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临床特点的比较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3.39 KB
- 文档页数:2
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和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探讨摘要: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病例的总结和研究,寻求我国儿童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特点,同时由于我国发病率低,诊断和治疗起步较晚,对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了解甚少,因此总结国外的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法,为我国临床治疗儿童溃疡性结肠炎发展提供科学信息。
关键词:儿童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特点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药物及外科治疗1引言炎症性肠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病因可能与环境、遗传、免疫、感染、过敏和精神因素有关。
最初高发病率在北美、北欧和西欧。
目前本病在南美、非洲和亚洲发病率也开始增加,我国发病率也逐年增多,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
由于儿童生理特点,发病具有特殊性,易引起肠外表现、生长发育障碍和性成熟迟缓,且成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15%~25%在儿童期起病,而该类患者较成年时起病癌变率更高,故对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由于我国发病率低,对本病了解少,误诊率高,治疗混乱,易延误了治疗时机,导致恶化或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因此本文章的目的总结目前国内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同时重点论述难治性儿童溃疡性结肠炎国外的治疗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发病率很低,所以对于其诊断一直没有明确的标准,2000年在成都开会中华医学会才提出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以及江米足对青少年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指南(波尔图标准),才使溃疡性结肠炎有了较为明确的病理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以血性腹泻为特点,发作与缓解交替,其中,结肠镜检查和粘膜活检组织学检查是诊断的关键。
目前国内报道不是甚多,陈洁对浙江大学附属医院13年间40例患儿调查发现,慢性腹泻27例(68%),呈粘液、粘液脓血便21例(53%),便血19例(48%);伴营养不良12例(30%),贫血11例(28%),排便后腹痛4例(10%),发热2例(5%);婴幼儿临床表现以便血、贫血较为突出;病情程度较重,重度病人占47%;病变分布范围中仅累及直肠14例(35%);直肠乙状结肠16例(40%);左半结肠3例(8%);全结肠7例(15%);在结肠镜下病变均呈连续性分布,充血、水肿、有颗粒样改变、粘膜脆易出血38例(95%);有浅表、多发、密集、无规律分布的糜烂及溃疡34例(85%);假息肉5例(12%);粘膜桥2例(5%)。
经络疏通法——治疗克罗恩病CD的重大突破克罗恩病的病因是经络堵塞瘀结1、新的机理:克隆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结肠癌的病因是经络堵塞不通,经络在腹部瘀结,形成结节和包块,包块有的成条型,有的成圆形,还有的成不规则型等等。
结节瘀结的部位决定了,是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还是升结肠肠炎;包块可分为三级,核团、硬块、硬核;包块的硬度决定了病情程度;严重的结块,用针都扎不进去,坚如磐石。
大肠长期受到结块挤压,是一种占位性病变;结块长期占位,严重影响了大肠的正常蠕动和大肠的血液供给,大肠不能散热,也不能排寒,也不能营养供给,更不能排除废物和毒素,因此失去免疫能力,极易引发细菌和病毒感染,大肠被感染后形成肠黏膜充血,纹理模糊,形成肠炎;由于长期不愈,肠绒毛糜烂溃疡,发展成溃疡性结肠炎;经络在全腹部积聚瘀结,形成板结性硬块,脓血便型溃疡性结肠炎久治不愈,造成肠壁增厚,形成克罗恩病。
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前早就发现了经络的存在,给我们攻克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重大理论根据。
新华字典632页:“症”是腹内结块的病。
腹内结块就是经络瘀结,西医称为包块,中医称为积聚和症瘕。
黄帝内经灵枢第十篇:经脉者、可调虚实、处百病、决生死、不可不通。
2、经络疏通法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克罗恩病患者的腹部肌肉张力和拉力增加,失去了肌肉应有的弹性,多数患者体形较瘦,左右腹部高低厚度差距很大,触诊腹部肌肉弹性很小,背部膀胱经肌肉僵硬。
疏通经络,患者肌肉的弹性得到恢复,促进血液流通是治疗的主要目的。
腹部和背部经络堵塞消失后,腹部和背部肌肉恢复了应有的弹性,血液循环正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不再反复发作,患者痊愈康复。
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医学界病因尚不清楚的历史从此被终结!经络疏通法——对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经络疏通法诊断1、腹部经络诊断患者仰卧,双腿弯曲,医者站立患者右侧,医者用中指与腹部垂直成90度角,从腹部中间巨厥穴沿任脉轻按到趾骨穴,检查腹部肌肉的硬度和弹性,有无异常;然后再用中等力度依次在检查第二遍;最后再用重力度检查第三遍;检查是否有核团、硬块、硬核并做好记录;依次为诊断依据。
ibd种类IBD(炎症性肠病)是一类慢性肠道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有一些不同之处,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疾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一、克罗恩病克罗恩病是一种以肠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可累及任何部位的消化道。
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腹部肿块、贫血等。
克罗恩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等有关。
目前,克罗恩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而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常见的手术包括病变肠段切除、吻合术等。
二、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结肠黏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主要累及结肠。
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可以改善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常见的手术包括结肠切除术、造瘘术等。
三、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区别与联系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都属于IBD,但在临床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克罗恩病可以累及任何部位的消化道,而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结肠。
其次,克罗恩病的病变可以连续或间断分布,而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一般连续分布。
此外,克罗恩病的病变可累及全层肠壁,而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变主要限于黏膜层。
最后,克罗恩病常伴有腹部肿块和狭窄,而溃疡性结肠炎常伴有便血。
然而,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首先,它们都是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病程较长,易于复发。
其次,它们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等有关。
此外,它们的治疗方法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两种疾病在临床上有一些不同之处。
消化系统疾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一、克罗恩病(一)病因1.遗传因素 CARD15基因研究,发现65%至少有一个与CD 发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且基因型明显影响其临床表现型。
2.感染因素 因从本病患者肠道和肠系膜淋巴结培养出某些分杖杆菌,使被接种动物产生体液和细胞介导免疫反应及肠道的非干酪性肉芽肿,但在正常人中也可发现这些分枝杆菌,此论点未能被公认。
3.自身免疫因素 与机体对肠道内各种抗原刺激的免疫应答反应异常有关。
(二)临床表现1.腹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约占患者的79%-97%,常呈绞痛或痉挛性锐痛,部位因病变区域而不同,多见脐周或右下腹,疼痛阵发,进餐及活动后加重,排便排气后减轻,严重者夜间痛醒。
2.腹泻和其他消化道症状 60%左右患儿有腹泻及排便规律改变,大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多为稀便、软便、水样便、便血及黏液血便。
或呈便秘、腹泻交替,腹泻常因进食和精神因素加重,可伴里急后重,常因便意夜醒。
3.全身症状 有发热,多为中低热,热型不规则,也有少数高热;病程长者因营养不良可造成体重降低(占51%-88%),生长发育停滞(占40%)如:骨龄落后、青春期延迟等。
4.肠外表现 一般认为CD 的肠外表现多于溃疡性结肠炎。
项目 表现关节 1/5患儿可有关节症状,包括关节炎和关节痛,关节滑膜肉芽肿形成。
少数患儿合并强直性脊柱炎肌肉骨骼有合并肌痛、骨质疏松、肉芽肿性肌炎、肌病及皮肌炎的报告 口腔 可出现口腔溃疡、糜烂,黏膜有肉芽肿性病变和炎性病变眼 10%的患儿可合并虹膜炎、巩膜炎,也有合并球后水肿、房后性白内障的报告血管病变 本病患儿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及栓子脱落栓塞。
可出现大血管炎皮肤 本病患儿皮肤表现较多,有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及肉芽肿性皮炎 肝胆管 可能出现脂肪肝、胆管炎、慢性肝炎、肝脏肉芽肿、肝脓肿、胆石症(三)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梗阻、消化道穿孔、腹腔内及肛周脓肿和瘘道形成、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李国庆;丰义宽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2000(8)3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大肠粘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缺乏特异性,因此,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临床表现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发病,病情轻重不一,大部分患者(60%~75%)病程反复发作,发病期间症状可缓解;少数患者(5%~10%)首次发作后病情长期缓解;还有少数患者(5%~15%)症状持续,病情活动而不缓解,发作的诱因有精神刺激,饮食失调、过度劳累、继发感染等。
1.1 消化系统表现典型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同时具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症状者占大多数。
(?)
【总页数】2页(P334-335)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学;鉴别诊断;诊断
【作者】李国庆;丰义宽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0.4
【相关文献】
1.小儿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及诱导缓解期治疗的转归分析 [J], 杨子江;蔡亲武
2.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和分析 [J], 李其松
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相关菌群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J], 王深皓;钟文婷;鲁晓岚;史海涛;赵刚;张静;靳耀锋
4.中药内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J], 张晓东
5.芍药汤联合穴位针刺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表现、肠镜和结肠病理改变的影响 [J], 何润安;闫海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克罗恩病的诊断与鉴别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1年第6期副主任医师安萍主任医师罗和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武汉 430000)克罗恩病是一种炎症性肠道疾病,以胃肠道任何部位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具有进行性和破坏性,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克罗恩病的诊断依赖于症状、放射学、内镜检查和组织学标准的结合,同时侵入性较小的生物标记物也正在开发当中。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的重要检查手段,消化道黏膜节段性炎症、纵行和锯齿状溃疡是典型的内镜表现。
节段性炎症表现为由正常组织区域分隔的炎症浸润黏膜。
内镜检查可以直接根据肠黏膜的表现评估克罗恩病的严重程度,尤其是末端回肠的溃疡等病变对于克罗恩病的初次诊断很重要。
因此,对疑似克罗恩病的患者应该进行内镜检查。
为了准确评估疾病活动程度,在克罗恩病患者第一次内镜检查中,即使黏膜内镜下显示无明显异常,也应对回肠末端和全结肠进行活检。
在早期克罗恩病中,病变表现为小但明显的溃疡,周边黏膜无明显异常;在中度克罗恩病中,较大溃疡形成,并可相互融合,受累肠段可形成鹅卵石样改变;而重度克罗恩病可表现为深纵溃疡。
黏膜愈合是克罗恩病的重要治疗目标,因此结肠镜检查在监测疾病活动性方面极为重要。
而对于空、回肠病变且结肠或末段回肠未累及的患者,结肠镜检查的价值极其有限,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小肠镜或胶囊内镜的检查。
但对于存在肠道狭窄的患者,应避免胶囊内镜检查所致的胶囊嵌钝。
以外,由于克罗恩病可伴有上消化道受累,因此,患者也应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或评估食管及胃相关黏膜的累及情况。
克罗恩病内镜严重程度指数(CDEIS)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其根据病变位置和类型对疾病程度进行分类,将病变描述为溃疡性狭窄、深溃疡和浅溃疡等,并对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和回肠的病变位置进行分类。
评分范围从0到44,评分小于6被定义为内镜缓解,小于4被定义为完全的内镜缓解。
临床上使用广泛的则是Mayo评分,用以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消化内科继续教育主题消化内科继续教育的主题: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一、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继续教育旨在系统地介绍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帮助医生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二、概述(一)定义和分类:胃肠道炎症性疾病是一组以胃肠道黏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过敏性肠病等。
(二)发病机制: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三)临床特征:不同类型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有各自的临床表现,部分重叠,早期诊断有时较为困难。
三、溃疡性结肠炎(一)诊断:结肠镜检查、组织病理学分析及实验室检查是准确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
(二)治疗进展:1. 药物治疗:传统的5-氨基水杨酸盐仍然是一线治疗药物,新型生物制剂也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手术治疗:对于激素依赖性或无药物反应的病例,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四、克罗恩病(一)诊断:临床表现、胃肠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克罗恩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治疗进展:1. 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应个体化选择。
2. 营养支持:对于克罗恩病引起的营养不良,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合并肠梗阻、腔内脓肿等并发症,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五、过敏性肠病(一)诊断:过敏性肠病的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食物挑战试验、外周血和粪便实验室检查等。
(二)治疗进展:1. 食物管理:对于过敏性肠病患者,避免过敏原食物是关键。
2. 药物治疗:口服抗组胺药、肠道过敏原激发剂等在过敏性肠病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
六、其他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一)诊断:根据具体疾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
(二)治疗进展:根据不同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七、预防与护理(一)宣教工作:向公众普及胃肠道炎症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预防意识。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护理特点分析摘要:目的: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的护理特点、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24例cd患者,36例uc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护理特点。
结果:诱发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因素是劳累、焦虑、感染;有精神症状的患者经过治疗、护理都已好转出院。
结论:对于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用药、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可以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护理特点【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28-01炎症性肠病是种慢性的肠道炎症反应,其包括uc(溃疡性结肠炎)、cd(克罗恩病),现在各国的发病率都有增高趋势。
治疗炎症性肠病有着复杂性、长期性特点,现在有很多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以后的反应都不明显,因此怎样改善预后就是一个要解决的难题。
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2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具体内容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中,男性有41例,女性有19例,平均年龄是38.5岁,平均病程是6.4年。
36例是uc患者,其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8例,患者平均年龄是51.2岁,平均病程是3.6年,平均年龄明显的高于cd患者;24例cd患者,男性有13例,女性有11例,平均年龄是38.5岁,平均病程是6.4年。
1.2临床特征。
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多数患者都有血便、腹泻、腹痛等症状,每天的腹泻在6到10次。
4例患者伴有发热情况,1例患者出现了膝、踝关节疼痛问题,1例患者口腔溃疡。
uc的发病位置多数都在结肠处,特别是乙状、直肠结肠,uc患者如果累及到了直肠就会有里急后重感觉。
cd在全部消化道中都会发病,有4例cd患者同时累及到了结肠、小肠,因为cd呈现的是肉芽肿增生性改变,所以可能会引发肠梗阻,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肛周脓肿,进行了切开引流手术。
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对比研究阿娜尔古丽.阿布都热合曼;迪丽努尔【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4(000)011【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与克罗恩病(CD)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方法:将诊断为UC和CD的181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验室与临床资料,比较其镜下及组织学表现的不同。
结果:经过结肠镜下比较发现,病变部位、分布状态、纵行溃疡、环形溃疡、阿弗他溃疡、结节样增生、肠腔狭窄及鹅卵石征等项目在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其差异显著,而其他类型则无差异。
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比较发现,炎症侵犯肌层、绒毛状结构增生、隐窝炎或脓肿、非干酪性肉芽肿、隐窝扭曲、杯状细胞减少以及潘氏细胞化生等项目组间差异显著。
结论:根据UC和CD的病理学特点,在诊断UC和CD时需要将内镜下和显微镜下结肠病变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总页数】3页(P72-74)【作者】阿娜尔古丽.阿布都热合曼;迪丽努尔【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病理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相关文献】1.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J], 陈红莉;唐建光2.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J], 陈红莉;唐建光;3.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临床特点的比较分析 [J], 唐世玉4.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患者生存质量对比研究 [J], 魏裕涛;黄智斌;魏佳娜;陈延;郝宏伟5.浅析中医治疗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特点 [J], 贾波;郭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