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及教材知识点梳理

上海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及教材知识点梳理

上海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及教材知识点梳理
上海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及教材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总结

一、考试性质和命题指导思想

上海市初中毕业英语科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考试对象为2012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学业的九年级学生。

二、考试目标

英语科统一学业考试旨在测试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之间侧重对语言能力的考核。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言功能。

语言能力包括运用语言获取和了解信息的能力,以及按情景或要求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能力。

依据《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04年11月版)规定的六年至九年级教学目标,确定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试目标如下:

I.语言知识

主要测试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对常用词汇、基础语法和常用语言功能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II.语言能力

1.听

主要测试学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

(1)从所听材料中获取事实信息的能力;

(2)理解所听材料的基本内容及上下文关系的能力;

(3)推断所听材料的隐含意思的能力。

2.读

主要测试学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1)从各类语篇中获取事实信息的能力;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能力;

(3)理解和归纳语篇主旨大意的能力;

(4)推测语篇隐含意义的能力。

3.写

主要测试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1)运用词汇和语法知识写出正确的句子的能力;

(2)用通顺连贯的语言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表达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以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规定的教材内容为考试的范围,包括《英语》(牛津上海版)六年级到九年级(共八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和牛津版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及《英语》(新世纪版)六年级到九年级(共八本)(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1、基本素材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变化与发展)

Cities and countries (城市与国家)

Cultures and customs (文化习俗)

Earth and space (地球与太空)

Famous people (名人)

Features (人与事物的特征)

Food and drinks(饮食)

Historical events (历史事件)

Holidays and festivals (假日与节日)

Illness and health (疾病与健康)

Interests and hobbies (兴趣与爱好)

Jobs and employment (工作与就业)

Literature and art (文学与艺术)

Man and nature (人与自然)

Mass media (大众传媒)

Natural world (自然世界)

Neighborhood and surroundings (生活环境)Personal information (个人信息)

Public places (公共场所)

Recreation and sports (娱乐与运动)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学技术)

Subjects (学科)

Social communications (社会交际)

Social relationships (人际关系)Transportation (交通运输)

Trips and journeys (旅行)

2、呈现形式

Advertisements(广告)

Chants (吟诵)

Dialogues (对话)

Fables (寓言)

Famous saying (名言)

Games (游戏)

Guides (指南)

Letters(信件)

News (新闻)

Notes (便条)

Passages (语篇)

Plays (戏剧)

Poems (诗歌)

Proverbs(谚语)

Reports (报道)

Rhymes (儿歌)

Riddles (谜语)

Songs (歌曲)

Stories (故事)

Surveys (调查)

3、功能意念

Ability and inability(能够与不能够)

Advice(劝告)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 (同意与不同意)Apology (道歉)

Arguing (争辩)

Blame (责备)

Boredom (厌烦)

Certainty and uncertainty (肯定与不肯定)Comparison (比较)

Complaint (抱怨)

Concern (关心)

Confidence (自信)

Congratulations (祝贺)

Decision (决定)

Delight (高兴)

Description (描述)

Encouragement (鼓励)

Farewell (道别)

Good wishes (祝愿)

Gratitude (道谢)

Greetings (问候)

Hesitations (犹豫)

Hope (希望)

Identification (识别)

Impression (印象)

Information (信息)

Instruction (指示)

Intention (意图)

Introduction (介绍)

Invitation (邀请)

Judgment (判断)

Like and dislike (喜欢遇不喜欢)

Obligation (义务)

Offers (提供)

Opinion (观点)

Permission (允许)

Possibility (可能)

Preference (偏爱)

Promise (许诺)

Reasoning (推理)

Repetition (重复)

Request (请求)

Satisfaction (满意)

Suggestion (建议)

Surprise (惊讶)

Warning (警告)

Willingness (意愿)

Worry (担忧)

4、语言知识

(1)语音

①读音规则

a.元音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读音规则

b.辅音字母的基本读音规则

c.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

d.单词重音

②国际音标

③朗读

a.句子重音、意群和停顿

b.连读和不完全爆破

c.语调

(2)词汇

①参照书本所附的“英语词汇表”

②词形变化

③构词法

a.合成

b.派生

c.转化

④首字母缩略法

⑤单词释义

(3)语法

①名词

a.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

b.可数名词(复数形式的构成和数量表达)

c.不可数名词(数量表达法)

d.名词所有格(’s的用法、of结构)

②代词

a.人称代词(主格和宾格)

b.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c.指示代词

d.疑问代词

e.反身代词

f.不定代词

g.it的用法(表示时间、自然现象、距离、形式主语、形式宾语)

③数词

a.基数词

b.序数词

c.钟点表达法

d.日期表达法

e.年份表达法

f.分数、小数、百分比表达法

g.基本数学运算表达

④冠词

a.不定冠词

b.定冠词

c.零冠词

⑤形容词

a.作定语(前置、后置)

b.作表语

c.作宾语补语

d.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

⑥副词

a.用法

b.位置

c.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

⑦介词

a.表示时间

b.表示地点

c.表示方法

d.表示所属关系

e.其他用法

⑧连词

a.并列连词

b.从属连词

⑨动词

a.连系动词be,get,become,look,feel,sound,smell,seem,turn,grow等

b.行为动词

c.助动词

d.情态动词can,may,must, should, need, shall, will, could, would,ought to 等

e.时态

a)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和用法

b)一般过去时的构成和用法

c)一般将来时的构成和用法

d)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和用法

e)现在完成时的构成和用法

f)过去进行时的构成和用法

g)过去完成时的构成和用法

h)过去将来时的构成和用法

f.语态

a)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b)一般过去时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c)一般将来时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d)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e)*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f)*短语动词的被动语态

g)主动语态向被动语态转换

g.不定式

a)构成(肯定句、否定句、wh-+不定式、复合结构)

b)用法(作宾语、作状语、作表语、作主语、作宾语补主语、不带to的不定式)

h.动名词

a)构成(肯定式)

b)Ⅱ.用法(作宾语、作主语、作表语)

4)句法

①句子的种类

a.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

b.疑问句及回答(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义疑问句、选择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②句子的类型

a.简单句

b.并列句

c.复合句

Ⅰ.状语从句

Ⅱ.宾语从句(构成、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复合宾语)

*Ⅲ.定语从句(由关系代词who、which、that引导)

③句子的成分

a.主语

b.谓语

c.表语

d.宾语(简单宾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复合宾语)

e.定语

f.状语

(打*号内容只要求理解)`

四、试卷结构

试卷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听力;第二部分为语言知识(词汇、语法和语言功能);第三部分为读写。

开的形式。所有试题统一排序,用连贯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五、考试细则

1.考试内容的比例:见试卷结构。

2.测量目标的比例:语言知识:语言能力=1:2。

3.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8:1:1。

4.试卷总分:150分。

5.考试时间:100分钟。

6.考试形式:闭卷书面考试,分为试卷与答题纸两部分,考生必须将答案全部坐在答题纸上。

7.基本题型:选择题、填空题、问答、作文。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重点要看的

初中复习资料 目录英语词组总结for 和1.比较since 的四种用法2.since 延续动词与瞬间动词3. 重点部分提要词汇一. 单词⑴ 2冠词a / an / the: 3.some和any 4.family 5. little的用法 三. 语法 1. 名词所有格 2. 祈使句 1.英语构词法汇 2.英语语法汇总及练习 第1讲:名词 第2讲:代词 第3讲:形容词

第4讲:副词 第5讲:动词 第6讲:不定式 第7讲介词 第8讲:连词 第9讲:时态一 第10讲:时态(二) 第11讲:动词语态 第12讲:句子种类(一) 第13讲:句子的种类(二) 讲:宾语从句14第 第15讲:状语从句There be句型与中考试题第17讲ABC 被动语态复习第18讲 【初中英语词组总结】1 (see 、hear 、notice 、find 、feel 、listen to 、look at (感官动词)+do eg:I like watching monkeys jump 2 (比较级and 比较级)表示越来越怎么样 3 a piece of cake =easy 小菜一碟(容易)

4 agree with sb 赞成某人 5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 a kind of 一样 6 all over the world = the whole world 整个世界 7 along with同……一道,伴随……eg : I will go along with you我将和你一起去 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along with their teachers 学生同老师们一起种树 8 As soon as 一怎么样就怎么样 9 as you can see 你是知道的 10 ask for ……求助向…要…(直接接想要的东西) 11 ask sb for sth 向某人什么 12 ask sb to do sth 询问某人某事ask sb not to do 叫某人不要做某事 13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14 at the beginning of …………的起初;……的开始 15 at the end of +地点/+时间最后;尽头;末尾 16 at this time of year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17 be /feel confident of sth /that clause +从句感觉/对什么有信心,自信 18 be + doing 表:1 现在进行时2 将来时 19 be able to (+ v 原) = can (+ v 原)能够…… 21 be afraid to do (of sth 恐惧,害怕……

完整版初中英语语法大全知识点总结

英语语法大全 初中英语语法 学习提纲 一、词类、句子成分和构词法: 1、词类:英语词类分十种: 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冠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 1、名词(n.):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boy, morning, bag, ball, class, orange. :who, she, you, it . 主要用来代替名词。如): 2、代词(pron.3、形容词(adj..):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如:good, right, white, orange . 4、数词(num.):表示数目或事物的顺序。如:one, two, three,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5、动词(v.):表示动作或状态。如:am, is,are,have,see . 6、副词(adv.):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等。如:now, very, here, often, quietly, slowly. 7、冠词(art..):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如:a, an, the. 8、介词(prep.):表示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如in, on, from, above, behind. 9、连词(conj.):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如and, but, before . 10、感叹词(interj..)表示喜、怒、哀、乐等感情。如:oh, well, hi, hello. 2、句子成分:英语句子成分分为七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宾语补足语。 1、主语是句子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回答是“谁”或者“什么”。通常用名词或代词担任。如:I'm Miss Green.(我是格林小姐) 2、谓语动词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回答“做(什么)”。主要由动词担任。如:Jack cleans the room every day. (杰克每天打扫房间) 3、表语在系动词之后,说明主语的身份或特征,回答是“什么”或者“怎么样”。通常由名词、 代词或形容词担任。如:My name is Ping ping .(我的名字叫萍萍) 4、宾语表示及物动词的对象或结果,回答做的是“什么”。通常由名词或代词担任。如:He can spell the word.(他能拼这个词) 有些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一个指物,一个指人。指物的叫直接宾语,指人的叫间接宾语。间接 宾语一般放在直接宾语的前面。如:He wrote me a letter . (他给我写了 一封信) 有时可把介词to或for加在间接宾语前构成短语,放在直接宾语后面,来强调间接宾语。如:He wrote a letter to me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初中文学常识汇总

6.《左传》,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旧传为春秋时期左秋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曹刿论战》 7.《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而成。《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8.《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陈涉世家》 9.史书:①编年体:《左传》《资治通鉴》;②纪传体:《史记》及其他二十四史;③国别体:《战国策》《国语》。 10.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龟虽寿》。 11.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 12.《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三峡》 13.王维,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世人称"王右丞",晚年醉心佛学,被称为“诗佛”,作品多有空灵之感,擅长书画,苏轼

赞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 14.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尊为“诗仙”。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语言瑰丽活泼。《行路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5.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尊为“诗圣”,曾任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作品风格沉郁顿挫。代表作为“三吏”“三别”。《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望岳》 16.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反映人民疾苦,语言通俗易懂,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钱塘湖春行》《观刈麦》。 17.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8.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起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小石潭记》 19.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壁》《泊秦淮》 20.岑参,诗人,是写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初中英语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英语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课时名词 一、概述 1、名词的属性: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抽象概念的词叫名词。 2、名词分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是表示某一类人或事物,或某种物体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teacher, desks, plates, milk, box等,专有名词表示某一特定的人、事物、地方团体、党派、国家机关、语言、节日等专用的名称。(运用)如:China, Chinese, Saturday, June, Green, Beijing, Olympic等。(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二、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1、可数名词是指表示人或事物,可以用数来计量的名词,有单复数之分。如:glass-----glasses; book---- books 2、不可数名词是指所表示的事物不能用数来计量。 如:paper, rice, water , milk, tea等。 3、有些名词在特定情况下由不可数变为可数名词。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light:光线,不可数) The lights are on. (light:灯,可数) 4、不可数名词的量的表示 不可数名词一般无法用数来计算,前面不能用a或an或数词来表示数量,它的量往往借助于容器来表示。 如:a glass of milk ------ four glasses of milk a piece of paper ------two pieces of paper a bag of rice ------three bags of rice 三、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识记、运用) 1、可数名词在应用时有单复数之分,单数变复数有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种。 规则变化 policeman---policemen; man---men; woman---women; tooth---teeth; foot---feet; sheep---sheep; deer---deer; Japanese--- Japanese; Chinese --- Chinese; fish --- fish 四、名词所有格(运用) 名词的所有格是表示所有关系的形式,它也有构成上的变化。 1、单数名词变所有格,只需在词尾加’ s; 2、复数名词的词尾已有s,只需加’即可; 3、复数名词的词尾若没有s ,则应加’ s ; 4、如果表示某人或物为两人所共有,则在第二个人后面加’ s ; 如:Da Mao and Xiao Mao’s room 如果不是两人共有,则在每个人后面都加’ s; 如:Li Lei’s and Tom’s mother 5、名词所有格结构通常用于表示有生命的名词,或表示时间、距离、地点等,而表示无生命名词的所有关系则用“of”表示。 如: the windows of house the picture of the family

初中英语所有知识点复习大全

初中英语知识大全 第一课时名词 一、概述 1、名词的属性: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抽象概念的词叫名词。 2、名词分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是表示某一类人或事物,或某种物体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teacher, desks, plates, milk, box等,专有名词表示某一特定的人、事物、地方团体、党派、国家机关、语言、节日等专用的名称。(运用)如:China, Chinese, Saturday, June, Green, Beijing, Olympic等。(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二、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 1、可数名词是指表示人或事物,可以用数来计量的名词,有单复数之分。如:glass-----glasses; book---- books 2、不可数名词是指所表示的事物不能用数来计量。 如:paper, rice, water , milk, tea等。 3、有些名词在特定情况下由不可数变为可数名词。 Light travels faster than sound; (light:光线,不可数) The lights are on. (light:灯,可数) 4、不可数名词的量的表示 不可数名词一般无法用数来计算,前面不能用a或an或数词来表示数量,它的量往往借助于容器来表示。 如:a glass of milk ------ four glasses of milk a piece of paper ------ two pieces of paper a bag of rice ------ three bags of rice 三、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识记、运用) 1、可数名词在应用时有单复数之分,单数变复数有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种。 2、少数名词有不规则的变化形式

小说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说知识点总结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小说知识点总结归纳 1.小说的主要内容:【概括的形式】记叙了(讲述了)过程(来龙去脉、经过、事情、事件)。 2.小说的情节发展【借助四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辅以议论和抒情。 (1)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记叙、描写——生动形象的展示事件发展和人物形象。 议论、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深化主题、升华人物形象、画龙点睛。 (2)记叙与议论的关系: 先叙后议:在叙述的基础上,升华主题。 先议后叙: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夹叙夹议:跟随作者的情感起伏,引起共鸣。 4.小说的人物: ①小说的主人公:表现主题的人物。 ②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动词、形容词、修辞)—性格或是心理—主题。 ③人物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反面衬托 正面描写:生动形象、细致-----直接展现人物形象或者性格。 侧面描写:全面表现人物(角度不同)——更全面丰富人物形象。 反面衬托:以差写优———突出、强调,起到对比的作用。 ④主要人物形象的归纳总结:形容性的词语、概括而非描述。 ⑤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突出主题。 5.小说中的人称 ①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②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多方面自由叙述。 ③第二人称:娓娓道来,仿佛在与读者交谈,亲切,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抒发感情更加强烈。 6.小说的记叙的顺序 顺叙:清楚明了,让读者随着情节的推进进入故事情境。 倒叙:果前因后,设置悬念,使文章有波澜,引起读者的兴趣。 插叙: ①内容:插叙内容+作用: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②结构: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吸引读者。 7.小说的线索 ①明线:时间推进、地点转移、人称变化、事件发展 作用: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②暗线:情感变化 作用:情感起伏,突出中心,引起共鸣

初中英语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一年级(上) 【知识梳理】 I. 重点短语 1. Sit down 2. on duty 3. in English 4. have a seat 5. at home 6. look like 7. look at 8. have a look 9. come on 10. at work 11. at school 12. put on 13. look after 14. get up 15. go shopping II. 重要句型 1. help sb. do sth. 2. What abo ut… 3. Let’s do sth. 4. It’s time to do sth. 5. It’s time for … 6. What’s… It is…/ It’s… 7. Where is… It’s…. 8. How old are you I’m….9. What class are you in I’m in…. 10. Welcome to…. 11. What’s …plus… It’s…. 12. I think… 13. Who’s this This is…. 14. 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15. There is (are) …. 16. What colour is it (are they) It’s (They’re)… 17. Whose …is this It’s…. 18. What time is it It’s…. III. 交际用语 1. Good morning, Miss/Mr…. 2. Hello! Hi! 3.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4. How are y ou I’m fine, thank you/thanks. And you 5. See you. See you later. 6. Thank you! You’re welcome. 7. Goodbye! Bye! 8.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 9. Here you are. This way, please. 10. Who’s on duty today 11. Let’s do. 12. Let me see. IV. 重要语法 1. 动词be的用法; 2. 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归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归纳》的内容,具体内容:知识点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状语从句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复习效率,中国教育在线整理了初中英语语法之状语从句,状语从句... 知识点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状语从句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复习效率,中国教育在线整理了初中英语语法之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用来修饰主句中的动词,副词和形容词的从句。根据其含义状语从句可分为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比较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 1. 时间状语从句 (1)时间状语从句常用when, as, while, before, after, since, till, until, as soon as等连词来引导。例如: It was raining hard when got to school yesterday. While he was doing his homework, the telephone rang. As he walked along the lake, he sang happily. He had learned a little Chinese before he came to China. After he finished middle school, he went to work in a factory.

(2)在时间状语从句里,通常不用将来时态,用现在时态表示将来的动作或状态。例如: Ill ring you up as soon as I get to New York. I will tell him everything when he comes back. He wont believe it until he sees it with his own eyes. (3)在带有till或until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里,如果主句用肯定式,其含义是"一直到......时",谓语动词只能用延续性动词。如果主句用否定式,其含义是"直到......才......", "在......以前不......", 谓语动词可用瞬间动词。例如: The young man read till the light went out. Lets wait until the rain stops. We wont start until Bob comes. Dont get off until the bus stops. 2. 条件状语从句 (1)条件状语从句通常由if, unless引导。例如: What shall we do if it snows tomorrow? Dont leave the building unless I tell you to. (2)在条件状语从句里,谓语动词通常用现在时态表示将来的动作或状态。例如: Ill help you with your English if am free tomorrow. He wont be late unless he is ill. (3)"祈使句 + and (or)+ 陈述句" 在意思上相当于一个带有条件状语

2019中考英语知识点大全

2019中考英语知识点大全 英语的学习重在积累,你做到了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考英语知识点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并列人称代词的排列顺序 1) 单数人称代词并列作主语时,其顺序为: 第二人称 -> 第三人称 -> 第一人称 you -> he/she; it -> I You, he and I should return on time。 2) 复数人称代词作主语时,其顺序为: 第一人称 -> 第二人称 -> 第三人称 we -> you -> They 注意:在下列情况中,第一人称放在前面。 a。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时, It was I and John that made her angry。

是我和约翰惹她生气了。 b。在长辈对晚辈,长官对下属说话时,如长官为第一人称,如:I and you try to finish it。 c。并列主语只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时, d。当其他人称代词或名词被定语从句修饰时。 2、物主代词 1)物主代词既有表示所属的作用又有指代作用 例如: John had cut his finger; apparently there was a broken glass on his desk。 约翰割破了手指,显而易见,他桌子上有个破玻璃杯。 物主代词有形容词性(my, your等)和名词性(mine,yours等)两种,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属于限定词。 名词性的物主代词在用法上相当于省略了中心名词的--‘s属格结构,例如: Jack‘s cap 意为The cap is Jack’s。

His cap 意为 The cap is his。 2) 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句法功能 a。作主语,例如: May I use your pen? Yours works better。 我可以用一用你的钢笔吗? 你的比我的好用。 b。作宾语,例如: I love my motherland as much as you love yours。 我爱我的祖国就像你爱你的祖国一样深。 c。作介词宾语,例如: Your should interpret what I said in my sense of the word, not in yours。 你应当按我所用的词义去解释我说的话,而不能按你自己的意义去解释。 d。作主语补语,例如: The life I have is yours。It‘s yours。It’s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文学常识全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文学常识全总结 第一部分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作家、学者、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沫若为笔名。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主要文学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蔡文姬》等。《天上的街市》《净夜》选自《郭沫若全集》。 4、巴金:1904年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四川成

都人。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灭亡》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还有短、中、长篇小说。《短文两篇》选自《龙.虎.狗》。 5、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6、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7、史成汉,1923年出生于山西定襄县,蒙古族,七月派诗人,1941年发表诗作,出版了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爱与歌》等。 8、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理著名作家、评论家,作品擅长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的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中短篇小家之一。代表作有《成功的迷诀》、《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三作家》等。《列夫.托尔斯泰》选自《三

初中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

英语语法大全 初中英语语法学习提纲 一、词类、句子成分和构词法: 1、词类:英语词类分十种: 名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冠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 1、名词(n.):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boy, morning, bag, ball, class, orange. 2、代词(pron.):主要用来代替名词。如:who, she, you, it . 3、形容词(adj..):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如:good, right, white, orange . 4、数词(num.):表示数目或事物的顺序。如:one, two, three, 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5、动词(v.):表示动作或状态。如:am, is,are,have,see . 6、副词(adv.):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等如:now, very, here, often, quietly, slowly. 7、冠词(art..):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名词。如:a, an, the. 8、介词(prep.):表示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与其他句子成分的关系。如in, on, from, above, behind. 9、连词(conj.):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如and, but, before .

10、感叹词(interj..)表示喜、怒、哀、乐等感情。如:oh, well, hi, hello. 2、句子成分:英语句子成分分为七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宾语补足语。 1、主语是句子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回答是“谁”或者“什么”。通常用名词或代词担任。如:I’m Miss Green.(我是格林小姐) 2、谓语动词说明主语的动作或状态,回答“做(什么)”。主要由动词担任。如:Jack cleans the room every day. (杰克每天打扫房间) 3、表语在系动词之后,说明主语的身份或特征,回答是“什么”或者“怎么样”。通常由名词、代词或形容词担任。如:My name is Ping ping .(我的名字叫萍萍) 4、宾语表示及物动词的对象或结果,回答做的是“什么”。通常由名词或代词担任。 如:He can spell the word.(他能拼这个词) 有些及物动词带有两个宾语,一个指物,一个指人。指物的叫直接宾语,指人的叫间接宾语。间接宾语一般放在直接宾语的前面。如:He wrote me a letter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有时可把介词to或for加在间接宾语前构成短语,放在直接宾语后面,来强调间接宾语。如:He wrote a letter to me . (他给我写了一封信) 5、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通常由形容词、代词、数词等担任。如: Shanghai is a big city .(上海是个大城市)

人教版初中英语知识点复习总结

人教版初中复习资料 【初中英语词组总结】 1 (see 、hear 、notice 、find 、feel 、listen to 、look at (感官动词)+do eg:I like watching monkeys jump 2 (比较级and 比较级)表示越来越怎么样 3 a piece of cake =easy 小菜一碟(容易) 4 agree with sb 赞成某人 5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 a kind of 一样 6 all over the world = the whole world 整个世界 7 along with同……一道,伴随…… eg : I will go along with you我将和你一起去 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along with their teachers 学生同老师们一起种树 8 As soon as 一怎么样就怎么样 9 as you can see 你是知道的 10 ask for ……求助向…要…(直接接想要的东西) 11 ask sb for sth 向某人什么 12 ask sb to do sth 询问某人某事ask sb not to do 叫某人不要做某事 13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14 at the beginning of …… ……的起初;……的开始 15 at the end of +地点/+时间最后;尽头;末尾 16 at this time of year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17 be /feel confident of sth /that clause +从句感觉/对什么有信心,自信 18 be + doing 表:1 现在进行时2 将来时 19 be able to (+ v 原) = can (+ v 原)能够…… 21 be afraid to do (of sth 恐惧,害怕…… 22 be allowed to do 被允许做什么 23 be angry with sb 生某人的气 24 be angry with(at) sb for doing sth 为什么而生某人的气 25 be as…原级…as 和什么一样eg : She is as tall as me 她和我一样高 26 be ashamed to 27 be away from 远离 28 be away from 从……离开 29 be bad for 对什么有害 30 be born 出生于 31 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什么事be busy with sth 忙于…… 32 be careful 当心;小心 33 be different from…… 和什么不一样 34 be famous for 以……著名 35 be friendly to sb 对某人友好 36 be from = come from 来自 37 be full of 装满……的be filled with 充满eg: the glass is full of water the glass is filled with water 38 be glad+to+do/从句 39 be going to + v(原)将来时 40 be good at(+doing) = do well in 在某方面善长, 善于…… 41 be good for 对什么有好处 42 be happy to do 很高兴做某事 43 be helpful to sb 对某人有好处 44 be in good health 身体健康 45 be in trouble 处于困难中

初中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考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说阅读(一)之情节类型题 目标: (1)掌握小说情节的概括技巧 (2)掌握5种记叙顺序 (3)掌握小说情节的作用 (一)什么是情节 小说中的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故事情节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二)小说情节的概括 (1)完整叙述: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丢失。“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 (三)小说的记叙顺序 (1)顺叙: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2)倒叙: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也叫追叙,是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面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可能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四)小说情节作用 开头 1. 一般开头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开门见山,点明主题。(3)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铺垫 2. 开头设疑 (1)造成悬念,引出下文(2)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3. 开头写景

初中英语知识点归纳

初三英语知识点大总结 一. 介词by的用法 1. 意为“在……旁”,“靠近”。 Some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under a big tree. Some are drawing by the lake. 有的在大树下唱歌跳舞。有的在湖边画画儿。 2. 意为“不迟于”,“到……时为止”。 Your son will be all right by supper time. 你的儿子在晚饭前会好的。 How many English songs had you learned by the end of last term? 到上个学期末你们已经学了多少首英语歌曲? 3. 表示方法、手段,可译作“靠”、“用”、“凭借”、“通过”、“乘坐”等。

The monkey was hanging from the tree by his tail and laughing. 猴子用尾巴吊在树上哈哈大笑。 The boy’s father was so thankful that he taught Edison how to send messages by railway telegraph. 孩子的父亲是那么的感激,于是他教爱迪生怎样通过铁路电报来传达信息。 4. 表示“逐个”,“逐批”的意思。 One by one they went past the table in the dark. 他们一个一个得在黑暗中经过这张桌子。 5. 表示“根据”,“按照”的意思。 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你的表几点了?

初中小说知识点总结

小说知识点总结 一、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自然环境赏析环境描写 环境 社会环境把握故事情节 (序幕)开端揣摩人物形象 小说情节发展概括小说主题 高潮分析写作技巧 结局(尾声)品味语言特色 人物 主题考点 三、赏析环境描写 (一)常见题型: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例:他是我本家,比我长一辈,应称之为“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说我“胖了”后即大骂新党(康有为)?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的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如此。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 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 ②交代人物活动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为刻画人物作铺垫; 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衬托主题。?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

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 2 一部《四书衬》。 (二) 环境类试题答题思路 1、表述要点: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 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 ③人物(烘托,衬托) 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2、表述格式 ①×××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 ②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 ③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④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四、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⑵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描写 2.常见题型

初中英语知识点归纳

一般现在时的用法 1) 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常与表示频腮度的时间状语连用。 时间状语: every…, sometimes, at…, on Sunday I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7 every morning. 2) 客观真理,客观存在,科学事实。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Shanghai lies in the east of China. 3) 表示格言或警句中。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 骄者必败。 注意:此用法如果出现在宾语从句中,即使主句是过去时,从句谓语也要用一般现在时。例:Columbus proved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4) 现在时刻的状态、能力、性格、个性。 I don’t want so much. Ann Wang writes good English but does not speak well. 比较:Now I put the sugar in the cup. I am doing my homework now. 第一句用一般现在时,用于操作演示或指导说明的示性动作,表示言行的瞬间动作。再如:Now watch me, I switch on the current and stand back. 第二句中的now是进行时的标志,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的客观状况,所以后句用一般现在时。 2.一般过去时的用法 1)在确定的过去时间里所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时间状语有:yesterday, last week, an hour ago, the other day, in 1982等。 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 2)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 When I was a child, I often played football in the street. Whenever the Browns went during their visit, they were given a warm welcome. 3)句型: It is time for sb. to do sth "到……时间了" "该……了"

小说知识点总结归纳1

小说知识点总结归纳 1.小说的主要内容:【概括的形式】记叙了(讲述了)过程(来龙去脉、经过、事情、事件)。 2.小说的情节发展【借助四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辅以议论和抒情。 (1)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记叙、描写——生动形象的展示事件发展和人物形象。 议论、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深化主题、升华人物形象、画龙点睛。 (2)记叙与议论的关系: 先叙后议:在叙述的基础上,升华主题。 先议后叙: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夹叙夹议:跟随作者的情感起伏,引起共鸣。 4.小说的人物: ①小说的主人公:表现主题的人物。 ②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动词、形容词、修辞)—性格或是心理—主题。 ③人物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反面衬托 正面描写:生动形象、细致-----直接展现人物形象或者性格。 侧面描写:全面表现人物(角度不同)——更全面丰富人物形象。 反面衬托:以差写优———突出、强调,起到对比的作用。 ④主要人物形象的归纳总结:形容性的词语、概括而非描述。 ⑤小说中的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突出主题。 5.小说中的人称 ①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②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多方面自由叙述。 ③第二人称:娓娓道来,仿佛在与读者交谈,亲切,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抒发感情更加强烈。 6.小说的记叙的顺序 顺叙:清楚明了,让读者随着情节的推进进入故事情境。 倒叙:果前因后,设置悬念,使文章有波澜,引起读者的兴趣。 插叙: ①内容:插叙内容+作用:丰富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②结构: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吸引读者。 7.小说的线索 ①明线:时间推进、地点转移、人称变化、事件发展 作用: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②暗线:情感变化 作用:情感起伏,突出中心,引起共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