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与制造全过程
- 格式:doc
- 大小:54.52 KB
- 文档页数:13
汽车制造的流程一、设计阶段汽车制造的第一步是进行设计。
在设计阶段,汽车制造商会与工程师团队合作,确定汽车的整体外观、功能和性能要求。
设计师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绘制初始的设计草图和概念图。
随后,工程师团队会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进行详细的三维模型设计,并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和模拟分析。
二、零部件制造在设计完成后,制造商会开始制造汽车的各个零部件。
这些零部件包括发动机、车身、底盘、悬挂系统、传动系统、电子设备等。
每个零部件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制造商通常会将零部件的制造外包给专业的供应商,以确保高质量和高效率。
三、装配阶段在零部件制造完成后,汽车制造商会将这些零部件运送到装配车间进行最终装配。
装配车间通常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每个工人负责完成特定的装配任务。
首先,车身和底盘会被组合在一起,形成车架。
然后,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零部件会被安装到车架上。
随后,电子设备、座椅、内饰等零部件也会被安装到车身上。
最后,进行各项功能和安全性能测试,确保汽车的质量和安全符合标准。
四、涂装和喷漆在装配完成后,汽车通常需要进行涂装和喷漆。
这一过程既可以保护汽车表面不受腐蚀,又可以提升汽车的外观质量。
首先,汽车会经过清洗和打磨,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瑕疵。
然后,涂装工人会在汽车表面涂上底漆,以增强涂层的附着力和防锈性能。
接下来,喷漆工人会使用喷枪将颜色漆涂在汽车表面,形成汽车的最终颜色和外观。
五、质量检测和调试在涂装和喷漆完成后,汽车会被送往质量检测和调试部门进行最终的质量检查。
质量检测人员会对汽车的各项功能进行全面检测,包括发动机性能、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子设备等。
同时,他们还会检查汽车的外观质量,确保没有瑕疵和缺陷。
如果发现问题,调试人员会进行修复和调整,直到汽车符合质量标准。
六、包装和运输在质量检测和调试完成后,汽车会被包装并准备运输。
制造商会为每辆汽车安装保护性的塑料薄膜和海绵垫,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
汽车制造工程施工工序汽车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工序才能完成。
下面将介绍汽车制造工程中的主要施工工序。
1. 设计阶段在汽车制造工程中,设计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设计团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技术标准和制造成本等因素,制定出汽车的整体设计方案。
这包括车身结构、发动机型号、内饰布局等内容。
设计团队需要充分考虑汽车的实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 材料采购在设计方案确定之后,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开始采购所需的各类原材料。
这包括钢材、塑料、玻璃、橡胶等多种材料。
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和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稳定。
同时,企业还需要合理规划库存,确保生产进程不受原材料不足的影响。
3. 钣金加工钣金加工是汽车制造中的重要工序。
在这一阶段,工人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对钢板进行切割、弯曲和焊接等操作,制作出汽车的车身结构。
钣金加工需要高度的技术要求和精准的加工设备,以确保车身的合理结构和稳定性。
钣金加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整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4. 涂装工艺涂装是汽车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涂装工艺中,汽车的车身需要经过喷砂、上漆、干燥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车身颜色的涂装。
优质的涂装工艺能够有效保护车身,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同时,漆面的质量和外观也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整体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5. 组装调试在汽车制造的最后阶段,汽车的各个零部件需要进行组装和调试。
组装线上的工人需要按照流程将发动机、底盘、车身等部件进行组装,确保汽车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同时,汽车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试和检测,以确保汽车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组装调试是汽车制造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总结汽车制造工程施工工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设计、采购、加工、涂装、组装等多个环节的配合。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以确保汽车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所有环节协调一致,汽车制造企业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产品,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汽车设计流程汽车设计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分析:首先,汽车设计师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市场趋势。
他们要与市场调研团队合作,通过调研收集数据,并与客户进行交流,明确目标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同时还要考虑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对手的产品。
2. 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团队开始进行概念设计。
他们会创造多个概念,并通过绘图、平面设计和3D模型等工具将其表现出来。
概念设计包括车身外观、内饰设计、空间布局等方面。
设计师将与工程师密切合作,以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和可行性。
3. 工程设计:一旦确定了概念设计,设计团队将开始进行更加详细的工程设计。
他们将考虑到汽车的机械、电子和结构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汽车在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能达到预期标准。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还需要与供应商和制造商合作,以确保设计的可制造性和可维护性。
4. 原型制作:在工程设计完成后,设计团队会制作一个或多个原型。
这些原型可以是手工制作的模型,也可以是3D打印的模型或者是实际的车辆。
通过原型制作,设计团队可以对设计进行验证和改进,以确保它们符合预期的要求和标准。
5. 测试和验证:一旦原型制作完成,设计团队将对汽车进行测试和验证。
这些测试包括工程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多个方面。
这些测试将帮助设计团队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通过修改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
6. 生产和上市:当设计团队完成测试和验证后,汽车将进入生产阶段。
在这个阶段,设计团队将与制造商合作,确保生产线的准备工作和生产质量。
一旦汽车生产完成,它们将被交付给销售团队,并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
以上就是汽车设计的主要流程。
当然,每个设计团队和项目都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和特殊情况,但这个基本流程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在汽车设计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
汽车设计是一个多学科的领域,需要设计师、工程师、市场营销专家等多种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
这个流程可以帮助设计团队确保他们的设计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在市场上成功上市。
汽车研发的五大阶段及制造的四大工艺汽车研发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甚至需要上千人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款汽车从研发到投入市场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发的周期也在缩短,当然,我们说的是正向设计,事实上很多国内的厂家都是逆向设计,但即使是逆向设计同样也需要很多的时间。
我们可以仿制别人的外观,但是我们无法仿制别人的工艺,我们依然需要进行大量的机构分析、材料分析、力学分析等,依然需要去试制、测试、检测等等,这些研发的过程是无法省略的。
不同的汽车企业其汽车的研发流程略有不同,下面讲述的是正向开发的一般研发流程:一.市场调研阶段一个全新车型的开发需要几亿甚至十几亿的大量资金投入,如果不经过很细致的市场调研可能就会“打水漂”了;现在国内有专门的市场调研公司,汽车公司会委托他们对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喜好、习惯等做出调研,明确车型形式和市场目标,即价格策略,很多车型的失败都是因为市场调研没有做好。
譬如:当年雪铁龙固执的在中国推广两厢车,而忽视了国人对“三厢”的情有独钟,致使两厢车进入中国市场太早,失去了占领市场的机会。
二.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主要分三个阶段:总体布置、造型设计、制作油泥模型。
1.总体布置总布设计是汽车的总体设计方案,包括:车厢及驾驶室的布置,发动机与离合器及变速器的布置、传动轴的布置、车架和承载式车身底板的布置、前后悬架的布置、制动系的布置、油箱、备胎和行李箱等的布置、空调装置的布置。
2.造型设计在进行了总体布置草图设计以后,就可以在其确定的基本尺寸的上进行造型设计了。
包括外形和内饰设计两部分。
设计草图是设计师快速捕捉创意灵感的最好方法,最初的设计草图都比较简单,它也许只有几根线条,但是能够勾勒出设计造型的神韵,设计师通过大量的设计草图来尽可能多的提出新的创意。
这个车到底是简洁、还是稳重、是复古、还是动感都是在此确定的。
当然,如果是逆向设计,则就不需要这个过程了,把别人的车型直接进行点阵扫描,然后在计算机中进行造型勾画就行了。
汽车设计研发全过程新车型的研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研发流程包括管理、设计、组织等方方面面的辅助流程,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汽车研发中的核心流程,也就是专业的汽车设计开发流程,这一流程的起点为项目立项,终点为量产启动,主要包括5个阶段:一、方案策划阶段通过市场调研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趋势、消费偏好和消费要求的变化,确定顾客对新的汽车产品是否有需求,或者是否有潜在的需求等待开发,然后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决策者的新车型研发项目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建议。
汽车市场调研包括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定位等几个方面。
项目可行性分析是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市场调研报告生成项目建议书,进一步明确汽车形式以及市场目标。
在完成可行性分析后,就可以对新车型的设计目标进行初步的设定,设定的内容包括车辆形式、动力参数、底盘各个总成要求、车身形式及强度要求等。
将初步设定的要求发放给相应的设计部门,各部门确认各个总成部件要求的可行性以后,确认项目设计目标,编制最初版本的产品技术描述说明书,将新车型的一些重要参数和使用性能确定下来。
二、概念设计阶段概念设计阶段开始后就要制定详细的研发计划,确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评估研发工作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进行成本预算,及时控制开发成本;制作零部件清单表格,以便进行后续开发工作。
概念车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包括总体布置草图设计和造型设计两个部分。
1.总体布置草图总体布置草图也称为整体布置草图、整车布置草图。
绘制汽车总布置草图是汽车总体设计和总布置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汽车的总体方案及整车性能要求提出对各总成及部件的布置要求和特性参数等设计要求;协调整车与总成间、相关总成间的布置关系和参数匹配关系,使之组成一个在给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性能达到最优并满足产品目标大纲要求的整车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汽车。
汽车工业中的设计和生产流程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设计和生产流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汽车设计和生产的整个流程阐述汽车工业中的设计和生产流程,以期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汽车制造的过程。
一、汽车设计汽车设计是汽车制造的第一步,它决定了汽车的外观、性能及品质等方面。
汽车设计包含两个阶段:概念设计和细节设计。
1、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汽车设计的第一阶段,目的是为汽车的外观和性能制定基本概念,确定设计方向。
一般来说,概念设计分四个阶段:市场调研、造型开发、设计评估和概念确定。
在市场调研阶段,生产厂商会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趋势。
市场调研的结果形成了汽车的主题思想,确定汽车的使用环境、用户需求、目标消费群体等。
在造型开发阶段,设计人员依据市场调研的结果,采用各种手段,如手绘、CAD等工具,设计多个概念设计方案,进行初步的造型开发。
在设计评估阶段,设计人员对概念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包括流线性、空气动力学、安全性、节能性、美感等方面。
最终评估结果确定出唯一的方案。
在概念确定阶段,确定了唯一的方案后,设计人员整理出所有设计细节,制定完整的概念设计方案,供生产厂商进行细节设计。
2、细节设计细节设计是围绕着概念设计方案进行的,其目的是将概念设计方案落到具体细节,确定汽车的外观和内饰等。
细节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初步设计、模型制作、正式设计。
在初步设计阶段,汽车设计人员依据概念设计方案,进行精细的设计,确定汽车各个零部件的结构、尺寸等,包括车身骨架、座椅、驾驶室等。
在模型制作阶段,汽车设计人员根据初步设计的方案制作出汽车三维模型,包括外观和内部结构的模型。
在正式设计阶段,汽车设计人员将三维模型进行细节调整和完善,完成最终细节设计。
二、汽车生产汽车生产是将汽车的设计方案变成实际汽车的过程,它包括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组装等环节。
1、原材料采购汽车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包括钢铁、铝、橡胶、塑料等材料。
汽车研发的五大阶段及制造的四大工艺(正向研发流程)导语以前有个朋友问过我,国内的很多车型都是抄袭的,为什么还需要那么多研发人员,研发过程为什么还需要那么多时间?在此向各位车友讲述国内一个车企造车的故事,然后你就会明白,造车真不是很简单的。
▪来源:机械前沿▪想当年这家企业刚进入汽车业,就夸下了“2010年做到中国第一,2015年做到世界第一”的“豪言壮语”。
于是举全公司之力,完全自主设计了一款车型,样品完成后,广邀其全国经销商对这款车进行评价,99%的经销商都太“震惊”了,这车也能卖,他们对这款车没有点滴信息?好在这家公司做出了很英明的决定,没有把此款车型投向市场。
很快这几公司认识到模仿是必须经历的过程,从copy 到change再到design,这也是日韩汽车走过的过程。
此后,此公司做出了一个战略选择,他们开始了大力copy 工作,copy的车型从A00级车到C级车,从MPV到SUV一共十几款车,而且这么多车型的研发工作基本上都是同时进行的,并再次提出了一年研发3—4款车型的“豪言壮语”。
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copy并不是那么简单,同样copy也需要积累的。
当他们把他们copy的第一款车拿到车展的时候,业内的人都笑了,太粗糙了吧?这个车型只会把自己的品牌永远的毁掉。
但是这款车连模具都开了,继续向市场推广,还是废掉重来?这可是好几亿。
这个时候,这家企业真正意识到“模仿也不是个简单的活”,他们立即停止了对奔驰等车型的仿制工作,全部精力投入到一款A 级车的研发中来,他们用几个亿RMB和三年的时间,买了一个重要的教训。
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说明:汽车研发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甚至需要上千人花费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款汽车从研发到投入市场一般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研发的周期也在缩短,当然,我们说的是正向设计,事实上很多国内的厂家都是逆向设计,但即使是逆向设计同样也需要很多的时间。
汽车设计与制造全过程一、汽车的设计过程1.制订产品开发规划在汽车产品开始技术设计之前,必须制订产品开发规划。
首先,必须确定具体的车型,就是打算生产什么样的汽车。
其次是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用户需求、市场情况、技术条件、工艺分析、成本核算等,预测产品是否符合需求,是否符合生产厂家的技术和工艺能力,是否对国民经济和企业有利。
第三步是拟定汽车的初步方案,通过绘制方案图和性能计算,选定汽车的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o-最后一步是制定出设计任务书,其中写明对汽车的形式、各个主要尺寸、主要质量指标、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各个总成的形式和性能等具体要求。
产品开发的前期工作,是分析各方面的影口向因素,明确产品开发的目的和工作方向。
否则,不经过周密调查研究与论证,盲目草率上马,轻则会造成产品先天不足,投产后问题成堆;重则造成产品不符合需求,在市场上滞销,带来重大损失。
在产品开发的前期,企业为了进行各种研究与探讨,概念设计和概念车在近年来逐渐兴起。
概念设计,是对下一代车型或未来汽车的总概念进行概括描述,确定汽车的基本参数、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能的设计。
概念设计同样需要研究产品的开发目的、技术水平、企业条件、目标成本、竞争能力等。
概念设计可能只停留在图纸上和文件上的描述,称为“虚拟的”概念车;也可能制造出实体的样车供试验和研究。
概念设计可能只是一种参考方案或技术储备,也有可能纳入正式的产品开发规划。
所以概念设计只供产品开发参考,但也有可能成为正式产品开发规划的重成部分,—成为新一代车型的初步设计。
2.初步设计汽车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构造汽车的形状设计,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汽车总布置设计总布置设计(又称初步造型),是将汽车各个总成及其所装载的人员或货物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以保证各总成运转相互协调、乘坐舒适和装卸方便。
为了保证汽车各部分合理的相互关系,需要定出许多重要的控制尺寸。
在这个阶段,需要绘制汽车的总布置图,绘出发动机、底盘各总成、驾驶操作场所、乘员和货物的具体位置以及边界形状;也包括零部件的运动(如前轮转向与跳动)范围校核。
经过汽车总布置设计,就可确定汽车的主要尺寸和基本形状。
(2)效果图是表现汽车造型效果的图画。
造型设计师根据总布置设计所定出的汽车尺寸和基本形状,就可勾画出汽车的具体形象。
效果图又分为构思草图和彩色效果图两种。
构思草图是记录造型设计师灵感的速写画。
彩色效果图是在构思草图的基础上绘制的较正规的绘画,需要正确的比例、透视关系和表达质感。
彩色效果图包括外形效果图、室内效果图和局部效果图,其作用是供选型讨论和审查6效果图的表现技法多种多样:可采用铅笔、钢笔,也可采用毛笔(水彩画或水粉画)等,而月前较流行的是混合技法——用麦克笔描画、喷笔喷染以及涂抹、遮挡等同时表现技法。
只要效果良好,表现技法可不拘一格。
(3)制作缩小比例模型缩小比例模型是在构架上涂敷造型泥雕塑而成。
轿车缩小模型常用1:5的。
比例,亦即是真车尺寸的1/5。
英、美等国采用英制尺寸,模型的比例是3/80造型泥是一种油性混合物,又称油泥,在常温下有一定硬度(比肥皂硬些),涂敷前须经烘烤。
缩小比例模型是在彩色效果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表达造型构思,具有立体形象,比效果图更有真实感,要求比例严格、曲线流畅、曲面光顺。
雕塑一个缩小比例汽车模型,需要从各个角度审视,反复推敲,精工细雕,因而很难在两三天内完成。
(4)召开选型讨论会经过初步设计,绘制出一批彩色效果图和塑制出几个缩小比例模型,就可以召开选型讨论会。
会议的目的是从若干个造型方案中选择出一个合适的车型方案,以便作为技术设计的依据。
选型讨论会主要讨论审美问题,但也涉及结构、工艺等方面,故通常由负责人召集造型设计师、结构设计师和工艺师等参加会议。
选型讨论会结束,说明选定车型的造型构思基本成熟,汽车的初步设计亦结束。
3.技术设计技术设计包括确定汽车造型和确定汽车结构两个方面。
(1)确定汽车造型1)绘制胶带图。
胶带图是用细窄的彩色不干胶纸带粘贴成的1:1(全尺寸)汽车整车图样,可表达零部件形状及外形曲线。
胶带图的外形曲线数据取自选定的缩小比例模型,可用来审查整车外形曲线的全貌。
如发现某条曲线不美观或不符合要求,可将胶带揭起重新粘贴,直到满意为止。
胶带图完成后,缩小比例模型放大的曲线又经过进一步修订。
2)绘制1:1整车外形效果图。
单纯由缩小比例的绘画表达汽车的外形效果尚嫌不够,还需要绘制等大尺度(全尺寸)的彩色效果图。
现代造型设计非常重视等大的尺度感。
缩习、比例图样和全尺寸图样的真实感是截然不同的。
打个比方,雏鸡看上去很小巧可爱,若放大5倍就显得太胖太臃肿。
汽车也是一样,缩小比例模型上某些圆角或曲线看上去很小巧雅致,放大5倍后就显得笨拙臃肿。
因此,汽车形状的最后确定,不能从缩小比例的图样或模型直接放大,而应经过1:1效果图和1:1模型的修正,以符合等大的尺度感和审美要求。
3)制作1:1外部模型。
1:1外部模型是汽车外形定型的首要依据。
根据缩小比例模型的放大数据,结合胶带图和1:1效果图的的修订情况,就可以制造1:1外部模型。
这个模型是在一个带有车轮的构架上涂敷造型泥而雕塑成的。
由于要用数以吨计的造型泥,并雕塑得细致、平整、光顺,所以制造一个1:1外部模型的时间很长,通常需要几个星期。
4)制作1:1内部模型。
1:1内部模型用以审视汽车内部造型效果和检验汽车内部尺寸o1:1内部模型与1:1外部模型同时制作,其设计和尺寸相互配合。
1:1内部模型的形状、色彩、覆盖饰物的质感和纹理都应制造得十分逼真,使人具有置身于真车室内的感觉。
5)造型的审批。
1:1外部模型、内部模型、效果图完成后,需要交付企业最高领导审批,使汽车最终定型。
汽车造型设计是促进汽车销路的重要竞争手段,大公司为了击败对手会采用频繁更换车型的手段,对汽车造型设计的需求就十分迫切,并在整个汽车设计过程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6)确定汽车结构汽车造型审定后,就可以着手进行汽车结构设计。
汽车的结构设计,是确定汽车整车、部件(总成)和零件的结构。
也就是说,设计师需要考虑由哪些部件组合成整车,又由哪些零件组合成部件。
零件是构成产品的最基本的、不可再分解的单元。
毫无疑问,零件设计是产品设计的根基。
零件设计时,首先要考虑这个零件在整个部件中的作用和要求;其次,为了满足这个要求,零件应选用什么材料和设计成什么形状;最后,零件如何与部件中其他零件相互配合和安装。
按照零件所使用的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金属材料又可分为钢铁(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两大类。
汽车所采用的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
钢铁是汽车上所使用的最重要的材料,占全车重量的大部分。
钢铁的主要优点是强度、刚度和硬度高,耐冲击和耐高温,因而用于汽车上载荷大、高温、高速的重要零件。
所谓强度高,就是这种材料可承受较大的力而不被破坏;所谓刚度高,就是这种材料可承受较大的力而变形很小。
汽车的零件在工作时,有的零件承受拉力而有伸长的趋势;有的零件承受压力而有缩短的趋势;有的零件承受弯曲力矩而趋于弯曲变形;有的零件承受扭转力矩。
事实上,许多汽车零件的受力比上述例子复杂得多。
如汽车变速器的轴就同时承受了拉、压、弯、扭多种力。
汽车零件不仅是承受静载荷,而且,由于汽车的行驶随路况变化,还要承受十分复杂的动载荷。
作为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零件的受力情况,经过周密的计算,确保零件的强度和刚度的数值在允许的范围内。
确定汽车零件的形状,也要花费设计师许多心血。
例如,发动机气缸体的形状就非常复杂,需要设计气缸和水套,考虑与气缸盖、油底壳的接合,安装曲轴、进气管、排气管和各种各样的附属设备,乃至气缸体内部细长的润滑油通道……,所有这些因素都应考虑周全,每个细节均不能遗漏。
汽车车身零件的形状就更特别,既不是常见的平面或圆柱体,也不是简单的双曲面或抛物面,而是造型师根据审美要求而塑造的。
在确定零件的形状时,还需要考虑零件的制造方法,例如零件在机床上怎样装夹定位,刀具怎样加工,半成品怎样传送、堆叠等。
设计师必须把所设计的汽车结构用图纸表达出来。
图纸是设计师与企业中的工艺师、技工和其他人员交流的“工程语言”。
我国颁布了10多项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规定了绘制机械产品图纸的方法。
在工科院校还设置专门的课程,训练学生掌握这种标准的工程语言。
图纸绘制的方法,是按照投影原理并借助于几个视图、剖面或局部放大等,把产品的立体形状和内部结构详细而清晰地表达出来。
图纸应按指定的比例绘制并且写出对产品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需要详细地标注出各部分的尺寸。
总成图应清楚地表达零件相互装配的关系并标注出相关的装配尺寸。
设计一辆汽车,需要绘制数以千计的图纸。
一些复杂的图纸,图面的长度竟达3-5m。
在设计时,设计师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法规和标准。
对于出口的产品,还必须执行外国的标准,如ISO(国际标准化组织)、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JIS(日本工业标准)、EEC(欧洲经济共同体)、ECE(欧洲经济委员会)等标准。
图纸绘制成后,需要将部件和零件按照它们所属的装配关系编成“组”及其下属的“分组”号码。
每个部件、每个零件及其图纸都给定一个编号,以便于对全部图纸进行管理。
汽车设计概述汽车设计理论与设计技术的发展汽车设计理论是指导汽车设计实践的;而汽车设计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和汽车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又使汽车设计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高。
汽车设计技术是汽车产船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是汽车设计实践的软件与硬件。
由于汽车是一种包罗了各种典型机械元件、零部件、各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及各种机械加工工艺的典型的机械产品,因此其设计理论显然要以机械设计理论为基础,并考虑到其结构特点、使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大批量生产等情况。
它涉及许多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例如:工程数学、工程力学、热力学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振动理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机械强度、电工学、工业电子学、电控与微机控制技术、液压技术,液力传动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车身美工与造型、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维修等。
在近百年中,汽车设计技术也经历了由经验设计发展到以科学实,验和技术分析为基础的设计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设计中引入电子计算机后又形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Design)等新方法,使设计逐步实现半自动化和自动化。
经验设计是以已有产品的经验数据为依据,运用一些带有经验常数或安全系数的经验公式进行设计计算的一种传统的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由于缺乏精确的设计数据和科学的计算方法,使所设计的产品不是过于笨重就是可靠性差。
一种新车型的开发,往往要经过设计-试制-试验-改进设计—试制—试验等二次或多次循环。