过长多次换乘过分的拥挤会造成旅途疲劳心理压力和情绪烦躁会影响家庭和睦同事矛盾和陌生人纠纷对社会不满在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城市的交通拥挤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汽车的交通特性答设计车辆尺寸动力性能1车速最高车速最小稳定速度等2加速性能加速度和加速时间3爬坡能力最大爬坡度制动性能1制动效能制动距离2制动效能的热稳定性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交通设施中那些情况考虑了驾驶员的交通特性1栅栏防止汽车失误驶出路外同时也用它来阻止行人穿过马路使人车分开保护作用2照明设施3视线诱导标志4公路反射镜5公路情报板6停车场7天桥8公路监测系统9公共汽车停靠站10信号灯交通设施中那些情况考虑了驾驶员的交通特性1栅栏防止汽车失误驶出路外同时也用它来阻止行人穿过马路使人车分开保护作用2照明设施3视线诱导标志4公路反射镜5公路情报板6停车场7天桥8公路监测系统9公共汽车停靠站10信号灯路网密度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比该区域的面积一般的讲路网密度越高路网总容量服务能力越大但这不是绝对的交通量是指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一般不加说明是指来往两个方向的机动车交通量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主要有:1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2道路功能3地区特性4时间特征。
(1)ADT 平均日交通量(2)AADT 年平均日交通量(3)MADT 月平均日交通量(4)WADT 周平均日交通量交通量的时变化1高峰小时交通量一日内以小时计的交通量的最高值是影响道路交通畅通的一个重要因素常用高峰小时流量比来描述高峰小时交通量的特征2高峰小时系数PHF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的交通量之比PHF5PHF15PHFt值越大则反映高峰小时交通量分布越均匀,反之则分布越不均匀,城市道路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流量比越大或PHFt值越小,则t时间内,越易造成交通堵塞。
P36道路包括公路和城市道路。
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分为高速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路网密度高的优点在于:1可形成连续的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分流系统,这不仅可营造祥和安全的步行氛围,还可提高机动车的运行速度;2 有利于组织单向交通,减少交叉口的冲突点数目及交通复杂度;3有利于分流干路交通压力,使交通流均衡分布在整个城市道路网;4 次要道路在机动车非高峰出行时间可为机动车临时路边停车创造条件。
交通流的分类1按交通流中的交通组成可分为车流人流以及混合交通流。
2按交通流输送的对象可分为客流和货流。
3 按交通设施对交通流的影响分为连续流和间断流。
没有交通信号等干扰,连续通过道路设施的交通流称连续流,由交通管制设施引起交通流不连续的交通流称间断流。
4.按交通流的交汇流向可分为交叉流合流分流和交织流。
5.按交通流内部的运行条件及其对驾驶员和乘客产生的感受可分为自由流稳电流和强制流。
设计小时交通量(1)定义: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小时为计算时段的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车道宽度和评价服务水平的依据。
所谓第30位最高小时交通量(30HV)就是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个小时交通量,以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交通量。
(2)应用:对于多车道公路,运用设计小时交通量可确定其车道数和路幅宽度,通过准确计算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双车道公路,主要用语计算各不同时期的高峰小时和交通量,并据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使用品质等。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1地域分布2城乡分布3)方向分布(4)车道分布(1)行驶车速这是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的车速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2)行程车速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行程车速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运输小路归根结底是提高车辆的行程车速。
(3)设计车速在道路交通和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汽车行驶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具有中等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舒适的最大行驶速度作为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统计分布特性中位车速也称50%位车速和85%(15%)车速这两个速度经常被用作最高和最低限制。
时间平均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点车速,这些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
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交通流三参数:交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 。
Q=KV交通密度:指某一瞬间内单位道路长度上的车辆数目,k=N/L(辆/km)交通密度:双向车流密度:单向车头时距同一车道同一方向的一列车队连续行驶前后两相邻车的车头通过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
(微观参数)单位s/辆车头间距同一车道同一方向车流的前后两辆车之间在某一瞬时的间隔距离。
(微观参数)单位m/辆平均车头间距:观测路段上所有的车头间距的平均值即为平均车头间距。
交通密度的分布特性1临界密度在最佳车速时达到最大流量时的交通密度又称最佳密度。
2阻塞密度车速近似于零流量亦接近于零时的交通密度。
3空间占有率在某一瞬间一定的观测路段长度内行驶的车辆总长度占该观测路段长度的百分比除了交通量有关还与车辆长度和空间平均车速有关。
4时间占有率在某一时段内车辆通过某一断面的累计时间占该时段的百分比。
第三章交通调查定义是指通过统计实测与分析判断掌握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即有关交通现象的工作过程交通调查是交通流理论研究交通规划道路规划设计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础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1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流理论研究)2交通需求调查(交通规划)3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管理)4交通环境调查(城市建设)5通行能力调查6交通延误调查7停车调查交通量调查的目的1预测交通量及发展趋势2为道路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数据3评价服务水平和交通管理效果4掌握交通实态和变化规律5推算道路通行能力和计算运输成本6制定交通法规和科研提供基础数据。
交通量调查的种类1区域交通调查2小区边界线交通调查3核查线调查4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的基本要求:a、调查中必须对对应于某些条件下进行的予以注明。
b、交通检查与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应视实测目的予以选择,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c、要求调查人员要有较好的素质,广泛的协作和良好的组织。
d、调查开始就要进行总体设计,使调查成果既能满足要求,但又无不必要的多余数据。
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由于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其对占有的空间资源的消耗的不同,因此在交通运营中进行交通量换算。
行车时间的概念:指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达另一处行车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和延误)。
行车时间=行走+停车+延误延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人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
延误产生的原因:(1)基本延误主要在车辆过交叉口时,由信号、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及平交道口等原因造成(2)运行延误是因受其他车辆或行人干扰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